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加强民生保障,维护社会公平 (2)
2019届中考思想品德 时政热点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2019届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十三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热点聚焦】材料一:2012年8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这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玲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
6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文发布这一纲要。
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四:2012年10月8日,财政部网站报道,为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财政近日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
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索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
【设问角度提示】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于三个角度)答: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等。
初中政治考点维护社会公平怎么做
初中政治考点维护社会公平怎么做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合作的成功和延续,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政治考点维护社会公平,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政治考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行为的含义?(什么是正义行为)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非正义行为的含义?(什么是非正义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什么?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社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正义?(正义行为的好处)(1)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2)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3)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正义制度的存在会产生哪些积极作用?(意义)(1)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2)公平的获得也需要正义的制度作为支撑;(3)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怎样自觉维护正义?(1)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2)做有正义感的人。
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1)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2)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3)未成年人,既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的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4)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思,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2)有利于人们共享经济发展成果;(3)有利于社会的发展;(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开展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3)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中考政治专题重视改善发展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008年中考政治专题重视改善发展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教材的结合点1.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平正义是我们社会生活追求的一个重要课题。
2.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3.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健康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4.社会公平需要正义的社会制度来支撑,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人民共享劳动成果。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9.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0.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11.我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12.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
13.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14.受教育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15.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教育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17.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常见命题角度1.党巾央、国务院为什么必须更加重视改善民生问题?(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关注民生,有助于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社会公平》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政治下册《维护社会公平》知识点整理、如何理解(认识)公平的相对性?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作出不懈努力。
P1032、如何理智面对(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正确做法?)(1)当不公平现象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合理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P104(2)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时、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P104(3)当见到不公平现象时,我们要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P105 让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公平问题,增强公平意识,为实现社会公平,履行我们的职责,贡献自己的力量。
P99 [《复习指南》例题]P63-48-(2)我们该怎样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八下导学例题]P65-1-(2)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八下导学例题]P76-123-(3)假如你也遇到类似不公平的现象,应该如何对待?3、哪些因素制约人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
P104[八下导学例题]P66-4-(2)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他们该如何面对?4、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为什么要公平地合作?/为什么说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P106(1)社会需要合作,合作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在这种合作中,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
(2)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2024年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2024 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中考政治一直紧密联系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 2024 年中考可能涉及的一些政治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知识点。
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知识点:1、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体现,如发展特色农业体现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体现协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现绿色。
3、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
二、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如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等。
相关知识点:1、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3、综合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关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四、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知识点: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全国两会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全国两会热点链接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踔厉奋发共襄复兴伟业,勇毅前行再谱时代华章。
历经光辉岁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的人民政协,又迎来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角度一2023 年全国“两会”概况1.(哪些类)2023全国“两会”的召开彰显了哪些道理?(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5)“两会”汇集民意,共商国是,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国家重大事务,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
★2.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有哪些?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物质基础。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
★3.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决策。
③民主监督。
★4.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⑴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⑵基本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⑶具体形式:①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②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中考思想品德两会热点专题辅导 专题三 保障改善民生 维护公平正义 湘教版
2013思想品德中考两会热点专题辅导专题三保障改善民生维护公平正义【热点聚焦】材料一: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作报告,一万五千字的报告中“民生”十一次被提及。
民生,作为本届政府十年工作业绩中最“浓墨重彩”的部分,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着力点.再次被凸显和强调。
材料二: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材料三:城乡医保覆盖13亿人,织就世界最大的养老保障网,保障房建设规模之大史无前例……近五年,中国的民生成绩单亮点频现。
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民生领域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公共服务领域欠账不少。
【设问角度提示】1.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至少3个问题答: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某些地方上学难:②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③看病难、看病贵;④房价高、买房难;⑤社会治安不好:等等。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答:①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②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④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⑤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3.民生问题反映我国社会的什么国情和主要矛盾?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①国情: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解决民生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党和政府应该怎样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同类题:为“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请你向当地政府写一封建议书。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④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⑤加强“三农”工作,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等。
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 注重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2008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时政背景综述】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判断我国改革发展的基本形势,探索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论断,奏响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符合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关事件链接】惠农:我国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继续完善。
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等都将加大。
住房: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将加快改善。
廉租房制度将惠及更多家庭,所有市、县对住房困难的城市低保家庭,将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社保:从2008年开始,养老金再连涨3年,全国总算账,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将超过每人每月1200元。
医保:2008年,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都将提高到8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标准从20元提高到40元,提高一倍。
【教材知识连线】1.从“是什么”的角度理解诸多民生问题的存在表明: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2.从“为什么”的角度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等主干知识全方位解读关注民生的必要性。
3.从“怎么做”的角度懂得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关注民生应该采取的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等。
中考政治热点——关注“两会”,危机中惠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关注“两会”,危机中惠民生,促进社会公平话题一:关注民生1.2009年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试点的指导意见》。
温家宝总理要求,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这意味着我国农民在60岁后将能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
试点在“十一”前启动。
闻此消息,三位农民兴高采烈地议论着:甲: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啊!乙:有了新农保做保障,我再也不用为养老犯愁了。
丙:可不,这让咱和城里人的待遇一样了,咱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概括上述对话体现的教材中的观点。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等等。
(2)除了养老保险以外,国家还加强和完善了哪些保障制度以解百姓的后顾之忧?城乡居民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面对危机,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组合拳快速持续出击,使得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2%。
(1)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说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
(2)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有何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拉动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等。
3.当前我国的民生问题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食品安全,劳动就业任务艰巨,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就医难,房价过高等。
4.你能列举一些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其他惠民措施吗?减免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廉租房建设、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等。
5.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有哪些?根本途径是什么?途径: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四 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四、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时政背景材料】1.2020年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20年试点范围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2.2020年12月2日国务院决定从2020年秋季上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3、2020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4、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20年1月10日在部署2020年财政工作时指出,今年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依然是政府加大投入的“重中之重”。
5、2020年3月5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第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政府工作报告30大关键词情系民生。
6、2020年两会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说,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物价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物价上涨过快给群众的生活,特别是对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就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一个状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包括发展生产、搞好市场调控增加供给、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价格秩序,也包括对于低收入群众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不因物价的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众的生活。
采取的所有这些措施,应该说收到了成效。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今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中,把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列为第一条,这也是多年来所没有的。
张平认为,当然,我们也意识到物价上涨的压力,物价上涨还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7、系列救灾工作: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灾区人民很快恢复灾后重建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
8、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9、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
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民生问题
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民生问题学习目的:(1)、掌握综合运用考点知识,解决时政热点问题。
(2)、拓宽解题思路,提高答题速度和能力。
时政热点材料:材料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等。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几项民生利益,提升人民幸福指数,让群众活的有尊严更体面。
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材料二:温家宝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针对今年来社会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在住房保障方面,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在教育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
这些举措的提出,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党珍爱生命、保证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的需要。
我国在近年来有关民生方面的一些举措:1、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免收农业税,还发给农民补助,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
2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费,解决农村1.5亿学生上学难问题。
3、制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使人们住有所居。
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加强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热点2.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22年7月14日,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 强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卫生 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1.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有何意义? (1)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 (3)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进民生福祉。 (4)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专题五 加强社会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
热点1.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体系7方面提出20项具体措施。
1.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生育政策的实施。 (2)有利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减轻家庭负担。 (3)有利于减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 (4)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5)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3.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说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可以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培养创新精神。 (3)积极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4)关注农村发展。 (5)生活中注意节约粮食,响应光盘行动。 (6)积极宣传国家的惠农强农政策。
热点3.做好就业工作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7%,高于去年同 期0.5个百分点。2022年7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时再次强调,要扎 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 点群体就业工作。
热点专题一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热点专题一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中考热点】材料一:2015年3月5~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代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材料二: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1000万人”……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并将在下一步贯彻落实中惠及广大百姓。
材料三:2015年3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统一权威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
材料四:九大关键词折射2015年惠及百姓民生改革新亮点。
环保:让百姓生活在蓝天下;食品:重典保百姓“吃”得放心;居住:保障房走向中低收入群体;出行:山里人走上柏油路;旅游:“闲”与“忙”城乡二重奏;看病:让百姓大病看得起;上学:让孩子健康学习;就业:努力实现“兜底就业”;养老:让老人安度晚年。
材料五: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二、【知识链接】八年级(下)教材1.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2.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合理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崇尚公平,主持公道,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中考政治复习 专题五 关注民生 维护公平
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五关注民生维护公平1、当前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民生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1)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成为老百姓的“新三座大山”说说这些“难事”的存在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基本国情?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②我国目前还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解决这些“难事”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请你为解决这些“难事”开出药方。
根本的措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解决这些困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此外,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实践保障制度;加大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强对劳动者的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3)解决材料所反映的“民生”问题有哪些共同..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
有利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2、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减免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廉租房制度等。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廉租房制度;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控物价等。
3、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的原因: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考政治专题预测 保障民生 维护公平 人教新课标版
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流动人口26139万人,增长逾80%(1)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出我国人口状况和趋势如何?(2)你认为我国造成我国人口呈现新的趋势的原因有哪些?保障民生维护公平参考答案1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支出等材料说明了什么?(1)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我国高度重视民生,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2)我省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你从上述材料中感悟到了什么)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
(3)你认为你身边还有哪些民生问题亟需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物价偏高,房价过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4)你认为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5)我国已经采取了哪些民生措施?经济上:取消农业税;给予种粮农民补贴;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文化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会保障上: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养老保险制度。
(6)你能我国的民生建设提哪些好的建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各地实际,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2(1)你的家乡在十一五期间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了什么?村村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电脑进了普通农户家,农民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汽车进了少数农户家;很多农民住上了乡间别墅。
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我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你认为我省怎样才能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科教兴省战略。
中考时政专题复习学案(五):加强社会保障惠及百姓民生.docx
时政专题五加强社会保障惠及百姓民生教学内容:时政热点分析一一加强社会保障惠及百姓民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分析我国的国家政策,认识党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能力目标:能结合实际、联系教材,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时政热占•八、、9(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牛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历史使命感,自觉肩负起振兴屮华的历史责任。
内容分析:农村低保,中央补助5年增长4. 6倍,九大关键词折射2015年惠及百姓民生改革新亮点。
学生情况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关注社会、关注实际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认识我国的方针政策,感悟党的作用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分析时政。
教学理念:通过时政背景的展示,师生互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分析理解社会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话题切入:1、展示一组关于中央补助逐年增长的数据,感受重大时政。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展示感受党和国家对百姓的关注。
由此导入本节课将要分析的时政热点。
】2、教师小结:二、活动探究、热点分析:(一)展示时政。
1、农村低保,中央补助5年增长4. 6倍。
中央对农村低保的补助资金连年大幅增长,20153年的资金安排相当于2008年的5. 6倍。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城市低保补助资金481.4亿元,农村低保补助资金506.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5%和17. 4%o资金投入的增加直接带动了保障水平的提高。
截至2015年11 月底,全国平均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收入362元,刀人均补助243元,平均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年收入2347元,月人均补助107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 8%和18. 7%,与2008年同期相比较,涨幅则分别达到153. 1% 和137. 6%o2、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266元后保障水平达到401 元,农村低保年人均补助1440元后保障水平达到2673元,均比制度建立之初有明显提咼。
中考命题研究中考政治热点专题突破7加强社会保障惠及百姓民生试题
加强社会保障,惠及百姓民生【热点HY】1.HY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说,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他并指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立,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开展社会事业,HY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2.九大关键词折射2021年惠及百姓民生HY新亮点。
环保:让百姓生活在蓝天下;食品:重点保百姓“吃〞得放心;居住:保障房走向中低收入群体;出行:山里人走上柏油路;旅游:“闲〞与“忙〞城乡二重奏;看病:让百姓大病看得起;上学:让孩子安康学习;就业:努力实现“兜底就业〞;养老:让老人安度晚年。
【命题聚焦】1.民生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什么?①我国正处于HY初级阶段,社会消费力程度低,HY详细制度不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开展很不平衡,在社会上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等(根本国情没有变)。
②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消费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没解决)。
2.列举我国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详细举措。
以上举措维护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和文化方面的问题;搞好HY新农村建立,缩小城乡差距;遏制腐败问题;等等。
生存开展权、受教育权、劳动权、生命安康权、获得物质帮助权。
(根据材料选取)3.HY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民生问题?必要性:我国处于HY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消费之间的矛盾;重视民生问题是HY本质的要求,是实现一共同富裕的需要,是落实“HY〞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和构建HY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意义):①关注民生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存开展权,进步人民生活程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民生活地更幸福和更有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开展。
②有利于各族人民一共享HY开展成果,调动人民参与建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缩小差距,实现一共同富裕,有利于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加强民生保障,维护社会公平知识卡: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指人民的生计,即人民生活状况。
“民生问题”是和人民生存、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代表的基本生存问题,以及文教、卫生等为代表的发展、享受等问题。
五个民生“关心点”【热点聚焦】在2015年的两会上,有以下五个民生政策契合百姓的“关心点”:①就近看病、在家养老;②扩大就业、增加收入;③推进棚改、保障住房;④公平考试、透明招生;⑤防治雾霾、留住蓝天。
【考点分析】(一)我国历史上对民生问题的关注1.民生问题影响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1)秦:实现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民生,但秦末暴政不利于民生而亡。
(2)汉: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民生,使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并出现“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
(3)唐:唐太宗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4)宋:冗官、冗兵和冗费问题加重了百姓负担,造成了“积弱”的局面。
2.改善民生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目标之一:(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时期:剥削沉重、战争赔款和鸦片走私白银外流使农民的赋税负担增加很多。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但不是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共“二大”提出)(3)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土地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根据地民生发展。
(4)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其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3.民生改善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土地改革、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措施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提高。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4.列举我国古代关注民生的思想家及其主张:(1)孔子:“仁”的思想,就是关心、爱护他人;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统治者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
(2)孟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注:两者都为儒家学派)5.列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一个典范,并说出当时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1)典范:唐朝的贞观之治。
(2)措施:唐太宗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6.我国近代首次提出“民生”一词的革命家是谁?当时他期望解决的民生问题是什么?请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他在民生事业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1)革命家:孙中山。
(2)民生问题:平均地权。
(3)史实:通过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二)五个民生“关心点”1.当前的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哪些问题?看病难、就业难、住房难、上学难等等。
2.从国情角度分析当前民生(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解决的根本途径分别是什么?(1)根本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两会关心“民生”,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党和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出发点是维护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5)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7)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4.2015年两会上的五个民生“关心点”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和谐、平等、公正等。
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基本特征?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5.针对2015年两会上的五个民生“关心点”,列举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1)就近看病、在家养老: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养老“并轨”改革落地。
(2)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落实完善政府促进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3)推进棚改、保障住房: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公平考试、透明招生: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5)防治雾霾、留住蓝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实施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我国首个“扶贫日”【热点聚焦】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贫困状况依然十分严峻。
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8249万人;按世界银行每天生活费1.25美元的标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亿多。
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
【考点分析】1.“国际消除贫困日”的设立,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发展主题。
2.请从不同角度,谈谈我国设立“扶贫日”,开展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意义也可参考)(1)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设立“扶贫日”,开展扶贫工作,有利于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缓解主要矛盾。
(2)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设立“扶贫日”,开展扶贫工作,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社会公平: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
设立“扶贫日”,开展扶贫工作,维护了社会公平,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3.作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应怎样正确对待家里的困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心理辅导。
(1)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践行勤俭自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2)增强平等意识,家里的困难,不是自卑的理由;(3)正确认识贫困(挫折),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战胜贫困(挫折)还有利于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6亿多人口的脱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5.“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2亿多”的根本原因及解决的根本途径分别是什么?(1)根本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反映了目前小康具有什么特点?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1)特点:不全面、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
(2)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统一户口登记,并轨养老制度【热点聚焦】2014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公之于众,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意见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人们呼声很高的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终于破冰。
【考点分析】1.建立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些基本特征?公平正义、安定有序。
2.建立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有何意义?(1)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
3.“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对此,请从权利和义务关系角度谈谈你的感悟。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权利,同时,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是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
4.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并轨),有何意义?(1)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改革,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回答目的,可将本题答案进行改编)5.从公平正义角度,谈谈为什么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公平的对待,必须要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如果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6.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聚焦3·15,维护消费安全【热点聚焦】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结合消费者对消费领域问题的反应,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15年“3·15”主题确定为“携手共治·畅享消费”。
每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都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发出强烈呼声,2015年晚会主题为“消费在阳光下”。
(注意两个主题的区别)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曝光名单:◆上海大众、奔驰4S店:小病大修,牟取暴利。
◆路虎公司:将变速箱故障原因直接推到用户身上,嫌车主开车太着急。
◆国际大牌D&G、H&M、ZARA、ARMANI:不合格。
不合格原因涉及色牢度、PH值、甲醛、偶氮等不符合要求。
◆不法商家忽悠老人四大招。
第一招,洗脑营销。
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虚构夸大他们的病情。
第二招,亲情营销。
一见面就喊爷爷奶奶,哄着老人高兴。
第三招,体验营销。
拉着老人体验各种医疗器械。
第四招,免费体检。
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掏钱治病。
◆中国移动、中国铁通:电话诈骗的幕后推手。
骚扰电话,有时一天要接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对方有时候还冒充警方、银行等诈骗,谁是它幕后的推手?你肯定不敢相信,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在为骚扰电话提供各种支持。
中央电视台的“3·15”晚会消费预警:◆电极式暖手宝是危险炸弹。
暖手宝用的时间长了,保护装置很容易老化,发生爆炸。
◆藏红花造假。
一是泡水看颜色,真正的藏红花泡出来的颜色是黄色的。
二是看它的花柱顶端,锯齿状的就是正品,花柱顶端截面十分齐整的,反而可能是假冒的。
◆公共场所无密码wifi很危险。
为了保证您的个人信息安全,在公共场所尽量不要使用那些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
【考点分析】1.集中提供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依据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上述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的权益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杈;依法求偿权;其他权利(含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监督权等)3.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作为消费者,也需要履行怎样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