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简析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析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赵秋实孙文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7期气象服务是一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无论是出行方式的选择还是日程的安排,都需要气象服务提供的信息进行参考和做出决定,气象服务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服务的水平也在相应提高。
但当前,在气象服务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1、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①缺乏针对性气象服务以其服务对象划分,分为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气象服务。
这四个服务对象,可以完全体现了气象服务的全部功能。
但气象服务部门在提供气象信息产品时,没有进行细分,未能针对以上四个服务对象分门别类提供专业的气象信息,提供的信息过于笼统,内容基本类似,在气象信息中对于时间、区域和品种的指向性不明确,缺少有针对性的提示。
②管理水平无法满足高质量的要求一些气象服务部门的管理手段落后,跟不上气象服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由于政府管理机制的制约,气象服务部门缺少灵活性,阻碍了各项的开展,影响了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多年来管理手段缺乏创新,一直延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缺少规范化、创新性不足,在进行专业化、针对性较强的气象服务时,固守陈规、依然采用陈旧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预报和评定,对新技术、新的管理手段引进不足,信息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服务的客观要求,不能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服务。
③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作为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气象服务部门必须在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发展。
很多的开展、基础设备建设、必要的维护等,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持,资金不足,严重的限制了气象服务的发展速度。
政府应提高对信息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气象信息服务支持力度,使气象信息服务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④经济效益不高在气象服务方面,由于理念和体制的限制,气象服务部门思想不够解放,没有充分的利用市场,进行市场化的运作,积极推进气象服务的商业化进程,提高信息服务的经济效益。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_问题及对策_王莘
引言又好又快地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事业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共权益保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服务政策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亟需对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的科学发展。
一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及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时期,此时的气象工作由最初的“兼顾服务”转为后来的“扩大服务”。
1954年全国气象工作会议确定:“今后气象工作必须为国防现代化、国家工业化、交通运输业及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等服务。
”的五年气象工作方针。
1956年,天气预报开始通过《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开发布,是为公众气象服务之先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气象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提高气象服务效益上来,通过科技支撑来拓宽服务领域。
与民政、国土资源、铁道、交通等部门的联合预警和信息共享机制陆续被建立,公众气象服务获得了部门联动带来的成效。
2004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公共气象服务系统被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中国气象局也开始全面推进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
2008年5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正式成立。
自此,我国气象服务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初步建成了由广播、电视、报纸、短信、网站、乡镇电子显示屏等为载体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1]。
截止2008年,全国基本建成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
地面观测网已相继建成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站、1588个一般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68个农业气象试验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气象服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天气变化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本文将从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对气象服务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更好地为民众和相关行业服务。
一、气象服务的现状当前,气象服务已经涵盖了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安全各个领域。
气象部门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手段,提供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灾害预警等服务。
目前的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1. 天气预报精度有待提高。
一些地区的天气预报精度不高,经常出现预报不准确的情况,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带来不便。
2. 气象服务滞后。
在一些突发气象事件中,预警信息的发布和传递速度不够快,导致民众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 公共气象信息公共化程度有待加强。
在一些地区,公共气象信息的发布还不够及时和全面,可能导致一些灾害事故的发生。
4. 气象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
气象部门在一些突发气象事件中的救援行动和保障措施还有待完善,不能够有效地减少灾害事故的损失。
二、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以下是关于气象服务改进建议:1. 加强气象数据采集和监测技术。
需要依托先进的气象卫星、雷达、气象探测器等技术手段,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监测精度。
2. 提升气象预报和预警装备水平。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的精度和时效性,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气象情况。
3. 加强公共气象信息的宣传和传播。
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气象信息发布渠道和平台,让更多民众可以及时获取到气象信息,提高公众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4. 建立完善的气象服务保障机制。
加强气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提高气象灾害救援的应对速度和效率,减少灾害事故的损失。
5. 加强气象科普教育。
通过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气象知识的了解和应对能力,增强社会整体气象安全意识。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摘要】气象服务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气象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文章分析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其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讨论了气象服务设施和技术的建设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接着,针对气象服务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加强设施建设、提升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
文章总结了气象服务改进建议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关键词】气象服务、气象预报、准确性、影响、设施建设、技术、改进建议、人员培训、发展方向、展望1. 引言1.1 当前气象服务现状当前气象服务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气象预报准确性不高、气象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气象服务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气象服务人员培训不足等方面。
在气象预报准确性方面,由于气象现象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现有预报技术仍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气象变化,给公众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一些地区的气象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气象技术和需求的发展,导致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有所不足。
气象服务技术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和提升现有技术水平。
气象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也需要加强,以提高其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当前气象服务现状还有待改进和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能力,提高气象预报准确性和服务质量,以更好地服务公众和社会发展。
1.2 本文目的本文目的是探讨当前气象服务现状的问题和存在的挑战,同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改善气象服务的质量和准确性。
通过分析气象预报准确性、气象服务设施建设、气象服务技术和人员培训现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气象服务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就如何提高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建议,包括完善气象设施建设,提升气象服务技术水平,加强气象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从而为未来气象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气象服务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预测天气现象,为公众和各行各业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
当前的气象服务在技术和服务水平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气象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气预报、气象观测和监测、气象信息传播和气象科技研究。
在天气预报方面,由于气象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预报准确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特别是对于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准确率尤为低下。
在气象观测和监测方面,现有的观测设备和技术水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观测网络的覆盖率和密度。
在气象信息传播方面,虽然通过新媒体手段(如互联网、手机APP等)可以方便地获取气象信息,但信息质量和准确性不够稳定。
在气象科技研究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和建议:加强天气预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预报准确度。
通过提升气象模型的分辨率和参数化方案,加强对气象系统动力学和物理过程的理解,进一步改进天气预报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加强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研究和预警能力,提高对重大灾害的预测和预警准确率。
加强气象观测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和改进。
增加气象观测站点的布设密度,改善观测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完善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
加强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的融合应用,提高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能力。
完善气象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
建设统一、权威、可靠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
加强与媒体合作,提高气象信息在大众传媒中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加强对气象信息的质量把控和准确性评估,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
加大气象科技研究的支持力度。
增加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强气象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气象科技研究的创新力和实践能力。
气象工作总结不足
气象工作总结不足
气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安全。
然而,近年来
我们发现,气象工作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首先,气象工作中存在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气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气
象预报的准确性,而在一些地方,由于设备老化、技术不足等原因,导致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了影响。
这就给气象预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其次,气象工作中存在着预警不及时的问题。
气象预警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
全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气象预警并不及时或者不准确,导致了一些灾害的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另外,气象工作中还存在着服务不及时的问题。
在一些突发天气情况下,人们
需要及时的获取气象信息和服务,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了气象服务的不及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气象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加强气象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和安全保驾护航。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不足及分析姓名:孙威虎学号:20091333014 班级:09市场营销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找出我国气象现今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具体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各个方面,对气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为使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分析对策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1.1: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和作用: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
具体包括: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
1.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
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
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
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为社会行业发展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公共气象服务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公共气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方便气象公共服务工作能更好的服务人民。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解决措施;防灾减灾我国具有地域辽阔的特点,全国农业产业分布广泛,且农业生产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民可以根据公共气象提供的气息资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防灾减灾预防措施,各个地区的气象条件不同导致不同区域发生的自然灾害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做好气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人民生产生活过程当中,气象服务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气象服务需要满足人名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公共气象服务的现实应用当中气象部门应根据气象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措施解决,在方案设计时将具体的对策措施应用到现实实际生产工作中达到更加惠民的社会效果。
1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1.1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当中参与气象服务工作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强,导致基层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操作问题。
在公共气象服务操作过程当中,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在面对天气数据汇报总结的时候,不能够正确的分析出在自然灾害可能会带来的农业生产影响和人民生活影响,对于自然灾害到来的时间和强度的分析程度不够精确,影响了人民对灾害的防预工作的进行。
公共气象服务操作人员在分析相关天气数据进行整理的时候,在进行天气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较强的天气灾难担心会有预报错误的风险,基础操作人员的承担责任能力较差,责任心不强导致数据分析的结果具有延误性,影响了天气预报的时效性,阻碍了人们对于自然灾害的及时预防。
1.2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管理不够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当中,没有有效的规章制度去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工作指导人员在进行工作流程当中没有具体的行为指导工作,导致公共气象服务的具体操作过程当中的计划方案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郑云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针对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16-01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公益性的具体体现,气象部门通过各种公共平台、公共权力及公共资源向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气象信息与气象服务。
基层气象部门作为最底层气象服务机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农忙时节气象监控及指导等相关公共气象服务,为提高人们防灾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及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气象单位必须加强开展基层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有效气象信息,提升气象服务水平[1]。
1 存在的问题1.1 基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强大部分基层气象部门缺乏高学历、高素质气象专业人才,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不强的现象,制约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正常开展。
有些基层气象服务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差,缺乏工作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工作粗心大意,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上发生差错,严重影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开展。
有些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职业技能差,灾害性天气来临,难以对灾害天气时间、强度等动态情况进行准确分析,阻碍防灾工作正常进行,或发出灾害预报预警后,未结合灾害天气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合理的防灾对策,导致人们无法有效应对灾害天气,进而造成严重损失。
1.2 公共气象信息传递渠道受到限制公共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通常是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媒体手段。
但农村经济水平落后,广大农民群众一般只能凭借广播、电视等渠道获得公共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传递受限,农民获取公共气象信息渠道较少,获得信息不及时,或公共气象信息未顺利传达到农民手中,一些信息闭塞且偏远山区地带,一旦突然发生灾害性天气,气象预报信息不能第一时间送达,就无法及时采取灾害应急对策,将会给广大群众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气象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提供天气预报,还涉及到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
尽管气象技术不断进步,气象服务的现状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当前的气象服务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让我们来看看目前的气象服务现状。
在许多国家,气象局负责提供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渠道发布,用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目前的气象服务存在一些问题。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虽然气象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在某些极端天气情况下,天气预报仍然存在误差。
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一些偏远地区的气象监测设备不足,导致这些地方的气象信息不够准确。
气象服务还需要更好地与其他部门协调。
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气象预警信息需要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民众,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首先是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观测网络建设,提高气象监测设备的精度和覆盖范围。
还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气象预报模型和技术,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
针对偏远地区的气象监测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卫星遥感技术,提高气象信息对这些地区的监测能力。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在应对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下,需要建立更为紧密的协调机制,确保气象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有关部门和民众。
还可以通过加强气象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气象服务的公众宣传力度等方式,进一步改进建议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气象意识和应对气象灾害能力。
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覆盖范围。
气象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气象监测设备建设、提高气象预报技术水平、加强部门间协调以及加强气象科普宣传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改进建议气象服务,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气象信息。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气象服务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准确的气象预报和分析对于减少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保障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对气象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气象服务现状分析1. 气象预报准确性不高目前我国的气象预报在预测精度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短期和局地的气象变化,预报的准确性较低。
很多地方的天气预报经常出现偏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2. 气象监测设施不完善气象监测设施的不完善也是当前气象服务的一个问题。
一些偏远的地区或者城市的一些角落并没有足够的气象监测设施,导致监测数据的不全面和准确性的不够。
3. 气象服务覆盖范围不足当前我国的气象服务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一些农村地区或者一些专业的领域,如海洋气象等,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还有待加强。
4. 气象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很多气象信息还停留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形式上,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
5. 气象灾害预警能力有限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突发的气象灾害事件上,往往缺乏有效的预警措施和及时的应对措施。
二、气象服务改进建议为了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可以加强气象观测体系的建设,引入现代化的气象监测设备,并加强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外气象部门的合作,加强气象信息的共享,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提高气象监测设施的完善程度,可以加大对气象监测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城市角落处的设施建设上,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为了加强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可以加大气象服务的投入与覆盖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专业领域的气象服务上加强投入,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气象服务。
加强气象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建设气象信息网络,提高气象信息的公开和共享程度,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获取到气象信息,为公众提供更便捷的气象服务。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
电子 探空 仪探 空 系统 .高空探测 的精度 和 『动化 1
1
~
《 乏 工 蒙作
@
度 明显提 高 布设 风廓 线 仪雷 达业 务 网 . 变 了高空 取 气 象 服 务 的最 重 要 渠 道 .有 9 . 改 53 %的城 市 公众 和 探测 手段 单一 的局 面 开 展气候 系统探 空业 务试 验 . 9 .%农 村公 众 通过 电视 获取气 象服 务信 息 同时公 76 启动 臭 氧探 空业 务 系统 建 设 . C S 空气 象 探测 业 众 获 取气象 服务 信息 的渠 道趋 向多 样化 。 电视外 , GO高 除 务正 在推 进 全 国 已建 成 由4 0 0 座测 风塔 组 成 的风能 城 市公 众 获 取 气 象 服 务 信 息 的其 他 渠 道 排 名 前 六 资源 观测 网 从 1 8 年 到 现在 . 98 已成功 发 射5 颗极 轨 位 , 次 是 手 机 短 信 (18 、 刊 (25 、 播 其 4 .%) 报 3. %) 广 气象 卫 星 和5 静止 气 象卫 星 并投 入业 务 运行 . 象 f42 、 网络 f11 、手机 彩信 (26 颗 气 3 .%1 2 .%) 1. %)和 电话
多 种 增雨 模式 . 善 由飞 机 、 箭 和高炮 等组 成 的空 完 火 地 协 同 的人影 作 业体 系 辽 宁省 开展万 名村 主任 防
全 国已 形成 3 多万 人 组 成 的气 象 信 息 员 队伍 0
建立 起覆 盖面广 、 播 速度 快 、 本适 应 需求 的公 众 御 灾 害知 识 暨兼 职气 象信 息员 培训 活 动 , 旨在 破解 传 基
公 共气 象服务 的发 展及 现状 新 中国成立 之 初 .国家 处 于 周民经 济 的恢 复 和
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气象科技服务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大环境下,气象科技服务需求逐渐增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数据安全性、精准度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本文将从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1. 数据安全性不足在数字化时代,气象科技服务所需要的数据越来越多,包括历史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气候变化数据等。
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并不容乐观,存在着被恶意攻击、窃取或篡改的风险。
一旦出现数据泄露或篡改,将极大地影响到气象科技服务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2. 精准度不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预测的精准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气象预测的精准度依然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如台风、龙卷风等,现有气象科技服务还存在一些困难。
3. 实用性不足有些气象科技服务虽然在理论上很先进,但在实际运用中并不那么实用。
这些服务可能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普通用户难以理解和操作,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和实际效果。
二、对策为了保障气象科技服务的数据安全,需要加强数据安全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包括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数据的加密和存储安全、完善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机制等,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的风险。
为了提高气象预测的精准度,可以通过不断改进气象观测技术和气象预测模型,提高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精度,进而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加强气象观测站的建设和维护,完善气象网络,提高气象数据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从而提高气象预测的精准度。
为了提升气象科技服务的实用性,需要加强对用户的培训和引导,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象科技服务。
也需要简化气象科技服务的操作界面,提高用户体验,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普通用户对服务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面临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就能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气象科技服务的需求。
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分析及思考
对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公共气象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 来,公共气象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和人才培养,提高服务的精细化程度和针对 性。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 促进气象服务的跨界融合和发展。
未来期待
未来,公共气象服务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和服务效果,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还需要 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为国家和全 球的气候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提高预报准确率
加大气象科研力度,加强预报模型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时 效性,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
04
公共气象服务未来展望 与案例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
精细化服务
随着气象监测技术的进步,公共 气象服务将能够提供更加精细化 的预报,例如基于街道、社区乃
至个人的天气预报。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趋势
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将是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 趋势。通过加强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和预报预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预报预 测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为公众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职责之一。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 系建设,提高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设,为政府决策 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宣传和推广
制定宣传计划
制定气象服务宣传计划,明确宣 传目标和内容,通过各种媒体平 台进行广泛宣传。
增强宣传效果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摘要】气象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首先对目前的气象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随后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以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文章还探讨了气象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根据对气象服务用户需求的分析,总结了关于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的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为气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气象服务现状、改进建议、气象信息技术、用户需求、气象预报、气象服务质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精细化预报、智能化服务、用户体验、气象服务提升、发展战略、气象行业创新。
1. 引言1.1 概述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气象服务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我们的出行,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目前的气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的气象服务现状及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气象服务主要以预报天气和提供气候信息为主要内容,其中预报天气是其核心功能之一。
目前的气象预报精度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也有待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海域的气象监测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针对目前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应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提高气象数据的精度和覆盖范围。
应加大对气象信息技术的投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还应注重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当前的气象服务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的建设和改进,以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促进气象服务的进步和完善,为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气象保障。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气象服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全。
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气象服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包括了天气预报、气象监测、气象预警等多个方面。
但与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监测能力不够强、预警效率低、信息传播渠道不畅等,制约着气象服务的完善和提升。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气象服务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2 问题阐述随着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气象服务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我国的气象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气象监测能力有待提升,包括气象观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监测网络的完善等方面,影响了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气象预警效率不高,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气象信息传播渠道有限,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导致气象信息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建议来完善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为:通过对当前气象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改进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气象监测能力和预警效率,优化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为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更为准确、及时、全面的气象信息,以应对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气象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气象服务的提升和现代化,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从而增强社会的气象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当前气象服务现状气象服务是指根据气象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为社会各界提供气象信息、预报和预警等服务的活动。
我国目前的气象服务体系包括气象部门、气象科研机构、气象服务企业和气象信息传播机构等,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体系。
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气象科技服务在如今已经变得越发重要。
气象科技服务不仅是为了预测天气,还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并寻求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数据信息不精准气象科技服务所依赖的大量数据信息,由于数据的不准确和不精细,导致天气预测的准确率不高。
这对天气对农业、交通运输和航空等方面的影响都十分严重。
2. 技术设备陈旧部分地区的气象科技服务设备老化,导致了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水平低下,限制了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专业人才不足随着气象科技服务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目前的气象科技服务领域存在着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导致科技服务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 应用服务不足气象科技服务的研究和应用领域还不够深入,很多新技术和新理论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使得许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 服务覆盖面不广一些偏远地区的气象科技服务设施不完善,导致了这些地区的气象信息获取的滞后性和不平等性。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合对气象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合是推动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基础,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支持,建设更加完善的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并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处理,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更新和维护现有的技术设备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对现有的气象科技设备进行更新和维护,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使得气象科技服务能够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发展。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和企业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气象科技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整体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4. 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也可以通过设立相关基金和奖励机制来激励科技工作者开发出更多实用的气象科技产品。
2024年气象科技服务存在问题与策略
2024年气象科技服务存在问题与策略一、气象服务现状概述气象科技服务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政府决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支持的服务。
近年来,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内容拓展、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气象科技服务的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技术发展不足问题技术发展不足是制约气象科技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前,我国气象科技服务在技术应用、数据处理和模型研发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短板。
一方面,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导致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气象数据处理和模型研发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
三、服务模式单一局限当前,气象科技服务主要以传统的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灾害预警为主,服务模式相对单一,缺乏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同时,服务内容也较为局限,未能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不仅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也限制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四、信息传递效率问题信息传递效率是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气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或信息传递方式落后,导致气象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用户;另一方面,部分用户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也影响了气象信息的有效利用。
五、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
然而,目前我国气象科技服务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现有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
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技术发展不足的问题,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气象科技服务的升级和发展。
一是加强气象观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强气象数据处理和模型研发能力,提升气象预测和预警的精度和效率;三是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推动气象信息的深度融合和应用。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
气象服务现状及改进建议气象服务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气象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从现状和改进建议两方面,对气象服务进行探讨。
从气象服务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气象服务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拥有一套完善的气象观测体系和气象预报模型,可以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及时监测和预报。
天气预报产品丰富,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天气服务等,能够提供给社会公众、农业、交通、建筑等各个领域所需要的气象信息。
我国还拥有多个气象预报机构和气象学研究机构,为气象服务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
我国的气象服务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尽管我国的气象观测体系和预测模型较为完善,但受制于气象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天气预报仍存在一定的误差。
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对象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当前,气象服务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对于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气象服务还不够到位。
气象服务的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气象服务体系,但在气象服务市场化和专业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乏。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建立高密度、多层次的气象观测网络,加强对各种气象参数的观测和收集,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精度和时效性。
还应加强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加大对气象预测模型的研究和改进,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
加强与气象观测数据的融合,提高对观测数据的利用效率。
应加强对气象预报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天气预报员的专业水平和判断能力。
拓展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对象。
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气象观测和预报力度,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还应加大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气象服务支持力度,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第四,推进气象服务的市场化和专业化。
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2-04-26T15:27:30.08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1月第1期作者:包子强王鹏王美铄[导读] 随着现代我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灾害也在包子强王鹏王美铄马鞍山市和县气象局安徽省马鞍山 238200;摘要:随着现代我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灾害也在快速加剧,这对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基层气象台站的公共气象服务则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基层气象台的公共气象服务必须迎合我国当前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向现代化建设发展,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本文针对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基层气象台站;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对策引言:公共气象服务是利用科学技术,为大众提供防灾减灾服务,为农服务等各项服务。
使民众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气象科学知识,并科学地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造福人民。
而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出现,气象灾害风险的不断增大直接危及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就要求公共气象服务要更及时,更精准,并指导建议人们如何应对灾害天气,不断优化完善公共气象服务。
一、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一)气象部门人员能力有限基层气象部门是提供最基础的气象服务的部门,是气象系统中最重要的部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的需求越来越多,公共气象服务需要不断拓展,基层气象部门却因为发展空间有限和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服务人员不足,现有服务人员知识面窄,专业能力不足,使得公共气象服务的创新改革发展之路举步维艰[1]。
(二)气象服务产品无法满足需求过去“12121”声讯电话和气象影视预报是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途径,可是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的信息迟缓,不及时,获取不方便等弊端越来越明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气象短信和手机天气预报软件则应运而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青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不足及分析姓名:孙威虎学号:20091333014 班级:09市场营销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找出我国气象现今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具体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各个方面,对气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为使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分析对策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1.1: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和作用: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
具体包括: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
1.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
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
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
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由于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的较晚,因此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
面对气象服务的不足,应该加快改进和建设,争取把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备欣赏一个台阶。
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具体有几下方面:一)公共气象服务理念有待加强,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缺失和体制机制障碍的存在,直接导致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从服务理念方面看:一些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公共服务的理念还要进一步增强,素质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有待强化。
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公务人员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性思维;从体制方面看: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仍然比较薄弱,进一步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和理念尚待强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界定还不够明确,全民均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二)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主体过于单一,企业等社会经济组织参与责任意识不足,社会化程度不高传统意义上,政府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私营部门、非盈利性组织基本没有条件和机会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当中去。
同时,公共气象服务准入障碍性条件较多,非政府组织参与相当困难。
(三)公共气象服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责需进一步理顺1: 政府所属公共服务机构设置数量偏少。
2:公共气象服务机构类型分布不尽合理。
社会公益类比重相对较低,生产经营类比重过高,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够协调。
3:公共气象服务部门监管体系不健全。
首先是监管规则不完善。
规则体系缺乏统一性,不同位阶和部门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地方法规与国家法规之间存在矛盾;法规体系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
其次是监管规则的执行机制不健全。
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关系过于密切,政事不分,使得监管规则执行缺乏公平性和有效性。
在政府对公共气象服务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仍然发挥着主导甚至唯一的作用,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群体、媒体等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调动。
(四)公共气象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区域城乡差距较大公共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区,其中优质公共服务机构集中分布在主城区,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城乡差距较大。
三: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设性提议(一)根据各地差异建设重点服务任务:公共气象服务重点任务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做好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
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分析业务,尤其是加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和诊断;开展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和预估,集成气候变化对敏感经济社会领域和区域影响评估成果,着力加强我国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综合分析,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煤电油气运、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能源政策调整、国际谈判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战略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做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
建设省级气候变化数据集,包括现有台站气候观测资料的均一化处理和长序列气候资料的构建;组织开展气候变化事实的分析,加强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出调整经济生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的适应与应对措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产品;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紧迫要求,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措施。
(三)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
做好气象实况监测产品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温度、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实况监测产品,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监测产品,台风、暴雨、雷电、冰雹、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出现地点、时间和强度的图示性描述产品。
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暴雨、雷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及强对流天气0-2小时的临近预报和3-12小时的短时预报,12小时-7天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未来10-30天延伸期环流形势特征及演变趋势预报、降水及温度趋势预报。
做好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描述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提供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如人体舒适度指数、紫外线指数、风寒指数、花粉浓度、中暑指数,提供空气质量、污染物汇聚、扩散的预报预测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信息。
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
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和空间气象事件信息及气象新闻,传播和普及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科学知识。
以新闻发布会、电视、网络等方式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
加强对公众的气象知识培训,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四)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加强农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雷电、大风等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防御工作。
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多渠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平台,着力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
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政府主办、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农村经济信息网。
推动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
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编制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重点加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定量分析评估技术研发,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系统,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提供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范围、时间、影响对象和防御措施等。
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管理。
(五)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做好城市生命线运行保障的气象服务。
主动加强与城市交通、给排水、电力、旅游、航空等运行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主动、准确地将城市最新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给城市运行部门,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为城市运行部门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气象评价。
开展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环境评价工作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其是对沿江沿海等洪涝设防城市,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城市防台、防洪排水管网和大型工程建筑防风抗灾基础建设,修订完善现行规划、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等涉及气象参数的标准。
做好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评价。
分析与城市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花粉、人体舒适度、气溶胶扩散等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有关的气象要素,开展城市居民生活气象评价服务。
分析与城市建筑关系密切的城市边界层风谱特性及其对城市高层建筑风荷载的脉动影响,为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服务;分析城市建筑群的排列方式、密集度、高度等要素间的相关关系,为创造舒适的城市居民生活温度和风环境提供服务;分析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四:保障气象服务建设强有力的持续(一)增强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需要为引领,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建设,积极探索气象灾害预报业务,发展气象衍生灾害预报业务,建立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各类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精细化程度和预警时效,尤其要提高对灾害发生具体时段和强度的预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