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概论-美术创作
美术概论之美术创作论
![美术概论之美术创作论](https://img.taocdn.com/s3/m/3a53ac0ec850ad02df804133.png)
3. 抽象思维与意象思维的关系
在美术活动中,抽象思维和意象思维中的两种元素并 不是不相容的东西。把概念中最纯粹最抽象的部分悬 置一边,其中仍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一定事物的表象或 不同程度地引起表象的运生,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跨度, 经过美术家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美术创作包括两个 有机联系的方面:创作主体的审美文化理念和表现手 段。
美术创作论 ——人与世界的多为关系
美术创作的主体是人,没有创作主体的创作,便 谈不上任何意义的美术活动。创作活动是一个极 其复杂的有机过程,它是多种因素对创作主体思 维的激活。一个时代和创作主体本身所追求的哲 学、美术及文化理念;创作主体所面对的外部世 界及其相应的“内化”方式;创作主体的内部世 界及其相应的传达方式;具体的美术样式所需的 切入生活的体验途径和方法等,所有这些因素必 须有机地激活创作主体的创造思维并最终导致作 为被创作主体所决定的终极形态——美术作品。
利奥塔说,后现代主义就是“对‘元叙事’的怀疑” 和否定;博德里拉说,“玩弄碎片,就是后现代”。
现代性和现代主义是两个概念,指涉差别很大。现代 主义被用来描述现代时期的美术和美术运动,如印象 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及其他前卫美术运动。
“后现代主义”则用来描述那些出现于现代主义之后 并与之决裂的各种美学形式和美学实践。
现代性用于描述一个历史断代的术语,指涉随“中世 纪”或封建主义时代而来的那个时代。现代性与传统 社会相对立,具有革新、新奇和不断变动的特点。从 笛卡尔起,贯穿着整个启蒙运动及其后继者,所有关 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都推崇理性,把它视为知识和社 会进步的源泉,视为真理之所在和系统性的基础。
后现代性否认理性、解放、进步之间具有等同关系的 现代性传统;否认现代性的知识形式、理性、主体性 和整体性。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e5d8a9f524ccbff0218408.png)
M 美术的含义:1、美术是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创造出的占有空间形态的视觉艺术。
2、美术是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
美术的本质:客观精神说(柏拉图、黑格尔),主观精神说(康德),模仿说(亚里士多德)。
美术的特征:1、形象性(美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美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主体性(美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特点;美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特点;美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点3、审美性(1、美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美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3、美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美术起源的学说起源于“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多元决定论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的美术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美术呈现出多姿多态的流变,它表现出的规律是什么?):美术发展的他律性,美术发展的自律性,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美术的形态流美术发展的他律性:所谓“美术发展的他律性”,就是社会制约性问题,美术必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而发生变化。
美术发展的自律性:继承借鉴与创造革新的辩证统一是美术自身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形式风格变化律是美术自律发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东西方两种传统文化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
——贡布里希美术的形态流变;所谓的“美术的形态流变”,就是对美术发展的规律性的动态把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传统美学思想对美术发展的制约和影响;美术理论中的主要范畴和命题;对于美术发展自身所呈现出的丰富历史形态的了解美学价值:该民族或文化所认可的终极宇宙价值美术的三大功能分别怎么理解?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美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美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其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美术概论》课程笔记
![《美术概论》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6fdfb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6.png)
《美术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本质论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1. 美术家被视为美术创作的主体,其个人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2. 美术家的社会背景、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对作品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3. 通过研究美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二、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1. 美术作品是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产物,包括艺术家与描绘对象的关系、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等。
2. 美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通过对对象的观察、感受和理解,将客观世界转化为艺术形式。
3. 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主客体关系,反映了艺术家对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1. 美术作品的形式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空间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
2. 形式是美术作品的直观表现,是艺术家创作意图和审美观念的具体体现。
3. 美术作品的形式具有独立审美价值,可以脱离内容而存在。
四、马克思主义的解释1.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术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反映,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审美认识。
2. 美术作品中的社会内容和社会意义,是艺术家对社会现象、阶级斗争和历史进程的反映。
3. 马克思主义强调美术的社会功能和阶级属性,认为美术应当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服务。
第二节:美术的社会本质一、美术在社会中的位置1. 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的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
2. 美术作品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可以塑造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
3. 美术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如审美娱乐、教育启迪、社会批评等。
二、美术与社会生活1. 美术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将其融入作品中。
2. 社会生活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艺术家从中汲取创作资源。
3. 美术作品通过表现社会生活,传递了艺术家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美术概论美术发生论分析课件
![美术概论美术发生论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8f46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8.png)
THANKS
感谢观看
的意义。
审美标准
符合普遍的审美标准, 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
美感体验。
美术作品的收藏与保护
专业收藏机构
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对 作品进行宜的保存环境, 如恒温、恒湿、防尘等,延缓 作品的自然老化。
修复与保养
对受损作品进行科学修复和保 养,恢复其原始状态和延长其 寿命。
详细描述
印象派强调光线对色彩的影响,关注自然界中的色彩变化和光影效果。艺术家通 过使用鲜艳的色彩和短小的笔触,捕捉瞬间的视觉印象,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 的画面效果。印象派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抽象派
总结词
打破传统形式,以非具象元素表现内在感受的艺术风格
详细描述
抽象派不局限于具象表现,而是通过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非具象元素来表现艺术家 的内在感受和情感。这种风格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形式束缚,为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
美术概论美术发 生论分析课件
• 美术概论概述 • 美术的发生论分析 • 美术的流派与风格 • 美术的鉴赏与批评 • 美术的应用与实践
01
CATALOGUE
美术概论概述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美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通过视觉形象表达作者的思 想和情感。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多种表现形式。
02
CATALOGUE
美术的发生论分析
美术创作的起源
01
02
03
自然模仿
人类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形 态和色彩,创造出具有美 感的艺术作品。
表达情感
艺术创作是人类情感表达 的一种方式,通过艺术作 品传递喜怒哀乐等情感。
社交需求
艺术创作也是人类社交活 动的一部分,通过艺术作 品传达社会价值观和文化 传统。
美术概论——精选推荐
![美术概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473bd7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5.png)
第一章、何谓美术?第一节、美术的界定一、你从哪里来?——美术18世纪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把艺术分为三类,其中把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和诗归为“美的艺术”,这应该是“美术”一词的直接来源。
“美术”这个词是在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不过最初其含义更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即其中除“建筑、雕刻、绘画”以外,还包括诗和音乐。
二、美术、艺术及造型艺术随着美术一词在汉语词汇中的使用,其使用范围也逐渐缩小,由原来包含音乐、舞蹈、戏剧等内容的“艺术”,成为如今我们所认知的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的一个学科门类。
•艺—音乐舞蹈戏= 美艺术家族族谱时间艺术指的是具有时间性的,在时间延续过程中展现其变化的艺术,因此称为时间艺术,西方也称其为缪斯艺术。
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艺术的女神缪斯为其命名。
空间艺术空间艺术是在空间内呈现的绘画、版画、雕塑、建筑和工艺美术等。
原因是这些艺术有直观性,因此也被称为视觉艺术。
造型艺术之前我们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两大类,这一分类并不明确,原因就是作为时间艺术分类的音乐、舞蹈等,也同样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展示,它们也有空间性。
同时我们在观赏这些艺术表演时,感受也是直观的,因此它们也具有视觉性。
由此,便产生了一个新的艺术概念——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造型艺术与时间艺术相比,其特点:1.以物质形式存在于空间中,可凭视觉感知。
2.以光、色、线、形、体量等要素表现为二维和三维空间的形态。
3.处于静止状态。
起初造型艺术仅指绘画、版画和雕塑,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建筑和工艺美术也被收录在内。
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术。
第二节、美术的涵义无法言说的美丽--------美术对于“美术”我们应该不陌生,从小时候看的动画美术片,到现在欣赏的名家书画、建筑工艺,但要给美术下一个定义,就会觉得无从说起。
把握美术内涵的难度主要在:1.美术不是存在于一个静止的载体中,而是在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此其涵义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美术知识总结(一):美术概论
![美术知识总结(一):美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4a7d44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9.png)
美术知识总结(一):美术概论美术概论一、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和瞬间性.(一)造型性是美术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具有一种直观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二)视觉性是就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感知媒介,美术的创造和欣赏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进行。
(三)空间性和瞬间性是美术的存在方式和普遍的存在状态.二、美术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在美术的三大功能中,审美功能是美术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
美术的教育功能是指人美在美术欣赏活动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和激发效能,启发欣赏着的感知意识和情感活动,在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下,思想上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促使观赏者在思想、感情、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他们能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生活,从伦理意义上提高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从而达到思想,品德和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目的。
三、美术门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
(四大类)根据视觉形式和形态的不同,美术可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
(一)具象美术的主要特征是艺术家所表现的形象基本上是对现实世界中的人或事物的一种较为客观的反应(二)意象美术是艺术家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包括人的情感、主观感受、幻想、梦境等的再现,创作出发点不再是为了较为客观的再现现实。
(三)抽象美术是指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主要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色彩的变化来表达艺术家情感的一种绘画形式。
根据功能不同,美术分为纯美术(雕塑、绘画、书法、篆刻等)和实用美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和设计等)。
(一)绘画从使用工具和技法划分:水墨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素描等。
从题材内容分: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军事画、宗教画、动物画等。
从画画形式分:岩画、笔画、单幅画、连环画、组画、架上画等。
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1)直观性。
绘画属于空间视觉造型艺术,直观形象是绘画的典型特征.(2)形式感。
绘画的主要造型语言是线条、色彩与构图.线条构成绘画艺术的基本风格,色彩也是=重要元素之一,构图是画家对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在画面上的安排和组织。
美术概论创作论教案
![美术概论创作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deb5e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1.png)
美术概论创作论教案课时:2课时适用对象: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3. 开展美术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美术概论的定义和范畴;2. 美术创作的要素和流程;3. 创作论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美术概论相关教学资料;3. 画笔、颜料、画纸等美术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著名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美术概论概念介绍:通过PPT向学生介绍美术概论的定义、范畴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美术概论的基本概念。
3. 美术创作要素讲解:结合具体案例,介绍美术创作的基本要素包括色彩、构图、线条等,让学生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可以让他们用铅笔和纸进行速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第二课时:1. 创作论基本理论:介绍美术创作的理论基础,包括意象、表现形式、风格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创作的内涵。
2. 实践案例分析:通过欣赏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技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3. 学生创作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 总结回顾:总结美术概论创作论的重点内容,激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美术概论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创作有了初步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2美术概论—章节整理
![2.2美术概论—章节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d5f23755270722192ef7f4.png)
第一章本质论1.关于美术本质的几种解释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角度;从美术家与现实的关系主客体关系;从美术本体形式角度;(1)从美术家或创作主体解释美术。
美术是人创造的,在创造过程中,美术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感说:同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相关,如法国美学家维隆给艺术下的定义就是“情感的表达”代表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在现实中或想象中体验到的痛苦和快乐,把这种感情在画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现出来,并使其他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这就是艺术。
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有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
其影响波及西方近现代美术至20世纪美术的发展。
克罗齐认为“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理论核心是直觉,把直觉与表现、创造、艺术和美看成是一种东西。
科林伍德认为“当一件艺术品作为一种食物的创造仅仅在艺术家心灵中的时候,它已经被完美的创造出来了”。
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精神病理学家荣格,认为无意识说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情感的表现,而是本能无意识的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是能借助创作使压抑的原始性本能欲望表现出来并转移到作品中去的人,而艺术创作则是艺术家原始性本能欲望转化到一种新的方向上去的升华过程。
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来的,由席勒加以系统化。
仅仅从主体去理解艺术,同客体、功利、实践与社会生活相割裂,片面不完整。
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
最著名的是中国元代画家倪瓒的“自娱说”,某种程度上与西方的游戏说有想通之处,强调自由游戏,精神愉悦,但更重视画家的人品个性和绘画的笔墨形式。
(2)从美术家与现实的关系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
创作活动与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
主体是创作活动与审美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创作与审美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所以,考察美术,既不能脱离主体,也不能脱离客体。
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表现,代表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
【总结】美术概论
![【总结】美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c647225858f5f61fb6366648.png)
美术概论总结暂且只归纳了上编,下编和一些补充待总结^ ^第一章本质论第一节: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美术是人创造的,在整个美术创造活动中,人,创作主体的作用是第一重要的。
作为创作主体的美术家,其思想情感、个性品格、审美修养等,直接影响到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下与成功失败。
因此,重视人,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重视美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体性,在考察美术本质问题时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情感说: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
代表人物: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克罗奇、科林伍德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无意识是他的学说五大支柱的核心)、荣格。
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
代表人物:康德、席勒、斯宾塞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
代表人物:郭若虚、孙衍栻从主客体关系解释美术?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互为依存的,离开了客体就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就无所谓客体。
主体是创作活动与审美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创作活动与审美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
即使是精神客体,也具有现实的根源、载体和形式,它一旦成为被具体指向的对象并被表现出来。
就必然为主体所反映。
因此、考察美术,既不能脱离主体,也不能脱离客体,应从主客体关系上解释美术。
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他认为现实是美术的直接根源,理念是美术的最终根源,只有理念才是最高的真实)黑格尔(他认为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是理念的感性形象的显现,比之自然是具有真正的美的)、宗炳。
摹仿说:认为美术师对现实的摹仿。
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自然是艺术的源泉)。
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摹仿。
爱德华、泰勒,詹姆士、弗雷泽,萨蒙、雷纳克。
巫术说认为:原始艺术是一种巫术摹仿,是作为一种控制狩猎活动的手段发生的、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
美术概论
![美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6769a7225c52cc58bd6be23.png)
认识美术
一、美术概论
一、什么是美术 · 美术——美化生活的艺术。 从广义上讲——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 (实用美术 、现代设计),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艺术。
美术概念: 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 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 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绘画题材分类(二)
从表现的题材内容的不同来分: • 宗教画、历史画、肖像画、风景画、风俗 画、动物画、静物画、连环画、宣传画、 漫画等。
宗 教 画历 史 画Fra bibliotek肖 像 画
风景 山水画
风 俗 画
动物画
静 物 画
连 环 画
宣 传 画
漫画
认识生活
美术往往通过典型的形象反映生活, 欣赏者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认识不同时代、 不同国家、不同名族的具体的、生动的生 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 现实。如《拾穗》、《播种》、《牧羊女》 可以让我们了解法国农民的淳朴性格、他 们的劳动生活和精神状态,进而可以认了 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
米 勒 《 拾 穗 》
米 勒 《 牧 羊 女 》
思想教育
美术之所以能产生教育作用,是因为 美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反映现实, 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做出评价,由此提出 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 界的体验和感受。罗中立《父亲》、达芬 奇《最后的晚餐》、董希文《开国大典》 等作品,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的事物与正义 的事业的热爱,对进步的信仰,对真理的 追求。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等
工艺美术品-海贼王
油画-《父亲》
雕塑-自由女神
建筑艺术-悉尼歌剧院
美术概论——精选推荐
![美术概论——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d0cbb1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4.png)
1: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硕果。
广义上的美术: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
在东方美术还涉及到书法和篆刻艺术等。
2:美术的根本特性是:造型性。
3:美术的作用:美术对社会的作用主要通过人们的意识作用而实现的。
美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
美术作品可以使人振奋精神,开阔胸怀,达到互相同情,增强意志,建立信念的目的。
美术师精神文明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
4:美术的基础要素:点,线,面,形,体。
美术的技术要素:造型,色调。
美术的创造要素:内容和形式。
构成美术的基本内容:一是客观的现实生活。
二是美术家的主观思想感情。
美术的主要对象是人,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和自然。
美术的基本特征:运用有形的物质材料或平面的空间塑造具体可视的艺术形象。
造型有:立体造型,平面造型,色彩造型,黑白造型。
美术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5:就世界绘画体系: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东方绘画以中国画为代表,东方绘画以油画为代表。
6:从绘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上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素描。
从表现的题材内容有: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风景画,动物画,静物画。
从作品形式有: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
从表现技巧:工笔画,写意画,半工半写画等。
从题材上:人物画,善书画,花鸟画。
7:雕塑:立体圆雕,半立体高浮雕,浅浮雕,透雕。
从制作工艺上有:石雕,木雕,玉雕,陶塑,泥塑。
圆雕具有:物质性和形象的具体性。
圆雕不适合表现大规模的群众场面和自然景观。
浮雕具有半立体感,依附在一定的背景上。
可以表现群众场面和环境道具,一般用于建筑和纪念碑装饰。
8: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
建筑艺术:建筑组群规划,建筑形体组合,平面布局,立体处理,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织及装修,材料色彩,绿化等等。
建筑要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艺术性建筑艺术的审美特点在于它的造型美。
建筑艺术的艺术语言: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
美术概论复习重点
![美术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1f944bb90d6c85ec3ac68c.png)
本质论一.从创作主体解释美术1.情感说:与19世纪浪漫主义艺术运动有关,如(法)维隆认为美术是情感的传达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2.表现说: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英)科林伍德(意)克罗齐《美学原理》: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直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的活动”(法)柏格森,直觉主义(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把主观的表现看做“真正艺术”的特征。
20世纪西方一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主张就是主观感觉·情感·心灵的表现。
3.无意识说:认为美术是本能欲望的表现(奥)弗洛伊德(瑞士)荣格“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4.游戏说:认为美术是自由的游戏(德)康德提出,席勒系统化,斯宾塞发展5.自娱说:认为美术是自我娱乐二,从主客体解释美术1.理念说:认为美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现实是美术的直接根源,“理念”是美术的最终根源(德)黑格尔:“理念”是概念和实在的统一,也就是“客观观念”或“绝对精神”。
2.摹仿说:认为美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唯物: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反映,唯心:意识决定存在或创造存在赫拉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达芬奇:自然是艺术的源泉3.巫术说:认为美术是巫术模仿(英)爱德华·泰勒和詹姆士·弗雷泽(法)萨蒙·雷纳克三从美术本体—形式解释美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黄金分割荷加斯《美的分析》变美的基本规则“适应,多样,统一,单纯,复杂和尺寸”,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最美的。
1有意味形式说: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英)克莱夫贝尔、罗杰佛莱贝尔《艺术》:艺术为“有意味(激起审美感情)的形式”弗莱也是影响:开创了视觉艺术领域中形式主义的先河,并对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媒介说(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提出“艺术是媒介”3.情感符号说:艺术是一种符号形式(德)恩斯特·卡西尔《哲学新解》《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美)苏珊·朗格:情感意象=艺术符号=艺术形式=情感形式影响:这是西方论美学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本质的解释。
美术概论——我的创作观
![美术概论——我的创作观](https://img.taocdn.com/s3/m/cef136dead51f01dc281f19a.png)
我的创作观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这就需要艺术创作者从生活的角度出发;与此同时,艺术又是生活的升华,自然界可供艺术创作选择的材料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就要求创作者将生活所见所闻提取并转化为艺术语言。
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正好比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我看来,饱含作者艺术语言,即艺术观念,恰到好处的表现的作品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灵魂的,才是真正可以让观者产生共鸣的,才真正称之为艺术作品。
我认为美术创作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运用模糊的意象去表现作品主题。
我觉得,这样更能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相反,一具象了,本身就降低了一个层次,既然是要表达一种观念,就应该具体地表达这种观念而不是具体的形象。
想到了渠岩先生在《精神在别处布拉格艺术之旅》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上帝是笑我们理性的思考和我们荒诞的现实相差甚远。
我们不但未曾看透这个世界,其实连自己都还没有认清。
未认清自己,却又激情满怀地为人类设计未来,寻求真理,这就是人类自身的矛盾性和执著性,也是人的可贵性。
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们需要从画面中发掘一种东西,是你自己的让人惊异的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一天、每一个瞬间,大量演绎着的都是平庸生活里的经验,我们向来是不加分析地面对这种习以为常的日常经验和过程。
我们的生活急不可待地需要更新,需要注入新的观念。
有时候,我们固守着一些陈旧的观念,并且对它们依赖、习惯,这样会让我们停止前进的步伐,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东西,我认为它能抹杀人的创造力,让人麻木。
我觉得要适当地“流放”自己,除了从甲地到乙地这类空间上的流放,人在时间纬度上也需要被流放。
所以我们要不时地给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新鲜的观念,才能让我们对周遭的事物保持好奇,保持探索的精神。
我们九零后的一代,不同于我们的上一代,我们对任何事物总是抱着好奇的态度,而且总会有一些大人眼中的“鬼点子”在脑子里层出不穷。
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考虑他想做什么,知道他是谁。
美术学专业科目二《美术概论》
![美术学专业科目二《美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f6e98b66011ca300a6c390ef.png)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美术学专业《美术概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说明及考试范围和内容美术概论是美术学专升本考试科目之一,主要考核考生对美术基础理论的了解、理解和掌握情况。
主要参考王宏健、袁宝林主编的《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考试的范围和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美术的基本原理和美术的历史发展。
(一)美术基本原理1、美术的本质:理解美术的本质。
其中包括理解历史上关于美术的各种解释,美术的社会本质、美术的认识本质、美术的审美本质、美术的历史本质等。
2、创作论:理解和掌握美术活动中的创作主体、创作活动过程、美术作品等内容,把握这些美术创作活动中的相关原理。
(二)美术的历史发展1、理解历史上的美术发生的学说、美术发生的动力、美术发生的历史过程与阶段。
2、理解美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中西方美术的形态流变,现当代中外美术的发展。
3、了解美术的基本特征和门类划分,理解美术中主要门类的特征。
三、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了解并理解美术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美术活动诸环节的主要原理,并且具备运用这些原理,结合美术发展的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四、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占15%,简答占60%,所学理论结合事例或美术史发展事实进行理论综合运用试题占25%。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方式:笔试时间:2小时美术学《美术概论》模拟考试题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艺术典型2、意境3、《蒙娜丽莎》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例举影响较大的五种?2、介绍三种民间工艺并简述其工艺特征。
3、如何认识美术的特殊审美个性?4、中国画有哪些主要特点?三、论述题共1题,25分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意在笔先”的理解。
美术创作的三个过程
![美术创作的三个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4a4aed0029bd64783e2ce2.png)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巧妙,直接关系到艺术 作品的成败。艺术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精神生产,艺术构思是 体现其创造性的重要环节。
南宋画院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请画家 作画。许多画家竭力描摹酒家、竹桥、楼阁等, 唯独李唐的画上不见酒家也不见人物, 只有一幅酒旗在竹林桥边悠然飘扬。
艺术创作的
美术概论第二版
Contents 目录
01/ 艺术创造 02/ 三个过程 03/ 总结概括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艺 术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
它是联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中 心环节,是艺术生产过程中一个复杂 的审美活动。
艺术创作
版画材料
三个环节
01
02
03
艺术体验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因此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为了掌握 艺术技巧二发奋学习。如王羲之临池学书, 池水皆墨。
总结概括
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不可截然而 分,而是浑然一体。因此,艺术创作 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艺术体验、艺术 构思和艺术传达在具体创作中也是相 互渗透,相互交叉的。
谢谢观看!
美术概论第二 版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
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 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有的艺术构思完成于刹那之间,如诗、绘画、音乐中的 一些即兴创作,有的艺术构思则需要漫长的一生。
艺术构思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艺术构思
以国民间传说 为题材的长篇诗剧。
1768年开始创作, 直到1832年--前后一 共64年之久。
艺术体验
艺
自发艺术体验
术
童年生活是构成艺术 家自发体验的源泉
美术概论-美术创作
![美术概论-美术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dd338c8ab9d528ea81c77983.png)
创作论视角:◆美术家(主体)◆创作活动(过程)◆美术作品(成果)创作主体——美术家美术家和社会◆社会分工导致了美术的出现,同时产生了美术家;◆美术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美术家应以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相应水平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求。
(观众也应加强和提高自己,以成为真正“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创作主体——美术家美术家的主体性◆美术家是美术生产过程的主宰,是美术作品的创造者;◆美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主体意识,表现自我;◆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要树立创造意识,体现创作个性。
创作主体——美术家美术家的修养◆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只有不断加强训练才可能使天赋得到开发和施展;◆要具备进步和高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思想修养;◆要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厚的艺术实践。
艺术创作作品艺术接受社会生活艺术家接受者(消费者)构思阶段传达阶段美术活动循环系统创作活动创作过程构思(审美认识)——传达(审美表现)◆构思活动阶段:1.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2.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3.审美意象的形成。
(灵感)创作活动创作过程构思(审美认识)——传达(审美表现)◆传达活动阶段:艺术家运用材料表现审美认识。
(理解: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燮(郑板桥)创作活动创作过程◆传达活动阶段的制作与技巧:熟悉物质媒介材料,熟练运用表现技巧,不能无视制作技巧也不能仅片面追求技巧。
创作活动制作与技巧创作过程霍春阳写意花鸟画技法创作活动创作的心理活动◆创作中的心理要素:直觉记忆联想理解。
◆创作中的情感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是美术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创作中的无意识:是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仍受大脑中枢的控制。
美术创作的三个过程
![美术创作的三个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f87ea101f5335a8102d220bd.png)
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
作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 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 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
艺术体验首先需要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 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更需要艺术家 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需要艺术家 饱含情感的切身体验。
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包含三部分: 一、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二、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 三、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
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 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有的艺术构思完成于刹那之间,如诗、绘画、音乐中的 一些即兴创作,有的艺术构思则需要漫长的一生。
艺术构思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艺术构思
以德国民间传说 为题材的长篇诗剧。
1768年开始创作, 直到1832年--前后一 共64年之久。
作者:歌德
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巧妙,直接关系到艺术 作品的成败。艺术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精神生产,艺术构思是 体现其创造性的重要环节。
南宋画院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请画家 作画。许多画家竭力描摹酒家、竹桥、楼阁等, 唯独李唐的画上不见酒家也不见人物, 只有一幅酒旗在竹林桥边悠然飘扬。
艺术创作的
美术概论第二版
Contents 目录
01/ 艺术创造 02/ 三个过程 03/ 总结概括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艺 术媒介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
它是联接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中 心环节,是艺术生产过程中一个复杂 的审美活动。
艺术创作
版画材料
三个环节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论
视角:
◆美术家(主体)
◆创作活动(过程)
◆美术作品(成果)
创作主体——美术家
美术家和社会
◆社会分工导致了美术的出现,同时产生了美术家;
◆美术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
◆美术家应以最好的美术作品去满足相应水平层次的观众的审美需求。
(观众也应加强和提高自己,以成为真正“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创作主体——美术家
美术家的主体性
◆美术家是美术生产过程的主宰,是美术作品的创造者;
◆美术家在作品中表达主体意识,表现自我;
◆美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要树立创造意识,体现创作个性。
创作主体——美术家
美术家的修养
◆要不断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和训练,只有不断加强训练才可能使天赋得到开发和施展;
◆要具备进步和高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
◆要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思想修养;
◆要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厚的艺术实践。
艺术创作
作品
艺术接受社会生活艺术家接受者(消费者)
构思阶段
传达
阶
段
美术活动循环系统
创作活动
创作过程
构思(审美认识)——传达(审美表现)
◆构思活动阶段:
1.从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到美的发现;
2.内心视象的酝酿和孕育;
3.审美意象的形成。
(灵感)
创作活动
创作过程
构思(审美认识)——传达(审美表现)
◆传达活动阶段:
艺术家运用材料表现审美认识。
(理解: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燮(郑板桥)
创作活动
创作过程
◆传达活动阶段的制作与技巧:
熟悉物质媒介材料,
熟练运用表现技巧,
不能无视制作技巧也不能仅片面追求技巧。
创作活动制作与技巧创作过程
霍春阳写意花鸟画技法
创作活动
创作的心理活动
◆创作中的心理要素:直觉记忆联想理解。
◆创作中的情感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是美术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创作中的无意识:是创作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一时意识不到的心理现象,仍受大脑中枢的控制。
(“灵感”)
创作活动
创作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是美术创作中的唯一思维方式,美术直接运用由线条、色彩、形体等构成的视觉形式即形象性来思维。
创作活动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古典主义创作方法
自然主义创作方法
现代主义各种方法等
创作方法艺术手法艺术技法
创作成果——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内容——形式
内容:
题材(作品中描绘的生活);
主题(意义认识、评价、态度);
美术作品中的“意义”:四个层次
创作成果——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内容——形式
形式:
美术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一定物质材料、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态。
组织结构(内部结构内形式);
艺术语言(笔触、线条、形象等);
形式美(作品中色彩、线条、形体、明暗、空间等美术语言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组合)
创作成果——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内容——形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依托形式而存在
形式为了表现内容
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创作成果——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意境(意与境合情景交融)
风格(作品中稳定的总体倾向)
格调(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高下雅俗)品味(作品层次和等级,逸、神、妙、能)商品属性
1.美术作品一旦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变成了商品;
2.美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3.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创作成果——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美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的物化形态。
艺术美具有超越现实的永恒性、统一性、普遍性,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