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读书手抄报的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想拥有高尚的独特气质,一定离不开读书的,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二年级读书手抄报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二年级读书手抄报的内容图片1

二年级读书手抄报的内容图片2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 袁枚《所见》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王维《相思》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黄巢《题菊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李白《行路难·其一》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劝人读书名言名句

1、不能做书的奴隶,而应做书的主人,让书服从我们的意志,供我们运用。

2、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6、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获取智慧,变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德纳姆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1、拥有书籍就是教养的证据吗?果然如此,谁在教养上足与拥有满屋子书籍的书店主人抗衡。路基亚诺斯

12、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它教会我成功并非不可及。

1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15、生活里最大的满足是坚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人类是善良的。

16、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17、学习要用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18、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19、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

20、以往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是明天成功的机遇和本钱。

2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2、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

有伟大的事业。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4、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25、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马塞尔?普鲁斯特

26、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27、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9、读书广,广读书,读益书,易读书。

30、我们唯一的悲哀是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

儿名斯远,字补之。语出《围炉夜话》“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寄予了父亲对你的殷切期望。希望你能从小立志高远,品格高尚。“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希望你勤学苦读,自强不息。以勤学补天资之不足。然观儿读书往往不能专心致志,故作此篇,劝儿。

今日之世界是知识之世界,无真才实学之人,必是碌碌无为之芸芸众生,每日为衣食辛苦劳碌,必定比别人多几分幸苦。父教儿读书,无谓其他,只望儿成人立世时,可以以所学知识,养家糊口,可以以满腹诗书,受人尊敬。若不读书,品格为何物,尚且不知,何谈高尚?若不读书,不知礼仪,不知生存之本事,何以立世?人若不读书,与禽兽何异?人若不读书,不学习,有何面目对一日之三餐?人生出身可以有高低贵贱,然读书皆可成千古流芳之人。纵有家财万贯,总有使尽之日。然而,满腹诗书,却任谁也无法劫去。纵观古今成大事业者,多是爱读书之人。关于刻苦读书终成大事的故事,可以随手举出数以百计的例子。

孟母三迁:三字经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代邹国人,后世尊称其为“亚圣”。相传孟子早年丧父,其母为引导儿子学习,曾三次迁徙居处,最后在一所学校旁定居下来。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选择邻居而搬家。一次,儿子逃学回来,孟母气愤地把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以此告诫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孟母三迁,便成为古今教育儿孙的典范。

凿壁偷光:况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

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车胤囊萤: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负薪挂角: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着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

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诸如此类刻苦读书,终成大事者,可以坐谈三日而不能尽。其实道理只有一点:纵观古今中外之大成就、大事业、大人物,读书非刻苦而不能成。读书绝不是一辍而就的事,读书贵在持之以恒。切忌:一日曝十日寒。无滴水石穿、铁杵成针的功夫,绝对不可能有大成就。孔子晚年读《易》曾“韦编三绝”;杜甫有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刻苦读书的范例,平时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教我们认真读书的方法。

人一生要吃掉食物50吨,喝水25吨,这些食物和水堆起来像一座小山,可是这些重量是平均在70年,25550天去消耗的,任谁也无法在一顿吃完。这和我们的学习一样,书海浩瀚任谁也无法一日之内,博览群书,知识的积累也像我们的吃饭一样,靠我们每日点点滴滴的时光,日积月累才能厚重。

历史上许多名人天资并不聪慧,但是就是因为刻苦,才成就了人生。历史的事实是大多数巨大成就的人,都没有拥有让人骄傲的智商,而是通过超出一般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努力,才有了骄人的成就。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很差,别人背一篇文章,读三四遍就可以了,差一点的读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他每次都要读几十遍才行。为了背文章,司马光看书常常看到深夜,但是因为白天也在看书,所以一到晚上他就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竟会迷迷糊糊地躺在那儿睡着了。后来,他拿了一段圆木头来当枕头。半夜,他一翻身,圆木头就滚走了,头部跌下来就马上会清醒,又可以起来继续看书了。他把圆木头叫“警枕”。

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说的就是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劝告下,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后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可见读书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今日世界纷杂,诱惑颇多,在此环境下,能静心读书者了了。鉴于此,才规定每日睡前读书之习

惯,每周背诵唐诗之任务,想通过此举,来断绝外部干扰,以求得静心。家中藏书二千余卷,可任儿信手拈来。此他人不备之条件,盼儿能厚加利用。解父母之苦心,继诗书传家之厚望,从此发奋。父愿足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