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溶解平衡专题 (2011年高考复习)

合集下载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_(高考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_(高考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知识点1】沉淀溶解平衡1.建立:以AgCl溶解为例:从固体溶解平衡的角度,AgCl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和脱离AgCl的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

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的溶液,建立下列动态平衡:AgCl (s) Cl-(aq)+Ag+(aq)2.定义: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特征: 动、等、定、变、同4.影响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①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知识点2】溶度积K SP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2.表达式:AmBn(s)mA n+(aq)+nB m-(aq)Ksp= [A n+]m·[B m-]n3.影响因素:温度4.溶度积常数的应用:①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相同类型的电解质,K sp越大,其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大。

②利用溶度积K SP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溶解情况以及沉淀溶解平衡移动方向。

5.溶度积规则当Qc>Ksp时,有沉淀析出当Qc=Ksp时,沉积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当Qc<Ksp时,则难溶电解质会溶解考点精讲考点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原理:若Q c大于K sp,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就会生成沉淀。

在工业生产、科研、废水处理等领域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常见的方法有:(1)调节溶液的pH法:使杂质离子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

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

湖南理工学院2011年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湖南理工学院2011年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第五章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 沉淀溶解平衡记载分析花学中的应用习题11 已知Ag 2CrO 4的溶解度为4.74g·L -1,求其溶度积K sp解:Ag 2CrO 4的溶解度S= 4.74 / 331.74 = 0.0143 (mol/L),K sp = 4s 3 = 4×(0.0143)3 = 1.17×10-5 (题给条件有错)2 已知Ca(OH)2的K sp =5.5×10-6,计算其饱和溶液的pH 值。

解:)L /mol (1011.14105.54K S 2363sp--⨯=⨯==c (OH -)= 2S = 2.22×10-2(mol/L) pOH - = 1.65 pH = 12.353 根据K sp 值计算下列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1)Mg(OH)2在纯水中,(2)Mg(OH)2在0.01 mol·L -1 MgCl 2溶液中,(3)CaF 2在pH=2的溶液中。

解:(1)43123sp1012.141061.54K S --⨯=⨯== (mol·L -1)(2)设Mg(OH)2在0.01 mol·L -1 Mg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OH 2Mg)OH (Mg 22 0.1+S 2S K sp =(S+0.01)(2S)2=5.61×10-12 ∵S+0.01≈0.01 ∴S=1.18×10-5 (mol·L -1)(3) CaF 2+2H +⇔Ca 2++2HFK j =2a sp 22222K K )F (c )F (c )H (c )HF (c )Ca (c =⨯⋅--++ 2410222)1053.3(1046.1)10()s 2(s ---⨯⨯=⋅ s≈3.08×10-3(mol·L -1) 4 欲从0.002 mol·L -1Pb(NO 3)2溶液中产生Pb(OH)2沉淀,问溶液的pH 至少为多少?解:c (Pb 2+) = 0.002 mol/L , c (Pb 2+)c 2(OH -)> K sp 才能产生Pb(OH)2沉淀。

【学霸笔记】专题14 沉淀溶解平衡

【学霸笔记】专题14  沉淀溶解平衡

专题14 沉淀溶解平衡一、沉淀溶解平衡1.难溶、可溶、易溶界定:20 ℃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2.沉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溶质溶解的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固体溶质溶解结晶溶液中的溶质⎩⎪⎨⎪⎧v溶解>v结晶固体溶解v溶解=v结晶溶解平衡v溶解<v结晶析出晶体(2)特点(同其他化学平衡):逆、等、定、动、变(适用平衡移动原理)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2)外因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③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难溶物溶解产生的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④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3)以AgCl(s)Ag+(aq)+Cl-(aq)ΔH>0为例,填写外因对溶解平衡的影响外界条件移动方向平衡后c(Ag+)平衡后c(Cl-)K sp升高温度正向增大增大增大加水稀释正向不变不变不变加入少量AgNO3逆向增大减小不变通入HCl 逆向 减小 增大 不变 通入H 2S正向减小增大不变4.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①调节pH 法如:除去NH 4Cl 溶液中的FeCl 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 至7~8,离子方程式为Fe 3++3NH 3·H 2O===Fe(OH)3↓+3NH +4。

②沉淀剂法如:用H 2S 沉淀Cu 2+,离子方程式为H 2S +Cu 2+===CuS↓+2H +。

(2)沉淀的溶解 ①酸溶解法如:CaCO 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aCO 3+2H +===Ca 2++H 2O +CO 2↑。

②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 4Cl 溶液,离子方程式为Mg(OH)2+2NH +4===Mg 2++2NH 3·H 2O 。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1.溶解平衡状态(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里,沉淀溶解速率和离子生成沉淀速率相等,固体的量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不再改变时的状态。

(2)表示方法:如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2.溶度积(1)定义: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2)表达式:当难溶强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A m B n(s)m A n+(aq)+n B m-(aq),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K sp=。

(3)影响因素: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和有关,而与沉淀的量....无关。

(4)意义:K sp反映了在水中的程度。

通常,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如AgCl、AgBr和AgI),K sp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程度就。

微点拨:(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只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并不改变溶度积。

(2)K sp与溶解度(S)都可用来表示物质的溶解程度,但是Ksp..............小的物质溶解度不一定也小.。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原理:通过改变条件使溶解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2)判断: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①当Q K sp时,就会有沉淀生成。

②当Q K sp时,处于平衡状态。

③当Q K sp时,就会使沉淀溶解。

(3)应用①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用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

如溶洞中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2.沉淀的转化(1)实质:是的移动。

(2)特点①通常,一种沉淀可以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②两种难溶物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3)应用除去废水中的Cu 2+、Hg 2+、Pb 2+等,常用 、 等难溶物作沉淀剂。

如可用FeS 等难溶杂质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Hg 2+,沉淀转化反应为 。

微点拨:沉淀转化虽然是利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但是因为沉淀能够完全转化,所以反应方程式用“===”,不用“”。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沉淀溶解平衡一、选择题(共19题)1.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物质CaCO3MgCO3Ca(OH)2Mg(OH)2Fe(OH)3K sp 4.96×10-9 6.82×10-6 4.68×10-6 5.61×10-12 2.64×10-3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

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B.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

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C.向含有Mg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 (Mg2+)∶c(Fe3+)=2.125×1021D.将适量的Ca(OH)2固体溶于100mL水中,刚好达到饱和[c(Ca2+)=1.054×10-2mol/L],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其中加入100mL0.012mol/L的NaOH,则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某实验小组探究常温下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查得如下资料:难溶电解质FeS CuS Mg(OH)2Fe(OH)3 K sp(溶解平衡常数) 6.3×10-18 6.3×10-36 1.8×10-11 4.0×10-38依据上述数据进行的预测不合理的是()A.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有浑浊出现B.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可选用FeS做沉淀剂C.向含等物质的量的Mg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出现的沉淀是Mg(OH)2D.向1mL0.1mol·L-1MgCl2溶液中滴加2mL0.1mol·L-1NaOH溶液,取澄清溶液滴加2滴0.1mol·L-1FeCl3溶液,有浑浊出现3.已知:CaSO4(s)Ca2+(aq)+SO42-(aq)ΔH<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训练 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训练 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沉淀溶解平衡专题1.已知AgI为黄色沉淀,AgCI为白色沉淀,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mol·L-1,AgCI饱和溶液中c(Ag+)为1.3×10-5mol·L-1。

若在5 mL含有KCl和KI浓度均为0.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8 mL 0.01 mol·L-1的AgNO3溶液,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3c(K)>c(NO)>c(Ag)>c(Cl)>c(I) B.溶液中先产生的是AgI沉淀 C.AgCI的Ksp的数值为1.69×10-10D.若在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KCI溶液,黄色沉淀不会转变成白色沉淀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温度时,AgCI(s ) Ag+(aq)+CI—(aq)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后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B.在0.1 moL/L的CH3COONa溶液中。

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OH-)>c(CH3COO-)>c(H+)C.甲烷碱性燃料电池在工作时,溶液中的OH-向负极移动D.将0.1 mol/L的甲酸溶液加水稀释放10倍,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10倍3.常温下,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如下物质CaCO3 MgCO3 Ca(OH)2 Mg(OH)2Fe(OH)3K sp 4.96×10-9 6.82×10-6 4.68×10-6 5.61×10-12 2.64×10-39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MgCl2杂质,选用NaOH溶液比Na2CO3溶液效果好B.常温下,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杂质,选用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效果好C.向含有Mg 2+、Fe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且溶液的pH=8时,c(Mg 2+)∶c(Fe3+)=2 .125×1021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B.K sp大小取决于难溶电解质的量,所以离子浓度改变时,沉淀平衡会发生移动C.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完全除去D.温度一定,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 sp时,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5.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mol·L-1的Fe3+、Cr3+、Zn2+、Mf2+等离子,已知:Ksp=2.6×10-39mol4·L-4;Ksp=7.0×10-31mol4·L-4Ksp=1.0×10-17mol3·L-3;Ksp=1.8×10-11mol3·L-3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下列哪一种离子所需溶液的pH最小A.Fe3+ B.Cr3+ C.Zn2+ D.Mg2+6.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K SP(AB2)小于K SP(CD),说明AB2的溶解度小于CD的溶解度B.在氯化银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氯化银的K SP增大C.已知25℃时,K SP(AgCl)大于K SP(AgI),若向氯化银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足量碘化钾固体,则有黄色沉淀生成D.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7.已知常温下:33112SPLmol101.2][Mg(OH)K--⋅⨯=2210SPLmol101.8(AgCl)K--⋅⨯=33124SPLmol101.9)(AgCrOK--⋅⨯=233SPL102.3COOAg)(CHK--⋅⨯=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体积混合浓度均为0.2mol/L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不一定产生CH3COOAg沉淀B.将0.001mol/L的AgNO3溶液滴入0.001mol/L的KCl和0.001mol/L的K2CrO4溶液中先产生Ag2CrO4沉淀C在Mg2+为0.12mol/L的溶液中要产生Mg(OH)2沉淀,溶液的pH至少要控制在9以上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K SP(AgCl)变大8、已知同温度下的溶解度:Zn(OH)2>ZnS,MgCO3>Mg(OH)2;就溶解或电离出S2-的能力而言,FeS>H2S>CuS,则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Mg2+ + 2HCO3- + 2Ca2+ + 4OH-→ Mg(OH)2↓+ 2CaCO3↓+ 2H2OB.Cu2+ + H2S → CuS↓+ 2H+C.Zn2+ + S2- + 2H2O → Zn(OH)2↓+ H2S↑D.FeS + 2H+→ Fe2+ + H2S↑9.4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至1℃,另一份加少量CaO并保持温度仍为40℃,这两种情况都不改变的是A.Ca(OH)2的溶解度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Ca2+数目10.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①有晶体析出②c[Ca(OH)2]增大③pH 不变④ c(H+) c(OH-)的积不变⑤c(H+)一定增大;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B.①③C.①②④D.①⑤11.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

高三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三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2.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
Ca5(PO4)3OH(S) 5Ca2+(ag)+3PO43- (ag) +OH- (ag)
糖发酵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 衡向脱矿方向移动,加速腐蚀牙齿。
已知F-会与难溶于水的羟基磷酸钙 [ Ca5(PO4)3(OH)]反应生成更难溶且耐酸的氟磷酸钙 [Ca5(PO4)3F]。请解释含氟牙膏使牙齿变坚固原因并 写出此离子反应方程式。
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Ksp表示。
表达式 如 Mg(OH)2 (s)
Mg2 + (aq) +2OH- (aq)
25℃时, Ksp= [Mg2+ ][OH-]2 = 5.6×10-12mol3•L-3
溶度积(Ksp )的性质
①溶度积(Ksp )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 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平衡发 生移动,而不能改变溶度积.
(重复①②操作)
BaSO4 、BaCO3
……
BaCO H+ Ba2+
例1:0.004mol·L-1AgNO3与0.004mol·L-1 积混合,有无Ag2CrO4沉淀生成? (Ag2CrO4的Ksp=1.1 ×10-12)
K2CrO4等体
解: 2Ag+ + CrO42-
Qc = c2(Ag+)c(CrO42-)
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有时也用1L水中所溶解的溶质的物
质的量来表示。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难溶
(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溶解性 (20℃)
0.01
1
10 S(g)
一、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 考点 沉淀溶解平衡化训练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 考点 沉淀溶解平衡化训练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考点28 沉淀溶解平衡[题组一基础小题]1.有关CaCO3的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aCO3沉淀析出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CaCO3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几乎不导电,属于弱电解质C.升高温度,CaCO3的溶解度增大D.向CaCO3沉淀中加入纯碱固体,CaCO3的溶解量降低答案B解析达到平衡时,v沉淀溶解=v沉淀析出;CaCO3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度越大;纯碱电离出的CO2-3抑制CaCO3沉淀的溶解,故CaCO3的溶解量降低。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K sp越小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越小答案D解析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外界温度有关,故A、C正确;由于K sp(ZnS)>K sp(CuS),所以ZnS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故B正确;同类型的难溶物(如AgCl、AgBr、AgI),K sp越小,溶解度越小,而不同类型的难溶物(如Ag2SO4和AgI),K sp小的溶解度不一定小,需要进行换算,故D错误。

3.将足量的AgI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I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①5 mL 0.001 mol·L-1 KI溶液'②15 mL 0.002 mol·L-1 CaI2溶液③35 mL 0.003 mol·L-1HI溶液'④15 mL蒸馏水'⑤45 mL 0.005mol·L-1 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答案B解析AgI(s)Ag+(aq)+I-(aq),c(I-)或c(Ag+)越大,对AgI溶解的抑制程度越大,AgI的溶解度就越小。

沉淀溶解平衡高考

沉淀溶解平衡高考

1、[2011全国](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 ap[Cu(OH)2]=2.2×10-20)。

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2、[2013全国11].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 B.CrO 42-、Br-、Cl-C.Br-、Cl-、CrO42- D.Br-、CrO42-、Cl-3、[2014全国11]溴酸银(AgBr 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澳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 60 ℃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l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4、[2014全国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5、[2015全国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6、[2015全国]在某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专题十六 盐类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专题十六 盐类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1)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碱性。例如NaHCO3溶液中HCO3-
H++CO32- (次要)、HCO3- +H2O
H2CO3+OH-(主要),使溶液中c(OH-)>
c(H+),溶液呈碱性;NaHS溶液、Na2HPO4溶液亦显碱性。
(2)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例如NaHSO3溶液中HSO3-
HCO3- +OH-,加热使溶液中
二、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式盐的水溶液显什么性,要看该盐的组成微粒的实际表现。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其溶液一定显酸性。如NaHSO4溶液:
NaHSO4
Na++H++SO24- 。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1.组成盐的弱碱阳离子(Mx+)能水解,使溶液显 酸 性;组成盐的弱酸阴
离子(Ay-)能水解,使溶液显 碱 性。
2.盐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相应盐溶液碱性(或酸性) 越强 。
3.多元弱酸根的正酸根离子比酸式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得多,如同浓度时
CO32- +H2O
HCO3- +OH-
HCO3- +H2O
H2CO3+OH-
所以c(Na+)>c(CO32- )>c(OH-)>c(HCO3- )。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它的影响。如
相同浓度的a.NH4Cl、b.CH3COONH4、c.NH4HSO4三种溶液中c(N
的离子在溶液中残留的浓度尽可能小,需要加入过量的沉淀剂。 (2)当Qc<Ksp时,沉淀就会溶解。常用的方法有: ①酸碱溶解法 加入酸或碱与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反应,降低相应离子的浓度, 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如难溶于水的BaCO3可溶于盐酸中。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习题有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习题有答案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K s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K sp大的电解质,其溶解度一定大②K sp只与电解质的本性有关,而与外界条件无关③K sp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计量数次幂之积④K sp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K sp大的电解质,其溶解能力大,但溶解度不一定大;K sp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以及温度有关。

【答案】 C2.下列有关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gCl沉淀的生成和溶解仍在不断地进行,但二者速率相等B.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AgCl的K sp减小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增大D.加入水,平衡向AgCl溶解的方向移动【解析】AgCl(s)Ag+(aq)+Cl-(aq)沉淀溶解平衡的实质是:v(AgCl)生成=v(AgCl)溶解;AgCl溶解方向为吸热过程,升温平衡正向移动,S(AgCl)增大;加水稀释时,c(Ag+)、c(Cl-)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K sp(AgCl)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 sp(AgCl)增大,反之,减小。

【答案】 B3.(2011·郑州质量检测)某一密闭绝热容器中盛有饱和Ca(OH)2溶液,当加入少量CaO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固体析出②[Ca(OH)2]增大③pH不变④[H+]与[OH-]的乘积不变⑤[H+]一定增大A.①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⑤【解析】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Ca(OH)2溶解度降低,使Ca(OH)2(aq)Ca2+(aq)+2OH-(aq)平衡左移,OH-浓度减小,pH减小,同时析出Ca(OH)2,因温度升高,K W=[H+]·[OH-]要增大,因[OH-]减小,则[H+]一定增大。

【答案】 D4.某溶液含有Cl-、Br-和I-三种离子,其浓度均为0.010 mol·L -1。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27---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27---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复习难点重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二十七、沉淀溶解平衡连线高考沉淀溶解平衡就是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其实质是指已经溶解的溶质与未溶解的溶质之间形成的沉淀于溶解的平衡状态。

同样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由于生产、生活、科研联系较为密切,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广东卷、浙江卷、山东卷,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沉淀的转化和溶度积的应用。

在高考中仪器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实质。

考试通常从图像题来考查溶解平衡原理、Ksp的简单计算、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等,以生产、生活或产品的制备为背景解释某些现象。

重点、难点探源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⑴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⑵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⑶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

2、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0℃,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一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1、表达式对于溶解平衡M m A n(s)mM m+(aq)+nA n+(aq),K sp=c m(M n+)•c n(A m-)。

K sp仅受温度的影响。

2、溶度积规则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Q c(离子积)与K sp的关系。

一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⑴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

⑵加入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H2S+ Cu2+=CuS↓+2H+2、沉淀的溶解⑴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 H2O。

⑵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Mg(OH)2+2 NH4+=Mg2++2 NH3•H2O。

3、沉淀的转化⑴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⑵应用:锅炉除垢、矿物转化等。

三、四大平衡的比较追踪高考1.【2018新课标3卷】用0.100 mol·L-1 AgNO3滴定50.0 mL 0.0500 mol·L-1 C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高考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


;
再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重复处理多次,使绝大部 分 BaSO 4 转化为 BaCO 3 ; 最后加入盐酸 , Ba 2+ 即转 入
b.锅炉除水垢
除水垢[CaSO4(s)
Ca2+(aq) Na2CO3
CaCO3(s)
盐酸
其反应如下: CaSO4+Na2CO3 CaCO3+2HCl CaCO3+Na2SO4, CaCl2+CO2↑+H2O。
②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几种难熔电解质在25℃时的溶解平衡和溶度积:
AgCl(s)
AgBr(s) AgI(s) Mg(OH)2(s)
Ag+ + ClAg+ + BrAg+ + I-
Ksp= c(Ag+)c(Cl-) = 1.8×10-10mol2L-2
Ksp= c(Ag+)c(Br-) = 5.0×10-13mol2L-2 Ksp= c(Ag+)c(I-) = 8.3×10-17mol2L-2
Mg2++2OH- Ksp= c(Mg2+)c 2 (OH-) = 5.6×10-12mol3L-3
相同类型(如AB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 难溶。 如: Ksp (AgCl) > Ksp (AgBr) > Ksp (AgI) 溶解度:AgCl > AgBr > AgI
4、溶度积规则: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 所得溶液的pH会增大 B . AgC l 悬 浊 液 中 存 在 平 衡 : AgC l ( s ) Ag + ( a q ) + 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会向左 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 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 证明此条件下Ksp(AgCl)>Ksp(AgI)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复习课件课件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复习课件课件
Ksp(CaSO4) =7.1×10-5, Ksp(CaCO3)=2.8×10-9
CaSO4 + CO32-
CaCO3 + SO42-

应用2:锅炉的水垢中除了CaCO3和Mg(OH)2外, 还有CaSO4使得水垢结实,用酸很难快速除去, 要快速除去水垢,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 使之转化为易溶于酸的CaCO3,而快速除去。
注意: 不表示 电离平衡 ​
3.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

思考:是否所有的物质溶于水均存 在沉淀溶解平衡?
• BaSO4、AgCl、Na2SO4、Fe(OH)3等固体 物质在水溶液中达饱和后存在
• 写出上述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
• (1)溶解度
• 一定条件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
是吸热过程。
③同离子效应:在难溶物A的饱和溶液中,
加 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 电解质时,溶解平衡会 被抑制
④化学反应的影​ 响
P93练习与实践
• 3、25℃时,氯化银的Ksp= 1.8×10-10。现将足量 的氯化银分别放入:
• ①100ml蒸馏水 • ②100ml 0.1mol/L盐酸中 • ③10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 • ④100ml 0.1mol/L氯化镁溶液中 。 (1)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
的顺序是 • 在0.1mol/L氯化铝溶液中,银离子浓度最大可达
到多少?

沉淀转化的条件: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转化为溶
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 ​
AgCl
KI ==
Ag+ + Cl-
+ I- + K+

高考化学 平衡类问题攻略 专题04 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 平衡类问题攻略 专题04 沉淀溶解平衡

攻略04 沉淀溶解平衡1.溶度积的相关计算(1)溶度积和离子积 以A m B n (s)m A n +(aq)+n B m -(aq)为例:(2)已知溶度积求溶解度 以AgCl(s)Ag +(aq)+Cl −(aq)为例,已知K sp ,则饱和溶液中c (Ag +)=c (Cl −可求出溶解的AgCl 的质量,利用公式S 100g=)((m m 质)剂即可求出溶解度。

(3)已知溶解度求溶度积已知溶解度S (因为溶液中溶解的电解质很少,所以溶液的密度可视为1 g·cm −3),则100 g 水即0.1 L 溶液中溶解的电解质的质量m 为已知,则1 L 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便可求出,利用公式即可求出K sp 。

(4)两溶液混合是否会产生沉淀或同一溶液中可能产生多种沉淀时判断产生沉淀先后顺序的问题,均可利用溶度积的计算公式或离子积与浓度积的关系加以判断。

2.溶度积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原理:当Q c >K sp 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向左移动,就会生成沉淀。

方法:①调节pH 法。

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中,再加入氨水调节pH 至7~8,可使Fe 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NH 3·H 2OFe(OH)3↓+3+4NH 。

②加沉淀剂法。

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 等,也是分离、除杂常用的方法。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Cu2++HS CuS↓+2H+;S HgS↓+2H+。

Hg2++S2−HgS↓,Hg2++H(2)沉淀的溶解原理:当Q c<K sp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沉淀就会溶解。

化学方法溶解沉淀的原理是:使沉淀溶解平衡向着溶解的方向移动。

常用的方法有:①碱溶解法。

如用NaOH溶液溶解Al(OH)3,化学方程式为NaOH+Al(OH)3NaAlO2+2H2O。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27 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27  沉淀溶解平衡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专题二十七、沉淀溶解平衡考点知识沉淀溶解平衡就是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其实质是指已经溶解的溶质与未溶解的溶质之间形成的沉淀于溶解的平衡状态。

同样遵循勒夏特列原理。

由于生产、生活、科研联系较为密切,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出现,特别是广东卷、浙江卷、山东卷,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沉淀的转化和溶度积的应用。

在高考中仪器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实质。

考试通常从图像题来考查溶解平衡原理、Ksp的简单计算、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等,以生产、生活或产品的制备为背景解释某些现象。

重点、难点探源一.溶解平衡1、溶解平衡的建立⑴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⑵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⑶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

2、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0℃,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溶解性存在如下关系:一、溶度积常数及其应用1、表达式对于溶解平衡M m A n(s)mM m+(aq)+nA n+(aq),K sp=c m(M n+)•c n(A m-)。

K sp仅受温度的影响。

2、溶度积规则某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任一情况下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Q c(离子积)与K sp的关系。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⑴调节pH法如除去NH4Cl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Fe(OH)3↓+3NH4+。

⑵加入沉淀剂法如用H2S沉淀Cu2+,离子方程式为:H2S+ Cu2+=CuS↓+2H+2、沉淀的溶解⑴酸溶解法如CaCO3溶于盐酸,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 H2O。

⑵盐溶液溶解法如Mg(OH)2溶于NH4Cl溶液:Mg(OH)2+2 NH4+=Mg2++2 NH3•H2O。

3、沉淀的转化⑴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越容易转化) ⑵应用:锅炉除垢、矿物转化等。

三、四大平衡的比较平衡类型存在条件平衡常数平衡移动的判断表示形式影响因素化学平衡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K 温度 均符合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始终是向减弱条件改变的方向移动电离平衡 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溶液 K a 或K b 温度 水解平衡含有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的盐 K w温度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条件下难溶或微溶盐的饱和溶液K sp温度追踪高考1.【2022新课标3卷】用0.100 mol·L -1 AgNO 3滴定50.0 mL 0.0500 mol·L -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沉淀溶解平衡计算专题

沉淀溶解平衡计算专题

08.K sp 计算专题【例1】常温时两种沉淀物的溶度积见下表:沉淀过程中,当某种离子浓度降低至510-mol/L 时,可认为此离子完全沉淀.室温下Fe 3+沉淀 完全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__(已知lg2=0.3)【例2】已知K sp (CaF 2)=1.5×1010-、K sp (MgF 2)=7.5×1110-,若某滤液中,c (Ca 2+)=1.0×410-mol/L , c (Mg 2+)=1.0×310-mol/L ,加入过量NaF 固体除去溶液中的Ca 2+、Mg 2+,当CaF 2开始沉淀 时,Mg 2+的去除率是____________;【例3】已知:常温下氢氧化铁的K sp =2.6×3910-,常温下,在Fe(OH)3悬浊液中,当溶液的pH=3.0 时,Fe 3+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 ;【例4】若反应后的溶液中c (Fe 2+)=2×610-mol/L ,则溶液中c (-23CO )=________mol/L(已知:常温 下饱和FeCO 3溶液的浓度为4.5×610-mol/L);【例5】已知含Ce 3+溶液也可以先加碱调pH 后再通入氧气氧化得到Ce(OH)4,在298K 时,K sp [Ce(OH)3]=5.0×2010-,若溶液中c (Ce 3+)=0.05mol/L ,加碱调节pH 到______时Ce 3+开 始沉淀(忽略加碱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例6】已知:K sp [Fe(OH)3]=3×3910-、K sp [Al(OH)3]=1×3310-,pH=7.1时Mn(OH)2开始沉淀,室 温下,除去MnSO 4溶液中的Fe 3+、Al 3+(使其浓度小于1×610-mol/L),需要调节pH 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例7】“氟化除杂”时,若使溶液中的Mg 2+和Ca 2+沉淀完全,需维持c (F -)不低于________mol/L[已知K sp (MgF 2)=6.4×1010-,K sp (CaF 2)=3.6×1210-]已知:-232O S 在碱性条件下很稳定,易于银离子络合,Ag ++2-232O S -3232])([O S Ag ,常温 下,络合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稳-3232])([O S Ag =2.8×1310,K sp (AgCl)=1.8×1010-,则离子方 程式:AgCl(s )+2-232O S (aq )-3232])([O S Ag (aq )+Cl -(aq ),常温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 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例9】常用的铜抑制剂有NaCN ,NaCN 可与铜离子反应生成Cu(CN)2沉淀[K sp (Cu(CN)2)=4×1010-], 已知盐酸溶解后的溶液中Cu 2+的浓度为1mol/L ,当溶液中Cu 2+浓度不大于1×610-mol/L 时 即达到后续生产的要求,则欲处理1L 该溶液至少需要2mol/L 的NaCN 溶液的体积为 ________L(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忽略不计,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例10】当溶液中c (-24SO )=0.2mol/L 时,c (-23CO )=_____________mol/L(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已知298K 时,K sp (PbSO 4)=1.82×810-,K sp (PbCO 3)=1.46×1310-]【例11】为了使溶液中Fe 、Al 元素均转化为Fe(OH)3、Al(OH)3,需要调节溶液的pH 不低于____; (常温下,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610-mol/L 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已知:K sp [Fe(OH)3]=4.0×3810-、K sp [Al(OH)3]=1.0×3310-)【例12】常温下,K sp (CuS)=1.0×3610-,K sp (PbS)=9.0×2910-;已知浸出液中c (Cu 2+)=0.01 mol/L 、c (Pb 2+)=0.1 mol/L ,在沉铜、铅过程中,缓慢滴加极稀的硫化钠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当CuS 、PbS 共沉时,)()(22++Cu c Pb c =_____________; 【例13】常温时,Mn 2+(aq )+2-242O C (aq )+2H 2O(l )Mn(OH)2(s )+2-42O HC (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 a1(H 2C 2O 4)=5.0×210-,K a2(H 2C 2O 4)=5.0×510-,K sp (Mg(OH)2)=1.0×1310-]已知298K 时,K sp (CaCO 3)=p m -⨯10,K sp (CaSO 4)=q n -⨯10;则反应:CaCO 3(s)+-24SO (aq)CaSO 4(s)+-23CO (aq)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例15】实际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阳离子交换膜树脂法来测定沉淀后溶液中Cr 3+的含量,其原理是: M n ++n NaR=n Na ++MR n ,其中NaR 为阳离子交换树脂,M n +为要测定的阳离子;常温下,将 pH=5的废水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定溶液中Na +比交换前增加了0.046g/L ,则该条件下 Cr(OH)3的K sp =_____________;【例16】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含-24CrO 的废水要经化学处理,使其浓度降至7100.5-⨯mol/L 以下才能排放,可加入可溶性钡盐生成BaCrO 4沉淀[K sp (BaCrO 4)=1.2×1010-],再加入可溶性硫酸盐处 理多余的Ba 2+;加入可溶性钡盐后的废水中Ba 2+的浓度应不小于_________mol/L ,后续废水 方能达到排放标准;【例17】NaHS 可用作污水处理的沉淀剂,已知:25℃时,反应Hg 2+(aq)+HS -(aq)HgS(s)+H +(aq)的 平衡常数K=381075.1⨯,H 2S 的电力平衡常数K a1=7100.1-⨯,K a2=15100.7-⨯,则①NaHS 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②K sp (HgS)=_______________;【例18】已知在某100mL 溶液中 c (Ca 2+)=0.01 mol/L ,加入100mL NH 4F 溶液,使Ca 2+恰好沉淀完全, 即溶液中 c (Ca 2+)=5100.1-⨯mol/L ,则所加 c (NH 4F)=___________mol/L ;[已知K sp (CaF 2)=91029.5-⨯]【例19】将CuCl 水解再热分解可得到纳米Cu 2O ,CuCl 水解的反应为:CuCl(s)+H 2O(l)CuOH(s)+Cl -(aq)+H +(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与此温度下K w 、K sp (CuOH)、 K sp (CuCl)的关系为K=_________________;【例20】某溶液中所含杂质中K +浓度为0.05mol/L ,当Na +浓度降为0.01mol/L 时,若不考虑其他离子 影响和溶液体积变化,K +________(填“是”或“否”)开始沉淀;[已知25℃时,K sp (Na 3AlF 6)=10100.4-⨯,K sp (K 3AlF 6)=810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淀溶解平衡专题一.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概念例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与溶解的速率相等C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 .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例2: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 5(PO 4)3OH 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 5(PO 4)3OH(固)5Ca 2++3PO 43-+OH -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 已知Ca 5(PO 4)3F (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 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其它促进矿化的方法: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知识,减小右边离子的浓度,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增大右边离子的浓度,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由此可知答案。

答案:H ++OH -=H 2O ,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 5Ca 2++3PO -34+F -Ca 5(PO 4)3F ↓加Ca 2+(或加PO -34等)二.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中溶质浓度的计算例3:已知:某温度时,Ksp(AgCl)=[Ag +][Cl -] =1.8×10-10Ksp(Ag 2CrO 4)=[Ag +]2[CrO 2- 4] =1.1×10-12试求:(1)此温度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 2CrO 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2)此温度下,在0.010mo1·L -1的AgNO 3溶液中,AgCl 与Ag 2CrO 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并比较两者的大小。

解析①AgCl(s)Ag +(aq)+Cl -(aq)1510sp Lmol 103.1108.1)AgCl (K )AgCl (c ---⋅⨯=⨯==Ag 2CrO 4(s)2Ag +(aq)+CrO 42-(aq)2x x(2x)2·x=Ksp1531234242105.64101.14)()(---⋅⨯=⨯==L mol CrO Ag K CrO Ag c sp∴ c(AgCl)<c(Ag2CrO4)②在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c(Ag+)=0.010 mol ·L -1AgCl(s) Ag +(aq) + Cl -(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0.010+x)·x =1.8×10-10 ∵ x 很小,∴ 0.010+x ≈0.010x =1.8×10-8(mol ·L -1)c(AgCl)= 1.8×10-8(mol ·L -1)Ag 2CrO 4(s) 2Ag +(aq) + CrO 2-4(aq) 溶解平衡时: 0.010+x x(0.010+2x)2·x =1.1×10-12 ∵ x 很小,∴ 0.010+2x ≈0.010x =1.1×10-8(mol ·L -1) ∴ c(Ag 2CrO 4)=1.1×10-8 (mol ·L -1) ∴ c(AgCl)>c(Ag 2CrO 4)三.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中的溶度积规则当难溶物溶解于水后,溶液中浓度积与溶度积有如下规则: Q i >K SP 时,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

Q i =K SP 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平衡状态 。

Q i <K SP 时,溶液为未饱和溶液 ,沉淀溶解 。

例4.将等体积的4×10-3mo1·L -1的AgNO 3和4×10-3mo1·L –1 K 2CrO 4混合,有无Ag 2CrO 4沉淀产生? 已知K SP (Ag 2CrO 4)=1.12×10-12。

解:等体积混合后,浓度为原来的一半。

c(Ag +)=2×10-3mol·L -1;c(CrO 4 2-)=2×10-3mol ·L -1 Q i =c 2(Ag +)·c(CrO 4 2 -) =(2×l0-3 )2×2×l0-3 =8×l0-9>K SP (CrO 4-2) 所以有沉淀析出【练习】在100ml0.01mol/LKCl 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AgNO 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Cl 的Ksp =1.8×10-10) ( )A .有AgCl 沉淀析出B .无AgCl 沉淀C .无法确定D .有沉淀,但不是AgCl四.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 例5.将足量BaCO 3分别加入:① 30mL 水 ②10mL 0.2mol/LNa 2CO 3溶液 ③50mL 0.01mol/L 氯化钡溶液 ④100mL 0.01mol/L 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Ba 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例6.已知室温下BaSO 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07×10-5mol·L -1,BaSO 4在0.010mol·L -1 Na 2SO 4溶液中的溶解度是在纯水中溶解度的多少倍? 已知K SP (BaSO 4)=1.07×10-10 解:设BaSO 4在0.010mol·L -1 Na 2SO 4溶液中的溶解度为xmol·L -1,则溶解平衡时:BaSO4(s) Ba (aq)2++SO 4(aq)2—平衡时浓度/mol.L -1 x 0.010+x K SP (BaSO 4)=c (Ba 2+ )·c ( SO 42-)=x(0.010 + x) =1.07×10-10 因为溶解度x 很小,所以0.010+x ≈0.010 0.010x=1.07×10-10 所以 x=1.07×10-8(mol·L -1) 计算结果与BaSO 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相比较,溶解度为原来的1.07×10-8 /1.07×10-5 ,即约为0.0010倍。

五.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中的除杂和提纯 例题7. 在1.0mol ·L -1Co 2+溶液中,含有少量Fe 3+杂质。

问应如何控制pH 值,才能达到除去Fe 3+杂质的目的? K SP {Co(OH)2}=1.09×l 0-15,K SP {Fe(OH)3}=2.64×10-39 解:①使Fe 3+定量沉淀完全时的pH 值: Fe(OH)3(s) = Fe 3+ + 3 OH - K SP {Fe(OH)3} = c(Fe 3+)·c 3(OH -)1136393331038.1101064.2)(Fe}sp{Fe(OH))(OH ---+-⨯=⨯=≥c K cpH =14 - (-log1.38×10-11)=3.14②使Co 2+不生成Co(OH)2沉淀的pH 值: Co(OH)2(s) = Co 2+ + 2OH - K SP {Co(OH)2} = c(Co 2+)·c 2(OH -) 不生成Co(OH)2沉淀的条件是c(Co 2+)c 2(OH -) < K SP {Co(OH)2}pH = 14 - (-log3.30×10-8)=6.50所以应将PH 值控制在3.14~6.5之间才能保证除去Fe 3+,而 Co 2+留在溶液中。

六. 考查沉淀溶解平衡中沉淀的转化例题8、 BaS 为原料制备Ba(OH)2·8H 2O 的过程是:BaS 与HCl 反应,所得溶液在70℃~90C 时与过量NaOH 溶液作用,除杂,冷却后得到Ba(OH)2·8H 2O 晶体。

据最新报道,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Ba(OH)2·8H 2O 晶体的新方法是使BaS 与CuO 反应……1.新方法的反应方程式为: 2.该反应反应物CuO 是不溶物,为什么该反应还能进行:3.简述新方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的原因。

解答:(1)BaS +CuO +9H 2O =Ba(OH)2·8H 2O +CuS [也可写Ba(OH)2] (2)CuS 的溶度积比CuO 小得多(更难溶),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

(3)CuS 为难溶物(未反应的CuO 也不溶),过滤后,将滤液浓缩、冷却,就可在溶液中析出Ba(OH)2·8H 2O 晶体,故生产效率高;CuS 在空气中焙烧氧化可得CuO 与SO 2,故CuO 可反复使用(SO 2可用于制硫的化合物),因而成本低。

例题9、向少量的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固体会溶解。

对此,甲、乙同学分别作了如下解释: 甲:Mg (OH )2Mg 2++2OH -①;NH 4++H 2O NH 3·H 2O+H +②;H ++OH -H 2O ③。

由于③的反应,使平衡①右移,沉淀溶解。

乙:Mg (OH )2Mg 2++2OH -①;NH 4++OH —NH 3·H 2O ②。

由于②的反应,使平衡①右移,沉淀溶解。

(1)你认为_____同学的解释正确。

(2)为了证明你的结论正确,可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_____(填序号:①硝酸铵溶液;②醋酸铵溶液;③盐酸;④醋酸钠溶液;⑤氨水),若出现________现象,则证明______同学的解释正确。

答案:(1)乙; (2)②;沉淀溶解;乙(或沉淀不溶解;甲)解析(2):甲、乙两位同学解释的题干是―氢氧化镁悬浊液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固体会溶解‖。

甲的解释是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的H +与氢氧化镁电离的OH —发生中和反应使氢氧化镁溶解,乙的解释是只要溶液中存在NH 4+,NH 4+就与氢氧化镁电离的OH —反应使氢氧化镁溶解。

所以要证明甲乙那一个正确,首先必须选铵盐,如果选硝酸铵,他和氯化铵是一样的,其水溶液都显酸性,不能说明甲乙谁正确。

所以选的铵盐必须是中性才行,因为该溶液含有NH 4+,并且溶液是中性,如果氢氧化镁溶于这种铵盐,则乙的解释―只要溶液中存在NH 4+,NH 4+就与氢氧化镁电离的OH —反应使氢氧化镁溶解‖是对的,如果氢氧化镁不溶于这种铵盐,说明乙的解释是错的,则甲的解释―因为CH 3COONH 4溶液为中性,无法与氢氧化镁电离的OH —发生中和反应,当815221030.30.11009.1)Co(}sp{Co(OH))OH (--+-⨯=⨯=≤c K c然氢氧化镁不溶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