集水明排降水方案(初级版)
(完整版)集水明排降水方案(初级版)

宇业·天逸华府1、2、7、8#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五日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1)2.2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 (2)3. 基坑降排水设计 (3)3.1 降水设计 (3)3.2 排水设计 (3)4. 施工方法 (5)4.1 施工顺序及方法 (5)4.2 注意事项 (7)5.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 (9)6. 抽水监测与管理 (9)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7.1安全保证措施 (9)7.2文明保证措施 (10)附录一: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11)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 (13)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14)1.工程概况拟建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工程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港城路北侧、通江路西侧、春城路南侧、王营路东侧,场地交通方便。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绝对标高变化范围为4.700~5.100m。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详细位置见“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位置示意图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呈长方形,1#楼24×63m,基坑面积约1510m2;2#楼21×39m,基坑面积约820m2;7#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8#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基坑埋深为3.8m(从自然地面算起),最深处为6.8m(集水井),个别部位深度5. 1m。
由于基坑深度不大,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时以进行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深度在基底不小于0.5m。
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以下数据均引自《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分析据试验资料及地区经验,各土层渗透性详见表1:表1 各土层渗透性评价一览表该场地底层在基坑深度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分部依次为:0.0~1.0m:素填土(地层编号①);1.0~2.1m:粉土夹粉砂(地层编号②);2.1~22.0m:粉砂夹粉土(地层编号③);以上数字参考详见《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及《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明沟集水井降水方案

明沟集水井降水方案明沟和集水井是常用的降水方案,主要用于排水系统中。
明沟和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对于有效降低地表积水、减少排水系统的负荷以及保护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明沟和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原理。
明沟是一种地面排水系统,由混凝土、石块、沙土等材料构成,用于收集和排除雨水。
明沟一般位于建筑物或道路的周围,起到收集雨水、引导雨水流出的功能。
明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地面的结构、水流的方向、排水的速度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确定明沟的宽度、深度和坡度。
明沟的宽度应根据降雨量来确定,一般宽度在0.5米到1米之间。
明沟的深度应确保能够排除雨水,并且比周围地面低。
明沟的坡度应根据水流速度和倾斜角度来确定,一般坡度在1:200到1:500之间。
明沟的底部应平整,以便水流顺畅。
集水井是明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
集水井可以分为雨水集水井和污水集水井两种类型。
雨水集水井主要用于收集和排除雨水,污水集水井主要用于收集和排除生活污水。
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容量、材料和防渗漏等因素。
在设计时,需确定集水井的容量,以满足预定的排水需求。
集水井的材料一般为混凝土或预制砖砌块,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耐压性。
集水井的防渗漏措施包括采用防渗漏胶、防渗漏涂料等材料进行处理,以保证集水井的密封性。
明沟和集水井的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需要确定明沟和集水井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标示。
然后,进行开挖工作,包括明沟的开挖和集水井的挖掘。
开挖时需要注意保持明沟和集水井的平整,并与周围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差。
接下来,进行排水管道的敷设和连接,确保水流顺畅。
在敷设排水管道时,需要进行斜度调整以利于排水。
最后,进行明沟和集水井的验收和调整,包括检查明沟和集水井的坡度和深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调整。
总之,明沟和集水井是常用的降水方案,用于排水系统中。
明沟和集水井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地面结构、水流方向、排水速度等因素。
降水施工方案(明排降水)

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土建工程一标段XX站降水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XX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标第四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十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一、编制说明 (1)二、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一、工程概况 (2)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第三章降水方案 (5)第四章降水施工准备 (6)一、技术工作准备 (6)二、施工资源配置 (6)第五章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6)一、安全管理 (6)二、降水工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7)第六章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8)第七章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8)XX站降水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降水施工是保证土方开挖施工顺利完成的前序工作,也是保证工程现场安全施工的前提。
且由于XX站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地下土质情况较为复杂,为防止地下水因渗流而产生流砂、管涌等现象,避免水下作业,使基坑施工能在水位以上进行,同时方便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故在基坑开挖时需将基坑开挖区域的地下水降到基坑开挖的底标高至少0.5m 以下,特制定如下降水方案。
二、编制依据(1)地下室基坑支护相关图纸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07-2011);(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8)国家、行业、地方颁发的相关其他规范和标准;(9)我公司现有的施工管理制度及要求。
三、编制原则(1)确保方案安全可行;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能缩短工期;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与实际相结合。
集水明排降水方案计划(初级版)

宇业·天逸华府1、2、7、8#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二日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1)2.2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 (2)3. 基坑降排水设计 (3)3.1 降水设计 (3)3.2 排水设计 (3)4. 施工方法 (5)4.1 施工顺序及方法 (5)4.2 注意事项 (7)5.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 (9)6. 抽水监测与管理 (9)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7.1安全保证措施 (9)7.2文明保证措施 (10)附录一: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11)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 (13)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14)1.工程概况拟建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工程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港城路北侧、通江路西侧、春城路南侧、王营路东侧,场地交通方便。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绝对标高变化范围为4.700~5.100m。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详细位置见“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位置示意图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呈长方形,1#楼24×63m,基坑面积约1510m2;2#楼21×39m,基坑面积约820m2;7#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8#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基坑埋深为3.8m(从自然地面算起),最深处为6.8m(集水井),个别部位深度5. 1m。
由于基坑深度不大,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时以进行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深度在基底不小于0.5m。
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以下数据均引自《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分析据试验资料及地区经验,各土层渗透性详见表1:表1 各土层渗透性评价一览表该场地底层在基坑深度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分部依次为:0.0~1.0m:素填土(地层编号①);1.0~2.1m:粉土夹粉砂(地层编号②);2.1~22.0m:粉砂夹粉土(地层编号③);以上数字参考详见《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及《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明沟、集水井降水方案

金茂城市花园负二层地下车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金茂城市花园负二层地下车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四平路以东,京疆路以北处,建筑总面积15405.91㎡,框架结构,地下车库负二层,一层层高3.9米,二层层高3.6米。
车库为框架独立柱基,负二层车库设400mm厚防水板,地下车库基底标高-10.35m(相对2#楼),从自然地平均挖深8.8m。
根据地质报告,测得场地地下水位埋深6.5~10.8米,含水层为卵石层,属孔隙性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乌鲁木齐河的补给、大气降水及人为补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0.5~1米,而现场实际开挖地下水位埋藏水位基底以上1.5米左右,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基坑周边采用明沟、集水坑降排水。
为了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降水所排出的水必须按要求排放到指定的排污水管网,并做好排水的过滤工作,这些降水、排水工作都要持续到基础工程完毕回填后才能停止,以保证基础等在干燥条件下施工。
二、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3、施工图纸4、现场实际勘察三、施工准备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进度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投入足够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按种类和数量组织进场。
合理规划,暂时未用设备应维修完好待命。
现场设临时电工、水工各1名,安排专职抽水人员3人,每8小时进行换岗,抽水过程24小时不得人员脱岗。
现场设置4台7.5KW潜水泵。
每个集水坑设置两台泵,根据水位情况和出水量确定是否同时启动两台泵。
四、基坑明沟排水及集水井方案在开挖基坑过程中,预留出施工作业面的同时,对基坑边坡进行加宽处理。
沿基坑边坡底根挖排水沟,排水沟宽100cm,深于基坑底以下50-60cm。
在基坑西侧设置两个集水井,基坑边根据负二层车库开挖实际情况,水位随季节变化,目前水位高于基底1.5m左右。
明排降水

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明排降水施工 (2)4、劳动力和机械配置 (3)5、安全保证措施 (4)7、施工应急措施 (6)明排降水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我标段位于28号线修武输水管道桩号S10+394--S14+134.31段,管线附近地面高程81-84m之间,地质岩性由上至下依次为重粉质壤土,轻壤土,细沙组成。
其中桩号S10+394-S11+880处,岩性由上至下依次为重粉质壤土,轻壤土,细沙等组成,且细砂含水位较厚在3m以上。
地下水为承压水,承压水水位高程79.62-84.46m,承压水头 2.2-6.1m。
存在施工排水及承压水顶托破坏问题,由于该段局部细砂层埋深浅,厚度大,排水强度大,降排水施工可能引起场内附近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影响附近既有建筑物和铁路的安全。
根据我标地质和管线地理位置情况,拟采取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2、编制依据1、南水北调受水区焦作供水配套工程施工9标招投标图纸中的地质图;2、南水北调受水区焦作供水配套工程施工9标招投标文件中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价;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4、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3、明排降水施工我标段S10+394-S11+880管道排水线路长,地下水埋深浅,水头压力大,水量大,且管道坡比小、不利于纵向排水。
根据以上情况,选择100m管沟长做明排降水试验,成功后1.5公里管道分两次施工。
具体方案如下。
1、加大开挖断面:管沟底宽由2.2m 加大到3.7m 。
在管沟南侧基坑边线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宽0.5m 、边坡1:1、深0.5m 。
坡降1%。
2、管沟横向每间隔10米开挖一条0.3*0.3m 的截水沟。
便于地下水径流。
3、在管沟开挖线外南侧(靠近公路边沟侧)每间隔30米开挖一个集水坑。
集水坑比管沟底1m 、积水坑3m*3m 、边坡1:1。
4、排水时,每个集水坑内安放一台2寸污水泵。
每台水泵每小时排水量不小于10m ³/s 。
基坑集水明排降水方案

基坑集水明排降水方案
在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渗入和地表水流入坑内,土体浸泡,会造成边坡失稳、坍塌,以及地基承载力下降,影响正常施工等。
因此在基坑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排水、降水和地面截水工作。
基坑底采用明沟排水,降水采用井点降水。
(一)施工准备
1、基坑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地质水文条件及周边环境,制定排水或降水方案。
操作工艺1、在基坑或开挖面,沿基坑四周及中央设排水明沟,在基坑四周设置集
水井,使地下水沿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抽水设备抽出基坑外。
2、排水沟
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向的上游。
排水沟边缘离开基坑坡脚应
不小于0.3m ,排水沟底宽不应小于0.3m,纵向坡度宜为0.1~0.2%,沟底面应比基
坑底或开挖面低0.3m~0.4m。
集水井在基坑四角设置外,还应沿基坑边每隔30~
40m设置一个,集水井直径为1m。
3、排水沟采用土沟,集水井内下直径0.5m混
凝土管支撑,四周及底设置直径为2-4cm的碎石为过虑层。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法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法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尤其是对基础坐标及标高进行仔细复核。
(2)交接定位点和标高基准点,确保测量定位点的有效性、准确性。
(3)编制基槽开挖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明确各区域基槽开挖工期节点要求,确保施工进度计划节点要求。
(4)根据基坑开挖计划确定基坑排水计划。
2、现场准备(1)对现场的各单体轴线控制,各标高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施工放线的准确无误。
(2)对开挖区域进行方格网测设,记录土层原始标高,报请业主和监理对现场测设结果复测和验收,并得到业主和监理签字认可。
(3)组织人员对现场开挖、运输机械进行验收工作,确保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使用。
(4)做好基槽排水措施,要求基坑开挖前,先一步进行基坑降水工作。
临时道路两侧做排水沟并设置集水井,现场准备好12台潜水泵对基槽内积水进行抽排,保证现场排水通畅,防止基槽回填及开挖过程中,基坑遭受雨水浸泡而导致地基承载力下降。
二、工艺流程三、施工方法1、集水坑开挖边线放线测量工作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进行定位。
集水坑距离开挖基坑放坡边线2000mm,集水坑之间间距不超过50米,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检查核对测量基线及标高基准点,在集水井开挖前撒好集水坑开挖线,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挖。
2、沿基坑周边每隔45-50米设置一个集水坑,集水坑深度为3米(±0.00以下),集水坑尺寸为2000*2000*3000mm,放坡比例为1:0.5。
集水坑内设置污水泵,(出水口直径120mm)将水抽到附近的排水沟,经排水沟排放到排水中转池,抽到临时蓄水池中,再经临时蓄水池沉淀后抽排至附近的排污井。
3、集水坑四周如遇砂岩,采用挖机清除,清出的砂岩同挖出的土方一起外运至甲方指定地点。
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内明水应及时引入基坑外的降水集水井内,并通过排水沟排出到场地内排水中转池中,经中转池沉淀后排除到临时蓄水池(湖面)中。
明沟、集水井降水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降水方案 (2)
2.1降水方法 (2)
三、安全要求 (2)
一、工程概况
根据天津市勘察院勘察报告,天津宝龙欧洲公园C组团(二区)地势平坦,高程(大沽高程)约为5.80米。
该地块水位较高,本工程拟用明沟加集水井抽排水的降水方案。
二、降水方案
明沟、集水井排水是在场地的中央和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场地周边沿用地红线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
(见附图) 2.1降水方法
在图示大概位置用挖掘机挖明沟至高程4.3米(最高点),宽1.0米,并沿排水方向放坡约1%左右,挖完后用沙子填实,防止下滑和塌陷。
沿四周边线每30-40m挖一个集水坑,直径2.0米左右,深3.0米左右,四周用实心砖砌筑,防止塌陷。
集水坑内放3寸污水泵进行不间断抽水。
注意在降水时必须切断导水盲管。
三、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应采用两路供电线路或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
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
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严禁带电作业。
降水期间,必须24小时有专职电工值班,持证操作。
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附图:。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天津中铁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二月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水文气象及场地水文条件 (3)四、施工安排 (2)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方法 (6)七、进度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质量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安全保证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贵州省有关施工规定。
2、《望谟布依枫林三期高层商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贵州省建筑工程勘察院)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础平面布置图5、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6、本企业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7、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建设地点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望谟县医院西700米;住宅A栋,-2+1+32F; 住宅B栋,-2+1+32F地上33层,地面以上高度住宅A栋 98.9 米 ; 住宅B栋 99.9 米;地下 2 层,地下室埋深4.2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57.56);地下室埋深9.6米(相对于室外标高点562.90);总建筑面积:地上 72823.72 m2,地下 14919.49 m2,总用地面积:13055.14 m2 。
集水明排法降排水方案

(一)集水明排法降排水方案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降排水措施必须到位。
如涌入基坑内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除,不但土方开挖困难,边坡易于塌方,而且会使地基被水浸泡,扰动地基土,造成竣工后的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
为此,在基坑开挖时要及时排除涌入的地下水。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涌水量不大时,采用集水明排法降排水。
1、明沟、集水井排水多是在基坑的两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置集水井,使基坑渗出的地下水通过排水明沟汇集于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将其排出基坑外。
2、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
3、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
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
4、集水井的内径为1米左右,井的深度一般应比工程基础底低1M 左右。
集水井的内壁为干砌石专壁,半石专厚,砖间可留1〜2cm宽的缝隙,以便地下水透过砖缝渗入井内。
在井的底部和砖壁四周,均铺一层10〜20cm厚的碎石作为滤水层。
(有的工地也有用焊接而成的钢筋笼外包密目安全网代替的)。
集水明排降水施工方案之欧阳学创编

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坑降水施工计划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天津中铁建业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十仲春八日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略2三、水文气象及场地水文条件3四、施工安插4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施工办法6七、进度包管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质量包管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平安包管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1、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及有关施工规定。
2、《望谟布依枫林三期高层商住岩土工程勘察陈述》(建筑工程勘察院)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4、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基础平面安插图5、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阐发。
6、本企业现有的劳动力、技术、机械设备能力和施工管理经验。
7、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二、工程概略1、建筑概略:望谟枫林小城三期高层商住楼工程建设地址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望谟县医院西700米;住宅A栋,2+1+32F; 住宅B栋,2+1+32F地上33层,空中以上高度住宅A栋98.9 米; 住宅B栋99.9 米;地下2 层,地下室埋深4.26米(相对室外标高点557.56);地下室埋深9.6米(相对室外标高点562.90);总建筑面积:地上72823.72 m2,地下14919.49 m2,总用空中积:13055.14 m2 。
2、施工工程条件:(1)、基坑底有明水由于基坑为中风化岩石层原因,设计的降水井不克不及满足降水要求,基坑底有明水呈现。
由于基坑石方开挖时施工时,特别是人工捡底后更是不允许水的浸泡,因此本工程基坑施工时还需对基坑底明水进行处理。
(2)、地下室周边回填后仍需降水基坑降水工作在主体施工完成及地下室顶板回填土工程完成后方可停止,由于基坑为中风化岩石层原因,南面设计的明排水沟不克不及满足降水排水要求,加之排水沟位置还有孔桩急需施工,因此应确保地下室基础顺利施工,后应采纳更有效的降水办法。
明排降水

东湖▪凤还朝地下人防工程明排降水施工方案编制:批准:审核:日期:施工单位: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明排降水施工 (3)四、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4)五、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4)六、劳动力和机械配置 (4)七、安全保证措施 (5)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九、施工应急措施 (5)明排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东湖•凤还朝地下人防工程,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21.60M,,工程位于锦州市东至贵州街,南至小凌河规划北河堤,西至东湖花园小区,北至凌湖锦苑小区,人防建筑面积16316.88㎡(含坡道),非防护建筑面积为691.68㎡,平时可以停小车型为377辆,战时掩蔽人数为9600人,本工程为甲类结建式人防工程,防核武器六级,防常规武器六级,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8个防护单元,均为二等人员掩蔽所。
平时转换措施应按不使用机械,不需要熟练工人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临战时实施平战转换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对所需要的预制构件应在工程实施时一次做好。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为丙级,抗震设防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建筑抗震设防为丙类,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标准冻层为1.1m ,地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根据我标地质和管线地理位置情况,拟采取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三、明排降水施工本设计主要以建筑物落地平面展开,本工程据现场踏察及地勘揭示:因施工场地南临小凌河,所以场区内稳定水位埋藏浅,含水层厚度较厚,渗透系数又很大,故我单位大部分拟用明排降水,根据以上情况,选择100mm 消防管做明排降水,具体方案如下。
1、每一基坑上边放一台自吸泵,在基坑中间开凿300x300x500小坑,把泵吸入口处管子放在小坑内,泵排水管放在另一个基坑内,倒运排水,接200m 管子。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

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我們的明排降水施工方案主要是為了解決城市排水系統不足的問題,以減少城市內的積水情況,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質。
首先,我們將進行綜合調查分析,確定城市內的主要積水點和主要排水渠道,以便後續的工程安排。
然後,我們將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制定出明排降水的施工計劃。
施工計劃主要包括工期和工程順序的安排,以確保施工的高效和順利進行。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1. 清理疏通排水渠道:我們將對城市內的排水渠道進行清理和疏通,以保證排水系統的順暢運作。
同時,我們將加強對排水管道和檢查井的維護和管理,以防止堵塞和泄漏。
2. 新建排水渠道: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我們將選擇在主要積水點新建排水渠道,以加強城市的排水能力。
新建排水渠道將采用混凝土槽和防滑材料,以確保排水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3. 建立排水系統:我們將在城市的低洼地區建立新的排水系統,包括地下排水管道和集水井。
這將有助於將積水快速排出,減少城市內的積水情況。
4. 提高排水能力:我們將對現有的排水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進。
具體措施包括提高管道的直徑、改善井蓋的密封性、增加檢查井的設置密度等。
5. 引入新技術:我們將引入先進的排水技術和設備,如智能水泵、電子控制系統等,以提高排水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最後,我們將進行綜合評估和檢測,確保明排降水的施工效果符合預期。
同時,我們將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包括定期檢修和維護,以確保排水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
總之,我們的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旨在解決城市排水系統不足的問題,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和居民生活品質。
我們將通過清理疏通排水渠道、新建排水渠道、建立排水系統、提高排水能力和引入新技術等措施,來實現這一目標。
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2)

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一、前言地下室集水坑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见设备,用于排除地下室内的淤水和降水。
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是一种有效的降水技术,本文将对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钢套管进行明排降水,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确保排水通畅且使用寿命长。
2. 施工简单快捷,不需要挖掘大面积的土方,减少了土方回填和压实工作,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成本。
3. 提高了工作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地下室内淤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4. 工艺先进,施工过程中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三、适应范围地下室集水坑内钢套管明排降水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集水坑,特别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降雨量大的地区。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原理是通过在地下室集水坑中安装钢套管来明排降水。
当地下室内有降水时,降水通过集水坑内的排水管道流入到钢套管中,然后通过钢套管的倾斜度和扩径排至外部的排水系统。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制作合理的工程方案,确定钢套管的布置位置和倾斜度,并确保排水顺畅。
2. 选用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的钢套管,确保施工品质和使用寿命。
3. 施工前清理集水坑内的淤泥和杂物,保证管道的畅通性。
4.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五、施工工艺1. 进场准备:清理地下室集水坑内的杂物和淤泥,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2. 布置钢套管:根据设计方案,布置钢套管的位置和倾斜度。
3. 安装钢套管:将钢套管逐段安装到位,并与排水管道连接。
4. 固定钢套管:使用托架或支架将钢套管固定在集水坑内的适当位置。
5. 连接排水系统:将钢套管与外部的排水系统连接起来,确保排水畅通。
6. 质量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施工达到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业·天逸华府1、2、7、8#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四日目录1. 工程概况 (1)2. 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1)2.2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 (2)3. 基坑降排水设计 (3)3.1 降水设计 (3)3.2 排水设计 (3)4. 施工方法 (5)4.1 施工顺序及方法 (5)4.2 注意事项 (7)5.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 (9)6. 抽水监测与管理 (9)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7.1安全保证措施 (9)7.2文明保证措施 (10)附录一: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11)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 (13)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14)1.工程概况拟建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工程位于泰州市高港区港城路北侧、通江路西侧、春城路南侧、王营路东侧,场地交通方便。
场地地形较为平坦,绝对标高变化范围为4.700~5.100m。
拟建场地地貌类型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详细位置见“项目位置示意图”。
项目位置示意图本工程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呈长方形,1#楼24×63m,基坑面积约1510m2;2#楼21×39m,基坑面积约820m2;7#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8#楼21×69m,基坑面积约1500m2;基坑埋深为3.8m(从自然地面算起),最深处为6.8m(集水井),个别部位深度5. 1m。
由于基坑深度不大,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时以进行坑内集水明排,降水深度在基底不小于0.5m。
2.场地工程地质情况以下数据均引自《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1.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分析据试验资料及地区经验,各土层渗透性详见表1:表1 各土层渗透性评价一览表该场地底层在基坑深度影响范围内自上而下分部依次为:0.0~1.0m:素填土(地层编号①);1.0~2.1m:粉土夹粉砂(地层编号②);2.1~22.0m:粉砂夹粉土(地层编号③);以上数字参考详见《附录二:1、2、7、8#布孔图线表》及《附录三:1、2、7、8#地质剖面图》。
2.2.场地水文及气象情况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松散层中孔隙潜水及承压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1~4层土中,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与侧向补给,迳流滞缓,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侧向迳流为主,水位动态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明显,丰水期水位较高,枯水期水位较低。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6层及8层土中,上覆土厚度较大,对本工程影响不大。
本工程稳定水位埋深2.37~2.53m,相当于绝对标高在2.47~2.63左右。
抗浮设计水位可按场地整平地表下埋深0.5m考虑。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判定,拟建场地及场地周围无地下水污染源,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在干湿交替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场地内的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
3.基坑降排水设计3.1.降水设计3.1.1方案选择沿基坑下口周边设计集水井,形成明沟排水的方法进行降水,保证降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1.2 基坑涌水量(Q)计算3.1.2.1计算依据(1)宇业·天逸华府1、2、7、8#工程图纸(2)《泰州宇业·天逸华府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 - 98》3.1.2.2计算结果计算书见附录一。
取计算值的1.4倍作为水泵选取标准,所以Q=575 m3/d。
3.1.3水泵选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4台潜水泵,其技术参数如下所示。
表2 潜水泵技术性能型号流量(m3/h)扬程(m)电机功率(kw)转速(r/min)电流(A)电压(V)QY-25 15 25 2.2 2800 6.5 3802Z6 15 25 4.0 - - 380 JTS-2-10 25 15 2.2 2900 5.4 -3.2.排水设计地下潜水渗出后汇至排水盲沟,再到集水井。
然后由水泵抽至城市雨污水系统中。
基坑上部同样作排水沟一圈,防止雨水进入基坑。
说明:1、开挖之后,分别在建筑物四角设置四口集水井,尺寸800×800mm,深度比筏板底低2000mm。
2、设置好集水井后,在建筑物基础外至少400mm 开挖400宽、400深的排水沟,排水沟用30—50mm粒径的卵石铺填,作成盲沟。
3、盲沟与4集水井之间形成一个环状的排水系统。
4、图中单位为mm。
4.施工方法4.1施工顺序为确保地基不被水破坏,土方的开挖要同排水方案紧密结合,做到先排水、降水,再进行分层开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基坑进行排水、降水分为两个阶段:挖土期间降排水和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
4.1.1挖土期间降排水根据土方在平面上的开挖顺序和开挖分区,在基坑四周分区设置连通的排水盲沟,并在各区内渗水量大的部位留设若干个集水井,在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排水,以达到排水、降水的目的。
具体做法为如下:(1)、在挖掘机挖至距自然地面2.2m后,暂停止挖掘,将挖掘机移至基坑角部边缘,开挖基坑四角的集水井,开挖范围为0.8m宽,2~3m深集水井。
并按建筑物放线的尺寸开挖排水沟,排水沟约为1.5m深。
将潜水泵和滤水笼放入集水井,进行抽水。
(2)、继续土方开挖,直至土方挖至设计标高。
4.1.2土方回填之前降排水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开挖集水井和排水沟。
(1)、在挖至还剩最后300mm厚土石方时,停止机械开挖,然后改由人工开挖。
在井底铺上150mm厚30~50mm 的卵石,透水花砌240mm 厚砖墙井壁,先砌筑1.5m高,井壁四周填满400mm厚30~50mm卵石。
(2)、以集水井为起点,向外开挖排水沟,挖至预定标高后,向沟内填满30~50mm卵石。
卵石应清洁不含泥砂,必要时过筛。
卵石上面先覆盖五彩布,用普通烧结砖压实,必要时最后再做20mm 厚砂浆保护层,避免建筑垃圾堵塞盲沟,而导致排水不畅通。
(3)、集水井井底比底板底标高低1400mm,排水沟沟底比底板底标高低600mm。
排水沟必须设有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沟内积水顺利流入集水井内。
每个集水井内设一台Φ100的潜水泵(扬程25m),另外准备两台潜水泵备用。
施工期间日夜抽水,直至建筑物外围土方回填完,并且建筑物自重大于地下水产生的浮力时停止抽水。
有工作面位置盲沟示意图集水井平面图排水沟、集水井连接示意图垫层上盲沟设置垫层浇筑完后,在垫层裂缝上可能还会出现渗水现象,为了保证下道工序的进行,因此在垫层上沿流水方向凿设引水沟,将垫层上渗水引至集水井(见上图)。
集水井及盲沟应该视现场涌水量大小而决定其数量及位置,特殊地方经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联合讨论后再做决定,但一定要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4.2注意事项(1)、所有排水均直接排入城市雨污水系统中。
(2)、保证渗出的地下水顺利外排而不会影响地基,保证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是关键;(3)、填充盲沟的材料采用30~50mm 的卵石,卵石必须洁净,不含泥砂,以保证良好的透水性,以避免积水浸润地基;(4)、如果地下水涌水量大,除每个集水井中必须设有一个潜水泵外,另外准备两个备用泵。
并配备专人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做到随时发现故障,随时排除故,必须保障证降水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底板浇筑前地基土的干燥;(5)、所用电缆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随时检查电缆线的有无破损,做到安全施工;(6)、垫层浇筑时必须充分振捣密实,使其还要起到防水隔离的作用;(7)、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禁止乱倒垃圾,以免造成堵塞盲沟,影响降水;(8)、对场地外围要做好污水、雨水排水措施,禁止污水、雨水流入基坑内;(9)、对基坑边缘位于底板下部的排水沟,所留排水沟截面尺寸深度不得大于600mm、宽度不得大于200mm,以免影响底板的承载力。
(10)、为了检验地下室涌水量的实际大小及此方案是否可行,计划在1#楼人工开挖2个试验坑。
其中1个位于基坑边缘涌水量最大的部位,另外1 个设在基坑电梯井最深部位内部。
实际开挖位置,现场确定。
基坑直径1000mm,深5000mm 左右。
如果涌水量小,则底板内仅设一个集水井,如果涌水量大,再根据涌水情况加设降水、集水井数量,清槽完毕后用盲沟将基坑内渗水导至此集水井中。
(11)、以已有集水井为基准,向两侧开挖盲沟,保证集水的畅通,使地基不致被水泡坏;(12)、做高度2.5~3m、直径为600mm 的钢筋笼,钢筋Φ12@100,外面围置两层密目钢板网;(13)、盲沟及集水井内放置石子,粒径为30~50mm;(14)、盲沟内设置Ø100 塑料管,管上穿10mm 孔@30mm 梅花布置;(15)、开挖不要盲目赶进度,一定要保证降水。
每栋楼制作两部爬梯方便人员上下。
(16)、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观察基坑四周土壁的稳定性。
5.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处理方案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由于本工程基坑降水量较少,基坑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6.抽水监测与管理(1)、降排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5~l0天内,要求每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并作好记录。
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次数。
(2)、对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Q~t(抽水量与时间)与S~t(水位下降值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与流量变化,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根据实际抽水情况,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整措施,查明抽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组织排除。
(3)、对抽水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降水期间不得停泵。
(4)、抽出的水排至城市雨污水系统,不应产生回渗。
遇有大雨或暴雨,应及时排除地面和基坑积水,以减少下渗,保证降水。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安全保证措施(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操作规程和本方案。
(2)、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上岗,爬高必须系安全带。
(3)、受建设方、监理公司及治安部门对现场质、治安、环卫等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4)、场供电线路的设计、安装要合理、牢固,移动性用电设备必须用电缆供电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主电线路必须由专职工员负责,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推、拉闸刀。
(5)、照明电灯必须用低压供电,严禁使用220V 交流电手灯。
(6)、坑上口按安全要求搭设基坑围栏。
7.2文明施工措施(1)、工地主要入口设置大门,门旁必须设立明显的标牌,标出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姓名。
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制,划分区域,明确管理责任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
(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胸卡和安全帽,严格穿插鞋、凉鞋、高根鞋及带钉后根鞋,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