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表面质量浅析

合集下载

冷轧取向硅钢边裂分析与控制

冷轧取向硅钢边裂分析与控制

冷轧取向硅钢边裂分析与控制冷轧取向硅钢边裂分析与控制冷轧取向硅钢是一种重要的电工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等领域,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车、船舶等。

然而,冷轧取向硅钢在加工过程中存在边裂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分析和控制冷轧取向硅钢边裂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一、冷轧取向硅钢边裂原因冷轧取向硅钢板材中出现边裂的主要原因是薄带氧化皮、拉伸应力集中和良品、次品接触等。

具体来说,边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原料不合格:冷轧取向硅钢板材的原材料应当是高质量的硅钢板坯。

如果原材料中含有杂质和不均匀的成分,就容易导致板材出现边裂的问题。

2. 氧化皮过厚:在冷轧取向硅钢板材的冷轧加工过程中,氧化皮很容易形成。

如果氧化皮过厚,加工过程中很容易撕裂,导致板材产生边裂。

3. 拉伸应力集中:在冷轧取向硅钢板材的冷轧加工过程中,拉伸应力很容易堆积在板材的边缘,导致边缘处的应力集中,产生边裂。

4. 机器参数不稳定:在冷轧取向硅钢板材的生产过程中,机器参数的不稳定性也容易导致板材出现边裂的问题。

机器参数不稳定会导致板材产生应力不均匀的问题,从而产生边裂。

二、冷轧取向硅钢边裂分析冷轧取向硅钢板材的边裂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因此,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边裂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确定边裂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具体分析方法如下:1. 直观观察通过直观观察冷轧取向硅钢板材的外观,可以快速判断板材是否出现了边裂的问题。

观察钢板表面的变形、毛刺和开口等变化现象,可以初步判断出边裂的位置和范围。

2. 金相分析金相分析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冷轧取向硅钢板材的金相组织结构,来分析边裂问题的方法。

通过金相分析,可以确定板材中是否存在缺陷,如气泡、夹杂等,这些缺陷往往是边裂的主要原因。

3. 热处理分析热处理分析是一种通过加热冷轧取向硅钢板材进行边裂热处理,来检测板材是否出现边裂问题的方法。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热处理后,观察板材表面的变化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板材中是否存在边裂的问题。

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微结构与耐腐蚀性能

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微结构与耐腐蚀性能

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微结构与耐腐蚀性能陈武山;王晨;付骏;崔熙贵【摘要】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研究取向硅钢表面绝缘涂层的相成分、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绝缘涂层为双层复合结构,底层为Mg2SiO4相,厚度为0.8μm;顶层为AlPO4相,厚度为1.4μm;两层结合处存在0.4~0.6μm的扩散层.与只涂单层Mg2SiO4相的试样相比,双层涂层试样具有更高的腐蚀电位和极化电阻,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因此耐腐蚀性良好.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腐蚀溶液逐渐渗透至硅钢基底,发生腐蚀反应,其腐蚀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期刊名称】《材料工程》【年(卷),期】2016(044)002【总页数】6页(P101-106)【关键词】取向硅钢;绝缘涂层;微结构;耐腐蚀性【作者】陈武山;王晨;付骏;崔熙贵【作者单位】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350108;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350108;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350108;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取向硅钢是一种具有{110}〈001〉高斯织构的重要软磁材料[1],可用于制造变压器和电机铁芯[2-5]。

在生产中,为了防止高温退火时硅钢片之间发生黏结,通常在高温退火前涂覆一层氧化镁隔离剂,该隔离剂与取向硅钢中的二氧化硅发生反应,形成硅酸镁底层(也称为C2底层)[6]。

Cesar等[7]指出,C2底层的厚度约为0.7~1.0μm层间电阻为3~5Ω·cm2,可以满足卷铁芯配电变压器的需求,但对于叠片铁芯的中大型变压器来说,C2底层的绝缘电阻还不够大。

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取向硅钢的综合性能,人们在C2底层上又涂覆一层张力涂层。

取向硅钢张力涂层可以分为磷酸盐涂层(也称为T2涂层)、电沉积涂层、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物涂层及TiN陶瓷涂层等[8]。

取向硅钢的调研报告

取向硅钢的调研报告

取向硅钢的调研报告硅钢,又称为冷轧硅钢或电工钢片,是一种特殊钢材,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滞损耗、高导电性和低温系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和电子产品领域。

下面根据对硅钢的调研,我将回答一些与硅钢相关的问题。

一、硅钢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硅钢是一种优质特种钢材,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高磁导率:硅钢具有较高的磁导率,能够减小电力设备中的能量损耗和电磁泄露,提高电力设备的效率。

2. 低磁滞损耗:硅钢具有低磁滞损耗的特点,在变压器和电动机等设备中能够减少能量的散失,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

3. 高导电性:硅钢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能够提高电子产品的传导效率和稳定性。

4. 低温系数:硅钢具有低温系数,可使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5. 抗腐蚀性能好:硅钢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延长电力设备和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

二、硅钢的应用领域有哪些?硅钢拥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力设备:硅钢主要应用于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电力设备中的铁芯,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2. 电子产品:硅钢用于制造电感器、传感器、变压器和电流互感器等电子元器件,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3. 交通工具:硅钢用于制造汽车、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中的电机和发电设备,提高动力传输的效率。

4. 其他领域:硅钢还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冶金、仪器仪表等领域,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三、硅钢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展趋势是什么?硅钢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熔炼、挤压、轧制、退火等过程。

其中,挤压和轧制是关键工艺,能够使硅钢获得一定的磁铁结构和特殊的冷作硬化效应,从而提高其磁导率和磁滞损耗的特性。

退火工艺可以消除材料中的应力和碳化物,提高硅钢的磁性能。

在技术发展趋势方面,硅钢的研究和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磁铁结构的优化:通过调整硅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硅钢具有更优化的磁铁结构,进一步提高其磁导率和磁滞损耗的特性。

取向硅钢材料特性及对变压器铁心损耗和噪音的影响

取向硅钢材料特性及对变压器铁心损耗和噪音的影响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Parts• 53 •取向硅钢材料特性及对变压器铁心损耗和噪音的影响付婷(长江职业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本文简述了取向硅钢片特点及对变压器铁心损耗和噪音的影响,并根据取向硅钢片材料特性,论述了降低变压器铁心损耗和噪音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取向硅钢硅钢片;材料特性;变压器铁心损耗;噪音1概述取向硅钢是电力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软磁功能材料,具备高磁感、低铁损特性,是制造变压器铁心的主要原材料。

由于它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和影响因素众多,被 誉为钢铁中的艺术品。

随着我国电力建设加速,变压器装机量高速提升。

近十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用电 量需求不断加大。

一些大型变电站逐步建造于市区内,许 多中小型变压器必须安装于小区附近建筑中。

变压器的铁 心损耗和噪音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2取向硅钢片材料特性取向硅钢片的优异磁特性是指在轧制方向具备极易磁化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

工业上对其性能的要求包括产品铁损、磁感、冲片性、绝缘性和板形等。

① 铁损指铁心在交变磁场下磁化消耗的无效电能。

这 种由于磁通变化受到阻碍而消耗的能量通过铁心发热散 去,浪费电能的并引起工作环境温升。

硅钢片铁损主要由 磁滞损耗Ph 、涡流损耗Pe 和反常损耗Pa 三部分组成。

② 磁感是材料工作时单位截面积的磁通密度,代表能 被磁化的能力。

行业内以产品50Hz 、场强800A /m 下磁感 值B8l x V 50作为磁感强度保证值。

B8l x V 5〇逸1.88T 的称之为高磁感取向硅钢,小于该值的为一般取向钢。

③ 冲片性:硅钢片加工过程中承受较大冲剪工作量,必须具有良好冲片性。

冲片性好可以提高剪刃使用寿命和 工作精度,减少毛刺。

此外,控制产品表面光滑平整、较小厚度偏差、并具备 优良的绝缘性能也是合格产品的条件。

优异的产品表面质 量和板形能提高叠片系数,使得铁心叠片时空气隙减小, 有效空间占比增多。

取向硅钢调研报告.

取向硅钢调研报告.

取向硅钢调研报告简介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制作变压器铁芯和大发电机的定子铁芯,是电力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

取向硅钢组织以高度趋于(110) [001」位向,即高斯方向的晶粒为主要特征,是唯一经过二次再结晶得到的钢铁制品,其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被誉为钢铁材料中的“艺术品”。

取向硅钢按{110}<001>取向度和磁性能不同分为普通取向硅钢(Conventional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gh Magnetic Induction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 Hi-B)两类。

Hi-B 钢与CGO 钢相比,具有铁损低、磁感应强度高、磁致伸缩小等优点,用它制作的变压器产品具有空载损耗低、噪声低、体积小等优点。

近年来,高磁感取向硅钢的产量与使用量逐年增大。

两者在性能上的差异见下表1。

表1 CGO和HiB钢的性能比较取向硅钢生产技术现状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有4种,分别是高温加热两次冷轧法、高温加热一次冷轧法、低温加热两次冷轧法、低温加热一次冷轧法。

每种工艺的生产流程、工艺特点和优缺点如表2所示。

目前全世界仅有约16家企业可以生产取向硅钢。

主要企业有:日本的新日铁和JFE 、韩国的浦项、美国的AK 和AlleghenyLudlum 、俄罗斯的新利佩茨克(简称NLMK)、德国及在法国的蒂森克虏伯、英国的CogentPower 、巴西的Acestita 、波兰的Stalprodukt S.A.、阿赛诺米塔尔收购的捷克ValcovnyPlechuA.S.、中国的武钢、宝钢等。

目前取向硅钢最先进的生产厂为新日铁,主要生产HiB 取向硅钢; 韩国浦项主要是仿照日本新日铁低温渗氮工艺,全部产品采用低温加热一次冷轧工艺生产,而且绝大部分产品为HiB;德国蒂森克虏伯开发了以Cu2S+AlN为主,并以MnS+Sn为辅作为抑制剂的低温加热一次冷轧法,生产HiB取向硅钢。

硅钢片取向和无取向

硅钢片取向和无取向

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

顾名思义,它是含硅高达0.8%-4.8%的电工硅钢,经热、冷轧制成。

一般厚度在1mm以下,故称薄板。

硅钢片广义讲属板材类,由于它的特殊用途而独立一分支。

电工用硅钢薄板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是电力、电讯和仪表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磁性材料。

(1)硅钢片的分类A、硅钢片按其含硅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

低硅片含硅2.8%以下,它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2.8%-4.8%,它具有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

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

B、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

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也就是前期所说的"以冷代热")。

(2)硅钢片性能指标A、铁损低。

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

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

硅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

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

F、磁时效现象小G、硅钢片须经退火和酸洗后交货。

(一)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GB5212-85)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以含碳损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作材质,经热轧成厚度小于1mm的薄板。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也称热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按其合硅量可分为低硅(Si≤2.8%)和高硅(Si≤4.8%)两种钢片。

(二)电工用冷轧硅钢薄板(GB2521-88)用含硅0.8%-4.8%的电工硅钢为材质,经冷轧而成。

冷轧硅钢片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钢带。

武钢取向硅钢市场分析

武钢取向硅钢市场分析

武钢取向硅钢市场分析引言概述:武钢取向硅钢是一种高品质的硅钢产品,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电机等领域。

本文将对武钢取向硅钢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一、产品特点1.1 磁性能优异:武钢取向硅钢具有高磁导率和低磁化率的特点,能有效降低铁损,提高电机的效率。

1.2 机械性能稳定:武钢取向硅钢的拉伸强度和延展率均较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韧性。

1.3 表面质量高:武钢取向硅钢表面光滑平整,无氧化皮和缺陷,能够保证电机的工作稳定性。

二、市场需求2.1 电力变压器市场: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效节能的电力变压器需求不断增加,武钢取向硅钢在此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2 电机市场:电机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对硅钢产品的要求极高,武钢取向硅钢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在电机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2.3 新能源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硅钢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武钢取向硅钢有望在新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三、竞争对手分析3.1 国内硅钢生产商:国内硅钢市场竞争激烈,武钢取向硅钢面临来自其他硅钢生产商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2 进口硅钢产品:部分高端硅钢产品需要依赖进口,武钢取向硅钢需与进口产品展开竞争,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3 技术创新企业:一些技术创新企业不断推出新型硅钢产品,武钢取向硅钢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四、市场发展趋势4.1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市场对环保型硅钢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武钢取向硅钢应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推出绿色硅钢产品。

4.2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改变传统硅钢生产方式,武钢取向硅钢应加快智能化生产步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3 产业链整合:硅钢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武钢取向硅钢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完整的硅钢产业链。

硅钢片取向和无取向

硅钢片取向和无取向

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

顾名思义,它是含硅高达0.8%-4.8%的电工硅钢,经热、冷轧制成。

一般厚度在1mm以下,故称薄板。

硅钢片广义讲属板材类,由于它的特殊用途而独立一分支。

电工用硅钢薄板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是电力、电讯和仪表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磁性材料。

(1)硅钢片的分类A、硅钢片按其含硅量不同可分为低硅和高硅两种。

低硅片含硅2.8%以下,它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主要用于制造电机,俗称电机硅钢片;高硅片含硅量为2.8%-4.8%,它具有磁性好,但较脆,主要用于制造变压器铁芯,俗称变压器硅钢片。

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并无严格界限,常用高硅片制造大型电机。

B、按生产加工工艺可分热轧和冷轧两种,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

冷轧片厚度均匀、表面质量好、磁性较高,因此,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也就是前期所说的"以冷代热")。

(2)硅钢片性能指标A、铁损低。

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世界各国都以铁损值划分牌号,铁损越低,牌号越高,质量也高。

B、磁感应强度高。

在相同磁场下能获得较高磁感的硅钢片,用它制造的电机或变压器铁芯的体积和重量较小,相对而言可节省硅钢片、铜线和绝缘材料等。

C、叠装系数高。

硅钢片表面光滑,平整和厚度均匀,制造铁芯的叠装系数提高。

D、冲片性好。

对制造小型、微型电机铁芯,这点更重要。

E、表面对绝缘膜的附着性和焊接性良好。

F、磁时效现象小G、硅钢片须经退火和酸洗后交货。

(一)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GB5212-85)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以含碳损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作材质,经热轧成厚度小于1mm的薄板。

电工用热轧硅钢薄板也称热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按其合硅量可分为低硅(Si≤2.8%)和高硅(Si≤4.8%)两种钢片。

(二)电工用冷轧硅钢薄板(GB2521-88)用含硅0.8%-4.8%的电工硅钢为材质,经冷轧而成。

冷轧硅钢片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钢带。

新材料研究之取向硅钢

新材料研究之取向硅钢

新材料研究之取向硅钢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领域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其中一种备受关注的新材料是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是一种通过磁场方向性固定晶粒控制取向的硅钢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取向硅钢的研究取向,以及其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应用前景。

首先,取向硅钢的研究取向主要包括晶粒取向控制和磁性能研究。

晶粒取向控制是通过磁场作用使硅钢中的晶粒在一定方向上排列,从而改善硅钢的磁性能。

传统的制备方法是通过热轧制度和冷轧制度来实现晶粒取向控制,但这种方法存在着能耗高和成本昂贵的缺点。

近些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增加硅钢材料的塑性形变量,使晶粒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取向,在控制晶粒取向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其次,磁性能是取向硅钢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取向硅钢具有优良的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在电力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们通过磁感应强度分布的测量和磁化曲线的研究,探索了取向硅钢的磁性能特点,并通过改变硅钢中各元素的含量和添加一定的合金元素来提高硅钢的磁导率和减小磁滞损耗。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集中在硅钢的磁化过程研究上,以期深入了解硅钢的磁性能,并进一步优化和改善硅钢的磁性能。

取向硅钢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电力工业中,取向硅钢被广泛应用于发电机的铁芯材料,其优越的磁导率和低磁滞损耗使得发电机的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取向硅钢还可以用于变压器的铁芯材料,提高变压器的能量转换效率。

在汽车工业中,取向硅钢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铁芯材料,提高发动机的磁耦合效果和功率密度。

此外,取向硅钢还可以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电感器件,提高制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性能。

总之,取向硅钢作为一种新材料,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和机械性能,在电力工业和汽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晶粒取向控制和磁性能的进一步优化上,以实现取向硅钢材料的大规模应用。

浅谈冷轧硅钢表观缺陷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谈冷轧硅钢表观缺陷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 58 ·
山西冶金 E- mail:yejinsx@126.com
第 31 卷
较深而在随后热轧道次又压合的划伤, 这种划伤在 以后的冷轧过程中逐渐明显, 最终在成品表面显现 为黑印, 严重时出现重皮, 这是因为压合使氧化物压 入基体产生的。另外一种划伤是在酸洗过程中产生 的划伤, 这种划伤在成品表面显现白色的道子, 划伤 终止部分的金属堆积物在成品表面像异物压入。
参考文献 [ 1] 何忠志.电工钢[ 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427- 448.
( 责任编辑: 胡玉香)
!!!!!!!!!!!!!!!!!!!!!!!!!!!!!!!!!!!!!!!!!!!!!!
( 上接第 46 页)
Oper ation of 1 650 m3 BF at TISCO
( 1) 挤干辊有缺陷时, 及时更换。 ( 2) 在脱脂段增加一付挤干辊,一用一备。 5 涂层不均( 条纹) 5.1 涂层不均的产生 在冷轧无取向硅钢成品表面有时会发现呈周期 性的涂层斑纹和边部沿纵向连续的褐色条纹。经分 析, 这两种现象均是由于涂层较厚所致。周期斑纹的 成因是涂层辊本身的缺陷(如凹坑、划伤等)造成涂层 变厚, 烧结后则变为褐色。边部连续条纹是因在生产 过程中, 涂层辊边部磨损造成涂层辊直径减小, 因而 也就造成边部涂层变厚, 经烧结呈褐色。 5.2 措施 ( 1) 定期更换涂层辊。 ( 2) 加强在线检查,发现涂层辊有缺陷时, 及时 更换。 6 结语 在弄清重点缺陷的形成原因以后, 针对性地采 取了相应的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重点缺陷出现 的比率有了明显降低。
( 1) 轧制时, 检查钢板表面有无异物。 ( 2) 热轧前, 用高压水除净一次氧化皮,并防止 铁皮落在坯上而被压入。 ( 3) 避免过烧现象的发生。 2 表面凸包

硅钢产品质量介绍

硅钢产品质量介绍

武钢硅钢生产现状及质量情况[武钢硅钢厂介绍]一、设备介绍冷轧硅钢片厂是1974年从日本新日铁引进的12套电工钢生产设备和专利,于1978年投产。

按生产工艺区分有连续酸洗、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连续退火、ROF环形炉、精整等主体大型设备。

到2006年增加到41条作业线。

计划再增建到59条作业线。

二、品种结构介绍三、电工钢与硅钢电工钢制作电器产品所用软磁材料,属于金属磁性材料的软磁材料。

纯铁、硅钢总称电工钢。

硅钢片又称矽钢片,它是在铁中加硅而得名。

按制造工艺分为热轧硅钢片和冷轧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分高矽(含硅量2.80~4.00%)—制作变压器和低矽(含硅量0.50~2.80%)—制作电机。

只能以板材无涂层交货。

冷轧硅钢片分取向和无取向两种。

取向钢含硅量相当于热轧高矽钢,无取向钢含硅量相当于热轧低矽钢。

冷轧硅钢片含硅量一般在0.30~3.30%。

一般以卷材涂层或可不涂层交货。

四、武钢硅钢今年生产计划五、武钢“十一五”硅钢发展计划(单位:万吨)六、武钢硅钢发展规划产品质量水平品种上生产以高级取向硅钢、一般取向硅钢、无取向高牌号、无取向中低牌号、特殊规格牌号为主;用途上生产以高效节能型铁芯材料为主;产品性能高于国家标准出厂;表面质量消除色差,与日本同类材料一致;厚度精度以钢板横向厚度差10μm以下为交货标准。

七、硅钢用户意见广东美的威灵电机有限公司a.同板差(美的美芝压缩机公司使用武钢硅钢同板差要求≤7μ,据美的反馈,武钢现供美的所有硅钢中,有1/3材料同板差≤10μ,2/3材料同板差≥10μ,因武钢硅钢同板差一直未能得到控制,美的采取增大订货材料宽度的作法,此举降低了美的材料使用率,并造成大量的边丝料产生,有大量武钢硅钢边料);b.焊缝叠焊(硅钢焊缝问题一直比较普遍,焊缝材料会对美的进口的冲压模具造成严重损坏);c.穿孔(穿孔问题一直存在,目前美的对穿孔材料采取剪除处理);d.氧化色(据美的反馈,氧化色问题一直存在,目前美的对氧化色材料采取报废处理);e.生锈;f.轧辊印痕;g.同板差偏大引起的月退货率1.5%;h. 美的集团要求签定板厚供货技术协议;美的威灵主要使用武钢冷轧厂50WW800牌号。

取向硅钢(CGO)焊缝质量优化

取向硅钢(CGO)焊缝质量优化
[2] 冯祎卿.双相钢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J].上海汽车,2008(4): 45-4&
[3] 王亚东,杨天一.DP590冷轧双相钢成形性能研究[J].金属世 界,2015(6):73-76.
[4] 康涛,陈斌,赵征志,等.780 MPa级冷轧双相钢的组织调控与工 艺优化[J].上海金属,2019(3 ): 7-11.
板厚/ 焊接速
S 表〔试验方案
填丝速
功率(前 功率(后
焊接间
试 样
编号 mm 度心・ 隙/mm 度心・
min-1)
min1)
加热) 加热) 数 AW /kW
A1-5 2.6
3
0.5 2.6
3
0.25
3.7 0.95 10
10
5
C1-5 2.6
3
0.25
3.9
L0 10
业于戒汉科技大学,工程师,现从事工艺开发工作。
性、焊丝填充工艺及热处理三个方面,参数选用不当 时会导致焊缝本身存在多种焊接缺陷 ,如焊缝焊穿 或未焊透、焊缝超厚以及热处理后晶粒粗大等,导致 焊缝处材料力学性能差,通过轧机进行大延伸变形 时,容易发生断带。
2)焊缝过轧机时轧制工艺不合理。轧制工艺主 要包括三辐张紧辐压下量以及轧制时弯辐 、窜辐的 参数设置,当参数设置不合理时,焊缝断带率会升高。 2焊接工艺改进试验
10
5
D1-5 2.6
3
0.25
4A 1.05 10
10
5
E1-5 2.6
3
0.25
43
1.1 10
10
5
25
30
8
25 20
20
15 105
15
0

取向硅钢硅酸镁底层质量的影响因素

取向硅钢硅酸镁底层质量的影响因素

取向硅钢硅酸镁底层质量的影响因素作者:彭志华来源:《广东科技》 2014年第20期彭志华(广东盈泉钢制品有限公司,广东清远 511538)摘要:取向硅钢在高温退火过程中,涂覆在钢带表面的氧化镁与钢带表面的氧化膜起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硅酸镁玻璃质底层,该底层的质量与硅钢带成品的磁特性和外观质量存在密切的关系。

分析了材料化学成分、钢带表面氧化膜、氧化镁的纯度和水化率、涂层添加剂、涂布质量、高温退火工艺等因素对硅酸镁底层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要素。

关键词:取向硅钢;硅酸镁底层;质量;影响因素0 前言取向硅钢在高温退火过程中,氧化镁涂层和钢带表面的二氧化硅膜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成分以硅酸镁(Mg2SiO4)为主的玻璃质的薄膜。

这层玻璃膜不仅具有很好的绝缘和防锈能力,而且其膨胀系数比硅钢小,能对钢带表面产生一定的张力,可显著提高钢带的磁性。

此外,这层玻璃膜硬度高,与钢带结合牢固,是硅钢绝缘涂层的理想底层,因此通常称之为硅酸镁底层。

美国有生产不再另涂绝缘涂层的产品,把硅酸镁底层称作C-2涂层。

硅酸镁底层与硅钢带的外观质量亦存在密切的关系。

底层质量良好,则硅钢带涂绝缘涂层并烘干、烧结后外表颜色均匀,并带有特殊的光泽,若底层不良,则钢带颜色不均,甚至出现露晶、亮点等缺陷。

因此,提高硅酸镁底层的质量,对提高取向硅钢的磁性、表面质量和绝缘电阻具有明显的作用。

1 硅酸镁底层的质量影响因素1.1 材料化学成分的影响原材料化学成分对取向硅钢质量的影响比较复杂,有些元素虽然对提高磁性有利,但对硅酸镁底层会产生破坏作用。

例如,铝作为构成二次再结晶的主要抑制剂AlN的元素之一,对磁性的影响很明显。

酸溶铝含量从0.015%提高至0.025%,则铁损可下降0.1W/kg左右。

但酸溶铝含量过高,在高温退火升温过程中,钢中的铝扩散到钢带表面,把二氧化硅膜还原,使底层质量变坏。

适当提高隔离涂层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可减少铝对底层的破坏作用。

取向硅钢片与非取向铁损差距

取向硅钢片与非取向铁损差距

取向硅钢片与非取向铁损差距在电机制造过程中,硅钢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对电机的性能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就是铁损。

在硅钢片的制造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分别称为取向硅钢片和非取向硅钢片的材料。

它们的铁损差距一直是电机制造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

1. 概念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取向硅钢片和非取向硅钢片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晶粒的排列方式。

取向硅钢片中,晶粒呈现出类似于平行于轧制方向的柱状结构,而非取向硅钢片则是呈现随机排列的状况。

由于晶粒排列的不同,取向硅钢片和非取向硅钢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 铁损铁损是电机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它是指单位时间内铁心中的磁能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的速率。

铁心中的磁能包括了由电流通过它所产生的磁场能量。

铁损主要分为交流铁损和直流铁损两类,其中交流铁损对于电机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3. 铁损差距事实上,取向硅钢片和非取向硅钢片的铁损差别是非常显著的。

由于晶粒排列方式不同,取向硅钢片中的磁路更加顺畅,磁通密度更加均匀,导致了其交流铁损较小,性能更加优越。

值得一提的是,取向硅钢片还具有较强的磁导率和导磁率,这些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也是该材料研发的重点之一。

4. 应用范围虽然取向硅钢片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但它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最优的选择。

对于一些应用中要求铁心低噪音的电机,非取向硅钢片可能更为合适,因为它的表面较为光滑,噪音较小;而对于需要高效能的应用场合,取向硅钢片则更为适合。

综上,取向硅钢片和非取向硅钢片的铁损差距是由晶粒排列方式不同所导致的。

虽然取向硅钢片具有很多优越的性能,但它也有局限性,需要在具体电机设计中灵活应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

取向硅钢调研报告资料

取向硅钢调研报告资料

取向硅钢调研报告简介取向硅钢主要用于制作变压器铁芯和大发电机的定子铁芯,是电力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

取向硅钢组织以高度趋于(110) [001」位向,即高斯方向的晶粒为主要特征,是唯一经过二次再结晶得到的钢铁制品,其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被誉为钢铁材料中的“艺术品”。

取向硅钢按{110}<001>取向度和磁性能不同分为普通取向硅钢(Conventional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CGO)和高磁感取向硅钢(High Magnetic Induction Grain-oriented Silicon Steel, Hi-B)两类。

Hi-B 钢与CGO 钢相比,具有铁损低、磁感应强度高、磁致伸缩小等优点,用它制作的变压器产品具有空载损耗低、噪声低、体积小等优点。

近年来,高磁感取向硅钢的产量与使用量逐年增大。

两者在性能上的差异见下表1。

表1 CGO和HiB钢的性能比较取向硅钢生产技术现状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有4种,分别是高温加热两次冷轧法、高温加热一次冷轧法、低温加热两次冷轧法、低温加热一次冷轧法。

每种工艺的生产流程、工艺特点和优缺点如表2所示。

目前全世界仅有约16家企业可以生产取向硅钢。

主要企业有:日本的新日铁和JFE 、韩国的浦项、美国的AK 和AlleghenyLudlum 、俄罗斯的新利佩茨克(简称NLMK)、德国及在法国的蒂森克虏伯、英国的CogentPower 、巴西的Acestita 、波兰的Stalprodukt S.A.、阿赛诺米塔尔收购的捷克ValcovnyPlechuA.S.、中国的武钢、宝钢等。

目前取向硅钢最先进的生产厂为新日铁,主要生产HiB 取向硅钢; 韩国浦项主要是仿照日本新日铁低温渗氮工艺,全部产品采用低温加热一次冷轧工艺生产,而且绝大部分产品为HiB;德国蒂森克虏伯开发了以Cu2S+AlN为主,并以MnS+Sn为辅作为抑制剂的低温加热一次冷轧法,生产HiB取向硅钢。

涟钢取向硅钢检验能力评价

涟钢取向硅钢检验能力评价

涟钢取向硅钢检验能力评价苏红梅李新家(涟钢质量部)摘要采用加厚球拍样取样器,铣床铣制分析面,以直读光谱仪(OES)分析全组分,取其屑样用碳硫分析仪和氧氮分析仪分析C\S\N三元素,对取向硅钢新钢种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取样器比对。

结果表明,采用加厚球拍样,检验精度、分析速度、样品质量等优于普通球拍样。

关键词取向硅钢;加厚球拍样;分析能力取向硅钢特别是HiB钢具有成分工艺窗口窄、部分成分含量低等特点,要求检化验系统精准检验、报告快速传递,且鉴于HiB技术的保密性,文献鲜有报道。

2020年,涟钢研发了一批取向硅钢新钢种,采用加厚球拍样取样器,铣床铣制分析面,以直读光谱仪(OES)分析全组分[1.2.3],取其屑样用碳硫分析仪和氧氮分析仪分析C[3.4]\S[3.4]\N[2.3.5]三元素,本文就其精度、响应速度、结果准确度等方面评价分析系统的保证能力,并与常规取样比对,以期寻找改进方向。

1 设备检验精度确认评价1.1 OES光谱仪分析精度采用直读光谱仪(OES)分析典型浓度标准物质的全组分,结果见表1。

表中r引用:N元素引用GB/T20124-2006,S元素引用GB/T20123-2006,其余元素引用GB/T4336-2016。

结果表明,S元素光谱分析精度不满足3σ<r。

必须增加类型标准化频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表1 典型浓度标准物质分析精度元素 C Si Al Als N Sn 11 11 11 11 11 10 AVE 0.0693 3.0828 0.0292 0.0283 0.0077 0.0079 3σ0.0021 0.0552 0.0008 0.0009 0.0006 0.0010 r 0.0027 0.0576 0.0009 0.0009 0.00066 0.00085 评价(3σ<r)√√√√√×1.2 碳硫/氧氮气体分析精度评价采用碳硫分析仪和氧氮分析仪分析典型浓度标准物质C\S\N三元素,结果见表2。

硅钢的产品特点

硅钢的产品特点

硅钢的产品特点产品特点电磁性能:铁损低,磁感高,特别是HiB钢的铁损更低、磁感更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厚度精度:纵向厚度差和横向厚度差小,叠装系数高。

绝缘涂层:色泽均匀、绝缘性好、附着性强、耐热性高、加工性好及防蚀优良。

有多种绝缘涂层可供选择。

产品通过SGS认证,符合现有国内外各种环保法规的要求。

加工性能:容易冲切,冲片尺寸精度高。

表面质量:表面光滑,没有妨碍使用的锈蚀、轧痕、孔洞、重皮、折印、气泡、分层等缺陷。

表面涂层绝缘特点注意事项冷轧硅钢带(片)在冲、剪和弯曲加工等过程中,产生机械应力和应变,导致磁性恶化,恶化程度随冲切宽度减窄而明显增大。

如冲切铁芯宽度由30mm减为3mm时,铁损可增大40%左右。

因此冷轧取向硅钢带(片)和小型、微型电机铁芯,冲剪弯曲加工后,必须采用消除应力退火,以消除机械应力和应变,恢复材料原有的磁性。

现将消除应力退火有关事项介绍如下:退火温度:退火温度不宜选得太高,以能恢复到原有磁性水平为限。

退火温度偏高,固然可以进一步改善磁性,但相应会影响绝缘涂层或使叠片粘结。

取向硅钢带(片)一般选用800±10℃;无取向硅带(片)选用700~750℃。

退火时间:退火时间是指炉温达到设定退火温度后的保温时间,一般为铁芯工件均匀热透所需时间。

实际退火时间视退火方式、退火炉型、装炉量、装炉方式以及铁芯尺寸等因素而定。

为了防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导致叠片变形,必须适当控制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

加热方式最好选用从叠片侧面加热,冷却速度视装炉量而定,数吨以内时,应低于30℃/小时;装炉量更大时,还应更低些。

退火气氛:退火气氛的选择以叠片不氧化、不渗碳和钢带(片)表面绝缘涂层无明显恶化为原则。

最好选用含氢2~10%的氮氢混合气体,加入少量的氢可使叠片不氧化。

保护气氛露点应在0℃以下。

严防渗碳和氧化:武钢生产的冷轧硅钢带(片),含碳量小于0.0025%。

因此在消除应力退火时,必须严防渗碳,以免恶化磁性。

取向硅钢表面点状露金成因研究

取向硅钢表面点状露金成因研究

取向硅钢表面点状露金成因研究
王琦;闫成亮;黄迁亮;卢锋岗;白璐;谢鹏志
【期刊名称】《电工材料》
【年(卷),期】2024()1
【摘要】对取向硅钢表面的点状露金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模拟和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缺陷表面形貌,再采用扫描电镜的面扫描功能分析缺陷成分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取向硅钢在夏季及秋季生产时,因为降雨量多且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冷凝在硅钢卷上,硅钢卷表面氧化镁的含水率升高,在水和氧气的作用下,硅钢基体表面产生很多氧化腐蚀点。

这些氧化腐蚀点会阻碍高温退火过程中硅酸镁底层的形成,并且在温度升高后与罩室炉内的氢气反应,氧化产物被还原,经酸洗后,最终成品表面留下圆形的白色露金。

【总页数】5页(P4-8)
【作者】王琦;闫成亮;黄迁亮;卢锋岗;白璐;谢鹏志
【作者单位】无锡普天铁心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75
【相关文献】
1.取向硅钢成品板中点状硌印的检测与成因分析
2.取向硅钢点状露晶的检测与分析
3.取向硅钢成品表面点状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向硅钢表面质量浅析郑锦立张爱春(新万鑫(福建)精密薄板有限公司,福建仙游 351200)摘要硅钢片涂MgO后,在高温氢、氮气氛退火的工艺技术下,高温1150℃炉内气氛中,退火处理产生硅酸镁底层覆盖硅钢片表面,再经T2涂层形成最终的成品,一级的取向硅钢呈银灰色无色差表面光滑光泽性良好,水分是影响表面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取向硅钢露晶水涂层Surface Quality Study of Oriented Silicon SteelZheng Jinli Zhang Aichun(New Wanxin (Fujian) Precision Sheet Limited Corporation, Xianyou Fujian, 351200)Abstract After coating the silicon sheet with MgO,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at hydrogen and nitrogen atmosphere and with the furnace temperature of 1150℃, a magnesium silicate underlayer generated through annealing treatment covered on the surface of silicon steel sheet.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formed after T2 coating is coated.First degree oriented silicon steel has silver gray surface without chromatic aberration, and with good smoothness and glossiness. Water i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rface quality.Key words oriented silicon steel, cendol, water, coating1取向硅钢表面主要缺陷生产取向电工钢易出现的有露晶、氧化发紫发黑、条纹划伤、无光泽等质量缺陷。

2水是影响露晶氧化的主要成分2.1改变以往观念水要区分含水率,我们常犯的习惯性错误是提含水率,就直接误导是氧化镁含水率过高引起露晶的,但实际上是水在作怪,因为真正影响露晶是在罩退,含水率高只能说进炉的条件差。

如果排水率好,即使含水率过高在发生露晶反应之前能够将水分排出就不会露晶。

要打破习惯性思维,这样才能找到真因,对其作出有效的改善。

以往一直都认为MgO的涂层少是影响露晶氧化的主要原因,从化学的角度看,固体和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只有在接触面能够发生反应,没有接触的就不能反应,也就是说和硅钢接触的那些MgO会形成底层,其余多涂上的就是浪费。

钢卷中氢氧化镁在的高温罩式炉加热过程中,温度大于330℃开始分解:Mg(OH)2====MgO+H2O。

水蒸气是以扩散的方式排放到炉内气体中。

如果炉内的气体含水量高,和钢卷里面的水分差异小,扩散系数就小不利于水分的排放,反之则有利于水分的排放,见图1、图2。

图1 炉内水汽多、扩散系数小,扩散比较慢图2 炉内水汽少,扩散系数大,扩散比较快随着水分的减少化学反应式就会正向反应,如果炉内气体的水含量多,那钢卷内的水蒸汽也难以排放,只能滞留在钢卷内,在高温情况下会促使钢卷氧化发紫发黑和露晶。

2.2钢卷的含水量和罩退加热过程中炉内气体水含量随时间的变化2.2.1含水量以1m2氧化镁含水率为3%为例,单面涂布量为6g,钢带宽650mm,长4000m为例,含水量为4000×6×3%×2×0.65 = 936(g),一个罩退炉3颗钢卷,含水量约3kg水,水的沸点是100℃,在高温条件下,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若罩退的排水系统好,能够尽快排出水汽,使钢卷内的水含量保持在3ppm,可以有效的防止氧化,也是形成良好底层的最佳条件,氧化镁和取向硅钢表面的二氧化硅在罩式炉高温退火中发生如下的反应:2MgO+SiO2=Mg2SiO4,MgO+SiO2=MgSiO。

反应结果硅酸镁和偏硅酸镁氧化镁为主的硅酸镁底层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耐热性以及防锈性。

氧化镁的熔点高达2800℃,氧化镁涂布量多少不会造成露晶,主要是形成底层的条件和防止成卷取向硅钢在高温退火时熔融黏结。

2.2.2 炉内气体水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根据露点和含水量的关系(表1)计算炉内气体的含水量,以2.5m³的炉内气体为例,新万鑫某罩式炉露点情况计算见表2。

表1露点和含水量的关系露点和含水量的关系露点/℃含水量/g⋅m−3露点/℃含水量/g⋅m−3露点/℃含水量/g⋅m−37 7.7520 17.3−6 3.1696 7.2619 16.31−7 2.94618 15.375 6.797−8 2.7374 6.3617 14.48−9 2.5413 5.94716 13.63−10 2.358续表1露点和含水量的关系露点/℃含水量/g⋅m−3露点/℃含水量/g⋅m−3露点/℃含水量/g⋅m−32 5.55915 12.83−11 2.1861 5.19214 12.04−12 2.0264.52313 11.35−13 1.87612 10.66−1 4.487 −14 1.73611 10.01−2 4.217 −15 1.60510 9.309−3 3.93 −16 1.4839 8.819−-4 3.66 −17 1.3698 8.27−5 3.407 −18 1.261表2露点情况时间/h 7 12 18 23 27 36 49 61 露点/℃11.1 8.7 6.8 2.5 −2.37 −7.8 −11.2 −15.6含水量/g⋅m−310.07 8.71 7.66 5.7 4.1 2.77 2.15 1.542.5m3炉内含水量/g 25.175 21.775 19.15 14.25 10.25 6.925 5.3753.85可以绘制出炉内气体在各个时间段的含水量图和水含量的趋势,见图3。

图3 含水量图根据气体的流量和炉内气体的含水量也可以计算出各个时间段水分的排出量如第12个小时水分的排出量约为:10.07×6×70% = 42.294(g)。

公式中,10.07为该时间段的单位体积的含水量,6为气体的排放量,70%为气体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罩式炉气体的利用率不高的缺点,提高气体的利用率对表面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今后改善的空间。

2.3新旧罩退炉的结构和优缺点新旧罩式炉结构改善图,见图4。

图4 新旧罩式炉结构改善图旧罩式炉缺点:(1)进气量,30%的进气量由下面开槽直接流失造成浪费;(2)进气温度低,直接进入钢卷区域,会影响钢卷吸热尤其是下层钢卷的温度;(3)炉内水汽不易排出,水份的扩散系数小不利水汽的排放;(4)热量由外到里,而气体流量由里往外,不利于热量的传递。

新罩式炉优点:(1)进气能够得到充分利用;(2)进气经过内罩内壁得到加热,不会影响钢卷吸热;(3)气体单向流动有利水汽的排放,是钢卷内水分的扩散系数增大,有利于水汽的排放;(4)气体从侧壁流向钢卷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温度,使热量得到有效的利用。

3氧化镁涂布和收卷张力涂布量的多少不影响露晶,以氧化镁涂层条纹为例,如果说条纹的涂布多,那么没有条纹的部位涂布少。

那么存在涂布量满足要求的过渡段条纹,结果却是板中间露晶或者整板面露晶,这个更要引起大家深思的问题,如果是涂层问题,那也应该是一卷中的小局部涂层薄,而不是整卷涂层薄。

固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只在接触面,涂布量多少不是露晶的主要原因。

涂布量的多少会影响到底层的颜色,涂布量偏多的颜色比较深偏暗,涂布量偏少了颜色比较浅偏浅红色,整体来说板面的质量都比较好,比较光滑,不会有露晶和氧化。

当然涂布量过少的话会粘带,从粘带附件的板带看,如果钢卷的整体表面质量好,粘带处的板带质量也比较好,没有出现露晶氧化等不良的底层,也证明了涂布量不是影响露晶的主要原因。

氧化镁涂层线的收取张力不是越小越好,从罩退出炉的情况看,当钢卷放置地上时,钢卷里面的氧化镁粉末就会喷出,钢卷都是扁的说明钢卷层与层之间的空隙足够大,没有再减小收卷张力的必要性,从钢卷的内外圈的质量对比看,外圈露晶与内圈比为4:1,内圈的表面质量偏黑没有露晶,也说明了收卷张力大、水分多时板面会比较黑。

4 T2涂层对表面质量的影响T2涂层将填充覆盖凹凸不平的硅酸镁底层上,提高电阻和叠片系数,使其更耐用,T2涂层会影响表面的光泽,从新旧辊产出的钢卷看,新辊产出的钢卷比较光滑,光泽性好,旧辊的产出多为条纹状,光泽差。

涂布量多表面质量较好,涂布少了光泽相对差,涂布量过多就会发白或起粉,最佳的涂布量似发白又未发白,来保证板面的质量和粗糙度。

5 结论水分多少和T2涂液的多少是影响板面质量的重要因素,尽量控制氧化镁涂层的含水量,研发排水速度快又多的新型罩退炉,提高T2涂液的分布量来保证良好的板面质量。

参考文献[1] 何忠治等. 电工钢[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2.[2] 邹子英等. 高温氢气退火提高硅钢片质量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