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山水画》美术教案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

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是山水画小学美术教案,请参考!教学分析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名作欣赏,了解水墨山水画的历史演变、表现语言、风格特征,并对一件山水画作品尝试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方法通过欣赏、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水墨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山水画的独特语言,理解山水画不是模仿、复制自然,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呈现,以激发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水墨山水画的表现语言、表现形式、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水墨山水画作品意境营造的欣赏。
教学过程一、交流导入我们到山里去旅行,常常会发觉大自然的伟大。
山中的巨石,高耸的树木,峡谷里奔流的小溪,这些景物给我们一种莫名的感动,使我们很想画下来。
山水画的根源便我们内心对山水的喜爱。
可是,要把高山大河画在一张小小的纸上,是很困难的。
中国的画家们是如何表现这些景色的呢?思考:山水画以描绘山水自然风景为主体,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山水画中我们还会探寻到什么?中国山水画又为什么不称为风景画?有没有同学欣赏过中国山水画?我们一起来赏析山水画,探寻山水画的独特之美。
今天的知识点比较多,我们分小组进行归纳:A 组隋唐(青绿山水)、B组北宋(水墨山水)、C组南宋(水墨山水)、D组元(文人画)。
二、欣赏解析魏晋是中国山水画的萌芽期,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隋:《游春图》是我国已知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卷,以春游为主题,画幅虽不大,场面却开阔。
辽阔的水面为远近的山坡所环抱,画中湖水融融,青山叠翠,白云缭绕,桃花绽开,一派春和景明,树木、亭台、船只等将游春的环境点缀得富有生活气息,可以感受到春山带给我们的大自然表情。
小学美术优秀试讲稿:《学画山水画》

小学美术优秀试讲稿:《学画山水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小学美术优秀试讲稿:《学画山水画》一、课题:《学画山水画》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山水画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提高对中国画的认识,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并能表现一定的自然风光。
2. 难点:如何灵活的运用用笔并控制好水和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山水画。
五、教学准备:1. 学具笔、墨、纸、砚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以及自己喜欢的风景图片等。
2. 教具准备中国山水画范作、音像课件、示范用具等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课件展示几幅中国山水画图片让学生欣赏。
播放”一滴墨”的变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初步感知山水画的特点。
用导入语创设情境:提起美丽的大自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相信大家也同老师一样,希望把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
山水画就是记录这一美好形象的一种方法,今天就让老师来带大家走进意境优美,犹如人间仙境的山水画世界里。
2.新授欣赏图片,直观感知教师用PPT展示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提出问题请学生联系实际回答:a.中国山水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b.西方山水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c.你更喜欢哪一种绘画风格?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与联想:说出中国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给自己的感受,并用语言描绘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
教师总结讲解a.中国画给人的感受——水墨效果、写意具有韵味,有一种不可描绘的意境美。
b.西方画给人的感受——色彩丰富、写实。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第二节《中国山水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基本技法、艺术特色以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详细内容涉及中国山水画的分类、构图、笔法、墨色、意境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笔法和墨色的运用。
重点: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艺术特色及基本技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山水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教材、绘画工具(毛笔、宣纸、墨水、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山水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独特韵味,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过程、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中国山水画的绘制过程,讲解构图、笔法、墨色等基本技法。
(2)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中国山水画的绘制实践。
4. 例题讲解:分析经典中国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其构图、笔法和墨色运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中国山水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6.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业,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2. 内容:(1)起源与发展(2)艺术特色(3)基本技法(4)构图、笔法、墨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中国山水画。
2. 答案要求:(1)构图合理,层次分明。
(2)运用适当的笔法和墨色。
(3)表现家乡山水的特点。
3.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画山水画》美术教案

《学画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定义与分类2.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3. 山水画的创作步骤4. 欣赏与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5. 学生实践创作山水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2.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山水画的定义、分类、技法和创作步骤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纸、砚等。
3. 教师准备经典山水画作品,用于欣赏与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山水画,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技法,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础知识。
3. 示范教学:教师演示山水画的创作步骤,讲解笔墨运用和构图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
5. 课堂点评: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山水画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创作能力,包括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3. 学生对祖国山水画的热爱和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山水画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山水画的认识。
2. 邀请山水画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 开展山水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笔墨运用得当。
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国山水画教案中国山水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特别是符合传统绘画特点的创作,注意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巩固对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教学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山水画基础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二次备课课前准备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搜集有关山水画图片资料,进行创作构思。
教师出示预习提纲搜集各种山水画图片资料,根据教师所列提纲提前预习,并做好笔记增强学生对山水画的认识和了解,收集合适的图片素材进行构思。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展示预习成果1.复习上节课内容(意境和形式美),然后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a.这几幅山水画的构图运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b.分析一下这几幅画,画家在笔墨处理和构图上有什么特点,作品带给我们怎样的意境。
2.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引出课题学生赏析图片,展开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和思考题a.让学生自读课文文字和欣赏图片b.“山水画”的基础知识:①“三远法”③制作步骤④如何处理画面空间如何与自己的创作构思有机地结合运用。
教师巡视学生自学情况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学习,认真思考,通过查资料、观察、分析、比较这些图片并作出判断,形成初步成果通过以上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1.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对于疑难问题,由教师点拨、讲解和演示a.“三远法”。
“高远”、“平远”、“深远”是古代山水画的三种构图方法,简称“三远”。
(教师结合图片作简要讲解)c.画在画面的空间处理上,在空白、虚实关系以及色彩等方面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山水画”一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基本技法,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元素创作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和细节描绘。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运用线条、墨色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笔、墨水、宣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墨水、宣纸、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技法讲解: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线条勾勒等基本技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4.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现场创作一幅山水画,边画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步骤学习。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山水画,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单的山水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画的基本知识(1)起源与发展(2)特点(3)基本技法2. 创作步骤(1)构图(2)勾勒线条(3)墨色渲染(4)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要点:(1)构图合理,层次分明;(2)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3)描绘出家乡的特色景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小学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山水画的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章《美丽的山水》,标题为《学画山水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韵味。
2.学习山水画的构图、笔法和墨色运用,掌握简单的山水画创作方法。
3.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山水画作品,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中表现积极,但实验操作时,有些学生对于笔法和墨色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现场演示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对于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山水画的美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说明学生们具有很好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但在成果分享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成果的整理不够充分。针对这一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训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山水画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他们能够感受到山水画的韵味和美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生们掌握得相对较好,但在构图技巧和笔法运用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பைடு நூலகம்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体会和掌握这些技巧。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

中学美术《中国山水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学美术教材第七章《中国传统绘画》,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中国山水画》。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墨色表现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个人情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用笔、用墨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画笔、画纸、颜料、墨水等。
学具:画笔、画纸、颜料、墨水、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中国山水画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基本技法和审美特点。
(2)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如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等。
(3)演示山水画的用笔、用墨技巧,如皴法、泼墨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山水画构图练习。
(2)学生运用所学技法,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互评,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2. 内容:(1)发展历程(2)基本技法(3)审美特点(4)构图原则(5)用笔、用墨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要求:构图合理,线条流畅,用墨恰当,富有个人特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掌握程度如何,哪些环节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深入研究中国山水画,了解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欣赏名家的山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画山水画教案范文

学画山水画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形式;2.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笔法和技巧;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山水画的概念和分类;2.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和表现要素;3.山水画的基本笔法和技巧;4.山水画的创意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欣赏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思考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和主题。
2.知识讲解(1)概念与分类介绍山水画的定义和分类,如中国山水画、西方山水画等,对比不同的山水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2)表现手法和表现要素讲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如构图、明暗、色彩、线条等,并解释每个要素的作用和特点。
(3)基本笔法和技巧教授山水画的基本笔法,如点画、勾勒、渲染等,并演示如何运用这些笔法和技巧进行描绘。
3.实践操作(1)观察练习放映一些山水画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注意作品的构图和表现要素,并尝试模仿其中的一幅作品。
(2)实际练习让学生在规定的画纸上进行实际练习,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笔法和技巧进行绘画,注重表现山水画的基本要素。
4.创意表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鼓励他们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画作是否符合山水画的表现要素和手法;2.学生对山水画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3.学生在实际练习和创作中的投入程度和创意发展。
五、教学资源1.提供山水画的图片、书籍和视频资料;2.准备绘画用的纸张、颜料和画笔。
六、教学延伸1.网上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学习更多关于山水画的知识和技巧,并参加相关的绘画比赛和展览。
2.参观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山水画相关的艺术展览,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和欣赏能力。
3.创作展示组织学生的山水画作品展示活动,与其他班级或学校进行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艺术影响力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学画山水画》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学画山水画》教案《学画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
2.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课前准备: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
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
教学流程:一:欣赏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
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
深远。
平远。
二:揭题:学画山水画三:授新1、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
D 如何表现。
绘画步骤等。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3、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
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 皴法B 披麻皴C 斧劈皴D点苔。
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
4、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
5、小结作画步骤。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
师巡视指导。
四:引导创作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
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五:学生创作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案一、导入部分:现在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学画山水画》,这一节课我们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什么是山水画;2、山水画的表现形式;3、山水画的用色用墨技法;山水画的步骤。
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山水画我们都知道中国画分为三科,分别是以人物为主的人物画,以表现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主的花鸟画和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山水画,我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风格繁多,在中国绘画史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山水画开始脱离人物画背景而独立成为正式画科始于南朝的宋,大约在隋朝,出现了一幅最早的山水画就是这幅展子虔的《游春图》,画中以山石作为主体,人物作为点景,物体之间的比例及空间处理均表现的恰当而完整,它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最终的形成,其影响深远。
2、山水画的表现形式(1)、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画法和艺术风格,概括起来技法上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2)、从设色上分为:水墨山水、青绿山水、前江山水、彩墨山水。
(3)、从风格上分为北派和那派。
3、山水画的用色用墨技法那山水画都有哪些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呢?用笔技法有,“勾、点、接、染、皴”。
五种方法,具体来看一下,用笔直接蘸墨勾出山石树木的形象叫勾,在勾好的山石树木上用点的多少来表现明暗关系是点的方法,直接采用墨与色自然衔接晕染的方法是接和染的方法,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皴”的方法,皴法是山水画创作中的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法,是古代山水画家在长期的观察和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表现形式,他们根据各种不同的山石结构归纳概括成一定的笔墨符号,来表现对自然界的真实感受,归纳起来有三类皴法,他们分别是:以线为主的皴法,以面为主的皴法,以点为主的皴法,以线为主的皴法有披麻皴、牛毛皴、荷叶皴、解索皴、折带皴,以面为主的皴法有小斧劈皴、大斧劈皴、、马牙皴、,以点为主的皴法有米点皴。
《线》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以线为主的皴法------披麻皴,是先用毛笔蘸墨直接勾出山石的外形,然后蘸上少点一点的墨拉出长线,压力,速度要均匀,先从山石的阴面起笔,这种披麻皴的线形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如同书法中的中锋用笔的线条一样,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披麻皴在用笔时要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线与线之间的疏密交错关系,线条要显得圆润饱满,含蓄有力,行笔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出现侧缝,以免出现败笔,像元代的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就是用披麻皴的方法完成的。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山水画》名师教案

《山水画》名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
通过欣赏和学习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和绘画的主要特点,初步了解国画基本构成近景、中景、远景的组合。
体验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表现树、石、山、建筑、点景人物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和尝试生宣纸的干、湿、浓、淡墨色的变化中产生的不同效果,体验和感受中锋、侧锋用笔的变化。
同时在练习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用毛笔和墨、色表现出来,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关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绘画艺术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千百年来积累了相当可贵的技法经验及精美的艺术作品。
这一切都是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传承和创新。
本课以分析山水画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画法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体验和感受近浓、远淡,近干、远湿的表现规律,进而用这种手法引导学生尝试国画练习。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画出一幅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构成。
教学难点:近山远山的浓淡干湿表现、树的双勾法、单勾法表现,枝叶的不同表现,画面有机组合。
四、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宣纸镜片30份、画毡或报纸。
五、教学过程:一、示范导入回顾知识1.师快速示范:近山与远山上课之前,戴老师想先大家露一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戴老师如何运笔用墨,猜猜看画的是什么?(2分钟)学生交流教师手拿毛笔做动作,引导学生归纳:中锋侧锋浓淡干湿。
《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3. 自然景观的描绘4. 创作实践5.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2. 难点: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描绘,以及创作实践中对技法的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技法和作品欣赏。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纸、水等。
3. 教师准备实例作品,用于讲解和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实例作品,讲解技法。
3. 课堂实践: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跟随示范,掌握基本技法。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自行创作山水画作品。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绘制山水画,提高绘画技巧。
8.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提高观察和描绘能力。
2. 邀请山水画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山水画的内涵和技法。
3. 开展山水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关注他们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
2. 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看他们能否独立完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山水画作品。
3. 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看他们能否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欣赏山水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建议学生多参加绘画活动,增加实践机会,提高绘画水平。
3. 建议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
第15课 山水画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5课山水画教案科目: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 教授学生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山水画的构图、线条、墨色等基本技巧。
3. 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和创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作灵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教材、教学PPT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水、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它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中国山水画。
二、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包括山水画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教师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介绍一些著名的山水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三、艺术特点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山水画的艺术特点,如构图、线条、墨色等。
2. 教师讲解山水画的构图技巧,包括画面布局、远近关系、虚实对比等。
3. 教师示范山水画的线条和墨色技巧,如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层次来表现山水画的效果。
四、绘画实践(30分钟)1. 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构图、线条和墨色,进行绘画实践。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教师组织作品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15课:山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人美版 (1)

第15课:山水画(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人美版 (1)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主题为山水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创作技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独特魅力,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 山水画创作技法的掌握。
2. 学生对山水画艺术特点的理解。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作品图片、教学课件。
2. 学具:毛笔、宣纸、颜料、画毡、画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以及创作技法。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评价与总结: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第15课山水画2. 内容:山水画基本概念、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创作技法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要求运用本课所学技法。
2. 撰写一篇关于山水画的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山水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结:本课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性的教学难点、充分的教具学具准备、合理的教学过程、清晰的板书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作业设计和深入的课后反思,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全面、深入、有趣的山水画学习体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

《中国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山水画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
5. 创作一幅山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法。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方面的内容。
2. 准备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
3.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纸、砚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山水画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教师通过PPT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意境”、“笔墨”、“构图”等。
(3)讲解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和表现手法,如“泼墨”、“皴擦”、“点景”等。
3. 欣赏和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教师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作品中的意境、笔墨和构图等特点。
4. 创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手法,注意构图、笔墨和意境的运用。
6.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其他艺术形式中的山水元素,如诗词、音乐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技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教学法:学生动手实践,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山水画,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优秀范文

初中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优秀范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以下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初中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及运用。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中国山水画绘画工具。
学生:教材、水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欣赏。
(1)展示课件中各个画种的图片,如:中国画、水彩、油画。
(2)教师选择其中一幅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能觉察出这些中国山水画都有哪些特点。
2、讲解。
(1)欣赏两幅中国山水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中国山水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思考练习。
设置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选择出中国山水画。
3、分析。
(1)给学生欣赏几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结束。
4、示范。
(1)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创作步骤。
(2)让学生欣赏范作,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5、实践。
(1)同学生用已准备好的水彩绘画材料,对中国山水画技法进行实践练习。
(2)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可以之间相互评价。
6、拓展。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其他技法,如:撒盐法、压印法等。
(2)希望学生们在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初中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优秀范文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山水画-苏少版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山水画苏少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技法,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1. 理解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和色彩运用。
2. 学会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自然景观。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山水画作品。
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包括主次、虚实、远近等。
3. 常用的山水画笔法和墨色运用。
4. 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方法。
5. 学生实践,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山水画的构图原则和色彩运用。
2. 常用的山水画笔法和墨色运用。
3. 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方法。
难点1. 如何运用不同的笔触和墨色表现自然景观的质感和空间感。
2. 如何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山水画作品图片、示范视频、PPT课件。
2. 学具:宣纸、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水桶、毛巾。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山水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构图原则和色彩运用。
3. 示范教学:播放示范视频,展示山水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示范步骤,独立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山水画苏少版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表现出自然景观的质感和空间感。
2. 写一篇关于山水画的欣赏心得,包括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构图、色彩、笔法等方面的评价。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技法。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完成度高。
但在作品评价环节,部分学生对作品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学画山水画》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2
教学目标认
知
领
域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色,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
热爱。
技
能
领
域
赏析中国山水画作品,尝试笔、墨运用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对比认识几种常见表现技法,灵活运用。
情
感
领
域
尝试临摹、创作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或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某种自然景色,交流自己在作
画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水墨画
的浓厚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
点
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
难
点水、墨的焦、浓、重、淡、清、以及干、湿变化的掌握;灵活运用表现技法,构思合理的山水画构图。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图片、中国画工具和材料、衬纸生:中国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
板书设计
学画山水画
皴法: 墨色: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
图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讲授新课
(一)介绍山水画的发展阶段及作品
1、什么是山水画?
2、认识山水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3、介绍山水画作品:(欣赏中国最早的山水画)(二)欣赏画家的作品,教师讲解用笔用墨的方法与特点
教师先演示绘制步骤:
三、作业要求:
1、用水墨的形式表现山水景色
2、注意构图、用墨、用笔的变化
3、大胆表现自己的所看所想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
课下利用时间可以进行水墨写生练习
学生欣赏老师带来的风景图片一起走进意境优美自然界。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历史,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画山水画的兴趣
教后记:
在这堂课上,我通过提问导入新课,问学生喜欢旅游吗?到过哪些最美丽的地方,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回答,从而引导学生回忆自然界美丽的山水风光,让学生产生乐于游山玩水,乐于欣赏大自然山水的愿望,从而导出新课。
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对山水画的浓厚兴趣,从而揭示课题——学画山水画。
接着我讲授了山水画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山水画是在隋朝独立成科,当时山水画的开山始祖是展子虔,学生了解了中国画之中的山水画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国的国粹——中国画有个初步的认识。
通过介绍隋朝著名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一幅青绿山水画,讲解了山水画的一些表现形式。
接着我又现场示范山水画之中的石头的技法,讲述了画山石所要用到的各种皴法,
在这堂课上,我在时间的控制上没有做到完美,在导入的时候时间没有把握好,讲授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即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以及中国画的魅力的时候花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时间紧迫了,在接下来的教师当堂示范山水画中的石头的画法的时候,时间就显得有点紧了,以至于没能够一边仔细的示范,一边讲解,而是用很快的速度就把石头画完了,导致学生们在下面跟着练习画山石就显得有点找不着北了,这是由于前面在时间上的一个延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