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练功八字功夫解说(上)

合集下载

张三丰太极太极拳及内功理论

张三丰太极太极拳及内功理论

张三丰太极拳及内功理论一、大道论(一)上篇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

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始。

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母。

因无名而有名,则天生、地生、人生、物生矣。

今专以人生言之。

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托诸于穆,此无极是也。

无极为阴静,阴静阳亦静也。

父母施生之始,一片灵气投入胞中,此太极是也。

太极为阳动,阳动阴亦动也。

自是而阴阳相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矣。

故男女交媾之初,男精女血,混成一物,此即是人身之本也。

嗣后而父精藏于肾,母血藏于心,心肾脉连,随母呼吸,十月形全,脱离母腹。

斯时也,性浑于无识,又以无极伏其神,命资于有生,复以太极育其气。

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

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

浑浑沦沦,孩子之体,正所谓天性天命也。

人能率此天性,以复其天命,此即可谓之道,又何修道之不可成道哉!奈何灵明日著,知觉日深,血气滋养,岁渐长成,则七情六欲,万绪千端,昼夜无休息矣。

心久动而神渐疲,精多耗而气益惫,生老迫而病死之患成,并且无所滋补,则疾病频生。

而欲长有其身,难矣。

观此生死之道,人以为常,诚为可惜。

然其疾病临身,亦有求医调治,望起沉疴,图延岁月者,此时即有求生之心,又何益乎?予观恶死之常情,即觅长生之妙术,辛苦数年,得闻仙道。

仙道者,长生之道也,而世人多以异端目之。

夫黄老所传,亦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也,而何诧为异端哉?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圣经曰:“安而后能虑”,富哉言乎!吾尝论之矣,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后能用汉报韩;诸葛君之安卧南阳,而后能辅蜀伐魏;李邺侯之安养衡山,而后能兴唐灭虏。

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赵清源之刺嘉州,许真君之治旌阳,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

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义之心哉?予也不才,窃尝学览百家,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一道也。

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

张三丰太极拳歌诀六首及王宗岳歌解

张三丰太极拳歌诀六首及王宗岳歌解

张三丰太极拳歌诀六首及王宗岳歌解歌诀一顺项灌顶两膀松束胁下气把裆撑威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歌诀二举步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歌诀三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歌诀四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歌诀五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慎密待机而动如猫行歌诀六倗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歌诀一顺项灌顶两膀松束胁下气把裆撑威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两膀松,然后窒。

提顶吊裆,心中力量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

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

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

发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歌诀二举步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毋使有凸凹处,毋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歌诀三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

气贴背后,敛入脊骨,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再聚气,在气则滞。

内三合,外三合。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惟一贯。

由著(着)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歌诀四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歌诀及行功心解原文探秘

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歌诀及行功心解原文探秘

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歌诀及行功心解原文探秘十三势歌诀原文:十三势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须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惜。

十三势行功心解原文: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园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

运劲如百练钢,何紧不摧!形如搏兔之鹗,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坚硬,能呼吸然后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轴。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至于慎密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远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如车轮,腰如车轮。

十三势者,掤,履,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朋,履,挤,按,即先天八卦中的乾、坤、坎、离四正方也。

采,冽,肘,靠,即先天八卦中的巽、震、兑、艮四偏方也。

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也。

附太极拳经解释:十三总势,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个总势万不可轻视。

太极拳的所有套路,不管108式、105式、88式,还是85式、72式,均没有离开这十三个总的要求。

最强解说!张三丰真人内丹功法解说

最强解说!张三丰真人内丹功法解说

最强解说!张三丰真人内丹功法解说张三丰,元﹑明(一说金)著名道士,生卒年不详,传说生辰时间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个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玄子,是太极拳的创史人,经考证得字子冲南宋淳祐七年(张三1247年)生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另有记载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于辽东懿州望平县(今黑山县姜屯镇)在莲花湖畔亦有张真人故居。

明成祖永乐年间大修武当山,专门为张三丰修建了“遇真宫”。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封其为“通微显化真人”。

据道教界推测,其活动时期约由元延佑(1314~1320)年间到明永乐十五年(1417)。

传说其丰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无论寒暑,只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事能前知。

游止无恒。

居宝鸡金台观时,曾死而复活,道徒称其为“阳神出游”。

入明,自称“大元遗老”。

时隐时现,行踪莫测。

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觅之不得。

永乐年间,成祖遣使屡访皆不遇。

天顺三年(1459年)诏封通微显化真人。

张三丰认为古今仅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仅为创始人之不同,实则“牟尼﹑孔﹑老皆名曰道”,而“修己利人,其趋一也”,又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此阴阳之道也,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矣,《中庸》云:修道之谓教。

三教圣人皆本此道以立其教也”。

他还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

”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

收入《道藏辑要》。

关于张三丰其人,历来传说很多,姑且不论,但他对内丹功造诣很深,确有据可查。

兹根据气功古籍,综述如下。

一、张三丰论炼己功夫《玄机直讲》中说:“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

1.练已的涵义炼己是内丹功法最基本的要求,贯彻于整个过程中,不可须臾或离,所以也称炼己筑基。

所说筑基,一是指“炼己”阶段,或指内丹功法第一步炼精化气小周天,是强调炼己这步功法的重要性。

什么叫炼,明代伍冲虚《天仙正理》上说:“谓炼者,即古所谓:苦行其当行之时曰炼,熟行其当行之事曰炼,绝禁其不当之时亦曰炼,精进励志而求其必成亦曰炼,割绝贪爱而不留余爱亦曰炼,禁止旧习而全不染习亦曰炼”。

武当八字功,简单易学强身体(好文)

武当八字功,简单易学强身体(好文)

武当八字功,简单易学强身体(好文)简介八字功法,属道家武当派功法之一,它是张有光老师师从薛金山老师以治病健身而得。

此功功法简单易学,动作舒展大方,而且得气快,不出偏,深为练功者所喜爱。

久练能祛病健身,增长力气。

说明练本功不多费时,一次只需10分钟。

本功初练时,在调息的掌握上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强弱程度,对呼吸的深浅自行调节,以练一个字呼吸一次为准。

有了一定的功夫后既可两三个字呼吸一次,也可将八个字一口气练完。

但须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意身体的反应,以不憋气、不心烦为度。

本功在每个动作中如伸展、屈握、环抱等都要求先用阴柔之力(内力),只在动作的最后加重力量,使之刚柔相济。

每个动作在吸气时均要提肛收肾、脚趾抓地,这样可提高功率和医疗作用。

每次练功最好练8个循环,身体状况好的可稍增加。

练完功后,以精神健旺、自感舒适为度。

练本功随着练功时间的增加,脊椎及后脑勺(玉枕穴)会有异乎寻常的与日俱增的热感,并使处于耷拉状态的睾丸(指40岁以上的男性)往上提,像青少年一样壮实,待下丹田(小腹)发出咕咕噜噜的响声,便说明完成“气沉丹田”这步很重要的功夫了。

亲们请理解,简图,请脑补练功方法预备式早晨面向东、晚上面向西,全身放松,两腿直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排除杂念,意守下丹田(小腹部),两眼微闭,先呼后吸,做深呼吸两三分钟,然后按提、举、推、拿、拉、按、抱、捶的次序练功。

每个动作的双手在吸气时应先用阴柔之力,在调动内力的同时加重力量,呼气时放松;每个动作的双脚应在吸气时十趾抓地并同时提肛收肾,呼气时放松。

第1步:提腰向前弯,使腰与腿成90°,同时两臂下垂,手指指向地面,然后先将四指并拢,后将四指抓紧抓实,将拇指搭在食指和中指的前面,接着十趾抓地,提肛收肾,如提石锁状用力将两个拳头向胯前提,同时将腰伸直,两小臂放平与上臂成直角,拳头向内,提时要深吸气,两拳头提到胯前,全身放松,同时长呼气。

第2步:举接上式,将收到胯前的两拳抓紧抓实,如举重状,同时十趾抓地、提肛,用力将两臂向上直举,并深吸气。

张三丰太极练丹秘诀

张三丰太极练丹秘诀

张三丰太极练丹秘诀张三丰太极练丹秘诀一、运用周身经脉诀早功:日将出即起,面对太阳光,吸气三口,即将口闭。

提起丹田之气到上,即将口闭之气与津液咽下。

然后将身往下一蹲,两手转托腰眼。

左足慢慢伸直,三伸,收转左足。

又,右足伸直,三伸,收转右足。

将头面朝天一仰,又朝地一俯,伸起腰,慢立起。

两手不用,就拿开。

立起之时,将右手慢慢掌向上,三伸,往下一耸。

又,左手慢伸起,将掌向上,三伸,亦往下一耸。

然后一步一步作一周围,一步步完,将两足在圈内一跳,静坐一刻,取药服之。

午功:正午,先盘膝坐,两手按膝,腰直起,闭目运气,一口送下丹田。

念日:“本无极之化身,包藏八卦有真因。

清通一气精其神,日月运行不息。

阴阳甲乙庚辛,生克妙用,大地回春。

扫除六贼三尸,退避清真。

开天河之一道,化玉之生新。

圆明有象,净彻无垠。

养灵光于在顶,出慧照于三清。

不染邪崇之害,不受污秽之侵。

水火既济,妙合地、天、人。

学道守护五方主令元神四时八节宰治之神养我魄,护我魂,通我气血,生育流行。

天罡地煞,布出元精。

二十四气十二辰,妙应灵感,观世音、太上老元君、道祖侣真人、一一玉清真王长生大帝化作太极护法韦陀。

日月普照来临。

”(念七遍)开目,运动津液,徐咽下。

将左手按腰,右足伸出。

右手按腰,左足伸出。

伸出后,将两足并合,往前一伸,头身后一仰,立起。

将两掌擦热,往面一擦,擦到两耳,左手按左耳,右手按右耳,两手中指上下交,各弹三下,往项下一抹到胸。

左手擦心,右手在背腰中一打,然后两手放开,头身往下一勾,再以右手往前头一拍,抬起腰身。

左手腹中一抹,然后前足换后足,往前跳三步,退三步。

口中津液,作三口咽下,朝西吐出一气,复面东吸进一气。

闭鼓气一口送下,此导阴补阳也。

晚功:面朝北,身立住。

左右手,捧定腹。

两足并,提起一气。

运津液,待满口,一气咽下。

两手左右伸如一字,掌心朝外竖起,将少蹲,作弯弓之状。

左手放前,对定心。

右手抬过头,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直竖。

右掌朝下,捻大少指,中三平竖。

张三丰太极拳内功的介绍(2)

张三丰太极拳内功的介绍(2)

张三丰太极拳内功的介绍(2)7、太极晚功法面朝北,身立住。

左右手,捧定腹,两足并,先提起一气,运津液,待满口,一气咽下。

两手左右一伸如一字,掌心朝外竖起,将少蹲作弯弓之状。

左手放前,对定心。

右手抬过头,掌朝上,四指捻定,空中指直竖,右掌朝下,捻大小指,中三平竖。

两手相对,如龙头虎颈抱合之相。

头于此时侧转,面向东,往前一起一蹲,起七步,立正,将两手平放,以右手抱左肩,左手抱右肩,蹲下。

头勾腹胸前、两目靠臂膀中间,呼吸一回。

将两目运动,津液生起,以舌尖抵腭,上下齿各叩四五下,将津液徐徐咽下。

两手一抄,踪起一步,右手向上一抬,放下。

左手往上一抬、放下。

轮换三次。

左足搭右足,往下一蹲,立起,右足搭左足,往下一蹲,立起,将腰扭转一次。

乃呵气一口。

收转气,两手在膝上各捻两三下,左边走至右边,右边走左边,共八十步,此要对东北走,东北对西南走,完,坐下。

略闭神一会,将两手对伸一下,站起,再服晚药。

以清水漱净口,仰众到寅,再住,翻动睡之,此通养神功,收魂聚魄也。

8、太极走功法迈步如猫行,轻捷似鹤立,灵脚神鹿意;起步活跃莫抬高,行时如风才逍遥。

昂首舒步,眼平视含而非露;身形要活,胸心开张;放松两臂,两手轻握,微屈肘垂肩下。

心指腰意,精力集脐下,气实丹田中;腰引胯动,股引小胫,腿灵脚活,脚落要轻,脚底低平;先脚跟着地,存想涌泉穴,时抓十指,顺理呼吸,以神驭气,神气混凝,气运双腿,与丹田之气上下循环呼应,让血脉流通,而不伤筋,使意达松活,且微轻灵力。

集中存思小腹丹田或脚底涌泉而健步不知疲倦也。

9、太极睡功法若习睡功玄诀者,不拘于日间及夜间,或一阳来复之时,叩齿三十六通,以集身中诸神。

然后松宽衣带面侧卧。

闭目垂帘,舌抵上腭,并膝收一足。

十指如钩,一手掐子午诀,掩生门脐,一手握剑诀,屈肱而枕之。

以眼对鼻,鼻对生门,合齿,心目内观。

要如鹿之运督,鹤之养胎,龟之喘息。

要虚静自心,勿为一毫虑念所扰,绵绵呼吸,默默行持,以至虚极静笃。

张三丰练功八字诀

张三丰练功八字诀

张三丰练功八字诀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在《道言浅近》里曾这样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

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

”其实后面四个字是前边四个字的重复。

那为什么不说“凝神调息”四个字是下手功夫,却说八个字是下手功夫呢?这是值得仔细玩味和探究的。

根据《道言浅近》的有关论述来看,这八个字实际上包含了四层意思:一、凝神;二、调息;三、进一步调息;四、进一步凝神。

凝神调息的极境,便出现了神息两忘。

《道言浅近》指出,这八字“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

意谓这八个字要全面实行,且要按顺序一层层做去。

下面就依八字顺序逐层加以解说。

张三丰一、第一层功夫:凝神张三丰把凝神而不把调息作为第一层功夫,是有道理的。

我们知道,呼吸是介于随意与不随意之间的一种骨髓肌运动。

气功调息属于随意性运动,由大脑皮层来管辖。

大脑皮层可以改变呼吸的速度,也可改变呼吸的动型(如腹式呼吸、逆呼吸、停闭呼吸等)。

只有大脑安静下来,并将注意力转移到机体内部,才有可能对呼吸运动进行有效的调整。

如果心烦意乱,杂念纷呈,那是根本无法调控呼吸的。

古人说:“元神凝则呼吸之神自然泰定。

”(《性命圭旨》)正是这个道理。

《道言浅近》说:“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

心未清时,眼勿乱闭。

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得收入气穴,乃曰凝神。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一)凝神之前,先要清其心。

就是说,炼功伊始,先要整理一下错杂的思绪:把正在考虑的问题先了结一下,把准备办理的事情先挂一挂,把纠缠心头的烦乱情绪先清除一下,总之,要努力把一切都放下。

这样心就基本清了。

(二)如果功前思绪比较杂乱,就不要急于收心入内,应先做好疏导工作。

其一,“眼勿乱闭”。

心未清时最好是没有目的地、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东西。

因为眼睛看着前面的东西,实际上在大脑皮层已不自觉地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灶,而没有目的地看,则能控制其兴奋水平,防止兴奋扩散。

由于出现了新的兴奋灶,可以通过负诱导的作用,让其他的兴奋灶(由杂念所引起)受到抑制。

张三丰坐式八段锦:捧气贯顶--太极拳掤劲的内功源头

张三丰坐式八段锦:捧气贯顶--太极拳掤劲的内功源头

张三丰坐式八段锦:捧气贯顶--太极拳掤劲的内功源头坐式八段锦,本名:座上八段锦。

道家打坐时进行导引的功法。

长时间打坐后,身体出现疲劳,用此功法抻拔筋骨,调整姿势,导引吐纳,活跃气血。

经过一番活动后,再继续打坐。

它的特点是不下座,就在双盘坐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这套功法需要有双盘坐的基础,才能体现出独特的锻炼效果。

如果是散盘或者单盘,锻炼效果也有,但不能与双盘相比。

本套功法源自陈抟、张三丰法脉。

既能独立作为导引体操,开发先天,益生健体,也被作为太极拳的基础功法,长期练习能显著提高功力。

本人在奇妙因缘下承之,习练十数年,受益匪浅,现把它公之于众,供广大太极拳和打坐爱好者参习学练,以体会我中华传统武术养生功法之奥妙,也算是与同道者结一善缘。

行者无需关注此功的法脉传承谱系,只要去练,就能体会到它的益处,古圣先贤的千年技艺和精神能被你复活,这是文化相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前人埋头做功夫,后人钟情打派仗,就失掉古圣的精神了。

虽得其骨,不得其髓,离道远矣。

八段锦,是8个抻筋拔骨的动作,各动作之间相互独立而又有连续性,按顺序操练,即构成一套前后相连层层深入的导引体操。

这8个式子是:单手托天回头望月捧气贯顶力分华山推拉橐龠玉女穿梭束肋下气吞吐日月外加一个收式下面介绍第三式:捧气贯顶参考图:立式捧气贯顶预备式:双盘坐。

插手,即双手插抱成阴阳鱼状。

动作要领:双手向两侧打开,至胯侧时,向上捧举,同时缓缓吸气,至头上时,双手相叠,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三点连成一线,即左手劳宫穴、右手外劳宫穴、百会穴在一条线上,右手劳宫穴对百会穴有照意,稍停,呼气,放松上肢,慢慢落下,过了膻中穴以后,两手分开,自然落于体侧,继续做向上捧举的动作,同时吸气,至顶后再落下,如此反复关注公众号兵法家。

捧起落下为一次完整动作,重复36次。

过程中可能会有肠鸣声,有的甚至比较剧烈,都不必管它,注意放松,如果紧张反而可能出现肠绞痛。

呼吸深长,但不要用力。

这个动作虽然叫捧气贯顶,但练到最后却是气在捧人。

绝世武功《张三丰太极拳》内功全篇(一)

绝世武功《张三丰太极拳》内功全篇(一)

绝世武功《张三丰太极拳》内功全篇(一)奇哥修真 2019-03-04 11:25:48张三丰传说得道成仙,他的武功当然也是天下第一。

然而他创立的盖世武功太极拳已经失传了,留下的痕迹是公园里面老头,老太太的太极操。

真正的张三丰太极拳是通过内外兼修、凝真养性,达到开发人体潜能、开发人体智慧,亦即证悟大道的功法。

如果练习张三丰太极拳,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一生达其极顶。

但是修炼张三丰太极拳,却可以有一分实践就有一份收获,各得其所。

张三丰太极拳是由密不可分的两部分组成:一是静功,即相对静止的内功修炼;二是动功,就是世人皆知的武当三丰太极拳。

两者的关系,张三丰总结为:“必须功拳并练,盖功属柔,而拳属刚,拳属动而功属静,刚柔相济,动静相间,始成太极之象,相辅而行,方足致用”。

因为太极拳法世上多有著述,所以,这里就不再涉及,仅就一直在道门秘传、世上少知的内功修炼之法披露一些张三丰的著述,以飨读者。

以期有缘人循着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路线,修炼精、气、神。

壮其体魄、充其精神、发其智慧。

达“能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之境。

当然,内功修炼,一路景象万千,真修炼者不可不察。

祝福有缘人真能放舍身心、不执不着,在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生活实践中充实生活的意义。

1、太极行功法太极行功,功在调合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

行功之先,犹应治脏,使内脏清虚,不着渣滓,则神敛气聚,其息自调。

进而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为太极之象,然后再行运各处功夫。

冥心兀坐,息思虑,绝情欲,保守真元,此心功也。

盘膝曲股,足跟紧抵命门,以固精气,此身功也。

两手紧掩耳门,叠指背弹耳根骨,以祛风池邪气,此首功也。

两手擦面待其热,更用唾沫偏摩之,以治外侵,此面功也。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以清其火,此耳功也。

紧合其睫,睛珠内转,左右互行,以明神室,此目功也。

大张其口,以舌搅口,以手鸣天鼓,以治其热,此口功也。

舌抵上颚,津液自生,鼓漱咽之,以润其内,此舌功也。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九字诀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九字诀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九字诀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古朴原本,风格独特,在练法体用上共有九字诀,即:“松、静、慢、明、暗、化、快、准、狠。

”九字诀分开三个方面,在练拳体上,要求松、静、慢三字诀。

在拳劲上,要求明、暗、化二字诀。

在拳用上,要求快、准、狠三字诀。

九字诀分述如下:一、“松”字诀:其意在于原式太极拳,首先要放松身心。

这个松,是双肩松开,两腿放松,胸腹放松,心意放松,全身上下,由里到外全都放松。

全身骨节都放松,也只有松下来,才能入静,而以柔劲练拳。

如果全身硬紧,或有一处紧张,对练拳即有影响。

无极起式即是松静之功也。

二、“静”字诀:放松之后,可以进一步入静,心不静,不能练好太极拳,松与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讲究“静以含机,动以变化。

”武当太极拳的静,有二意,一是静中求静,即无极式站时,入静无杂念。

二是练起拳架来,也心静安然,即动中求静。

“视动犹静,视静犹动”。

可见这个静是在变化的运动中求得。

是动静相生,静是练拳的基本方法,动中求静才是目的。

静是为了更好的动,交手时以静待动,借法打人,后发先制。

太极拳的技击都是由静到动变化成功的,即是“反者道之动”。

静要达到松静,虚静,极静。

达到尤人尤我尤世界,物我两忘。

也只有静到物我两忘之后,才能神凝,心如明镜,才能沉着应敌,自然而然在应付各种复杂局面。

练拳时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只有放松入静,才能静观其变。

才能身心专一地体会太极拳中的各个要领,气感走向,才能练好太极拳。

三、“慢”字诀:是指练拳时一定要慢慢地练,不可过急。

因为慢练是功,快练是术。

师长们十分重视功与术的关系。

慢练拳有三大作用,一是慢练拳,可以细心体会动作要领,不走过场。

二是慢练可以使气血畅通,平阴阳,调气血,开经活络。

三是慢拳可以把内劲运到四肢百节,身体各个部位,快练功气只能入皮肉,而慢练功,气可入骨髓。

使双掌气足,骨质坚硬。

练拳时一吸呼,血行三尺,慢练功方能体会到气血运行的部位与经络的通开。

万籁声和他的张三丰太极拳(上)

万籁声和他的张三丰太极拳(上)

56研究万籁声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教育家、技击家。

他所传世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曾经在其先祖刘德宽先生的帮助下,与宋氏太极功一道,对杨式、吴式等太极拳的定型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传自刘德宽先祖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不妄作,不虚美,始终坚持着自己天然质朴的本色。

对于万籁声的功夫,一般人知道和了解的是他的自然门和六合拳、罗汉拳,而对他同时也深通太极拳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

一、从太极拳史上的一段家训谈起万籁声所传的这套太极拳叫“张三丰原式太极拳”。

根据目前所知道的,此拳传自清末刘德宽。

而刘德宽又是从哪儿向谁学的这套拳,就难以考证了。

同时传下来的还有一套叫“劈太极”的双人对练,但万籁声并没有明说,只说其“超出推手之外,可以应付任何形式的对抗”,其实就是太极散手。

刘德宽(1826—1911年),字静远,河北沧州人,精六合拳法,尤尚大枪,素有“大枪刘”之誉。

他的功夫,除了六合本门之外,是很综合的,万籁声和他的张三丰太极拳(上)文/谭灵铃对太极、形意、八卦等各门都有很深的造诣。

他是晚清时期倡导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交流融合的代表性人物,他创编的八卦大枪、八卦太极拳和直趟六十四掌,至今还有流传,在当时和后来的中国武术界都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的学生赵鑫洲和许禹生,则是其传承史上两位很重要的人物。

赵鑫洲这一脉就不用说了,是万籁声所传的最基本的功夫,我们叫它六合本门。

其实这个本门,通过刘德宽到赵鑫洲再到万籁声,已经是一个以六合拳法为基本架构,汇宗多门的综合性拳法,其中就有张三丰太极拳。

他的另一个学生许禹生,却没有沿着“六合本门”这条路走下去,而是半道上转入对太极拳的精深研习,成为与杨少侯、杨澄甫齐名的杨式太极拳领军人物。

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民国初年发起成立了北平体育研究社和北平体育讲习所,为一雪当时对中国人的负面评价之耻。

他是这样回忆他的习武经历的:余幼体格孱弱,因喜拳术,先祖在鲁治兵时,部下多娴技击,常来导余习斯术。

武当张三丰真人静坐功夫第3页

武当张三丰真人静坐功夫第3页

武当张三丰真人静坐功夫第3页第三步:行出神法——以成脱胎之果。

二十四、诚意寂照中下二田,以补胎气之不足。

二十五、已至出神期之现象。

二十六、移神上田,设想由泥丸宫,上升空际。

二十七、如不能出时,仍返照中下田,以待其机。

二十八、阳神一出,随即收回。

以收养育之功。

二十九、再行调神出壳。

三十、日日训练,存神上田。

三十一、抱道潜默,谨慎涵养。

三十二、阳神出游,逐步由近而远。

(甲)出神之理:换身功夫既毕,即能绝食入定,入定之时,明明朗朗只有一团性气,即内丹也。

内丹者,亦即阳神.是所谓“真吾”者也。

见此一物,方为见性,方为认识自己。

然此阳神,系由祖气养成。

身中祖气亦长养阳神。

亦如妇人之气血长养婴儿情形相似。

不过婴儿在女人胎中长成人形,是为顺生;阳神在男人身中长成仙体,是为逆化。

婴儿出生,阳神出壳,皆自然之理也。

迨至阳神一出,是为第三步功夫已至,正果已得,大事已成(丈六金身)。

上不受阴阳造化之作弄,下不受刀兵水火之灾危。

飞升可至九天之上,瞬息可行万里之遥,光华与日月并明,寿命与太空同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神通广大,变化莫测矣。

然犹有第四步功夫。

不可不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以求毫无遗憾。

(乙)出神之快:换身功夫已毕,精气充满全体,得至大定时期。

大定者,即是虚空一片,呼吸皆停之期也。

是当调神出壳,勿久羁于体中,亦即是长养完毕,须要出壳,此实自然之事,故不必顾虑其不出壳,亦不必谋其出壳。

盖阳神不纯,无论何法,亦不能使之出于体外,是以出神时期,仍以诚意一点返照中下二田,使阳气发生,以补胎神之不足,此二十四也。

胎神气足,明明朗朗,如月在中天(但有一毫混浊,即是胎神不全)坐中忽有如雪花形象,纷纷飞舞于目前,即是出神时期至矣,此二十五也。

此时即当移神上田,设想自己由泥丸官上升空际,此二十六也。

经屡屡设想与意导之,能出则出,如不能出,仍宜近照中下二田,再候其机,此二十七也。

机致一到,仍如法以意导引,久之自可出神。

阳神已出,是即身外有身,名之曰法身,万劫不坏之体也。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图解(个人整理版)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图解(个人整理版)

WORD格式可编辑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图解万籁声整理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万籁声先生1932年(时年三十岁)时,在湘办国术训练所所演练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影印图解,现由万老(八十四岁)交本刊首次在国内公开刊出,以明太极拳源流。

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博大精深,其“劈太极”,超出推手之外,可以应付任何形式的对抗。

原本张式太极传入河北刘德宽后,刘传赵鑫洲,赵又传万籁声。

目前图内武林挖珍掘宝,尤以张式太极为最难得。

万先生原本系影印直排,今除改直排为横排版外,并重新绘图,其它一切照旧。

太极拳目次(一)太极拳源流(二)太极拳论(三)太极拳行功全图次序1 预备式两拳握置腰眼下2 半面向左转两目平视3 提手上式斜开右步4 左向挤手上左步5 右向挤手不动步6 揽雀尾外转凡三7 手挥琵琶左向8 提手上式上右步犹有二手乃右下左上左下右上9 搂膝拗步开左步10 揽雀尾里转凡三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11 搂膝拗步上右步12 揽雀尾里转13 搂膝拗步开左步14 揽雀尾里转15 进步搬拦锤进左脚半步16 如封似闭凡两手,先撤后进17 提手上式斜开右步收左步18 抱虎归山开右步,右手搂膝出左手,右手抱回,右脚虚点前面,右拳在左肘下19 肘底看锤退右步翻出左手,左脚在前20 倒辇猴凡四手,先倒退左步,出左手,右掌撤回21 斜飞式开右步22 手挥琵琶左向23 提手上式上右步,如前法,犹有二手24 海底针左向25 撤步赛通臂共有四手,第三手时撤右步,以左手向后贯下26 上步挤上右步27 白鹤亮翅不动步28 云手凡四手29 高探马起右脚,手翻时,右手均在里30 转身左右分脚先右后左31 搂膝拗步凡四手32 搂膝栽锤上左步,右拳在左手外33 翻身撇身锤右手右腿,翻身向后压下34 披身踢脚上左步,踢右脚,不落下退回,再开左步,左手推出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35 翻身二起脚上左步,右手拍右脚,再左手拍左脚落下36 转身蹬脚右向转身,右脚蹬出37 弯弓射虎成斜式38 上步挤上左步,再开右步,挤时,右掌擦左掌有声39 搂膝拗步先搂右手,再开左脚40 揽雀尾里转41 退步搬拦锤即成正式,完全向后42 如封似闭按前法二手43 双峰贯耳斜开右步,上左步,两拳自肩窝发出44 野马分鬃先上左步,凡二手,至第三手变下式45 玉女穿梭先开左步,凡四手,如面东,习者则南北西南各一,无东也46 单鞭下式开右步47 白鹤亮翅不动步48 云手凡四手49 金鸡独立凡二手,先左手下压,起右手右腿,后则反之,下掌在裆50 倒辇猴凡四手,先倒左步51 斜飞式开右步52 手挥琵琶左向53 提手上式前向上右步,如右法,犹有二手54 海底针左向55 上步赛通臂凡三步,左脚在前时,即收左手成拳,回身上左脚,脚向后贯下56 上步挤上右步57 白鹤亮翅不动步58 云手凡三,至第四手,即变下式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59 上右步压肘先左手攞60 上左步压肘先右手攞61 腋下掌开左步62 十字摆臁右向拧身63 弯弓射虎成斜式64 上步挤上左步,开右步65 上步七星右手左向抱回,右脚撤回虚点前面,两拳相交叠,右上左下66 撤步跨虎斜落右步,再斜上左步,前掌后钩散开67 转脚摆脱右向拧身,右脚侧出68 弯弓射虎由上式,右脚落下69 上步挤上左步,再上右步,两掌相擦有声70 手挥琵琶左向转身,右步撤回,与左脚成直线71 合太极先上左步,里向揽雀尾,再上右步,外向揽雀尾,直至起式地点收式(约四手)72 收式两拳抱肋放下,意存丹田按此七十二式,即由书中三十六图递演而出者,合看自明。

张三丰《玄机直讲》

张三丰《玄机直讲》

张三丰《玄机直讲》炼丹火候说两篇其一夫功夫下手,不可执于有为,有为都是后天,今之道门。

多流此弊,故世间罕全真;亦不可着于无为,无为便落顽空,今之释门,多中此弊,故天下少佛子。

此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

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

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

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始将双目微闭,垂帘观照心下肾上一寸三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

斯时也,于此念中,活活泼泼;于彼炁中,悠悠扬扬。

呼之至上,上不冲心;吸之至下,下不冲肾。

一阖一辟,一来一往。

行之一七、二七,自然渐渐两肾火蒸,丹田炁暖。

息不用调而自调,炁不用炼而自炼。

炁息既和,自然于上中下不出不入,无来无去。

是为胎息,是为神息,是为真橐龠、真鼎炉,是为归根复命,是为玄牝之门、天地之根。

炁到此时,如花方蕊,如胎方胞。

自然真炁熏蒸营卫,由尾闾,穿夹脊,升上泥丸,下鹊桥,过重楼,至绛宫,而落于中丹田,是为河车初动。

但炁至而神未全,非真动也,不可理他。

我只微微凝照,守于中宫,自有无穷生机,所谓养鄞鄂者此也。

行之一月二月,我神自静,静久则炁益生,此为神生炁、炁生神之功也。

或百日,或百余日,精神益长,真炁渐充,温温火候,血水有余。

自然坎离交媾,乾坤会合,神融炁畅。

一霎时间,真炁混合,自有一阵回风上冲百脉,是为河车真动。

中间若有一点灵光觉在丹田,是为水底玄珠、土内黄芽。

尔时一阳来复,恍如红日初升,照于沧海之内,如雾如烟,若隐若现,则铅火生焉。

方其乾坤坎离未交,虚无寂灭,神凝于中,功无间断,打成一团,是为五行配合。

至若水火相交,二候采取,河车逆转,四候得药,神居于内,丹光不离,谓之大周天,谓之行九转大还也。

此时一点至阳之精,凝结于中,隐藏于欲净情寂之时,而有象有形。

到此地位,息止于胎,内外温养,顷刻无差,又谓之十月功夫也。

其二夫静功在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之功夫在内,不独十月然也。

张三丰鱼门拳修炼秘籍

张三丰鱼门拳修炼秘籍

张三丰鱼门拳修炼秘籍张三丰鱼门拳修炼秘籍鱼门拳源流鱼门拳其拳势是依据明道士张三丰结合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而才创,以先筑基入静养神,以炼丹气为主导,柔匀人体周身为辅的动作来培补人的真元,使人延年益寿的方式凝聚而成的一种拳术。

有词曰:希夷丹气满,邋遢剑光妍。

此拳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预防中藏反弹的技击法则。

此拳养生防身见于柔,一般外人误为柔弱之拳,殊不知此乃棉里藏针,柔中寓刚。

由于此拳贵于软弱,故时人称此拳为“儒门六艺”。

称为鱼门拳是象征性地表示;如太极图之阴阳鱼,或鲲鹏图之意,表示其鱼龙变化,表示其变化无穷包罗万象之意。

由于老少坤道的参与,故鱼门拳中又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如拳式中纺线,穿针、穿梭、护乳、抛梭、梳妆,照镜、抱瓶之动作。

称之为鱼门拳并非是仿鱼形而创其拳。

鱼门拳属武当派拳术之脉,柔软藏化者成者,外柔内刚在于练就一身混元柔气。

讲究手似棉条硬如铁,出手不见手、打人不见面之积极法。

鱼门拳拳经要诀鱼门拳举法论:1、气贯丹田松两肩,吞身如鹤缩,吐手如蛇奔,有吞无吐头面露,有吐无吞脚下浮。

身灵、手妙、桩稳马活,侧偏窝身闪展腾挪妙,绵软缩小巧,忌贪打、忌抡打、忌移打。

2、头为帅旗,心为军师,眼似铜钤,手似箭,腰轴心,脚似弓法自变,手手不离中梁,肘肘不离胸膛,静则心不妄动,阴绷阳开意为念。

鱼门拳“拳经”:八门开科不用忙,夕归子落须认真,太极图中安生位,阴阳无极变化机,袖内乾坤玄中妙,虚灵秘诀少人知,任它巨力来伤吾,消凶避急化千斤。

鱼门拳警语:鱼门拳原拳为擒拿标打切脉闭户点穴柔软藏化之术,点穴之法恐传于阴险粗暴之辈,伤损人命有失阴德,故有所失传。

鱼门拳打手歌诀:二仪生四象六合藏,七星扣打当面上,珍珠卷帘踩两旁,上有支支朝五岳,扒拿铁扇进中堂,制下钩胯缠丝腿,摆步群拦踏卦爻,老汉把门持中堂,轻舒闪展靠弹力,进取夺关见奔劲,绵圆缠粘是本意,空交脱化显真奇。

鱼门拳观字决:碧眼无事观鱼游,游来游去最迅速,行动如同风摆柳,车转好似龙回头,捕食最毒恶心意,要学此艺观鱼游。

张三丰太极拳(珍藏版)1

张三丰太极拳(珍藏版)1

张三丰太极拳(珍藏版)1预备姿势:面南直立,自然中正,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头正直,项松竖,头顶虚灵,仿佛上顶有线悬梁之意;下颌微收,齿轻合。

唇轻闭,内舌轻触上聘;两臂坠肘下垂,沉肩松胸,气含小腹,肘不贴肋,手心向里,中指肚轻贴腿侧(裤缝);松胯圆档,两膝似直非僵(似弯非弯),两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十趾随意动而抓地;呼吸顺遂平畅,意守丹田。

要点:头顶悬意不可缺,长腰松胯圆档护肋.胸间不凹不凸背要圆,十趾抓地空涌泉穴。

说明:①此预备式乃无极式,其基本要领均体现太极拳贯串始终的各项要求,故在行拳过程中均应一贯持守这些法则;②此无极式暂未分阴阳虚实,但重在呼吸自然,意守丹田,虽静优动,势如张弓待发之动意,守我之静,待人之动;③思想集中而虚静无物,神气抱一而达无形无象之感,然意存丹田而待动,保持一种平和静气,安祥随和,全神贯注而内敛一种神气之韵(图1).双手捧天两臂分别从两侧,意动、手动、腕、肘整体一起向上缓慢抬起,沿斜前方(与身体成15度-45度夹角)向上抬至眼高。

此时是吸气和意念吸收地之灵气之势和灵气向上运行之中,手指领意,劳官吸天之精华.手臂从裤缝侧上行时,由臂之转滚而手掌逐渐向上,捧天之精华之气,当到达眼高时,又转腕向内,向人体正中线前合拢,掌心遂变朝下,十指相对,意念天地之精灵汇聚百会穴(图2)气沉丹田接上动作(在十指相对掌心朝下时),沿体前前臂以抱球状下行.做不明显呼气,意念百会真气下行人中穴.达鹊桥.沿任脉、经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中脘、神阙,聚回丹田。

双手亦同达下腹,后分别沿带脉斜下胯边,回至无极式(图3、图4)。

要点:①这是一个深呼吸过程,意念周夭循环。

呼吸要彻底。

手意牵引要协调,吸尽天地灵气,真气存聚丹田。

②这也是开始进入功态的一个起势,保持全身放松,心情平和舒畅动作慢.匀称一致,呼吸在自然之原则下,由师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而掌握方式。

说明:掌经云:“先在心,后在身。

”修道即修心,故首先要心无杂念,开始练此功也须遵循“有为”地存想内观之法。

张三丰太极拳八十一八十二式揽雀尾式和顺走单鞭

张三丰太极拳八十一八十二式揽雀尾式和顺走单鞭

张三丰太极拳八十一八十二式揽雀尾式和顺走单鞭揽雀尾式动作要领及用法说明均同第三十二式。

第三十二式进揽雀尾动作:基本与第三式相同,只是衔接处有所不同。

动作如下:接上步封闭(图77)式,右脚变实,承受重心,左脚提起,左肘沉屈,左手内翻,掌心朝左肩,右手在左肘窝处.身体左转(图78);随后左脚在原地斜右前方一尺许落地,右脚开始提脚,向右前方与身体同上。

接下来与揽雀尾式一样(见图13~18)1.撩肘掤右手由档前朝外.由下至上,再由肩、肘、手节节贯穿,划弧上拥至右侧前方。

左手在后,掌心与右手相对(图13、图14)。

2.马虚撮右手向右前方拥至与肩高,膝与肘相合,手尖与脚尖相对时不再往前;右手掌心转向朝上,左手掌心朝下。

接着右手开始由外向内翻掌,左手由内向外翻掌,重心移至左脚,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向左边过,右脚变虚,右掌心向下,左掌心向上(图15)3.上步挤上动不停。

左手从左脚后收再向右肘处,掌心朝上捅出;同时重心移至右脚,左脚跟左手一起上步,先脚跟落地,承担重心;右手从左手至左肘下抽回,再沉左肘滑滚向左手,掌心向外(图16)4.落步按当左右两手交叉会于右膝时,两手随臂转翻掌,并楼过右膝,收回腰间后从腋下推按出去;同时当手搂过膝盖时.右脚提起。

蹬脚后落地,肘至脚到手到,成马步双按掌式(图17,图18)。

要点:①此式分解动作多,较为复杂,也是独特分别于其他拳架的标志。

实际运用要注意手、身、脚、意、气、力齐至;②此式劲力明显,靠、拥和落步双按是典型的力点(力点是实际用法上的技击发力处〕,要注意体会;③式中连绵性强,不能脱节,要一环套一环,在推手和技击中配合得好,很具威力,但主要不能散、乱;④此中步伐变化多而快,步幅大小可根据自己架式变换,虚实一定要分清,实腿承受重力要沉档,敛臀,保持腰胯的灵活。

用法说明:从太极拳上一式转身掤掌(有人称黑虎掏心)后,回身时若后手被人拿住,则左手从右手上削砍而出,击打对方腰肋。

当对方右边拳击来,我用右前臂接枯,沉肘松肩而翻掌粘拿,同时坐胯转上左步右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张三丰练功八字功夫解说(上)
作者:林书立
来源:《现代养生》2007年第09期
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在《道言浅近》里曾这样说:“凝神调息,调息凝神。

八个字就是下手功夫。

”其实后面四个字是前边四个字的重复。

那为什么不说:“凝神调息”四个字是下手功夫,却说八个字是下手功夫呢?这是值得仔细玩味和探究的。

根据《道言浅近》的有关论述,这八个字实际上包含了四层意思:一、凝神;二、调息;
三、进一步调息;四、进一步凝神。

凝神调息的极境,便出现了神息两忘。

《道言浅近》指出,这八字“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

意谓这八个字要全面实行,且要按顺序一层层做去。

下面就依八字顺序逐层加以解说。

一、第一层功夫:凝神
张三丰把凝神而不把调息作为第一层功夫,是有道理的。

我们知道,呼吸是介于随意与不随意之间的一种骨骼肌运动。

气功调息属于随意性运动,由大脑皮层来管辖。

大脑皮层可以改变呼吸的速度,也可改变呼吸的动型(如腹式呼吸、逆呼吸、停闭呼吸等)。

只有大脑安静下来,并将注意力转移到机体内部,才有可能对呼吸运动进行有效的调整,如果心烦意乱,杂念纷呈,那是根本无法调控呼吸的。

古人说:“元神凝则呼吸之神自然泰定(《性命圭旨》)。

”正是这个道理。

《道言浅近》说:“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

心未清时,眼勿乱闭。

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清凉恬淡,始得收入气穴,乃曰凝神。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1.凝神之前,先要清其心。

就是说,练功伊始,先整理一下错杂的思绪:把正在考虑的问题先了结一下,把准备办理的事情先挂一挂,把纠缠心头的烦乱情绪先清除一下,总之,要努力把一切都放下。

这样心就基本清了。

2.如果功前思绪比较杂乱,就不要急于收心入内,应先做好疏导工作。

其一,“眼勿乱闭”。

心未清时最好是没有目的地、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东西。

因为眼睛看着前面的东西,实际上在大脑皮层已不自觉地形成一个新的兴奋灶,而没有目的地看,则能控制其兴奋水平,防止兴奋扩散。

由于出现了新的兴奋灶,可以通过负诱导的作用,让其它的兴奋灶(由杂念所引起)受到抑制。

这样就容易控制住杂乱的思绪。

如果心未清时胡乱闭上眼睛,那脑里可能是一片混乱,越发理不清。

其二,“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

所谓自劝,便是自我疏导。

思绪紊乱较严重,其在大脑皮层的兴奋灶,不可能一下子便消失,这时进行自我疏导,可以通过对主体的认知结构施加影响,促使杂念形成的兴奋灶受到抑制并趋消退。

自我勉励,更是调动主体的意志力量,来加强对杂念的抑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