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教育瑰宝中一个颇具特色的教育思想。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实践中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法和要求,他的这种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一直被关注和提倡。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真正实现初中语文的素质教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中不同之“材”不光指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指学生的性别差异、受教育者所享用的教育资源差异等。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不同之“材”进行不同之“教”,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有其必要性和应用性。
一、“因材施教”的原则
1.目标多元化原则
我们常说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多样化的学情和与之相适应的多层
次学习活动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个别化和特色化。
2.主体优先原则
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唯一主体,其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必须成为教学过程诸要素关系中的核心和关注的中心,其他教学要素,包括教师这一主要的教学要素,都要为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和学生主体性发展完善而发挥作用,即把学生主体性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上来。
3.学法优先、优化原则
教学的发展性在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和完善,而关键在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才能获得终生学习的工具。教学不应是从教师的教法出发来单方面决定学生的学法,而是恰好相反,教师要从学生多种多样的学法出发,起铺路石和路标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目标加以引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学法,拓宽学路,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学习方法的运用和优化是提高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教学要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通过运用而指导学生不断优化学法。学法优化应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使之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学法。
4.能力优先原则
学习能力是“因材施教”的基点,提高学习能力是“因材施教”的主要目标。学习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学科能力,即语文语言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教学不是以语言知识的
获得和积累为唯一或最终的目标,而要以发展提高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为主线去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努力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二、初中语文“因材施教”的策略
1.全面科学察材
“察材”,就是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资质等情况。这是最关键的一环,是“因材施教”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察材,便会像韩愈《马说》里指出的“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最终使许多学生没有显现于外的资质被埋没。
由此看来,察材本身就是对语文教师自己的考查。工作粗糙、职业责任感不强、不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等等,都要影响他正确识材。了解一个学生,如果只看看他的分数,与他谈几次话或只凭作文就判其是否在语文上有可造之材,这几乎就是武断。比如学习成绩全校“倒数第一名”的司汤达,讲成绩真是一无是处,看作文鬼话连篇,身体又差,还经常旷课,谁会识别他是将来写出《红与黑》,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文学巨匠呢?又如,郭沫若,当年语文成绩并不比今天多数学生强。还有巴尔扎克曾被家人认定为“不是搞写作的料”,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由此可见,察材不仅重要,而且也不容易。这些名人由于自己的抗争和
奋斗或偶遇识材者,他们成功了,而那些本来可以成为令人景仰的巨人却因无人识材而被埋没的人才不知有多少呢!所以,我们必须全面而科学地察材。
2.注重学生整体性
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这说明了语文的工
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3.制定多种评价手段
评价是具有导向、激励功能的,它能让学生渴望或乐意去再次学习。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评价一直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种种表现的评价,这实际上是一种漠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公正的评价。久而久之,势必打消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主动性,磨灭了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逐渐对学习丧失了热情。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新课标重在“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更注重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评价,这种关注能使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更注重自己的学习过程,更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我课堂上对“学困生”就尽量利用难度低的题目去提问他们(例如古诗词中的背诵、默写、简单的词语解释、字词注音等),对他们的回答寻找闪光点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对中优生则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多用主观性强的问题如词语理解、句意领悟、文意欣赏、语言赏析、主题感悟等等,训练他们的思维广度和答题深度,对他们回答中的妙招及时给予适当回应,以培养他们的思维创造性。阶段测试,我会把学生多次测验的成绩制成系统表,看谁有进步――哪怕是一两分,也及时表扬,以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然后再适时点一下不足,指出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在不伤他们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