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小学数学教学课例研究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3a4d0a10661ed9ad51f354.png)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使同学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在观察中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训练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同学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
3、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同学想学、乐学、会学。
4、对同学进行爱家乡的教育,并培养同学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口答:5+8=9+4=7+9=6+7=6+6=4+7=8+5=8+8=6+44=36-5=45+30=75-40=48-3=57+3=69-6=34+5=2、竖式计算:23+35=42+34=41+56=34+15=先让同学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说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过渡:有两个小朋友,课余时间喜欢集邮,请看(课件出示主题图)根据这两个条件提一个加法问题,用算式解答2、研讨算法同学回答师板书:34+16=这是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怎么计算?让同学考虑指名回答。
画小棒,竖式计算。
根据同学的回答相机板书和课件出示小棒图和竖式34+163、小结算法:相机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3)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4、试一试:5、想想做做1三、巩固练习:1、五一节有没有出去玩?(课件出示照片)这里是哪里?(九滨广场)我们宜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这里有几张是杨老师去游玩时拍下来的照片。
以后假期里到森林公园、宜园去领略一下我们家乡的自然风光,顺便拍一些照片留作纪念。
你们瞧,两个小朋友正在拍照了,这上面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怎么解决?2、好的环境需要我们来呵护,请看,一位游客正在扔垃圾呢!那两个小朋友正在浇花呢!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3、那些小朋友在干吗呢?告诉了我们什么?你会提加法问题吗?怎么解决?(捡废电池)。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b4bea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4.png)
第二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计算器。
3. 小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这些算式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呢?(2)学生小组讨论,尝试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教师请小组代表分享计算方法,并给予点评。
(4)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如下:第一步:将两个数的个位对齐,相加。
第二步:将两个数的十位对齐,相加。
第三步:将两次相加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教师请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答案,并给予点评。
(3)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活动材料。
(2)学生根据活动材料上的提示,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任务。
(3)小组内成员相互检查计算结果,确保正确。
(4)教师请小组代表分享活动成果,并给予点评。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教师出示拓展练习,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计算问题。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e48f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6.png)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的概念,准确进行“满十进一”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23个苹果,小红有3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知讲解1. 教师首先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原理,即从个位开始相加,如果结果大于等于10,则需要向十位进一。
2. 教师通过板书示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具体步骤,如:23 + 35 = ?先算个位:3 + 5 = 8再算十位:2 + 3 + 1(进位)= 6所以,23 + 35 = 583.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做几道类似的题目,然后请几位同学上台演示他们的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教师准备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及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进位”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练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对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直观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实物操作和具体例子,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进位”的概念可能有些困难,需要我们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去解释。
动手实践: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生动教案
![动手实践: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生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341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e.png)
动手实践: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生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并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能够在正确的方案下完成基础加法计算。
2.发现数学规律,提高逻辑思维,培养认真、细致的习惯。
3.提高学生的数量概念和数学运算技能,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2.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1.简单数学原理理解。
2.数字排列组合规律的发现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并示范了一道加法题目 37+58。
2.给学生分发练习纸,让他们在纸上计算72+36,43+85等加法题,每组道题目,计时三分钟,学生完成后交卷。
3.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张数字组合表(表格),表格里包含了1至9的数字,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这些数字以发现不同的加法算式,如17+45,19+62等等。
让学生在自由探索的基础上,用文字记录下其中的规律和重要结论。
4.由教师主持听课,学生通过交流展示他们在数字组合表上所得到的算式,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寻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5.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每组选出一人提交自己最成功的数学探究策略和思路,让其他小组同学通过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五、课堂反思通过这次探究式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基础的加法习题,还通过自由探索数字组合表,加深了对数字排列组合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学生也通过交流讲解的方式,加深了对算法和逻辑思维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最终形成了互相学习、共同探究的课堂氛围。
除此之外,教师还在小组合作环节设置了评价点评的环节,加强了学生的互动交流,形成了教学效果的持续性。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数学领域的深入理解,并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纳入到课程设计的主导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8fc19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f.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计算出结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进位与借位的概念。
3.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粘纸。
(2)素材准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4.教学过程:(1)导入:用彩色粘纸制作两位数卡片,将两位数的数字卡片与“十”、“个”字卡片分别粘在一起。
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来判断卡片上数字的大小,然后将卡片上数字读出来。
(2)引入:通过导入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两位数的数字大小,并了解到两位数由“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
然后,通过举例说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法的概念。
(3)操作活动: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根据算式说出结果。
然后,教师可分别以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每个组抽出一位同学来上台进行算式口算。
(4)归纳总结:通过学生口算的练习,教师将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汇总,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规律,引导学生记忆规律。
(5)拓展练习:教师出示两个加数的卡片让学生选出并准确地读出数字,然后教师快速写下要求学生计算的算式,并要求学生尽快写下计算结果。
(6)课堂小结:教师将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规律。
5.课堂练习与巩固:(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进行口算,并用书面形式将结果写出来。
(2)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其中的练习题。
(3)教师抽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并进行讲解。
二、反思: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活动较为多样化,通过引入卡片活动,使学生能够形象地认识到两位数的数字大小。
然后通过教师出示算式和学生的口算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能。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数学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5848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a.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數學教案設計
主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运用不同的口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小明家有25个苹果,小红家有37个苹果,他们两家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
(二)新知探究
1. 教师示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如拆分法、凑整法等,并讲解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
2.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践应用
1. 教师给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针对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 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自己设计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并解答。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自主探究。
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76d0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8.png)
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数学教案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独立完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提高运算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2.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垂直相加法)3. 实例练习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明今天买了5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0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式来解答。
步骤二:新知讲解1. 教师解释什么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并举例说明,如:15 + 27 = ?2. 教师教授垂直相加法,即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如果个位相加的结果超过10,则需要向十位进一位。
3. 教师边讲边示范,让学生跟着一起做。
步骤三:实践操作1. 学生自己尝试用垂直相加法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教师在一旁指导。
2.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检查,互相学习。
步骤四:巩固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目,让学生自行完成。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纠正错误。
步骤五:总结回顾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理解并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2. 通过作业和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https://img.taocdn.com/s3/m/e091ae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9.png)
优秀教案分享: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加法。
2.提高学生的加法口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的口算方法及两位数的加法。
2.教学难点:两位数的加法需要注意进位问题。
三、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预习的两位数加法题背下来,然后当堂随机抽几道题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及图表来引入课题,让学生先回顾之前学过的两位数的加法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两个两位数相加。
3.讲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详细地讲解两个两位数相加的口算方法,重点讲解十位数及百位数进位的方法,逐步让学生理解两位数相加的过程。
4.教学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做些口算练习,如下:1)68+27= 2)35+77= 3)49+86=4)63+23= 5)45+39= 6)57+48=5.教学巩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列出两个两位数相加的式子,注意每一位数的对齐,然后逐位相加,最后将结果写在下方。
6.教学反思尽量用具体的语言,让学生理解两位数相加的口算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多次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在教授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巩固练习和课堂互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帮助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口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引导,让学生增强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口算能力。
同时,还应该注重课堂互动,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性,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小学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小学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e0cd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c.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小学数学教案:
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提升其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操作方法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1、板书法
2、讲解法
3、让学生自主解答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老师拿出一张纸,上面写有两个数:34、21,告诉学生这两个数相加等于多少,要求学生自己在脑海里计算出来。
然后让一位学生回答,再请另一位学生验证是否正确。
二、讲解
1、引导学生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
通过板书法,让学生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让他们明白每个数都可以分解成十位数和个位数的和。
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两位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2、讲解加法
让学生通过计算,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规律。
列出两个数,然后分别相加十位数和个位数,再将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三、让学生练习
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题目,例如:52+34=?、89+27=?、
42+58=?等等,让他们自己尝试解题,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掌握。
四、巩固
让学生自己出题,让同学回答,这样能够更好地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并且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五、总结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他们对于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为以后更高级的数学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8cda5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7.png)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在不进位的情况下,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和思维逻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不进位的情况下的计算。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整体观念,并正确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相关的教学内容。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绘图纸、贴纸等学习辅助工具。
3.教学环境:保持教室安静整洁,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4.教学实施:设计好教学内容和方法,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和手段。
四、教学步骤:1.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会通过复习两位数的认识和加法计算,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两位数和加法运算,讲解在不进位的情况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示范一些具体的计算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律。
3.实例演练(1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几个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实例演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正确解答问题。
同时,教师会指导学生注意计算细节,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4.练习巩固(2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目或者工作纸,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的问题。
5.温故知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本课的重点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
6.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表扬表现良好的学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引导和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学生表现积极主动,参与度高,但仍需加强对学生的巩固训练,帮助他们深化学习。
教育心得: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的备课与反思
![教育心得: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的备课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b3201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e.png)
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体验和成长。
我在备课和反思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我在教授小学三年级数学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我对这个教案的备课和反思。
备课过程第一步:课堂目标明确。
我首先确定了这节课的目标和能力。
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以及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能够写出计算式,并能解答相关问答。
第二步:教材讲解接下来,我浏览了教材的内容,了解了这个主题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
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解释了各种加法技巧及其底层逻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概念。
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课程的引导过程中,我让学生一起想出实际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们。
我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提出的问题,并尝试用一个完整的计算式给出答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第四步:检查学生理解我在讲解完毕后进行了回顾,以确保学生对概念有透彻的了解。
我给大家分配了课后作业,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并在下一周的课程中共享他们的答案。
反思过程在上完这堂课后,我返回了教室,反思了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过程。
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第一步:学会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每个概念,并正确无误地执行计算。
第二步:学会引导学生我让学生思考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激励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并且确保学生可以理解核心概念。
第三步:学会关注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强调细节部分的操作,确保学生不会出现语法问题,从而使每个问题各得其解,不出现误解和误判。
此外,我还总结了下课堂上已知名称中的重点概念,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结论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谈到了我在备课与反思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学习文档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学习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e47dbfe2cc58bd63186bd6f.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案例与反思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
教材以“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准备去鸟岛乘船”为素材引导学生在现实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算法,在多种口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
我班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掌握得较好,90%的学生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所以我认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难题,能通过自已的努力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即使最差的学生也会用想竖式的方法来进行口算。
为此我设想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完善——多项训练巩固提高”的程序开展教学。
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使学生体验运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2——93页的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迁移、转化”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适合自已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课前热身: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随便选几题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方法。
) 9+16 24+70 90-40 56+5 77-4 57+9 53+20 30+7064-40 82-8 98-9 25+9 79-70 9+60 44+5 47+20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你们喜欢春天吗?我们一起欣赏春天吧!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正是春游的好时间。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2f404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3.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9、10页。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时主要教学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同时还适当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计算能力较二年级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经验和数学学习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放在这个阶段学习,承接了二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内容。
新的课程也是在二年级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二年级知识关联密切。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既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也需要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逐步熟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从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口算方法。
2、在讨论交流中体会算法多样性,优化算法。
初步发展分析、比较、推理等能力,增强数感。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与他人交流,能够认真倾听他人想法。
获得一些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算法多样性,优化算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播放课件)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课题)。
2、(播放课件)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我们一起来看几道计算题。
(1)复习巩固26 + 30 = 48 + 20 = 49 + 10 =56 + 3 = 24 + 9 = 78 + 9 =(2)在()力填上适当的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24 =() + ()28 =() + ()35 =() + ()46 =() +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3312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5.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优秀教学教案优秀8篇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篇一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在用竖式计算时只是形式不同,但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是很大。
教学时,由于是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出示算式之后,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计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
这节课虽然算理相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两方面的教学内容:1、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规范;2、竖式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规范学生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我都要严格要求。
利用“个”、“十”的字样指导学生区分个位和十位,得数也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新授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要注意: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
一节课下来,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竖式写法基本规范、整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数位对不齐,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
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笔算:743366589指名板演,反馈,说说笔算方法。
3、列式计算。
4个21的和7个56的和3个48的和20个21的和20个56的和60个48的和引出课题。
二、教学新知。
1.引入例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学资源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学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3ae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5.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学资源教案。
一、课程背景学科:数学学年:小学二年级主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应当了解两位数是由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的,十位数可以看做是10个个位数,即10的倍数。
(2)学生应当熟悉两个两位数相加,需要先把个位数相加,需要进位时在十位数加1。
(3)学生应当能够将这种数学运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能力目标(1)学生应当能够通过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应当掌握数学口算的技巧。
三、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教学(1)引导学生认识两位数,了解两个两位数相加的规则。
(2)讲解数学运算中的进位规则。
(3)模拟运算过程,让学生理解进位规律。
2、数学运用教学(1)让学生通过实际场景,例如超市购物等来巩固知识。
(2)布置实际任务,例如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份商店清单,要求学生自己计算物品的总价。
四、教学资源1、教学视频可以通过制作视频来教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和技巧。
在视频中制作具体的场景来让学生更加理解和记忆。
2、数字游戏数字游戏是教授数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作数字游戏来教授和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游戏,要求学生根据数字卡片进行加法运算。
3、精美PPT通过制作精美的PPT来巩固数学知识,PPT中可以制作互动场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考虑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例如购物,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商品的总价。
2、数字卡片游戏通过制作数字卡片来让学生自己掌握两位数相加的规律,进而对数学运算有更好的理解。
3、教学视频学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了解两位数相加的规律和技巧。
4、练习与实践可以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具备更好的数学口算能力,在实践中掌握并应用这种数学运算。
六、总结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数学运算进行教授和巩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们。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游戏,教学视频和精美的PPT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掌握的知识。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范文
![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698e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c.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生活实例,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概念。
2. 讲解:教师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教师给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巩固: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具和实物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并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运用情况。
3. 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2. 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可能会有哪些情况?3. 引导学生实践: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在下一节课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学习教学学习设计及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学习教学学习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fae39ed16fc700aba68fc81.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课方案1教课目的: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识题,整理、剖析数据,解决实质问题。
4、培育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升思想的灵巧性。
5教课要点:6、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7、能够依据详细状况选择适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课难点:培育学生的口算能力。
8教课过程:9一、情境导入:10 1.你认识这些动物吗?东北虎大熊猫丹顶鹤蜥蜴11 2.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1226+30 48+20 49-20 56+3 28-913二、研究新知14、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鸟类98爬行类 25中国独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十位满十,怎么办??98+25=2、中国部分动物已知种数鸟类37 6爬行类28 4爬行类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你能估量吗?376+284=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察看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报告。
(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发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 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怎样计算?相互沟通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经过察看我们知道35+34 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可是我们能否能够把它们转变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而后进行计算呢?假如能够怎么计算?生:能够把此中的一个加数拆分红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方34能够当作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类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生1:还能够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当作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生2:除此以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而后进行计算也很简易,3 4看成30+4,35当作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1《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分析
![21《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d811a17fd5360cbb1adb4f.png)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分析(第8~15页)教材说明本小节集中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教材通过情景图引出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不进位加法,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两组“做一做”题目,主要解决竖式计算的对位和计算顺序问题。
进位加法,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集中解决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
并在教科书第12页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
本节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高度重视新课的引入,通过情景图引出两位数加法计算,对全单元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二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全节教材紧紧围绕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进行,通过例1和例3两道例题分散竖式计算中“对位”和“进位”的难点;三是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把计算融入观察和摆小棒的活动中;四是在教材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必要的提示,如在例1和例2以及例3的教学中,教材都提示学生先观察乘车的插图,再摆小棒,然后按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在总结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时,还提示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合作研讨和交流。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并根据画面内容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
2.突出各道例题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例1重点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计算顺序问题,例3集中解决如何进位的问题。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在不进位加法教学中充分利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旧知识;在进位加法教学中充分利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旧知识。
4.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操作活动促进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特别是在进位加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进位和怎样进位等问题。
5.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研讨总结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重点突出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不必要求学生记忆法则的运算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
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 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 3 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 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 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 1.
此促进学生自觉的学习,主动改正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帮
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策略
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
选择与设计
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
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
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 8 页主题图。 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二、1 教学例 3。
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学生
就敢想,敢说。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教学中又很
难摆脱传统的束缚。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从以下方面
来突破:1、计算教学中算理是心脏,在教学中必须要正确
地传导,但是算法可以是多样化,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
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口算方法,拓宽学生的思
课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在备课时我都经过了缜密的
思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
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
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
通过让小学在小组内讨论口算的方法,结果在汇报时学生
都热衷于找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然后学习两位数加两位
随堂练习
五、课例研究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 100 以内口算的延
综述
续,是在 100 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
口算,不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
的基础。例如,一位数除多位数,试商时从被除数里减去
除数和商的积,如果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
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这一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
好的倾听习惯。
三、学生学习
二年级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
能力分析
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因此,我针对本班学生好动、
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行为习惯差等实际情况和好胜心强
的特点,对症下药,采取多鼓励,常激励的教学手段,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 P11 做一做。学
2、完成 P12 做一做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 3、完成 P13 第 4 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 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 获?教师引导梳理。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 法。
路。2、练习的形式多样化,课堂上我没有用传统的口算卡
片练习,因为现在的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
便,我利用蝴蝶动画、海洋动画、打扑克游戏,为学生创
设了一系列的口算练习机会,学生在练习时不觉得枯燥无
味。
课题研修人
任教学科
小学数学
教学课例名称: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教材分析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 100 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
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