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与高考试题 (2)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常见修辞手法高考题型专项训练(含答案)

常见修辞手法高考题型专项训练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如“像......似的”“像......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比喻的作用:①比喻状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②比喻说理能使语言浅显易懂,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本体:喻体:比喻词:表达效果: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于”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
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冰心《荷叶?母亲》)本体:喻体:比喻词:表达效果: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而直接借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体:喻体:表达效果:4.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能够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本体:本体:喻体:表达效果:二、比拟比拟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比拟的作用:①增添特有的情味;②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③能启发读者想象,使表达更生动。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例: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罗森塔尔《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表达效果:2.拟物。
拟物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情态;二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下面句子所用修辞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毕淑敏说:“苦难就像感冒,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谁告诉你们世界永远是阳光灿烂,请记住他是一个骗子。
”B.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
C.平凡如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去耕耘。
D.远远地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二、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三、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呢?B.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C.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D.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四、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拟人)B.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夸张)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排比)D.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比喻)六、下列判断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谢谢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海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4)大自然有时也会向他的儿女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排比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比喻反语排比反语七、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修辞手法最新试题对点专练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修辞手法最新试题对点专练【高考真题】【2020年新高考卷Ⅰ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白天黑夜,红尘 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
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 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籍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于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来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
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从题目要求可以确定,答题思路先要找出比喻的地方,然后从相似性(本体和喻体之间)角度对比喻句内容进行分析。
对这一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前一句子。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冰,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紧随此句的是题目中的比喻句。
“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
”这一比喻句是用以形容”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
比喻句的本体是路,不是车;喻体是”河“。
那么”路“为什么像”河“呢?这二者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细想起来,相似点还不止一处。
一是路和河的形状相似,曲折着向前延伸;二是路上的车流和河中的水流相似,都是流动的,不是静态的;三是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杂质多而黏稠流动缓慢相似;第三点的相似最为重要,也是这一比喻句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塞车的路像黏稠的河——强调路上车多行进缓慢。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二)修辞的运用与赏析(含解析)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业(二)修辞的运用与赏析(含解析)课时作业(二) 修辞的运用与赏析一、辨析修辞手法1.[2022·河南新乡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象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开局就官场等级已定,壁垒森严,马、炮、士等各有棋路。
马,腾挪转移,马踏连营,铁路急骤,如雷轰鸣,让敌人心惊胆寒。
双马不仅近乎完美地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而且马后炮更是包含了兄弟齐心合力断金的道理。
炮,隔山打牛的功夫把面前的拦路虎踏成垫脚石。
人啊!也如此,换个思路、角度,拦路虎就会变成垫脚石。
士,承担着两个角色,左是卫士,右为侍女,君王最忠诚的随从,为知己者死。
忠诚蒙蔽了你的双眼,勇敢拐走了你的思想,笑看刀光剑影,不过是风在项上舞。
帅,作为帝国领袖,深居九宫,坐享江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然而,它好大喜功,不惜穷兵黩武,陷天下百姓于水火中。
棋盘上马欢,士柔,炮精,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无畏前行。
人生不亦如此吗?下列诗句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B.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2.[2022·江苏泰州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若把西湖的山水,比作一只锁在铁笼子里的白熊,那这五云山峰与钱塘江水,便是一只深山里的野鹿。
笼里的白熊,是只能满足胆怯无力者的冒险雄心的;至于深山里的野鹿,虽没有高原的狮虎那么雄壮,但一股自由奔放之情却可以从它那里摄取得来。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2022·江西南昌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的重要目的在于求知。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修辞手法新题型练习(共10类)(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新题型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简答题)一、比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写脱贫的文章,我走进山东管理学院的图书馆。
一排排书橱是一块块田地,书橱里的书是无数朵盛开的鲜花,学子则是一只只蜜蜂,在田地间穿梭。
图书馆里,人人捧读心爱的书籍,那翻动书页的声音似数以万计的蜜蜂在匆忙地采花蜜时发出的吟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收获季节特有的气息。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
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
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
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
◎比喻具有相似性,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二、比拟(拟人+拟物)3.(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改造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题。
新疆是我国较早大量种植和使用棉花的地区之一。
新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的种植和生长,新疆棉尤其是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除了上述自然条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是新疆棉品质优良的原因。
近年来,新疆棉品质不断提升,同时③产量也不断增加,但仍然供不应求。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5 分)4.(模拟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镇这棵名叫“龙爪”的大榕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寿数,其高、其宽、其粗、其壮、其繁茂、已不是一棵树,而是乡村,是家园,是父母双亲,是丈夫妻子,是儿子闺女,是厨房的灶火,是锅里的食物,是阳光雨露,是水和空气,还是远祖的气息……◎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格。
从一道高考真题谈比喻修辞的用法(借喻和借代)(2)

这道语文高考题确实有点难2024年新高考1卷语言运用部分考查了“借喻”这种修辞,从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借喻修辞的特征,错把借代当借喻,以致得分很低甚至不得分。
下面谈谈借喻这种修辞的特点以及和暗喻、明喻、借代的区别。
原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官方答案】示例一: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示例二: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正确运用修辞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要求仿照第一段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的修辞手法,以“云”为本体,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学生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然后根据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这一特征,给“云”这个本体找一个合适的喻体,云的特点有洁白、柔软、飘逸等,据此可将喻体定为棉花、羊群等,然后按照要求写句子。
“借喻”中本体“云”不能出现,也不能出现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可组织答案为: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一、什么是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比喻是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的。
借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比喻,没有喻词,本体一般也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这样可以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语用——修辞手法(二)(0713)

高考修辞考查形式
①辨析文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修辞方法辨识考查 (选择题)
②选出和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选项 ③选出对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选项
2.修辞运用专项考查 (主观题)
分析文段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格的构成及表达效果。
真题引路
【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又是一年槐花儿飘香的季节,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起儿时那些带有妈妈专属味道的 槐花美食?不过,槐花 ① 。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国槐花,夏末开花,可以 入药 ② ;白色的刺槐花(也叫洋槐花),夏初开花,花香味甜,可食用但不可入药 ;红色的槐花(变种)仅供观赏,既不能食用, ③ 。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美食 来自白色刺槐。白色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景观植物,原产北美。而我国土生 土长的树种,是国槐。国槐在我国不只是一种常见的良木,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 传统文化之中。比如被奉为“神树”,种植在敬神祭祖的社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 种在庭前屋后。古代社会,槐树还是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宰辅之位的象征,并出 现了一些由“槐”字构成的具有政治寓意的词,如槐岳(朝廷高官)、槐蝉(高官显贵 )、槐第(三公的宅第)等,槐树因此也受到读书人的喜爱。
A.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赋予
大地山河、风云花鸟以人的神态动作等。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修辞手法)(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高考单项复习——修辞手法2(附答案)

专题修辞手法(二)1、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B)A.“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吴青峰《小情歌》)B.“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宋冬野《董小姐》)C.“孤独的花睁开流泪的眼,祈求时间不要去改变”(卢庚戌《风花树》)D.“这城市已摊开他孤独的地图,我怎么能找到你等我的地方”(高晓松《模范情书》)A、C、D项是拟人,B项是比喻。
2、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B)A.主人下马可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A、C、D项中的“管弦”“秋月春风”“丝竹”为借代。
3、下面选项中最适合作“用妙计七擒孟获诸葛亮攻心为上”一句下联的是( A )A.出奇兵四渡赤水毛主席用兵如神B.有韬略六出祁山汉丞相忠心可表C.保阿斗三进三出赵子龙勇猛强悍D.有奇谋三进山城老太婆双枪无敌4、下列句子中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A.“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反复。
鲁侍萍要强调自己不是来找周朴园的,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含有怨恨、后悔之意。
)B.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对偶、夸张。
言泪比河多,恨比山高,以此表达女主人公想象与张生别后强烈的相思之苦。
)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对偶,比喻。
这里是说张生为去考取功名使夫妻分隔两地,表现了崔莺莺轻视功名、执着爱情的人生追求。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对偶、比喻,李密借乌鸦反哺表达自己要为祖母养老送终的愿望,既要尽忠,更要尽孝。
)D项无对偶。
5.下列对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B )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科技力量,让展柜里的国宝“开口说话”,让库房里的文物“活”了起来,吸引着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搏。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修辞手法与高考试题

总结
涉及的题型:①扩写题 ②仿写题 ③诗歌鉴赏题 ④句式变换题 ⑤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题。
应对办法: ①掌握修辞知识 ②学会辨析 ③按照要求,能够正确运用。
一、常见的9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范围: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二、正确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
1、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的辨别 2、借代和借喻 3、比喻和比拟 4、衬托与对比 5、排比和对偶 6、设问和反问
②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人家一橼破屋来住着,早晨走来,泡一碗浓茶,向 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 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郁达夫《故都的秋》)
以秋天坐在院子里能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来 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及作者悲凉的心境。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 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 善、以正衬正等。
①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 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 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 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 甲为主体,乙为衬体,勇过衬托,使主体更加 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陪衬的主要区别。
②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甲乙对比,两者 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 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 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 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
二、扩写题
为了使扩写的内容生动、形象,我们 经常要求按指定的修辞来写。
例;以下面的词语为诱发点,扩展为不少 于30字的比喻句。
诱发点:父亲
一棵树
三、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的内容有三大方面: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其中语言和表达技巧都 牵涉到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2比拟(附知识讲解)-高考语文分点讲练与全面突破之语言文字运用(全国卷新高考卷)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突破训练一、辨别手法,分析作用(一)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4分)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就在我面前浓妆淡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请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1分)住在我家的那窝活泼伶俐的燕子外出觅食归来,在进屋之前先栖落在我家那棵梧桐树上,兴奋地讨论着什么,那话一句接一句,又急切,又欢快,像一群春游归来的小学生,喋喋不休地争抢着倾述所见所闻。
老燕子看着小燕子日渐老练,心情激动,飞上飞下,手舞足蹈。
我听不懂它们的话,但我分明感受到它们的快乐。
我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突然那只小燕子竟然悄悄落在我读书的饭桌上。
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仔细端详着,忍不住轻轻地、微微地笑了。
高考修辞手法题多维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修辞手法题多维训练:(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大剧院外观像一个倒扣的半边蛋壳,壳体表面由2万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组成,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
每当夜幕降临,壳体表面上星星点点、错落有致的“蘑菇灯”,如同扑朔迷离的点点繁星,与远处的夜空遥相呼应,使大剧院呈现出一种含蓄而别致的韵味与美感。
从紧邻长安街的北入口步入大剧院,进门后,便是长达80米的水下廊道。
廊道顶部全部采用玻璃天花板,上方的湖水波光粼粼,层层涟漪可以投影在地板和墙壁上,与墙上疏密有致的气泡形装饰相映成趣,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仿佛徜徉在一个亦真亦幻的“未来水世界”。
下列诗句的修辞与文中划线部分相同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本中划线句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代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用樯橹灰飞烟灭来借代周瑜与曹操之战中曹操的落败,更是夸张的用灰飞烟灭来形容曹操一方的惨败状况。
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青鸟以人的情态。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把洞庭湖湖面比作“白银盘”,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故选D。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福建安溪,以铁观音闻名。
传说1723年观音托梦所赐的母本茶树,就生长在安溪打石坑的岩缝间。
虽然知道铁观音是灌木,不可能树冠盛大;虽然知道越老的铁观音,根系越深,香气越沉郁。
可母株如此瘦小,还是让人意外。
但如此瘦小的它,却有近乎神迹之处,折断枝条,插土就能成活——万能地再生。
茶叶制造的过程也是这样。
摇青时,芽叶相互摩擦、碰撞,受损的茶青反而分泌香气。
新高考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二

新高考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二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
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
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将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解析“后一个‘巴金’”应改正为“前一个‘巴金’”。
正确理解是: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后一个“巴金”指有巴金精神的人。
这一表达方式与“比阿Q还阿Q”不同,在“比阿Q还阿Q”中,前一个“阿Q”指阿Q本人,后一个“阿Q”指代“阿Q精神”。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地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我们知道,构成比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的两类事物,如果是同类事物就不能构成比喻;二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据此,我们来分析B项就可以发现,本体是“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喻体是“踩在棉花上”,这还可以算是不同类的事物。
江苏省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题练习(二)有答案

江苏省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二)修辞手法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D.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夜已将它黑色的翅膀张开在神州大地上。
B.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
C.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
D.即使有生花妙笔也难述说极光的神采、气势、秉性脾气于万一。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C.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D.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A.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B.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C.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例③:井岗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 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 和农村都在殷切等待着你们——把物当人来呼唤
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2、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必 须有相近的地方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香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
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 飞鸟。
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
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缩小的夸张
这五二巴岭十掌逶五大迤年的腾过小细去山浪,庄,弹吸乌指引蒙一着磅挥成礴间千走。上泥万丸人。的 心。
超前的夸张 愁 农他肠 民酒已 们没断 说沾无,唇由看,醉见心,这早酒样就未鲜热到绿了,的。先麦成苗泪,。就嗅 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 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高考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反问)
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 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 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高考语文 修辞手法练习(答案版)

修辞手法修辞的概念:从理论上讲,修辞就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
广义地说,它是指对文章的用词、造句,以至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地说,它是使语言形象生动的一些具体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
修辞的整体作用:①有助于提高说话水平和写作能力、阅读和欣赏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语言修养和语言美的水平。
③有助于社会信息更准确通常地表达。
一、修辞的种类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很多。
你知道哪些?高考常考:二、课标版考纲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食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食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构成比喻的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等联接。
常见形式是:甲是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造句:(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中“是、成了、变成”等联接。
典型形式是:甲成了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成了水墨山水。
造句:(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例如:最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造句:(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造句:3、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做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1、分类(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例如: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首句运用比喻方法,把水比作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句拟人,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答案:用对比的手法。
(2分)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2分)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2分)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诗歌前两句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作者面对如画的美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答案:“满载”两句用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作者不写自己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反而写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美好的<a name=baidusnap0></a>夕阳</B>景色,写出了作者对这秀美风光的喜爱,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 修辞手法与高考试题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仿”的对象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一、仿写题例(2002?全国)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人生是生命的交响曲:诞生是前奏,死亡是尾声,喜怒哀乐是人生的音符分析:这是一条考查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试题。
要正确解答这一试题,首先要正确理解例句的修辞和所表达的意义。
所给的四句话均是暗喻,后三句是对第一句的解释说明,属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本题就是为了考查比喻(暗喻)的运用。
根据下面提示,仿写句子。
(20XX年)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你高耸入云,全心向上,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
你秀峰挺拔,正直无私,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
你灵秀奇美,端庄典雅,是值得我赞颂的导师。
你高大挺拔,沉着冷静,是值得我学习的朋友。
你巍峨高大,清秀迷人,是值得我崇拜的偶像你坚定绵延,挺拔坚毅,是值得我学习的长者你高大壮美,孕含丰富,是值得我尊敬的导师你高大无比,坚强威严,是值得我尊敬的长辈你高大挺拔,深奥神秘,是值得我学习的书本为了使扩写的内容生动、形象,我们经常要求按指定的修辞来写。
例;以下面的词语为诱发点,扩展为不少于30字的比喻句。
诱发点:父亲一棵树二、扩写题分析:解这类题,如果不懂比喻的特征,不了解比喻的几种形式,我们是无能为力的。
具体方法是,先把几个词语扩成句子或段落,然后再把有关的句子改写成指定的修辞句。
这种题型虽然在高考中还没有出现,但我想很值得注意。
(参考答案)父亲站在远处的山冈上,一动不动地站着,就像是一棵傲然挺立的树。
任凭风雨侵袭,都不会倒下。
诗歌鉴赏的内容有三大方面: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其中语言和表达技巧都牵涉到修辞手法。
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对比、衬托、设问、反问、排比、用典、互文。
三、诗歌鉴赏题 [试题展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问:本词运用了对偶、设问、、的修辞方法。
请简要分析后两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之妙。
[解题方法] 1、确定修辞方法 2、结合诗句分析 3、分析修辞表情达意的作用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问: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
闼,小门。
???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以乐衬哀(反衬)以动衬静(反衬)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分析:这两句中有花落有莺啼,有动静有声响,这是动;山客犹眠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而且花落莺啼更衬出了这种寂静。
可以想见,山客的心境也是宁静的。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静中生趣。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失之后显得格外清静,一片白云飘去后感到特别的幽静。
这里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反衬手法,更显其幽静,从而写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寂寞。
分析本诗的修辞手法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简析这首诗中的表达技巧。
分析:诗中的第一句空山不见人,表现出山的空寂,是静;人语响,有了声音,是动。
三四两句写人语响过后,日光静静地照在青苔之上,周围一片静寂。
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了。
以动衬静,写出了山谷的幽静。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分析:诗所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写红艳的宫花。
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的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
红花美景反衬凄凉的心境,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以乐衬哀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答案:运用了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手法。
(2分)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突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
(2分)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语义强烈,更加重了这种离情别绪。
(2分)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问:简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20XX 年)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呢,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答:四、句式转换示例一: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了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成了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与完满的构图相关,一般人的灵感是霎时的喜悦。
示例二: 音乐家、文学家、画家,他们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优美的辞章、完满的构图,而一般人的灵感呢,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示例三:灵感,是音乐家跳跃的音符, 是文学家的优美辞章的,是画家们的完满构图,是一般人霎时的喜悦。
示例四: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常把灵感变为优美的辞章,画家常把灵感变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常把灵感变为霎时的喜悦。
示例五: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了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成了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与完满的构图相关,一般人的灵感是霎时的喜悦。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大内容,其中的“重要词语”就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
例:(1999?全国?22)创造宣言(节录)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的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第四段)问题:第四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五、现代文阅读理解与鉴赏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这里使用了比喻,然后通过相似点去寻找各自比喻的本体。
(参考答案)“刀法”比喻教育方法。
“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全句的意思是“教育方法不当,可能使众多受教育者被毁;教育方法得当,可以使众多受教育者成才。
”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有内容的理解,有语言、表达技巧的考查。
本题C、D选项均涉及到修辞。
没有对修辞的辨别和理解能力,我们就会束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