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一)
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答案
教资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答案据相干数据显示,教师资格证历年报考人数呈逐年上升状,而今年在双减政策下,报考人数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为何那么多人想当老师呢?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兼爱”“非攻”是来自下列哪个名人的思想( )。
A.孟子B.孔子C.墨子D.庄子1.【答案】C。
解析:“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墨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B.赫尔巴特C.洛克D.康德2.【答案】D。
解析:1776年,康德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3.“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
”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直观性原则3.【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形、个别差异动身,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题干中根据人的个别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4.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取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
这种显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情势是( )。
A.文纳特卡制B.活动课时制C.道尔顿制D.特朗普制4.【答案】D。
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情势。
这种教学情势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情势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
16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仿真模拟题(1)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本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劳动B.模仿C.学习D.本能2.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 )A.《大学》B.《春秋》C.《学记》D.《论语》3.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行动研究法4.“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体现了(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内发论5.学校课程通常以( )的形式出现。
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6.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发现法D.读书指导法7.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B.复式教学C.个别教学D.特朗普制8.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课外活动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0.“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出自( ) A.苏霍姆林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乌申斯基11.中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说服教育法12.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 )A.优等生B.后进生C.全体学生D.中等生13.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暗示D.情绪唤醒14.( )在中学阶段居于主导地位。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15.下列属于合理信念的是( )A.学习取得的成就必须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B.像你希望别人对你那样对待别人C.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过问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16.下列不属于课堂纪律类型的选项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自我促成的纪律D.学生促成的纪律17.灵感现象是( )的结果。
无锡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
无锡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A.了解学生B.和谐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好课答案::D解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因此,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A.认识到法律不是死板的条文B.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C.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D.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答案::D解析::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的特征是:这一阶段的道德价值是以服从权威为导向,包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B.急速下降C.缓慢上升D.急速上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暗适应现象。
暗适应是感觉适应的一种,暗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感受性逐渐升高即感觉阈限逐渐下降的过程。
4.“山笑水笑人欢笑”体现的是情绪状态是()。
A.应激B.心境C.激情D.高兴答案::B解析::“山笑水笑人欢笑”指人长期保持着一种愉快的心境,这与心境的持久性是一致的,体现的是心境的情绪状态。
5.为了引起人们的兴趣,广告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喜欢在广告画面上空着一部分信息,让观者自己去完善。
这种利用“残缺”的画面使人形成完整印象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了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B解析::本题的知识点为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的是人们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把不完整的图形知觉为完整图形的知觉组织过程是知觉整体性的体现。
只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部分”“残缺”“完整”。
就可以判断出是知觉的整体性。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中的是()。
A.泰勒B.罗杰斯C.布卢姆D.布鲁纳答案::A解析::泰勒提出的课程评价理论,被称之为泰勒理论,泰勒被誉为“课程理论之父”,他最早将课程评价理论引入到课程编制过程中,从而使教育目标精确具体、课程内容严密统一,课程编制更具有操作性。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0上半年模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2020上半年模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说法错误的是?A. 研究过程B. 教学过程C. 心理过程D. 教育过程答案:D2. 下列哪种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主义?A. 引导发现法B. 问题解决法C. 直接教学法D. 暗示教学法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
2. 简述教学评价的类型。
答案:教学评价主要有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三种类型。
三、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 一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平面几何知识时,发现学生小王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总是模糊不清。
教师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练等,但小王的掌握情况仍然不理想。
教师感到困惑,于是向教育心理学家寻求帮助。
1. 请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案:这位教师可能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方法单一,未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未能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2. 请为这位教师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答案:针对小王同学的情况,建议教师采用以下策略:(1)丰富教学方法,如采用直观教学、小组合作研究等,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2)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调整教学节奏、提供不同难度的研究材料等;(3)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适当难度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提高。
四、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心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3)指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以上仅为模拟题及答案,实际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
昭通昭阳区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
昭通昭阳区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学习过程就是尝试猎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答案::A解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中,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渐进的、盲目的、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题干是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A.练习法B.实习作业法C.实验法D.谈话法答案::C解析::学生通过操作获得知识,且利用了一定的仪器。
因此是实验法。
3.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
A.迁移B.同化C.顺应D.模仿答案::A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题干中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都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4.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巾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解析::教师利用视频,帮助学生增加所学知识的直观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5.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师()的目的。
A.讲授新教材B.上课C.批改作业D.巩固新教材答案::C解析::教师批改作业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6.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答案::A解析::教育目的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7.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A.元认知识B.描绘性知识C.情境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D解析::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研究课题的来源?()。
A.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B.对已有教育理论的质疑C.教学课题的提出D.教育科学研究规划2.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3.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颁布于( )。
A.1951年B.1950年C.1949年D.1952年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5.班主任通过班集体影响学生个体,又通过教育学生个体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6.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7.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
A.杜威B.夸美纽斯C.赞可夫D.布鲁纳8.以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是( )。
A.综合性评价B.发展性评价C.外部评价D.内部评价9.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
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10.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 )。
A.促进个体发展B.影响政治发展C.影响文化发展D.影响社会人才体系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11.认知策略是( )。
A.监测信息加工过程的策略B.调控信息加工过程的策略C.信息加工的策略D.辅助管理可用资源的策略12.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时间是(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3.教育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结合的时间是(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4.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
益阳桃江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益阳桃江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答案::B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3.欣赏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A.巩固知识的能力B.审美能力C.接受一切的能力D.待人热情的能力答案::B解析::欣赏法能使学生通过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正确的态度、兴趣和审美能力。
4.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巾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解析::教师利用视频,帮助学生增加所学知识的直观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5.八年级学生小琳面临的人格发展阶段任务是( )。
A.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B.培养主动感,克服自卑感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答案::D解析::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答案::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理解了的事物即使它的细节改变还能进行再认。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一)《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十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山香)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六艺”教育的中心是()A。
文字教育B。
计数教育C。
礼乐教育D。
射技教育答案:C【解析】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2。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政治学》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理想国》D。
《大教学论》答案:A【解析】亚里十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3。
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性人物是()A.沛西·能B。
孟禄C.凯洛夫D。
卢梭答案:A【解析】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4.()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的一种研究方法.A.行动研究法B。
叙事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调查研究法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叙事研究法的概念。
5。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
教学目标B。
培养目标C.教育目的D。
教育方针答案:C【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6.“天鹅、梭鱼和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的德育原则。
A。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
知行统一C。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答案:D【解析】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天鹅、梭鱼和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德育原则.7.中国教育史上( )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认识的一个代表。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概念中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是()A.内涵越丰富,外延也相应越多B.内涵越丰富,外延则越少C.内涵越抽象,外延越狭窄D.内涵和外延一一对应【答案】 B2、中国教育史上()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认识的一个代表。
A.蔡元培B.杨贤江C.陶行知D.晏阳初【答案】 A3、白天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儿,慢慢就能看清事物。
这种现象属于( )A.视觉明适应B.听觉适应C.嗅觉适应D.视觉暗适应【答案】 D4、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答案】 A5、()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兰卡斯特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特朗普制【答案】 D6、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以及人的教育观念。
A.模式B.规模C.速度D.规格【答案】 A7、画线属于()学习策略。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C8、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在小学阶段为()A.0.6~0.7B.0.5~0.6C.0.4~0.5D.0.3~0.4【答案】 A9、中国近代史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六三三学制C.癸卯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答案】 B10、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
这种情况属于( )A.负向迁移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思维定势【答案】 C11、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
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答案】 C1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体现了()的观点。
A.内发论B.外铄论C.辐合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A13、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2022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2022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近些年来老师这一职业也慢慢成为新型的高危职业,老师也越来越难当了,不仅因为工作压力大,另一个方面也是因为工作强度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题一、单选题1.教师对小学生的教学通常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对中学生的教学则可以进行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 )。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分别为: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选项A,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选项B,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选项C,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选项D,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题干中对小学生和中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对待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分阶段教学,遵循了人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
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2.一个人总觉得手上有细菌,有时洗几十遍手,洗衣服也总是觉得怎么洗也没有洗干净,自己想不这样做,但是不这样做他会感到极端焦虑,这种表现属于( )。
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厌学症2.【答案】C。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希望大家喜欢!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1.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B.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C.教育者和教育内容D.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答案】A。
解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所有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以这两个要素为前提。
2.(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A.备课B.课外辅导C.布置作业D.考试【答案】B。
解析:略。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答案】C。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4.下列不属于课堂纪律类型的选项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自我促成的纪律D.学生促成的纪律【答案】D。
解析:课堂纪律一般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5.孔子的教育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B。
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6.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特朗普制D.设计教学法【答案】A。
解析: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两种。
7.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A.学年总结和学期总结B.总结和专题总结C.班级总结和教学总结D.学习总结和活动总结【答案】B。
解析:班主任工作总结,是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的、恰如其分的评估,进行质的评议和量的估计。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50题)1、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是()A.观察研究B.实验研究C.调查研究D.行动研究【答案】 B2、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
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答案】 C3、某教师在讲授课文《春》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春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
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教学法B.实验教学法C.欣赏教学法D.情境教学法【答案】 D4、晓杰在阅读课文时常常自我提问:“我对课文表达的内容清楚了吗我抓住了课文的重点了吗”,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答案】 D5、史蒂芬,威廉.霍金,ALS患者,全身瘫痪。
不能发音,但他智力超常,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互补性B.差异性C.顺序性D.阶段性【答案】 A6、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
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哪种性格结构特征()A.态度特征B.情感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答案】 A7、(2022上半年真题)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A.国家统一管理B.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C.学校自主管理D.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答案】 D8、苗苗看到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被隔壁班级的东东欺负.于是将东东暴打一顿。
此时苗苗的情绪状态是()。
A.愤恨B.心境C.应激D.激情【答案】 D9、“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观点。
A.外铄论B.内发论C.实践主体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 B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所针对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B.激情C.应急D.应激【答案】 A11、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答案】 A1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导语:xx年的时间快到了,要考教师资格证的你们都复习好了对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相关模拟题。
1.苯环的发现者百思不得苯的构造是什么,突然有一天在睡梦中梦到一条蛇首尾连接,醒来,他由此确定了苯的构造。
这种现象在心理上被称为( )。
A.原型启发B.思维定势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答案】:D【解析】:所谓酝酿效应,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方法。
在酝酿期间,个体虽在意识中终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而仍然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展着。
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2.生物课上,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绘制人的心脏构造图,同学们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知识是( )。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D【解析】: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3.小杰在阅读《阿Q正传》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阿Q的人物形象。
这种现象属于( )。
A.创造想象B.梦想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答案】:D【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4.每当小贾在课堂上私下讲话,老师便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重复10遍他刚刚说过的话,慢慢地,小贾不再在课堂上私下讲话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属于( )。
A.强化B.消退C.逃避D.惩罚【答案】:D【解析】: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概率。
5.小玲性情沉静,情感发生缓慢而微弱,不外露,忍耐力强,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
A.黏液质B.多血质C.抑郁质D.混合型【答案】:A【解析】:小玲气质的描述符合黏液质的特点。
2022年四川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示例模拟试题
2022年四川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型示例模拟试题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皮亚杰将个体的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包括()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E:抽象运算阶段2、学生的诸因素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A:德、智、体、美B:知、情、意、行C:德、才、个性D:胸襟见地3、除了吃川菜,张涛不吃其他菜肴。
所有林村人都爱吃川菜。
川菜的特色为麻、辣、香,其中有大量的干鲜辣椒、花椒、大蒜、姜、葱、香菜等调料。
大部分吃川菜的人都喜欢一边吃川菜,一边喝四川特有的盖碗茶。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林村人都爱吃麻、辣、香的食物B:所有林村人都喝四JIl出产的茶C:大部分林村人喝盖碗茶D:张涛喝盖碗茶4、”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目的,其确立的价值取向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家庭本位D:群体本位5、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A:学校与政府B:学校与社会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家庭6、卢梭的近代儿童观为学前教育找到了出发点,其代表作是____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爱弥尔》7、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团队活动D:教学活动8、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__。
A.德育意义B.德育目标C.德育内容D.德育规律9、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着()A:线性关系B:倒U型关系C:U型关系D:反比关系10、小学生的主导活动是__A.游戏B.运动C.工作D.学习11、依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原则12、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__。
A.班主任B.班委会C.共青团D.少先队13、教学实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事前准备好的课堂教学方案。
伊犁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
伊犁教师笔试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结构C.课程评价D.课程资源答案::D解析::课程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广义的课程资源包括形成课程的直接要素来源(素材性课程资源)和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条件性课程资源)。
题干描述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的含义。
2.古人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这种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修养法答案::C解析::情感陶冶法强调的是环境对学生德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题干所说。
3.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观念上有了某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
这种预期的结果或理想的形象,就是我们所说的()。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答案::B解析::题干是对教育目的的另一种描述。
4.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 )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社会、他人及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或倾向。
A.个体心理特征B.群体心理特征C.个体行为特征D.群体行为特征答案::A解析::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5.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B.急速下降C.缓慢上升D.急速上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暗适应现象。
暗适应是感觉适应的一种,暗适应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感受性逐渐升高即感觉阈限逐渐下降的过程。
6.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答案::C解析::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模拟试题(全优)单选题(共30题)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力以及()A.发展潜能B.积极的社会功能C.应有的权利感D.应有的道德面貌【答案】 B2、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答案】 B3、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答案】 C4、小李发现一个现象,月亮特别亮的时候,他就觉得星星好像很稀少。
这种“月明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D.错觉【答案】 B5、王老师在讲授“磷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以磷化氢的“自燃"现象,说明民间俗称“鬼火'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学生进行了“无神论"教育。
王老师在教学中主要贯彻的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 C6、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答案】 C7、学生学习完动物的概念,再去学习两栖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海洋动物等概念。
这种学习迁移属于()。
A.水平迁移B.横向迁移C.纵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C8、韩波进入中学后,经常独立思考“我是谁”,未来从事何种职业,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等问题。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韩波的人格发展处于()A.主动对内疚阶段B.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C.自我整合阶段D.自主对羞耻和疑虑阶段【答案】 B9、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冬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
”老师又问:“还有其它答案吗?”张冬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
这表明张冬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答案】 C10、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
钦州灵山县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
钦州灵山县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测试题一、单选题1.当有机体做出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惩罚的概念。
当有机体做出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为惩罚。
故本题选C。
2.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答案::C解析::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
3.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A.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答案::D解析::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等作用而逐渐发生变化。
4.李老师经常担心自己班的学生会不喜欢她,这表明她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 )。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答案::A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5.特级教师周老师的班级是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在教务会议上周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他的管理模式,他总是先对班级进行一个总体的管理,通过班集体再去影响每一个同学,反过来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管理来影响整个班集体。
这种管理模式属于( )。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B解析::平行管理的提出者为马卡连柯,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模拟题
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模拟题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 《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
A.“不陵节而施”B.“学不躐等”C.“当其可之谓时”D.“盈科而后进”2.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是知觉的( )。
A. 选择性B. 恒常性C. 理解性D. 整体性3.假日回家探亲,坐汽车票价贵,但节约时间,能早一点到家,坐火车票价便宜,但又费时间,到家的时间就晚了一些,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4. 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这一结论来自( )。
A. 成就动机理论B.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 需要层次理论D. 强化理论5.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 词汇学习B. 符号学习C. 概念学习D. 命题学习6. 社会发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 )。
A.制约与促进B.共性与个性C.影响与干涉D.培养与推动7. 为检查英语写作能力,张老师以一则新闻报道为内容拟了一份英语试卷,用选择题和判断题考查学生对该报道的理解。
这样的试卷其( )。
A.效度低B.信度低C.难度低D.区分度低8. 学生掌握了“猫”、“狗”、“马”、“牛”等概念之后,再学习“动物”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9. 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和( )。
A. 个性B. 情感C. 意向D. 行为10. 专家比新手通常能更快更好的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
该现象说明的问题解决影响因素主要是( )。
A.问题的特征B.思维定势C.已有知识经验及其组织D.功能固着11. 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种要求属于教育目的层级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B.领导批评C.家长意见D.社会舆论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2、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管理模式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认知模式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4、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伯克赫斯特D.克伯屈正确答案:D解析:[解析]克伯屈首先提出设计教学法。
5、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沛西能正确答案:C解析:[解析]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正确答案B,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斯宾塞。
7、()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B.同化性C.重组性D.具体8、()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A.学习B.认知C.自我提高D.附属正确答案:C解析:[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
9、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正确答案:C解析:[解析]格塞尔认为,人的所有能力都受成长规律的制约,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1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正确答案:A解析:[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12、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正确答案:C解析:[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1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正确答案:A14、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正确答案:C解析:[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1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正确答案:C解析:[解析]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简答题(共12题,每题10.00分,共120.00分)1、“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
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问题: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
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正确答案:[答案要点](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
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
(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
(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
(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
解析:略2、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
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
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
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
(1)该同学哪些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2)从需要的关系分析他成绩下滑的原因。
(3)请分析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
正确答案:[答案要点](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7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需要的层次越低,其动力越强。
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无法融入班集体,有种不及别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
(2)马斯洛把7个基本需要中的前四种称为基本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
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出现高级需要,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成长需要的产生和满足。
(3)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具有调节作用,所以小明应该转变心态,把精力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上,并有信心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科学知识,学习本领最终会实现个人价值,受到社会的尊重。
他可以把学习优异作为自己骄傲的资本,此外还可以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待人热情,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最终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另外,教师可通过自己的关注和尊重帮助小明。
解析:略3、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答案要点]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目标明确。
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
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3)方法得当。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4)表达清晰。
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
(5)组织严密。
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6)气氛热烈。
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解析:略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案要点](1)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
5、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答案要点](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6、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答案要点](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7、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答案要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8、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正确答案:此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
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9、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实施计划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
此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学校管理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
计划是起始环节,实施是中心环节,检查是中继环节,总结是终结环节。
10、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正确答案:此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心智技能具有内隐性和简缩性。
11、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此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12、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正确答案:此说法是错误的。
解析: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