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精选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六篇

精选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六篇

精选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六篇《理想国》读后感1《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传世名作,亦被称为“关于正义的学说”,同时《理想国》也被后人誉为震古烁今之书。

原书共分为十卷,以“理想”为定义,主要涉及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

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他通过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理想渗透于其中。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

这种构思,不但显示出哲学家的胆略,更显示出思辨的智慧。

在这内容庞大的十卷中,我肯定不能一一讲到。

所以,我只能就其中的一两点谈谈自己的想法。

正如前面所说,柏拉图所关心的理念主要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评价。

所以,可以这样说,《理想国》真正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

书中把正义范畴作为讨论的中心,并通过归谬的方法,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然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这也就是所谓苏格拉底真理“助产术”的来源。

“什么是正义?”《理想国》一开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从第二卷起,柏拉图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大全(8篇)【篇一:《理想国》读后感】知道柏拉图的人几乎都知道《理想国》这本书,这本书不仅详细记载了古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更以对话体完整的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见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学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宝。

这个学期,我用心的读完了电子杂志版的《理想国》,感觉既有启发又有异议。

看这本书,会被苏格拉底睿智、深邃的思考所折服,他的诡辩不仅教对手难以招架,也让读书的人难以跟上他飞快、机智的思维。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辩论一步步将自己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完整表达出来,同时通过对城邦的哲学、道德、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争论,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并在辩论中不断完善,一步步建立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的蓝图,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统治者、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统治者的任何决定。

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统治者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统治者要服从统治者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

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

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

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相关推荐《理想国》读后感(通用32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国》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想国》读后感篇1《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在这本流传千古的名著中,柏拉图通过自己严密的逻辑思考和精彩的论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或许在天上建有它的原型”的理想城邦的全貌。

书中涉及政治、教育、哲学、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极其崇高和重要的地位。

但同时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谈到《理想国》的时候也说:“这本书根本就不是一部政治著作,而是前所未有的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最伟大作品。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阅读这本震古烁今的伟大作品时,我的关注点更多的就集中在了书中表现出的教育思想上。

在书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以讨论“正义”与“不正义”为起点展开了自己构建理想国家的宏大蓝图,在柏拉图的笔下,个人的“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而一个国家的正义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以此使城邦及城邦中的个人成为节制、勇敢和智慧的“善”的存在。

要想实现构建这样一个理想国家的目的,柏拉图认为这个国家就必须由一个哲学家来治理,因为他们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把国家交付于这样的人手中,才能维持这个理想国度最本真的善的品质。

然而这个万能的近乎神圣的“哲学王”究竟从何而来呢?虽然柏拉图承认这个理想城邦和这种哲学家式的统治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他依然尽自己所能的把塑造这种理想城邦和哲学王的最大可能展现给了读者,一方面他求诸“神迹”——在书中让苏格拉底把自己从民众中超脱出来的现实解释为神的帮助;另一方面则很现实的把解决难题的途径指向了教育——在书中他对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和培养哲学王的教育方法都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哲学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1、书目:书名:《理想国》作者:(古希腊)柏拉图著,谢祖钧译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9-12、本书概况: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希腊三贤”。

他才思敏捷,研究广泛,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理想国》。

这本书在生动又幽默的对话中,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问题,为人们描绘了一个他认为“全世界第一等好”的理想之国。

全书以“正义”为主线,以追求永恒的理念——真善美的统一为最高目标,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充满正义、智慧、勇敢、节制的理想之邦。

这部对话录在政治界被誉为人类第一个乌托邦方案;在哲学界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

3、本书内容概述:《理想国》是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他理念论哲学在政治问题上的体现。

相对于各种现实的经验国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建立在善的理念之上,善的理念表现为“公正”,或者说“正义”,这是《理想国》坚实的形而上学基础。

他认为,只有运用理智攀握了善的知识的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才能够运用善达到“公正”,实现“理想国”。

《理想国》的形而上学基础体现在理想目的结构中,相应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公民被分成三个阶层。

对应于灵魂理智部分的统治者阶层和对应于灵魂勇气部分的护卫者阶层是柏拉图论述的主要对象。

只有认识了善才能成为理想的统治者——哲学王,因此,对两个上等阶层的教育成为《理想国》一书的主题。

教育必须服从实现善的理念这一目的。

《理想国》是一本以对话的形式写的哲学著作,全书分为十卷。

全书十卷都是苏格拉底与塞法卢斯、波列马邱斯、塞拉西马邱斯和阿得曼托斯等人在塞法卢斯的家里进行对话和辩论。

第一卷:“什么是正义”这主要讲苏格拉底同阿里斯通的儿子格劳孔一道到比雷埃乌斯去向女神献祭,同时观看节目。

在苏格拉底做完献祭往返的过程中被塞法卢斯的儿子波列马邱斯拦住并带到家中进行辩论。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这部作品不仅涉及到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而且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

在阅读《理想国》的过程中,我深感其论述的理想的国家形态对后世的国家制度、政治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国家模型,这个国家以正义为核心,追求最高的善。

他强调了国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这种国家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面临着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而柏拉图所倡导的国家观念,提醒我们要以公共利益为重,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国家的整体利益之中。

此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还提出了分工合作的原则。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来为国家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分工合作的原则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种职业和领域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

柏拉图所倡导的分工合作原则,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除了上述两点外,《理想国》还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美德和智慧的公民,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

这种教育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资源的丰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良好的教育。

而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观念,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美德和智慧,不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品德的修养和人格的提升。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极具思想深度和启示意义的著作。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不仅对柏拉图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我相信,《理想国》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智慧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我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尊重每个人的才能和贡献、注重教育和品德的修养。

理想国读后感最新5篇

理想国读后感最新5篇

理想国读后感最新5篇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讨论的政体有五中,即王政政体,民主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僭主政体。

柏拉图也分别给出了五种政体不一样的内在的性质和本身存在的区别。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理想国读后感,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理想国读后感1先哲有言:“真理愈辩愈明”。

我对此话虽存质疑,并对辩论本身所固有的偏执尚存戒心,但柏拉图的《理想国》却是我们所必读的一本书。

我怀着畏惧的心理捧着《理想国》,一次次的啃下那晦涩的文字,最后把《理想国》读完了,但此时我对辩论所固有的偏执的戒心不由的消失了,间或是《理想国》中那精彩的辩论与一般的辩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苏格拉底之论几乎不存在偏执的问题,难道这是助产术所产生的效果?读经典的书犹若制作和品茗我们云南的“功夫茶”,不经过一遍遍的“泡”是出不了“原味”的,《理想国》就是这样的书。

经过三五遍的“泡”,我写下了这一点读书笔记,肤浅一读而构成的井蛙之见,自然还是很不成熟,但我把它发上来,也就是期望有更多的人来品茗《理想国》。

一、作者与作品先附上一则柏拉图小传:柏拉图,男,出生于希腊,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

柏拉图从师于苏格拉底,一生至于钻研哲学,并游历了埃及、西西里等地,一手创办了“柏拉图学院”。

(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他一生忙于研究、教学和著述工作,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共同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理想国》是他的代表作,此书成书于他不惑之年,被称为是哲学家的宣言书和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它以辩论对话体裁写成,书中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搞笑,语言流畅明晰,论证严实细致,资料深刻丰富,到达了哲学、文学、政治学和逻辑修辞学的高度统一。

在读书时我选用了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个版本一是思想全面,二是语言简单明了,虽不华丽,但意境表到达位。

同时,书中是苏格拉底与辨友的辩论。

苏格拉底盛名已久,勿需介绍,但有一点务必说明,苏格拉底一生未留著作,其思想精髓是透过柏拉图之笔得以传承,仅存19篇,《理想国》一书观点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思想尚待考证,亦无从考证,但能够确定的是这本书应是两者思想的融合,是苏格拉底之语,又是柏拉图之笔,但更多的人则倾向于是柏拉图把自我的治国理想渗透于其中。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理想国读书报告《理想国》是柏拉图的经典著作,千百年来,有无数的学者对它进行阅读与研究,下面是啦店铺为你整理的理想国读书报告,希望对您有用。

理想国读书报告1《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年)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的重要著作。

全书共分10卷,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由探讨正义的本质出发,描述了其心中理想国度的情形。

其中包括国家的组成,成员的分工,管理者的职责,组织形式,青少年教育,男女平等,哲学家做王的主张及哲学王的标准和培养等等方面。

同时还穿插论述了柏拉图的一些哲学思想,诸如洞穴喻和理念论等。

一、分章内容概要第一卷,苏格拉底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祭奠,遇见几位友人,开始了正义的讨论。

从行将迟暮的老年人的人生感悟中引出“正义”的概念,围绕着“正义”的定义,有人引出“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正义就是助友害敌”,均被苏格拉底一一驳斥。

在接下来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辩中,他通过讨论利益和德性的问题,反驳了对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

同时在论辩过程中涉及到了城邦的管理者。

第二卷,格劳孔和他的弟弟阿得曼托斯进一步向苏格拉底发难,要提出深入讨论正义本质和起源。

为了应答二人的质问,苏格拉底提出要由大见小,从城邦的正义论证到个人的正义。

先从城邦需要些人开始,谈到健康城邦的成长需要土地,需要和守卫者。

这些守卫者需要具有一定的品质(好智慧和刚强、有力、敏捷),并接受相应的训练和教育。

从而开始了教育问题的讨论。

对于如何教育,苏格拉底提出,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

先音乐,后体操。

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中,要对故事的内容有所选择,为了培养美德应该教给学生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并对这些故事提出了一些标准,先是论述了关于神的故事的两个标准:一是,神是善的原因,不是一切事物之因;二是,神在言行方面都是单一的、真实的,不会玩弄把戏来欺骗世人,讲故事、写诗歌谈到神的时候不要把他们描写成为随时变化的魔术师,在言行方面不是那种用谎言引导我们走向歧途的角色。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优秀4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优秀4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优秀4篇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篇一在该书中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

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柏拉图先是探讨出城邦的正义,进而推及到个人。

在他看来,正义是各司其职,互不侵扰。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

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

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

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

灵魂从假设出发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来作系统研究。

前两个部分属于可见世界,后两个部分组成了可知世界。

与此相应,灵魂的状态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这就是想象或猜测、信念、理智和理性。

柏拉图通过“洞穴”的比喻指出,认识的4个阶段并不是后天学习的发展过程,而是“灵魂的转向”。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西方政治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下面学识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范文篇一今年的上课老师让读柏拉图《理想国》,对于这样的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名著,似乎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是不怎么样的,因为在我们今天的理解中我们看到书中的一些对话是十分的荒唐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其实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视角,我们忽视了我们应该关注的东西,我们只是知道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东西或许是不怎么样的,在我的老师组织的课堂的讨论上边,很多人都在从这样的理解上误解柏拉图的著作思想,所以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或许在我们阅读的首先应该更加的关注柏拉图的写作才背景和他自己的很多的背景,这样的理解是十分的必要的,我们必须在理解著作的首先知道了作者的自己的背景,或许我们的了解会更加的宽容一点,我们或许在我们理解中更加的清楚如何来面对自己的阅读的困难。

我们知道,柏拉图的《理想国》写作于古希腊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的背景让我们知道柏拉图的思想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当然我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说他的思想不可以启迪我们今天的人们,相反的是,柏拉图的著作启发了后世的很多的思想家去开发他们自己的思想的领地,柏拉图的《理想国》在古希腊的文字的理解中是“政治学”的意思,这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是一个名字,在某一种程度上也是说的一个内容,在后来人们的翻译的过程中西方人将希腊文翻译为拉丁文时是翻译为了今天的英文“The Republic”拉丁文词根,所以英文的翻译自然就是“The Republic”,我们的国人在翻译英文的时候翻译为了"共和国","国家篇"或者是我们今天在理解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关于自己的制度的建设的一种期待,你是否理解这样的目的,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或者理解那样的文本的知识的时候我们无法回避的想到我们自己的环境和我们自己的制度是否可以适合于我们自己的生存,于是我们翻译的理想国也就在这样的了解中定了下来,其实在我自己的理解中柏拉图的是一个十分的现实的政治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理想的环境中想象的东西,可是我们曲解了柏拉图的理解,从题目的翻译上我们就可以看的出来,所以我们更多的是相信理想国是空想的,却不知道那是一个经过当时现实的思考而做出的一个高于我们的实际的制度建制的一个政治的东西。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

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1000字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柏拉图《理想国》读后感1000字(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理想国里一直有个叫色拉叙的人是对不正义推崇的。

可能我为了简述结论,所以写的只有那么简要。

关于色这个的想法,bella当时的说法是此人很像尼采。

说色这个人有最早的尼采的思想,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色拉叙提出的是不正义的人总是会获得较多的利益。

苏格拉底反驳,有了著名的牧羊人例子,牧羊人如果只想着吃羊肉而不好好牧羊,那么其实不会是真正的获得利益,同理统治者亦是。

然后色拉叙提出,比如在签订合同的时候,遵守约定的正义之人所得到的利益并不如不遵守约定的利益正义者。

这段其实也是我很喜欢的,正义的人获得利益总是从不正义之人寻求,而不正义之人是去找任何人寻求利益。

可以说,正义之人需胜过异类,而不正义之人需要胜过世界。

因此,不正义之人需要的聪明和好,却比正义之人仍然要多很多。

可是聪明又好得人,并不是总是渴求着超越他人,而是希望差不多即可,比如医生并不会要求自己在厨艺超过厨师,如果能和医生。

而只有蠢人,才会想超越聪明人和蠢人,因为不自知。

那么这样的结论就是,正义反而是有益的。

虽然不正义的城邦会一开始靠不正义来征服,但是最后却需要的是正义来维稳。

同理盗贼团虽然会不正义的方式抢夺,但是他们在分配财务的时候却是最正义的,否则也无法维稳。

因此不正义,与个人会使人结下仇怨,与团体,会彼此为敌。

苏格拉底是真心诚意的认为正义是比不正义本身要好的,然而一个格劳的人想反驳苏格拉底,色拉叙已经失败。

他问苏格拉底是否承认,有一种善,只是要它本身,而不是要它的后果。

比如快乐本身,我们要的就是快乐的欢愉。

而第二种善,是为了本身和后果,比如明白事理。

但是仍然存在第三种善,那就是赚钱之类。

虽然赚钱中会获得痛苦,比如有劳作的痛苦等等,可是我们并不是为了赚钱本身,而是为了报酬带来的利益。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读后感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描述了柏拉图对于理想国的构想。

通过描绘理想国的构想,柏拉图探讨了正义、政治制度、教育等重要议题,呈现了一幅政治理想的蓝图。

读完《理想国》,我深感柏拉图对于理想社会的构想是理性而美好的,他认为真正的正义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根植的,而不是通过法律来强制执行。

他还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真正实现理想国的构想。

通过阅读《理想国》,我也对自己对于正义、政治、教育等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正义,政治该如何去建设,以及教育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对于理想国的探讨也让我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6篇(2)《理想国》读书笔记4 今天终于把柏拉图的《理想国》读完了。

读《理想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读的过程中几次想要放弃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把它啃了下来。

然而,虽说是啃完了,但又确实说不出有什么体会或收获来。

于是,想象如果十几年前遇到这本书,情况应该不一样吧。

那时的我,读《圣经》,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读共五册的《毛选》,甚至还搜罗背诵希特勒的语录。

当时的我相信一定有一把理想世界的金钥匙,相信理想中的美好社会是可能实现的,相信人生应当奉献给“人类最庄严的事业”。

十几岁时的我,曾经完全依据自己的思考而产生了国家管理一切社会生活,儿童公有是可以是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想法。

如今看来,倒是于柏拉图不谋而合。

如果十年前看到柏拉图的《理想国》,想必会有如获至宝之感,进而奉为圭臬吧。

然而,现在的我依然是曾读过《1984》、《动物庄园》、《美丽新世界》,以及看其他该看或不该看的书的我了,已经是经过大学理性训练的我了,已经是不会相信为着某个美好理想,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够将天堂带入人间而不是使人间堕入地狱的我了。

希望建设想象中的美好未来,而牺牲当下的幸福是不理性的。

想建设人间天堂的,没有不造就人间地狱的。

没有彼岸的乌托邦世界,并且不应幻想通过努力可以实现那个所谓的人间天堂,相信理性而非热情,这是这十多年的读书学习给我带来的改变与财富。

带着强大偏见读《理想国》的过程,正是幸福地体验这种美好财富的过程。

《理想国》读书笔记 5 《理想国》传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实质应该是封建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国家。

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人被分为三等:掌握哲学思想的贵族上级、掌握武力的武士阶层,还有奴隶身份的广大平民。

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掌握在哲学家的手中,哲学家必须是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的人,同时也是一些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城邦的正义。

理想国读书报告范文

理想国读书报告范文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包括哲学、伦理、教育、⽂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理想国读书报告范⽂,希望对您有⽤。

理想国读书报告范⽂1 今天我为⼤家准备的是理想国的读书报告,⾸先,我想说明的是,我是从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与观点、我的评价、最后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个⼈感受这五个⽅⾯做的这个读书报告。

那么⾸先呢,就从写作背景说起吧。

⼀、写作背景: 柏拉图出⽣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7年,是雅典贵族阿⾥斯顿的⼉⼦。

她⽣活的年代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之际,⼤政治家伯利⽴克⾥的去世、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是整个社会群龙⽆⾸,危机四伏,社会秩序⼀⽚混乱。

柏拉图在经历了可怕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积极准备投⾝政界,准备⼒挽狂澜,⽤正义政治取代不正义政治。

但是,寡头政治使柏拉图的政治热情归于幻灭。

社会和国家都已经病了,如何才能挽救他们呢?四顾彷徨的柏拉图经过反复思考,觉得唯有系统的阐发正义的思想,使正义观念深⼊⼈⼼,使哲学家成为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的成为哲学家,整个社会和国家才能有转机,否则⼈类灾难⽆法避免。

这是促使柏拉图系统阐发正义思想并提出“哲学王”理论的现实政治背景和直接契机。

《理想国》正是经历这⼀思索之后提出的⼀整套的治国⽅案。

⼆、主要内容与观点: 主要内容: 全书以正义为线索,系统全⾯地阐述了柏拉图的国家学说是⼀部关于正义的专著,也是政治哲学史上关于正义理论的探索源头。

⼏千年来,柏拉图的正义论以及其探索正义的⽅法论深深影响了整个政治哲学史,成为⼈类探索良好政治秩序,寻找社会正义的理论基础。

以下是《理想国》的⼏个部分的描述: ⼀、在引⾔中讲到《理想国》的时代背景、作者和历史意义 ⼆、第⼀⼆卷中是从个⼈正义讲到城邦正义 三、三四五卷都讲了城邦的正义 四、第六七卷讲到了哲学和政治 五、最后的两卷就是讲了从正义到⼈的⾄善 观点介绍: 建的城邦会有更好的感性认识。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

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精选10篇)柏拉图的《理想国》读书笔记1读《理想国》,我认为最重要的,乃是不自满于眼下所有,唯有不断地融入新的环境与集体,才能启发思考从而了解自我、社会、国家政治、世界历史的变迁,体察到宇宙永恒的真理。

最终有所获益。

《理想国》以复杂逻辑架构起来的精致的语言论证背后,乃是透视了古希腊雅典城邦盛极而衰的政治乱象和在如此背景下体现的自由人的各种病态面貌。

通过归纳对比奴隶制社会现存的六种政制以及联系互生的状态,对应六种人格,如画家一般将这些表现勾勒出来,暴露其弊端。

“王者政治”,才是当时奴隶制社会的理想体制,才是正义的政治,统治者才是正义的统治者。

理想国的理想统治者当是哲学家无疑。

学习哲学,随时随地扩展眼界,灵魂始终被善的光芒照耀,以见识丰富认知才能更接近正确,对当下我们完善自身修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穴喻最让人印象深刻:一群人坐在洞穴中,背面连通光源,因为背对光源,头颈无法转动,因为有限的活动空间导致他们必然会把人走过的影像当成真实,沾沾自喜于摸透了影像运动的规律。

假如此时有人帮助一个人解脱了枷锁,此人身体能够自由转动而看到真实的光源时,他的眼睛因习惯黑暗而感觉痛苦,假如有人铁了心要将其拉出深渊,进一步认识外面的世界时,他仍需要一段时间改变自己既已形成的思维习惯,从近观事物的影像直到能够直接看到地球的最直接的光源,才有了对世界的基础认知,而那些安于洞穴环境的人则因为不愿挣脱束缚的“虚假自由”而陷入无知的深渊。

人寻求智慧的过程正是背过影像直接运用理性了解实体背后的实在的过程。

摆脱原有的有限视野,直达无限的旅程,建立理性,就是哲学的发展目标。

辩证法就是通过分析矛盾直达本质的过程。

以见识丰富认知,丰富哲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进而改变社会的风貌。

以为古希腊有限的经济基础以及风俗习惯使得《理想国》趋近正确却依然残留有唯心主义的问题,不能更加正确科学的看待世界观,但通过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开拓眼界,通过思考深化认知,就可以更加了解实在,趋向正确,这应当是本书最能够给我们启发的部分。

读理想国心得体会(精选7篇)

读理想国心得体会(精选7篇)

读理想国心得体会(精选7篇)读理想国心得体会篇1最近摆渡了柏拉图的名作《理想国》。

可能由于柏拉图所处时代与现今大不相同,书中又大量使用近乎诡秘的言辞来描述一些虚幻的精神理念,所以看完后仍有一些茫然,只有一些零乱琐碎的片段从脑海中闪过,零零总总拼凑后,也就这些印象。

有人说《理想国》通篇就是柏拉图自言自语一些完全属于想象的记录。

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免有些过激,但从他那种神秘的说法中,还是让人感到他是在瞎想。

《理想国》谈及了道德、教育、专政、民主、独裁、共产、文艺、宗教以及男女参军、男女参政、男女平权等等问题。

思想大师怀海特这样评价:“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都是柏拉图的注脚。

”可见其涉面之广、言论之深,叫人称奇。

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创造了学科的分支,那么柏拉图的思想体系便是学问的综合,一切分支的源头。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柏拉图对于正义的大量比划。

《理想国》开篇就提到的问题。

第一卷里,柏拉图和格劳孔、西蒙尼德、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

他用此为我们对正义的理解先入为主地打下了一个基础,有种充满魅力的强势。

接着他从第二卷起,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

“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就这样他又构建了一座充满正义的城邦。

最终他觉得,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然而纵观全书,他仍然没有对正义下那么一个定义。

什么是正义?读完了书,却被他勾起的思考套牢。

也许,因为他觉得没有对正义的最终定义,正义是要根据具体环境,情况而定的。

也许,他就是想让读者们不断思考这一问题,众人的力量总是最强大的,答案应该会比他一个人的更为全面正确。

也许,他只是想保持人们对于正义这样的重要却幻空的概念的持之以恒的思考精神。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

《理想国》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贵族家庭背景为其成长提供可观的物质条件以及优渥的教育环境,成为哲学先贤苏格拉底的得意弟子。

柏拉图心怀拳拳之心,心念祖国,平时迷恋于哲学研究,另外对于天文地理以及数学等专业亦是兴趣颇深,堪称文化知识多面手。

公元前339年是柏拉图人生重要拐点,其师苏格拉底蒙冤身死,柏拉图被迫离开雅典,开始游历求学之旅,并于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开设阿加德米学园, 一方面沉淀心灵,将所见所想记录于册,另一方面开始传道受业之路。

柏拉图在西方哲学界具有极高地位,其代表作品《理想国》中的创新教育理念更是一向受人推崇。

著名哲学家卢梭在《爱弥尔》就称其理念属于当世首创,其质量更是举世最佳。

政治家萨拜因则在作品《政治学说史》中指出《理想国》是教育类论述中的超凡之作。

二、内容简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故事为题材,叙述苏格拉底到贝尔斯祷神,归途被派拉麦克邀往家中,宾主滔滔谈论起来。

两人的辩论从各个角度暴露奴隶主阶级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艺术思想及教育思想。

故事中的苏格拉底是虚拟的、假托的,实际上就是柏拉图的代言人。

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和人讨论正义,分析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的互通性,系统地阐述了正义的概念。

柏拉图设计并展望着心目中理想国度的蓝图,提出在“理想国”中才能真正实现正义。

《理想国》共十卷。

第一、二卷讨论公道正义问题。

因为在柏拉图的思想中,国家的建立是为求实现公道正义,所以这两章概括了全书的主旨。

从第二卷后半到第三卷,讨论卫国者的教育,也是执政者的初级阶段教育。

第四卷讨论教育的效能与领导,还谈及节制、勇敢、睿智、正义等的意义。

第五卷讨论学前教育和妇女教育。

第六卷和第七卷讨论哲学家的培养,也就是执政者的高级阶段教育。

第八卷、九卷谈论政体。

第十卷谈论艺术。

三、感悟体会柏拉图关心时事,心怀家国,更视人类发展为己任。

他肯定了教育在推动社会继承,保持国家稳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关联,教育核心在于人才培养,国家发展根基在于人才储备,因此教育优劣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国家兴亡。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一、书名:《理想国》(前五卷)二、著者:xx三、页数:157四、内容概要第一卷苏格拉底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祭奠之后被玻勒马霍斯请回了家,与他的友人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

在与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讨论时,苏格拉底运用了“精神助产术”,推翻了“正义是欠债还债”,“正义就是助友害敌”等错误主张。

并让克法洛斯意识到金钱不能代替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特别是对于坏人。

在接下来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辩中,他通过讨论利益和德性的问题,反驳了对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不正义是强有力的观点。

第二卷格劳孔向苏格拉底提出质疑,他与其弟阿得曼托斯提出正义与不正义的后果和利益不同,认为不正义对自己会更有利。

苏格拉底“由大见小”,开始阐述城邦的正义。

理想国的命题就此展开。

讨论了有关国家中的社会分工问题。

他讲述了怎样组成一个健康的城邦。

接着话题从关于“护卫者”的讨论转到了教育上。

他认为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

儿童易被塑造,要给儿童讲最优美高尚的、编得好的故事。

苏格拉底认为诗歌和音乐不可亵神。

不能把神描绘得丑恶不堪。

第三卷进一步讨论教育的问题。

苏格拉底认为文艺作品中不应展示假恶丑的主张,音乐也是一样。

通过讨论“模仿”的问题,他表示对戏剧恨厌恶。

这一切都是因为“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

”“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

”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诉讼或就医之类的事情上。

教育之后自然是考察。

第四卷苏格拉底提到了护卫者。

讲述了护卫者的责任、标准以及如何教育培养。

“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国家的四种品质;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国家由三等人——生意人、辅助者和谋划者组成一样,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智组成。

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品质与其居民的品质是一致的。

第五卷苏格拉底想要论述很多不同种类的政体,讲述了妇女和儿童的问题。

他的主要观点是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报告【版本信息】书目:《理想国》作者:〔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版次:2017年 .北京【作者简介】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他的著作大多以对话录形式记录。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世界各处求知识。

四十岁时,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开始创办柏拉图学院,亚里士多德就从此校毕业。

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的根据和“和谐”的概念等影响,构成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内容提要】《理想国》一书的中译本比较多,内容涵盖了柏拉图理想中的国家所应考虑的一切。

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他此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作了最为完整系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后各种作为社会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一直发挥着影响,而一般人并不感觉到这个影响的存在。

《理想国》的解锁密码就是善的概念是最高智慧,它解释了什么是永恒与不朽。

【核心观点】第一卷1.上了年纪的确使人心平气和,宁静寡欲。

到了清心寡欲,弦不再绷得那么紧的时候,这境界真像索福克勒斯所说的,像是摆脱了一帮子穷凶极恶的奴隶主的羁绊似的。

许多痛苦,包括亲人朋友的种种不满,其原因只有一个,不在于人的年老,而在于人的性格。

如果他们是大大方方,心平气和的人,年老对他们称不上是太大的痛苦。

2.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这就是所谓的“还债”。

3.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4.不管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第二卷1.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人们说,既然正义是两者之折中,它之为大家所接受和赞成,就不是因为它本身真正善,而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力量去干不正义,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定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书名:《理想国》(前五卷)
二、著者:柏拉图
三、页数:157
四、内容概要第一卷苏格拉底到比雷埃夫斯港参加祭奠之后被玻勒马霍斯请回了家,与他的友人开始了关于正义的讨论。

在与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讨论时,苏格拉底运用了“精神助产术”,推翻了“正义是欠债还债”,“正义就是助友害敌”等错误主张。

并让克法洛斯意识到金钱不能代替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特别是对于坏人。

在接下来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辩中,他通过讨论利益和德性的问题,反驳了对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的观点、不正义是强有力的观点。

第二卷格劳孔向苏格拉底提出质疑,他与其弟阿得曼托斯提出正义与不正义的后果和利益不同,认为不正义对自己会更有利。

苏格拉底“由大见小”,开始阐述城邦的正义。

理想国的命题就此展开。

讨论了有关国家中的社会分工问题。

他讲述了怎样组成一个健康的城邦。

接着话题从关于“护卫者”的讨论转到了教育上。

他认为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

儿童易被塑造,要给儿童讲最优美高尚的、编得好的故事。

苏格拉底认为诗歌和音乐不可亵神。

不能把神描绘得丑恶不堪。

第三卷进一步讨论教育的问题。

苏格拉底认为文艺作品中不应展示假恶丑的主张,音乐也是一样。

通过讨论“模仿”的问题,他表示对戏剧恨厌恶。

这一切都是因为“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

”“音乐教育之后,年轻人应该接受体育锻炼。

”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诉讼或就医之类的事情上。

教育之后自然是考察。

第四卷苏格拉底提到了护卫者。

讲述了护卫者的责任、标准以及如何教育培养。

“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国家的四种品质;节制、勇敢、智慧、正义、国家由三等人——生意人、辅助者和谋划者组成一样,灵魂由欲望、激情和理智组成。

苏格拉底认为城邦的品质与其居民的品质是一致的。

第五卷苏格拉底想要论述很多不同种类的政体,讲述了妇女和儿童的问题。

他的主要观点是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

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

他认为给男女提供同等的教育,二者的天然禀赋是一样的,在工作方面男女平等;还谈到了优生优育和幼儿教育问题。

在士兵的行动准则之后,苏格拉底说出了哲人做王的观点。

还有关于什么是“意见”的论证。

五、读后心得: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格拉底对于正义和不正义的论证。

人们总是认为坚持正义的正直的人比起其他人来说会吃很多的亏,也会受很多的苦,色拉叙马霍斯用牧羊人与羊的例子,来说明牧羊人只是想喂饱羊来使自己获得最多的利益。

认为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是比正义更有力,更如意,更气派。

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即使是到了现在,当你用正当的手段朝着你的目标辛辛苦苦奋斗时,有人会以一些非正义的手段来快速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看起来不正义的人总是比正义的人能力强,因为真正正义的人在做事时会受很多原则的限制。

格老孔的两个观点:第一点--正义的本质
和起源。

人们说:作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

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

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

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

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订法律立契约。

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

任何一个真正有力量作恶的人绝不会愿意和别人订什么契约,答应既不害人也不受害--除非他疯了。

第二点。

那些做正义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本事作恶。

他认为在任何场合之下,一个人只要能干坏事,他总会去干的。

大家一目了然,从不正义那里比从正义那里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阿得曼托斯认为正义不是人甘心所为,为名声出节制和正义固然美,但是艰苦。

纵欲和不正义则愉快,容易,他们说指责不正义为寡廉鲜耻,不过流俗之见一番空论罢了。

他们说不正义通常比正义有利。

他们庆贺有钱有势的坏人有福气,不论当众或私下里,心甘情愿尊敬这些人。

他们对于穷人弱者,总是欺侮蔑视,虽然他们心里明白贫弱者比这些人要好得多。

这也就是说人虽然都知道正义是对的,可是迫于现实,不得不低头。

虽然嘴上对不正义人不屑一顾,但心里还是很羡慕不正义所带来的利益的。

甚至有人认为正义是无能的代名词,因为他没有能力通过所谓的不正义的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从而就把自己归为“正义者”的行列之中,由此落得了个好名声。

我认为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但这种人的行为称不上“正义”,是伪装出来的,真正正直的人是由内而外的,即使有比较偏激的人认为一个无知加低能的人一定是善良而又正直的,正直也并不代表着无知和低能,正直的人有自己的处世原则,不会专靠玩弄卑鄙的手段为生或者达到自己的目标。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城邦之中,护卫者的责任很重要,护卫者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外,还应是意气风发的,同时应该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

否则,用不着敌人来消灭,他们自己就先消灭自己了。

一个好的护卫者必须是一个既温和,又刚烈的人,这是两种相反的性格,但对于他们来说二者缺一不可。

苏格拉底又说:“我们可以在一个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里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品质结合起来了”。

所以说不正义的人未必就比正义的人有力。

正义的人也可以是出类拔萃的人。

不正义的人和正义的人都会是聪明的,但只有正义的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正义的人比起不正义的人究竟有多吃亏呢?行为诚实正直的人有时难免会为不正义人的作为感到忿忿不平。

《圣经》诗篇37篇里有一段非常有意思,描写的就是正义人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不正义人的行为,怎样看待不正义的人的结果比正义人好。

文中是说: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也不要向那行不义的生出嫉妒。

因为他们如草快被割下,又如青菜快要枯干,另有一处是说:义人的的路,好像晨曦,越照越明,直到日午。

苏格拉底在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辩论中提到:一个又聪明又好的人,不愿超过和自己同类的人,但愿超过跟自己不同类而且相反的人。

但是一个又笨又坏的人反倒对同类和不同类的人都想超过,不正义的人同时想要胜过同类和不同类的人,正义的人不愿超过同类而只愿超过不同类的人。

正义者跟又聪明又好的人相类似,而不正义的人跟又笨又坏的人相类似,所以正义的人是好又聪明的,不正义的人是笨又坏的。

正义的人聪明能干,而不正义的人根本不能合作。

当我们说不正义者可以有坚强一致的行动,我们实在说得有点不对头。

因为他们要是绝对违反正义,结果非内讧不可。

正义的人是有真正智慧的人,因为他懂得怎样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光明。


阿得曼托斯在与苏格拉底德对话对话时还提到一个问题,年轻人多半会用品达的问题来问他们自己:“是用堂堂正义,还是靠阴谋诡计来步步高升,安身立命,度过一生?”年轻人是否能从这些高论中得出结论,知道走什么样路,做什么样人,才能使自己一生过得最有意
义吗?或许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曾经思索过的问题,三年前,我的中学课堂上,一位老师举了个有趣的例子:有三个诚实正直人A、B、C,为第一组;三个卑鄙诡诈的坏人D、E、F 为第二组,F和D出现激烈矛盾后出走,剩下E与D一同对抗第一组,由于二人卑鄙诡诈,终于得逞,第一组的人陷入被动,F加入了第一组,后悔想回去看看,因为第一组的人做事实在太守原则,结果发现D将E赶走,E很狼狈地流浪。

F猛然发现,原来和第二组的人是永远做不成朋友的,即使处于同一战线,依旧是相互利用,彼此勾心斗角,不论结果是否成功,都有可能斗争地你死我活。

而与A、B、C可以成为朋友,可以朝着一个正确的目标努力,有一天会实现梦想。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与正义的人为伍,但正义的定义还是需要自己去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