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考前不言苦与累,易错知识必须背《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⑴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周期。

⑵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行,除了 8、9、10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族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2.质量数定义: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为: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核素表示方法: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AZ X 。

符号A Z X 表示1个 质子数 为Z , 质量数 为A 的原子,其中子数为 A -Z 。

4.同位素⑴ 质子数 相同而 中子数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11H 、2 1H 、3 1H 互为同位素。

⑵同位素的特点:①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②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原子,他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保持不变5.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 置换出氢的 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 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金属A 可与冷水反应,金属B 和热水才能反应,金属C 和水不能反应,判断金属A 、B 、C 金属性强弱 A>B>C②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Na、Mg、Al的金属性强弱Na>Mg>Al③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氧化性Al3+﹥Mg2+﹥Na+,则元素金属性顺序为Na>Mg>Al6.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判断,越容易与氢气反应或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1)核素的定义: A P X(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3)原子的构成: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元素周期表个知识点归纳

元素周期表个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38个知识点归纳1、元素定义: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形式的原子存在形式,如:氢元素的几种形式:H、D21H、T31H、H+、H- ;2、元素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分四层,元素符号在第一层,黑色字体,用拉丁文大写字母表示,当大写字母相同时,加一个小写字母予以区别;例如:H氢、He氦; C碳、Cl氯、Ca钙;N氮、Ne氖、Na钠;Al铝、Ar氩;3、元素名称: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分四层,元素名称在第二层,黑色字体,大多数元素的名称是由形声字构成,气态非金属的名称有气字头,固态非金属的名称有石头旁,液态非金属用三点水旁溴,液态金属用水字底汞,金属的名称都有金字旁,个别的元素的名称不是形声字,例如:氮不读“炎”音;4、元素分类:1按元素所在的周期分类:同周期元素和不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共同点:电子层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行中,处于左右关系;不同周期元素不同点:电子层数不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处于同一行中;2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分类:前20号元素或第n号元素3按元素所在的族分类:主族元素、副族元素、第VIII族元素、0族元素4按元素周期表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2分类:金属、非金属、过渡元素其中金属元素专指主族元素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包括主族非金属和稀有气体,过渡元素是指所有副族金属元素和Ⅷ族金属元素,;5、元素的特有数值: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在核组成符号中处于元素符号的左下角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内的第一层,位于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呈鲜红色;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按照元素各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占的一定百分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格内的第四计算出的平均值见课本P10层,通常保留有效数字4位,数字呈黑色;6、元素周期表1将化学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数值: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原子序数;7、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由七行和十八列构成,其中每一行为一个周期,从左到右第8、9、10列合起来为VIII族,其余每一列为一族,所以元素周期表由7个周期和16个族构成;8、周期的定义: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依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从左往右排成一行形成一个周期;9、周期的序数规定: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0、7个周期对应的元素种类数11、周期的分类:短周期和长周期;1短周期:含元素种类少于10种的周期,包括1、2、3周期;2长周期:含元素种类多余10种的周期,包括4、5、6、7周期;12、族的定义: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依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形成一族注意:VIII族是3列;1主族的定义: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稀有气体除外另有名称;2副族的定义: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第8、9、10列元素除外另有名称;3VIII族的定义:第8、9、10列元素构成的族;40族的定义:稀有气体构成的元素族;13、族的分类:主族、副族、0族、VIII族;14、主族的分类:依照最外层电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分为7个主族;1主族序数的规定: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氧、氟例外;2主族序数的表示方法:罗马数字后加A;15、罗马数字的辨析:“四六不分”说的就是罗马字母IV和VI容易混淆;I是1,V是5,X是10,I在V或X左时,用减法,5-1=4IV,10-1=9IX;I在V或X右时,用加法,5+1=6VI,5+2=7VII,5+3=7VIII,10+1=11XI,10+2=12XII;16、副族的表示方法和分类:罗马数字后加B表示副族,共有7个副族,从左到右的顺序是IIIB、IVB、VB、VIB、VIIB、VIIIIB、IIB;17、各族元素的位置关系长式周期表18列和短式周期表各族从左到右对应的关系IA→IIA→IIIB→IVB→VB→VIB→VIIB→VIII﹡﹡﹡→IB→IIB→IIIA→IVA→VA→VIA→VIIA→018、元素的性质:是指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9、碱金属元素性质比较1相同点:内层电子呈充满状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发生化学反应时都失去一个电子呈+1价;2不同点:电子层数越来越多,原子半径越来越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来越弱,最外层电子越来越容易失去,金属性越来越强;20、碱金属单质的相似性1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大多数是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属光泽,硬度小,质软;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含氧化合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碱并放出氢气,无论与哪种物质反应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21、碱金属单质的递变性1物理性质上的递变性:从锂到铯,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产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价态越来越高;锂元素只有一种含氧化合物:Li2O,钠元素有两种含氧化合物:Na2O和Na2O2;钾元素有三种含氧化合物:K2O、K2O2、KO2;②与水反应的激烈程度不一样;22、卤族元素性质比较1相同点:内层充满,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最低负价都是-1;2不同点:从氟到碘,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减弱、;23、卤素单质的相似性1物理性质的相似性:都有颜色都是双原子分子;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都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HX,都可以和水反应;24、卤素单质F2→I2的递变性1物理性质颜色逐渐变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聚集状态变化:气态→液态→固态; 2化学性质①与氢气反应:反应条件不同、激烈程度不同;②与水反应:激烈程度逐渐变弱,氟气与水发生置换反应,其余卤素单质与水发生歧化反应;2 F2+2H2O=4HF+O2↑;X2+H2O=HX+HXO , X∈{ Cl 、Br、 I }③与强碱溶液反应▲常温下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X 2 +2NaOH=NaX+NaXO+H 2O , X∈{ Cl 、Br 、 I } ▲加热条件下与强碱的浓溶液反应:3X 2+6KOH 浓5KX+KXO 3+3H 2O , X∈{ Cl 、Br 、I }④与亚硫酸溶液反应:X 2 +SO 2+2H 2O=2HX+H 2SO 4 ,X∈{ Cl 、Br 、 I }▲该反应可以用来鉴别CO 2和SO 2 ,SO 2的还原性可以使氯水、溴水、碘水褪色,CO 2没有还原性,不可以使氯水、溴水、碘水褪色;▲该反应表明:氯气和二氧化硫如果以体积比1:1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将不褪色;⑤与无氧酸盐盐溶液反应Cl 2+2Br - =2Cl - +Br 2 ,Cl 2 +2I -=2Cl - +I 2 ,Br 2 +2I -=2Br - +I 2 ,I 2 +S 2- =2I -+S ↓ 结论:氧化性:Cl 2>Br 2>I 2> S,还原性: Cl -<Br - <I -< S 2-⑥与亚硫酸盐溶液反应:X 2 +Na 2SO 3+H 2O=2HX+ Na 2SO 4 ,X∈{ Cl 、Br 、 I } 工业上用Na 2SO 3aq 除去氯碱厂的氯水,然后再用强碱溶液中和,然后排放; 知识点拓展1:HX 的稳定性、还原性和水溶液的酸性的递变规律; ▲稳定性:HF>HCl>HBr>HI ▲还原性:HF<HCl<HBr<HI ▲水溶液酸性:HF<HCl<HBr<HI ;▲氢氟酸可以腐蚀玻璃,其它的酸不可以:SiO2+4HF=SiF4↑+2H2O知识点拓展2:AgX和CaX2的个性和共性▲AgX感光性:AgF没有感光性,AgCl、AgBr、AgI都有感光性;▲AgX溶解性:AgF溶于水,AgCl、AgBr、AgI都不溶于水,并且溶解度依次减小;▲CaX2溶解性:CaF2不溶于水,CaCl2、CaBr2、CaI2都溶于水;25、原子结构结构与对应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关系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越来越弱,最外层电子越来越易失去,表现为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强,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来越弱;碱性:LiOH < NaOH <KOH <RbOH <CsOH ;酸性:HIO4 < HBrO4< HClO426、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例如:氕、H11H,氘、D21H,氚T31H;27、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28、同位素形成的分子种类1由H、D、T能组成氢分子种类共6种:H2、D2、T2、HD、 HT 、DT;2由168O、188O能组成氧分子种类数共3种:168O2、188O2、168O188O3由H、D、T和168O、188O能组成的水分子种类数12种,62=12 ;29、同位素应用1考古利用14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2利用示踪原子188O研究酯化反应的机理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关系;3D、T用于制造氢弹;4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30、1~20号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元素所在周期、族的关系根据原子序数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电子层数可以知道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最外层电子数可以知道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31、根据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推导元素的主要化合价1最高正价数=最外层电子数O、F例外, 2最低负价数=最外层电子数—8H、B例外32、设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时,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X为奇数时为R2OX ; X为偶数时为R2O2x33、设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时,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X=1~3 时为 ROHX ;X=4~7时为H8-XRO4 34、设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时,其最低价氢化物的化学式X=4~5时为RH8-X ;X=6~7时为H8-XR35、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y大-x小=NX, x,Y∈﹛IA,IIA﹜;y大-x小= NY, x,Y∈﹛IIIA~VIIA﹜NX 表示X元素所在周期元素的种类数,NY表示Y元素所在周期元素的种类数36、同周期两个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y大-x小=∣主族序数差∣+N;在1~ 3周期时,N=0;在4~ 5周期时,N=10;在6~7周期时,N=24;N表示各周期中过渡元素的种类数,x∈{ IA,IIA }, y∈{ IIIA~VIIA } 37、从微粒符号中的数字位置推测各种量微粒符号:AZX±n;质子数z在微粒符号的左下角,质量数A在微粒符号的左上角,电荷数“n±”在微粒的右上角,中子数N用左上角A与左下角z求差,电子数用左下角z与右上角“n±”求差;38、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间的可能差值是:2、8、18、32四个数值的加、减组合;。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主要涉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一些归纳:
一、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组元素的表格。

元素的排列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以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

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三、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3.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包括:
1. 金属性: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等。

2. 非金属性:主要依据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以及元素跟氢化合的难易程度等。

以上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知识回首:1、原子的构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能够忽视不计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对外显中性2、元素的定义:拥有同样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元素周期表的构造1、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周期按原子序数递加的次序,把电子层数同样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挨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各周期内的信息表从上到下名称元素种数原子的电子同周期内元素原子序数变行数常用名别名层数化规律1第一周期短周期21从左到右挨次增大2第二周期823第三周期834第周围期长周期1845第五周期1856第六周期3267第七周期73、族按电子层数递加的次序,把不一样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同样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 18行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 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他每个纵行各为一个族,它们又被区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 A”表示,如Ⅰ 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来表示,如ⅡB。

0 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 B”各族内的信息以下表B”列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类型主族副族Ⅷ族副族主族0 族名称ⅠAⅡAⅢ BⅣ BⅤBⅥ BⅦ BⅧⅠ BⅡ BⅢ AⅣ AⅤ AⅥ AⅦA0 族注意:①②1 , 2 行对应为ⅠA,ⅡA; 13---17行对应为Ⅲ3---7行对应为Ⅲ B---Ⅶ B;11,12行对应为A--- Ⅶ AⅠ B,Ⅱ B。

③8 , 9, 10 对应为Ⅷ④ 18 行对应 0族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构造1、碱金属元素知识回首: Na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添,原子半径渐渐增大,因此失电子的能力渐渐加强从上到下金属性渐渐加强(金属性包含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R+2HO====2ROH+H4Li+O 2====2Li 2 O4Na+O2====2NaO(迟缓氧化 )Na+O2==△ ===Na2O2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碱金属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熔点℃沸点℃Li银白色,柔嫩1347Na银白色,柔嫩K银白色,柔嫩774Rb银白色,柔嫩688Cs略带金属光彩,柔嫩2、卤族元素卤族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卤素单质颜色和状态密度熔点/℃沸点/℃2淡黄绿色气体-1(15 ℃)FCl 2黄绿色气体-1(0 ℃)-101Br 2深红棕色液体-3 (20℃)I 2紫黑色固体 4.93 g.cm -3从上到下电子层数挨次增添,原子半径挨次增添,因此得电子的能力也挨次减弱,即非金属性挨次减弱(非金属性包含单质溴是独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卤素的化学性质X- +Ag+======AgX↓ (AgCl 为白色积淀,A gBr 为淡黄色积淀,AgI 为黄色积淀 ) X2+H2O=====HX+HXOF2+H2O=====HF+O2Fe+Cl 2=====2FeCl3Fe+I 2=====FeI 2三、核素1、质量数将原子核内全部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证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获得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 A)=质子数( Z) +中子数( N)2、核素拥有必定数量质子和必定数量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以下表所示3、同位素质子数同样而中子数不一样的同一元素的不一样原子互为同位素当某种元素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稳固的同位素时,不论是在单质仍是在化合物里,随意一种同位素在该元素内所占的原子数量百分比都不变4、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一样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性体。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三、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知识梳理一、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原子叫核素。

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二、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周期、16个族)三、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碱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1)相同点:最外层的电子数均为1。

(2)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增多。

2.钠、钾的性质比较钠钾与氧气的反应生成淡黄色的固体,产生黄色火焰产生紫色火焰,反应比钠剧烈与水的反应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到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浮、熔、游、动、响,且反应比钠快3.卤族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浅深;状态:气液固;密度:小大;熔沸点:低高;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

4.卤族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氢气的反应名称反应条件现象化学方程式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F 2冷暗处爆炸H 2+F 2====2HF HF 很稳定Cl 2光照H 2+Cl 2光照2HCl HCl 稳定Br 2高温H 2+Br 2500℃2HBrHBr 较不稳定I 2高温持续加热H 2+I 2====2HIHI 很不稳定(2)卤族元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实验内容现象方程式实验结论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 溶液和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颜色变化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上层液体呈无色,下层液体分别呈橙色、紫色2NaBr+Cl 2====2NaCl+Br 2 2KI+Cl 2====2KCl+I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 2>Cl 2>Br 2>I 2氧化性:逐渐减弱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的四氯化碳。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

必修2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必修2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概述1、门捷列夫周期表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现行常用元素周期表⑴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⑵周期表的结构七个横行;7个周期 [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 18个纵行(列),16个族: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 7个副族(ⅠB~ⅦB);(3~12列)Ⅷ族:3个纵行;(8、9、10列)零族:稀有气体(18列)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⑴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⑵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值即可确定。

基本公式:原子序数-零族元素的序数(或各周期元素总数)== 差值①对于短周期元素:若差值为0,则为相应周期的零族元素;若0<差值≤7,则元素在下一周期,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②对于长周期元素:差值 0 1、2、 3~12 13~17 族别零族主族副族(包括Ⅷ族)主族差值为1~7时,差值即为族序数,位于Ⅷ族左侧; 差值为8、9、10时,为Ⅷ族元素。

差值为11~17时,再减去10所得最后差值,即为Ⅷ族右侧的族序数。

若差值>17,再减14,按同上方法处理。

例:37号和114号元素的推导。

5、同主族元素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推导规律: ⑴ⅠA 、ⅡA 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总数 ⑵ⅢA ~ⅦA 、0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本周期的元素总数例1: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x +2 B. x +4 C. x +8 D. x +18例2:X 、Y 、Z 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 和Y 同周期,Y 和X 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 、Y 、Z 分别是( ) A. Mg 、Al 、Si B. Li 、Be 、Mg C. N 、O 、S D. P 、S 、O二、原子结构1、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核外电子。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笔记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笔记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由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和18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第VIII族、0族)组成。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揭示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我们能够预测和解释元素的性质。

二、原子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在原子核外,电子按照能量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布在电子层上。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三、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四、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离子键是指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化合物是指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有金属氧化物、盐等。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共价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共价化合物是指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共价化合物有非金属氧化物、酸、醇等。

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

化学平衡的概念与特点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点是动态平衡、可逆性和定态性。

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反应过程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是有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知识·巧学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由小到大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要点提示原子序数不是元素本身所具有的,是人为规定的,是人们给元素的一种编号,不是元素的性质。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呈电中性,而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每个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所以两者的数目也必定相等。

同理可以推出:①阳离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阴离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规律总结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核电荷数与其离子所带电荷数之和,阳离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核电荷数与其离子所带电荷数之差,这个规律叫做阴加阳减规律。

3.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纵行,称为族。

4.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七个周期。

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

短周期: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长周期:四、五、六周期称为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因未排满被称为不完全周期5.族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共16个族。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除第8、9、10三个纵行叫做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称作一族。

稀有气体元素族称为0族。

Ⅷ族不是副族,0族也不是主族。

记忆要诀族序口诀:族序逐个加(即族序数从左到右逐渐递增)两A五BⅧ(两A即从ⅠA到ⅡA,五B即再从ⅢB直到ⅦB,再是Ⅷ族)族序一七零(即接着族序数又从一到七,最后一列族序数是零)两B五A零(两B即先是两个副族,五A即再是五个主族,最后是零族)6.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列,112格。

其中每一格表示一种元素,格子的颜色分两种,其中蓝色部分表示非金属,橘黄色部分表示金属,绿色部分表示过渡元素;每一格均标有元素名称、化学符号、原子序数以及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必修二全册知识点

必修二全册知识点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0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周期3.族4.元素周期表的轮廓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

纵行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一零再一遍。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5.元素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0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1)利用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推断(本方法常用于确定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

“三个”关系:等式一: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等式二: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等式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3)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a X(n+1)+、b Y n+、c Z(n+1)-、M n-d2.元素原子序数差的确定方法(1)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2)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情况。

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②若为ⅢA族至0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03/碱金属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相似性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的单质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

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为2R+2H2O===2ROH+H2↑(R 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②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Na2O2,而K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③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如CsOH的碱性最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结构巧记口诀: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第七尚不满。

纵列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①,一零再一遍②。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

知识点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除H元素外)。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

②.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1. 结构- 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 周期的分类:短周期(第1、2、3周期),长周期(第4、5、6周期),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 族-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称为一族。

- 族的分类:主族(用A表示,共7个主族,分别是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族),副族(用B表示,共7个副族,分别是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族),0族(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族)。

-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递增。

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 碱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

- 从锂到钫,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 物理性质- 碱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铯略带金色光泽),质软,密度小(钾的密度小于钠),熔点低,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呈增大趋势(钾反常),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 化学性质- 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 都能与氧气反应:- 锂与氧气反应:4Li + O_2=2Li_2O(反应较缓慢)。

- 钠与氧气反应:4Na+O_2 = 2Na_2O(常温下),2Na + O_2{}Na_2O_2(加热或点燃)。

- 钾与氧气反应比钠更剧烈,生成超氧化钾(KO_2)等更复杂的氧化物。

- 都能与水反应:- 2Na + 2H_2O=2NaOH + H_2↑,反应剧烈,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Z 个)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7周期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高中化学必修2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核心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2 第1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核心知识点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依据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 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点燃 点燃 过渡元素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B r2反常)(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3、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H2=2 HXF2Cl2Br2I2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HF 最稳定)(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________Br2;还原性:Cl-_____Br-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_______I2;还原性:Cl-_____I-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_______I2;还原性:Br-______I-结论:F2 F-Cl2 Cl-Br2 Br-I2 I-单质的氧化性:从下到上依次增强(F2氧化性最强),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I-还原性最强)结论: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它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每个元素以其原子序数作为标记。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周期和族群进行划分。

周期是指元素的电子排布壳层。

族群是指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其原子核中的价电子数相同。

3. 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区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稀有元素。

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IA至VIIIA族,它们的电子排布壳层为s壳层和p壳层。

过渡元素位于IB至VIIIB族,它们的电子排布壳层为d壳层。

稀有元素位于VIIIA族,它们的电子排布壳层为s壳层和p壳层。

4. 元素周期表的横排称为周期,周期数等于电子排布壳层的最大值。

周期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

5. 元素周期表的纵排称为族群,族群数等于电子排布壳层的主要量子数(即主量子数)减去1。

主量子数越大,电子壳层越远离核心,原子半径越大。

二、离子化合物1. 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荷吸引力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正离子通常为金属原子通过失去电子形成,负离子通常为非金属原子通过获得电子形成。

2.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由离子组成。

化学式中正离子位于前面,负离子位于后面,两者之间没有空格。

在化学式中,正离子的电荷数等于负离子的电荷数,以使整个离子化合物的总电荷为零。

3.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包括高熔点、高沸点、良好的导电性和溶解性。

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无法导电,但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4. 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按照规则的空间排列形成的结构。

三、溶液的电导性质1. 溶液是指溶质分子或离子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溶质通常为离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或固体颗粒。

2. 溶液的电导性是指溶液中的离子能够导电的特性。

离子在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因此能够形成电流。

3. 电解质是能够在溶液中产生离子的物质。

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的离子;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的离子。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表:H 元素周期表HeLi Be B C N O F Ne Na Mg24.Al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Rb Sr Y Zr Nb Mo95.Tc[98]Ru101.Rh102.Pd106.Ag107.Cd112.In114.Sn118.Sb121.Te127.I126.Xe131.Cs 132.Ba137.La-LuHf178.Ta180.W183.Re186.Os190.Ir192.Pt195.Au197.Hg200.Tl204.Pb207.Bi209.Po[210]At[210]Rn[222]Fr [223 ]Ra[226]Ac-La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解:周期名称周期别名元素总数规律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叫周期。

7个横行7个周期第1周期短周期2电子层数 == 周期数(第7周期排满是第118号元素)第2周期8第3周期8第4周期长周期18第5周期18第6周期32第7周期不完全周期26(目前)族名类名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规律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第8、9、10三个纵行为第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标为一族。

7个主族7个副族0族第Ⅷ族主族第ⅠA族H和碱金属1主族数 == 最外层电子数第ⅡA族碱土金属2第ⅢA族3第ⅣA族碳族元素4第ⅤA族氮族元素5第ⅥA族氧族元素6第ⅦA族卤族元素70族稀有气体2或8副族第ⅠB族、第ⅡB族、第ⅢB族、第ⅣB族、第ⅤB族、第ⅥB族、第ⅦB族、第Ⅷ族一、碱金属元素:1、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2、递变规律:同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在增大。

3、物理特性:①颜色逐渐加深;②密度不断增大(Na>K);③熔沸点逐渐降低;④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完整word版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完整word版必修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第一讲元素周期表①元素的定义: 关系:元素将原子分类,按照质子数是否相同分类,对应的一类原子就是一种元素。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核外电子遵循“2n ”勺规律:其中“ 22”旨的是每一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 n 指的是电子层数。

每一层排满是最稳定的结构,每当排下那一层电子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能不能排满,如 果不能排满,则以上一层为标准来排,然后依次类推。

(3)编排原则【展示目标聚焦学习】 1、 原子结构 2、 元素周期表 3、 碱金属兀素及其性质 4、 卤族元素及其性质 【知识精讲深化思维】 要点一:原子结构1、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及其发展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 诞生 依据 纵行; 意义: 成熟 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空位先后被排满; 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的排列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 为原子的原子序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原子与元素的关系 ①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带正电)质子(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 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在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族(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一 ①一 )①由上表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第几列就是第几族,其中 8、9、10为第①族;①稀有气体元素因为性质稳定,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化合价为0,因此称为0族元素;①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第IIIB 族到第IIB 共有10个纵行,包括了第①族和全部副 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
原子对外显中性
2、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从上到下行数
名称元素种数原子的电子
层数
同周期内元素原子序数变
化规律
常用名又名
1 第一周期短周期
2 1 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2 第二周期8 2
3 第三周期8 3
4 第四周期长周期18 4
5 第五周期18 5
6 第六周期32 6
7 第七周期7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
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A”表示,如Ⅰ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B”
来表示,如ⅡB。

0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B”
注意:① 1,2行对应为ⅠA,ⅡA;13---17行对应为ⅢA---ⅦA
② 3---7行对应为ⅢB ---ⅦB;11,12行对应为ⅠB,ⅡB。

③ 8,9,10对应为Ⅷ
④ 18行对应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知识回顾:Na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包括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R+2H2O====2ROH+H2
4Li+O2====2Li2O
4Na+O2====2Na2O(缓慢氧化)
Na+O2==△===Na2O2
2、卤族元素
●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加,所以得电子的能力也依次减弱,
即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包括
●单质溴是唯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卤素的化学性质
X-+Ag+======AgX↓(AgCl为白色沉淀,AgBr为淡黄色沉淀,AgI为黄色沉淀)
X2+H2O=====HX+HXO
F2+H2O=====HF+O2
Fe+Cl2=====2FeCl3
Fe+I2=====FeI2
三、核素
1、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到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3、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当某种元素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稳定的同位素时,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在化
合物里,任意一种同位素在该元素内所占的原子数目百分比都不变
4、同素异形体
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性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