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第三章第四章重点考题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农业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考试大纲(50分)第一章绪论(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明确农业生态学在解决农业综合发展所面临问题中的地位与作用。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学发展的背景。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组分、基本结构、基本功能;了解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领会: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三章种群(分值0-10%)1、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概念,种群的分布与动态变化,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其调节,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2)领会:种群的增长:指数式增长和“S”型增长。
(3)综合应用:根据生物种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设计立体种植或立体种养的生物组成及其配置模式。
第四章群落(分值10-2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群落的基本概念,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结构特征,包括层次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并能将这些原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中去。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群落结构、生态优势种、食物链、顶极群落的概念;(2)领会:成层性与镶嵌性、群落的交错带与边缘效应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种群的生态对策(K-对策与R-对策)等。
(3)应用:利用群落的结构原理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结构。
第五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分值6-10%)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环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规律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以及生物的生态效应。
2、考核知识点(1)识记:生态因子;最小因子定律与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
农业生态学试题
农业生态学试题第一篇:农业生态学试题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农业生产作为一个整体,即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其结构、机能、生产力及其调控和管理的学科生态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系统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照人类理想要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综合体。
食物连;在生态系统中,源于绿色植物的食物能,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转化关系,使各个生物有机体紧密联系起来的营养序列称为食物链。
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种群共生原理,多种成份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的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而建立的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逆行演替;逆行演替就是指原来的群落在外界因素,如采伐、火烧、开垦、放牧、病虫害及其它自然灾害等的作用下,群落由比较复杂、相对稳定的阶段向着简单和稳定性差的阶段退化。
逆行演替是群落次生演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外界作用力的强弱及持续时间,当作用力强或持续时间长时,原有群落可能一直要退化到次生裸地。
生活型;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
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微生物等)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配置和能量、物质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5,共50分)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答:1.农业生态系统除了主要依靠太阳辐射能以外,还需要人类提供辅助能源(如机械、化肥、农药、排灌、收获、运输、贮藏、加工等)。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章节重点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农业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平衡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是驯化的生态系统,既受生态规律的制约,也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1. 1865年,勒特(Reiter)造了生态学一词2. 1935年,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A.G.Tansley)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3. 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R.L.Lindeman)提出了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理论4. 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E.P.Odum)——对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做了大量的研究,写成《生态学基础》5. 1963年,海洋生物学家卡逊(R.Carson)——《寂静的春天》6. F.C.Pielou《数学生态学引论》、R.M.May《理论生态学》——推动生态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8. 21世纪五大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一说为生物危机)第二章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1.生境(habitat):在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这个小区域就称为该生物种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生境也叫栖息地。
2.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李比西)——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相对稳定状态下E.P.Odum(1973)做了两点补充:①这一定律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能运用;②要考虑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众多生态因子中,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过多、过少或质量不足,都会成为限制因子。
E.P.Odum(1973)等对耐性定律作了补充:该定律把最低量因子和最高量因子相结合,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称做限制因子3.生活型:不同植物长期适应相似环境的结果使这些植物在外部形态上和对生境的要求上表现为相同或相似。
农业生态学考试重点内容
农业生态学考试重点内容农业生态学题库1、农业的效益可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农业生物常以种群或群落的状态存在。
3、农业生物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4、种群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置情况,根据年龄锥体,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5、依据取得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目和各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方法的不同,生命表可以分为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
6、种群的发布有3种基本类型:随机型、均匀型、成丛型。
7、生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作用、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8、生物种间的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作用四种。
9、就农业生产能量转化效率而言,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由生物及其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10、农业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力,直接受次级生产者的生物种性、生产方式、养殖技术、养殖环境所制约。
11、碳主要储藏在大气、生物体、土壤、水圈和岩石圈几个库中。
12、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N2O、臭氧、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13、全球氮素储量最多的是岩石、大气,其次是煤等化石燃料。
14、循环通常包括:氮的固定、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几个重要过程。
15、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三种。
16、自然界中磷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17、钾循环是以地质大循环为主,生物小循环为辅的物质循环管。
18、酸雨是指pH低于5.6的雨水。
19、根据杜能的农业圈层结构理论,他推断出围绕中心城市的6个同心圈层,每个圈层分别有不同的最适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第二圈层为林业圈、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第四圈层为谷物农作圈、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第六圈层为畜牧圈,第六圈层以外则是以休闲、狩猎为主的灌木林带。
20、根据农业圈层结构,杜能得到两个结论,分别为:生产集约度理论和生产结构理论。
《农业生态学》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 时间结构
• 各种生物种群在时间上的变化动态称为 时间结构。
• 作物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大多是随着时( 季节)的推移而变化的。从时间上合理 搭配各种类型的作物,使自然资源得到 最充分的利用。
24
农业生态系统时间结构调节方法
时间结构调节方法
作物套作
轮作、轮养
小麦作 果 麦、物 、 套棉与 农 玉绿蔬 套 米肥菜 作
39
三、连作 Continuous Cropping (二)连作的危害
40
三、连作 Continuous Cropping (二)连作的危害
(1)土壤养分偏耗
长期种植一种作物,因其根系总停留在同一水平 上,该作物大量吸收某种特需营养元素后,就会 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使土壤营养元素失去平衡, 不利于继续种植同种作物。
处于一种理化(如厌氧)条件下,也会发生有毒物
质(如还原性Fe、Mn等)的累积。
42
三、连作 Continuous Cropping (二)连作的危害
(3)土壤物理性质恶化
• 立体种植; • 立体养殖; • 立体种养
12
立体结构高产高效的生态学基础—— 生物种间互补
13
(1)对资源利用的种间互补
14
(2)在实现系统稳定化方面的种间互补
15
(1)自然地理位置与农业生态系统垂直结构
16
17
2、农田立体模式
18
胶茶间作
19
20
21
3、水体立体模式
22
基塘系统
塊根莖類
3
块根块茎类
第二期 (年)
塊根莖類
块根块茎类
豆類
豆类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
考研资料——农业生态学复习提纲
考研资料——农业生态学复习提纲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分×5=15分)⏹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判断(2分×10=20分)⏹简答题(5分×6=30分)⏹论述题(15分×1=15分)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系统: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
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简单定义)。
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2、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首次提出者1866年德国学者H.Haeckel(海克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1935年英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Tansley)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3、五大生态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
4、生态学有那些分支科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还有更具体的生物类群,如昆虫生态学、鱼类生态学、鸟类生态学、兽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按生物栖息场所划分:陆地生态学包括: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沙漠生态学水域生态学包括: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更具体的划分有:热带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山地生态学按应用领域划分: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家畜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污染生态学、自然资源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景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伦理学按研究方法划分: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理论生态学5、农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农业生态学-作业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二、单选题1.1865年,( A )将两个希腊名词合并构成生态学一词。
A.勒特 B.海克尔 C.坦斯列 D.奥德姆2.1866年,(B )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
A.勒特 B.海克尔 C.坦斯列 D.奥德姆3.《生态学基础》是著名生态学家(D )的著作。
A.勒特 B.海克尔 C.坦斯列 D.奥德姆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D )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A.勒特 B.海克尔 C.奥德姆 D.坦斯列5.生态学按性质划分为(D)和应用生态学A.普通生态学 B.陆地生态学 C.海洋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6.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A)提出食物链和生态金字塔理论。
A.林德曼B.坦斯列 C.谢尔福德 D.奥德姆7.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B )环境。
A.生态 B.生物 C.宇宙 D.人类8.()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A.农业 B.农田 C.草地 D.森林9.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
A.种植业 B.农业 C.林业 D.畜牧业10.1803年,()在《人口论》中不仅研究了生物繁殖与食物的关系,而且特别分析了人口增长与食物生产的关系。
A.坦斯列 B.海克尔 C.马尔萨斯 D.奥德姆11.(),生态学已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A.18世纪初 B.19世纪初 C.18世纪末 D.19世纪末12.1859年,()出版著名的《物种起源》,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A.奥德姆B.马尔萨斯C.坦斯列D.达尔文13.1807年,德国学者()分析了植物分布与环境条件的关系A.洪堡德B.奥德姆 C.马尔萨斯 D.海克尔14.生态学开始进入()生态学阶段,也标志着生态学已进入近代生态学发展阶段。
A.个体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15.()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使生态学研究领域更为广泛。
A.《人口论》B.《物种起源》C.《植物地理学》D.《生态学基础》16.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境划分为()和陆地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干预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的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其特点包括:1、受人类控制:人类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导者,通过各种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来调控系统的运行。
2、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对较少,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的农业生产目的而选择的物种。
3、开放性:需要不断从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如化肥、农药、种子等,同时向外界输出农产品。
4、稳定性较差: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干扰较为敏感,容易出现生态失衡和病虫害等问题。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由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构成。
生物组分包括:1、生产者:主要是农作物、蔬菜、果树等栽培植物,以及牧草等。
2、消费者:包括人类、家畜家禽、害虫等。
3、分解者: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它们负责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养分。
环境组分包括:1、自然环境:如气候、土壤、地形等。
2、人工环境:如农田基础设施、农业机械、灌溉设施等。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流动遵循热力学定律。
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转化为化学能。
一部分能量以食物的形式被消费者摄取,在食物链中传递和转化。
但在能量流动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作物布局和种植制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2、发展立体农业,增加单位面积的生物量。
3、合理饲养家畜家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水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水通过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过程在系统中流动,为生物提供了生存必需的条件。
碳循环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农业生产技术B.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C. 农业经济D. 农业政策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A. 人为控制B. 物种多样性C. 能量流动D. 自然循环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形式是什么?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物质循环D. 能量转换答案:A4. 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是什么?A. 提高农作物产量B. 增加农业经济效益C. 维持生态平衡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B. 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C. 农业生物的遗传改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系统分析B. 模拟实验C. 野外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ABCD2. 农业生态系统中,影响能量流动的因素包括哪些?A. 光照强度B. 土壤类型C. 植物种类D. 气候条件答案:ACD3.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哪些方面?A. 结构稳定性B. 功能稳定性C. 物种多样性D. 环境适应性答案:ABC4. 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病虫害防治B. 土壤肥力管理C. 作物轮作制度D. 农业废弃物处理答案:ABCD5. 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绝对的。
(错误)2.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越高,其稳定性越强。
(正确)3.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不需要考虑经济因素。
(错误)4.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正确)5.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可以完全依靠实验室模拟。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农业生态学
基本概念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3、种群: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总和。
4、优势种: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5、顶级群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演替发展到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6、生物群落:指在一定地段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7、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群落演替。
8、营养结构: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9、十分之一定律: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只是他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
10、生态金字塔: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个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塔。
11、生物学放大作用:各种有毒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立即参与物质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的毒物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
12、地质大循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13、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回到环境中,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的循环过程。
14、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资料)及试题(附答案)《农业生态学》复习重点第1章绪论1 农业生态学、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2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3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及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5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第2章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1 人工环境的类型2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活型、生态型、生境、生态位、种群、群落、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化感作用、演替、群落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等的概念3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其典例4 r-对策生物与K-对策生物的比较5 种群的增长型、种群调节的类型6 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7 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第3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1 营养结构、边缘效应、食物链、食物网的含义2 食物链的类型3 食物链加环的作用与加环类型4 食物链解列第4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1 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生态效率、生态金字塔、能值的概念2 地球初级生产力的级别类型3 改善初级生产的方向4 次级生产的作用5 改善次级生产的方向6 农业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种类及作用7 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学类型8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第5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1 物质循环的库与流2 物质循环的基本类型3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特点4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5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调节的原则与途径6 生物放大作用第6章农业的资源与效益1 农业生态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第7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1 自然信息流与人工信息流的比较2 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3 成本外摊、收益外泄的含义4 解决经济外部性的途径5 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基本特点6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第8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可持续农业第9章中国的生态农业1 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的含义2 中国生态农业的特征3 中国生态农业技体系的特点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农业生态学重点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首先提出生态学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提出“生态系统”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生态金字塔”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写成《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是指由环境和占据该环境并联系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农业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态学的定义是以下哪一个?a) 研究农业系统及其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b) 研究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科学。
c) 研究农业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的科学。
d) 研究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的科学。
答案:a) 研究农业系统及其与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2.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土壤养分管理和农业废物处理b) 农田水利和排水系统c) 农作物种植和栽培技术d) 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重建答案:a) 土壤养分管理和农业废物处理b) 农田水利和排水系统d) 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与重建3. 下面哪个是农业生态学的核心原理?a) 农田的持续耕作b) 农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c) 高产、高效、高质、高效益d)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答案:d)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4. 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实地调研和观察b)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c) 实验室实验和控制实验d)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答案:a) 实地调研和观察b)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c) 实验室实验和控制实验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生态支撑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其目标是不破坏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2. 农业生态学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态学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通过改善灌溉系统、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等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
此外,农业生态学还研究如何减少农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如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等。
三、论述题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农业生态学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2、农业生态学: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称为生态系统。
4、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一定边界内通过干预,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体。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二、填空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的科学2、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的概念,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作是一个动态整体,受到个学派的赞同。
3、生态学是由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4、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为()。
三、单选题1、农业生态学是研究的对象时(C )。
A.系统B.生态系统C.农业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基础是()。
A.植物学B.动物学C.微生物学D.生态学3、生态系统概念是由()首次提出来的。
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4、食物链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赫克尔B.坦斯列C.林德曼D.奥德姆四、简答题1、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一、名词解释1、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等。
3、消费者:是指除了微生物以外的异养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以动物残体为生的异养微生物。
二、填空1、生态系统是由()和环境组分构成。
2、稻米→人的食物链总共有()营养级。
3、系统组分本身可以自成系统,称为(成层性)。
4、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组分包括()和人工环境组分。
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三大功能类群。
6、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可以分为水平结构和()。
农业生态学复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复习题(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4.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二、问答题1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答: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
农业生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生态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生态学主要研究的问题有()参考答案:内在与外在原因;发展原则与途径;生物的时空量度;生物的分布格局2.草原生态学与农业生态学一样均属于应用生态学。
()参考答案:错3.《尔雅》的意思是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该书中就有草、木两章,记载了200多种植物的形态和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对4.生态学巩固时期的学派有()参考答案: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北欧学派5.谁最早在意大利开设农业生态学课程()参考答案:G.Azzi6.按照环境要素分,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参考答案:大气污染;土壤污染7.农业生态学的内容包括()参考答案:其余选项都是8.农业生态学的性质有()参考答案:应用性;层次性;综合性9.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有()参考答案:农业区划与生态功能区划分;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评价;生态农业模式设计与优化;农业生态工程与技术研发10.应用生态学包括()参考答案:化学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第二章测试1.为了研究的方便,常把群落按物种分为()参考答案: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2.在决定整个群落特性和功能上,群落中所有的生物体都是同等重要的。
()参考答案:错3.群落的物种构成包括()参考答案:亚优势种;伴生种;优势种;偶见种4.群落中的优势种一般不以数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标准,而主要依靠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答案:对5.群落的结构包括()参考答案:其余选项都是6.可能偶然地由人带入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的是()参考答案:偶见种7.我国农田群落的主要垂直结构形式有()参考答案:1-2型;1-1型;2-2型;2-1型8.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主要方式有()参考答案:轮作;套种;复种;轮养9.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参考答案:空间特征;邻接效应;遗传特征;数量特征10.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参考答案:对11.种群增长模型有()参考答案:壶形;钟形;金字塔形12.集群的生态学意义在于()参考答案:共同防御天敌;有利于动物的繁殖和幼体发育。
农业生态学必考知识点
农业生态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及其发展1、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互相关系的科学。
2、1971年,奥德姆在其所著作的《生态学基础》中,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3、1866年,德国学者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4、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列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把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提出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互相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5、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提出食物链6、20世纪30年代,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40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立信息论。
7、生态工程是20世纪60年代有奥德姆和马世俊分别提出的。
8、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第二节1、1983年正式确定在农业院校开设农业生态学课,并在1986年有国家教委将农业生态学列为农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在部分农业院校开始试办农业生态专业。
第三节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学系统。
2、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的原理和技术途径。
3、农业生态学的特点:理论实用性、学科交叉性、研究统一性、宏观层次性第二章第一节1、系统:有互相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2、一个系统的组成,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第二,各要素之间必须具有某种联系;第三,各要素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完成特定的功能。
3、系统的特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层次、系统的整体性、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互相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农业生态学第3章综合结构(1)
实现销售的唯一市场是中心城市; 2. 农产品的唯一运输工具是马车; 3. 农产品的运费与重量及运输距离成正比; 4. 农作物的经营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
(2)杜能农业区位
根据这样的假 设,杜能为孤 立国推断出围 绕中心城市的 六个同心圈层, 每个圈层分别 有不同的最适 农业生产结构 (见右图 )
垂直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域景观结构
物种结构
生物物种是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主体。 不同生物种类的组成与数量关系的格局构成生态
系统的物种结构。
时间结构
指在生态区域内各生物种群生活周期在时间分 配上形成的格局。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指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和 水平格局变化,构成空间三维结构格局。
水平结构:指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 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 方式等水平分布特征。
P106表3-5
(二)地形变化与垂直结构
1、大尺度的地形变化: 如四川、云南高原独特的地貌、气候条
件,随着海拔的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 结构也发生不同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农 业发展类型。 低热层(海拔小于1400m) 中暖层(海拔在1400~2100m) 高寒层(海拔大于2100m)
从低热层(甘蔗、冬春季蔬菜、热带性果树、药材等) 中暖层:发展粮、油、生猪、蚕桑、烤烟等) 高寒层:细毛羊、冷杉、铁杉等
生态交错带(ecotone)
2.干湿交错带:从比较湿润向比较干 燥变化的过渡地带。
生态交错带(ecotone)
3.农牧交错带: 在农业地区和 牧业地区的衔 接处,形成的 交界地带。
生态交错带(ecotone)
4.水陆交界带:在水体和陆地之间的交界面。 如河滩、湖周、河岸等。
农业生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西南科技大学
农业生态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西南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下列哪些属于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参考答案: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土地荒漠化2.我国农业的发展目标()参考答案: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环境友好;产出高效3.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参考答案:农业面源污染与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水土资源短缺加剧及质量下降;农村与农田生态景观差;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与固碳减排能力弱4.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提出生态学定义,标志着生态学的诞生。
()参考答案:对5.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和最脆弱的部门。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水稻→蝗虫→青蛙”属于()食物链。
参考答案:捕食2.()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活力强,它决定群落的结构和环境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优势种3.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参考答案:互利共生4.种群的数量变化取决于()的对比关系。
参考答案:出生率;死亡率5.种群的年龄结构有()几种类型。
参考答案:衰退型;稳定型;增长型6.r-型生物的特点是()参考答案:繁殖率高;个体小7.种群的正相互作用类型有()。
参考答案:原始协作;互利共生;偏利共生8.K-型生物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生活周期长;竞争力强9.种群的数量增长模型为S型的生物在种群数量达到其K值的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
()参考答案:对10.海关禁止游客携带乳蛋肉、果蔬、种子等入境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治生态入侵。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生态系统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量沿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流动。
参考答案:单向2.人类为了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常采用食物链()来改造营养结构。
参考答案:加环3.自然生态系统属于()系统。
参考答案:开放4.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分别建立在养分()的基础上。
参考答案:循环、流动5.()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影响生物的间接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在相同条件下,作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是一样的。
生态入侵:由于生态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圣经条件的特殊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是的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填空题:
3逻辑斯蒂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5个时期。
4种群利用空间的方式可分为分散利用和共同利用两大类。
7物种多样性可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类。
11.群落呈斑块状镶嵌是由亲代散布习性、环境的异质性和种间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简答题:
1.简述逻辑斯蒂曲线的意义。
(4分)
答:1.他是许多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
2.它也是渔业、林业、农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
3.模型中的两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论中的重要概念,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r表示物种的潜在增殖能力,而k表示环境容纳量即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平衡浓度8.成层的生态学意义。
答:1.生物群落的成层性使单位面积内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生物种类和数量。
2.可以产生更多的生物物质,同时以复杂的营养结构维持着系统的相对稳定。
3.为人类合理栽培作物群落提供了可贵的依据。
4.缓解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利用压力扩大利用环境的范围。
四:问答题
1.试论述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种群间相互作用可分为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两种。
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三种类型,种间结合也是一种正相互作用。
负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三种关系。
在农业中的应用:1.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种
2.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
3.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
4.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2.顶级群落的定义及特征以及顶级群落理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演替中群落结构变化开始较快,随着演替的进行,变化速度减慢而趋于稳定。
群落演替系列最后达到稳定阶段,称为顶级,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叫做顶级群落特征:1.它是一个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2.其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恒定
3.有机物质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没有生产的净积累,其现存量上下波动不大。
4.顶级群落如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对撂荒地植被演替的控制
2.农田土壤肥力变化与作物演替利用
3.仿群落演替的人工模拟群落
4.建立仿自然演替群落构架的人工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