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态特征的生态系统。

它拥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在控制污染、改善气候、抵御洪水、美化环境、调节径流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湿地仅占地球表面面积的6%,却生存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是其它系统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有着“文明的发源地”、“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的美名。

湿地起着保障生物多样化,特别是鸟类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和维持水分循环的功能。

正因为鸟类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进行迁徙的同时很可能会飞越国界,因此,湿地被视为国际性资源。

为了确保人类对湿地的可持续利用,18个缔约国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湿地公约》,该公约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

一、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已经对湿地有所认识,当时的很多地理古籍如《禹贡》、《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等已对湿地已有记载,并根据其特性的差异赋予不同的名称。

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始于60年代起,首先是从对沼泽的研究开始的。

其中一些比较权威研究机构如东北师范大学的沼泽教研室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的沼泽室就对三江平原、长白山、大小兴安岭、若尔盖高原的沼泽湿地做了许多工作。

近年来,我国对湿地的生态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

1992年7月31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从此以后,国内的湿地保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至今我国
有7块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国内的一些有涉及湿地的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如湿地的结构、功能等,大多收录在《中国湿地研究》一书中,该书由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长主编,基本是国内湿地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典范之作。

综上所述,我国湿地研究工作的开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其主要的研究方面如下:
1.滨海湿地的研究
滨海湿地即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

尽管我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岸线较长,各沿海省份都广泛分布着滨海湿地,对于滨海湿地有着一定的研究,但是还是缺少系统性的研究。

80年代初,国内的学者对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自然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并对其进行了了综合规划和合理开发,对当时沿海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奠定了滨海湿地的研究基础。

近年来国内学者则对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黄河以及南方红树林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

2.沼泽湿地的研究
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简称沼泽湿地),是最主要的湿地类型,1958年,中国科学院开始主攻沼泽为其研究方向,成为国内最早的专门性沼泽研究机构之一,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这些成果中最为知名的是东北师范大学的柴岫所在的地理系沼泽教研室及其所带领的一批学者,对若尔盖高原、长白山、兴安岭及整个东北地区的沼泽湿地中做的许多工作。

1983年《中国沼泽》一书的作者郎惠清将沼泽的基本特征、类型、分布与分区、形成与发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刘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
要]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因为它起着保障生物
多样性并且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伴随人类对湿地认识的逐步深入,自上个世纪以来如何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保障湿地环境,使之长久的为人类社会服务,就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机构的普遍关注。

就湿地保护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湿地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找到最为科学的湿地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湿地;特点;进展
[中图分类号]X-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5—0054—02
[收稿日期]2012—09—23
[作者简介]刘波(1979—),女,辽宁大连人。

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2012年第5期理论观察
N o.5,2012(总第77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 erial N o.77
54——
展和资源的利用以及开发与保护等方面在书中进行了论述,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沼泽湿地研究情况。

1988年,黄锡畴主编出版的《中国沼泽研究》一书,堪称是当前国内沼泽研究之典范之作,系统科学的对我国近年来沼泽湿地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3.湖泊湿地
湖泊湿地由湖滩地和河滩地构成,它是湖泊岸边或浅湖发生沼泽化过程而形成的湿地,在我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种湿地类型。

我国现有湖泊湿地总面积约1.2×105ha。

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湖泊湿地又可以根据湖水含盐量的大小分为淡水、咸水和盐水湿地三种类型。

我国的淡水湖泊湿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平原地区,而盐湖湿地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等干旱半干旱地区。

中国对湖泊的研究已经在水文、地质、动力、生物、环境等几个方面自成体系,而湖泊湿地有如下几个共同点:一是多为内陆湖,湖水主要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

二是湖盆发展受新构造运动控制,许多湖泊湿地的面积十分广阔。

三是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这样湖泊湿地的水资源就愈显珍贵。

二、国外进展
国外对湿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此方面的最早的著作非J.莱兰德(Leland)的旅行游记莫属,他认为森林可以演变成沼泽。

19世纪,J.A.Dalus在其著作中将湖泊沼泽化的过程及沼泽植物带状分布的规律进行了论述。

20世纪初,湿地学进入发展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湿地的认识开始上升到更深的层次,并开始对其进行系统与综合的研究,从此,湿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其较为系统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目前,各国已认识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湿地国际(WI)等国际性组织,已开展多方面的湿地研究,并组织重大合作研究项目。

各国政府与组织和科研机构都对湿地研究予以高度重视,国际湿地的科学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国际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已经少不了湿地科学的存在
新时期科学研究的重点是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湿地的破坏与退化已经敲醒了世人的警钟,人们不得不开始正式面对湿地的科学发展。

《湿地公约》的签署,已成为以立法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保护湿地的一个重要转折。

截止到2002年2月,全世界范围内已有130个国家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中,客观上为湿地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动力。

如今,湿地研究在多方面取得令人欣慰的进展,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在未来的世界中,湿地正在慢慢恢复其原有的面貌。

2.湿地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湿地评价工作。

湿地评价就是评价者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属性与人类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的活动。

它主要包括湿地功能评价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

湿地功能评价主要针对湿地内部过程进行分析比较,以此来评价湿地的特性。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关于湿地评价的工作都是功能评价。

在欧洲,有很多科学家利用生物学标志开展评价多国河岸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

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依据实测数据和评价模型的预测结果,其评价的基本程序类似于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又包括湿地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其中湿地现状评价是对湿地当前的功能、特性和利用状况进行评价。

3.湿地的恢复和重建研究
所谓湿地恢复(wetland restoration)是指受损湿地在人工控制下恢复,使之还原至从前的湿地植被和功能状态(Malter&Johnson,1998)。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对湿地的过度利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警醒了世人,减缓和阻止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萎缩,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已刻不容缓。

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对湿地受损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研究的热情有增无减,围绕着这股热潮形成了国际上湿地恢复研究的两大中心欧洲和北美,分别以贫营养沼泽的恢复和富营养沼泽的恢复为主要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人们早已经认识到了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其他的前沿学科一样,湿地科学也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多领域交错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人们正试图通过总结和归纳不同国家在湿地保护和研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找到一条技能够适合自己又能够少走弯路的途径,让在保护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湿地真正走上一条有理、有力、有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刘纯慧,晁敏.从第五届国际湿地会议看湿地保护与研究趋势〔J〕.生态学杂志,1997,(05):72-76.
〔2〕柴岫.泥炭地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1-256.
〔3〕王飞.论湿地及其保护和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 1990,(04):297-303.
〔4〕王荣芬.我国沼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J〕.地理科学, 1994,(03):261-268.
〔5〕王洪道,等.中国湖泊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6〕国家林业局,等.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1-48.
〔7〕陈克林.湿地公园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J〕.湿地科学,2005,(04):298-301.
〔8〕缪丽华.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前景初探〔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06).
〔9〕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社区参与湿地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05.
〔10〕The Ramear Convention Bureau.Ramear handbook for the wise use of wetlands.2000.
〔11〕Bacon e of wetlands for tourism in the Insular Carribbean.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7,14:104-117.
〔责任编辑:冯延臣〕
5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