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岗位分析及课程体系设置
食品理化检验检测课程标准
食品检验检测专门化方向理化检验检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理化检验检测【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1.前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检验检测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食品理化检验检测岗位工作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理化检验检测的方法和操作技术,习惯岗位要求,。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食品生物工艺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设计以样品中成分含量测定为线索,设置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酸度测定、脂肪测定、糖测定、蛋白质测定、维生素C测定、添加剂测定、金属离子测定、农药残留量测定等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融合专业理论知识和食品质量检验员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以到达培养学生具备从事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能力的目的。
每个工作任务的学习都以检验检测操作方法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各工程活动中强化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40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食品营养成分及常见平安指标分析的全然原理及相关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能完本钞票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生产习惯,胜任理化检验检测岗位工作。
职业能力目标:●能对样品进行采集、制备和保持;●会进行样品预处理;●能进行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校核;●会使用和维护检验常用仪器;●会使用专项仪器〔设备〕:水分测定仪、索氏抽提器、凯氏定氮仪、高温电炉〔灰化炉〕、紫外可见分光计、原子汲取分光度计、色谱分析仪等;●能按照实验室平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会进行专项检验操作并能进行检验结果分析评价。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充分表达任务引领的特点,以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工程教学形式进行设计,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掌握本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按照必须、够用的原那么,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内容。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分析
食品检验工 ( 6- 26- 01- 08)
乳品加工工 ( 6- 12- 03- 02) 食品罐头加工工 ( 6- 12- 03- 05)
饮料制作工 ( 6- 12- 03- 06)
白酒酿造工 ( 6- 12- 04- 01) 果露酒酿造工 ( 6- 12- 04- 04) 酶制剂制造工 (6- 12- 05—01) 酱油酱类制作工 ( 6- 12- 05—03)
这几个岗位。其中, 食品制作工、检验工、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
工设备操作工占到食品行业需求总数的 86% , 除食品工程技术
人员供大于求外, 其余均供不应求。
( 一) 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就业方向
食品加工业属于与工业和农业相关的行业, 是一条产业链
很 长 的 综 合 性 行 业 , 是 以 大 宗 农 产 品— ——包 括 粮 、油 、菜 、肉 、
加 工 技 术 专 业 人 才 就 业 方 向 为 食 品 生 产 加 工 企 业 、食 品 监 督 及 检 验 部 门 、大 型 餐 饮 业 、宾 馆 饭 店 、乡 镇 企 业 管 理 部 门 。 职 位 需 求 主 要集中在食品工程技术人员、食品检验工、食品制作工、食品包装工、一线 Q C 、基层管理人员、食品加工设备操作工这几个岗位。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 人才需求; 岗位
当前, 食 品 工 业 正 朝 着 规 模 化 、产 业 化 、系 列 化 、规 范 化 的 方向发展, 从事食品加工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 除了需要掌 握相应的现代 食 品 贮 藏 、加 工 、管 理 、营 销 等 相 关 理 论 知 识 外 , 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通过进行调研发现, 国家及广 西 经 济 、食 品 行 业 对 食 品 专 业 人 才 需 求 量 大 , 其 中 高 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概况(精)
附件1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概况(学校: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专业方向:食品营养与检测学制: 3 年招生对象:高职招生规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具备扎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和基本职业素质,掌握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营养指导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从事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食品检验、质量安全管理、营养指导与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培养从事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食品检验、质量安全管理、营养指导与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端人才。
主干课程:本专业职业技术课程体系是以食品检验技术学习领域课程为主,以营养与配餐管理、食品质量安全等学习领域课程为辅来构建的。
主要核心课程设置: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营养物质分析、仪器分析、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营养与配餐、食品质量管理等。
(1)理论课程:食品质量管理、(2)实训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仪器分析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食品营养与配餐等。
就业方向:一、初始岗位群从事食品产业链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食品检验、公共营养服务与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基础性工作。
1.主要职业岗位群食品检验岗位群。
主要从食品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检测工作,如食品检验工、包装材料检验工、饲料检验工等。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群。
主要从事食品产业链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的有关岗位,如质量管理员、食品安全管理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等。
公共营养服务与管理岗位群。
主要从事餐饮业、医院、学校、社区等的有关营养服务岗位工作,如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
2.相近职业岗位群(1)食品生产加工岗位群。
主要从事食品产品生产加工的有关岗位,如乳品、冷食品及罐头、饮料制作人员,粮油制作人员,肉、蛋食品加工人员等。
食品流通岗位群。
从事食品验收、贮运、保藏等工作岗位,如商品监督员、推销员等。
发展岗位群1.食品检验人员,如食品检验工(高级工)(1年-2年)、食品检验工(技师)(3年-5年)。
食品安全与监督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专业岗位分析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方向)人才需求及专业岗位分析报告食品工业是广东省优势传统产业,也是广东省支柱产业之一。
现已形成软饮 料、啤酒、酱油、饼干、糕点、糖果、冷冻食品(饮品)、方便主食品、功能性 食品、水产加工、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罐头、液体乳、制糖、酿酒、肉类加工、 粮食加工、果蔬贮运加工、制茶等 21 个行业。
目前全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 业11157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2087家,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达150多万人。
“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 25.1%,2010年全国食品工业实现 现价总产值达到6.2万亿元,我省食品工业总产值3306.54亿元,占全国食品工 业总值的10%,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8%。
广东是全国食品工业的生产 和出口大省,在全国排名第三。
食品工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事食品质 量和安全和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现代食品贮藏、加工、管 理、营销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通过进行 调研发现,国家及广东经济、食品行业对食品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其中高等职业 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出现较大缺口; 新形势下人才需求的岗位类型发生了 变化。
但是很多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院校还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 节,课程设置与就业、创业的适岗能力错位的通病,造成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对 口率不高,就业质量不高,从而影响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据广东食品行业协会统计,广东省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有 35000 多家,食品工业企业超过 5000 家,食品人才每年需要量近 3 万多人,但 省内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食品检测等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每年不超过 3000 名, 人才缺口极大。
为此,本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进行探 析。
一、广东经济、食品行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一)广东发展经济需要大批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专业技术人才1.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专业人才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专业属于与工业和农业相关的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明确指出“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视角下食品专业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和。 “岗课赛证”逻辑内涵关系如图 1 所示。
275
目标分析,重构课程体系。 课赛融通是双向的,一方面,可将
大赛内容、大赛考核标准、大赛理念融入课程中,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优化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赛”是高素质人才培养
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依岗定课,课赛融通,课证融通,推
检测
食品 安 全 管 理、 食 品
质量控制
食品加工、食品储藏
职业能力
Vocational ability
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能力;食品理化检验能
力;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食品感官检验能力;具有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编制检测报告的能力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理论知识;食品生产管理、食
品质量控制能力;应用相关知识对生产过程进行管
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5] 。 日本主要实行产学合作制。 日本
职业教育重视工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
改革,探索“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实践路径,形成基于食品检
培训合作。 国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能力培养,体现企业的主
验检测技术专业工匠型“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
导地位,但忽略了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和对职业素养的深
Key words Post-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Craftsman;Talent training mode;Food
2021 年 4 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职业院校要通过
体,形成了基于大赛项目的学习课程,同时在课程体系中融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推进“赛证课相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安徽农业科学,J. Anhui Agric. Sci. 2024,52(3) :274-276,282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标准,了解食品加工行业的工作特点、人才需求的规格、学生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切实掌握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和职业素质要求,明确食品加工行业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2018年7月15—30日,食品工程学院组成了由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调研小组,对与我校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了专项社会调研,具体内容如下:一、调研意义针对食品加工类企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梳理出社会用人需求的层次要求,在首先明确不同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食品加工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内容,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避免职业教育教学办学方向的盲目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性,最终符合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调研目的通过调研,掌握行业和企业对食品加工专业的人才规格要求、未来发展的需求数量、受教育的程度、岗位能力和素养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的需求,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手段、课程内容等进行合理和科学的设计,便于今后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三、调研方式专题调研:采用现场访谈式、电话访谈及问卷形式的调查。
四、调研步骤:1、统一部署、开会沟通调研目的、意义、方式及组织形式,统一分组。
2、拟定调研内容、调查对象等,准备调研材料。
3、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辅之以问卷调查和电话交流,详细采集多种调查信息。
4、汇总调查信息,完成调研报告。
五、调研时间:2018年7月15 --30日六、调查企业:自主填写七、调查对象:总经理、生产经理、车间主任、生产主管、品控主管、检验主管、品控部部长、现场品控员、管理体系内审员、销售经理、人力资源总监、操作工等。
浅析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1.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现状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早已成熟,开设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同类大专院校多达100多所,在课程建设方面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
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专业,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的食品检验检测能力更为重要。
在开设课程时,要兼顾实操课程。
国内开设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同类大专院校中,课程都兼具实操检测检验类的课程,特别是核心课程。
其中,仪器分析应用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概论、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感官检验、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功能性食品开发与评价这10门课程开设院校较多。
总体来看,我国开设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基本都已开设,都是理论课与实操课并进,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本到位。
简言之,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学校开设的课程基本满足,但课程建设还存在问题。
2.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课程设置出现重复、凑数情况一些院校开设“凑数”课程,开设的课程重复。
比如,食品安全检验课程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都是侧重于食品安全方面;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与食品配餐设计课程都是关于食品营养方面的课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与食品生物化学课程可能存在课程内容的重合等。
2.2调研不充分,课程评价体系单一首先,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可能由于调研不够,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初次开设专业,没有足够实践经验,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
因此,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课程开设必须做好市场调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市场定向输送人才。
其次,学校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考核方式依然采用传统的60%期末考试成绩+40%平时成绩的计分方式。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食品研发、加工生产、质量控制、食品安全和营养评价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的本科专业。
为了满足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1. 必修课程1.1 食品化学该课程主要介绍食品的基本化学原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包括食品的组成与构成、食品的化学变化和相关反应机理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品化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问题。
1.2 食品微生物学该课程主要介绍食品中的微生物分类、特性、繁殖与生长条件,以及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与控制。
1.3 食品工艺学该课程主要介绍传统食品工艺和现代食品工艺技术,包括食品的加工流程、加工设备和工艺参数的选择、食品工艺中的工艺控制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具备食品加工操作能力。
1.4 食品质量与安全该课程主要介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相关知识,包括食品检测技术、食品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法规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选修课程2.1 食品营养学该课程主要介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功能、消化吸收和代谢等内容,以及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搭配的原则。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并能够分析和评价食物的营养价值。
2.2 食品加工与保鲜该课程主要介绍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食品的加工处理、加工中的物质转化和食品的保鲜技术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见食品加工技术和保鲜方法,并能够进行食品加工设计和保鲜工艺调控。
2.3 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该课程主要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食品中毒的原因与预防措施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具备食品风险评估的能力。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烹饪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一徳育课与文化课1政治:使用国家教委审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教材试用,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徳素质,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2职业道德:使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材对学生进行以人民服务思想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基本常识教育,特别是进行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徳基本规范的具体内容,树立敬业意识、质量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辩别、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为学生形成与其将來相适应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奠定基础。
3语文: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室编著的职业高中课本语文第一到第四册。
第四学期参加全市毕业会考。
通过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能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并为阅读文言文打好基础,养成口学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良好文化基础。
4数学:使用人艮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室编著的职业高中课本数学第一、二删。
第四学期参加全市毕业会考,讲授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儿何等基本内容,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英语:使用浙江省人民出版社的省编职业中学统一教材英语一、二、三册。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短语;掌握必要的语法基础知识,能借助工具书看僮懂简单的专业资料,能进行日常交际的简单交谈;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为能较顺利地进入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6计算机应用基础:使用职业教育室编著的职业高中课本计算机应用基础。
了解计算机的基础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进行汉字输入和数据处理。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代码】 57010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办学层次】高职(大专)【学制】基本学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熟练掌握啤酒酿造、啤酒品控及销售管理等专业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面向吉林省及周边地区的大、中型啤酒生产企业及中小微型精酿啤酒制作类连锁门店等啤酒制作领域,能够从事啤酒酿造、质量检验、安全管理、品质控制、营销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面向表1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职业面向三、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明确的是非和法制观念;具有优良的个人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文化素质: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方法能力,塑造完善的文化品质和良好的思维机制,使其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企业发展变化的能力,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有发展潜力。
(3)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具有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
2.知识要求(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清洁生产、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2)掌握微生物选育及发酵过程控制技术,熟悉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基础与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知识;(3)掌握啤酒设备工作原理及操作与维护、啤酒生产操作、啤酒生产工艺、啤酒品控管理、食品营销及门店设计与管理等专业核心知识;(4)掌握饮料生产技术、食品生产新工艺及新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等专业拓展知识。
食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整体教学解决方案
附件3 食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整体教学解决方案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与很多发达国家人口状况差别巨大。
而在我国国内,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区、有些产品已发展到小批量,多品种,而有些地区、有些产品则还要机械化大生产,有些甚至还会保存手工业餐饮状况,以吸纳更多劳动力就业。
因此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必然呈多元化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状况。
现阶段我国正在向信息化发展,高等教育正在现实大众化的情况下,我国高等专科教育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定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也必须对传统的科学系统化课程模式进行改革。
1、食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内涵实训是指在学校能控制状态下,按照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食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是能够使学生基本完成由自由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重要教学手段。
这就要求其教学工作不仅仅停留于表现性的动作技能的训练,而应紧扣职业能力的要素进行教学工作。
主要是指: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心智技能、实践经验等;其中心技能则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这些应该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能力。
食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目标则定位于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测量、选择、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实训教学的特点是以思维作为载体,通过思维、动作等心智活动,以体验实际工作的教学活动,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过程等通常具有比较大的弹性。
教学特点是具有灵活性、渐进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并形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逐步完善与形成。
因此,在食品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从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来认识,既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和技能,通过与外界相互活动,融思维及动作等为一体,并将各种能力要素激活到能够直接施行职业行为的教学活动。
根据这种内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食品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范畴就被拓展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设置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涵盖了食品学、食品工程学、生物学、化学、营养学等多个领域知识的学科。
作为食品行业的重要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学习内容。
1. 食品化学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以及食品中的添加剂等。
学生需要学习有关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同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掌握食物成分的检测和分析方法。
2.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分布、生长、变化和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学科。
学生需要学习微生物的分类、生长特性、食品中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以及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与控制方法。
通过学习食品微生物学,学生可以了解到食品中微生物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并学习到科学的食品加工和储存方法。
3. 食品工程学食品工程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学科,主要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工程原理和技术。
学生需要学习食品工程学的基本概念、食品加工的主要工艺流程以及食品加工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食品工程学的学习将使学生具备设计和改进食品加工工艺的能力,提高食品加工效率和品质。
4. 食品营养学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营养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学科。
学生需要学习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功能、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以及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通过学习食品营养学,学生可以了解到食品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科学的膳食搭配和营养评价方法。
5. 其他基础知识除了上述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还包括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工艺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食品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了解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学习食品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结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设置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明细表本课程标准制定依据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所架构的课程体系,食品饮料行业中质量控制岗位群以及食品研发过程中产品质量控制等所需求的知识技能,按照其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确定《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目标及标准。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食品感官检验、理化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主要讲授食品检验基础知识、样品准备、感官指标评品、物理指标测定、食品主要成分及限量指标测定等内容。
从而制定该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食分析与检验》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三、课程性质与作用《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基于《食品安全法》为课程思政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检验项目为载体,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综合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农产品食品检验员的工作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表2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一)总体目标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是食品类专业的重要技能,是食品安全监控、营养成分分析、食品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支撑,企业对具有食品分析与检验技能人才需求量大。
本课程基于市场调研需求,结合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以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岗位所需的新技术、新标准,融合企业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内容重构,使得学生在获得食品分析检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树立学生以食品安全为己任、讲仁爱守诚信的公民意识,养成精益求精、严谨的科学精神。
(二)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可从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进行说明。
表3 《食品分析与检验》具体目标明细表表4 《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内容及学时明细表七、课程教学设计表5 学习情境一教学设计表6 学习情境二教学设计表7 学习情境三教学设计表8 学习情境四教学设计表9 学习情境五教学设计(一)授课实施建议本课程在授课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校企专家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以“四个结合”作保障,即教学内容校企结合,教师队伍专兼结合,教学环境工学结合,教学方法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 .1课程定位《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是一门研究食品添加剂性质以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注重实践,开展课堂讨论与实践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结合己学专业课内容,掌握各类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各种添加剂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毒性、使用范围和用量用法,加深学生对常用食品添加剂的感性认识;熟悉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相关法规;重点掌握各种常见食品添加剂在典型产品中的应用技术。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提高职业能力、创新精神、科学作风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1.2设计思路2 .2.1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置与产业技术进步、与企业岗位技术应用情况相一致,体现为后续课程服务、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宗旨,积极打通“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特色,保证教学质量。
(1)课程内容选取坚持以食品添加剂最新国家标准GB2760—2011为选择教学内容的核心,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添加剂的理论和实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按照认识论的规律进行教学内容安排。
(2)理论知识适度化课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理论的内容和深度以理论在指导实践工作中能达到“必需、够用、可发展”作为总的要求,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和发展去螺旋上升式地精选内容适合深度适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强调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效性。
(3)工作任务实用化合理安排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做到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任务内容与行业企业的技能需要、与后续课程的要求相适应,最终达到“食品添加剂安全应用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要求。
(4)课程结构系统化将课程内容进行综合、重组和整合,以认知过程为主线安排。
同时注意课程内在属性的连续性和相关性以及与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合理衔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够体现出最佳教学效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本建设,是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
加强专业建设与规划,是提升我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基本保证,也是我校加快发展、建设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根据《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宿州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2年首次招生,设置食品加工和食品检测检疫两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207人。
该专业在原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的食品方向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
近年来,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培养“实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初步形成了应用性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果。
2013年获安徽省振兴计划食品类专业综合改革及新专业建设项目,拥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复合酶工程技术中心”、校级科技平台“特色苗种生产技术工程中心”。
积极开展教学体系改革,初步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创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运行3.25+0.75模式。
采取引进、内部培养和兼聘等多种方式努力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
目前,食品类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6名,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13人,通过校级“双能型”教师认定的比例达到45%,同时聘请食品领域知名专家兼职4人。
校级教坛新秀1人,4人在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
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及完成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7项,其他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近10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设置
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通常涵盖了广泛的学科内容,旨在培
养学生在食品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
课程设置可
能会因学校和地区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 核心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
分析技术、食品营养学等课程是博士生必修的核心课程,旨在帮助
学生建立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的扎实理解。
2.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相
关的选修课程,比如食品安全、食品加工工艺、食品质量管理、食
品营养与健康等,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3. 研究方法与实践,博士课程还会涉及研究方法与实践的课程,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科研论文写作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
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4. 学术研究,博士课程的重点是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完成一定
的研究课题,并撰写博士论文。
课程设置通常会包括研究生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成果展示。
5. 实习与实践,一些课程还可能包括实习或实践环节,使学生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
总的来说,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和独立研究,培养具有扎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基
础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希望这些信息
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食品工程师岗位职责
食品工程师岗位职责
食品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新产品研发:负责开发新的食品产品,包括产品配方的设计和优化,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的品质和食品安全。
2. 食品工艺改进:分析现有的食品工艺流程,寻找改进空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优化生产线布局和设备配置。
3. 食品安全管理:负责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体系,包括制定和评审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手册、工艺流程图、SOP等,监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危害,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原料供应管理:负责评估和选择合适的原料供应商,与供应商合作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原料的评价和检验,并参与原料的采购谈判。
5. 生产线设备维护:负责生产线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定维修计划和预防维修方案,增强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6. 品质控制与检测:负责建立和执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标准,开展食品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定、微生物检验等,确保产品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7. 技术支持和培训:协助生产部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促进团队的技术能力提升。
8. 现场生产管理:协调工程、生产和质量部门的工作,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9. 项目管理:参与新产品投产和工厂改造项目的规划和执行,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10. 食品法规和标准的研究和解读:关注最新的食品法规和标准,进行研究和解读,及时调整和优化公司的食品生产工艺和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转第180页)
广西轻工业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教育研究
2010年8月第8期(总第141期)
【作者简介】徐吉祥(1977-),男,江西人,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食品专业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主要载体。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对食品行业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详尽分析也就成为科学设置职业院校食品专业课程体系的必备前提。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以“立足清远、服务地方”为宗旨,充分分析当地食品企业对食品专业人员能力需求,科学的设置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1清远市食品企业分类统计与用人需求分析
按照国标GB/T4754—2002对224家拥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清远市食品企业进行分类统计,根据主要企业用人需求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估计,得到清远全市食品企业的分布及用人需求情况表(见表1)。
表1清远全市食品企业的分布及用人需求情况表
表中就业重点企业的人员需求是通过同企业座谈与问卷调查得到,其他企业的用人需求是根据企业数量与生产规模进行保守估计,例如植物油加工企业有38家,考虑企业分布分散、学生就业意愿等因素,保守估计专业人员需求数量为3人。
软饮料制造、液体乳及制品制造、焙烤食品制造、罐头制造、屠宰及肉类加工、方便食品制造等六个食品企业门类的专
业人员需求占总需求的77%,根据80-20原则确定为学生就业的主要门类。
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重点关注这六类企业的能力需求。
2食品生产岗位技能基本要求分析
将软饮料制造、液体乳及制品制造、焙烤食品制造、罐头制造、屠宰及肉类加工、方便食品制造等六个食品企业门类确定为学生就业的主要门类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关注重点,虽然显得过于宽泛,但就其主要生产岗位工种来看,主要是两大类岗位,其一是食品检验类岗位;其二是食品生产操作类岗位。
就食品检验类岗位而言,国家已经出台了《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其职业定义是:使用检测设备,用抽样检查方式对粮油及制品、糕点糖果、白酒、果酒、啤酒、饮料、罐头食品、肉蛋及制品、调味品、酱腌制品、茶叶等各类食品的感官、理化、卫生及食品内装材料等指标进行检验的人员[1]。
从食品检验工职业定义中不难看出,食品检验工岗位职责范围基本涵盖了食品工业除烟草类之外的表一中的三类,其岗位职业技能要求比较清楚。
国家标准中食品检验工岗位职责范围很广泛,根据以上确定的重点服务的食品企业门类,以将软饮料、液体乳及制品、焙烤食品、罐头、肉类及肉制品、方便食品等六类食品的分析检验为重点。
对于食品生产操作类岗位,国家也出台了各类食品生产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如《啤酒酿造工国家职业标准》、《黄酒酿造工国家职业标准》、《西式面点工国家职业标准》等数十种国家职业标准。
根据当地的食品企业情况,重点培养饮料制造工、肉制品加工工、乳品加工工、烘陪工、杀菌工、冷藏工并设置相应的课程。
深入分析以上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要求,虽然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定义内容差异较大,但经过科学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通用性职业技能要求。
分析结果见表2。
3课程体系设置
在进行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相关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参与实践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保证课程体系的设置满足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要求。
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包括企业总经理、生产经理、质量经理、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和已经就
食品专业岗位分析及课程体系设置
徐吉祥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系,广东清远511510)
【摘
要】为了科学地设置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分析了清远市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确定了食品检验工与食品类操作工两种岗位的技能要求,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技能。
【关键词】食品生物技术;
专业课程体系;食品检验工;食品类操作工【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73(2010)08-175-01
175
(上接第175页)
业的毕业生,代表的广泛性和指导作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建原则。
根据确定的六类食品企业情况和通用性职业技能要求,分析工作过程,运用项目与任务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
将专业的整体目标确定为:
“使用食品原料生产出合格的食品”这个项目,项目由“食品原料控制”“加工调理”“监控检测”“包装销售”“效率成本与质量管理”等五个子项目构成和完成,根据五个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例如:《食品分析与检验》和《绿色食品概论》对应“食品原料控制”、《食品企业管理》和《质量与安全管理》对应“效率成本与质量管理”,《食品加工技术》、《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和《食品保藏技术》等课程对应“加工调理”。
加工类课程内容以重点面向的软饮料、液体乳及制品、焙烤食品、罐头、肉类及肉制品、方便食品等六类食品的生产为主要内容,来培养表2中食品类生产操作工的所要求的岗位技能。
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的内容也是以上述六类食品的分析检验为重点来培养食品检验工的岗位技能,其他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和能力拓展,从而完成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构建。
表2食品专业岗位技能基本要求分析
参考文献
[1]刘长春.食品检验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比如说,在新生开学的第一节体育课上,由于新生之间还比较生疏,我们可以采用拓展训练中的“热身破冰”模式进行教育。
它可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角色,打破相互之间的隔阂,激发学生的热情,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此外,在体育课上还可以采用一些团队游戏作为体育课的准备部分或者结束部分。
比如说“勇闯雷阵”、“烽火传递”、“七巧板”、“盲人方阵”、“V 型桥”、“太空椅”、“信任背摔”、“同舟共济”等拓展训练中的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和游戏,它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要求都不高,在一般的学校里都可以解决;这些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也都不多,都可以在一节体育课内完成,但它却能起到一般体育课起不到的作用,它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安全感和归属感,建立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了解信任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4.2拓展训练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外活动是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那么如何将拓展训练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呢?笔者认为,拓展训练中有一部分需要特殊设备的活动就可以在课外活动中开展,比如“定向越野”,它是一项高度发挥个人智慧和体能的野外运动,它需要凭个人定向技术、地图阅读能力、指北针的运用及思考判断能力,在特定的环境中,寻找预先放置的各控制点,寻找完全部所需到达的控制点后,必须返回终点报到。
它通常设在森林、郊外或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大学校园里进行,我们可以采用小组进行的方式,2~3人为一组,进行定向越野。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还有“逃生墙”、“过河抽板车”、“胜利大逃亡”、“蛛行万里”、“生化危机”、“孤岛求生”、“梅花桩”、“基地寻宝”等项目都可以作为课外训练项目。
4.3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设置内容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增加一些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建立拓展训练基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拓展训练,并体会它的内涵,使自己有所收获。
暂时没条件建立拓展基地的学校,可以考虑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办法,先在学校成立拓展训练俱乐部,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来开展拓展训练,再逐步发展使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学生都能参加拓展训练。
4.4体育教师应当在学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高职院校应当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学习,及时和周围的素质拓展训练基地进行交流,多了解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使体育教师不仅能设置非常规的情景让学生参与进去,还能够引导学生将这种活动的体验转化为自己人生的知识并且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够运用。
参与文献
[1]左利利.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现状与对策[J].林区教学,2009,
(9):13-15.[2]王耀,张利,赵瑾,康耀武.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素质拓展训练”构想[J].职业圈,2007,(9):2.
[3]吕振凯,梁锐.关于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3):25-26.
[4]应菊英.谈"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体育素质的拓展[J].问题探讨,2009,(6):120-121.
[5]郭晓,张宾.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推广的可行性[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4):37-39.
[6]陈翔.将拓展训练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7-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