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功能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医学课件:肝脏及其生理功能》
2
糖原分解
糖原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储备物之一,同时也能够释放葡萄糖,满足身体在需求时 的能量需求。
3
肝脏糖原的调节
肝细胞通过调节糖原的合成和分解,维持身体血糖水平的平衡。
肝脏的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代谢
肝脏参与人体大多数蛋白质的合成、修复和降 解,对人体生长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氨基酸代谢
肝脏能够将氨基酸转化成谷氨酸,同时也能从 谷氨酸中提取氮,并将其转化为尿素,以排泄 人体内不需要的氮。
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生理和病理 意义
肝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牵涉到肝硬化、 门脉高压的发病和进展,而肝外血流 动力学的改变则与临床上的多种循环 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肝素缺乏等相 关。
肝血管解剖学和生理
肝静脉
肝静脉负责将经过肝脏的血液引流到体循环中, 扮演着输送氧气的功能。
肝动脉
肝动脉则提供肝脏细胞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帮助 细胞正常工作。
肝脏解剖学结构
肝叶
肝脏被分为左叶、右叶、四叶和脏层,分别在解 剖和生理学上具有不同的作用。
窦oid
肝脏的窦oid是一个独特的血管系统,通过这个系 统,血液和其他物质可以进入肝细胞。
肝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肝细胞
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细胞类型,有着广泛的代 谢和分泌功能。
• 100亿Biblioteka 肝细胞 • 形态多样 • 细胞质和核质丰富
肝脏的免疫功能和免疫调节
免疫功能
肝脏能够识别、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参与 各种免疫反应。
免疫调节
肝脏还能够通过某些分子的调控,调节身体 一系列免疫反应,保证免疫系统平稳运行。
肝脏的胆汁分泌和胆汁排泄
胆管结构
肝脏内有着分泌和排泄胆汁的肝小管系统和胆管 系统。
肝功能PPT医学课件
26
27
【临床应用】 判断黄疸程度: ☆TB 19.0~34.2μmol/L为隐性黄疸。 ☆ TB34.2~170μmol/L为轻度黄疸。 ☆ TB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 ☆ TB>340μmol/L为重度黄疸。 判断黄疸的类型: ☆溶血性黄疸:一般<85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20% ☆肝细胞性黄疸:一般<200μmol/L。直接胆红 素/总胆红素>35% ☆阻塞性黄疸:一般>340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60%
10
【异常结果分析】 白蛋白降低: ☆肝细胞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 肝癌,肝功能严重受损等。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浆膜渗出性损害等。 ☆蛋白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慢性发热等。
16
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静脉采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正常参考值最好应根 据各实验室自己条件作出。国内常用参考值 如下: 白蛋白 0.60~0.71 或(60%-71%) α1球蛋白 0.03~0.04 或(3%~4%) α2球蛋白 0.06~0.10 或(6%~10%) β球蛋白 0.07~0.11 或(7%~11%) γ球蛋白 0.09~0.18 或(9%~18%)
28
29
【正常参考值】
总胆红素 5.1~19.0 μmol/L
直接胆红素 1.7~6.8 μmol/L
血清间接胆红素 3.4~12 μmol/L
30
【异常结果分析】 ☆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 红素、间接胆红素也增高, 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 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 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 胆道结石、胆道梗阻、肝癌、 胰头癌等。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如 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 血、恶性疟疾等。
27
【临床应用】 判断黄疸程度: ☆TB 19.0~34.2μmol/L为隐性黄疸。 ☆ TB34.2~170μmol/L为轻度黄疸。 ☆ TB170~340μmol/L为中度黄疸。 ☆ TB>340μmol/L为重度黄疸。 判断黄疸的类型: ☆溶血性黄疸:一般<85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20% ☆肝细胞性黄疸:一般<200μmol/L。直接胆红 素/总胆红素>35% ☆阻塞性黄疸:一般>340μmol/L。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60%
10
【异常结果分析】 白蛋白降低: ☆肝细胞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 肝癌,肝功能严重受损等。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浆膜渗出性损害等。 ☆蛋白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长期慢性发热等。
16
血清蛋白电泳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静脉采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正常参考值最好应根 据各实验室自己条件作出。国内常用参考值 如下: 白蛋白 0.60~0.71 或(60%-71%) α1球蛋白 0.03~0.04 或(3%~4%) α2球蛋白 0.06~0.10 或(6%~10%) β球蛋白 0.07~0.11 或(7%~11%) γ球蛋白 0.09~0.18 或(9%~18%)
28
29
【正常参考值】
总胆红素 5.1~19.0 μmol/L
直接胆红素 1.7~6.8 μmol/L
血清间接胆红素 3.4~12 μmol/L
30
【异常结果分析】 ☆总胆红素增高,直接胆 红素、间接胆红素也增高, 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 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 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如 胆道结石、胆道梗阻、肝癌、 胰头癌等。 ☆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如 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 血、恶性疟疾等。
肝脏的五大功能ppt课件
6
敌三:脂肪堆积
脂肪本不是肝脏的敌人,而是肝脏必不可缺的营养。可人体一 旦摄入过多脂肪,它们便会将肝细胞围堵起来,细胞便无法正 常地从血液中获得营养,转化而来的养分也运不出去,最终缺 血而死。
7
肝脏最爱四种营养
一:肝脏爱绿色 中医说:“青色入肝经”,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
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 肝护肝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菠菜、青苹果等。另外研究发现, 绿色、白色、浅蓝色有利于减轻肝病患者的心理紧张和对疾病 的恐惧感。户外绿色的树荫草坪、风平浪静的湖水及幽雅的绿 色环境,都能促进肝病患者康复。
10
四:肝脏爱蛋白质
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 低热量”的食物,是肝脏的最爱。这些食物中丰富的蛋白 质就像肝脏的“维修工”,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 胞再生的作用。
11
看肝脏是否健康
1、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
3、睡眠充足
一般来说,我在晚上11点后开始进行新陈代谢,这时进入梦乡,利于我自行修复。保证 每天7~8小时的睡眠,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我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4、心态平和
中医讲,经常抑郁的人容易肝气郁结,爱发脾气的人容易肝气横逆。因此,心平气和、
乐观开朗,也是对我的一份体谅和爱护。
14
95%的维生素A由肝脏掌管。 4、解毒功能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肠道细菌,药物产生的垃圾等,经过肝脏的处理,会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且易于溶解的物质,被排出体外。 5、凝血和免疫功能 人体内有12种凝血因子,其中4种是在我这里合成的。另外,肝脏还掌管着大量巨噬细胞,发挥着免疫作用。
敌三:脂肪堆积
脂肪本不是肝脏的敌人,而是肝脏必不可缺的营养。可人体一 旦摄入过多脂肪,它们便会将肝细胞围堵起来,细胞便无法正 常地从血液中获得营养,转化而来的养分也运不出去,最终缺 血而死。
7
肝脏最爱四种营养
一:肝脏爱绿色 中医说:“青色入肝经”,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
还能消除疲劳、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 肝护肝的作用,比如西兰花、菠菜、青苹果等。另外研究发现, 绿色、白色、浅蓝色有利于减轻肝病患者的心理紧张和对疾病 的恐惧感。户外绿色的树荫草坪、风平浪静的湖水及幽雅的绿 色环境,都能促进肝病患者康复。
10
四:肝脏爱蛋白质
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芝麻、松子等“高蛋白、 低热量”的食物,是肝脏的最爱。这些食物中丰富的蛋白 质就像肝脏的“维修工”,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 胞再生的作用。
11
看肝脏是否健康
1、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
3、睡眠充足
一般来说,我在晚上11点后开始进行新陈代谢,这时进入梦乡,利于我自行修复。保证 每天7~8小时的睡眠,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我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4、心态平和
中医讲,经常抑郁的人容易肝气郁结,爱发脾气的人容易肝气横逆。因此,心平气和、
乐观开朗,也是对我的一份体谅和爱护。
14
95%的维生素A由肝脏掌管。 4、解毒功能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肠道细菌,药物产生的垃圾等,经过肝脏的处理,会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且易于溶解的物质,被排出体外。 5、凝血和免疫功能 人体内有12种凝血因子,其中4种是在我这里合成的。另外,肝脏还掌管着大量巨噬细胞,发挥着免疫作用。
肝功能检查ppt课件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 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
可以是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增高。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 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 症等。
①肝细胞损害: 常见肝脏疾病有亚急性重症肝炎, 慢性中度以上持续性肝炎、肝硬化、 肝癌等。 白蛋白减少常伴有γ球蛋白增加, 白蛋白含量与有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呈 正比,持续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进 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治疗后白蛋白 上升,提示肝细胞再生,治疗有效。
2.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①肝细胞损害: 总蛋白<60g或白蛋白<25g/ L称为低蛋白血症。 临床上常出现严重浮肿及胸、 腹水。
2.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②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良。 ③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蛋白 丢失性肠病,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 等。 ④消耗增加:结核、甲亢、恶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 过多的晶体溶液。较少见有先天性低 白蛋白血症。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 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 其中又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
第一节 肝脏的基本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的最大腺体,基本功 能有物质代谢功能,分泌、排泄、生 物转化及胆红素有以下一些功能:
制造胆汁
解毒
合成凝血因子
储存糖分
合成蛋白质
维持生命
一、代谢功能
蛋白代谢:90%以上的蛋白质及全部 白蛋白、多种凝血因子都是由肝细胞合成, 部分球蛋白也由肝脏合成。 糖代谢:肝脏能使血糖浓度保持恒定。 脂类代谢:参与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 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 维生素及激素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激素的灭活;胆红素、铁、铜及其他金属 的代谢等。
临床生化常见指标肝功能ppt课件
43
5.脂蛋白(a)
LP(a)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作用 参考值 • <300 mg/L
临床意义 • 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44
6.载脂蛋白A1
Apo-A1有清除组织内脂质和抗粥样动脉样硬化作 用
参考值 • 1.420.17 g/L(男) 1.45 0.14 g/L(女) 临床意义 • Apo-A1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负相关
消耗过多:甲亢、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4.A 5.G
少见,脱水致血液浓缩
1)感染、免疫反应
2)多发性骨髓瘤
3)自身免疫性疾病
6.G 合成降低,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 免疫缺陷
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升高 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和感染 血清总蛋白与白蛋白降低 – 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肝炎、肝硬化、肝癌 – 摄入不足:营养不良 – 丢失过多:肾病、烧伤、大出血 – 消耗增加:结核、甲亢、恶性肿瘤
成人 250-400mg/L 临床意义
降低:营养不良、慢性感染、肿瘤、 肝炎、肝硬化、肝癌,对早期肝炎、 急性重肝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13
特殊蛋白诊断
AAG(α 1-酸性糖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损害 AAT( α 1-抗胰蛋白酶)——缺陷见于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
伤后致肝硬化 AFP(甲胎蛋白)——升高见于原发性肝癌 HP(结合珠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病 CER( 铜兰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损害、严重肝病 TRF(转铁蛋白)——降低见于肝病(慢性肝炎) β 2-MG(β 2-微球蛋白)——升高见于肝脏肿瘤 CRP(C-反应蛋白)——升高见于肝脏恶性肿瘤浸润 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严重肝病;升高见于肝脏肿瘤 CEA(癌胚抗原)——升高见于肝脏肿瘤(辅助诊断)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参考课件
如果体内蛋白质缺乏,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如体重减轻(其减轻程度与营养缺乏成正比)、 病人基础代谢活动能力降低,如症状较重,可出 现疲乏无力、消瘦、浮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尿量减少、手足发麻、脱发、发色变淡、低体 温等,肝脏脂肪浸润,形成脂肪肝或肝脏肿大。
(2)脱氨作用: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 对人体有毒的氨,肝脏将大部分的氨合成尿素, 经肾脏排出,一小部分再重新合成氨基酸。血中 氨增多是肝性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氨的增多来 源于肝脏脱氨功能的减退。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肝脏表面覆有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 表面大部人有浆膜覆盖。被膜深入肝内形成网状支架, 将肝这质分隔为许多具有相似形态和相同功能的基本 单位,称为肝小叶。
成人肝脏约由50万-100万个肝小叶组成。肝 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为多边棱柱体,约 1mm×2mm大小,其中有一条中央静脉通过,单排的肝 细胞即肝板(在横断面上称肝细胞素),肝细胞以中 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肝细胞索。
(一)代谢功能
肝脏参与蛋白质、糖、脂类、 维生素、激素、酶类、电解质和微量 元素等的代谢过程。
1、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 形式,也是肝脏的主要成分。蛋白质不是吸收进来就可以为 人体所利用的,而需经过化学改造的过程,就是肝脏利用氨 基酸重新合成各种蛋白质,随着血流输送到身体各组织,维 持生命的生理活动。肝脏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有 以下3个方面:
Glisson系统 - 肝内胆管 - 肝门静脉 - 肝固有动脉
肝静脉系统 - 肝右静脉 - 肝中静脉 - 肝左静脉
中医讲肝ppt课件
常见肝病四—— 肝硬化
常见肝病五——肝癌
肝病并发症——肝腹水 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滞血瘀, 致使气、血、水停积腹中
完整版ppt课件
常见肝病六——中 风
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李东垣《脾胃论》 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 身不遂,语言不利等表现。 55——65岁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造成的气血上逆 引起的上盛下虚症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中风 病机。
升降之枢纽。
太过
疏泄气机
不足
肝气上逆:肝气的升、动、散太过了; 肝气郁:肝气的升、动、散不足;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太过
调节情志
不足
促进消化和吸收
情绪亢奋,肝火亢盛:怒伤肝、急躁,头痛,面红等;
肝气郁:心情容易抑郁;
调节脾胃之气
(肝气郁结)
脾不升清 胃不降浊
促进胆汁的排泄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3、肝调节生殖功能
肝失疏泄
男子排精不畅 女子不能正常排卵、月经不调
肝藏血不足 (血不养筋)
男子阳痿、早泄 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月经期延后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讲肝之——生理功能
4、肝主筋,其华在爪; 5、肝开窍于目, 在液为泪; 6、胆主决断:中正之官,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抑郁,肝气郁久化热,或过食肥甘厚腻,积滞不化,聚湿生热,湿热经 肝经下注,宗筋驰纵,阳事不兴。
女子不孕:肝血不足,冲任失养,冲任不足,胞胎失养。
肝血亏虚,日久累及肾,形成肝肾阴血不足,虚热内生, 子宫血枯,不能成孕。
完整版ppt课件
二、中医讲肝之
肝脏功能检测PPT课件
参考值 正常血清中LP-X为阴性
临床意义
1.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 血清LPX阳性有助于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 2.肝内、外阻塞的鉴别诊断 LP-X的定量与胆汁淤积程度相关,肝外阻塞比肝
内阻塞引起胆汁淤积程度严重,一般认为其定量 >2000mg/L,提示肝外胆道阻塞。
三.胆红素代谢功能试验
来源 80~85%来自衰老红细胞 15~20%来自旁路胆红素代谢
蛋白质代谢功能撿查
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
原理:
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在肝脏合 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血清清蛋白的含量是反映 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清蛋白是人体血清中的 主要蛋白质组分,每天合成约120mg/kg,半衰期为 19-21天,分子量66 000,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维 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换及营养等方 面起重要作用。
(七)血氨测定
原理
来源:1、肠道中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及未消化的蛋白 质在大肠杆菌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氨。2、血液中的 尿素渗入肠道,经大肠杆菌分解作用生成氨。肠道中
的氨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肝脏是唯一能解除氨 毒性的器官,肝脏将大部分氨合成尿素,是保证血氨 正常的关键,严重肝损害时,如果80%以上肝组织破 坏,氨就不能被解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积聚,引起肝 性脑病。
对早期肝炎、急性重症型肝炎有特殊诊断价值
㈥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原理: 除组织因子和vW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几乎均在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半衰期短,特别是维生素K依赖 因子(Ⅱ、Ⅶ、Ⅸ、Ⅹ—其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如Ⅶ因子半衰期只有1.5~6小时,因此在肝功能损伤 的早期,白蛋白检测正常,而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 子却有显著降低,故凝血因子检测可作为肝脏疾病早 期的筛选实验。
临床意义
1.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 血清LPX阳性有助于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 2.肝内、外阻塞的鉴别诊断 LP-X的定量与胆汁淤积程度相关,肝外阻塞比肝
内阻塞引起胆汁淤积程度严重,一般认为其定量 >2000mg/L,提示肝外胆道阻塞。
三.胆红素代谢功能试验
来源 80~85%来自衰老红细胞 15~20%来自旁路胆红素代谢
蛋白质代谢功能撿查
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测定
原理:
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清蛋白在肝脏合 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血清清蛋白的含量是反映 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清蛋白是人体血清中的 主要蛋白质组分,每天合成约120mg/kg,半衰期为 19-21天,分子量66 000,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维 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换及营养等方 面起重要作用。
(七)血氨测定
原理
来源:1、肠道中未被吸收的氨基酸及未消化的蛋白 质在大肠杆菌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氨。2、血液中的 尿素渗入肠道,经大肠杆菌分解作用生成氨。肠道中
的氨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肝脏是唯一能解除氨 毒性的器官,肝脏将大部分氨合成尿素,是保证血氨 正常的关键,严重肝损害时,如果80%以上肝组织破 坏,氨就不能被解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积聚,引起肝 性脑病。
对早期肝炎、急性重症型肝炎有特殊诊断价值
㈥血浆凝血因子测定
原理: 除组织因子和vW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几乎均在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半衰期短,特别是维生素K依赖 因子(Ⅱ、Ⅶ、Ⅸ、Ⅹ—其生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 如Ⅶ因子半衰期只有1.5~6小时,因此在肝功能损伤 的早期,白蛋白检测正常,而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 子却有显著降低,故凝血因子检测可作为肝脏疾病早 期的筛选实验。
肝脏ppt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限酒
适量饮酒对肝脏影响较小,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导 致酒精性肝病等疾病。
3
远离毒品
毒品对肝脏损害极大,应远离毒品,避免肝脏受 损。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定期检查肝功能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肝脏问题,有助于早期治疗 。
关注自身症状
注意身体出现的症状,如黄疸、肝区疼痛等,及时就医检查 。
06
肝脏ppt课件
目录
• 肝脏基本概述 • 肝脏生理功能 • 常见肝脏疾病介绍 • 诊断方法与治疗策略 • 预防保健措施及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肝脏基本概述
肝脏位置与结构
位置
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部,横膈之 下,胃的上方,右肾的前方。
结构特点
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 端圆钝,左端扁薄,可分为上、 下两面,前后两缘,左右两叶。
胆红素代谢
肝脏处理衰老红细胞释放 的血红素,生成胆红素并 排入胆汁。
重金属解毒
肝脏合成金属硫蛋白,结 合重金属离子并排出体外 。
胆汁分泌与消化过程
胆汁成分
肝脏合成胆汁酸、胆固醇、磷脂 等,参与脂类消化和吸收。
胆汁排泄
肝脏将胆汁排入胆小管,进而流入 肠腔,促进脂类消化。
肠肝循环
胆汁酸在肠道被重吸收,经门静脉 返回肝脏,循环利用。
肝脏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04
代谢功能
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 物质的代谢,维持机体能量平
衡。
解毒作用
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代谢废 物,保护机体免受损害。
储存功能
储存糖原、维生素、矿物质等 营养物质,以备机体需要时调
肝脏解剖及功能ppt课件
S1 尾叶
S2左外上段
S3 左外下段
S4 左内叶
S5 右前下段
S6 右后下段
S7 右后上段S8 右前上段 Nhomakorabea.
26
肝脏的分段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肝叶、肝段划分法 肝裂
在肝的管道腐蚀标本上,可见叶与叶、段与段之间有明 显的裂隙存在,这些裂隙称肝裂,是肝叶、肝段间的分 界线。
膈面
.
38
(3) 转氨作用:肝脏具有将一种氨基酸转化为另一
种氨基酸的作用。例如将精氨酸转化为丙酮酸, 这是肝脏的特有功能,这样可大大增加人体对自 然界的适应性。肝脏的转氨作用主要靠肝内的转 氨酶来完成的。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内的转 氨酶即释放于血液中,以此测定肝细胞受损程度, 如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等。
(1)合成作用:肝脏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原料为氨基酸, 部分可由肝细胞内自身合成,但大部分靠血液中运输来的。 如血浆中的白蛋白、部分球蛋白,以及血液凝结过程中所必 需的纤维蛋白与凝血酶原等,均是在肝脏中合成的。如验血 后结果是白蛋白含量浓度降低,说明肝脏的损害已达到相当 程度;或长期饥饿营养不良的人,由于氨基酸的来源不足, 肝脏就无法合成蛋白质。
.
37
如果体内蛋白质缺乏,还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如体重减轻(其减轻程度与营养缺乏成正比)、 病人基础代谢活动能力降低,如症状较重,可出 现疲乏无力、消瘦、浮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 尿量减少、手足发麻、脱发、发色变淡、低体温 等,肝脏脂肪浸润,形成脂肪肝或肝脏肿大。
(2)脱氨作用:蛋白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 对人体有毒的氨,肝脏将大部分的氨合成尿素, 经肾脏排出,一小部分再重新合成氨基酸。血中 氨增多是肝性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氨的增多来 源于肝脏脱氨功能的减退。
肝脏功能检查PPT课件
参考值范围
白蛋白与球蛋 白比值(A/G)
1.0~2.0:1
22:04
二、蛋白质代谢检查
临床意义
肝
外
ALB
因
STP
素
肝内因素
① STP和ALB增高 ② STP及ALB降低 重点 ③ STP及球蛋白增高 ④ 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
⑤ A/G倒置
22:04
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素膜法
根据在电场中移动
22:04
三、胆红素代谢检查
黄疸
是指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皮肤、巩膜 和粘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
概念
分类
按其产生原因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
细胞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
22:04
三、胆红素代谢检查
临床意义
1.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
3.根据STB、CB、UCB增高程度判断黄疸类 型
(Amino terminal procollagen type III peptide)
由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结缔组织合 成
22:04
四、肝脏纤维化检查 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P)
临床意义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
PIIIP增高
PIIIP恢复
PIIIP增高
PIIIP增高
四、肝脏纤维化检查
22:04
(三)γ-谷氨酰转肽酶(GGT)
3、参考值范围 女 <45U/L 男 <64U/L
22:04
(三)γ-谷氨酰转肽酶(GGT)
4、临床意义 胆道阻塞性疾病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 其他:脂肪肝等
22:04
肝功能ppt课件
18
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凝血因子 I 、II 、V、VII 和 X 相关, 而它们全由肝脏合成,故 PT可反映肝脏的 合成功能。较明显延长者表明有严重肝病
II 、VII、X因子为Vit K依赖性, Vit K 缺乏时 PT延长
慢性胆汁郁积伴脂肪吸收不良时亦间延长 严重肝病而出现DIC时,PT延长
安替比林血浆清除率 14C氨基比林呼气试验 静脉色氨酸耐量试验 利多卡因代谢试验
25
反映胆汁淤积
胆红素 胆汁酸 γ- 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 碱性磷酸酶(AKP) 5’- 核苷酸酶(5’-NT)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血清总胆红素(TB)>17.1μmol/L, 称黄疸
17.1~34.1μmol/L,称隐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CB)约占TB的1/5 溶血性黄疸CB/TB<0.2;梗阻性黄疸
CB/TB >0.5;肝细胞性黄疸介于两 者之间
6
尿胆红素
尿液中胆红素阳性表示CB增高,见 于胆系梗阻性病变
CB为水溶性,梗阻性病变时,CB “返入”血液,经肾脏排出
10
总胆汁酸(TBA)
生理情况下,餐后血清TBA会一过性增高 本参数可反映肝细胞的摄取、合成和分泌功能 肝细胞轻度损害时,血清TBA就可增高,且较敏感 存在门体分流时,经肠道吸收的胆汁酸直接进入
体循环,使血清TBA增高 胆道排泄功能下降、小肠疾病也可增高
11
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胆道梗阻时,CA和CDCA均升高, 但CA/CDCA>1
如肾脏功能损害,尿胆红素可能阴 性
7
尿胆素原
UCB产生过多(溶血)和肝功能不全时, 从肠道吸收的胆素原不能被完全处理 掉,于是经肾脏排出,使尿胆素原增 多
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与凝血因子 I 、II 、V、VII 和 X 相关, 而它们全由肝脏合成,故 PT可反映肝脏的 合成功能。较明显延长者表明有严重肝病
II 、VII、X因子为Vit K依赖性, Vit K 缺乏时 PT延长
慢性胆汁郁积伴脂肪吸收不良时亦间延长 严重肝病而出现DIC时,PT延长
安替比林血浆清除率 14C氨基比林呼气试验 静脉色氨酸耐量试验 利多卡因代谢试验
25
反映胆汁淤积
胆红素 胆汁酸 γ- 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 碱性磷酸酶(AKP) 5’- 核苷酸酶(5’-NT)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
血清总胆红素(TB)>17.1μmol/L, 称黄疸
17.1~34.1μmol/L,称隐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CB)约占TB的1/5 溶血性黄疸CB/TB<0.2;梗阻性黄疸
CB/TB >0.5;肝细胞性黄疸介于两 者之间
6
尿胆红素
尿液中胆红素阳性表示CB增高,见 于胆系梗阻性病变
CB为水溶性,梗阻性病变时,CB “返入”血液,经肾脏排出
10
总胆汁酸(TBA)
生理情况下,餐后血清TBA会一过性增高 本参数可反映肝细胞的摄取、合成和分泌功能 肝细胞轻度损害时,血清TBA就可增高,且较敏感 存在门体分流时,经肠道吸收的胆汁酸直接进入
体循环,使血清TBA增高 胆道排泄功能下降、小肠疾病也可增高
11
胆酸和鹅脱氧胆酸
胆道梗阻时,CA和CDCA均升高, 但CA/CDCA>1
如肾脏功能损害,尿胆红素可能阴 性
7
尿胆素原
UCB产生过多(溶血)和肝功能不全时, 从肠道吸收的胆素原不能被完全处理 掉,于是经肾脏排出,使尿胆素原增 多
肝功能PPT课件
血液浓缩:严重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艾迪生(Addison)病(又称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内分泌病,由英国医生Addison首先描述,故名。系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由于自身免疫、结核等严重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严重破坏双侧肾上腺的绝大部分,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临床表现 全身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尤以暴露、压迫、摩擦部位最为明显。)
胶原纤维合成酶,与脏器和组织纤维化发生有关【参考值】 39.5±11.87ug/L【临床意义】——反映肝纤维化指标1.诊断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及血吸虫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轻型慢性肝炎:正常,慢性中重度肝炎↑2.肝脏疾病随访及预后判断:
【参考值】 12-40U/ml(比色法)【临床意义】——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之一肝脏疾病重症肝硬化及肝硬化伴肝癌,明显↑(肝硬化阳性率>80%,增高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呈正比)早期肝硬化:MAO↑不明显爆发性肝炎、严重脂肪肝:亦可↑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结缔组织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蛋白质代谢检测胆红素代谢检测胆汁酸代谢检测血清酶检测
肝脏疾病的生化检查
1、肝功能检查正常不能否认肝病的存在2、某项肝功能只能反映该项肝功能的情况3、肝功能障碍与病理形态学改变可不平行4、缺乏特异性
蛋白质的合成
血浆蛋白
清蛋白Albumin
凝血因子
水肿
凝血障碍
合 成
功能 (1)维持胶体参透压,稳定血容量 (2)体内物质的运载工具每天合成: 成人120mg/kg/日半衰期: 19-21天,非急性
摄入不足: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合成不足:慢性肝损(肝炎)、肝硬化、肝癌:A↓G↑,比例倒置急性肝炎:无改变;暴发型:不变或略低消耗增多:甲亢、慢性消耗性疾病丢失增多:失蛋白性胃肠疾病 肾病综合征血液稀释:水钠潴留
肝脏功能检查 PPT课件【52页】
45
(四)单胺氧化酶测定
[临床意义]MAO主要作用是使胶原和弹性硬蛋白结 合、促进结缔组织成熟,MAO能反映肝纤维化的 过程,因此MAO活性测定在肝硬化及早期肝硬化 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肝脏病变: 80%以上的重症肝硬化病人及伴有肝 硬化的肝癌患者MAO活性增高,急性肝炎MA0 大多正常。
13
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 称为高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 [G降低] 生理性、免疫抑制、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14
(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蛋白质PI、分子量的不同及所带电荷的差异 不同蛋白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 从而把血清蛋白分为不同的区带,然后进一 步对其定量分析。
49
肝脏检查项目的选择:
1、体检可选择项目
再加做乙肝两对半等,排除病毒性肝炎
50
2、黄疸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应查血清胆红 素、尿胆原与尿胆红素、ALP、GGT、TBA。
3、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时,除查一般肝功能外,应 加查AFP、GGT及其同工酶,ALP及其同工 酶和LDH。
4、怀疑为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应加查MAO、 肝纤维谱。
或清蛋白<25g/L 称为低蛋白血症。
12
[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 球蛋白增高为主。
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关等。
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
51
本节重点
掌握: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胆红素检测对黄 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酶谱检测及常见肝 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 名词解释:低蛋白血症、高蛋白血症、胆酶分离、 β- γ 桥、 M蛋白血症 熟悉:TP、ALB参考范围、A/G比值
(四)单胺氧化酶测定
[临床意义]MAO主要作用是使胶原和弹性硬蛋白结 合、促进结缔组织成熟,MAO能反映肝纤维化的 过程,因此MAO活性测定在肝硬化及早期肝硬化 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肝脏病变: 80%以上的重症肝硬化病人及伴有肝 硬化的肝癌患者MAO活性增高,急性肝炎MA0 大多正常。
13
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 称为高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 [G降低] 生理性、免疫抑制、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A/G倒置]
可以是清蛋白降低亦可因球蛋白增高引起, 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14
(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蛋白质PI、分子量的不同及所带电荷的差异 不同蛋白有不同的电泳迁移率 从而把血清蛋白分为不同的区带,然后进一 步对其定量分析。
49
肝脏检查项目的选择:
1、体检可选择项目
再加做乙肝两对半等,排除病毒性肝炎
50
2、黄疸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应查血清胆红 素、尿胆原与尿胆红素、ALP、GGT、TBA。
3、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时,除查一般肝功能外,应 加查AFP、GGT及其同工酶,ALP及其同工 酶和LDH。
4、怀疑为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时应加查MAO、 肝纤维谱。
或清蛋白<25g/L 称为低蛋白血症。
12
[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增高主要是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γ 球蛋白增高为主。
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M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关等。
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
51
本节重点
掌握: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胆红素检测对黄 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肝脏酶谱检测及常见肝 脏病检测指标变化特点。 名词解释:低蛋白血症、高蛋白血症、胆酶分离、 β- γ 桥、 M蛋白血症 熟悉:TP、ALB参考范围、A/G比值
肝功能图文精PPT课件
3.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常见原因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 斑狼疮、风湿热
④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 核病、疟疾、黑热病、麻风病 及慢性血吸虫病等。
4.球蛋白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①生理性减少:小于3岁的婴幼
儿 ②免疫功能抑制:长期应用肾
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5.A/G倒置
[原理]
非结合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屏障,因 此不能在尿中出现,而结合胆红素为水 溶性能够透过肾小球基底膜在尿中出现。 正常成年人尿中含有微量胆红素,大约 为3.4μmol/L ,通常的检验方法不能 被发现,当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肾 阈(>34 μmol/L )时,结合胆红素可自 尿中排出。
[参考值] 正常为阴性反 应。
肝细胞性黄疸胆红素代谢特点
• 结合胆红素可由肾小球滤过,尿中出现胆 红素。
• 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生成减少,粪便颜色变 浅。
• 尿中胆素原含量变化不定。一方面是从肠 吸收的胆素原不能有效地随胆汁排出,使 血中胆素原增加,尿中胆素原增加;另一 方面是肝实质性损伤及炎症、肿胀等造成 肝、胆管阻塞,结合胆红素不能排入肠道, 尿中胆素原减少。
4.碱中毒时胆红素分泌增加,可出现尿胆红 素试验阳性。
★四、血清酶学检查
★1、血清转氨酶测定
1)ALT、AST转氨酶是将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
的酮基上的一种酶 用于肝功能检查者主要是:
谷氨基丙酮酸转移酶(GPT)现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现名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 维生素及激素代谢: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激素的灭活;胆红素、铁、铜及其他金属 的代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传 播
易 感 者 受 到 感 染
接触传 播
目前,乙肝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等, 但只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
乙型肝炎, 传播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 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 者 – 乙肝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是艾滋病病毒 传染性的100倍
HBV携带者
乙肝传播途径
传染源出 现:皮肤、 粘膜破损 腺体分泌 含有乙型肝 炎病毒的血 液、血清、 伤口渗出液、 精液及阴道 分泌液等排 出体外
普遍易感
肝炎早期症状
症状1,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 症状2,食欲不振,有恶心感觉。 症状3,持续性微热,或发恶寒。 症状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症状5,酒量突然减少。 症状6,脸色晦暗失去光泽。
症状7,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 症状8,尿液变为啤酒色。 症状9,肝掌、蜘蛛痣。 症状10,头昏。 症状11,全身发黄,特别是巩膜发黄。
肝脏位于右上腹部,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和化工厂具有以下一些功能:解毒功能 分泌胆汁 谢功能 免疫功能凝血功能
其他功能
一、解毒功能
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护机体 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低毒的或溶解度大物质 , 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体内的某些代谢废物或 肠道细菌的腐败产物以及服用的药物等,经过肝 脏处理,把有毒物质变成无毒或毒性较小、或易 于溶解的物质而便于排出 体外,这些变化过程称 为解毒作用。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抗-HDV IgM ————丁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抗-HDV IgG ————诊断丁型肝炎,可以持续多 年。
HDV-RNA ————特异性的确诊丁型肝炎。
(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抗-HEV IgM阳性(持续2~3月)是确诊HEV感染
较为可靠的指标,急性期感染。
抗-HEV IgG阳性(持续1年)保护性抗体,近期感染。
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
甲肝
主要传播途径
粪-口 经食物 经水 接触 经体液 母婴 医源性 接触 经血液 同乙肝 同甲肝
易感人群
未感染HAV,也 未接种甲肝疫苗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乙肝
丙肝
丁肝
戊肝
病人 HBV携带者 病人 HCV携带者 病人 HDV携带者 病人 无症状感染者
未感染HBV,也 未接种乙肝疫苗 普遍易感 HBV感染者
甲型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用了被病毒 污染的食物和水都可被污染甲型肝炎。
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饭前饭后要洗手 食物须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尤其是海鲜类须清洗干净并彻底煮熟 不要购买来路不明或路边摊点的食物
乙型肝炎—严重的进展性疾病, 致死率高
25%-40%慢性乙肝感染者最终将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小三阳: HBsAg (+) ,抗-HBe (+) ,抗-HBc (+) 。
乙肝五项分析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抗-HCV IgM阳性见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 抗-HCV IgG阳性表明已有HCV感染(现症感染
或既往感染),输血后肝炎有
80%-90%的患者抗-HCV IgG阳性。 HCV RNA阳性是HCV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指标。
二、分泌胆汁
肝细胞能不断地分泌胆汁,可促进脂 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肝脏的分泌与 排泄功能:胆汁中既含有肝脏的分泌物 (主要是胆盐),又有排泄物,不少代谢 产物可经胆汁排出体外,如胆色素、胆固 醇、进入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金属化合物等。
三、代谢功能
1、糖代谢:肝糖元的合成与分解,其他非糖物质转 变成糖 2、蛋白质代谢: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 3、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和释放、脂肪酸分解、酮 体生成与氧化、胆固醇与磷脂的合成、 脂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均在肝脏内进行 4、维生素代谢:肝脏明显受损时会出现维生素代 谢异常 5、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当肝功长期 损害时可出现性激素失调。
肝脏的相关疾病检查
(一)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
抗HAV-IgM阳性——早期\特异性指标 抗HAV-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 HAVAg ——急性甲肝
HAV-RNA ——诊断特异性,早期
乙肝的常规检查
乙肝五项: HBsAg,抗-HBs, HBeAg,抗HBe,
抗-HBc。
大三阳: HBsAg(+), HBeAg (+) ,抗-HBc (+) 。
肝脏的功能
概况
一、肝脏的定义及解剖位臵 二、肝脏的功能 三、肝脏的相关疾病检查 四、肝脏的相关疾病——肝炎 五、肝脏的保健
肝脏定义及解剖位臵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 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肝 脏主要位于右季肋部和上 腹部。我国成年人的肝脏的 重量,男性为1230~1450g, 女性为1100~1300g,约占体 重的1/40~1/50。在胎儿和新 生儿时,肝的体积相对较大, 可达体重的1/20。
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肝脏在人 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 调节作用。肝功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 程度相平 行,临床上常见有些肝硬化患者因肝功 衰竭而致出 血甚至死亡。 肝脏只有凝血的功能,而没有贮存血液的功能
六、其它
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 产生和 水、电解质的调节。如肝脏损害时 对钠、钾、铁、磷、等电解质调节失衡, 常见是水钠在体内潴留,引起水肿、腹水 等。
四、免疫功能
肝血窦表层的肝巨噬细胞,又称枯否细胞,有 吞噬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对细胞因子的分泌也有 密切管辖,参与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及调控组织 和基质修复等功能,还能清除衰老和变性的血细 胞和肿瘤细胞。肝脏病变时会产生免疫缺陷或免 疫损伤。肝脏的这种免疫作用使得在肝脏疾病时 往往呈现双重性
五、凝血功能
肝炎
• 肝炎,通常是指有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 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 肝脏,使的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 到损害,它可以引起身体珠一系列不适症状,以 及刚能指标的异常。 • 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 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 性肝炎,这只是“肝炎”家庭中的一个最重要的 分支,而所说的肝炎则是指广义上的肝炎,并不 仅仅限于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