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设计(优质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点间的距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坐标系两点间的距离,用坐标证明简单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能更充分体会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3.情态和价值: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难点,应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证明几何问题。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复习数轴上两点的距离公式. 设问一:

同学们能否用以前所学知

识解决以下问题:

已知两点P1 (x1,y1),P2(x2,

y

2

)求|P1P2|

设置情境导入

新课

概念形成过P1、P2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

线,垂足分别为N1(0,y),M2(x2,

0)直线P1N1与P2M2相交于点Q.

在直角△ABC中,|P1P2|2= |P1Q|2

+ |QP2|2,为了计算其长度,过点

P

1

向x轴作垂线,垂足为M1 (x1,

0)过点P2向y轴作垂线,垂足为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

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教

师提示,根据勾股定理,

不难得到.

通过提问思考

教师引导,使

学生体会两点

间距离公式形

成的过程.

N 2 (0,y 2),于是有|P 1Q |2 = |M 2M 1|2

= |x 2 – x 1|2,

|QP 2|2 = |N 1N 2|2 = |y 2 – y 1|2. 由此得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2

122121||()()

PP x x y y =-+- 应用举例

例1 已知点A (–1,2),(2,7)

B 在x 轴上求一点,使|PA | = |PB |,并求|PA |的值.

解:设所求点P (x ,0),于是有

2222

(1)(02)(2)(07)x x ++-=-+-∴x 2

+ 2x + 5 = x 2

– 4x + 11 解得x = 1

∴所求点P (1,0)且

22||(11)(02)22

PA =++-=

同步练习,书本112页第1、2题.

教师讲解思路,学生上台板书. 教师提问:还有其它的解

法,由学生思考,再讨论提出

解法二:由已知得,线段

AB 的中点为127(,)22

M +

直线AB 的斜率为

22722731

()||

32227

72

(12)(02)22

3

k x PA -+=

=⋅---=++-=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2731

()2227

y x +-

=⋅--

在上述式子中,令y = 0,解得x = 1.

所以所求点P 的坐标为(1,0).因此

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

22

||(12)(02)22 PA=++-=

例2 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

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分析:首先要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有关量,然后用代数进行运算,最后把代数运算“翻译”成几何关系.

证明:如图所示,以顶点A为坐标原点,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有A(0,0).

设B (a,0),D (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点C的坐标为(a + b,c),因为|AB|2 = a2,|CD|2 = a2,

|AD|2 = b2 + c2 = |BC|2

|AC|2 = (a + b)2 + c2,

|BD|2 = (b–a)2 + c2

所以,|AB|2 + |CD|2 + |AD|2 + |BC|2 =

2 (a2 + b2 + c2)

|AC|2– |BD|2 = 2(a2 + b2 + c2)所以,此题让学生讨论解决,再

由学生归纳出解决上述问

题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建立直角坐标系,

用坐标表示有关的量.

第二步:进行有关代数运

算.

第三步:把代数结果“翻

译”成几何关系.

思考:同学们是否还有其

它的解决办法?

还可用综合几何的方法证

明这道题.

让学生深刻体

会数形之间的

关系和转化,

并从中归纳出

应用代数问题

解决几何问题

的基本步骤.

|AB |2 + |CD |2 + |AD |2 + |BC |2

= |AC |2 + |BD |2

因此,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 归纳总结

主要讲述了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

导,以及应用,要懂得用代数的

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建立直角坐

标系的重要性. 师生共同总结 让学生更进一

步体会知识形

成过程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见习案3.3的第二课时.

由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深化

备选例题

例1 已知点A (3,6),在x 轴上的点P 与点A 的距离等于10,求点P 的坐标 【解析】设点P 的坐标为 (x ,0),由|PA | = 10,得:

22(3)(06)10x -+-= 解得:x = 11

或x = –5.

所以点P 的坐标为(–5,0)或(11,0).

例2 在直线l :3x – y – 1 = 0上求一点P ,使得: (1)P 到A (4,1)和B (0,4)的距离之差最大; (2)P 到A (4,1)和C (3,4)的距离之和最小. 【解析】(1)如图,B 关于l 的对称点B ′(3,3).

AB ′:2x + y – 9 = 0 由290310x y x y +-=⎧⎨

--=⎩ 解2

5x y =⎧⎨=⎩

P (2,5).

(2)C 关于l 对称点324

(,

)55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