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地震地层学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
2 地震剖面
地震剖面的显示方式:
波形显示 变面积显示 变密度显示 波形+变面积显示 波形+变密度显示
2020/5/7
27
2 地震剖面
20波20形/5显/7 示
变面积显示
变2变8密密度度显显示示
1 地震波对比的基本原则
2020/5/7
波形+变面积显示
29
2 地震剖面
2020/5/7
因而,它们的叠加结果——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子波组, 其波组特征(相位个数,哪个相位最强等),也一定具 有某些相对稳定的性质。
这就是地震记录面貌形成的过程。
2020/5/7
15
1 地震记录的形成
地震道f(t)是有效波s(t)和干扰波n(t)叠加组成的,即:
f (t) s(t) n(t)
层状介质的一次反射纵波通常用线性褶积模型表示:
2020/5沿/7任意方向切出的垂直剖面
52
2020年5月7日10时
53
27分
2020年5月7日10时
干扰波由非激发干扰n0(t),噪音背景n1(t)及规则干扰 N(t)叠加而成,即:
n(t) n0 (t) n1(t) N (t)
规则干扰分两类:
一类与地质结构有关,称第一类规则干扰N1(t),包括多次波, 反射-折射波,转换波,断面波,绕射波,伴随波,折射波,瑞雷
波,勒夫波,斯通利波等,这类波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转换为有
同相轴:一串套得很好的波峰(谷) 相位:通常用波峰(谷)的数量来描述 复波(波组):地震记录上的反射同相轴,往往
是一组相邻反射波叠加形成的。 波系:相邻几套稳定的波组
2020/5/7
25
2 地震剖面
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
二、地震相分析
4.典型的地震相模式
(1)前积相
发育在陆坡的斜 交前积相
发育在近岸的S形 前积相
二、地震相分析
4.典型的地震相模式
(2)充填相
a.活动的下切谷相
b.废弃的水道充填相
二、地震相分析
大陆斜坡底部凹地杂乱充填相
二、地震相分析
4.典型的地震相模式
(3)丘型相
丘型地震相
二、地震相分析
二、地震相分析
几种典型的地震相外形示意图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a.席状 特征:长度宽度远大于厚度,分布范围广泛;上下界面接近平行, 厚度相对稳定;内部反射以平行、发散、前积形式居多。 意义:反映均匀、稳定、广泛的前三角洲、浅海、陆坡、半远洋和 远洋的沉积环境。 b.席状批盖 特征:地震相单元平滑地披盖在礁、盐丘、泥岩刺穿体、生长断块、 古潜山等其它古地貌的单元之上;内部反射平行形式居多。 意义:反映物源均一、水体能量低、与水底起伏无关的深海沉积环 境。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c、楔状空白反射——滨海偏砂相 顶部削蚀,底部上超,呈楔状外形,空白 - 弱振幅反射, 反映近物源的偏砂相沉积环境。
d、丘状叠置结构——扇、三角洲砂体、泥岩相 在盆地周围坡降较陡的斜坡位置,易发育扇、三角洲体系
。
扇体外缘呈丘型强反射,内部反射断续——弱连续,能量强 ,多期推移式叠置,丘状体上超现象明显,扇端多伴生发散结 构。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e、斜层推进结构——三角洲体系或陆坡斜层 盆地坡降较小,侧向加积,底部上超或下超明显,顶部整 一接触或顶超接触,向盆地中心推移侧向加积。
二、地震相分析
6.地震相图的编制
沉积环境
地震相的几何参数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简介
简介三维地震数据解释1.发展史和基本概念不管是地球表层还是我们所寻找和评估的油气储层都是三维的,但是我们所用的地震方法却通常都是二维。
直到1972年Walton提出三维地震勘测的概念,三维地震勘测首先被用于一些模型上,几年以后,到1976年的时候,被Bone,Giles和Tegland才把这一新技术推向世界。
维地震方法的本质是随着点线面的数据采集进一步获得封闭空间数据体解释。
随着表面露头的更多细节的了解,三维地震勘测已经能够对区域研究发展、生产以及探索做出显著的贡献。
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三维地震勘测获得成功,1977年Tegland首次报道了油气田开发中三维地震的研究范围。
在接下来的19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期,三维地震勘测在探索方面的应用明显增多。
随着宽领域三维地震勘测命名这些就开始了,比如三维地震探测。
现在,专项的三维地震勘测采样比较精确而且覆盖的领域也比较宽,应用获得能获得成熟结果的碎片信息,比如墨西哥湾。
但,这并非探测的唯一用途。
很多公司通过展望常规的方法来获得三维地震勘测,以至于他们大多数预算用来做三维地震处理。
三维地震方法的演变以及现存的最新方法2001年被Graebner,Hardage和Schneider整理编册。
在最初的这20年间,三维地震勘测经历了很多的成功并且从中获得很多利益。
这里转载了5个特别的奖项。
第九章也转载了一些,而且整本书里也都穿插暗含了很多。
这里是一个三维地震数据和交互工作站的主要共生。
2.分辨率三维地震方法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分辨率,分辨率既包括垂直分辨率也包括分辨率Sheriff(1985)讨论了主题性质。
地震数据分辨率大小总是通过一系列的波长值来计算,这些波长值由波速和频率的商来给出(图1-3)。
由于岩石更加古老和紧凑,地震波速随着深度增加。
由于高频地震信号随着深度增加迅速较弱因此主频随深度而减小。
结果就使得波长随深度显著增加,使得分辨率减小。
Martins等人(1995),在海上巴西坎波盆地工作,跟踪了大量的三维地震勘测范围和这个井眼和油气储藏之间的相关性(图1-1).这些工作很好的向我们证明了三维地震勘测确实正在代替探井。
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释(2)
第一章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 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第二章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
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爆炸时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到一的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正常时差的定义:第一种定义: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这纯粹是因为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第二种定义: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差.倾角时差:当界面倾斜时,炮检距相同,但相邻反射点传播时间不同而产生的角度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这一时差是由于界面存在倾角引起的。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地震资料处理(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地震相干体:由三维地震数据体经过相干处理而得到的一个新的数据体,其基本原理是在三维数据体中,求每一道每一样点处小时窗内分析点所在道与相邻道波形的相似性,形成一个表征相干性的三维数据体,即计算时窗内的数据相干性,把这一结果赋予时窗中心样点。
(2)时移地震:利用不同时间观测的三维地震有效信息的差异进行储层监测,完善油气藏管理方案,提高油气采收率。
(3)地震亮点:指在地震剖面上,由于地下气藏的存在所引起的地震反射波振幅相对增强的“点”。
(4)地震反演:根据各种位场(电位、重力位等)、波场(声波、弹性波等)、电磁场和热学场等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去推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形态及物质成分,定量计算其相关物理参数的过程。
(5)地震三维数据体:三维地震勘探经过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后形成一个三维数据体,由采集的几何形态确定的(处理期间可能调整的)规则间距的正交数据点的排列。
(6)地震属性:表征地震波几何形态、运动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特征、由数学变换、或者物理变换引入的物理量。
(7)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
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
(8)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利用振幅随炮检距或AVO 偏移距的变化来估算界面两侧介质的泊松比,进而推断介质的岩性(9)三维可视化: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理解地下及地面诸多地质现象特征的一种工具,广泛应用于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的所有领域,通过计算机交互绘图和成像,从复杂的数据集中提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10)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地震资料解释就是把这从野外采集的经过处理的资料转化成地质术语,即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为钻探提供准确井位等。
二简答题1识别亮点的标志:(1)振幅异常(2)极性反转(3)水平反射同相轴的出现(平点)(4)速度下降(5)吸收衰减2.三维地震勘探有哪些优势(1)野外施工方便灵活,不受地形、地物条件的限制,满足面积观测、覆盖次数和炮检距相同即可。
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
7.2 地震资料地层解释
主要内容: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二、地震相分析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指由特定地震反射参数所限定的三维空间中的地震反 射单元,是特定沉积相或地质体的地震响应。 用于确定和区分不同地震相的常用参数有:外部形态、内部 结构、连续性、振幅、频率、速度等。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三、地震相的地质解释
(6)根据反射特征推断沉积相
a、楔状发散结构——湖(海)盆近岸沉积 地形坡降增大,地震反射连续性好,呈微发散形态,为湖 海盆环境沉积,是鉴别古岸线的重要依据。
b、缓楔状中-变振幅反射——河湖(海陆)交替偏砂相 缓楔状,底上超,微发散形态,中振幅连续反射与变振幅 断续反射交替,反映了随水平面升降的河湖(海陆)交替沉积 。
二、地震相分析
1.地震相与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是地震层序或亚层序的次级单元,一个层序或亚层序 中可包括若干类型的地震相。 地震相分析是根据一序列地震反射参数确定地震相类型,并解 释这些地震相所代表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划分地震相的主要依据是地震地层参数。
二、地震相分析
2.地震地层参数
振幅 连续性
地 震 地 层 参 数
一、地震层序的划分
4、划分地震层序的应用
1、地层对比 2、构造研究 3、沉积体系研究
•地震反射的特点 可以在横向上连 续追踪观察,在 对地震反射层标 定后,可用于组 或甚至段的地层 对比。
地震相分析是在划 •一个沉积层序也 就是一个构造层, 分地震层序基础上进 代表盆地发育过程 行的,通过分析各地 中的特定阶段。划 震层序的地震相类型、 分地震层序是恢复 展布及垂向演变,便 区域构造运动和盆 可恢复沉积体系类型、 地发育历史的基础。 展布和盆地充填历史。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 (1)
实用文档
13
地震资料解释
收集基础资料 地震剖面解释(层位标定) 构造解释 岩性解释
实用文档
14
地震剖面
实用文档
15
T0 T1
T2’ T2
T3
T6
地震剖面上为强弱不同的同相轴,解释工作就是通过地质
资 料
准
目
(合成记录)确定地质层位
备
标
研 究
层位解释
组合断层
剖面解释
作T0 图
储层预测
沉积构造
空
发育史研究
间
时-深转换
解
… … 构造图
储层厚度图
油藏分布图
释
含油气远景评价、目标优选、提供钻井井位
地震常规解释实用流文程档 图
综合解释 12
收集基础资料
测线位置资料 探井资料:钻井、录井、测井、试油、
地震正演、测井约束反演、分频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算法,不能很好
断块圈闭评价
实用文档
70
2、上第三系曲流河砂体油气藏
地质分析
立体显示
构造解释
曲流河砂体油气藏 评价
实用文档
71
桩106井区上第三系河道砂体立体透视图
实用文档
72
河道砂振幅图
实用文档
73
3、火成岩油气藏
地震相
立体显示
层拉平技术
识别火成岩
吸收系数
瞬时振幅剖面
波阻抗剖面
火成岩油气藏评价
实用文档
74
实用文档
31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2、根据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原则,从标 定的过井剖面开始,建立起全区大的解释 框架,在其基础上进行4(线)×4(道) 网格初步解释,最终加密测网。
地震资料解释 2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学
层和速度曲 线上的R8一 R9段有密切 联系。
为什么 会这样?
同一地点得到的地质柱状图、速度测井曲线和地震记录
爆炸尖脉冲的变化示意图
复习地震记录的面貌
是怎样形成的。爆炸时 产生的尖脉冲,在爆炸 点附近的介质中以冲击 波的形式传播,当传播 到一定距离时,波形逐 渐稳定,此时的地震波 被称为地震子波(c和 d。)地震子波在继续 传播过程中,其振幅会 因各种原因而衰减,但 波形的变化却可以认为 是很小的,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看成不变。
现地震勘探阶段,主要是研究纵波反射波,最后成 果是水平叠加和偏移地震数据,在界面倾角不大时,可以 近似认为是垂直入射。在垂直人射的情况下,将会使问题 简化,纵波入射时将只考虑产生的反射纵波和透射纵波的 情况。这时界面的反射系数定义为:
在制作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时,反射系数就是由 测井提供的速度和密度根据公式计算的。
提供优化开发方案所需的三维数模模型
构造模型
岩石物理模型
孔隙度模型
渗透率模型
油藏剖面模型
油藏饱和度模型
1.2 与解释有关的基本概念
1.2.1 地震子波
波是振动的传播。人工激发地震波,一般是采用炸 药、可控震源、气枪(海上)等方式激发振动,该振动 的传播形成地震波。
定义:
在震源附近,地震波以冲击波的形式传播,当传 播到一定距离时,波形逐渐稳定,此时的地震波被称为 地震子波。
当地震波传播到两地层的分界面时,能否产生反 射波不取决于两地层岩性是否不同,而是取决于两地 层间是否存在着波阻抗差。并且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 明确的反射波、透射波振幅与波阻抗的关系。例如, 当地震波垂直入射到两地层的分界面时,反射系数 (反射波与入射波振幅之比)等于?
反射系数(反射波与入射波振幅之比)等于两地 层的波阻抗差与波阻抗和之比。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资料
名词解释:1.褶积模型: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是当今地震勘探中三大环节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其应用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正演、反演和子波处理。
层状介质的一次反射波通常用线性褶积模型表示 ,即:式中:w(t)为系统子波;r(t)为反射系数函数,符号“*”表示褶积运算。
2.分辨率:分辨能力是指区分两个靠近物体的能力。
度量分辨能力强弱的两种表示:一是距离表示,分辨的垂向距离或横向范围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二是时间表示,在地震时间剖面上,相邻地层时间间隔 dt 越小,则分辨能力越强。
时间间隔 dt 的倒数为分辨率。
垂向分辨率是指沿地层垂直方向所能分辨的最薄地层厚度。
横向分辨率是指横向上所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宽度。
3.薄层解释原理:Dt<T/4 或 Dh 在 l/8 与 l/4 之间,合成波形的振幅与 Dt 近似成正比,可用合成波形的振幅信息来估算薄层厚度,这一工作称之为薄层解释原理。
4.时间振幅解释图版:我们把层间旅行时差Δ t 与实际地层的时间厚度Δ T 的关系曲线以及薄层顶底反射的合成波形的相对振幅Δ A 与实际地层的时间厚度Δ T 的关系曲线统称为时间-振幅解释图版。
5.协调厚度:在相对振幅ΔA 与实际地层时间厚度ΔT 的关系曲线上,ΔA 最大值所对应的地层厚度称为调谐厚度。
协调脉冲。
6.波长延拓:用数学的方法把波场从一个高度换算到另一个高度,习惯上称之为波场延拓。
7.同相轴:各接收点属于同一相位振动的连线。
8.波的对比:根据反射波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方法:相位对比、波组或波系对比、沿测网的闭合圈对比、研究异常波、剖面间的对比。
9.剖面闭合:相交测线的交点处同一反射波的 t0 时间应相等,是检验波的对比追踪是否正确的重要方法。
10.广义标定:是指利用测井、钻井资料所揭示的地质含义 (岩性、层厚、含流体性质等) 和地震属性参数(如振幅、波形、频谱、速度等)之间的对比关系,判别或预测远离或缺少井控制区域内地震反射信息 (如同相轴、地震相、各种属性参数等)的地质含义。
04地震资料解释基础-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4
波形、频谱及振幅是地震波动力学特征的三个主 要参数。利用波形、频谱信息、振幅信息的差异在于: 振幅信息能进行定量解释,应用方法有比较明确的原 则与步骤,而波形、频谱信息主要是定性的,在很大 程度上是凭经验,如在构造解释中提到的波的对比等。 波形特征横向上的变化反映了反射界面的性质、 岩性、厚度等的变化,因此利用波形特征及其频谱信 息来研究岩性、预测含油气性的设想是可行的,至少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岩性的辅助手段。
3.5.2、波形特征与垂向地震界面结构的关系
单波
垂向不同性质界面的地震响应: ①对于无限厚层和厚层,其顶 底的地震响应为单波,即波形 特征相同于单个子波的波形, 并可看到顶底界面明显的极性 反转; ②当层厚减小到子波波长的1/4 时,其地震响应的极值将大于 厚层时顶底的峰值,此时的厚 度就是调谐厚度,所得到的脉 冲称为调谐脉冲;
3.5 地震波形特征和频谱的利用
3.5.2、波形特征与垂向地震界面结构的关系
波阻抗渐变主要是由沉积 物在沉积期间的物性渐变 所致(如砂岩中岩性纵向 上粗细变化)。不同的颗 粒和孔隙度导致不同的物 性,而岩石的孔隙度与含 油气性则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研究纵向上不同波 阻抗类型对应的地震响应, 对研究岩性、油藏性质等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5 地震波形特征和频谱的利用
3.5.2、波形特征与垂向地震界面结构的关系
厚波阻抗过渡 接触边界的地震响 应:随着底面过渡 接触边界的增加, 反射波形的振动延 续时间增加,振幅 相应减小,视周期 变大,反映出高频 成分的损失,波谷 连线对应着过渡带 的顶面。
ft
波阻抗变化曲线
厚的过渡接触的地震响应 (布特沃斯带通子波10-40 Hz)
3.5 地震波形特征和频谱的利用
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的意义 地震地层学主要是通过研究波速、反射波 形的变化、反射结构的特征,对地下地层特 征进行广泛的研究,对地层划分、岩性鉴别、 海平面升降、沉积环境、沉积体系、沉积盆 地的油气评价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地震勘探由它先天的缺陷,它的分辨率有限, 不可能象地面露头观察或测井那样精细
(4)下超
层序的底部顺原始倾斜面向下倾方向下界面的关系,它表明 新老地层之间有一个明显的沉积间断
传统的地层划分总是以层间的角度不整 合或侵蚀不整合为依据的。然而,大量的地 震资料表明,在过去认为是连续沉积的地层 层序内部,往往有大量的上超或下超式的的 沉积间断。它们也应该是地层划分的重要标 志,并在地层圈闭油藏勘探中具有重大意义。
Your interpretation:
A palaeo-scene (the evidence)
They are dinosaur footprints and they can tell us about:
• • • • Group behavior; Seasonality & temperature; Food web & competition intensity;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层组成,其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对应的整
合面为界。
1、地震层序划分标志
地震地层学应用反射波的终止(或消失)现 象来划分地震层序。
反射波终止分为两类:一类为反射波连续延 伸,形成协调(整一)接触关系; 另一类为反射波系统终止于另一反射波组, 形成不协调(不整一)接触关系。 后一类反射波系统终止有四种形式:削截 (削蚀)、顶超、上超和下超
第三节 地震相分析
地震相分析是地震地层学的核心。其目的 是通过地震相参数,恢复地下古老地层的沉 积相、沉积环境、沉积体系,识别具有勘探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
《地震地层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地震地层学(Seismic Stratigraphy)地震地层学是利用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测井资料、露头资料,研究地层的分布及沉积特征,分析盆地的演化史,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评价石油地质条件的一门边缘学科。
2.沉积层序(sedimentary sequence):沉积层序是一个相对整一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一套地层,其顶部和底部以不整合面或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
A depositional sequence is a relatively conformable succession of genetically related strata bounded at its top and base by unconformities or their correlative conformities.3.层序(Sequence):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联系的、顶底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Mitchum,1977)。
4.地震层序(Seismic sequence):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联的地层所组成,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与之相连接的整合面。
5.地震分辨率(Seismic resolution):指的是用地震资料能区分单独地质体的能力。
6.地震相(Seismic facies):是一个在一定区域内可以确定的、由地震反射所组成的三维单元,其地震参数(例如反射结构、振幅、频率、连续性和层速度)不同于相邻地震相单元。
7.地震相分析(Seismic facies analysis):是指对地震反射波参数的描述和地质解释(环境背景,岩相等)8.地震相单元Seismic Facies Unit是指由反射波组构成的可在图上表示的三维地震单元,且这些地震单元的参数不同于邻近单元的参数a mappable,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unit composed of groups of reflections whoseparameters differ from those of adjacent facies units.9.准层序组(Parasequence Set)一系列成因相关的、并具特定叠加模式的准层序,大多数情况下,它以主要洪泛面和与之相对应的界面为界。
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构造:利用由地震资料提供的反射波旅行时、速度等信息,查明地下地层的构造形态,埋藏深度、解除关系等。
2. 地震地层学:根地震政剖面特征、结构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
3. 地震岩性学:采用各种有效的地震技术,提取一系列地震属性参数,并综合利用地质、钻井、测井资料,研究特定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孔隙度、流体性质等。
4. 垂向分辨率:是指地震记录或者地震剖面上能分辨的最小地层厚度。
地震勘探上的垂向分辨率一般在1/4波长到1/8波长之间。
5. 横向分辨率:是指在地震记录或者水平叠加剖面上能够分辨相邻地质体的最小宽度。
通常由第一菲涅尔(Fresnel )带的大小来确定,其半径R 为:6. 标准层:具有较强振幅、同相轴连续性较好、可在整个工区内追踪的目标反射层。
它往往是主要的地层或岩性的分界面,与生油层或储集层有一定的关系,或本身就是生、储油层。
7. 波组:是指三四个数目不等的同相轴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反射波组合,或指比较靠近的若干界面所产生的反射波组合。
8. 波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波组所组成的反射波系列成为波系。
9. 标定:广泛意义来说,标定是指利用测井、钻井资料所揭示的地质含义(如岩性、层厚、含流体性质等)和地震属性参数(如振幅、波形、频谱、速度等)之间的对比关系,判别或预测远离或缺少井控制区域内地震反射信息(如同相轴、地震相、各种属性参数等)的地质含义。
10. 层位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如沉积相、岩性、流体性质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地震数据体延伸的过程。
11. 全三维解释:使用自动拾取,体元追踪、层面切片等分析和解释手段,并以垂直剖面和水平切片的解释为辅助方法,在与三维相干体等不连续性分析相结合,结果用三维可视化等的一整套解释流程,也有人称之为地震数据体的“真”三维解释。
12. 三维相干体技术:利用相邻道数据间的相思程度,实际上就是利用相邻道间不连续性来判断、分辨断层级油气藏的一种方法。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1.同相性:同一反射波
§3 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
2.振幅显著增强
反射波能量强,振幅大、峰值突出。 反射波强弱与对应界面反射系数及 界面的产状有关,也与其他地震地 质条件有关。 由于相邻道间震源所激发的振动子 波基本相同,同一界面反射传播路 径基本相近,传播过程中所经受的 地层吸收特征也相似,所以同一界 面的反射波在相邻道上的波形基本 相似,包括:主周期、相位数、振 幅包络形状等,如左图。
§3 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解释
一、地震剖面的对比原则
波的对比:在地震记录上利用有效波(反射波)的动力学和
运动学特点来识别和追踪同一界面的有效波(反射波)。
对比原则(或识别标志):
在相邻地震道上到达时间 接近,极性相同,相位相 似,每道记录下来的振动 图波形相似,波峰套着波 峰,波谷套着波谷,形成 一条平滑的“同相轴” (变面积显示的小梯型)。 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各延续 相位的同相轴保持平行。
§3 地震时间剖面的对比
二、时间剖面实际对比方法
1.选择对比层位
选择与地质构造有关、规律性较强的反射波进行对比:
①选基干剖面;基干剖面包括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构成了基干
剖面网,其要求:全区剖面中反射标准层特征明显,且层次齐全、 可连续追踪;剖面构造简单,断层少;在工区内分布均匀、可控制 全区;此外,最好是过井剖面; ② 选择对比层位;在各基干剖面上都能出现的特征明显的反射 波作为主要对比层位。
梯形面积的大小和陡度随着地震波 的形状和能量而变化,即“变面积” 变面积显示看不到波谷和强波的波 峰,梯形中心代表波峰的位置。相 邻梯形中点的时间间隔为一个视周 期。 对于强波梯形中点处不感光出现 “亮点”。
地震地质统层解释
地震地质统层解释地震地质统层解释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过程,包括地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震地质统层解释的基本概念和步骤:1. 地震层序分析:地震层序分析是地震地质统层解释的基础,主要通过地震剖面来确定地层的时间顺序。
在这个过程中,会识别出地层中的不整合面和整合面,这些面可以作为地层分界的参考。
2. 地层划分:基于地震层序分析的结果,地质学家将地层划分为若干个时间地层单位,这些单位被称为沉积层序。
每个沉积层序都是一个完整的、上下统一的地层单元,具有共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3. 地质解释:这一步骤涉及到对地层的深入分析,包括研究地层的厚度、形态、岩性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古地理环境、构造活动和沉积过程。
此外,还会利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来进一步理解地层的性质。
4. 地质模型建立:在收集和分析足够的地质信息后,地质学家会建立一个地质模型来描述地层的分布、结构和演化。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预测未被直接观察到的地层特征,并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5. 动态模拟:为了更好地理解地层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地质学家会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动态模拟。
这些模型可以模拟地层的形成、演变和改造过程,从而提供对地层形成机制的深入理解。
6.地震地质统层解释的应用:地震地质统层解释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震地质统层解释成果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指导钻井、完井、生产等环节,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效率。
同时,地震地质统层解释还可以为地质灾害防治、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7.数据管理与共享:地震地质统层解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珍贵的地质数据和信息,这些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对于提高地质研究水平和推动地震地质统层解释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地质数据管理和共享机制,有助于促进地质研究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8.跨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地震地质统层解释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学科领域,涉及地球科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
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第五章地震剖面的地层学解释
从上超点到海岸线的垂直距离称为海岸沉积量;
从上超点到海岸线的水平距离叫做海岸进侵量。
决定海进与海退的是海岸线位置的进侵和退出; 决定海平面升降的却是上超点的前进和后退。 当海平面上升时,上超点不断向陆地方向推进,但海 岸线却随沉积物供应多寡不同而出现海进、海退和海岸 线停滞不动等三种情况。
下超是一套地层沿原始沉积面向下超覆代表一股携带沉积物的水流在一定方向上的前积作用其下伏不整合面在早期可能有一部分是侵蚀面或原是无沉积面后来又变成携带沉积物的水流的沉积表面
第一节
一、地震层序的概念
地震层序分析
a.什么是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是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连的地层所组成 的,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和它 相连接的整合面。 即在地震剖面中找出两个相邻的不整合面,分别追 踪到变成整合面的地方,则在这两个变成整合面之 间的全部地层,就是一个完整的地震层序,这两个 整合面之间的地质时间间隔叫作层序年龄。
所谓地震相分析,就是由测线到平面分析地震地层参数的 变化。把同一地震层序中具有相似参数的地层单元连接起 来,作出地震相的平面分布图,然后对它进行解释,把它 转化成沉积相,从而发现有意义的含油气沉积相带。 地震地层参数:除物理参数外,还包括地震反射外形、反 射内部结构、顶底接触关系等几何参数。 ② 沉积体系(岩相的分布关系)
在图中,界面AB之间为一个地震层序。 由左往右,界线B两边沉积的地层由不整合过渡到整合,界线A两边地 层的接触关系则为:不整合—整合—不整合。 图b是表示图a的地层剖面存在沉积间断的情况,纵坐标代表地质时间, 层序年龄反映了层序中最老到最新的沉积之间的全部历史。
地震、测井和地质资料的综合解释
图4-3-6
2)声阻抗反演模拟-ROVIM
ROVIM(ρv Inversion Modeling) 是 法 国 CGG公司的非线性波阻抗反演算法,是通过多
道处理实现零炮检距偏移地震剖面向波阻抗剖 面的转换。本方法的输入是偏移剖面、地震子 波和初始模型。初始模型包括宏观模型、微观 模型和模型参数三部分。
模式识别的主要步骤包括: (1)确立已知模式; (2) 提取特征参数; (3) 对黑箱式映射的模拟或进行标准样本学习; (4) 根据模拟或学习得到的推理规则,对其它
样本作判别分类; (5) 对判别分类结果作地质解释并验证。
3、地震岩性模拟
地 震 岩 性 模 拟 (Seismic Lithologic Modeling-SLIM)是用正演的思路把地震剖
油藏描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地质描述旨在建立油藏的总体概念;
• 地震描述是要提供油藏构造和储集体 几何形态等方面精细的解释成果;
• 测井描述最终提交井位点处精确的各 种储层参数;
• 综合评价则需要完成油藏总体的定量 描述成果。
油藏描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油藏静态描述:研究油藏的类型、结构 特点、岩性、砂体的分布,厚度、储量 计算、评价等。
验的地质信息或数理统计关系; (2)层位追踪对比; (3)地震属性分析,形成若干种沿层属性参数数
据文件;形成研究区内所有井的井旁地震属 性参数文件; (4)建立井内先验信息和井旁地震信息之间的某 种对应关系或判别模式; (5)判别与综合解释,包括编制相应的图件; (6)检验。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标定
图4-3-7
原始剖面 Jason反演剖面
3)井约束的地震波动力学储层参数反演技术-PARM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
石油勘探中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地震勘探是石油工业中一项重要的探测技术,通过地震数据的处理与解释,可以获取地下地层的信息,为石油勘探提供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震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方法,以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一、地震数据的处理地震数据处理是指对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振幅校正、时差校正、数据校正、数据质量评价等一系列处理过程。
首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去噪和数据剪辑等,以便后续的处理。
其次,进行振幅校正,即根据地震数据的能量变化情况进行振幅的补偿和调整,使地震波形更加准确地表达地下地层信息。
然后,进行时差校正,消除由于地震触发仪器布置不均匀引起的时间延迟,提高地震数据的精度。
最后,进行数据质量评价,通过观察地震数据的特征,判断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为后续的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数学和物理方法,如傅里叶变换、滤波、叠前偏移等。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地震数据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更好地描述地下地层的频率特征。
滤波可以去除地震数据中的噪声,提高数据的质量。
叠前偏移是一种重要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模拟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重新构建地下地层的图像,为油气藏的识别和评价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地震数据解释地震数据解释是指根据经过处理的地震数据,通过分析和解读,将地震信号转化为地质信息,揭示地下地层特征和油气藏的分布。
地震数据解释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震学、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知识。
在地震数据解释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剖面解释和地震属性解释。
地震剖面解释是指根据地震剖面上的特征,如反射波形、反射振幅、反射持续时间等,对地下地层的分布和性质进行解释。
地震属性解释是指通过计算和分析地震数据的属性参数,如幅值、相位、频率等,推断地下地层的性质和边界。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了解地下地层的构造、岩性、孔隙度和岩性等,为石油勘探提供重要的信息。
03-地震勘资料处理与解释_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四、特殊地质现象的解释
1.不整合面 不整合面(如图2-2-9所示)是地壳升降运动引起 的沉积间断。它与油气聚集有着密切关系,例如不整合 遮挡圈闭就是一种地层圈闭油气藏。不整合分为平行不 整合与角度不整合两种:(1)平行不整合其特点是: 上、下构造层之间存在侵蚀面,但产状一致,这种不整合 不易识别。但是由于不整合面受长期风化剥蚀而凹凸不 平,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往往产生一些弯曲界面反射波或 绕射波。又因不整合面上下波阻抗差较大,产生的反射 波振幅较强。这些特点可用来识别平行不整合。(2)角 度不整合表现为两组或两组以上视速度有明显差异的反 射波同时存在。这些波沿水平方向逐渐靠拢合并。不整 合面以下的反射波相位依次被不整合面以上的反射波相 位代替,以致形成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尖灭。
识别有效波的标志之四:时差变化规律
二、实际对比方法
1.掌握地质规律、统观全局,做到心中有数。 2.从主测线开始对比。 3.重点对比标准层。 4.相位对比。 5.波组和波系对比。 6.沿测线闭合圈对比(剖面的闭合—在正交测线的交 点处,同一反射波的t0 时间应相等)。 7.利用偏移剖面进行对比。 8.研究特殊波。 9.剖面间的对比。
第三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第一节 时间剖面的对比 第二节 时间剖面的地质解释 第三节 地震资料的三维解释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的地震勘探主要包括三大环节,即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数字处理和资料解释。地震资料的野外 采集和室内处理涉及到基础资料的操作,而地震资料解释就是 把这些资料转化成抽象的地质术语,即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 构造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 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为钻探提供准确井位等。很显然, 这种转化和转化的质量是每个解释人员的能力、想象力的综合 表现,最终的成果体现在地质解释的合理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层接触关系类型
地震地层学把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整一关系(协调关系 )和不整一关系(不协调关系)两类。前者相当地质上的 整合关系,后者是指界面上下反射出现终止,并且有一定 角度关系。 在不整一关系中,地层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又为分削截 或顶超两种;地层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又分为上超和下 超两种。
从上超点到海岸线的垂直距离称为海岸沉积量; 从上超点到海岸线的水平距离叫做海岸进侵量。
海平面相对变化分析
决定海进与海退的是海岸线位置的进侵和退出; 决定海平面升降的却是上超点的前进和后退。 当海平面上升时,上超点不断向陆地方向推进,但海岸线却随 沉积物供应多寡不同而出现海进、海退和海岸线停滞不动等三种 情况。 当海平面不动时,上超点维持不动,沉积基准面维持不动,而 海岸线却因沉积物的不断补充而海退,在不同时期沉积的地层顶 部,出现一个水平的顶超现象。 当海平面下降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海平面迅速下降 ,老的沉积物来不及全部侵蚀,从而出现上超点的向下转移。另 一种是海平面下降缓慢,处于新海平面以上的沉积物全部遭到侵 蚀,则可能出现斜坡型削蚀的地层模式。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
划分地震层序 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分析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预测油气藏的部位和类型
海平面相对变化分析
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反映了构造运动,也控制了水体中各种沉积环 境和岩相的分布。海岸线附近的岩相分布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带:① 高潮面与有效波浪底面之间是滨海相带;②由滨海相带向海洋方向 为海相带;③海岸线向陆地方向的陆相沉积是海岸相带。这个带面 积相当广阔,构成了现今的海岸平原。这个相带对下伏老地层超覆 的最远点称为上超点,
划分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的厚度一般几十米至几百米,按层序规模可分三级:
•
超层序:从水域最大到最低的位置,往往是区域性的,可包 括几个层序; 层序:次一级单元,由水域相对扩大和缩小引起的,可是局 部或区域的; 亚层序:是最小一级单元,分布式局部的;
•
•
划分地震层序
二、地震层序的划分方法
构造解释选择层位是着眼于反射的连续性,而地震地层 解释的分层着眼点则是寻找不整合面。
2).地震相分析的理论基础
① 地震地层参数 地质上划分沉积相是根据沉积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特征,地震 上划分相主要是根据地震反射的系数。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所谓地震相分析,就是由测线到平面分析地震地层参数的变化。把同 一地震层序中具有相似参数的地层单元连接起来,作出地震相的平面 分布图,然后对它进行解释,把它转化成沉积相,从而发现有意义的 含油气沉积相带。 地震地层参数:除物理参数外,还包括地震反射外形、反射内部结构 、顶底接触关系等几何参数。 ② 沉积体系(岩相的分布关系)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④ 频率 按相位排列稀疏程度分高、中、低三级。频率横向变化速度快说 明岩性变化大,属高能沉积环境,频率变化不大,属低能沉积环境 。 振幅、频率、连续性的分类综合如图(18-64)所示。各地区可以 根据本区特点确定其分类标准。 几何和物理两类参数在划分地震相中的作用,各地区可以是不同 的: 一般在斜坡和陆棚边缘地区,几何参数起主要作用; 在平坦部位,物理参数起主要作用。 通常是先分析地震相的几何参数,识别各地震相所处的不同沉积 环境,弄清各时期沉积物的来源方向。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各地震相的物理参数及其横向变化,把各地震相的具体界限划分出 来。
划分地震层序
①.侵蚀削截(削蚀) 在不整合面形成之前,下伏地层发生过激烈构造运动 ,之后遭到剥蚀,形成成侵蚀型间断(图18-56e、f)。
划分地震层序
②.顶超 地层以很小的角度,逐步收敛与上覆地层相接触,它和削截并无截然 界线。 顶超代表一种时间不长的与沉积作用差不多同时发生的侵蚀间断,也 称作冲蚀不整合,其实质是一种退复接触关系
地震构造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
划分地震层序 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分析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预测油气藏的部位和类型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1、地震相分析概述
1) 地震相的概念 沉积相:在一定的沉积环境里形成一定的沉积物,沉 积物的特征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地质上把沉积物 特征的总和称为沉积相。 地震相:把沉积物在地震反射剖面上所反映的主要特 征的总和叫做地震相。 岩相的变化会引起反射波的一些物理参数的改变。因 此,地震相可以一定程度地表现岩相的特征; 把同一地震层序中,具有相似地震地层参数的单元, 划为同一地震相。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3、地震相图的编绘和解释 a.编绘地震相图的方法 编绘地震相图通常有以下三种: ① 分别制作出每个地震层序的所有地震相参数图件,如:振幅强 度变化图、连续性品质图、频率变化图、层速度变化图、内部反射 结构类型分区图、顶底界面接触类型图等,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② 选择最能反映沉积特征的主要参数进行编图,所用参数在同一 图面的不同相区中不必统一; ③ 在层序划分基础上,主要用地震相几何参数,分出不同相区。 采用的地震地层标志方式为:A-B/C; 利用上述的任一种方法,对每一个地震层序沿水平方向划分出地 震相单元。然后沿测网进行对比,在相交的剖面上,地震相单元应 做到闭合。
划分地震层序
③上超
上超是一套水平(或微倾斜)的地层逆原始沉积面向 上的超覆尖灭,它代表水域不断扩大逐步超覆的沉积 现象。
划分地震层序
④ 下超 下超是一套地层沿原始沉积面向下超覆,代表一股携带沉积物 的水流在一定方向上的前积作用,其下伏不整合面在早期可能 有一部分是侵蚀面,或原是无沉积面,后来又变成携带沉积物 的水流的沉积表面。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杂乱状结构:是不连续、不规则的反射结构。 无反射:反映了沉积的连续性,如:厚度较大、快速和均匀的泥 岩沉积、或均质的、无层理、高度扭曲的砂岩、泥岩、岩盐、礁 和火成岩体等。
②外部几何形态:是指地震相单元的外形,它对了解单元的生成环 境、沉积物源、地质背景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外部几何形态可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席状、席状披盖、楔形、滩状、透镜状、滩 状、透镜状、丘形充填型等。 ③ 顶界和底界接触关系
划分地震层序
3、界面接触关系图的编制
通常采用分式编码方式在平面上标出某一界面的接触关系,分母代表界 上超 下超 面下的接触关系;分子代表界面上的接触关系。例如 上超 、 、
平行 削截 平行
根据各条剖面所划分的地震层序,把一个层序顶部和底部的各种接触关 系的分布范围分别标在两张平面图上。通过这两张图可了解该区的沉积 环境及其发展史。
划分地震层序 海平面相对变化周期分析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预测油气藏的部位和类型
划分地震层序
一、地震层序的概念 a.什么是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 是由一套互相整合的、成因上有关连的地层所 组成的,这套地层的顶界和底界都是不整合面以及 和它相连接的整合面。 即在地震剖面中找出两个相邻的不整合面,分 别追踪到变成整合面的地方,则在这两个变成整合 面之间的全部地层,就是一个完整的地震层序,这 两个整合面之间的地质时间间隔叫作层序年龄。
划分地震层序
划分地震层序
2.地震层序的划分 根据上述四种接触关系的特征,在时间剖面上确定不整合面,划分 出各地震层序。 下图中,AB和CD分别是从地震剖面解释出的地震层序的顶界和底界 。在地震层序内部各地层间都是互相整合的连续沉积。 地震层序的顶部和底部,可以有三种接触关系:顶界AB,其中E处 是整合,F处是顶超,G处是侵蚀。底界CD,其中H和I处是上超,J处 是整合,K处是下超。
一个地震层序的全部地层是在特定的地质时代沉积形成的,其成 因与构造运动有关; 一个沉积层序可以包含若干个岩相,层序空间分布有一定范围, 向陆的一边由于侵蚀或位于沉积基准面之上,产生沉积物的间断 或缺失;向盆地中心的一边,由于沉积物供应不足而造成“饥饿 性”间断。 每一层序在开始时沉积物分布面积较小,随后逐渐扩大;大部分 沉积物是在沉积基准面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沉积的; 水位上升时,沉积物的分布范围向陆地方向扩展;水位下降时, 沉积物向盆地方向转移。
高连续平行地震相
高频、中低连续平行地震相
地震相和沉积环境分析
③ 波形(同相轴的形状) 按同相轴排列组合的形状分杂乱,波状,平行及复合波形。 • 杂乱:同相轴短而无规律; • 波状:同相轴排列呈波状; • 平行:相邻同相轴排列接近平行; • 复合形:上部波状下部平行。 波形形状稳定或变化缓慢,说明地层稳定,往往产生在低能沉积 环境之中。 如果波形快速变化,说明地层变化迅速,往往产生在高能沉积环 境中,如河道沉积,夹带“砂坝”和裂隙的三角洲平原沉积和接 近于浊流和浊流中间的沉积都可以见到这种情况。
在图中,界面AB之间为一个地震层序。 由左往右,界线B两边沉积的地层由不整合过渡到整合,界线A两边地 层的接触关系则为:不整合—整合—不整合。 图b是表示图a的地层剖面存在沉积间断的情况,纵坐标代表地质时间, 层序年龄反映了层序中最老到最新的沉积之间的全部历史。
划分地震层序
b. 地震层序的空间分布与规模
划分地震层序
实际划分地震层序时,除应选择一些典型剖面和建立 压缩剖面的骨干测网,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 应从沉积中心向边缘扩展,以比较全面反映地层接触关系。 ② 应可能避开断层,避开沉积过薄的隆起区或剥蚀区。 ③ 当有几个沉积中心时,在每个沉积中心选一二测线进行分析,以 查清各凹陷沉积历史的差异。 ④ 逐条剖面对比地震层序,并做到交点的闭合。
划分地震层序
在一个盆地范围内,沉积作用并不是任何地点都是均匀 沉积的:
靠岸边接近物源处经常有较多的沉积物输入; 离岸较远处,物源供应不足;更远处可能完全没有沉积作用发生, 形成“饥饿地带”。 因此,上超又可分为近端上超和远端上超。 在上超、下超发生尖灭的地方,分别又称为上超点和下超点。 上超点和下超点有时难以区分,统称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