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能力培养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视数学应用,将标志着我们的数学教育进一步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
”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
例如:绝对值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可设计在车站两辆出租车载乘客向相反方向行驶同样路程,收取相同的车费,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只考虑其距离而不考虑其方向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引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绝对值的定义,并认识到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其既作出通俗的解释,又作出本质的揭示,阐明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加深正确理解。
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例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新课导入中,设计“如图1:a、b两村要在公路旁合建一所小学,经费已有着落,但学校选址上有争议,为了交通方便,决定建在公路旁,a村人希望建在c处,b村人希望建在d处,同学们请你们给予调解一下,应建在何处,到两村距离都是一样的?”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但又拿不出可行的具体方案。
教师因势利导地说,我们只要学好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知识,就可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了。
中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中学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会学习”的口号,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它的中心意思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和直接操纵学习过程,培养起“独立学习”的能力。
真正的学习,一定是独立学习。
没有独立学习,就绝对没有学习能力的发展。
我们可以从世界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华罗庚、弗赖登塔尔和波利亚等数学大师对如何学好数学,如何进行独立学习,如何学会学习等重要问题的论述中得到启示。
从而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由点到面,打好基础现代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教师“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其个性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学会由点到面,夯实基础知识。
华罗庚教授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有很强的独立学习能力,有极其丰富的“学会学习”的体验。
他根据数学科学的特点及对学校数学教和学的长期考察和个人自学成才的经验,谆谆告诫青少年在数学学习中必须脚踏实地,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就要付出重补的代价,踏空多步,补不胜补就会使人上不去,就会完全泄气。
所以学习不能急躁,不要逾规前进,吃夹生饭。
不打好基础,想一步登天,往往欲速则不达。
他主张,在数学学习中若有一步没走稳,就不要轻易跨出下一步,否则就是沙滩建塔,必垮无疑。
他还讲到,学生即使能把书上的概念、公式、定理背熟,甚至逐字逐句默写,也不能肯定就获得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要消化,要“真懂”,掌握基本的原理、原则、基本精神,要能灵活运用。
学生读书要走“由点到面”的道路,即在对一小部分内容细嚼以后,还要提炼出全部内容(整节、整章或整本书)的关键,弄清整体的来龙去脉,掌握整体内容的本质。
他提醒青少年,在打基础时没有必要像和尚念经一般把教材熟读几十遍;也没有必要把同一内容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都拿来看一遍。
培养发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论文
培养发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荷兰学者弗赖登塔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进行解释与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数学方法,称再创造法”也就是要学生本人把要学习东西,借助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通过活动探究自己去发现。
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新的课程改革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发现能力。
何谓发现能力?发现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本能力,人类社会就是通过各个领域的不断发现而逐步走向前进的。
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更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式。
一、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呢(一)教师要解放思想打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数学发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发现和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
因此,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发现和创新。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认识发现是数学学习的最重要方法,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探索的激情1.利用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激发学生勇于发现数学知识奥秘的激情。
通过给学生讲一些科学家因为对某些现象产生好奇而去积极思考与探索,最终有所发现或发明创造的事例,激发学生勇于发现的激情。
如: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看到苹果落地,进而提出思考,苹果为什么总是往下落,不往上飞呢?不断质疑思考,最终发现著名的力有引力定律,再如瓦特因对蒸汽掀起烧水茶壶的壶盖感到好奇,继而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发明了蒸汽机。
2.让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发现追求新知的精神。
在学习一些重要定理时,我们应恰当地向学生展示其发现的过程,数学家的思维过程,如讲:“圆周率”时,介绍刘徽发明了割圆术,得到∏≈3·14的世界首创近似值.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数学家故事,如华罗庚、陈景润……体会数学家不怕挫折,追求真理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产生重要的作用。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论文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
所以,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出发,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对学数学和用数学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培养;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21-001《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必须学会应用。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
”数学源于生活,所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如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从前有一位国王与象棋冠军下棋,国王问他:“如果你赢了,希望得什么奖赏?”冠军说:“希望陛下赏我大米。
”国王又问:“你想要多少?”冠军说:“请陛下叫人在棋盘上放米粒,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依此类推,就按后一格比前一格多一倍的规律放下去,一直放到最后一格”。
国王心想:小小棋盘一共才那么几十格能放得下多少粒米。
就爽快地答应了。
几盘棋下来国王输了。
请同学猜一猜故事的结局如何?为什么?国王即使将全国粮仓中的米都搬来也不够。
因为第六十四格放2的63次方粒米,大约等于922亿亿粒,合461万亿斤!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讲的有理数的乘方!教师娓娓道来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有理数的乘方》的有关知识的积极性。
二、拓展作业形式,让学生用数学体会生活拓展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走进生活,自己去发现、归纳数学,进而用数学去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是数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留给学生的作业是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用在联欢会、文艺晚会的布景上,或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使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思维训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好处很多,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注意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
(二)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数学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法则是个难点。
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
对有些概念、公式,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学以至用。
如学习了”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出现了不少概念,且容易混淆,这时要尽量让学生多辨析,如”质数和互质数”,”整除和除尽”等等。
并要让学生举例说明。
这样使得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既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大胆提出疑问,说出正确结论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的疑问,让他们把认为矛盾的知识叙述出来,为进一步探讨新知确定思维的方向。
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摘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引导、合作、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训练;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99-01教学的目的在于如何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呢?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数学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让学生们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
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
让学生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机会。
一、着力引导,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首先从理解题意开始。
理解题意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引导学生用了枚举法、数字符号描述法、假设法层层深入进行讨论。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既彰显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了学生择优提升学习技巧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探究数学问题的乐趣。
二、重视合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因为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解决难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趋统一。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难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的能力,锻炼了学生们的“情商”,培养初步的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从数学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新课程改革对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学,而在于运用与创新,而让学生学会运用与创新的最佳途径就是探究。
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主动思考,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打破思维定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现代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来自于自身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不断的学习动力。
1.运用多媒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高中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他们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更为感兴趣。
而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为具体可感的感性材料,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就能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实现了教学媒介的飞跃,以图文声音像来传递教学信息,这大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可以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2.运用游戏、故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能带给人愉悦的心情,故事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
将故事与游戏引入课堂,可以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寓于欢乐的游戏与生动的故事中,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更能引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与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更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
如在试卷的讲评中,组织“疑难杂症会诊”,对各类学生出现的各类错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帮助学生去除“病根”。
这样的游戏活动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使比枯燥单调的试卷讲评课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摘要:数学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培养学生“注重直观”的对比、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会类比”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勤于归纳”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养成“精于概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培养学习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数学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呢?一、培养学生“注重直观”的对比、观察能力借助直观教具演示,“数”与“形”的对比、观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感知事物。
坚持这种有趣的直观训练,可使之逐步增强形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善于质疑”。
模仿是发现思维的萌芽,探索是创造思维的开始。
对所接触的新问题大胆提出怀疑或相反的学生,要热情帮助解疑,积极鼓励他们要像科学家们那样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久之,则会引起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逐步增强辨别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木条钉成四边形、三角形教具,让学生随意推拉四边形、三角形教具,然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四边定长时,四边形的形状可以改变,三边定长时,三角形的形状无法改变,进而说明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形状,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学中,用直角三角形旋转运动的观点给出圆锥的一系列概念,然后利用圆锥的模型(教具),把其侧面展开,使学生认识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并能将圆锥的有关元素与展开扇形的有关元素进行相互间的转化,最后应用圆锥及其侧面展开图之间对应关系进行计算。
二、帮助学生增强“学会类比”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多种概念时,常常感到记忆困难,如不及时帮助他们,则会使之产生厌倦心理而造成记忆障碍。
帮助他们学会类比、联想,寻找一系列概念的相关性或互斥性,这样则会使之及时排除记忆障碍,培养记忆兴趣,增强类比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探究【摘要】我认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跟上当前的教育趋势。
所以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培养,【关键词】能力动力兴趣自主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所以我们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并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技巧。
现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时教学不应该是呆板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源于生活,把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力量,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情境问题具有情感上的召唤意识,易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会主动去思考、探究。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中,我创设以下情境问题:①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赚二元,第二天亏二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②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亏二元,第二天亏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③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赚二元,第二天赚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④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亏二元,第二天赚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⑤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赚二元,第二天亏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这几道问题学生容易得到答案,即2+(-2)=0,-2+(-3)=-5,2+3=5,-2+3=1,2+(-3)=-1。
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把他们分组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组织表达,最后分类归纳出加法法则。
这些源于生活的数学情境问题,使学生倍感熟悉、耐用、自然,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无形中就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动力。
我们平时教学中,还应多讲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实例,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学习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把知识转变为智慧”。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现谈几点浅见。
一、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水平和差异,培养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教学中唯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智力、能力乃至此创造精神才会循序发展。
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思维敏捷性指的是思维的速度,表现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在教学中做到:(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
这是前提条件。
常言道,熟能生巧吗!没有扎实的基础,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2)抓好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
渗透是知识间的联系,迁移是知识间的灵活运用。
联系实际,多举示例,久而久之也就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
(3)对重要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做到有序储存,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2、思维整体性的培养。
培养思维的整体性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加强综合训练。
3、思维严密性的培养。
思维的严密性体现在思考问题时的精确性、科学性、逻辑性和深刻性等方面。
4、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思路的开阔、灵活、新奇、独特。
教学中要注意激发、爱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想象和联想,鼓励多思、多解,开阔思路,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自己总结知识规律,多练,多用。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地、科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解题能力。
对一个较复杂的题目,首先要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细致周密地观察,然后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剖析、研究、审清题意;在此基础上再去诱导学生进行科学地思维活动,探索解题方法,架设由已知到未知的桥梁,进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周密的审题能力。
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论文
略谈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提高的。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按照数学能力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校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如:在七年级下期,学生都将转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在头天晚上备课时,我正愁眉不展的思考如何上明天的新课,忽然我想起了自己在小时候遇到的“警察和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便衣警察根据举报明察暗访到一间小屋后,细听到屋内的小偷正在分赃:每人分300元,就多出200元;每人分400元,又还差300元…这位警察叔叔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有几位小偷,多少赃款。
”当我把这道数学题一出给同学们,众说不一,却很少有同学能短时间类算出正确答案。
于是我便很自然地引入我要讲的新课内容,给同学们分析、讲解、计算、求解。
同学们这节课听得特别认真,特别入神,知识也掌握得特别牢固。
由于提出的问题源于生活现实,就缩短了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兴趣陡增,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只有树立新型人才的培养观,才能去积极主动挖掘教材内在因素,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初二上期,同学们对乘方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之时,我给学生留了一道作业:观察下列等式: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猜想:当有n项立方相加时的计算结果是_。
第二天过去了,没人应答;第三天过去了,没人应答;第四天,有几位同学找到我,递给我答案,当我点头示意时,他们竟高兴得欢呼起来,甚至有一个同学竟哽咽起来。
是啊!同学要通过观察、思考,再通过猜想,探索规律,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创新思维过程,而且还应该注意到学生这方面的数学基础,很大程度都还不具备,但他们却能超出个人能力完成任务,实属不易。
在课题学习中培养数学能力论文
在课题学习中培养数学能力摘要:数学课题学习是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题性数学实践活动。
它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题学习;数学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013-001课题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以下是本人对课题学习《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一课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一、情境引入我们生活在丰富的图形世界里,比如我们所在的教室就是一个大大的长方体,长方体在生活中很常见,也有很大的用处,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师:展示)请你说说对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生活引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收集生活中的长方体纸盒,并展示,一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实物说长方体的数学特性,为下面的探究作准备;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想亲自动手做的欲望)。
二、探究过程探究一:如何用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1.议一议(1)如何用一张正方形的卡纸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生:要将一个平面图形制成一个立体图形,可先了解它的平面展开图)。
(2)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展开后得到怎样的平面图形?(生:取出课前已研究准备的无盖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进行展示。
)(师:多媒体动画演示剪、折的过程。
)(设计意图:安排课前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运用所学的“展开与折叠”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动手能力;展示各种平面展开图,也让学生很自然地在对比中选择更适合的平面展开图进行制作,提高了课堂效率。
)2.做一做2人小组合作,(为了制作的方便,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可取整数。
)(师:巡视,鼓励学生的参与合作。
)(生:作品展示,说出所制作的长方体的高度及该高度与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关系。
)(发现各组制作的高度不一,将它们按高度从小到大的顺序叠放在一起,呈“金字塔”状,学生很感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
老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
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
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
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
我认为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
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
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
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
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应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上,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
我根据儿童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粗略笼统,描述观察现象时带有主观性等),在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指导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
(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
在高中数学中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议在高中数学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在高中数学中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对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积极面对这种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反思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迅速地提高,这常常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还不善于反思,甚至不会对错误进行反思。
对于数学错题中的反思内容不明了,以及如何反思错误思路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通过“制错”“纠错”引导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题的免疫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一节”这节课之后,学生已基本学会了能利用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课后习题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在考试答题过程中也能取得高分数,但是总是有一些细微的错误继续存在,有的对它的定义域、单调性等还会出错,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做作业时总是没有彻底改正,他们认为这些是低级错误,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进行相关练习时要有重点的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在错误中成长进步。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决定的。
有的学生因为在学习中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甚至走向了逃学的道路,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出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积极的指导。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论文(推荐10篇)
进步小学生计算才能的几点做法论文〔推荐10篇〕篇1:进步小学生计算才能的几点做法论文进步小学生计算才能的几点做法论文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的根底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才能至关重要.平时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的计算才能很差,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去改变多数小学生的计算才能很弱的现状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根底知识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人认为是孩子不认真,粗心大意所造成,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本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有关计算方面综合才能的欠缺.比方运算法那么、运算性质、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根底知识没有掌握,或者不可以合理灵敏的运用这些知识所造成.即使孩子在计算中他虽然很细心很认真,但由于所需要的根本知识的欠缺而出现看似很简单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们不可以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根底工作.二、注重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计算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尤其重要的.老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如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进步计算正确率的保证.大量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一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抄错符号.因此,做题前,先要完好地看清每个数字和每个符号,决不抄错题目,这是正确计算的前提.二想:确定运算步骤.三算:低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除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展计算.四检: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展验算外,根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四、重视口算训练《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才能,要重视根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根底,也是计算才能的重要组成局部.”只有口算才能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进步计算的正确率.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笔算,低年级的最根本口算是100以内加减法和一位数乘法.我们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如低年级的口算可以采用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游戏活动形式进展口算.口算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做到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根底.五、巧批作业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每册都安排有专门的计算教学单元.进展这类教学时,多数老师都有同感,教学枯燥乏味,虽然计算教学的练习题解题思路简单,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至低谷,教学效率极低.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在修改学生作业时,一般不按照传统的“老师修改,学生改错”的方式进展.详细的做法是:作业全部正确的老师给一个红色的“100”分,假如有少许错误的作业老师不做任何标记,发回给学生自己找错误,订正完以后,假如正确老师给一个蓝色的“100”分.假如作业错误特别多的学生,老师那么是进展个别辅导.学生对这种特别的作业修改方式很感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会主动拿着作业找老师评分.虽然这种修改作业的方式很占用老师的时间,但效果很好.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计算才能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篇2: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的几点做法论文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的几点做法论文计算才能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根本才能,是学习数学的根底,培养和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策略论文
培养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利用对模型的求解的结果加以解释。
在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由于高考数学科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综合性。
1.立足新教材,注意挖掘教材的内涵我们认为,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识的引入借助实例,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对新教材的研究,来改变教师脑海中原有模式,发现新问题,采取新方法,新策略,打破旧框框,找到更加合理的授课方法。
因此,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出课本中的典型题目,并努力创设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情境,设计新颖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验证等思维活动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真正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与满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引发学生产生进取心。
立足新教材,也不完全局限于新教材,有些地方作适当的补充,如实例引入时,我们适当增加学生比较好理解的实例,教材跨度大的地方,我们依据学生的情况加入过渡知识,如新教材在不讲极限来讲导数,我们便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
要善于从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这就是新教材“新”的地方。
2.吃透新教材的“思考”与“探索”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索”是新,旧教材较明显的一个区别,新教材中的“思考”与“探索”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归纳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专门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各抒己见,力争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去设计“思考”与“探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中国有句古语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方法。
我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思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一下我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一、抓住儿童天性,激发学习兴趣是学习能力提高的前提数学课需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学习中“动”起来,使其对数学这门课程充满好奇。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教育心理学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游戏等。
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愉快,记得深刻。
例如:在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之后,创设商场购物情景:让学生课前调查一些物品的价格,课上出示准备好的一些学生熟悉的玩具、食物、饮料、文具等。
标好价后,一名学生饰演售货员,其他学生购物并提出相关问题.这样的情景创设会使学生真正的融入所学知识当中来,每个学生都能愉快的动起来。
再如: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对策问题》教学时,设置游戏:出示两组扑克牌3、5、7和4、6、8,游戏规则: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采用“3局2胜”制。
运用策略,就是拿小牌每次也可以获胜。
以儿童喜爱的“扑克牌”游戏唤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在玩中思考对策,解决问题。
正确评价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的荣誉感是非常强的,哪怕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都能满足的愉悦。
荣誉感和成功感的获得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惊喜的积极情他们的荣誉感。
他们在学习中学有所得,不断地尝到学习的甜头,充分地享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习方法,是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基础学习方法是有效进行学习活动的手段、工具。
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比直接教给他们现成的知识要好得多。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一年级教学中,计算能力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计算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平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能力培养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辅助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简便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计算,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明确学习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在实际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
在一年级整个数学教学阶段,主要是对以下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减法。
这些基础和核心知识是计算能力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也要求学生达到“熟练”。
要做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
如:2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合理的算法是凑十法和看加算减法,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
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一年级学生接触了“两个数相加,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凑十法”、“破十法”、“看加算减法”这一些运算定律,学生学习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提高数学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好数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俗
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就告诉我们学好数学的重要
性。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我觉得学好数学的理论只是基
础,重点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学习方法;能力;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96-01
众所周知,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皇
冠。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那么如何才能
在知识日益更新中学好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呢?我认为:只要
有恒心、有毅力,锲而不舍的付出,奠定好根基,掌握适当的学习
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必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数学学习,从兴趣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
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现在有一些学生厌学,有智力因素和非智
力因素两个方面。
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在学习上没有目标,缺
乏了自信,失去了学习兴趣。
然而,作为一名跨世纪的时代青年,
你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时代的要求和肩上的责任,要有远大的理想
和责任感,努力学习知识,成为国家的栋梁。
要想学好数学,大家
就要克服畏难心理。
其实,数学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初中数学主要
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相对于高中数学,它是很简单的,是基础性的
知识。
有了学习的爱好,就不会把学习数学当成是负担,更不需要挑灯夜战,潜入题海之中。
相反,你会觉得学习数学越来越有趣,越来越精彩。
根本不需要上什么辅导班、请家教,依然会取得高分。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兴趣的培养,平时多鼓励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趣。
二、以教材为主,重视数学基础学习
数学作为一门应试学科,表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无论你的成绩好坏,都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考试的题目,无非是教材例题和习题的变形,试卷上的多数题目都能在教材中寻找到“母题”。
因此,大家应以教材为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公式、公理、定理、法则、性质、特征等。
在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时,大家一定要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来源、实质与应用,以及相互间的联系。
同时应该注重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解题能力等。
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要经过不断地练习与提高,达到形成能力的目的。
较强的计算能力是初中阶段必备的,计算涵盖初中数学的所有部分,可以说是学习基础中的基础。
尤其大家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整式、分式这几部分内容时,都涉及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虽然法则易于理解,但不容易得到正确的答案,原因就在于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
要学好这一部分知识,大家在掌握基本的运算顺序法则之后,要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掌握解题技巧和检验的方法,可以用特殊值法来进行检验;在练习过程中,要
将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归纳,建立错题集;多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取长补短。
三、注重思维的培养,锻炼发散思维
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心灵是处在舒展,还是在压抑的状态,将是能否成才的关键。
发展思维的多元化,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求异思维,获得成功,使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重思维训练与提升。
思维的提升蕴含在老师的讲课和自己的学习过程中。
通常在教学中,老师会用提问的方法,培养大家发现问题的能力;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大家分析问题的能力;用综合归类的方法,培养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
只要大家用心去思考、去学习,你们的思维能力必定会得到提升。
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思维的训练。
在学习概念原理时,要学会思考的方法,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
在学习例题时,要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学完例题之后,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
当我们思维发散了,并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了独立操作的能力,就可以依靠自己去获取知识。
四、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考试,注重考试技巧
人的一生中有好多场考试,我们学生在小学时候就已经考了好多次试了,将来还有更多的考试等着我们,其实考试一方面要考察大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要考察大家应掌握的解题技巧和必备的应试心理。
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去对待考试,并学会考试技巧,提高考试能力。
初中数学试卷题目一般包括
三个大题,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大家首先要认识每种题目类型的特点。
对于填空题和选择题,不要求有解题的过程,并且选择题是从答案中找答案。
在做这类题时除了按部就班的算出题目答案之外,还可以采用排除法、特殊值法、度量法等方法来解决。
数学试卷通常是按照8:1:1的比例分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
最后两题通常有一定的难度,在平常的练习中,如果把模拟试卷中最后的两大题抽出来做成习题集,然后逐一循环演练,就可以达到无难之境了。
在平常的考试中,有些学生在考试时总有个别时候发挥失常,究其原因在与应试心理素质低,一旦遇到有题目不会做,就会心里发慌,不知所措,导致难题不会,简单题做错。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应该注重平时的心理疏导,进行必要的强化模拟考试训练。
经过强化的心里疏导,在考试过程中考出应有的实力。
综上所述,学好数学并不难,只要你有毅力,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奋刻苦,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数学学习将会变得特别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