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级统计师每章分值
中级统计师每章分值
摘要:
1.中级统计师考试概述
2.每章分值分布
3.备考建议
正文:
一、中级统计师考试概述
中级统计师考试是我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级别,旨在评价考生在统计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该考试分为两个科目: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统计业务知识,共计十二章内容。
二、每章分值分布
1.统计学基础知识:共六章,分值分布如下
(1)第一章统计学基本概念:约20 分
(2)第二章统计数据收集:约25 分
(3)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与显示:约20 分
(4)第四章统计分析方法:约20 分
(5)第五章抽样分布与假设检验:约20 分
(6)第六章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约25 分
2.统计业务知识:共六章,分值分布如下
(1)第七章国民经济核算:约20 分
(2)第八章经济结构分析:约25 分
(3)第九章工业统计:约20 分
(4)第十章农业统计:约20 分
(5)第十一章贸易统计:约20 分
(6)第十二章人口与就业统计:约25 分
三、备考建议
1.熟悉考试大纲和每章分值分布,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加强概念理解和方法运用。
3.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
4.关注历年真题,了解考试趋势和题型。
5.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习惯。
总之,要想在中级统计师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关键是对每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复习策略。
中级统计师都有考后审核吗
中级统计师都有考后审核吗中级统计师都有考后审核吗中级统计师有考后审核。
中级统计师考试审核分为网上审核和现场审核,一般地区都是网上审核,网上审核入口为考试所在省市的人事考试网,进入考试报名页面,根据页面提示操作即可。
现场审核一般需要携带报名表、身份证、学历证书等材料,具体材料根据近两年的审核要求而定。
中级统计师都需要考什么中级统计师考试科目包括《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各科目考试安排如下:1.统计基础理论考试时间为90分钟,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60分为合格标准。
建议您查看中国统计局网站,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中级统计师都需要考后审核吗中级统计师通常需要进行考后审核。
考后审核指在考试结束后对考生的考试资格和背景进行审核,以确保考生符合考试要求,保证考试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中级统计师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获得统计学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统计工作满6年。
2.获得统计学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统计工作满4年。
3.获得统计学或相近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统计工作满2年。
4.获得统计学或相近专业博士学位,从事统计工作满1年。
5.获得其他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统计工作满5年。
6.获得其他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统计工作满4年。
7.获得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取得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门类专业学位后,从事统计工作满2年。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中级统计师的信息,建议你前往官方网站或者相关协会进行查询。
中级统计师都考什么内容的中级统计师考试科目包括:《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说明:自2022年起,原统计从业资格、中级统计资格考试制度两种名称为“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和“中级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各科目考试安排如下:1.统计专业技术资格《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安排时间为210分钟,考试形式为笔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的考试安排时间为230分钟,考试形式为笔试。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中国国家统计局主办的全国性考试,旨在选拔和培养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考试大纲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的一般内容:
1. 统计基础理论: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调查方法、数据处理和统计推断等方面的知识。
2. 统计方法与应用: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
3. 统计软件应用:包括SPSS、SAS、R等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4. 统计数据分析:包括统计报表、统计年鉴、统计调查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5. 统计法规与职业道德:包括统计法律法规、统计职业道德、统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考试形式一般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难度适中,主要考察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需要考生对统计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2010年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全真模拟冲刺试卷及详解一
本套试题是遵循《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2010年)》的要求,根据最近两年的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命题规律编写的,基本涵盖了所有重要考点,其难度、题型、题量和命题的风格接近于考试真题(对其答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特供参加2010年10月考试的考生最后押题使用!2010年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全真模拟冲刺试卷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
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B.理论统计和描述统计C.统计预测和决策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答案】D【解析】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
2.判断一项调查是否属于全面调查,关键看其是否()。
A.对调查对象的各方面都进行调查B.对组成调查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C.制定统计报表D.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答案】B【解析】全面调查是指对被调查对象中所有的单位全部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要取得总体的全面、系统、完整的总量资料。
3.某市为推广先进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此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整群调查D.抽样调查【答案】B【解析】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某地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以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这属于典型调查。
4.在统计分析中,使用饼图主要是用来()。
A.研究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B.比较多个总体的构成C.看一组数据分布的密集程度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答案】A【解析】饼图又称圆饼图、圆形图等,它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
【资格】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关键字】资格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2010年暂用)来源:国家统计局人事司发布时间: 09:41《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判断和分析。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方法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行假设检验。
5.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7.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1)根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2)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分析国家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
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一、统计基础知识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
3. 统计学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4.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
3. 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分布
4. 抽样与抽样分布
5. 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统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1. 统计调查与抽样调查方法
2. 统计资料的整理与汇总
3. 描述统计分析方法
4. 统计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5. 假设检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四、统计软件的应用
1. 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数据输入与数据清洗
3. 统计分析与结果解读
4. 统计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
五、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
1. 统计调查与实际问题的关系
2. 实际问题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步骤
3. 实际问题的统计建模和预测
4. 实际问题的统计报告和解释
以上是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考试机构的要求有所差异,考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备考。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考试目的和要求
本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统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统计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统计学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独立完成统计分析工作。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
1. 统计学基础知识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
- 描述性统计
- 推断性统计
- 方差分析
- 回归分析
- 时间序列分析
- 多元统计分析
2. 应用统计学
- 国民经济核算
-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
- 质量控制与管理
- 市场调查与预测
- 风险评估与决策分析
-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
三、考试形式和时间
本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分为两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为100分,总分为200分。
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
1. 考试要求:考生需要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统计工具和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 评分标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情况,采用百分制评分法,每道题目得分相加即为该科目的总分。
同时还会考虑考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大纲(2021年)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高级资格考试大纲(2021年)来源:中国统计学会发布时间:2021-06-04 09:51《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科目一、考试目的遵循突出能力考核的原则,以统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全面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应用统计理论和经济理论知识,运用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分析、判断、处理统计业务和解决统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调查设计1.掌握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统计用户需求,熟悉统计调查制度(方案),围绕特定统计调查目的,规范设计统计指标和调查表式或问卷,准确界定统计调查单位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划分统计调查范围,科学设计调查表式和指标。
2.熟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利用行政记录等数据收集方法的利弊及相互联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符合要求的调查单位,选择有效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
3.掌握各种抽样技术,能够根据特定的调查总体、调查目的和调查条件,拟定抽样方案,确定具体精度要求和样本量,选择合适的抽样方式和现场采样方法。
4.熟悉统计调查项目的管理规定,对统计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具体统计调查方案的效率、成本和可行性进行恰当的评估。
(二)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1.掌握专业统计调查制度;熟悉周期性普查和常规统计调查制度的基本内容。
2.掌握国家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调查范围、调查单位、调查指标和调查方法等原则要求,结合实际拟定贯彻落实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工作方案。
3.熟悉本专业的统计调查工作,能够组织实施较大规模的统计调查项目,能够解决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或者独立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疑难问题。
4.能够综合运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对采集、整理、汇总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和校验。
(三)国民经济核算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和功能,熟悉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原则。
2.掌握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等基本核算表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统计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
统计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介组织领导国家统计局和人事部成立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负责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和考务工作,考试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人事司。
国家统计局设立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编写暨命题委员会。
该委员会负责考试大纲、考试用书的编写和命题工作。
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国家统计局人事司负责。
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负责北京地区考试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工作。
考试日期及时间统计专业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设在每年10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分在两个半天进行,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级别、专业设置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统计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
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
初级的考试分为《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与《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
中级的考试分为《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与《统计工作实务》两个科目。
报考条件(一)北京地区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在统计岗位上从事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中级资格考试,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
2、热爱统计工作,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任务,遵守职业道德。
(二)报名参加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安排和考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厅发〔2004〕45号)文件精神,应届毕业生参加本年度统计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报名时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应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到指定报名点进行报名。
(三)报名参加统计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
2、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
3、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获博士学位。
2024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选择题在统计学中,总体是研究的全部对象,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总体和样本的关系?A. 总体是固定的,样本是变化的B. 总体和样本都是固定的C. 总体和样本都是变化的D. 总体是变化的,样本是固定的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什么?A. 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假设B. 没有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假设C. 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假设D. 没有拒绝实际上成立的假设在回归分析中,如果回归系数为正,这表明什么?A.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B.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D. 无法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如果数据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应该采用哪种预测方法?A. 简单移动平均法B. 加权移动平均法C. 指数平滑法D. 季节性指数平滑法统计调查中,非抽样误差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样本容量不足B. 样本选择不当C. 调查登记误差D. 总体单位数不足填空题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______用于描述数据的中心位置,而______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假设、确定检验统计量、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值、确定P值和做出______。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增加一个新的自变量,而模型的R²值没有显著变化,这说明新的自变量对模型的______没有显著贡献。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趋势成分主要包括长期趋势和______。
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调查时间和______。
在统计指数的编制中,如果采用基期加权法计算数量指数,那么质量指数应采用______加权法计算。
简答题简述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领域。
阐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并说明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解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的含义,并讨论其在实际分析中的作用。
统计(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统计(初级、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初级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 数据的描述统计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2. 概率论基础知识:事件、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多元正态分布等;
3. 统计推断基础知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置信区间、方差分析等;
4. 实证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因子分析等。
中级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 统计学理论知识:分位数、分布函数、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贝叶斯统计等;
2. 统计数据的分类和分析方法: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多元分析等;
3. 随机过程和时间序列分析:随机游走、ARIMA模型、协整分析等;
4. 统计计算机软件应用:SPSS、SAS、R等统计软件的使用。
以上只是部分考点内容,考生需要详细了解考试大纲,准备充分课件备考。
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2018年)来源:中国统计学会发布时间:2018-04-28 15:32《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利用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学基础知识1.掌握搜集数据的常用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熟悉统计学基本概念;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
2.掌握描述统计数据特征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性。
3.掌握参数估计方法,掌握样本量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熟悉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
4.掌握总体均值与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熟悉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方法;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5.掌握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及检验;熟悉回归预测方法及效果评价;了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6.掌握时间序列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时间序列构成分析。
7.掌握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熟悉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熟悉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了解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与手段,了解收入分配理论。
2.掌握利用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计算方法;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3.掌握IS-LM模型,判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状况;熟悉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的过程;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不同宏观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4.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汇率的影响因素,熟悉净出口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5.熟悉不同类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熟悉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周期;了解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三)会计基础知识1.掌握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础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了解会计的目标、分类、核算对象、基本职能及会计法律规范等。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一、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简介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是我国针对统计行业从业人员设立的一项职业资格考试。
通过考试,评价考生在统计理论、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方面的综合素质,以提高统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考试合格者将获得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有利于职业发展和岗位晋升。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主要包括两个科目:统计基础理论和统计业务能力。
1.统计基础理论: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调查、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统计业务能力:包括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展示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报考条件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
2.具有统计员、助理统计师等初级统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
3.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考试时间和地点1.考试时间:每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2.考试地点:全国各地设有考点的城市。
五、备考建议1.提前了解考试大纲和教材,制定学习计划。
2.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基础概念和原理。
3.动手实践,模拟试题练习,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4.参加培训课程,向专业人士请教,获取备考经验。
5.保持良好的作息,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六、注意事项1.报名截止时间:关注官方公告,按时报名。
2.考试携带物品:身份证、准考证、2B铅笔、橡皮擦等。
3.遵守考场纪律,禁止作弊。
4.考试成绩公布后,及时查询成绩,合格者领取证书。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
1统计师考试考什么
统计师考试考什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级别。
不同级别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
初级统计师资格考试包括两个科目:《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这两门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统计学和统计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统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也包括两个科目:《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和《统计工作实务》。
这两门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统计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统计工作实务的熟悉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高级统计师资格考试只有一个科目:《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
这门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在高级统计实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包括对复杂统计实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用书、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考生需要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才能获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认证。
通过统计师考试,考生可以证明自己在统计学和统计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在统计领域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中级统计师的科目(完整版)
中级统计师的科目(完整版)中级统计师的科目有哪些中级统计师考试科目包括:《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难度系数0.3),《统计工作实务》(考试难度系数0.7)。
中级统计师的考试资格中级统计师考试报名条件: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统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
2.具备良好的统计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具备国家教育部门承认的统计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
4.符合上述报名条件,并符合统计师初级、中级、高级考试相应条件的人员。
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有关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名截止日期满打拼年限,截止日期为年底前的全日制药厂工作经历可以认可。
中级统计师的考试用书中级统计师的考试用书有很多,以下是部分可选择的教材:__统计基础理论。
__统计预测和统计报表分析。
__国民经济核算。
__抽样推断。
__假设检验。
__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__调查数据分析。
以上各教材均有多个版本,内容也有所不同,具体选择时建议根据当年考试大纲推荐或者辅导机构的建议进行选择。
中级统计师的考试形式中级统计师可以选择下面两种考试形式:1.纸笔作答:就是传统的在试卷上答题,这种形式应该说是比较常见的。
2.机考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答题,很多考生会选择这种形式。
这种考试形式减少了考试过程中由于机器故障而不得不中断考试的机会,提高了考试运行的稳定性。
同时,利用计算机考试,试卷在答题后可以直接评分,这样可以保证评分客观、公平、准确。
以上两种形式并不是同时进行,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形式。
中级统计师的考试时间是几月份中级统计师考试时间在____10月17日____。
2022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在10月18日、10月19日举行。
2023年中级统计师考试时间为____10月23日-24日____,请考生做好备考准备。
中级统计师的科目为本网站原创作品,不得擅自转载!。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doc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2018 年)《统计慕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利用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学慕础知识1.掌握搜集数拯的常用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熟悉统计学基本概念;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
2.掌握描述统计数据特征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性。
3.掌握参数估计方法,掌握样本量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熟悉评价估计暈优劣的标准。
4.掌握总体均值与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熟悉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方法;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5.掌握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及检验;熟悉回归预测方法及效果评价;了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6.掌握时间序列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时间序列构成分析。
7.掌握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熟悉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熟悉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了解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与手段,了解收入分配理论。
2.掌握利用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计算方法;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3.掌握IS-LM模型,判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状况;熟悉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的过程;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不同宏观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4.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汇率的影响因素,熟悉净出口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5.熟悉不同类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熟悉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周期;了解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三)会计基础知识1.掌握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慕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础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了解会计的目标、分类、核算对象、基本职能及会计法律规范等。
统计师中级考试大纲(6)
熟悉国内⽣产总值的不同计算⽅法中各项⽬的含义和计算⽅法;熟悉国内⽣产总值与国民⽣产总值的联系区别。
(四)投⼊产出统计掌握投⼊产出表的基本设计原则、四个象限的内容和功能;掌握投⼊产出表基本平衡关系。
熟悉直接消耗系数的含义和计算⽅法;熟悉完全消耗系数和列昂逆夫矩阵的含义。
了解投⼊产出表的作⽤和主要应⽤。
(五)国民经济⽣产及使⽤统计分析掌握利⽤国内⽣产总值进⾏经济增长率计算与分析的⽅法;掌握产业结构计算与分析的⽅法;掌握消费率与投资率计算与分析的⽅法。
了解以国内⽣产总值为基础进⾏国际⽐较的不同⽅法。
三、收⼊分配与财政⾦融统计(⼀)收⼊分配统计掌握收⼊初次分配统计原理,包括收⼊初次分配的概念、初次分配中的流量、初次分配收⼊总量形成的计算关系;掌握收⼊再分配统计原理,包括收⼊再分配的概念、再分配中的主要收⽀流量、可⽀配收⼊的含义和计算关系。
熟悉国内⽣产总值、国民总收⼊国民可⽀配收⼊之间的关系;熟悉居民总收⼊、居民可⽀配收⼊的含义及其关系;熟悉资⾦流量表的平衡关系及应⽤资⾦流量表进⾏经济分析的思路。
了解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对反映居民收⼊分配状况的作⽤。
(⼆)财政统计掌握财政收⼊的概念及其内容组成;掌握财政⽀出的概念及⽀出⽤途;的计算与分析⽅法。
(三)⾦融统计掌握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及其不同层次的统计⼝径。
熟悉银⾏信贷统计中银⾏信贷资⾦来源、信贷资⾦运⽤去向及其平衡关系;熟悉货币净投放、净回笼的含义及在银⾏信贷资⾦平衡中的意义;熟悉反映货币流通状况的主要指标—货币流通量和货币流通速度。
了解⾦融市场统计的主要内容。
四、贸易与价格统计(⼀)贸易、市场及其统计熟悉商品贸易活动的概念和商品流通的不同分类。
了解对商品贸易活动统计的两个层次。
(⼆)商品贸易统计掌握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商品库存批标的含义及其平衡关系;掌握商品购进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商品库存总额三项指标的计算⽅法和计算价格。
熟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含义和这项指标的主要分组及其分析应⽤。
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法规等内容。
2.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的总量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地区核算、企业核算等内容。
3. 统计实务:包括贸易、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的统计调查,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工业生产、财务等统计调查,企业经济信息统计调查,服务业统计调查,文化产业统计调查,经济普查等内容。
4. 综合应用能力:包括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
考生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大纲的内容,并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大纲的变化和更新,及时调整自己的备考计划和方向。
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2024
1.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图形是:
A.折线图
B.饼图
C.直方图(答案)
D.散点图
2.下列哪个指标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标准差(答案)
3.在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
A.接受原假设
B.拒绝原假设(答案)
C.无法判断
D.需要更多数据
4.下列哪种抽样方法属于非概率抽样?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便利抽样(答案)
D.系统抽样
5.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用于描述数据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模型是:
A.回归模型
B.移动平均模型(答案)
C.聚类模型
D.因子分析模型
6.下列哪个指标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
A.相关系数(答案)
B.方差
C.协方差
D.标准差
7.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如果增加一个解释变量后,模型的R²值增大,则说明:
A.新变量与因变量无关
B.新变量与因变量负相关
C.新变量与因变量正相关(答案)
D.无法判断新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8.下列哪种统计方法用于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A.方差分析(答案)
B.回归分析
C.时间序列分析
D.聚类分析
9.在统计推断中,如果样本量足够大,则样本均值趋近于:
A.总体中位数
B.总体众数
C.总体均值(答案)
D.总体方差
10.下列哪个概念用于描述在给定条件下,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A.概率(答案)
B.频率
C.均值
D.方差。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
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摘要:I.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介绍A.考试背景及目的B.考试报名及时间C.考试级别及科目D.考试方式及内容II.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A.统计基础理论B.统计实务与方法C.统计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D.统计信息技术III.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备考建议A.了解考试大纲及要求B.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C.参加培训课程及模拟考试D.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IV.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意义A.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促进B.对企业及社会的影响C.对我国统计事业的发展正文: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我国为选拔和培养优秀统计人才而设立的一项考试。
该考试旨在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统计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统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本文将对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以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首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共包括四个科目:统计基础理论、统计实务与方法、统计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统计信息技术。
各级别考试科目有所不同,考生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报考科目。
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内容涵盖了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技能。
针对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考生应首先了解各个科目的具体内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统计基础理论涉及概率论、抽样分布、统计推断等内容;统计实务与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回归分析等;统计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则涉及统计法律法规、统计行业道德、统计职业操守等;统计信息技术则包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参加培训课程及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考试,考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还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对于企业及社会而言,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助于提高整个统计行业的水平,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大纲(2010年暂用)国家统计局人事司2010-05-27 09:41:01《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判断和分析。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方法1 •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行假设检验。
5•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7.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 •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1)根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2)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分析国家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
3•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根据宏观经济流程分析不同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根据三个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不同部门框架下宏观经济均衡关系;根据储蓄与投资差关系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2)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衡量支出法GDP和收入法GDP ;根据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过冷”和“过热”的原因;根据核算的全面性和国民福利角度分析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4.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1)根据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关系分析均衡产出及存货变动机制;根据消费函数分析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根据储蓄函数分析收入与储蓄的关系;根据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分析政府采取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投资乘数和政府购买乘数;运用乘数原理分析政府赤字预算对于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
(2)根据货币需求的种类分析总体货币需求;根据货币需求函数分析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根据货币需求分析流动性陷阱的形成及其危害;根据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分析货币供给,根据货币乘数分析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
(3)运用投资函数分析利率与投资的关系;根据利率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分析利率作为经济杠杆的重要作用;根据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均衡利率的形成。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1)根据四大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互补关系和替代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失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短期内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之间的替代关系;通过这些关系分析经济政策目标选择的依据。
(2)根据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类型分析紧缩性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
(3)根据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分析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及适用条件。
(4)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产生作用的途径分析其不同效应和两种政策组合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四种组合基本方式的适用条件。
6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1)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际间经济交易的主要途径和对外经济关系;根据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和利率水平分析汇率变化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根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分析汇率变化对于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2)根据净出口函数分析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因素。
(3)根据净资本流出函数分析利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根据进口规模与储备资产的关系界定适度储备资产的规模。
(4)根据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分析国家间经济互动。
7•通货膨胀(1)根据价格水平上涨的数量界限划分不同类型通货膨胀;根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和产出分析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各种影响;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短期内和长期内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
(2)根据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8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1)运用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途径。
(3)运用经济周期理论分析反经济周期政策的适应条件。
(三)会计基础知识1 •根据会计的基本职能、基本原则、核算内容、核算程序,分析判断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基础及对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
2.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判断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及对统计工作的影响。
3•正确判断会计与统计采用的核算单位。
4•根据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禾U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成本费用明细核算表)编制方法和会计项目,按照统计制度要求,正确判断会计核算项目与财务统计指标、国民经济核算之间的相关关系。
5•根据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资产和负债分类、折旧政策等,准确把握基层单位会计与宏观统计对资产负债的核算方法、价格和核算范围。
6•根据会计利润表、成本费用核算表,分析判断会计与经济统计的生产范围,掌握利润表、成本计算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核算资料在宏观统计,特别是GDP核算中的应用。
7.根据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统计工作实务》科目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我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统计管理体制、统计标准与分类、国民经济核算、专业统计调查制度、住户调查和统计整理与分析报告等统计实务知识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根据统计和国民核算资料解决统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统计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统计和处理统计违法案件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法规1把握统计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效力和基本原则。
2•把握统计行政许可项目的法律依据、认定机关及许可程序。
3.把握统计执法检查的对象、主要内容、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员的主要职责和职权以及依法查处统计违法案件。
4.根据统计行政处罚的特征、基本原则及实施机关,判断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罚措施。
5•根据统计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实施机关,判断适用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种类,采取相应的统计行政处分措施。
6.把握统计法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7•把握统计行政复议机构、范围及有关复议的管辖和复议程序。
8.根据统计行政诉讼的起诉,受案范围,依法进行统计行政应诉。
(二)统计实务1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1)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分析判断统计调查设计在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中的作用。
(2)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即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分析判断该体系对提高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的作用。
(3)根据我国现有统计调查的主要方法(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以及其他非全面调查),分析判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判断在统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和作用。
(4)根据我国现行统计数据管理与发布制度,分析判断其对提高我国统计数据生产透明度的作用。
(5)根据我国现有统计标准和分类,分析这些统计标准和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中正确使用。
2•国民经济核算(1)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三种核算方法,分析判断三种方法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分析GDP 在宏观经济分析和中长期规划制定中的作用。
(2)根据我国目前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关系,编制投入产出表,判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根据我国目前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资金流量表的平衡关系;分析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分析居民总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应用资金流量表进行经济分析;编制资金流量表,判断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4)根据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计算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作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5)根据我国目前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主要平衡关系以及资产负债差额、国民财产的计算关系。
3•国民经济行业统计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内容、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范围,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4.专业统计根据专业统计的统计范围、调查单位和调查方法,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统计口径范围,分析和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
5.住户调查与价格统计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和价格统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计算主要统计指标,判断指标关系,选择基础数据的调查方法,分析判断它们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