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及党委书记

合集下载

历代北京大学校长名录合集

历代北京大学校长名录合集

历代北京大学校长名录合集1,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卒后谥曰"文正",2,许景澄(1845—1900)世称许公。

原名癸身,字竹筼,一作竹筠。

浙江嘉兴人。

898—1900年,任总理衙门大臣兼工部左侍郎,又充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在多次对外交涉中,处处力争,维护国家权益。

3,张百熙(1847-1907)字野秋,一作冶秋,号潜斋。

湖南长沙人。

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

4,张亨嘉(1847-1911),字燮钧,号铁君,侯官今福州市人,光绪九年癸未科2甲62名进士。

5.李家驹(1871-1938),男,汉军正黄旗人。

字柳溪。

光绪进士。

授翰林。

1903年任湖北学政,后调东三省,不久做京师大学堂监督,授学部右丞。

6,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益浚弟,江西萍乡莲花人。

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

7.刘廷琛(1867-1932) ,字幼云,号潜楼,江西九江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

8.柯劭忞(1848年-1933年),字仲勉,又作凤孙、凤荪、凤笙、奉生等,号蓼园,室名岁寒阁,山东胶州市胶城镇东关姜行街人。

民国初年国学家、史学家。

曾任辅仁大学(北京)董事会董事。

9,劳乃宣(1843--1921),字季瑄,号玉初,又号韧叟。

河北省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

中国近代音韵学家。

清末修律,礼、法之争中礼教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0,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1.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1881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善化县(今长沙市)。

北大清华历任校长一览

北大清华历任校长一览

北大清华历任校长一览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一览:1. 茅以升(1898年-1901年)2. 伍修权(1902年)3. 蔡元培(1917年-1926年)4. 王实味(1926年)5. 钱三强(1927年)6. 陈之孟(1927年)7. 任康宁(1927年)8. 熊十力(1927年-1929年)9. 国庆人(临时代理校长,1929年)10. 赵殿五(临时代理校长,1929年-1930年)11. 梁漱溟(临时代理校长,1930年)12. 张伯苓(1930年-1936年)13. 胡适(1936年-1941年)14. 钱伟长(1948年-1951年)15. 张之江(1951年)16. 蔡树藩(临时代理校长,1951年)17. 杨石先(1951年-1952年)18. 向工(1952年-1958年)19. 张林宇(1958年)20. 程时钧(1958年-1961年)21. 张林宇(临时代理校长,1961年)22. 贾仲明(1961年)23. 钱三强(临时代理校长,1961年)24. 陆定一(1961年-1964年)25. 丁钧田(临时代理校长,1964年)26. 陶行知(1964年-1978年)27. 张济民(临时代理校长,1978年)28. 李四光(1978年-1982年)29. 钱学森(临时代理校长,1982年)30. 朱鸿谟(1982年-1986年)31. 钱学森(临时代理校长,1986年)32. 计大庆(1986年-1991年)33. 施正荣(1991年-1996年)34. 郭沫若(临时代理校长,1996年)35. 魏吉祥(1996年-1999年)36. 许智宏(1999年-2008年)37. 陈希同(2008年-2015年)38. 蔡昉(临时代理校长,2015年)39. 郝平(2015年-2021年)清华大学历任校长一览:1. 丁文江(1912年)2. 杨维垣(1912年-1916年)3. 梁启超(1917年-1926年)4. 张伯苓(1928年-1946年)5. 钱三强(1946年)6. 石青阳(1946年)7. 钱三强(1946年-1949年)8. 俞平伯(1949年-1951年)9. 朱自清(1952年-1962年)10. 刘少奇(1962年)11. 康成元(临时代理校长,1962年)12. 何新(1962年-1966年)13. 方才本(1966年)14. 卢嘉锡(1966年-1978年)15. 郭永怀(临时代理校长,1978年)16. 杨石先(1978年)17. 耿庆国(临时代理校长,1978年)18. 齐鲁(1978年-1981年)19. 叶星辉(1981年-1985年)20. 曹一家(1985年-1991年)21. 卢嘉锡(临时代理校长,1991年)22. 徐特立(1991年-1997年)23. 高培勇(1997年-2006年)24. 周其凡(2006年-2013年)25. 邱勇(2013年-至今)以上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任校长一览,这些领导的辛勤工作为这两所知名高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北大清华历任校长一览

北大清华历任校长一览

北大清华历任校长一览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北京大学历任校长概述
2.清华大学历任校长概述
3.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校长的共同特点
正文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是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历任校长都是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以下是两校历任校长的概述: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
北京大学创建于 1898 年,原名京师大学堂,是清朝政府创立的第一所国立大学。

自创建以来,北京大学历任校长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蔡元培,他是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任期从 1917 年到 1927 年,他倡导教育独立,推行民主与科学,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 胡适,他在 1946 年到 1948 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提倡“民
主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中国的现代教育和文化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 朱光潜,他在 1949 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在任期间推动了北京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
清华大学创建于 1911 年,最初是清华学堂,1925 年改名为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历任校长包括:
- 梅贻琦,他是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任期从 1931 年到1948 年,他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他在任期间推动了清华大学的学术研
究和教学改革,1955 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 龚鹤绩,他在 1948 年到 1949 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任期间推动了清华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

- 傅韵佩,她在 1981 年到 1983 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她是清华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她在任期间推动了清华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导语:1916年出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并一扫原有的官僚作风和腐朽气息,为北大奠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他的继任者蒋梦麟认为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天赋与秉性之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尊重这种价值,让每个人的特性发展到极致…对此学者智效民评论道:"虽然历经时代变迁,民国那几个校长仿若成为高等教育的绝唱,他们民主治校、培养通才、注重人格教育的光辉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造就北大一代辉煌1916年12月26日,总统黎元洪下令,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

作为满清遗物的京师大学堂在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这座清末京师大学堂,实为一座“官僚养成所”,衙门习气深重。

蔡元培抱着改革教育、清除积弊的理念,于1917年1月8日到北京大学上任。

他认为:“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到校视事的第二天,他发表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日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日敬爱师长,这三点要求,都是有针对性的。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就职演说,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要求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由于学生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识的深浅,只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的教员,特别受欢迎,因为将来毕业后“有人提携”,有阔老师做靠山。

他要求北大学生“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他又要求学生“砥砺德行”,“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敬爱师友”等。

他还提倡让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独立去评判。

他还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

主张沟通文理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主张和措施,不但使北大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开创了近代高校学生自由研究学术之风。

蔡元培在整顿和改革北大的过程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大、社科、南开、武大

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社科、南开、武⼤中国经济学界的各派别:清华、北⼤、社科、南开、武⼤有⼈的地⽅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就有派别。

经济学界当然也有派别,之所以叫派别必然有其特点。

今天先从清华派说起。

清华派的特点是祖宗打下的基业庞⼤,同其他院系相⽐⼤有骆驼与马之⽐。

但是其历史短暂,除了民国⽼字辈陈岱松名扬江湖之外,⽬前尚⽆厉以宁(北京⼤学)、吴敬琏(国研中⼼)等⽼⼀辈学术上的掌门⼈。

在经历过⼀长段时间的沉寂后,时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在1984年正式创⽴经管学院,并⼀直担任院长到2001年。

此时的经管学院才算新中国成⽴后,清华真正建⽴的⾃⼰的经济学院,朱镕基作为⾸任掌门,名满江湖。

朱镕基有鲜明的时代特⾊,后来⼜位居总理之位,使得清华⼤学经管学院在成⽴之初就在资源上有⽆⼈能⽐的优势。

由于强⼤的⼈财物,尤其是和政治资源的关联,使得经管学院在经济学领域进⼊第⼀梯队。

清华经管有两个鲜明的特点,⼀是国际化程度较⾼,海外教授多,授课英⽂程度⾼,国际交流频繁,有较好的国际视野。

另外⼀个特点是学院不仅有经济更有管理,也更加务实,这⼀点同隔壁学院的国发院截然不同。

在1994年,也就是学院成⽴10后,朱镕基已经成为国务院副总理,他提出要将学院建成世界⼀流经管学院,江湖⽓势⽆⼈能⽐。

朱镕基建⽴起这个门派后,在2001年卸任,第⼆任院长是赵纯均(2001年-2005年)、第三⼈院长是何建坤(2005年-2006年,常务副校长职兼任院长),2006年10⽉钱颖⼀出任院长⾄今。

赵、何⼆⼈时代可以算稳定过渡时代,其知名度远远不如第四代掌门钱颖⼀。

钱颖⼀⾃接任掌门后,地位稳固延续10年⾄今,且在其管理下,经管学院的⼒量与⽇俱增,同朱镕基时代⽐,学院和影响⼒均⼤⼤增强。

经管学院有两个⾦字招牌,⼀个是朱镕基,⼀个是朱镕基在2000年推动下成⽴的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成⽴。

此顾问委员会在国内尚属第⼀,⽆⼈能超越。

由于顾问委员会囊括了世界和中国的政治⼤咖和企业⼤咖,能受到总理级别接见,也是清华⼤学的殊荣,其他⽆任何院校有此能⼒。

一连换5个大学校长,校长到底由谁来任命?

一连换5个大学校长,校长到底由谁来任命?

⼀连换5个⼤学校长,校长到底由谁来任命?近期的⼤学校长易帜实在有点频繁,除了浙⼤,北⼤、清华、中科⼤等都换了校长——1⽉23⽇,原北⼤副校长陈⼗⼀担任南⽅科技⼤学校长,前任校长朱清时退休;1⽉27⽇,罗俊正式担任中⼭⼤学校长,前任校长许宁⽣调任复旦⼤学校长;2⽉15⽇,林建华正式被任命为北京⼤学校长,原校长王恩哥任中科院副院长;同在今天,邱勇正式被任命为清华⼤学校长,原校长陈吉宁调任环保部部长;据可靠消息,明天,万⽴骏将出任中国科技⼤学校长,接替已调任科技部副部长的侯建国;另,北京航空航天⼤学新校长⼈选也已经确定。

……妈呀,突然换了那么多校长,你是不是想问,⼤学校长的⼈选是怎么定的?怎么宣布?怎么亮相?空缺的“帅位”纷纷迎来了新任掌门,先来看看他们都是何许⼈也~清华⼤学新任掌门| 邱勇资料卡 |邱校长今年已经51岁了,据说这是他在清华的第32个春天。

中国科学院院⼠(技术科学部)主要研究领域:有机发光显⽰技术(OLED)的产业化,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另外,他在有机光电材料⽅⾯有较好的基础研究,如光电转换材料的合成与性质测定等。

清华“⼟著”:从1983年19岁的邱勇考⼊清华⼤学化学与化学⼯程系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清华。

但他的“⾓⾊”却在不断变迁——学⼦、教师、研究者、重点实验室带头⼈、系主任、校班⼦成员,⼀直到今天的校长。

中国科技⼤学新任掌门坊间⼀直有传闻说浙江⼤学的副校长宋永华将要担任中国科技⼤学新校长,不过据中国科学技术⼤学有关⼈⼠放出的确切消息:万⽴骏将于本周五出任该校新校长,接替已调任科技部副部长的侯建国。

中国科⼤官⽹3⽉25⽇刊登的《关于召开全校教授⼲部⼤会的通知》侧⾯印证了这⼀消息。

该通知显⽰会议召开时间是3⽉27⽇(星期五)上午11:00,据信这将是宣布万⽴骏上任的确切时间。

| 万⽴骏资料卡 |中国科学院院⼠,曾任中科院化学所所长。

⽬前,他还兼任北京分⼦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科院分⼦纳⽶结构与纳⽶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北大简介

北大简介





理学部 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信息与工程科学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软件与微电 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学部 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 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社会科学部 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 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 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公共教学部, 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网络教育学院,第一医院,人民医院,第三医 院,口腔医院,第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12所 教学医院 跨学科类 元培学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社会科 学调查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 深圳研究生院 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1 、著名校友
胡适(1891.12.17—1962.2.24) 对北大的贡献是:五四后的北大在中国教育界、学术界自成一体,独领风骚。 其自由传统的形成首功在蔡元培,但与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努力也密 不可分。胡适是北大知名教授、“革新健将”,长期担任北大校长,“中兴” 北大功不可没。校长任期:1945年10月至1948年12月。 个人成就: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学者,历史学、哲学家。以倡导“五四” 文学革命著闻于世,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简介: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1910年 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 家杜威。1917年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被聘北大教授。作为新文化 运动的主将之一,胡适他与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 引发了当时中国的文学革命。他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 《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 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1902年出版的《尝试集》成 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 要贡献是输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 之作。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 《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 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 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 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 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 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 (位于台北南港)院长等职。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名单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名单

历任校长名单: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安徽寿州(今寿县)人。

清咸丰状元。

历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

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首任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

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筠,浙江嘉兴人。

清同治进士。

1898年7月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1899年7月—1900年7月任暂行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张百熙(1847—1907)字盖铮,湖南长沙人。

清同治进士。

1902年1月以工部尚书受命为管学大臣,恢复因八国联军入侵而暂时停办的京师大学堂。

1904年2月离任。

张亨嘉(1847—1911)字燮钧,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清光绪进士。

1904年2月,以大理寺少卿受命为京师大学堂首任总监督。

1906年2月离任。

李家驹(1871-1938)字柳溪,清汉军正黄旗人。

清光绪进士。

1906年2月至1907年7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朱益藩(1861-1937)江西莲花人。

书法家。

清光绪进士。

1907年7月至1907年1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刘廷琛(1867-1932)字幼云,江西德化人。

清光绪进士。

1907年12月至1910年9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柯劭愍(1850-1933)字凤孙,山东胶州人。

清光绪进士。

1910年9月至1911年11月署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劳乃宣(1843-1921)字玉初,浙江桐乡人。

音韵学家。

清同治进士。

1911年11月至1912年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严复(1854—1921)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思想家、学者、教育家、翻译家。

1912年2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同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任首任校长。

同年10月辞职。

何燏时(1878-1961)字燮侯,浙江诸暨人。

1906任学部专门司主事兼京师大学堂教习。

次年,任京师大学堂工科监督。

1912年12月至1913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仁源(1883-?)字次珊,浙江吴兴人。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列表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列表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其历任校长别表如下: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张亨嘉(1904年2月—1906年2月)•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柯劭愍(1910年9月—1911年11月)•劳乃宣(1911年11月—1912年2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日本控制北平时期•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傅斯年(1945年10月—1946年8月)•胡适(1946年9月—194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校长•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马寅初(1951年6月—1960年3月)•陆平(1960年3月—1966年6月)◦张承先(1966年6月1日—196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工作组组长)◦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德中(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1月)•许智宏(1999年11月—2008年11月)•周其凤(2008年11月—)党委书记•萧松(1949年1月—1949年3月)(党总支书记)•林乃桑(1949年3月—1949年6月)(党总支书记)•叶向忠(1949年6月—1951年2月)(党总支书记)•叶向忠(1951年2月—1951年10月)(党委书记)•张群玉(1951年10月—1952年10月)(党委书记)•李瑚(1952年10月—1954年12月)(党委书记)•史梦兰(1954年12月—1956年12月)(党委书记)•江隆基(1956年12月—1957年10月)(党委第一书记)•马适安(1956年12月—1957年10月)(党委第二书记)•陆平(1957年10月—1959年1月)(党委第一书记)•江隆基(1957年10月—1959年1月)(党委第二书记)•马适安(1957年10月—1958年10月)(党委第三书记)•陆平(1959年1月—1966年6月)•杨德中(1971年5月24日—?)•周林(1977年9月—1979年12月)•韩天石(1979年12月—1982年9月)•项子明(1982年9月—1984年3月)(代理)•王学珍(1984年3月—1991年1月)•汪家镠(1991年1月—1994年7月)•任彦申(1994年7月—2000年3月)•王德炳(2000年4月—2002年4月)•闵维方(2002年4月—2011年8月)•朱善璐(2011年8月—)。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列表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列表

北京大学历任校长列表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其历任校长别表如下[1]: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许景澄(1899年7月—1900年7月)∙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2月)∙张亨嘉(1904年2月—1906年2月)∙李家驹(1906年2月—1907年7月)∙朱益藩(1907年7月—1907年12月)∙刘廷琛(1907年12月—1910年9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日本控制北平时期∙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复管治时期∙胡适(1946年9月—194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校长∙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马寅初(1951年6月—1960年3月)∙陆平(1960年3月—1966年6月)∙张承先(1966年6月1日—196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文化大革命工作组组长)∙聂元梓(1966年7月28日—1966年9月)(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任)∙聂元梓(1966年9月11日—?)(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德中(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张龙翔(1981年5月—1984年3月)∙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1月)∙许智宏(1999年11月—2008年11月)∙周其凤(2008年11月—)党委书记∙萧松(1949年1月—1949年3月)(党总支书记)∙林乃桑(1949年3月—1949年6月)(党总支书记)∙叶向忠(1949年6月—1951年2月)(党总支书记)∙叶向忠(1951年2月—1951年10月)(党委书记)∙张群玉(1951年10月—1952年10月)(党委书记)∙李瑚(1952年10月—1954年12月)(党委书记)∙史梦兰(1954年12月—1956年12月)(党委书记)∙江隆基(1956年12月—1957年10月)(党委第一书记)∙马适安(1956年12月—1957年10月)(党委第二书记)∙陆平(1957年10月—1959年1月)(党委第一书记)∙江隆基(1957年10月—1959年1月)(党委第二书记)∙马适安(1957年10月—1958年10月)(党委第三书记)∙杨德中(1971年5月24日—?)∙周林(1977年9月—1979年12月)∙韩天石(1979年12月—1982年9月)∙项子明(1982年9月—1984年3月)(代理)∙王学珍(1984年3月—1991年1月)∙汪家镠(1991年1月—1994年7月)∙任彦申(1994年7月—2000年3月)∙王德炳(2000年4月—2002年4月)∙闵维方(2002年4月—2011年8月)∙朱善璐(2011年8月—)。

北大历任副校长一览表

北大历任副校长一览表

北大历任副校长一览表1902年7月,经宣布,北京大学成立,李景崧为其首任校长。

之后,北京大学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许多阶段的发展与蜕变,历任了多位副校长,他们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彰显了学校的进步与向上。

下面是此期间历任副校长的一览表:1902年7月 - 1909年4月:陈鸿凯1909年4月 - 1911年7月:郭聪耀1911年7月 - 1920年2月:李文楷1920年2月 - 1933年1月:萨尔曼库斯克1933年1月 - 1935年5月:王满1935年6月 - 1946年6月:胡庆余1946年7月 - 1949年10月:黄凤民1949年11月 - 1952年12月:冯通1952年12月 - 1954年1月:邝英1954年2月 - 1956年10月:王安宁1956年11月 - 1958年3月:唐景川1958年4月 - 1958年12月:苏里1959年1月 - 1966年4月:翁毅1966年5月 - 1968年5月:曹俊1968年6月 - 1971年1月:曹子纶1971年2月 - 1982年10月:林毓1982年11月 - 2018年11月:王乃恒2018年11月 - 今:张成自1902年以来,北京大学历任的副校长们均来自国内外知名的教育界、文化界、科学界、政治界,并且有丰富的从教经历,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

这些历任副校长们,不仅为北大增添了辉煌,同时也为提高北大的国际能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从陈鸿凯到张成,北大历任副校长们齐心协力,为北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比如,胡庆余任内,开设了新闻系等多个学科,实施了新的校园文化,让北大在改革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王乃恒任内,以“全球化”为发展理念,为北大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学校文化的传播;张成任内,设置了北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启了大学生“学以致用”的新时代。

由此可见,这些历任副校长们做出的贡献,为北大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使北大一步步走向了全球化的新阶段。

北大100位知名校友

北大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其最后一节列数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8000多名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进修教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

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个历史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这里列举100位著名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

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许多优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

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个领域的平衡。

广义上说,凡是曾在中文系就读或任职者,都是校友,但限于篇幅、资料等原因,这里只收录在本系的本科与研究生毕业,或者曾在本系就读过的。

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很多知名学者,也都是本系的毕业生,由于前面已另有专门章节述及,此处也就不再列名(调离本系者除外)。

姚梓芳,1871-1952,书法家,维新派人士,民国时期曾任暹罗华侨宣慰使等职。

1910级本科。

刘赜,1891-1978,文字学家,曾任武汉大学一级教授。

1914级本科。

范文澜,1893-1969,历史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等职。

1914级本科。

傅斯年,1896-1950,历史学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1916级本科。

罗常培,1899-1958,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

曾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等职务。

1916级本科。

许德珩,1890-1990,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学者,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及历任校长简介北京大学简单介绍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颐和园路5号。

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亚洲和世界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被称为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中国理科最强的大学。

北京大学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前身经历:清朝时的京师大学堂(1898-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时期):国立北京大学(1912-1937年)、抗战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北京大学(1946-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1949年至今)。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

2002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正式成立。

北京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北京大学现设有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跨学科部六大部。

下设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心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系、社会学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口研究所,国家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部、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等教学单位。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专科。

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

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

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清华学子中的422位大学校长该统计还不完全,并且均不包含各高校党委书记和就任北京清华大学本校校长的清华学子,其中有多位校友担任过两所以上大学的校长职务,这里只记一次。

清华学子中的大学校长总数在国内以较大优势位居第一。

大学校长(正职)==================================================================== 姓名毕业年份任教年份任职学校曹传钧 1945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1982.11-1988.7)。

沈元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40年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1946-1952年清华大学航空学院院长,院系调整后曾任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院长(1980.10-1982.11),名誉院长、校长(1982.11至今)。

马寅初 1911年清华留美津贴生,曾任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 1910年清华留美津贴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周培源 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 1929-195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78.7-1981.3)。

张龙翔 1937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1981.6-1984.3)。

丁石孙1950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84.3-1989.8)。

汤用彤1917年清华学堂毕业,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校长(1949.5-1951.9)。

梅贻琦 1909年清华首届留美生,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陈可忠1920级清华学校毕业中山大学校长(1948.6-1949.7);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阎振兴1934年清华大学土木系毕业,曾任新竹清华大学校长(1969-1970)、台湾大学校长、成功大学校长。

钱思亮 193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台湾大学校长。

徐贤修1935年清华大学算学系毕业,曾任新竹清华大学(第四任)。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024鲜版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2024鲜版
开展合作项目
与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 转化,提高北大的社会服务能力。
21
提升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树立北大精神
通过一系列教育改革和 实践,树立了北大“思 想自由、兼容并包”的 精神传统,成为中国现 代大学的典范。
2024/3/27
培养杰出人才
北大培养出众多杰出人 才,包括政治家、科学 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 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北京大学将继续坚持学术自 由、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推动 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强与国内外
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2024/3/27
北京大学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 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具有 国际视野和领导力的优秀人才。
北京大学还将加强学科建设和师 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 平,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
互争鸣、共同发展。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倡导“完全人格”教育理念

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提倡“学以致用”的教育思
想。
2024/3/27
24
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坚持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营造宽松 的学术氛围。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注重 全面素质教育。
2024/3/27
鼓励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相互交流和 碰撞,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时代变革为教育领 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兴起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了一场旨在推翻封建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教育改革呼声高涨
随着时代变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培 养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才。

你知道北京大学建校117年的27位校长是谁吗

你知道北京大学建校117年的27位校长是谁吗

你知道北京大学建校117年的27位校长是谁吗?从1898年北大建校以来,117年共经历了27位校长。

新任北大校长林建华2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召开全校教师干部大会,这个会议涉及北大的重要人事变动,校长更迭。

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接替王恩哥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将调任中国科学院。

“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世界上恐怕从来没有一所大学能如北大这样,与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正如林建华在履新演讲时所说,北大在普通人的眼里早已超越了一所高校本身的含义。

正因为如此,北大校长易人也就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从1898年北大建校以来,117年共经历了27位校长。

他们都是什么人?跟北大发生了什么故事?胡适1946-1948年曾任北大校长微信公众号“赛先生”详细梳理了以往26任校长的任期得出结论:全国瞩目的北大校长,多数却任期很短。

以往26任校长中,有20位校长任期在3年以内。

王恩哥的任期差一个月满2年,但已经超过北大历史上8位校长。

只有6人超过5年任期:蒋梦麟1930年至1945年任北大校长,名义上为15年,其中部分时间出任当时的教育部长;蔡元培1916至1927年出任北大校长,名义上1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实际为蒋梦麟主持北大;马寅初1951至1960年任北大校长,名义上8年,其实1957年后因人口论问题被批判,停止实际工作;陆平任期6年;吴树青任期7年;许智宏任期9年。

许智宏是建国后,担任北大校长时间最长的一位。

这位操着浓重无锡口音的校长在任时深受北大学生喜爱,尽管听他说话要费很大的力气也未必听得懂,但在2008年新年夜上,他为所有北大教师和同学唱起了《隐形的翅膀》。

他说,“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能够把自己带向美好的未来。

”这一年11月,他卸任北大校长。

2008.11—2013.03曾出任北大校长的周其凤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建之初到1912年清朝灭亡,担任北大校长的多是朝中官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