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小议《周易》与中医
小议《周易》与中医小议《周易》与中医《四库提要》云:“《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易》为吾国吾族文化之源,中医乃吾民族文化之系,二者关系以为何?唐人逊思邈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乃言易之于医具其指导意。
明人张景岳复言:“医易相通,理无二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
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故曰天人一理者,阴阳也;医易同源乾,因此变化也。
”岂非医学学者,靡不精通易理。
而凡精通易理者,于中医学说必多有发挥。
医易相通,相得益彰。
可见一斑。
易理之于医学,其涉及范围之广,使用医家之众,影响后世之远,皆有史可微也。
今且可观之,凡基础理论、辩证论治、方药制剂、针灸气功等各体系,皆明显受到《易》之影响,且渐成其有机组成部分。
纵观中医之发展史,易学之兴衰对其产生作用之大,实不可估量。
自三古之易、汉易、魏易、唐易、宋易、清易及现代易之演变,为中医之前行供以理论武器。
同时,也正因中医学之蓬勃发展,亦反之作用于易理之探讨、领悟。
脱离医学及自然科学之轨道而论易理,以经注经,以经解经,经中求经,经上叠经,则必于象数之理解囿于一隅,难得发展。
故于易理之指导下,中医始终以宏观整体时空条件下来解读事物,此大一统之思想乃使中医所独具特色。
《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内经》复曰:“太虚寥廊,肇基化元,万物资生,五运终天,布云真灵,总统坤元”。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为道,夫易开物成务,昌天下之道,乾称父,坤称母”。
《内经》复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易经》、《内经》两者关系密切,互为体用,同属一国计民生耳。
张景岳故言:“然则天下相与之际,精哉妙矣。
周易与中医(三)——易与中医的关系
周易与中医(三)——易与中医的关系今天继续周易与中医这个话题,讲到了第二点:“易”与中医的关系。
1.首先要明确“易”的概念。
古有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而流传下来的、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周易》。
《周易》是经过儒家解读的易学,影响最大,后世学者主要根据《周易》研究易理,就常把“易”和“易经”作为对《周易》的专称了。
易与卜筮不可混为一谈。
易而称学,已不是原始的卜筮了。
作为历史素材的筮辞,经过一些思想家的研究整理,结合了天文、地理、物候、社会人事等知识,揉入了阴阳五行的学说,形成了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易学。
庄子谓“易以道阴阳”,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卜”,《汉书·艺文志》将《易经》列于儒家“六艺略”中,说明古人早已开始将学术的易与卜筮的易相区别了。
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也说:“以卜筮视易者,亦蠡测之识,窥豹之观也。
”尽管卜筮至今在社会上仍有流行,但研究医易关系,绝不是研究卜筮对中医学的影响。
2.医易同源“医易同源”的“易”是指《周易》历史上最先明确提出医易同源的是明末张介宾的《类经附翼·医易义》,与张介宾同时而稍早的名医孙一奎虽未有“医易同源”的提法,但他在《医旨绪余》中有意思相仿的论述。
张介宾将《内经》与《周易》对举;孙一奎认为阴阳太极之理“经于四圣则为易,立论于岐黄则为《灵》、《素》。
”可见他们所讲“医易同源”之易,确是指《周易》而言。
而同源之“源”是阴阳太极变化之理。
3.医源于易“医源于易”的“易”不是指《周易》,而是指上古易理,也既是“医易同源”的“源”。
“医源于易”是在清代医家中出现的提法。
清代医家提出“医源于易”时,“易”的含义已有所不同。
如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说:“易象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
”唐宗海《医易通说·考辩》谓:“上古之易,并无文词。
至文王、周公、孔子,乃作《彖》《象》《爻辞》《系词》,皆是‘易’之注脚。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
《周易》与中医学探微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晶,不仅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有促进作用,同时对世界科学进步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因此,在积极搞好中西医结合的同时,对中医学进行溯源追本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式发展和确立,被公认为《内经》的问世,它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内经》的医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理病理学说和诊断治疗学说都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而这些学说和哲理观念都可以从《周易》中看到它们的踪影,因此说《内经》和〈周易》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内经》和《周易》的整体观同出一辙及医理源于《易》理实有一定道理。
以下是整理的周易与中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阴阳五行学说,是自古发展的一种哲学思想,历来为我国古代科学所运用,同时也为古代医学所运用。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阴阳的概念,当时盛行卜卦,而《周易》八卦是以乾坤二卦为基础,乾为天,坤为地,实际上就是阴阳的概念。
《周易·系辞下》中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周易·系辞上》又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谓阴阳,是人们把复杂的万事万物概括为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
《内经》吸取了《周易》有关阴阳理论的精华,并把这种阴阳辨证哲学思想应用于指导医学实践,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i论〉、七篇大论等,对阴阳理论都有精辟论述。
其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又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周易》与中医解析
医易相通——《周易》与中医
孙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张介宾:“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 以医而不知《易》乎?”
一、《周易》概说
(一)《周易》之名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 《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三易为夏、商、周三代卜筮之书,《连 山》、《归藏》汉初已不传。汉代时尊 《周易》为经而称《易经》。
3、《文言》 是专门解释“乾”、“坤”两卦之卦辞 和爻辞的,重在阐发两卦的象征意义,文 字较长。文言,谓“文饰乾、坤两卦之 言。” *(乾)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 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 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 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 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肺
肾
4、9
1、6
有减无加
加多减少
2、洛书
戴九履一,左三右四,二四为肩, 六八为足,五居于中。
*(2)明夷
:利艰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 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 贞。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卦辞、爻辞,按内容可分为三类:
1、河图
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 四九居右,五十居中。
南、火 2 、7 东、木 中、土 西、金 3、8 5、10 1、6 北、水 1+3+5+7+9=25……天数 2+4+6+8+10=30……地数 4、9
第八讲《周易》与中医
手太陰肺經
手陽明大腸經
足陽明胃經
足太陰脾經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陽小腸經
足太陽膀胱經
足少陰腎經經
十二經脈循行的特點
• • • •
五行學説
• 極似:己亢過極,則反似勝己之化
金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木極似金, 金極似火,火極似水,水極似土,土極 似木者也。
五行學説
• 制化:相互制約、化生
《素問· 六徵旨大論》:亢則害,承乃制, 制則生化……害則敗亂。
五行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 説明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關係
木—肝 火—心 土—脾 金—肺 水—腎 水生木,腎水以養肝 木生火,肝木以濟心 火生土,心火以溫脾 土生金,脾土以充肺 金生水,肺金以助腎
五行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 解釋病理情況下臟腑間的相互影響
《素問· 玉機真藏論》:五臟受氣于其所生, 傳之于其所勝,死于其所不勝。
五行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 用於診斷和治療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平脈篇》:脈有相乘,有縱 有橫,有逆有順。 縱:侮所勝 橫:侮所不勝 逆:子乘母,侮生我者 順:母乘子,侮我所生者 漢 張仲景《金匱要略》:治未病
• 説明人體的病理變化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 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 則熱,重熱則寒。 《素問· 調經論》: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内 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内寒。
陰陽用於醫學的意義
• 用於疾病的診斷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善診者,察色按 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 息、聼音聲而知所苦。 望診:色澤鮮明者屬陽,晦暗者屬陰 聞診:聲音洪亮者屬陽,低微斷續者屬陰 切診:脈大、浮、數、動、滑者屬陽,沉、 澀、弱、弦、微者屬陰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
周易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浅探医者意也,易者道也,道者寂静也,太极者乃易学之体也,易者虚无也,太虚者一气之言也,气者万物之父母也,易学和医学同出一源而两途。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府也,周易是阴阳变化的应用,推往知今物极必反,具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备于内经,散载群书,而其变化,莫大于易学,因天人同一理,易医同一源,同此阴阳变化之道也,人和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与天地气息相通,而易学始于乾坤推演、阴阳终于乾坤,而阴阳显其象,医学和易学同源之理是同其阴阳变化之道也。
其交相近,其用而异。
唯易经存其变化而不穷,开物成务、知未而伏往,进退不绝。
而医之为道、研阴阳、分五行生克,巧用调元赞化起死回生之术。
故中医理论中借易学之理、明天地造化之道,晓阴阳消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变化之理,由此方知人生于阴阳,成于阴阳,损于阴阳,而死于阴阳之消长。
明天人合一之理,太极之道。
而易医之理昭然若揭。
《周易》的理论在中医内经中早有运用,虽观其形殊,穷其理则一也。
而周易之为学,演之无穷,太极动而两仪生,然用其卦象推研事之吉凶变化,而周易之理在中医学中,则是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生化,而出五行,阴为坤为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等,阳为火,火为乾,乾为天,天为南,南为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等。
用五行生克说明了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用药及辩证之妙理。
因此中医学中的理论和易学均从太极之动静变化,互为其根本。
虚无易之体,阴阳是易之变,为演其物象之妙,天地分其阴阳,阴阳分为有形和无形,万物因气而化神,以气为生长之祖气,形神具气以成,故为后天之祖。
无形为天,有形为地,天而为阳、有形为阴,无形为乾,有形为坤,乾坤其合天地太生。
万物均从阴阳而生。
医能明此,而知人体阴阳气血生归有所,脏腑病变之由,故知人生长壮衰病死之理。
2 周易与中医阴阳在治则上的应用宝命全形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则缺,水得土则绝。
《易经》与中医之间有什么关系?
《易经》与中医之间有什么关系?
感谢邀请!
周易是中医的源头,八卦也对应着人身的各个器官。
比如乾卦主头部,肺部健康,离主眼晴,主视力健讲法,坎为肾泌尿生殖系统,坤为脾胃及消化系统。
相对应的五行生克自然就生出一种循环来。
比如中医上知名度最好的“头疼医脚”其本质上就是利用八卦相克的原因,而被科学无法解释的穴位按摩和针灸都是同样的道理。
嗓子感冒,反而在肚脐处来一针,牙疼偏偏要举起另一只胳膊,都是这个道理。
而且效果还特别好!
周易的核心就是“平衡”,而这个“平衡”就被中医所挖掘出来。
所有的疾病都只是表象,是相应对的另一个因素产生了变化。
因此,顺着这个脉络反向调解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治本,是周易赋与中医的灵魂!
比如,肾虚,肾为水,为坎,那么多补一些坎类食物就可以,坎为黑,大凡黑色的食物都有补肾功效。
比如,气血虚,一是补肾,如坎封。
二是直接补,就是离卦,离为火,为红,大抵上所有的红色的食物都有补血之功能。
比如咽喉疾病,为兑,兑为白,基本上白色的水果都有润喉的功能。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还有我们平时所说的“上火”“心悸”等等,都是身体发生失衡的表现,对应着不同的卦象。
中医的直接祖先应当是《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的观点又有许多与周易相通相融,比如阴阳观点,比如平衡观点,所以我们总说“医易同源”就是这个道理。
但由于周易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系统化文字,算是中国文化的鼻祖,因此中医是周易大道的一个分支。
无易不医!。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周易与中医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周易与中医易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历代著名医家都非常重视对于易学的研究工作。
易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历代著名医家都非常重视对于易学的研究工作。
唐朝逊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从而指出了易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
明朝张景岳则更系统地提出:“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
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故曰天人一理者,一些阴阳也;医易同源乾,因此变化也。
岂非医学学者,靡不精通易理。
而凡精通易理者,于中医学说则多有发挥。
医易相通,相得易彰。
岂非偶然。
易学古称有三。
《周礼·春宫》有太卜掌三易之法,周易为其一。
三易是“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有人称《连山》首卦为艮。
《归藏》首卦为坤,《周易》以天地人三才立言,故周适万物。
《周易》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科学分类的框架,后来发展成为诸子百家都来研究的重要著作。
易理在医学方面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涉及范围之广,使用医家之众,影响后世之远,都是有史可微的。
现在我们看到,基础理论、辩证论治、方药制剂、针灸气功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地受到它的影响,并且逐渐地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纵观中医学的发展史,易学的兴衰对其产生了很大作用。
从三古之易、汉易、魏易、唐易、宋易、清易及现代易的演变,为中医的前进提供了理论上的武器。
同时,也正是由于中医学的蓬勃发展,又进一步刺激了对于易理的探讨和领悟。
脱离医学及自然科学的轨道而谈论易理,以经注经,以经解经,经中求经,经上叠经,则对象数的理解始终囿于一隅,避免误入歧途。
所以,在易理的指导下,中医始终是在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时空条件下来认识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大一统的思想形成了中医所独有的特色。
周易》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从《周易》象数、义理看中医学的六经、八纲辨证
从《周易》象数、义理看中医学的六经、八纲辨证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重视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了中医奇特的辨证能力。
其中,六经和八纲是中医辨证的基础理论。
而《周易》象数和义理,则是其中的重要源泉之一。
本文将从《周易》象数、义理来阐述中医学的六经、八纲辨证。
《周易》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之一。
其内容包含了天、地、人、物、动、静等哲学观点,而其中的象数、义理更是中医学借鉴的重要思想。
《周易》的象数包括阴阳、五行、八卦等图象符号,这些图象符号承载着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与生命的法则。
在中医学中,阴阳、五行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联。
通过观察人体的阴阳、五行的变化,可以得出人体内部脏腑气血的变化,从而揭示出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方法。
八卦则代表了宇宙中万物的八种状态与属性,中医学借鉴八卦的思想,将人体分为八纲,即形态、色、声、汗、呕、痰、脉、便,通过观察这些八纲的变化,可以裁定出疾病表现的特点。
中医学的六经辨证,主要是通过观察人体经络的变化来裁定疾病的特点。
《周易》中的“经”即指六爻,它与人体的经络相对应。
中医学将人体划分为六经,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
每条经络都与相应的脏腑相关,通过观察经络的变化,可以揭示出脏腑病变的状况。
中医学的八纲辨证,则是通过观察人体的形态、性质、生理变化等来裁定疾病的特点。
这与《周易》的八卦思想相吻合。
中医学将人体划分为形态、色、声、汗、呕、痰、脉、便八个方面,通过观察这些方面的变化,可以裁定出疾病的表现特点。
例如,观察患者的面色苍白、舌苔厚腻,可以推断出其可能患有脾虚血少的病症;观察患者的声音沙哑无力,可以猜测出其可能患有肺气不足的病症。
这种辨证方法在中医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施治。
可以说,《周易》象数、义理为中医学的六经、八纲辨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其思想内涵贯穿着宇宙的变化规律与生命的法则,凝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的观察和熟识。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
浅谈《周易》对中医的影响学号:031415118 名字:李美萱班级:中医151关键词:《周易》;《内经》;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摘要:《周易》理深意宏,是中国文化之祖,也是多门学科的源头。
中医学也是以自然科学为主题,多种学科共同交织的学科.只有清楚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知晓整个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方能抓住中医的本质。
1.整体观的相通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非常注重“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从整体角度分析与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而这种人——自然——社会的整体观是导源于《周易》的。
可以说,中医的整体观是对《周易》理论基础的应用与发展.《周易》认为宇宙万物始于元气。
元气为气化之始,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
“有了天地便有了万物”,从天地宇宙中从化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水火为阴阳,风雷鼓动,山泽成形,’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生物开始繁衍,“有万物然后又男女".人和天地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人的规律可以在天地的规律中得到反映。
以八卦与人体的关系为例,八卦和人体结构一一对应.正如《易•说卦》中所说:“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离卦象征人体生命气化的原动力,和人体命门,心相应.震卦和认同肝胆相应。
巽卦在人体上应肺。
艮卦与人体的脾相应。
坎卦应肾。
坤卦应脾胃大小肠.无疑,人体在《周易》中被视作一个大八卦系统.《周易》依据八卦和人体这种关系,提出八卦人气质分类法。
它是世界最早、最科学的气质分类方法.体现了人类气质与宇宙自然界物质属性的统一性;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人的气质不是孤立的.至此,《周易》发展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重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
《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
人体由五脏,六腑等组成。
《周易》与中医浅谈一
《周易》与中医浅谈一1. 《周易》是一部什么书?《周易》是对我华夏文化影响最大最深的、蕴含着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最著名、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被尊为群经(十三经)之首,故亦称《易经》。
《周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进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西伯即周文王。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易道深,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三圣,指伏羲、周文王(也包括周公)和孔子。
传说伏羲创立了八卦,周文王将其扩展为六十四卦,孔子又对其加以注释演绎,将其提升到哲学巨著的高度。
这虽是传说,但也从中透露出一点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周易》的发展定型经历了三大基本阶段:阴阳观念及八卦确立阶段(卦象阶段)、六十四卦阶段(卦经阶段)、经传阶段(易传阶段)。
而伴随着这一发展过程,它也同时由占卜之书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巫术迷信色彩的书、记录远古时代生活的历史之书,提升成为富有深邃哲理和完整思想体系的哲学巨著。
至于这三个圣人应当说也是集体的名字,只是代表时代,并不能确指某人,如同仓颉造字,仓颉并非指仓颉一人一样。
实际上,这部博大精深的奇书,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一样,绝非一人一时写成,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祖先的集体智慧,是千百个人心血的结晶。
《周易》全书内容可分成符号与文字两大系统,或者说“象”、“经”、“传”三大块。
卦象是最早产生的,可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近年来有些考古也可说明这一点。
“象”由六画卦组成,而六画卦又是由两个三画卦组成的。
易经解析探寻易经与中医的关系
易经解析探寻易经与中医的关系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根本”。
易经以八卦和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阐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从易经的哲学思想和中医的理论体系两个方面,探寻易经与中医的关系。
一、易经的哲学思想易经的核心思想是“阴阳”和“五行”。
阴阳是指宇宙万物的两个对立面,如太阳和月亮、昼夜、寒暑等。
易经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原理。
而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易经将它们与宇宙万物的发展演化联系起来。
中医的理论体系也以阴阳和五行为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五行理论则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将人体的器官、组织、精神等与五行相对应。
易经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易经的阴阳和五行理论为中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中医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二、易经与中医的共同特点易经和中医在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强调整体观念。
易经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中医也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其次,它们都注重动态观察。
易经强调变化的规律,中医也注重观察病情的变化,以调整治疗方案。
再次,它们都强调平衡和调和。
易经认为,阴阳的平衡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基础,中医也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易经和中医的共同特点使得它们能够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易经的哲学思想为中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中医的实践经验也为易经的理论提供了验证。
三、易经对中医的启示易经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易经强调整体观念,提醒中医要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中医理论和《周易》的一脉渊源(周易是古中医对体和用的分类总纲)
中医理论和《周易》的一脉渊源(周易是古中医对体和用的分
类总纲)
中医传统格言有一句话:“不知易便不足以言太医”,“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
明代大医家张景岳说:“阴阳虽备于《内经》,变化莫大乎《周易》”,阴阳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周易》则是阴阳的鼻祖,没有《周易》,便没有中国阴阳文化,更没有中医理论......
再者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以及《内经》中大量吸收的《周易》论辞及命题,可以证实中医学和《周易》的特殊血缘关系。
《周易》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源于《周易》。
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运气学说、中医病机学说等无不肇始于《周易》。
具体相关理论举例如下:
(1)《周易》阴爻。
阳爻的阴阳关系,以及《周易》卦象所寓的
阴阳哲理是中医阴阳学说的起源;
(2)《周易》无极、太极图是中医精气学说、阴阳学说的根基;
(3)《周易》爻象、卦象是中医藏象学说的导源;
(4)《周易》交爻与中医六经、六经体系、六经辩证密切相关;
(5)《周易》乾元坤牝,阴爻、阳爻八卦布阵,是中医气化学说,运气学说干支格局的蓝图;
(6)《周易》乾坤天地是中医气一元论的溯源;
(7)《周易》河洛数理与中医九宫八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七损八益密切相关;
(8)《周易》坎离二卦与中医心肾相交、命门学说、肾间动气密切相关;
(9)《周易》河洛与中医五行学说,生成数相关;
(10)《周易》卦爻天、地、人位与中医三维医学密切相关,是中医整体观的蓝本;
(11)《周易》圆道是中医圆运动的导源;
(12)《周易》中和观与中医平衡论,协调论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周易》是中医学的肇始源,《周易》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母文化......。
周易与中医
周易与中医易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历来有“医易同源”和“医源于易”等讲法,并有一些专门研究医易关系的著作。
那么,中医和《周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要回答起来,那真是“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了。
徐博准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一:《周易》和《黄帝内经》的文化基础。
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形成于《黄帝内经》,先搞清楚《周易》和《黄帝内经》各自是怎么来的,才能明白《周易》对中医有什么影响。
二:“易”与中医的关系。
“医易同源”,中医和哪个“易”同源?“医源于易”,中医源于哪个“易”?如何“同”?如何“源”?三:易学思想对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的影响。
中医理论中处处体现出了易学“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取象比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以及阴阳辩证法的思想。
更重要的是,中医学的藏象、经络等基本理论框架,是借助易学的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太极阴阳变化等模式来构建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易学的河图洛书等模式,就不会有《内经》现在这样的藏象、经络系统,其实“五藏六府”数字的来源,也取法于易,古人以易衍律,天六地五是易的常数,五运六气、五藏六府,模式皆从易理出。
没有易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产生是难以想象的。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素问·金匮真言论》是内经论述藏象的重要篇章之一,描绘了藏象的基本框架,除谈了五藏与四时、五方、五星、五体、九窍及色、味、音、臭、谷、畜等的相应关系外,还有“东方……其数八”,“南方……其数七”等论述,这里的“其数某”,用的就是河图成数。
这是藏象模式源于河图的直接证据。
这段经文,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易学知识,直接去读,读来读去总是不甚了了,看不明白。
中医人学习《周易》,通过对河、洛、太极、阴阳、五行等知识的学习,对我们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探究中医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等大有裨益,很有必要。
《周易》与中医浅谈四
《周易》与中医浅谈四4.《河图》《洛书》与《内经》的关系举例:《河图洛书》与《内经》有直接关系的有关条文见于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刺禁论》、《灵枢·九宫八风》篇、《九针论》、《岁露论》、《根结》篇及七篇运气大论中之《天元纪大论》、《五常政大论》等,兹举例说明之。
4.1 例一:《河图》生成数与五行、五脏、五方等的关系⑴经文:《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数八”、“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数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五”、“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数六”经文中“其数八、七、五、九、六”是何义?与人体五脏及四时、五方、五色等有何关系?请看历代注家所释:⑵汇释:王冰注云:“其数八:木生数三,成数八,《尚书·洪范》曰:‘三曰木。
’”、“其数七:火生数二,成数七,《尚书·洪范》曰:‘二曰火。
’”、“其数五:土数五,《尚书·洪范》曰:‘五曰土。
’”、“其数九:金生数四,成数九,《尚书·洪范》曰:‘四曰九。
’”、“其数六:水生数一,成熟六,《尚书·洪范》曰:‘一曰水。
’”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四》注云:“其数八:《河图》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其数七: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其数九: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其数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云:“ 其数八:《月令》郑注云:‘数者,五行佐天地生物成物之次也。
’《易》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而五行自水始,火次之,木次之,金次之,土为后。
木生数三,成数八,但言八者,举其成数。
’《正义》云:‘按《尚书·洪范》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故其次如是也。
’郑注《易·系辞》云:‘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
周易阴阳和中医理论
周易阴阳和中医理论“阴阳”的探究传说在黄帝时代,我们的先人就注意掌握“日月之行”和“阴阳之气”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认识到了“相其阴阳”和“燮理阴阳”的重要性。
然而,这些阴阳观念还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观,还没有抽象成哲学范畴。
是成书于商周之际的《易经》,才第一次把阴阳观念升华到哲学的高度。
如《易经》开篇的《乾》卦,以龙的变化飞腾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曰:“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明确指出在事物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当事物发展到极端时会走向反面。
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阴阳交感的思想。
但从“泰”、“否”、“既济”、“未济”等卦的卦象来看,所利用的只是天地水火的自然趋势,是阴阳理论形成的先行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其哲学意义主要表现为两种相对势力彼此之间互为消长、循环交替,以及互补相济的关系。
整部《周易》是透过对卦爻符号特征的淦释,以揭示阴阳变化之理的。
所以,《庄子》一书中才有“《易》以道阴阳”的说法。
《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强调了阴阳不仅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两种基本要素,而且也是宇宙万物一切变化现象的功能属性,明确地肯定事物之中一阴一阳两种力量或因素,既统一又对立,乃是事物变化‘旧新”、“生生”不已的内在根据。
如《易经》既济卦的卦象,“水在火上,既济。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强调水火双方相克共存,相互制约。
既济的卦象是下离上坎,即火在下,水在上,呈以水救火的形象。
或者水猛而火微,火很快就被水浇灭,或者是火烈而水少,水很快被火烧干。
《周易》阴阳说表明事物的“阴阳”双方不但是相对的、变动的,而且也是不可分割的。
太极“亦阴亦阳”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即是阴也是阳,也有阴也有阳。
“阴阳说”的“无中心观”提示我们,宇宙万物本来就不存在所谓的什么中心,事物皆为阴阳两仪相互作用、易化而形成的系统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周易与中医理论
《周易》被称作“群经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源头之一。
自《周易》一书诞生后的几千年间,历代学者对其不断的进行解读与诠释,而成为中国学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即“易学”。
易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医学同样受到极深的影响,故有“医易相通”之说。
《周易》卦象在藏象学中的应用
自宋代理学出现之后,易学的研究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大发展时期,这成为易学从庙堂走入民间,在全社会普及的一个契机。
在医学领域内,宋代援儒入医的潮流导致大量儒医的出现,使得医生行业内平均的素质与学养大为提高,易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构建医学理论的思想重要工具之一,故有“医易同源”之说。
与以往易学对医学只有间接影响不同,明代之后的医家更倾向于直接引用《周易》中的引文与卦象来说明其学术思想,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以《坎》、《离》的卦象来比喻肾藏与心藏。
以卦象喻五藏最初源自其五行属性归类,《难经集注·荣卫三焦第四》曰:“八卦属五脏法三焦,以明人之三焦法象三元也。
心肺在上部,心法离卦,肺法兑卦;乾卦,主上焦,乾为天,所以肺行天气;脾胃在中部,脾胃属土,统坤卦;艮亦属土,艮为运气,主治中焦;肾肝在下部,肾法坎卦,肝法震卦;巽卦,主下焦,主通地气,行水道,夫如是。
乃知坎离震兑坤以法五脏,乾艮巽乃法三焦,以合八卦变用。
”
而后,《坎》卦与肾藏的关系引起了医家们的注意。
自刘完素首倡新“命门”学说以来,命门、相火与肾藏的关系就成了医家门讨论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肾中藏先天真阴、真阳的结构得到了普遍的接受。
为说明这一理论,《坎》卦的卦象作为最佳的理论模型,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坎》为水,喻肾藏,其卦象为二阳夹一阴及象征二水夹一火,亦即两肾之水夹命门相火之象,代表肾中藏命门真阳。
《医贯·医巫闾子医贯序》曰:“水之生于火也益信。
火生乎水。
亦还藏于水也。
其象在坎。
一阳陷于二阴之中。
而命门立焉。
盖火也而肾水寄之矣。
”于此相对,《离》卦卦象也被用来暗指心火中藏有真阴,《周慎斋遗书·二十六字元机》曰“且真阴藏于离宫,故曰神阴。
”即指“真水实生于心”。
“心肾相交”即肾升心降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曾明确指出:“夫心者火也,肾者水也,水火相济。
”但此说只是以心肾之间静态感应,来解释《内经》中“心主耳”的说法,而并无明确的动态升降交流。
首先明确提出肾升心降理论的,可见于五代时期的道家内丹学经典《钟吕传道集》中“肾气”与“心液”的理论,而在医学界内,则首见朱丹溪“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说。
易学认为阳气向上运动,阴气向下运动,以乾坤二卦代表阴阳,若初始状态即是阳上阴下的话,阳气越升越高,阴气越降越低,两者分离,是为《否》卦,是不好的趋势,将会招来灾祸;反之,若初始状态即是阴上阳下的话,阴气自上而下降,阳气自下而上升,阴阳相交而融合,是《泰》卦之象,故称“阴阳交泰”,最为吉利。
更进一步说,坎卦为水属阴,但其象为二阴夹一阳,又象征阴中之阳;离卦为火属阳,但其象为二阳夹一阴,象征阳中之阴。
坎上离下为水火《既济》卦,阳升阴降,阴阳相济,代表事情成功与顺利;而离上坎下为火水《未济》卦,阳逾升而阴逾降,不能相交,代表事情尚未成功。
由此可以看出,“心肾相交”理论完全是模仿《泰》卦与《既济》卦而设计的,故又有“心肾交泰”或“水火既济”之称。
故《医学入门·脏腑》曰:“两肾二系相通下行,其上则与心系通而为一,所谓坎北离南,水火相感者也。
”
由《坎》、《离》两卦卦象进一步分析,即得出肾阳与心阴乃人体之真阴真阳的结论,而此真阴真阳又恰恰正是人体气机升降的原动力。
《周慎斋遗书·阴阳脏腑》曰:“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
夫肾属水,水性润下,如何而升?盖因水中有真阳,故水亦随阳而升至于心,则生心中之火。
心属火,火性炎上,如何而降?盖因火中有真阴,故火亦随阴而降至于肾,则生肾中之水,升降者水火,其所以使之升降者,水火中之真阴真
阳也。
真阴真阳者,心肾中之真气也”
心居上焦,其性主动,为“阳中之太阳”,故心以阳(火)为主;肾位下焦,其性主静,为“阴中之阴”,故肾以阴(水)为主。
人体在生理上,位于上的心火,下降于肾,以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而居于下之肾水,则上济于心,以滋心阴,使心火不亢。
如此,使心肾协调,故称之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
在病理上,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于上,或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于下,皆可导致心肾的关系失常,而见失眠多梦、心烦惊悸、腰膝酸软,或见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症。
称为“心肾不交”,或“水火失济(未济)”。
《韩氏医通》中立有交泰丸方,可和调阴阳,能使心肾水火阴阳二气相交,立方之意也是出自《泰》卦的思想。
易学在中医治疗上的应用
易学的太极、八卦、河洛的理论,也应用于中医的治法方药方面,无论正治反治,七方十剂,七情合和,君臣佐使,形色气味,都莫不与易学理论有关。
本先天八卦讲对待,而提出了正治和反治的方法。
正治法又称逆治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宣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坚者削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换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反治又称从治法,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
本后天八卦讲流行,而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法,如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及扶土抑木,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等治法,运用了五行生克原理。
《易·乾卦》曰:“上九亢龙”,“亢龙有悔”。
《易·文言》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皆提示元进之阳必须潜藏。
《易·乾卦·用九》曰:“群龙无首”,为育阴之始,中医学阴虚阳亢证即以育阳潜阳为治法,以六味丸之类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易·坤卦》曰:“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隐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说明凝霜坚冰乃系阴盛阳凝所致。
《易·坤卦·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
中医通阳散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璐”,正是针对此类病机而设的治法。
《周易》极为重视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如水火相济卦为奎,离坎未交卦为奎。
中医学将《周易》阴阳交感相济原理应用于药物配伍,肾为水火之脏,故左配命门,右配肾水,左归饮(丸)治真阴肾水不足,在熟地、山英、山药、拘祀滋阴补血中,加人鹿角胶益补肾阳;右归饮(丸)主治命门火衰,用肉桂、附子辛热助阳,并伍以熟地、山药、山萸、枸杞滋养肝肾。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认为:“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此外,中医还发展了“阴阳相引”交通心肾的原则,针对心火炎于上,肾水寒于下的病理,用黄连清心火与内桂温补肾阳并用,以使心肾交济,如交泰丸之属。
《周易》极为强调对立面的协调和统一,如《易·说卦》:“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反映于中医治法上就是注意调节脏腑之间的功能。
如肝火犯肺之证,以吴英味辛,为肺金之味,肺金之令得行于左,则肝木自平,黄连泻心火而助肺金之气旺。
通过五脏生克关系的调节,恢复脏腑的和谐,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大特色。
《周易》强调根据阴阳刚柔的变化以“彰往察来”、“变通趣时”,中医学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提出“凡刺之法,必候明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及“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并将此理论运用于针刺法中,创造了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对慢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疑难病有显著的疗效。
子午流注针法以十二经脉膝以下66个脸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荣、注输、行经、人合的气血流注,配合阴阳、五行、干支等,进行按日按时取穴。
而灵龟八法则取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配合八卦九宫、天干地支、五运六气等进行按日时干支选穴,是《周易》理论在针灸时间治疗学中的应用实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中大量吸取了《周易》的论辞及命题,医理源于易理,《周易》以其精湛深邃的思维方式与独特的结构框架,一直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
今
后宜采用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的新成就,将《周易》的多种象数模型与易理进行模型化综合,使传统思路提高到现代水平,以冀为揭示人体客观存在的疗效机制和规律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把人作为一个超巨系统进行的科学调节和控制,形成现代水平的中医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