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消费的基本概念,掌握消费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消费现象的能力,提高消费观念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基本概念:消费的含义、消费的目的和方式。

2. 消费的类型: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

3. 消费的特点:消费的必要性、消费的多样性、消费的发展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的基本概念、消费的类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消费的类型及其区分,消费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消费的类型及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消费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消费的基本概念:讲解消费的含义、消费的目的和方式,让学生理解消费的基本概念。

3. 分析消费的类型:讲解生存消费、发展消费、享受消费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掌握消费的类型。

4. 讲解消费的特点:讲解消费的必要性、消费的多样性、消费的发展性,让学生了解消费的特点。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消费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所属消费类型及特点,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消费现象,分析其消费类型及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消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消费类型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分析消费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了解学生对消费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

2. 通过作业、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消费类型及特点的掌握情况。

3. 通过课后跟踪,了解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消费者协会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消费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思想政治①必修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思想政治①必修3.1《消费及其类型》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过去、当前和将来支出的高低与消费程度的关系;支出分配状态与消费程度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着力进步理论抽象的能力,参与生活理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从而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程度的要素。

[教学难点]影响消费程度的要素。

[教学时数]1-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PPT播放比尔.盖茨的客厅照片和打赤脚的女孩在火塘上煮饭等图片,考虑为甚么居民的生活消费有如此大的差距?新课教学第一目:影响消费程度的要素1、次要的是居民的支出和物价程度。

(1)支出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第一,居民支出包括当前(可安排)支出和将来支出的预期。

要求:千方百计地添加居民支出。

保持乐观的预期。

第二,居民之间支出差距的大小对社会全体消费程度的影响。

支出差距过大会影响全体消费程度,反之全体程度进步。

我国人均GDP 打破3000美元,目前银行的个人储蓄其中80%为20%的家庭所具有。

而80%的家庭仅具有20%的财富。

我国基尼系数达到O.45。

(注: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支出中,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是0.4。

) 支出差距的扩大除影响消费外,还会产生甚么影响?社会不稳。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社会公平公正成绩。

【那也会导致对社会公平的破坏。

从而引发一种强烈的仇富心思,和对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冲动,会引发动乱和暴力,那将会危及全部社会的安定和健康发展。

】(2)物价变动的影响。

复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具体内容。

(需求曲线)价格需求量不变物价对居民生活程度的重要意义。

2、其它影响要素。

例题:不变物价可采取调理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腕。

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①进步利率→投资降落→消费材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程度降落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添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程度降落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添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程度降落④扩大政府投资→消费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降落→商品价格程度降落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消费行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2.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特点及区别3. 消费类型的划分及具体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的划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消费案例,加深学生对消费类型的理解。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消费行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引发学生对消费的思考,导入新课《消费及其类型》。

2. 讲解消费的概念:阐述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解释消费的概念。

3. 讲解消费类型:介绍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特点及区别。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消费案例,让学生加深对消费类型的理解。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消费行为。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消费类型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消费概念和消费类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课后选择一个消费案例,分析其所属的消费类型,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收集现实生活中各种消费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课件:制作精美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消费相关概念和案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消费类型的讲解。

第二课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与拓展。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选择的理性性。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概念与特点2. 类型消费行为a) 生存资料消费b) 发展资料消费c) 享受资料消费3.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消费的概念、特点及类型,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难点:不同类型消费行为的判断及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的概念、特点、类型及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引发学生对消费的思考,导入新课《消费及其类型》。

2. 讲解消费的概念与特点:阐述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定义,介绍消费的基本特点。

3. 分析类型消费行为:讲解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定义及其特点。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消费案例,让学生判断属于哪种类型消费行为,并分析其原因。

5. 讲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介绍收入、价格、政策等因素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享各自的观点。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消费概念、类型消费行为及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消费案例,分析其所属类型及影响因素,以此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提高他们的时事分析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消费调查,了解当前消费市场的现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经济学原理》2. 参考资料:相关消费领域的论文、报告、案例等3. 网络资源:消费市场的最新动态、数据分析等九、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十、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消费及其类型》教案1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含义;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收入的高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钱货两清、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发掘以交易方式划分的几种消费类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生活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图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三、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消费结构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一)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1、分析近年来情人节巧克力热卖、丽江旅游热火朝天的原因小组讨论: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消费?2、列举富人与穷人的住房、车的消费水平。

迪拜富豪车镀黄金,李连杰豪宅6年造价2亿。

引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②列举超市促销、猪肉降价,销量上升。

引出消费品的价格影响消费水平A、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收入总有限度,在这限度内寻找消费组合就不能不参考商品的价格。

B、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C、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物价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物价下降购买力上升③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对消费的影响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二)、消费的类型按产品的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按消费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1、有形商品消费:衣食住行劳务消费:保姆、钟点工、维修2、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学习享受资料消费:旅游、音乐会3、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1)含义: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形式。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1.2 教学内容消费的定义与特征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消费类型的划分及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消费类型1.4 教学准备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课件:消费及其类型的PPT案例材料:准备不同类型的消费案例,如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等1.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引发学生对消费的思考新课导入:讲解消费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案例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消费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类消费的特点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对消费及其类型的理解,总结课堂内容第二章:生存资料消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存资料消费的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分析生存资料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的地位与作用2.2 教学内容生存资料消费的定义与特征生存资料消费的影响因素生存资料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存资料消费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存资料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生存资料消费的特点2.4 教学准备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课件:生存资料消费的PPT案例材料:准备具体的生存资料消费案例,如食品、衣物等2.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生存资料消费的话题新课导入:讲解生存资料消费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其在个人消费中的地位与作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存资料消费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存资料消费的特点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对生存资料消费的理解,总结课堂内容第三章:发展资料消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资料消费的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发展资料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的地位与作用3.2 教学内容发展资料消费的定义与特征发展资料消费的影响因素发展资料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的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展资料消费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发展资料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发展资料消费的特点3.4 教学准备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课件:发展资料消费的PPT案例材料:准备具体的发展资料消费案例,如教育、培训等3.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出发展资料消费的话题新课导入:讲解发展资料消费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其在个人消费中的地位与作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发展资料消费案例,让学生了解发展资料消费的特点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对发展资料消费的理解,总结课堂内容第四章:享受资料消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享受资料消费的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享受资料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的地位与作用4.2 教学内容享受资料消费的定义与特征享受资料消费的影响因素享受资料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享受资料消费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享受资料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享受资料消费的特点4.4 教学准备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课件:享受资料消费的PPT案例材料:准备具体的享受资料消费案例,如旅游、娱乐等4.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前三章的内容,引出享受资料消费的话题新课导入:讲解享受资料消费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其在个人消费中的地位与作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享受资料消费案例,让学生了解享受资料消费的特点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对享受资料消费的理解,总结课堂内容第五章:消费类型的划分与评价5.1 教学第五章:消费类型的划分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及其意义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进行评价和分析5.2 教学内容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及其依据各类消费类型的特点与评价消费类型的社会经济意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及其依据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消费类型的特点与评价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不同消费类型进行评价和分析5.4 教学准备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课件:消费类型的划分与评价的PPT案例材料:准备具体的消费案例,如绿色消费、奢侈消费等5.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前四章的内容,引出消费类型的划分与评价的话题新课导入:讲解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及其依据,引导学生理解其社会经济意义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消费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类型的特点与评价讨论与评价:引导学生对不同消费类型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对消费类型的划分与评价的理解,总结课堂内容第六章: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6.2 教学内容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作用程度消费行为预测与引导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6.4 教学准备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课件: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的PPT案例材料:准备具体的消费案例,如节日消费、广告影响等实证分析数据:准备相关消费行为的数据,供学生进行实证分析6.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前五章的内容,引出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的话题新课导入:讲解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消费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讨论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其对消费行为的意义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理解,总结课堂内容第七章:消费政策与市场调节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政策的内容及其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市场调节在消费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消费政策的内容及其目标市场调节在消费中的作用与机制政府与市场在消费调节中的合作与冲突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政策的内容及其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消费政策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调节在消费中的作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消费政策与市场调节进行讨论和评价7.4 教学准备教材:《经济学原理》等相关教材课件:消费政策与市场调节的PPT案例材料:准备具体的消费政策案例,如刺激消费政策、消费税等7.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前六章的内容,引出消费政策与市场调节的话题新课导入:讲解消费政策的内容及其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市场调节在消费中的作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消费政策案例,让学生了解市场调节在消费中的作用讨论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消费政策与市场调节进行讨论和评价,探讨其对消费的意义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对消费政策与市场调节的理解,总结课堂内容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及其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作用与机制8.2 教学内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及其目标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作用与机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与挑战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内容及其目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帮助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消费及其类型》这一主题展开,包含了五个章节。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姓名班级时间导学案(编号) 5富顺一中高2015级政治学科——《经济生活》导学案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命制:许宏审核:高一政治备课组课型:新授课【课题】消费及其类型【高考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3.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知识清单】一、预习内容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__________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__________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3.______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说来,物价______,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_____,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㈡:消费的类型1.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____________和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_________。

3.按照消费的______,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㈢:消费结构1.含义:反映人们___________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 _____________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4.恩格尔系数的意义:由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消费的类型及其特点。

1.2 教学内容消费的定义与概念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消费的类型及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消费的特点及实例。

1.4 教学准备教案、PPT、教学视频等。

1.5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消费的概念。

新课导入:讲解消费的定义与概念,强调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讲解消费的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消费,如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并分析其特点。

实例分析:展示相关消费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费的类型及特点。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消费的特点及实例,增强学生的理解。

第二章:生存消费让学生了解生存消费的概念及其特点。

让学生掌握生存消费在个人和国家经济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生存消费的定义与概念生存消费的特点生存消费在个人和国家经济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存消费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生存消费的实例及影响。

2.4 教学准备教案、PPT、相关实例等。

2.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导入:讲解生存消费的定义与概念,强调其在个人和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

讲解生存消费的特点:介绍生存消费的特点,如必需性、稳定性等。

实例分析:展示相关生存消费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特点及作用。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讨论生存消费的实例及影响,增强学生的理解。

第三章:发展消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消费的概念及其特点。

让学生掌握发展消费在个人和国家经济中的作用。

发展消费的定义与概念发展消费的特点发展消费在个人和国家经济中的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展消费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发展消费的实例及影响。

3.4 教学准备教案、PPT、相关实例等。

3.5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包括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

3. 培养学生对个人消费行为的认知和评价能力,提高他们的消费智慧。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2. 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定义和特点。

3. 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如个人收入、商品价格、广告等。

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的概念、类型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2. 教学难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技巧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的概念、类型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技巧和策略。

4.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消费及其类型》相关章节。

2. 课件:消费的概念、类型及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3. 案例材料: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实际案例。

4.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资料和法律法规。

5.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引发学生对消费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消费的概念:阐述消费在经济学中的定义和重要性。

3. 介绍消费类型:讲解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定义和特点。

4. 分析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讨论个人收入、商品价格、广告等因素如何影响消费行为。

5. 消费者权益保护: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分析冲动消费、计划消费和必需消费的特点。

2.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消费者和销售员,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技巧和策略。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正确消费观念,提高消费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2. 消费类型的分类3. 各种消费类型的特点4. 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消费类型的分类及其特点,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

2.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的特点,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消费的定义、消费类型的分类及其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消费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消费素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消费及其类型》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实际的消费案例。

3. 教学课件:制作消费类型及其特点的课件。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消费有什么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消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新课讲解】1. 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师讲解消费的定义,即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活动。

强调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2. 消费类型的分类教师介绍消费类型的分类,包括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

3. 各种消费类型的特点教师讲解各种消费类型的特点,如生存消费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发展消费是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享受消费是为了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满足。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实际的消费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消费者的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观念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消费素养。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消费类型的特点和正确消费观念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六、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消费有什么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消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教师讲解消费的定义,即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活动。

高中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5篇)

高中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5篇)

高中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5篇)高中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模板(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及恩格尔系数。

本节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生活入手深入浅出同时又是对前两课商品货币价格的基本结构知识的提升,又是为后面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展开铺垫好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2、贷款消费难点: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贷款消费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临清第一中学的学生水平有一些差距。

有些学生上课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讲解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

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学生指导好他们如何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1、分组讨论法:影响消费的因素。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消费及其类型,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3.1《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完美版

3.1《消费及其类型》教学设计完美版

消费及其类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影响消费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列举例子分析,加深理解当前、过去、未来收入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2)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主要分类及其含义,重点把握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点。

(3)掌握消费结构的含义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4)了解消费心理的复杂性原因,怎样看待和评价主要的四种消费心理。

(5)知道为什么要坚持四大消费原则。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进行理论抽象的能力,提高参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2)通过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引发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消费结构”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4)在学习“消费心理面面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了解有几种消费心理,比较这几种消费心理的利弊,培养他们分辨是非、分析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针对今天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观念,有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

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的消费观念,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理性的消费者。

二、教学设计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难点(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2)贷款消费。

l消费:指消费者有意识地使用、消耗消费资料和劳务以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

这里的消费主要讲生活消费(即居民消费或家庭消费),指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消费目的),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途径)对消费资料和服务(消费对象)的消费。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1、居民的收入(最主要因素之一)(1)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两者是正比例关系)。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消费及其类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消费及其类型;2. 了解各种消费类型的特征和应用场景;3. 掌握消费类型的比较和分析方法;4. 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二、教学内容:1. 消费的定义及其类型;2. 实质性消费、生产性消费、特定消费和非特定消费;3. 消费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学以图示和生活例子来引入——有一个人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咖啡,但决定把这钱存起来。

这样他可以用省下的钱去买其他东西,以此类推。

立志消费,从自己喜欢的小事开始,可以比较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财务。

2. 概念解释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求或愿望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消费的类型实质性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基本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如食品、衣服、住房等。

生产性消费: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购买的用于生产或经营的商品或服务,如机器设备、办公用品、广告等。

特定消费:指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如婚庆用品、节日礼品、旅游等。

非特定消费:指一个人在随意、日常或习惯性场合下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如商场购物、旅游等。

3. 消费比较和分析方法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上升的百分比。

收入:是指一个人或家庭一定时间内从各种来源获得的货币或非货币的经济收益。

消费预算:指一个人或家庭预先制定的关于消费支出的计划,旨在通过控制消费,以达到更好的生活财务管理。

4. 实践学生们以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进行案例分析和总结,如个人投资、购买房地产、名牌产品等的消费行为。

四、教学反思此项课程可全方位探究学生成长过程的细节问题,探究人生技能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规划,为掌握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培养成长和优视运用的根基。

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们能对自己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形成良好的生活财务管理习惯。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1.2 教学内容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消费类型的分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消费的概念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1.4 教学步骤1. 引入消费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消费的意义和作用2. 讲解消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3. 介绍消费类型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消费行为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具体了解各种消费类型的特点和表现1.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自己的消费行为属于哪种类型,并思考如何合理消费第二章:生存资料消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存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生存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2.2 教学内容生存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生存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存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生存资料消费的概念数据分析法: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生存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2.4 教学步骤1. 引入生存资料消费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其定义和特点2. 讲解生存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生存资料消费的概念3. 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生存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4. 引导学生思考生存资料消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2.5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自己家庭的生活消费数据,分析其属于生存资料消费的比例,并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家庭消费第三章:发展资料消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展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发展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3.2 教学内容发展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发展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展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发展资料消费的概念数据分析法: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发展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3.4 教学步骤1. 引入发展资料消费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其定义和特点2. 讲解发展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发展资料消费的概念3. 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发展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4. 引导学生思考发展资料消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3.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分析自己的发展资料消费行为,并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发展资料消费第四章:享受资料消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享受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享受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4.2 教学内容享受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享受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享受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享受资料消费的概念数据分析法: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享受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4.4 教学步骤1. 引入享受资料消费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其定义和特点2. 讲解享受资料消费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享受资料消费的概念3. 通过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享受资料消费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4. 引导学生思考享受资料消费的合理性和重要性4.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自己的享受资料消费行为,并思考如何合理规划享受资料消费第五章:消费类型的划分与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培养学生分析消费行为的能力5.2 教学内容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类消费类型的特点及案例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引导学生理解消费类型的概念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消费行为属于哪种类型5.4 教学步骤1. 介绍消费类型的划分标准,让学生理解不同消费类型的定义2. 分析各类消费类型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种消费类型的表现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消费行为属于哪种类型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消费类型来合理规划个人消费5.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自己的消费行为,判断其属于哪种类型,并思考如何合理消费第六章: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6.2 教学内容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心理的概念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6.4 教学步骤1. 引入消费心理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消费心理的意义和作用2. 讲解消费心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心理的概念3.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消费心理来优化消费行为6.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其背后的消费心理,并思考如何合理引导消费行为第七章:消费观念与消费教育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观念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消费教育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消费观念的基本概念消费教育的重要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观念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观念的概念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消费教育的重要性7.4 教学步骤1. 引入消费观念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消费观念的意义和作用2. 讲解消费观念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观念的概念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消费教育的重要性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7.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自己的消费观念,并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第八章:消费政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政策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消费政策的基本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政策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政策的意义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8.4 教学步骤1. 引入消费政策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消费政策的作用和意义2. 讲解消费政策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消费政策的意义3.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8.5 作业布置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消费政策,分析其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作用,并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第九章:消费与生活品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消费与生活品质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9.2 教学内容消费与生活品质的关系如何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消费与生活品质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对生活品质的影响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9.4 教学步骤1. 引入消费与生活品质的关系,让学生思考消费对生活品质的影响2. 讲解消费与生活品质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消费对生活品质的影响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规划消费以提升生活品质9.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通过消费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并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计划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重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个关于消费及其类型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消费的基本概念、不同类型,以及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最新政治上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总汇3篇

最新政治上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总汇3篇

政治上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案总汇3篇一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高一学生2、学科:思想政治3、课时:14、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调查自己家庭的各项消费支出,了解家庭过去的消费内容和现今的消费形式。

二、学情分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消费者,与消费密切相关,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授课任务,但要能驾驭课堂,做到收放自如。

三、教材分析:在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这两个消费必备的条件后,教材顺理成章的引导学生认识多彩的消费,围绕消费这一中心,教材介绍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各种消费类型及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由居民日常生活的各种消费场景引出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并指出消费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对不同消费类型进行划分和分析,引出消费结构,并对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消费的基本类型,贷款消费的含义及适用情况;理解我们的日常消费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能力目标:深化对消费的认识,提高理解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培养从生活中归纳出经济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认识和看待我国的消费水平的现状以及变化。

?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与传统的消费方式相比,是不是一种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方式?恩格尔系数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

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直观教学、情景教学、小组比赛等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运用任务型教学。

自然导入,层层递进,注重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相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激励。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三组消费场景的画面8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消费标准是吃饱,90年代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讲究荤素搭配,更加注重营养现今,我们不仅在吃上动脑子,平时还可以旅旅游,健健身,上上网,陶冶自己的情操,增加生活的乐趣,消费变得多元化了。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教案.docx

消费及其类型教学教案.docx

《消费及其类型》教案一、教材分析:《消费及其类型》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 1.3 的规定 ,其中包含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的结构三个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了解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以及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

三、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四、教学难点:贷款消费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老太太与美国老太太在天堂里的对话》》师:这是以前的版本,折射出不同国家人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但时下在我们国家也流行着几个流行语“低碳族”“月光族”和“负翁族”。

“低碳族”秉着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原则,坚持“下班关手机,点菜要维 c,周末必出游,随手带垃圾”的消费理念,过着低碳环保的生活。

而“月光族”则工资月月被歼灭,坚持“有钱先享受,会花钱才会赚钱”的消费理念。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学设计

消费及其类型优秀教学设计

消费及其类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知道生产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及其内在变化规律;了解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以科学求实、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消费。

二、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理解消费的主要影响,描述几种消费类型。

三、学科素养培养本框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以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各项措施,前后间具有因果联系,进而明白发展生产力,提高收入,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也需要个人的努力,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公民参与意识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对于消费的类型,除了了解各种消费类型之外,还需要理解生产、发展、享受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从整体上看,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公民意识、社会参与、政治认同等学科素养。

四、知识导学(一)导入新课——回顾各个代结婚“三大件”(二)讲授新课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居民的收入(主要因素)(1)当前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前可支配收入多消费就高;当前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就低。

(2)未来收入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不乐观——节制(3)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瑞典50%的人拥有60%的财富美国 20%的人拥有50%的财富人均收入(美元) 人均住房面积(M 2) 人均电脑拥有量(台) 拥有郊外别庭比例瑞典 29640 80 0.75 50%美国 35060 64 0.4 35% 为什么美国人的收入高于瑞典,但所拥有的东西却比瑞典少了?[点拨1] 影响消费的因素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时间导学案(编号) 5富顺一中高2015级政治学科——《经济生活》导学案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命制:许宏审核:高一政治备课组课型:新授课【课题】消费及其类型【高考考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总体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及其特点。

3.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读书自学、自主探究)【知识清单】一、预习内容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__________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__________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3.______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一般说来,物价______,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_____,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㈡:消费的类型1.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____________和租赁消费。

2.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_________。

3.按照消费的______,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㈢:消费结构1.含义:反映人们___________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恩格尔系数: _____________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4.恩格尔系数的意义:由恩格尔系数可以大致推知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

恩格尔系数______,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______,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课前探究】课中探究案(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课中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一组幻灯片(比尔盖茨、泰森、乔丹与贫苦农民消费水平的差异)导入。

【课堂探究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情景一】“十一”旅游回来的聪聪问父母两个问题:1、为什么同样是旅游,我去的是本溪关门山,小强家去的是黄山,2、为什么同样是旅游,我家坐公共汽车,小明家是开私家车大胆展示:请你谈谈想法(可任选一个问题)【情景二】妈妈回答: 我们家的这个月只收入2000元,只够去关门山的。

小强家这个月收入6000元呢,所以他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大胆展示:从妈妈的回答中你能看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两家的消费?具体表现是什么?【情景三】爸爸回答:小明爸爸要涨工资了,所以可以贷款买车,开私家车去旅游。

我们家每月收入只有2000元,下个月收入可能会更少,所以要节省一点,还是坐公共汽车吧。

大胆展示:从爸爸的回答中你能看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两家的消费?具体表现是什么?【情景四】聪聪说:原来我们家的收入和他们有差距,如果大家都能象小强和小明家一样的收入,那就都可以考虑开私家车,去黄山旅游了大胆展示:从聪聪的感悟中你能看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消费?具体表现是什么?【情景五】聪聪的新问题: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为什么有人选择在平时出游,而不是在“十一”假期出游?大胆展示:谈谈你的看法。

1、居民收入(基础和前提)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2、物价水平(各种因素的具体表现请课后巩固)3、其他因素【课堂探究二】:消费的类型请你以交易的方式、消费的对象、消费的目为标准划分消费的类型,完成表格:表格一表格二探究三:(自主探究分钟,小组合作分钟)根据老师晒的各项支出,计算1998年和2008年恩格尔系数分别是多少。

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课中检测】(总结反刍、当堂检测)一、构建本节课知识结构体系:二、当堂检测:1、按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属于贫困生活,50%-59%属于温饱,40%-50%属于小康,30%—40%属于富裕,低于30%就是最富裕。

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7.8%,均比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

“吃饱肚子”不再是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它已经位于健康、娱乐、文化教育、旅游及其他生活享受。

上述材料表明()①城乡居民的消费以享受性消费为主②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开始向比较高的层次发展③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趋向合理④城乡居民已经树立了科学的消费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水平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高,这主要取决于A.东部地区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B.东西部地区人们的收入差距大C.东部地区人们的过去和未来的收入水平高D.东部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3.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但教育消费仍将是许多家庭较为沉重的负担。

教育消费属于()A.生存资料消费B.发展资料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D.脑力劳动消费4.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

”对话说明()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课后巩固案(自我完善、训练提升)1、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C.物价水平影响购买力D.收入差距影响消费水平2、物价水平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对此的正确理解是()A.在任何情况下,商品价格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反之亦然B.国家发布行政命令,降低消费品价格,是提高家庭消费的根本途径C.国家应限制消费品价格上涨D.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影响到人们的购买力3、钱货两清消费和租赁消费的最大区别是()A 商品的使用权即刻发生转移B 钱货两清消费会发生所有权的变更,而租赁消费的所有权不变更C 钱货两清消费附带保修责任,租赁消费不附带保修责任D 租赁消费适用于大宗物品的消费,钱货两清消费只适用于小件商品的消费4、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纷纷利用“十一”长假外出旅游。

这里的旅游消费属于()⑴劳务消费⑵生存资料消费⑶发展资料消费⑷享受资料消费⑸租赁消费A.⑴⑷⑸B.⑴⑵⑸C.⑴⑷D.⑶⑷⑸6.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7、材料一:见表1-1 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2710元,增长12.1%,比2006年高出7个百分点。

据测算,受粮食、油、肉、禽、蛋、鱼、鲜菜等价格上涨的影响,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购买者7类食品人均支出需增加144元,户均支出需增加484元(平均每月增加40元),占全部食品支出的10.2%,给低收入户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据上述材料,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原因。

【视野拓展】第三课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参考答案【课内探究】探究三答案:恩格尔系数越大,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就越高。

如果一个家庭,大部分的支出都是用于食品支出,那么其他支出就会受限制,就是说,恩格尔系数过大,生存资料消费过多,必将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从而使得消费水平变低。

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

【课堂检测】1、B2、A3、B4、C【课后强化】1. A2. D3. B4. C5. C6. B7.(1).材料一反映了2005年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

材料二反映了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提高,消费结构在改善,但城乡差距较大。

(2).材料一中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材料二中人均收入的增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结构随着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首先,近几年来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其次,我国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保持稳定,人口增长过快有所控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步实现由生存资料消费向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发展,因此导致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