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31例
![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31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677f4e69eae009581bec70.png)
例, 选取 夹脊 、 门、 中等 穴施 行 温针 灸 , 配合推 拿 手法 治疗 ; 照组 2 例 给 予 西药治 命 委 并 对 8 疗。 结果 : 疗组 总有效 率 9 . 。 示 : 治 68 提 温针 灸配合推 拿 治疗 重症肌 无 力具 有 温经通 络
、
益 气养血 、 骨健 肌 的作 用 。 壮
讨
论 祖 国医 学认 为黄 褐 斑 的病 因 与脏 腑 功
温 针灸 配 合推 拿 治疗 重 症肌 无 力 3 1例
杨 斌 贾成文 殷可婧 李芳 琴 陕西 中医学院 (1 0 6 7 24 )
摘 要 目的 : 察 温针 灸配合 推 拿 治疗 重症肌 无 力 的疗 效 。方法 : 9例 患者 随机 分为 治疗 组 3 观 5 1
阴阳失调 , 血不 和 , 滞血瘀 , 脉不 畅 , 血不 能上 气 气 经 气 荣 于面 而致 黄褐斑 形成 。 膈俞 是八 会穴 中 的“ 血会 ” 它 ,
于6 mm×6 mm 的胶 布上 , 于耳 穴并 按压 。嘱患者 每 贴 日按 压 3 ~4次 , 次 2 3 n 以 耳 部 微 热 , 痛 为 每 ~ mi , 微
表 2 治疗组 前后及 对 照组 血清 性激 素水 平 变化
[] 罗小光 , 4 杨
2 0 . 3 2 :O —5 . 0 7 1 ( ) 1 9 1 O
勤 .灯 盏 花 与 中 药 内 服 外 敷 联 合 运 用
对 女 性 黄 褐 斑 患 者 血 清水 平 的 影 响 r].中 国 中 医 基 础 杂 志 , J
[] 杨同平、 志愿 六味地黄丸对 7 5 徐 1例 女 性 黄 褐 斑 患 者 血 清雌 二 醇 水 平 的影 响 [] 国 医论 坛 ,0 7 2 () 3 . J. 2 0 ,2 5 :0
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
![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https://img.taocdn.com/s3/m/cb889f6325c52cc58bd6befa.png)
中医中药凄未东姿鬟豢未至强蕊至歪蟹至i曼曼矍璧熬;黧黧星篓羹篓黑至W至or至ld系H至ea至lth垂D至ig爰es未t M捌e垂di歪ca至l P至er未i o壶di c垂al鎏臻豢;针刺治愈重度眼肌无力记实杨玉兰杜娟李坤久【中图分类号]R25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4--0156--01【摘要】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造成视物障碍,中气下陷,风邪入侵,面部经络所致.【关键词】针刺;重度眼肌无力;治愈重症肌无力中医称上胞下垂.造成视物障碍,中气下陷,风部取穴,疏通局部经气.邪入侵,面部经络所致.病例1:患者林某,男性.64岁,职业:内蒙古医院主任医师.初诊时间:1992年3月16日.主诉:右眼睁不开半年余。
病史:半年前右眼不适有异物感,随后睁不开伴有头疼,面部肌肉抽搐,经北京上海等地医院检查确诊为右眼重度肌无力,眼脸下垂。
曾用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无效,于1992年3月16日来我门诊针灸治疗.查:右上眼脸完全下垂,睁不开,上下眼脸完全相接无裂缝。
平视时看不到跟裂,可见右部面肌轻度抽搐,脉弦缓.诊断:重度眼肌无力.针灸处方:睛明,太阳,阳白,风边,太冲(健),合谷(健).针刺方祛:先刺主穴,腈明穴,用切指行进针法,固定局部,将针准确地刺人5.8分依次刺阳白穴,向下平刺透鱼腰,针尖刺至眼框上孔即鱼腰穴.风池穴针尖刺至健侧眼球方向刺1-5~2寸.太阳穴,直刺至S~8分深,或放血刺。
合谷,太冲均直刺0.5.1寸,留针30分钟用无菌干棉球压住针孔防止出血.出针后,病人右眼可轻微睁开,平视时可见眼裂.第二次针灸后,眼裂增宽。
第三次针刺后这为主任医师高兴的说:“半年来,我第一次能看书了。
”经五次治疗,右眼能自如地睁闭,眼裂和健侧同等宽大,完全恢复正常.经随访至今未复发。
这位主任医师握着我的手说:“祖国医学的深奥、巧妙、神了,我可真信服了。
”方解:睛明穴是治疗眼科疾病的主穴、太阳、阳明、少阳经脉均循行于面部,能宣泄患部的郁热,睛明穴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阴跷脉,阴跷脉五脉的交会穴,有疏通经脉眼部经气的功能,故能治疗眼科诸症.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经脉通过头部最常用穴.太阳穴是经外奇穴,可清目止痛。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52f977af1ffc4ffe47ac82.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导语:针灸是我们中医疗法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我们不但可以采用针灸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采用针灸来起到减肥美容等作用,所以针灸的治疗方法深
针灸是我们中医疗法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种,我们不但可以采用针灸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采用针灸来起到减肥美容等作用,所以针灸的治疗方法深受人们的喜欢,很多疾病我们都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疗。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采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疗呢?答案是肯定的,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本病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等原因而使脾胃气虚,倦怠乏力。
本病隶属中医“虚劳”范围。
辨证最初常为一侧或两侧的眼睑下垂,于傍晚疲劳时出现,伴有复视,经一夜休息后症状可好转或消失。
随后出现颈肌、肩背肌肉、上肢肌、躯干肌和下肢肌无力,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
症状的暂时减轻、缓解、复发和恶化交替出现,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治则本病治宜健脾益气。
穴取阳明经、任脉经为主。
针灸主穴:足三里、关元、气海。
配穴:眶睑下垂加配阳白、风池;颈项无力加配风池、颈夹脊;上肢无力加配肩髃、曲池、合谷;下肢无力加配环跳、伏兔、阳陵泉、太冲。
注意事项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疾病,需坚持长期治疗。
2.如出现呼吸肌麻痹,以及影响心肌时需及时抢救。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那就是针灸了,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申脉、照海为主穴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9例
![申脉、照海为主穴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9例](https://img.taocdn.com/s3/m/7d094dee910ef12d2af9e799.png)
明( 腾 喜龙 ) 试验 阳性 。满 足 ( 1 ) + 任何 以上 2个条 件 ( 眼肌 型 ) 。予 E l 服溴 吡斯 的 明片 ( 剂 量 不详 ) , 服 药
胡某 , 女, 2 8岁 。2 0 1 2年 5月 l 1日初诊 。
主诉 : 眼睑轻 度 下垂 2月 余 。病 史 : 2月前 患者 复视, 于某 医院就 诊 , 诊 断 为外 展 神经 麻 痹 , 治 疗 一
故 来 我 院就 诊 。刻 诊 : 双 眼 睑 下 参照 B a t o c c h i 的诊 断标 准[ 1 : ( 1 ) 不 段 时 间 后 未 显 效 , 朝轻 暮 重 , 且 外展 不 能 , 伴 复视 , 神疲乏力 , 劳 累 同程 度 的 波 动 性 或 晨 轻 暮 重 的 眼 外 肌 无 力 ; ( 2 ) 垂, 吞咽 、 咀嚼 、 构音均无异常 , 建议 到 哈 医 大 A C h R — A b滴 度 升 高 ; ( 3 ) 异 常神 经 电生 理 ( R N S和, 后加重 , 1 . 2 诊 断标 准
选用 1 . 5寸 毫 针 , 针刺深度 为 0 . 5 ~ O . 8寸 , 根 据 病 情 1 3 %, 高频 电刺 激时递 减 3 5 %, 疲 劳试 验 ( + ) , 新斯 的
+ ) 。西 医诊 断 : 重症 肌无 力 ( 眼肌 型 ) 。中医 运用 -  ̄ 1 , / 泻 手 法 .每 日针 刺 治 疗 1次 ,每 次 留 针 明试 验 ( 上胞 下 垂 证 。辨 证 : 髓海 空 虚 , 筋 肉失 荣 。治 4 0 mi n . 每隔 1 0 a r i n行 针 一次 , 每 次行 针 3 a r i n , 1 5 d为 诊 断 : 1 个疗 程 , 共 治疗 2 6个 疗 程 。
重症肌无力梅花针疗法
![重症肌无力梅花针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79f494fab069dc50220180.png)
重症肌无力梅花针疗法
重症肌无力是因神经-肌肉接头间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中医"痿证”范畴。
临床主要表现在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缩(下肢尤多)和眼外肌无力,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严重者危及生命。
多因湿热侵淫,气血不运或脾胃亏虚,精微不输或肝肾亏损,髓枯筋疫而致本病。
重症肌无力梅花针疗法一
叩刺部位:九连环(位居背正中线,即第1、3、5、7、9、11胸椎棘突与第1、3、5腰椎棘突之下方凹陷中,共9穴)、阿是穴。
操作规程四种类型均用梅花针叩刺九连环穴.每穴叩刺部位呈鸡蛋大的圆形,从内到外.施以轻度至中度手法叩刺,每日叩打1次,然后再叩刺患部(阿是穴),如眼肌型即在眼周围叩剌,以局部红晕微出血为宜。
操作间:隔每日1次,缓解为止。
主治重:症肌无力。
技市重症肌梅花针疗法二
叩刺部位: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脾虚湿热型配阴陵泉、大椎、曲池;脾气虚弱型配气海、百会;肾阴亏虚型配肾俞、太溪、然谷;眼肌无力配阳白、攒竹、丝竹空、合谷、申脉;咽喉肌无力配廉泉、人迎、列缺、照海;上肢肌无力配肩髃肘臂腊、曲池、手三里、
合谷;下肢肌无力配环跳、承扶,髀关、伏兔、血海、解溪。
操作规程:对上述所选穴位施以轻度叩刺为宜。
操作间隔:每2~3日叩打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重症肌无力。
刘小斌教授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
![刘小斌教授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daaacfb90975f46527d3e190.png)
刘小斌教授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 刘小斌教授 2008 年 7 月 21 日(第一次)5 克 2008 年 11 月 10 日(第五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克 柴胡 10 克山萸肉 15 克 淮山 30 克云苓 20 克杜仲 15 克 狗脊 15 克 甘草 5 克陈皮 5 克 2009 年 1 月 17 日(第七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 山慈菇 15 克 杜仲 15 克 肉苁蓉 15 克 石斛 15 克 甘草 5 克 陈皮 5 克 2009 年 5 月 23日(第十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 柴胡10 克山萸肉 15 克杜仲 15 克 甘草 5 克 陈 皮 5 克 肉苁蓉 15 克 千斤拔 30 克 茯苓 20 克 2009 年9月14日(第十三次) 北芪 60克 五爪龙 60 克 党 参 30陈皮 5 克 2008 年 9 月 6 日(第三次) 北芪 60 克 五 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 麻 10 克 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石斛 15 克杞 子 20 克菟丝子 15 克 淮山 30 克 甘草 5 克陈皮克 肉苁蓉 15 克 石斛 5 克 杞子 20 克 甘草 5 克 五爪龙 3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 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 杜仲 15北芪 60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夜交藤30 克谷芽30 克2010 年 2 月8 日(第十五次)北芪60 克五爪龙60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杜仲15 克肉苁蓉15 克2010 年8 月7 日(第十七次)北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杜仲15 克制何首30 克2011 年7 月23 日(第十八次)北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克甘草 5 克陈皮5克茯苓20 克山药20 克石斛15 克女贞子15 克制何首乌30 克2012年3月17 日(第十九次)黄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熟党参30 克白术15克当归10 克广升麻10 克柴胡10 克酒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盐杜仲15克肉苁蓉15 克石斛15 克稻芽30 克千斤拔30克2012 年12 月31 日(第二十次)黄芪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柴胡10 克酒萸肉15 克甘草 5 克茯苓15 克山药20 克石斛15 克千斤拔30 克五指毛桃60 克熟广升麻10 克陈皮 5 克制何首乌30 克。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4cf89d5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c.png)
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重症肌无力【概述】重症肌无力是自身乙酰胆碱受体(AChR)致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所致的慢性疾病。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三型:眼型、延髓型、全身型;部分患者可呈混合型。
主要症状特征有受累横纹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治疗后部分可以暂时恢复和改善,不同型的症状特点不一,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发病率为(0.5~5)/10万人口。
20~35岁患病最多。
男女均可患病,女性多于男性。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的“痿证”、“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与脾、胃、肝、肾等脏腑有关。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主肌肉四肢。
肝藏血,主筋。
肾藏精,主骨生髓。
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水谷精微生化乏源,则肌肉失于充养;日久元气大亏,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得不到后天的补充,则髓枯骨痿。
【诊断要点】1.以受累骨胳肌群的易疲劳,病情波动为特征。
90%的病者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多数病人在首发症状出现后l~2年内逐步累及延髓肌、面肌、颈肌和四肢肌肉。
眼型患者可有眼睑下垂、伴斜视、复视;延髓型患者可有声音低弱带鼻音、进食呛咳、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自鼻孔流出,咀嚼肌及面部表情肌无力;全身型患者全身所有横纹肌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可有四肢肌无力、易跌、上楼困难,严重者因呼吸肌无力,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2.部分病者可伴T3I4异常。
63%~95%的患者血清中抗AChR抗体增高,单纯眼肌型病者的阳性率约为30%。
3.胸腺CT、MRI和纵隔充气造影,可见90%以上病者伴有胸腺异常。
4.可疑病人可作疲劳试验、药物试验以帮助确诊。
5.若仍不能确诊者可作肌电图、重复电刺激(衰减在10%以上)。
【辩证分型】1.脾胃虚弱症状: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https://img.taocdn.com/s3/m/f18e41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7.png)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以及免疫功能来改善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供参考:
1. 参葛养阴方:
人参、葛根各10克,黄连、栀子各6克,黄连粉2克。
水
煎服。
2. 补肺益气方:
麦冬、黄芪各15克,百合、柴胡、黄连、土茯苓各10克,
生地、南沙参各20克,参麦冬原方适量,煎服。
3. 活血化痰方:
川芎、土茯苓各15克,温疟草、橘皮、车前草各10克,广
陈皮、甘草、红郁金、木瓜片各5克,生姜适量。
水煎服。
4. 养阴滋肾方:
枸杞子、黄耆各15克,山药、淮山药各30克,沙参、麦冬
各10克,水煎服。
请注意,中药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治疗重症肌无力还应结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以及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
廉玉麟主任针药并用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廉玉麟主任针药并用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718b0f704a1b0717fd5ddfb.png)
赵 颖 王 , 琪2
(. 津 中医药 大学第 一 附属 医院 , 1天 天津 309 ;. 0132 天津 中医药大 学 , 津 309 ) 天 0l3
关键词 : 药并 用 ; 针 重症肌 无力 ; 医经验 名
中图分 类号 :292 R 4 .
针灸 临床杂志 20 09年第 2 卷第 0 期 5 3
感。留针 3 i。新 明 l 0mn 与攒竹为一对 , 接通 电针仪 , 连续波 , 频率 3} , I 强度以患者感适宜为度 , z 要求眼睑 出现明显的有节律 的跳动。配穴用穴位注射法 , 明 新 2 用丹参注射液, 球后穴用弥可保注射液或维生素 B2 l 注射液( . 05 )脾俞、 , 肾俞穴用黄芪注射液 , 每穴
胫骨内后缘进针 , 施捻转补法 l I 。其余各穴均常规 l In i
手法 , 刺得 气 后 , 捻 转补 法 lmI 针 施 i。睛 明穴 起针 时 l
手法宜轻 , 消毒 干棉球 轻压针孔 1 i, 用 —3rn 防止 出 n 血。每天 1 , 次 治疗 1 次为 1 2 个疗程。
至半 月一次 。至今 已有 2年 多 , 现左 右 眼矫 正 视 力一
俞穴脾俞、 肾俞 , 以益肾健脾。本方标本兼顾 , 重在 眼 区。操作上, 也是强调体针与穴位注射相结合 , 针药并
用。
从 以上 3例 医案 可 以发 现 , 治性 眼底 病 , 多病 难 大
程较长, 病情顽固, 容易反复, 以速效 。所 以必须让 难 患者明白, 第一步是控制病情发展 , 第二步才是改善症 状 , 要坚 持才 能取 得 较好 的疗 效 , 者 要 有信 心 。 一定 患
12 药 物治疗 .
作者简介 : 颖 (94 , , 赵 17 一)女 主治医师 。 主要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诊治思路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诊治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a53969054a7302768e9939d2.png)
【 关键词 】 重症肌无力 ; 腑经络辨证 ; 脏 中医 中重症
di1 .9 9 ji n 10 o:0 3 6 /.s .0 6—15 .0 1 0 .9 s 9 9 2 1 .13 0 文 章 编 号 :0 6—15 ( 0 1 O 0 2 10 9 9 2 1 )一 1— 3 5—0 2
迟缓 。
无 力 疗 效 相 比均 有 显 著 差 异 ( 0 0 ) P< .5 。 2 确 立 “ 理 奇 阳 , 奋 阳 气 。 畅 络气 ” . 温 振 通 的治 疗 大 法 2 1 “ 经 , 元 虚 损 ” 重 症 肌 无 力 的 发 病 之 本 。人 体 除 了 十 二 经 脉 . 奇 真 是 运行 气血环流至全身各处 , 又有 奇经八 脉参 与。奇经八脉在 人体 中起着 “ 主 导”、 支配” “ “ 、 调节”、联 系” “ 的作用 。奇 阳亏虚 , 肾阳不 足, 四肢疲乏无力 , 畏寒肢冷 , 阳气 主 动 作 用 减 弱 可 见 胞 络 不 荣 则 眼 睑 下 垂 、 球 转 动 不 灵 活 休 眼 息后 阳气得复而病情 减轻 ; 肾阳亏损 则 肾气 的蒸腾 气化 减弱 , 阳不升 浊不 降 , 机紊乱 , 喉不通畅 , 呼 吸浅表 , 重时 还有可 能饮食 水发 呛、 气 咽 见 严 言语 含糊不清等问题。奇阳亏虚 , 一身 阳气虚 少 , 法推动 , 无 以至 于影响 脾的运 化和肾的气化 功能。《 问 ・阴阳应象 大论》 云: 阳主动 , 素 所 “ 阴主静。 奇 阳 ” 虚衰 , 主振奋 向上 , 向外的功 能减退 , 全身活 动部位 则会 出现缺 少活力 的表 现, 如眼睑下垂 、 构音不清 、 呼吸费力 及肢体 无力 。重症肌 无力 患者肌无 力 朝轻暮重 , 中医理论上讲 , 从 清晨至上 午为 阳气生 发旺盛 , 虚少 的奇 阳刚可 以温煦经脉 , 下午至 入夜 , 阴气渐盛 、 阳气渐 衰则虚少 的奇 阳尤为衰弱 , 温煦 的功能逐渐就减少 了, 使病情加重。 由此可见“ 奇经 , 真元虚损” 乃是导致 重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f7ef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d.png)
重症肌无力中医治疗方法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和疲劳。
传统中医认为,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气血不足、肝肾不足、脾胃虚弱等原因所致。
因此,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调理气血、益肝肾、健脾胃。
首先,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
中医药中有许多药物可以调理气血、益肝肾、健脾胃,如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功能,增强肝肾脾胃的功能,从而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方法之一。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同时,针灸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疲劳感,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推拿按摩也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肝肾脾胃的功能,改善肌肉无力的症状。
同时,推拿按摩还可以放松肌肉,缓解疲劳,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气血、益肝肾、健脾胃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方法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当然,在进行中医治疗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方面的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在进行中医治疗时,患者应该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遵医嘱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2d09e0c22590102029d95.png)
重症肌无力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案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与横纹肌之间传导障碍的一种慢性疾患。
这种病多发生于15~35岁的女性。
最突出的症状是受累的横纹肌活动后疲乏无力,而休息后又有程度不等的恢复。
病人早晨起床时情况较好,到了夜晚,肌肉无力的情况就加重。
横纹肌长期异常疲乏无力,“不能随意运动。
各个病人受累的肌肉不同,同一病人不同对期受累的肌肉也不同。
最多见的是眼肌无力(眼睑下垂)或肢体无力。
具体症状有:眼睑下垂,眼球歪斜,转动障碍,复视,面肌无力,说话无力:闭目无力,咀嚼、吞咽均无力(吞咽困难),下颌下垂无力闭合,颈项抬不起,喝的水可从鼻孔中流出。
呼吸道的分泌物无力咳出,可引起窒息。
四肢无力的症状最早表现为上肢疲乏无力,如洗脸无力,梳头无力,继后又感到下肢无力,,步行艰难。
多数患者的病倩时轻时重。
少数患者病情逐渐发展,可导致全身肌肉无力。
如果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呼吸困难)也可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理,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
病人常伴有全身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感染、情绪刺激、过度疲劳、创伤、分娩、应用某些药物(奎宁、奎尼丁、巴比妥类等)也可以诱发重症肌无力,或促使病情加重(应用氯丙嗪、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均能使病情加重)。
在临床工作中,对重症肌无力病人要注意护理,嘱病人要避免疲劳,并要预防和及时治疗各种感染。
病人的生活环境要稳定,平时应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重症肌无力属于祖国医学的“痿症”范畴,认为元气败伤,精虚血虚,导致“痿蹩”。
临床上分为“脾气虚弱”、“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几种类型。
1、脾气虚弱型: 除了具有上面所说的“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外,还有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的表现。
处方:黄芪30克,人参30克(嚼服),白术2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
水煎服。
2、肝肾阴虚型:除了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外,还有头昏、目眩、遗精等表现。
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59例
![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159例](https://img.taocdn.com/s3/m/0dcc1ae60975f46527d3e161.png)
近以试 温度 。每 日1次。 耳穴贴压法 : 据 国家 技术 监督 局 19 依 9 2年公 布的 《 中华
重症肌无力属 中医 “ 上胞 下垂 ” 范畴。先天者 由于禀赋不 足, 肾气 虚弱 , 命门火衰 , 致脾 阳不足 , 脾主 肌肉” “ 失职而致 。
后天者 由脾虚 中气 不足 , 肉失养 致 睑肌无力 ; 筋 或肝 虚血少 , 风邪外袭 , 于胞 睑 , 客 阻滞 经络 , 脉失合 , 血运行 不畅 , 筋无 力 的易 患年龄在 2 —5 1 0岁 之 问, 占总例数 的 8 . %。3 24 0岁 以下共 6 0例 , 全部治愈 , 治愈 率为 10 3 ~ 0岁共 8 0 %;1 5 5例 , 治愈 5 4例 , 5 治愈率为 6 . % ; 35 0岁 以上共 1 4例 , 愈 3例 , 愈率为 2 . % 。经 统计学 处 治 治 14 理, 各治愈率 之间有显著 性差异( 0 o ) P< .5 。提示年龄越小疗 效越好 。
深等特殊姿势 。朝轻暮重 , 神疲 乏力 , 劳累后加重 。新斯 的明
试验阳性。
单侧上胞下垂者 , 可伴 有其 他眼 外肌 麻痹 , 目偏视 , 视一
为二或瞳神放大 。 辨证分 型根 据主 症及 舌 、 脉分 为脾 虚 气 弱 型、 肾阳虚 脾 型、 肝脾两虚型等。
2 治 疗 方 法
维普资讯
CHI NES EDI NE 2 O I2 . EM CI O 7 Vo . 3 No 5 J OURNAL OF RACTI P CAL TRADI I T ONAL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ee1ea9edaef5ef7ba0d3c1a.png)
时伴 斜视 、 复视, 眼球 向 内侧 转 动 时 瞳 孔 只能 转 到 内外 眼角 的 中点 。经 中西 医 多家 大 医 院 静 点 、 肌注、 口服 新
斯 的明 、 中药 、 针灸 等 连 续治 疗 3个 多 月 未 效 。经 用 上
法 治 疗 8次 即愈 。患者 颇为满 意 。
例 2 .患者 , 女, 6 9岁 。 自述 无 明显 原 因 即 出 现 右
药 物 吸收情 况每 日或 隔 日注射 1次 。
治 疗 结 果
心慌 、 心悸 症 状_ 2 ] , 极 似 冠 心 病 心绞 痛 等 心脏 病 。从 中 医理论 来 分析 , 骶髂 关 节 的错 位 可能 会使 盆腔 内部 的气 血 流通 情 况发 生改 变 , 经脉受 阻 , 从 而引起 相应 的病 症 。 由于很 多 医生 对此 还 没有 足够 的认 识 , 误诊误治较多 , 对 于这 一 临床 现象 的研 究急 需开 展 。 中医骨科在进行 手法 复位 前往往 要先按 摩 推拿松 解 局部肌 肉, 才 能达到 较好 的复 位效果 。但此 法耗 时较 长 , 医师也要消耗一定体力 , 病人 较多时往往 难 以应付 。用 针 肩 中穴 的方法 来 松解 患侧 骶 髂关 节 局 部 , 不 仅松 解 效 果 好, 而且省时省力 , 对 急性 半脱 位局 部不 宜按摩 推 拿者 尤 为适宜 。我们 临床治 疗此病 数 百例 , 手 法复 位效 果可 靠 , 成功率高 , 且只需 一人操作 即可 , 方法简便 , 值得推广 。
点[ J ] . 辽 宁 中医 杂 志 , 2 0 0 2 , 2 9 ( 8 ) : 4 6 2 4 6 3 . [ 2 ] 胥少 汀 , 葛宝 丰 , 徐 印 钦 .实 用 骨 科 学 [ M] . 第 3版 . 北京 : 人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https://img.taocdn.com/s3/m/591c0565daef5ef7bb0d3ce0.png)
•指尖医学•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张楠1王海荣2【关键词】针刺疗法;重症肌无力;腧穴重症肌无力(myas 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 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由神经一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 AChR受损引起。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及应用 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减轻[1]。
早期可见有一侧 或双侧眼睑下垂、斜视、复视等,还可见抬头困难,面 部呆板,咀嚼困难,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等证。
中医 学归属为“痿证”范畴。
针刺治疗该病独具特色,通 过整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王海荣 主任针刺治疗MG的经验,浅析针刺治疗的临床辨 证及取穴原则,以期与同道共同进步。
患者男,67岁。
主因四肢无力伴右眼睑下垂2个月。
2019年5月17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 然出现持续四肢无力,伴右眼睑下垂,当时神清,无 头晕头痛,无胸闷憋气、二便失禁等症状,于天津医 科大学总医院查颅脑CT示左侧侧脑室旁点状缺血 灶并软化灶,予常规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改善 脑代谢治疗,住院期间四肢无力症状渐进性加重,伴 右眼睑下垂,颈项部无力,咀嚼困难,诊断为MG,予 溴吡斯的明片、强的松等药物治疗,住院治疗半个月 后病情无明显好转,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就诊于本 院。
刻诊:神清,精神可,语言清晰流利,持续性四肢 无力,右眼睑下垂,抬头及咀嚼无力,晨轻暮重,未诉 胸闷憋气,纳少,寐安,二便调。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 平稳,抬头无力,眼球活动正常,视野正常,双眼复 视,右侧偏身及面部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及复合感觉 正常,四肢肌力4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 出。
舌淡,苔白,脉沉。
NIHSS评分:3分。
颅脑CTD0I :10.3877/cma. j. issn. 2095-3240.2019.04.002作者单位: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1;天 津,国家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通讯作者:王海荣,Email: 138********@ 示左侧侧脑室旁点状缺血灶并软化灶;胸部CT示 胸腺未见明显异常。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两则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两则](https://img.taocdn.com/s3/m/a2264c3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d.png)
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两则
李伟洪;项柏冬;正岩;刘洋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7(027)004
【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以神经-肌肉联结点传递障碍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女性多见,任何年龄都可发生。
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容易疲劳、无力,甚至瘫痪,尤以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早期可见先有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斜视、复视等,还可见抬头困难,面部呆板,咀嚼困难,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等症,属中医“痿证”、“肉痿”范畴。
导师刘洋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研究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特别是在重症肌无力的针刺治疗方面颇具特色,现举其临床治验二则。
【总页数】1页(P45)
【作者】李伟洪;项柏冬;正岩;刘洋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
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
【相关文献】
1.针刺治疗急症两则 [J], 李艳丽;张彦
2.针刺治疗癫症两则 [J], 欧阳群
3.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验案两则 [J], 徐少悟
4.针刺治疗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验案简析 [J], 许益强
5.毫火针治疗踝关节扭伤验案两则 [J], 刘延萍;张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五腧穴和董氏奇穴的两例临床治疗经验
![应用五腧穴和董氏奇穴的两例临床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10e92e4482fb4daa48d4b1e.png)
应用五腧穴和董氏奇穴的两例临床治疗经验摘要】笔者在给患者治病的过程中体验到,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应用五腧穴和董氏奇穴比应用标准教材上的疗法治愈率高。
本文将介绍对腰痛和重症肌无力两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
【关键词】五腧穴董氏奇穴五腧穴是针灸特定穴中的一部分。
五腧穴的位置是一般肘、膝关节以下部分,所以比较安全。
与五腧穴的“井、荥、输、经、合”相对应的阴经为“木火土金水”,阳经为“金水木火土”,这对应用脏腑辨证的脏腑经络补泻有利。
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创立的独特针灸方法中所应用的穴位,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针法。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它强调远端取穴,善于运用倒马针法(两针或三针并列 )、动气针法(即运动针法 ),操作简单,安全实用,疗效显著[1]。
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
多以组合穴应用,如胸腹及后背穴位均以组合穴出现。
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全有效 [2]。
笔者发现在最近几年临床上,对患者应用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和五腧穴及董氏奇穴的治愈率显著上升。
下面介绍其中的两例病案。
1.金某,女,54岁,农民,2007年 10月26日第1次平时劳动过多,最近几个月以来腰痛日益加重,故去医院检查。
诊断结果是因腰椎4、5、6狭窄神经被压迫发生痛症(Disk)。
故医生建议其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前该患者找到笔者,要求用针灸治疗。
现症:腰痛,右足根麻木或电样痛感,指甲干裂,喉痛,阵发性咳嗽,舌淡红,薄白苔,脉沉细。
辨证分析:患者常年体力劳动,损伤筋骨、涉及肝肾。
腰为肾之府,肾和膀胱相表里,肾虚导致膀胱经络循行不利,而肝不能滋养,血脉不畅通,故腰痛、足跟麻木刺痛、爪干裂;肾损导致不滋养肾经,肾伤阴阳二气不和,故阳气浮无所依,故为喉痛和咳嗽;舌脉为气血和肝肾不足的症状。
治法:疏通经络,滋补肝肾针灸处方:商阳、至阴补,足三里、委中泻;灵骨、大白(灵骨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水金、水通(水通穴在嘴角之下四分,水金穴在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后溪补。
“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奇妙
![“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奇妙](https://img.taocdn.com/s3/m/1088668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a.png)
“治痿独取阳明”——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奇妙中医针灸疗法历史悠久,在很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中有奇效,而其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早在《素问·痿论》中就提出“治痿独取阳明”“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顺逆”的治疗原则。
根据对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的分析,治疗原则以补益为主;循经取穴,以阳明经为主,配合局部取穴;手法用补泻兼施,以补法为主或平补平泻;如上可起到平调阴阳,补益脾肾,养血荣筋之功效。
眼肌型主要表现为眼外肌无力、上眼睑提肌受累、眼睑下垂、复视、斜视或眼球固定等临床表现。
主穴:太阳、印堂、阳白、攒竹、丝竹空、百会、合谷、睛明、四白、光明。
太阳、阳白、攒竹、丝竹空、四白、睛明等穴,均为局部取穴,能疏通眼部经络,疏散外邪,从而濡养睑部筋脉肌肉,改善局部微循环,刺激其眶上神经,恢复肌肉的收缩功能。
百会、印堂居于人身之高处,故能开提升阳,取之以益气升阳。
光明为治疗眼疾的经验取穴,《四总穴歌》所提“面口合谷收”,取合谷穴可增诸穴之功效。
全身型要表现为眼外肌、延髓肌、表情肌、颈肌和四肢肌均无力。
主穴:曲池、手三里、尺泽、环跳、委中、大椎、百会、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阳明经多气多血,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取“ 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再搭配上肢尺泽,下肢环跳、委中,共奏四肢气血,疏通经络。
大椎、百会为督脉之穴,加之任脉中脘、关元,一阴一阳,阴阳贯通,三阴交为足三阴之会,可健脾益肾,濡养经脉。
延髓型要表现为咀嚼、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说话多鼻音,连续说话后声音越来越轻,此型患者感染后常可加重症状,极易发生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
主穴:廉泉、天突、肺俞、三阴交、内关、地仓、颊车、照海、列缺、太渊。
廉泉、天突为局部取穴,可疏导气血,通利舌窍;内关为心包络穴,可调理心神;三阴交之足三阴经交汇之所,一穴定三经,养肝肾,补精血,是调治肝、脾、肾经要穴;地仓、颊车为局部取穴,可疏调面部经筋,活血通络;肺俞为肺之俞穴,加之络穴列缺,原穴太渊,三穴共调肺脏,充肺气;照海为肾之腧穴,通于阴跷脉,交通一身阴阳,调节肢体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引言: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有不死癌症之称,它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群当中,其中儿童也不例外,疾病的发生给孩子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有没有安全的治疗方法呢?
中医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
1、穴位注射:取穴曲池、外关、合谷、风市、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三阴交。
每次选2-3个穴位,双侧针,每穴注射维生素B1与维生素B12混合液1ml,每日1次。
2、耳针:主穴取眼、皮质下、脾。
配穴取肝、肾、内分泌。
毫针刺激后加用压丸,双耳针刺,每次取3-4个穴位,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体针:主穴取中脘、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
眼肌型,加攒竹、鱼腰、太阳、太冲;单纯上睑下垂,加阳辅、申脉;全身型者,加肩YU、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风市、阳陵泉、太冲。
每次选主穴2-3个,配穴2-3个,行补法,留针3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间隔2-3日后,可开始第2疗程。
病因
1、近年来根据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主要是突触后膜乙酰胆硷受体(AChR)发生的病变所致。
2、很多临床现象也提示病和免疫机制紊乱有关。
3、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但是有关该病的研究还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是有关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的关系,以及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且大量的
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数目减少,受体部位存在抗AchR抗体,且突触后膜上有IgG和C3复合物的沉积。
并且证明,血清中的抗AchR 抗体的增高和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所引起的有效的AchR数目的减少,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而胸腺是AchR抗体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本病的发生一般与胸腺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调节人体AchR,使之数目增多,化解突触后膜上的沉积,抑制抗AchR抗体的产生是治愈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