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4课

合集下载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24《诗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自学指导
• 听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 • 找出易读错的字和难理解的字词。 • 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自学检查
• 正音: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ē • 道逢乡里人,“家里中阿谁?”
zhǒng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dòu zhì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kúi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狗窦:狗洞 雉:野鸡 旅:野生 葵:葵菜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羹:糊状食物 舂:放在石舂里把谷类的壳捣掉
贻:送,赠送
小组:讨论.探究
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 2、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3、主人公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4、诗的写作特色什么?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 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 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休:停止。 ⑦坐断:占据、割据。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 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 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chōng
gēng
•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yí •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理解字词
•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始:才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道逢:在路上遇到
阿:语气词,无意义
•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冢:坟墓 累累:连续不断的样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9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9张PPT)【可编辑全文】
导入新课
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杜甫推己及人,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呼喊;面对社会的贫富悬殊杜甫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同情被压迫人民,揭露社会黑暗,是现实主义诗人的重要主题。同样唐代另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遵循“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原则,创作了不少这类题材的讽喻诗,《卖炭翁》堪称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他的《卖炭翁》,去倾听这位卖炭老人的故事,感受作者伟大的情怀。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学然后知不足
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
同是天涯沦落人
日出江花红胜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诗人。在文学上,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有“______”和“______”之称,有《___________》传世,《卖炭翁》就选自其中。代表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鬓( ) 辗( ) 辙( ) 骑( ) 敕( ) 叱( ) 将( ) 系(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24课《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24课《诗词五首》课件

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当年我远赴万里边疆,立 志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在 梁州。在那边关戍守的日子如 梦消逝,不知何处寻求,只留 下这尘封色暗的旧貂裘。
胡未灭,
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这首词辛辣的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作者运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
• 这首散曲采用了借物咏怀的手法,表面是 在咏喇叭,实际是在影射那些倚仗皇帝的 宠幸大摆威风、专权作恶的宦官,揭露他 们的罪行,表达了对他们的憎恶。
• 背诵与默写这五首诗词。
• 课外收集古代描写杨柳的诗句,并和同学交 流。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在本词中作者用了 几个问句?
写景:远眺风光无际,近处滚滚流水; 抒情:慨叹“千古兴亡”的悠远难追; 议论:仅仅赞扬少年英雄孙权。 三个问句
如何理解“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意思?
1、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暗指南宋没有一个像孙权一样的英雄人物 2、更深的意思是说今天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么?这 句 写出了作者 什么样的心情? “终破楚”:引用《史记· 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 乃大惊”故事 想要摆脱束缚,奋起自救的心情
“若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句 写 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娥眉:美女女的代称,这里指女子 渴望冲破封建的束缚,想要匡扶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心情
这一生谁能料到,心在 天山边疆,人却只能在 滨水的沧洲老去。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合作探究 这首词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词 中找出来有哪几处对比?怎样对比?

第24课《卖炭翁》课件(共3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卖炭翁》课件(共31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程标准》将兴趣、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让学生 产生更多自主阅读的兴趣和意愿。因此,通过相似的故事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 愿。 以韩愈记载的故事导入。故事之后,引入课题。
六、说教学过程
(二)初读入诗境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朗读中了解诗歌大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并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补充材料2: 长安城南的终南山,就是王维所写的“欲投人处宿, 隔水问樵夫”的终南山,山林密布,人迹罕至,距离 长安城45.5公里。
析人物,悟诗情
造成老翁生活如此悲苦的原因是什么?
这两个宫使是什么形象?
宫使
析人物,悟诗情
翩翩两骑来是谁? 外貌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神态、动作
回车叱牛牵向北。
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卖炭老翁辛苦烧炭、运炭、 卖炭维持生计却被宫使掠夺一空的悲惨故事。
析人物,悟诗情
在这首诗歌中,哪个词语最真切地流露出了对卖 炭翁的情感?
可怜
文中哪些描写体现了老翁的可怜?老 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பைடு நூலகம்
析人物,悟诗情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可怜
烧炭苦。外貌描写
可悲
卖炭翁形象:
年老体衰,生活艰苦,处境艰难,无可奈何,忍 气吞声,处在压迫无力反抗的地位—他是一个生 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困可悲的穷苦老百姓啊!。
补充材料1:
烧炭是一种很古老的制作木炭技术,先将砍来的 木头放在土炉中,然后将土炉封死,隔绝氧气,土炉 下面用火烤烧,将土炉中的木材炭化后就形成木炭了, 不过古代的土方法一炉的能烧制的木炭有限,文章的 卖炭翁一车木炭千余斤,应该是烧了很多炉。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28张PPT)
Second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bìn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niǎn zhé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jì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chì chì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jiāng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jì
(1)《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 ?
说明卖炭翁虽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小试牛刀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 ”,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 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 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作者生平
生于乱世 仕官生活 贬谪江州 任职苏杭 晚年生活 洛阳安逝
作者生平
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科举及第,授盩庢zhōu zhì县 (今西安周至县)尉。807年,任进士考官、 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810 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 离职丁忧(守丧27个月)。814年回长安,授太子 左赞善大夫。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课件

冻馁(něi )
谒(yè )
撰(zhuàn)
2019/5/24
贽( zhì )
9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C )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19/5/24
10
2019/5/24
朗读
11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义连用,官家供给的粮食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
夏天的衣服 赠送 饥饿 忧患 大房子
之下而诵《诗》《书》,无奔立之劳矣;
辛苦
现在在太学里学习的各个学生,朝廷每天有 米粮供给,父母每年给他们冬夏的衣服,没 有受冻挨饿的担心;坐在高大的房屋里读各 种书籍,再没有奔走的劳累了;
2019/5/24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理解全文,学习用对 比手法来表现中心的写法。 2、理解“以”字的用法。
3、学习古人求知若渴,克服艰难 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2019/5/24
1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 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 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 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 的垫脚石。
2019/5/24
24
(1)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勤 奋。
(2) 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 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ppt课件(1)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ppt课件(1)
第六单元
24 唐诗二首
考点链接
1.了解两首诗的作者的情况及创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内部 学习 所蕴含的情感 目标 3. 体会作者博大的胸怀以及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 思想感情
考点链接
【考点1】善抓特征和细节,运用语言精炼生动 描写秋风破茅屋的情形,先写秋风怒号,接着写怒号的狂风一 层又一层地揭走屋上的茅草,最后写茅草在空中飞舞飘落的情 形,生动细致地描写出狂风吹走屋上茅的情景. 【考点2】环境描写的作用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 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名 句 赏 析
名师导学
2.诵读赏析 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地记录了草堂生 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 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 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 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全诗语言极其 质朴而意象峥嵘,略无经营而波澜迭出,盖以流自肺腑,故能扣人心 弦.
茅屋 为秋 风所 破歌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于是杜甫弃官带领全家辗 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 茅屋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 为秋 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 风所 最后抵达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 破歌 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 (760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件(共32张PPT)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 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 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 造成的痛苦。
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朗读第二段: 1.开始语势较平缓,“欺”“忍 能”“呼不得”“自叹息”等词 应重读,语速缓慢。 2.朗读时要注意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5.划出第三段中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 自然环境: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描写了傍晚秋雨来临前风定云起、 天色昏暗的景象。 作用:渲染了一种昏黑阴冷的气氛; 烘托了诗人暗淡悲惨的心情。
整体感知
☛点我
大家先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僻字, 朗读课文 扫清阅读障碍,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朗读过程中注意
以下几点: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与韵律;初步体会诗歌表达的
情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谁的茅屋?茅屋在哪里?这是一座怎样的茅屋? 杜甫 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
划分朗读节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年级下
1 学习目标

2 知识必备

3 整体感知

4 细读感悟

5 思考探究 6 课堂小结
7 作业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疏通诗歌大意。(重点) 2.赏析诗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及写作特点。(重点) 3.感受诗中所描写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心系天下的豪情。(难点)
知识必备 作者简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
杖自叹息。
喝止不住。
一会儿。 阴沉迷蒙的样子。 渐渐黑下来。向,接近。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 被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新人教版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新人教版课件
困苦勤奋学习的精神。
作者简介
宋濂,字景濂, 号潜溪,谥文宪,明 朝初期著名文学家。 与刘基、高启并列为 明初诗文三大家。宋 濂很受朱元璋器重, 为明代“开国文臣之 首”。平生著作很多, 有《宋学士文集》。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1378)。这 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 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 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 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 生。 题目“送东阳马生序”的意思是: 送给东阳人马君则的一篇赠序。生:对 读书人的称呼。
⑹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 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 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左右: 近旁,身边 援: 引,提出 质: 询问 请教 或: 有时 以: 请: 连词,相当于“地” 代词,指先达 叱咄: 训斥,呵责 愈: 更加 其: 语气词,不译 至: 周到 复: 辩解 俟: 等待 焉: 【译文】我站在他的身边,提出疑难,询 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 而专心地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 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 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活动二:
阅读课文,在理解文章大意基础 上,思考:
1、课文第一节作者写自身经历,作者 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课文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从哪几 个方面来写? 3、课文第二节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 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作者写 自身经历,作者求学艰难表现 在哪些方面?
答: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 德才兼备的人才。
阅读全文,思考:本文在写作 写作手法 上有什么特色?表现在哪里? 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全文用了对比手法来写。 ⑴以自己年幼时得书,从师、求学之难,和 同舍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作对比; ⑵以自己年幼时奔走辛劳、生活清苦,和太 学生衣食住行等优越的生活条件作对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课件共35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课件共35张

齐读全诗,合作探究:
1、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反映了封全诗建统治者的横暴 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 动人民不幸。
2、这首诗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
从“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句诗 中读出了卖炭翁辛苦劳动。 一个上了年纪 的老人,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上砍伐树木, 默默地烧成炭,劳动多么繁重。
根据你对诗意的理解用原文语句填空 1)勾画卖炭翁的肖像,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 的诗句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揭示卖炭翁的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极言抢占卖炭时机、急切卖炭的诗句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4)描写宫使的嚣张气焰,直接掠夺的诗句是:
3、这首诗让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宫使?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 儿。”——得意忘形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 北”——霸道
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宫使巧取豪夺的 霸道专横,拿着皇帝的命令根本无需老翁 的同意。在圣旨面前,卖炭翁的辛苦劳动 显得多么卑微啊!
“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 斤” ——贪得无厌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这是因为 他所处的社会本身就是黑暗的。而我 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 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 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 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找出这句诗中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把”、“称”、“叱”、“牵”,几个简 洁而有力的动词,出色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 虎般的蛮横。“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 往来的平行公文。按理,小太监手里是不会 有这种公文的,更不用说是“敕”,也就是 皇帝的文书了。这里有讽刺之意,将宫使狐 假虎威、巧取豪夺的情形活灵活现地表现了 出来。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忍:狠心。 能:如此,这样。
呼不得: 喝止不住。
①自己的穷苦。茅屋被风吹破,不知如何度日。 ②他人的贫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③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句子理解及手法运用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句子理解及手法运用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写 出诗人怎样的经历和心情?
句子理解及手法运用Fra bibliotek八月秋高风怒号,卷 我屋上三重茅。茅飞 渡江洒江郊,高者挂 罥长林梢,下者飘转 沉塘坳。
三重: 多层。 挂罥:挂着,挂住。罥,挂结。 长: 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坳: 水势低的地方。

句子理解及手法运用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学习目标

1. 能背诵并默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掌握重点字词和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3.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欣赏诗歌词句、写作特 色,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学习高尚的价值观。

写作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 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 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逃出长 安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 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 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 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 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 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习小助手· 第一问就是要概括人物和事件,第二问就是梳理卖炭翁卖炭 前后的事情。
(1)诗歌写了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被宫使用半匹 红纱和一丈绫就掠夺一空的故事。 (2)写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卖炭(炭被掠夺)这几个方 面的内容。
2.品读人物。
在诗人笔下,卖炭翁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诗人是如何描
写、表现老人的这一特点的?试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
·学习小助手·
可以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我眼中的卖炭翁的卖炭翁是年老体弱、辛劳艰苦的,从“满面尘灰烟 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以看出来。 示例二:我眼中的卖炭翁是为贫苦生活所迫的,从“可怜身上衣正 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以看出来。 示例三:我眼中的卖炭翁是生活困苦的,从“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 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可以看出来。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
24.唐诗三首 卖炭翁
素养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熟读成诵。 2.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和对比来突出中心的写法。 3.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宫市的憎恶。 ◎重点:体会本诗的讽喻含义,学习诗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 手法的运用。
白居易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意思是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作的诗歌——《卖炭翁》。这 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 (809年),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位卖炭老翁,一起感受他那个时代贫 苦百姓命运的悲苦。
理解对比,畅谈感受。
1.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 示例:将“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进行对比,写出 了宫市掠夺的残酷。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伐薪烧炭南山中: 木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精品课件(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精品课件(人教版)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 2.了解赠序的文体特征。 • 3.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同伴互助疏通第一段文意,朗读时正
握停顿。 • 4.初步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勉励后生勤奋学习。
• 导入:同学们,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 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宋濂潜心学问多年。明初朱元璋重用他,任命他为江南儒学提举 做太子的老师,并担任皇帝的顾问。他主修《元史》,官至翰林 士承旨,管起草诏书;朝廷的重要文书,也大都由他参与撰写。 老辞官回乡,不久因子孙参与乱党,全家被贬往四川,中途病死 四川奉节。宋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 成就最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送东阳马生序》是他散 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

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石壕吏课件

诗歌的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 军所占领的邺郡,胜利在望。次年春天,形势发生逆转,唐 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为了挽救危局,唐军便在洛阳至潼 关一带,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此时从洛阳回华州,途 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沉 重灾难,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
石壕吏(1)
初二年级 语文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诗圣”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 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 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 称为“诗圣”。他的诗歌真实记录 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 “诗史”。杜甫现存1400多首诗 歌,著有《杜工部集》。
老妇: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差役: 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 老妇: 室中更无人。 差役: 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 老妇: 惟有乳下孙。 差役: 既然孙子还在吃奶,那家里一定还有其他人! 老妇: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差役: 那我们也要带走一个人,你看着办吧! 老妇: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 •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垂老别》) •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hāo lí)。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无家别》)
生离死别图 惨烈战争图
家园荒芜图
杜甫将自己惨痛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 如实地反映在诗中,
用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注视着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用一支能够刺破一切黑暗的巨笔描摹着世间万象,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莅谢 临谢 指各 导位 !老 师
以“学习中的苦和乐”为话题 写一段文字。 要求: 1、注意辩证说理; :
一、古今异义 古:气味 今:难闻的气味 古: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今:一种学位名称 3、再 古: 两次 今: 一次又一次 古:热水 4、汤 今: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1、臭
2、博士
• 走 (古义)

跑 (走送之) (今义) 行走
• 趋: (古义) 快步走
• (今义) 趋势
• 或: (古义) 有时
• (今义) 或者
• 卒:(古义) 终于
• (今义) 士兵
• 遗:

(古义) 赠送 (今义) 遗失 借 假期
• 假: (古义)
• (今义)
二、词类活用
手 笔 用笔 赶快 站着 每天 每年 名词作状语 动词作状语 动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1、手自笔录: 亲手
2、录毕,走送之: 走 3、余立侍左右:立
日 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岁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5、不必若余之手录: 手 亲手 名词作状语
小资料
•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 “头悬梁,锥刺股”) •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作者简介
宋濂,字景濂,号 潜溪,明朝初期著名文 学家,生平著作甚丰, 曾主修《元史》与刘基、 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 大家,为明代“开国文 臣之首”。
教学目标 · 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 把握赠序的特征和本文对比的说理方

· 辩证地看待学习中的难与易、苦和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24《送东阳马生序》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24《送东阳马生序》

序,文体名。作为文章的体裁,序 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古代的一 种文体,其中的“序”,并非“序 言”,而是“赠言”的意思。
书序,即序言,相当于前言后记。 赠序多为推重、称赞或鼓励之辞。它 与书序的性质不同,为文人之间的赠 言。本文即属此类。
作品简介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 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 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第二段,讲述作者求学时道路之 艰辛,生活之简朴,得出要勤奋 求学的结论。
一、写从师求教道路的艰辛。 二、叙述生活的简朴,与“同舍 生”作比较,说明作者一心向学 的心情。 三、总括全段,说明学有所成的 原因。
今义 :或者
卒获有所闻 古义 : 最终 以是人多以书今假义余:古 今士义 义兵: :假借期
二、词性活用

手自笔录
手──动手,名词用作动词 笔──用笔,名词作状语
• 腰白玉之环挂在腰间,名词用作动词
三、通假字
1、四支劲不能动
支 通“肢” 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通“披” 穿着
三、难句解释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讨论探究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 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解决办法
困难一: 读书的困难
常借书于人,手
自笔录,天大寒而弗 之怠,走送之,因此 得以遍观群书。
讨论探究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 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共22张PPT)











PPT模板下载:/moba 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w w w .1p p t .c o m/b eijin g / 优秀PPT下载:/xiazai / Word教程: /word/
世 上 疮 痍 , 诗 中 圣 哲
杜 甫
PPT模板下载:/moba n/ 行业PPT模板:/hang 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 /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 ao/
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 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优秀PPT下载:/xiazai /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深 行业PPT模板:/hang ye/
PPT素材下载:/sucai / PPT图表下载:/tubi 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优秀PPT下载:/xiazai /
PPT教程: /powerpoint/
Word教程: /wo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 an/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o/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卖炭翁》
15
04 艺术手法鉴赏与 运用
2024/1/30
16
对比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贫富对比
诗中通过卖炭翁的贫苦与宫使的奢华进行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和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劳逸对比
卖炭翁的辛勤劳作与宫使的悠闲自得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揭示了 社会的不平等。
炭的贵贱对比
诗中提到“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通过炭的价值与宫 使的强取豪夺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 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当代作家 应该在传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基 础上,不断创新表达方式,让 现实主义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具有感染力。
23
现实主义作品不仅关注社会现 实,更关注人的精神和灵魂。 当代作家应该在作品中弘扬人 文精神,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 精神追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 美。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不羞郎,回身就郎宿。”
21
白居易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 珠落玉盘。”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24/1/30
《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 绵无绝期。”
写作特点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描写卖炭翁的艰辛生活和不幸遭遇,与宫市使者的蛮横无理进行对比,突出了社会现 实的残酷和黑暗。同时,作者还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形象的人物刻画,使卖炭翁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增强 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024/1/30
11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 其意义
2024/1/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 课《唐诗二首卖炭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课件(共32张PPT)

学习目标
1.在情节叙述与人物形象的描写 中分析“苦宫市”的主题。
2.在拓展阅读与底层系列人物形 象的分析中感受作者情怀。
这是一首古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 以格律分类 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 以字数分类 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 以句数分类 从两句到百句都有
近体诗
除需用韵之外,受到格律限制
读出韵脚
这首诗层次多,跳跃性大,频繁换韵。读的时候,注意 韵脚。 “翁”“中”押韵;“色”“黑”“食”押韵; “单”“寒”押韵;“雪”“辙”“歇”押韵; “谁”“儿”押韵;“敕”“北”“得”“直”押韵。
读好韵脚
这首诗层次多,跳跃性大,频繁换韵。读的时候,注意 韵脚。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 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乐府诗
汉乐府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叙事 诗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揭示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 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买实物,名为“宫市”,实为 掠夺。
主问题:结合诗歌内容,请从情节的叙述和人物 形象的描写中分析诗歌主题。
1、在情节的叙述中分析“苦宫市”的主题。 请自读课文,依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句子填空。
第1段通过写卖炭翁的
(所做事) ,
揭示了他
的生活。
第2段通过写
(事件),揭露了以
宫使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罪恶。
小结:
第1段通过写卖炭翁的烧炭、运炭,揭示了他劳苦、 悲惨的生活。
第2段通过写“宫使”对卖炭翁的公开掠夺,揭露 了以宫使为代表的统治阶级的罪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 唐诗三 首—卖 炭翁》 课件( 共32张PPT)课 件PPT部 编版课 件统编 版课件 优质课 课件免 费课件 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