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画家梵高教学设计
第17课画家凡高(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四年级下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凡高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凡高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并启发他们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
2.教学难点
-凡高绘画风格的理解: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凡高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需要教师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情感表达的实践: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作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从而在画作中表达情感。
-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作品分析。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凡高的生平、绘画风格及其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凡高艺术风格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绘画练习进行得如火如荼。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绘画练习时也勇于尝试凡高的风格。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敢大胆运用色彩和笔触的问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情感表达还不够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勇敢地尝试和表达。
1.在理论介绍部分,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2.在重点难点解析时,运用更多实例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凡高的艺术风格。
3.在实践活动环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提高自信心。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3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画家凡高》是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通过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掌握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材中提供了凡高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的图片及分析,以及创作凡高风格画作的步骤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不同的绘画风格和技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上,学生将会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认识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学会欣赏凡高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能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创作出具有凡高风格的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掌握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创作出具有凡高风格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凡高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进行创作。
3.讨论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熟悉凡高的代表作品。
2.学生准备:带好自己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凡高的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通过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进行画作。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画家梵_高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梵高▏人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及其画风。
2.掌握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的基础方法。
3.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画风。
2.学习用素描技法表现人像。
教学难点1.掌握素描技法的基础方法。
2.绘制人像时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或黑板、彩笔。
2.学生绘画用纸、铅笔、橡皮、卷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展示其代表作《向日葵》、《星夜》等画作,并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梵高的画风,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学习素描基础技法(15分钟)1.教师讲解素描的概念、方法和基本技法,并示范绘制素描的步骤。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练习用铅笔绘制直线、圆形等基础图形,熟练掌握轻重线搭配、明暗对比等素描技法。
3.绘制人像草图(2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素描技法绘制人像的草图,注意线条的质感和自然流畅。
2.学生仿照教师示范,尝试绘制人像草图,注意调整线条的粗细、弯曲程度和长度,逐渐掌握绘制人像的基本方法。
4.课堂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人像草图,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素描技法和人像绘制的基本方法。
教学反思1.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绘画技法,需要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教学。
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重点放在素描技法的讲解和练习上。
2.在学生绘制人像草图时,教师需要及时观察和指导,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3.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课堂教学的安排和分工等,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1)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第17课画家凡高》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凡高的绘画作品,通过学习凡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凡高的几幅代表作品,如《向日葵》、《星夜》等,以及凡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的相关介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元素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然而,对于凡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通过对凡高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对色彩、形状、线条等基本元素的运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凡高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流畅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凡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凡高的作品。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凡高的绘画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掌握。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凡高的作品,分析其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凡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图片。
2.学生准备:带好美术工具,如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凡高的几幅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凡高的绘画风格。
同时,简要介绍凡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凡高的生平和绘画风格,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凡高的作品。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凡高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流畅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凡高的作品,分析其绘画技巧。
画家的梵高美术教案

画家的梵高美术教案【篇一: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画家凡高》教案】欣赏课——《画家凡高》简要教学流程一、导入新知(预计用时3分钟):通过哆啦a梦时光机引出原始人类岩画《石灰手印》,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岩画《受伤的野牛》,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被俘的公牛》等绘画艺术的萌芽作品,一直到文艺复兴的巅峰《蒙娜丽莎》和《圣母》,但1841相机的发明,给绘画巨大的冲击,正是因为这种冲击,绘画艺术不但没有被泯灭,反而发展的更加异彩纷呈,此时出示《海边渔船》,其作者就是凡高,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画家凡高》。
二、探究新知(预计用时22分钟):活动一,探究凡高生平。
组织学生根据课本组内探究交流凡高的生平,组内合作完成基础题卡,并由组代表发言。
活动二,探究凡高作品。
引导学生欣赏凡高的人物、风景和静物画,感悟凡高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探索题卡,并由组代表发言。
此环节解决本课重点。
三、评价新知(预计用时13分钟):教师出示两个弹性作业:1、选一幅你印象最深的凡高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简单的描述。
2、简单描述凡高的生平。
组织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实际情况,运用100字以内的文字做简要描述,教师适时引导、点评。
此环节解决本课难点。
四、总结、拓展(预计用时2分钟)简要总结本课内容,包括凡高的生平及其作品的内容、色彩、笔触等艺术风格,并布置亲子拓展作业:将今天学习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凡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感悟?下节课我们将一起交流并临习大师凡高的作品。
凡高一生基础题卡1、凡高于()年()月()家庭。
于()年()月()日自杀离世。
2、凡高曾在1877年—1879年在()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岁时开始作画。
3、凡高的作品受到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为荷兰()派画家。
4、1888年后,凡高的大部分作品是在法国南部小镇(5、凡高卖出的唯一一幅作品是《。
小组交流探索题卡1、凡高人物画的代表作有《》、《、《》等。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 画家 梵高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梵高的绘画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梵高的生平简介及其代表作品。
2. 梵高绘画的特点:色彩、线条、构图等。
3. 梵高的绘画技法:厚涂、短线条等。
4. 学生创作练习: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梵高的绘画特点,能够运用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梵高的代表作品图片、PPT、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梵高的生平简介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其绘画特点,如色彩、线条、构图等。
3. 演示:展示梵高的绘画技法,如厚涂、短线条等,并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进行创作。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练习,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绘画。
5.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1. 画家梵高2. 内容:梵高的生平简介、代表作品、绘画特点、绘画技法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自己的作品。
2. 要求:运用梵高的绘画技法,如厚涂、短线条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梵高的绘画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其绘画技法进行创作。
2. 教学方法:通过PPT、演示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
以上是关于《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9课画家梵高》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凡高人美版(2023秋)

(2)后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理解:后印象派绘画风格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作品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其特点。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凡高与其他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了解后印象派绘画风格与传统的印象派有何不同。
(3)情感态度的传达:凡高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强烈,学生需要学会欣赏并理解其背后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2)学习凡高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凡高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并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举例:凡高在描绘人物时,常用线条勾勒出轮廓,再用色彩填充;在描绘自然景观时,注重色彩的变化和层次感。
(3)鉴赏凡高的代表作品:通过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了解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凡高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向日葵》展现了凡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学生通过欣赏,可以了解其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1)凡高线条、色彩的运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并掌握凡高独特的线条、色彩运用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和实践练习来突破。
10.画家梵高(教案)人美版(北京)美术四年级下册

题目:请分析梵高的绘画风格,并描述其特点。
答案:梵高的绘画风格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他的作品色彩鲜艳,笔触粗犷,充满了表现力。他常常使用油画棒和刷子,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感。梵高的画作中色彩的对比和互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他的线条细腻,有时呈现出涂抹的效果。
例题2:解析梵高的色彩运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通过学习梵高的绘画风格和技巧,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力,学会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将发挥自己的创意实践能力,运用梵高的绘画方法创作出独特的画作;同时,学生还能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加深对文化理解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美术核心素养。
2. 教学难点
(1)对梵高艺术特点的理解:学生可能对梵高的艺术特点,如强烈的色彩对比、粗犷的笔触等,难以理解和掌握。
(2)梵高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可能对梵高的绘画技巧,如油画棒的运用、色块的组合等,难以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3)创意实践能力的发挥:学生可能在创作过程中,难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实践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9. 梵高的艺术理念:梵高认为艺术是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方式,他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反对传统艺术的束缚。
10. 梵高的生平与艺术的关系:梵高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
七、典型例题讲解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内容,讲解以下五个典型例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梵高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
展示梵高的几幅代表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梵高的艺术风格。
简短介绍梵高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7课 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7课画家凡高》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通过学习凡高的代表作品,使学生掌握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凡高的生平简介、艺术特点、代表作品欣赏以及绘画技巧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表现自我。
在欣赏和分析作品时,学生容易关注到画面的直观形象,但对艺术家的生平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尚需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学会运用色彩、线条、构图等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艺术多样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
2.难点:运用色彩、线条、构图等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画家凡高的生平及其艺术特点,引导分析凡高的代表作品。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凡高作品的欣赏和感悟。
4.创作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画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2.图片:凡高的代表作品图片及相关的生平资料3.画材:水彩、彩笔、铅笔、画纸等4.课件: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及动画素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引导学生关注画面色彩、线条和构图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凡高的生平简介及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凡高的创作背景,分析其作品《星夜》、《麦田里的乌鸦》等的特点。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答案:凡高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表达。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性的探索。凡高运用明亮的色彩、粗犷的笔触、强烈的光影效果等绘画技巧,将内心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如在《星夜》中,他以旋涡状的笔触描绘出星空,表达出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在《麦田带乌鸦》中,他以阴暗的色调描绘麦田,表达出对生活的绝望和挣扎。凡高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力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通过学习凡高的绘画风格和生平经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创新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力。学生将学会欣赏凡高的作品,分析其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运用,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凡高作品的理解,培养创新表现能力。通过了解凡高的生平背景和艺术追求,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意义,提高文化理解力。
5.及时给予反馈:在学生进行绘画实践时,我会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交流,让他们在学习中相互启发和借鉴。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绘画实践:要求学生以“凡高的绘画风格”为主题,创作一幅作品。通过绘画实践,巩固对凡高绘画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能够欣赏凡高的作品,理解艺术创作背后的情感和思想。
-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升艺术素养。
4.文化理解:
-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意义,提高文化理解力。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凡高的艺术作品,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凡高的绘画技巧,还能够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创新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家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感受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2. 通过学习凡高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介绍凡高的出生、成长、创作经历以及与绘画相关的趣事。
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向日葵》、《星夜》、《麦田里的乌鸦》等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
4.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其代表作品,掌握凡高绘画风格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凡高作品图片、教学课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画家及绘画风格,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家凡高。
2. 画家凡高生平介绍:讲解凡高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凡高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展示凡高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欣赏,感受凡高绘画的独特魅力。
5. 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画家凡高生平事迹2. 凡高代表作品欣赏3. 凡高绘画风格特点4. 创作实践活动要求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具有凡高风格特点的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凡高生平事迹及绘画风格的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 画家 梵高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一、教学背景这是一节介绍欧洲著名画家梵高的美术课,课程适用于四年级下学期。
通过学习梵高的生平和画作,让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思想,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梵高简介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一位荷兰画家,被誉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画风独特,明亮的色彩和强烈的笔触充满了他自传式的艺术作品,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狂热和寂寞。
2. 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星夜》•《自画像》等3. 学习方法通过欣赏名画、阅读课外书籍、模仿绘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梵高及其经典画作,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美术水平。
4. 学习目标•了解梵高的生平和艺术历程;•通过欣赏和模仿梵高的名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能够运用知识,自主创作符合主题要求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时间活动内容10 min 课前导入引导学生联想自然景色,欣赏几幅具有浪漫风格和明亮色彩的欧洲画作25min教师讲解通过文献阅读及图片欣赏,介绍梵高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20min学生模仿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梵高的名画,感受画家的情感表达能力5 min作品展示和讨论让几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共同讨论15min总结和评价回顾学习内容和成果,加深学生对梵高的认识和理解10 min作业布置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和创作作业,以加深对梵高的认识和掌握2. 课堂教学设计2.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PPT等形式,给学生展示几幅具有浪漫风格和明亮色彩的欧洲画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联想,预备学习本堂课的知识内容。
2.2 讲解教师可以通过PPT或者其他形式,介绍梵高的生平和代表作,通过文字和图片,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位荷兰画家的作品风格和艺术思想,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行探究。
2.3 模仿学生可以在观看梵高的画作之后,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自行进行模仿和创作,以便更好地掌握画家的特色和风格,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表现能力。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7课画家凡高(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学习凡高独特的绘画风格;掌握油画的基本技法,能够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凡高的生平事迹:介绍凡高的出生、成长、创作经历以及与绘画相关的趣事。
2. 凡高的代表作品:欣赏《向日葵》、《星夜》、《麦田里的乌鸦》等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3. 凡高的绘画风格:讲解凡高独特的绘画技法,如厚涂法、强烈的色彩对比、粗犷的笔触等。
4. 油画基本技法:学习油画的调色、上色、干燥等基本技法。
5. 创作实践: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学习凡高的绘画风格,掌握油画基本技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凡高的绘画风格,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凡高作品图片、油画颜料、画布、画笔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新课内容:介绍凡高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绘画风格。
3.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凡高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4. 技法讲解:讲解油画的基本技法,并示范如何运用凡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画家凡高2. 内容:凡高的生平事迹凡高的代表作品凡高的绘画风格油画基本技法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凡高绘画风格为主题的油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凡高的生平事迹和绘画风格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凡高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绘画风格,掌握了油画基本技法。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画家梵_高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画家梵·高 | 人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作品特点,掌握后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教学内容1. 梵高的生平简介:介绍梵高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和成就。
2. 梵高的作品欣赏:分析《星夜》、《向日葵》等著名作品的风格和技巧。
3. 后印象派绘画特点:讲解后印象派绘画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4. 实践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梵高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色彩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梵高的作品图片、PPT、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梵高的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梵高的生平和作品特点,讲解后印象派绘画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梵高的绘画风格进行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画家梵高2. 提纲:梵高的生平、作品欣赏、后印象派绘画特点、实践创作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幅梵高的作品进行临摹,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梵高的绘画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2.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互动环节,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在美术的世界中找到乐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的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人美版 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十七课《画家凡·高》教案

星月夜(油画)1889在这幅画中,文森
线条和情绪变化
特•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
欣赏分析星月夜作
提高学生欣赏、
动和变化的星空。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凡∙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无数旋转而跃动的笔触,表现出螺旋状的光环,使星空充满了流动的气势C
四、课堂练习:
欣赏作品说感受
通过所有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感受,感受所有作品的独特风格
(出示课件图片及音乐)提出创作要求:
以短文形式记录感
根据要求进行深
欣赏本册第一页《莺尾花》或者本课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写出150字的短文记录下你的感受,并画出简单的构图分析。
教师指导制作
五、课堂总结:
受
刻的分析感受,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和作文水平
特点:色彩强烈;线条奔放粗犷;充满着善良、美好;自由和想象。
视频欣赏,再次了解画家凡∙高吃,欣赏马铃薯的人
简单介绍作品内容?可以已从作品的色彩、构图和笔触进行简单描述。
吃马铃薯的人(油画)1885。这幅作品表现了农家简朴生活的画作、作品描述了劳作一天的家人在低矮简陋的房中,借着昏暗的油灯围坐在桌子前面吃饭的场景。他表达了画家对底层民众的同情,被公认为是凡・高平生第一件重要代表作。
三、合作探究
欣赏分析:分析作品的特点、内容,从
题
细腻
作品的表现手法色彩、构图、笔触进行分析
根据作品欣赏分析
提高学生对色
评述?
分别欣赏向日葵和阿尔附近的吊桥
色彩偏暖而鲜艳,构图简单明了,笔触细腻线条流畅。
小结凡高的作品:说一说,通过欣赏你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画家梵高 》 人美版(北京)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画家梵高》人美版(北京)一. 教材分析《第9课画家梵高》是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本课主要介绍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生平和艺术成就,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梵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梵高的生平介绍,又有对其作品的详细分析,还有梵高绘画技巧的讲解。
教材中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梵高的艺术风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梵高的了解可能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了解梵高及其艺术成就。
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对于新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充满好奇,这有利于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参与。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梵高的生平事迹,认识和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特点。
2.学习梵高的绘画技巧,尝试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梵高的生平事迹,认识和欣赏梵高的代表作品,理解其艺术风格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习梵高的绘画技巧,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梵高的生平事迹和绘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梵高的艺术风格。
2.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梵高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梵高的作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4.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梵高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9课画家梵高》。
2.图片资料:梵高的代表作品图片,以及其他相关画家和艺术风格的图片。
3.绘画材料:画纸、画笔、颜料等。
4.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引导学生关注梵高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第17课画家凡高(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17课画家凡高(教案)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高的生平事迹,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感受其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尊重艺术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凡高的生平事迹:荷兰画家,后印象派代表人物,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2. 凡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星夜》、《麦田里的乌鸦》等。
3. 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强烈的色彩对比,粗犷的笔触,表现主义倾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了解其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展示凡高作品的图片。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画家和作品,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内容:介绍凡高的生平事迹,展示凡高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
3. 作品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凡高的生平事迹2. 凡高的代表作品3. 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凡高绘画风格为灵感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了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发现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凡高绘画的魅力。
凡高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1. 色彩的使用:凡高是一位色彩大师,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他喜欢使用纯度高的颜色,如黄色、蓝色、红色等,这些色彩在他的作品中起到了突出主题、表达情感的作用。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17、画家凡高》教学设计

4.《向日葵》的分析:凡高的《向日葵》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以向日葵为主题,色彩鲜艳,笔触有力。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凡高在色彩运用和画面构图方面的技巧。
5.色彩的运用:在凡高的作品中,色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情感,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搭配,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2.拓展要求:
a.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拓展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
b.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观看视频、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
6.画面构图技巧:凡高的画面构图独特,他善于运用空间、形状和线条来构建画面,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7.绘画材料的运用:凡高在绘画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绘画材料,如油画颜料、画笔等。他对绘画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使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质感和表现力。
8.凡高的创作理念:凡高认为艺术应该来源于生活,他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将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融入到作品中。
知识点梳理
1.凡高的生平介绍:凡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的作品以大胆的色彩和独特的笔触风格而闻名。凡高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依然坚持绘画,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2.印象派绘画的概念: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末在法国兴起的一种绘画风格,强调光线的变化和色彩的对比,追求瞬间的印象和自然的效果。凡高虽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的作品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凡高这位画家的基本概念。凡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对色彩的大胆运用而闻名。(详细解释概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凡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这个案例展示了凡高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他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画家梵高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课题
画家梵高
课 型
欣赏评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画家梵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梵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
重点
了解画家梵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
难 点
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图片、资料、范图,绘画工具等。
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组织教学
二、课前准备
设计《画家梵高》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学生收集凡.高的相关资料和作品。
三、引入
1.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色彩和笔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教师准备深色画纸、共用的水粉、水彩等。)
2.按要求涂色:
(1)单色平涂第一颗星。
(2)以旋转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表现第二颗星。
3.学生边尝试,边感受。
4.谈谈有什么不同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平涂整齐,呆板;旋转笔触,鲜艳,色彩有动感,活跃,醒目……
四、新授、实践
1.自学(利用课件)
2.分组欣赏
3.反馈(以小组形式)
4.教师总结
梵高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在他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留下了800多件油画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他窘迫的生活状况……
五、延伸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培养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创设情境,利用动手尝试,初步感受用笔 用色的不同,引发学生对笔触与色彩的认识,激发兴趣。并引发课题。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作家。
激发学习美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画家凡高》是一节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评述课。
课标中对中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观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凡?高曲折而短暂的一生是悲剧性的,这位天才画家在短短十年的绘画生涯中,却留下了大约800多件油画以及几乎相同数量的素描作品。
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是凡?高对绘画艺术狂热的证据。
而如此一个充满艺术向往和激情的人,却在孤独潦倒中苦苦挣扎。
窘迫的生活与艺术的执著相互映衬,使凡?高这位艺术大师更具吸引力。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从朦胧的认识深化为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欣赏,以及对画家艺术人生的了解和评价。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凡?高生平及绘画风格,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
应会:能用简单的文字对凡?高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述,能查阅、收集相关资料。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了解、分析凡?高的一生,学习凡?高对艺术的热情、执著、勤奋创新的精神。
同时感悟人在逆境中应该怎样调整控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健康的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了解画家凡?高及其作品。
学习如何欣赏评述凡?高作品的方法。
难点:通过欣赏凡?高的作品,感悟他内心的艺术表现情绪。
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述。
学习材料
凡?高相关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收集:
1.课前收集凡?高相关图片资料。
2.谈谈你对凡?高的了解。
教学意图: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知识。
二、阅读:
1.自学了解书中文字,了解凡?高的一生。
2.阅读后,了解了画家哪些信息?如国籍、家庭、艺术巅峰等。
3.你还有哪些问题?
教学意图:自学及培养提炼文字信息的能力。
三、欣赏:
1.欣赏凡?高作品:
a.《自画像》笔触、色彩、割耳朵的故事、如果你在逆境中该怎样调整心态......
b.《吃马铃薯的人》色调、早期绘画风格、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画速写......
c.《星月夜》笔触表达的情绪、幻想星空......
d.《阿尔附近的吊桥》文学语言描述......
e.《向日葵》为什么喜欢、有关向日葵的信息、厚涂法表现花瓣的好处......
f.《鸢尾花》画一画......2.为作品编排顺序:荷兰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圣雷米时期...奥维尔时期
3.总结:凡?高是后印象主义画派主要画家之一
教学意图:分析画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用文字描述一幅画。
2.临摹一幅画。
3.小结:我们初识了这位充满传奇的艺术家,希望你们能够更深地了解他和他的绘画。
教学意图:知识的拓展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