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高考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关于“快乐教育”(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关于“快乐教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快乐教育”的说法,一些专家主张学校教育要多多践行快乐教育的理念,让孩子多些快乐。
教育的目的应当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知识更加容易。
但对此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一位清华教授曾愤慨地说过: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这根本不符合教育规律。
很多人认为,从来没有快乐教育,好的教育都是需要吃苦的,正如古谚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你赞成哪种观点?请写一篇文章,把你的观点表达出来。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首先确定材料的中心事件:许多专家呼吁要快乐教育和教授认为所谓的快乐教育是个骗局。
明确材料提出的问题:你赞成哪种观点?1.从材料快乐教育分析:即轻松教育,要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对“中国教育最大的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分析:中国教育的现有环境下不应提倡快乐教育,要求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理教育,才是真正的成长成才之道。
3.综合分析:松弛有度便是快乐教育。
【立意】1.赞成快乐教育的角度:释放天性,快乐教育。
2.反对快乐教育角度:严格的教育才是教育规律。
3.松弛有度便是快乐教育。
【素材】1.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将父母的爱传达给孩子。
请不要认为对这种事情已经了解得很透彻了。
其实,很多父母的爱一直都没能很好地传达给孩子,所以孩子才会变得很异常。
若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感到有棘手的问题,那一般意味着父母的爱没有传达给孩子。
希望大家能明白“孩子的问题行为是正在寻求父母的爱的标志”。
若是父母将自己的爱传达给了孩子,不论什么样的孩子都会将紧闭的心门再度敞开。
若是将爱传达给了孩子,他们就会很乖地听父母的话。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三元思辨性作文速成模板及示例》
2024届高考语文思辨性作文写作指导12:三元思辨性作文速成模板及示例作文话题+题目+素材运用+金句+范文展示三元思辨性作文是有章可循的,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够写好三元思辨性作文,在思维上处理好三元个要素的关系时,我们就需要从开头、主题段落和结尾三个大的方面来写作,三元思辨性作文的速成模板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写作,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文。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组织了“复兴路上”主题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赛,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章速成模板】开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我认为“弯道”更具有启示意义。
主体语段:成功者莫不善于在历史前进的弯道上发现机会,并把握这一成功的关键,正所谓“金风未动蝉先觉”。
弯道难则难矣,但优秀赛手知难而进,决不让机遇擦肩而过。
转机之时,超越他人也就超越了自己。
弯道之上,可谓危机四伏,超越也就成了每个人此刻的唯一信念。
结尾:我们的年华就像赛道,一圈一圈地书写着岁月的轨迹。
征途上,弯道中,只要我们用心书写,相信每一次的转弯,都会实现一个华彩四溢的超越,都是一次生命的飞腾!【范文展示及速成模板运用示例】范文一:抓住机遇,扶摇直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常出现“直道”“弯道”,有时需要在直道全力冲刺,有时需”换道前行,而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对于我们的人生更具有启示意义。
高中英语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
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一、记叙文(narration)【含义】①记叙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②一般具有的六要素:时间(time)、地点(place)、人物(character)、事件(event)、原因(cause)和结果(outcome)【结构】①顺叙型→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更清晰★时空层次性较强②倒叙型→先写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内容,后写事件经过★产生悬念,吸引读者③合叙型→顺叙+倒叙在顺叙某事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再回到原来的事件上。
【写作应用】小说+非小说体(回忆录、游记、日记)①引言(introduction)背景(setting)=时间、地点、人物等②正文(body)→冲突+情节发展+高潮◆冲突→两种不同思想或力量的矛盾、纠葛、撞击或对抗,它不但存在于不同人物、不同性格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里。
三种类型的冲突:不同人物之间的冲突,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个人心灵深处不同思想的冲突◆情节的内容由人物性格的矛盾和冲突构成。
情节常常表现为一系列故事,可以说,凡情节都包含某种故事或故事性。
◆高潮→情节发展到达顶点矛盾双方已剑拔弩张,斗争达到白热化程度。
人物命运即将决定,主题思想得到集中表现。
③结尾(conclusion)故事的结局→矛盾冲突的最后解决、人物命运的最后归宿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能提供一个完满的答案,或答案已明确,却留下一些令人深省、回味的东西。
二、描写文(description)【含义】对客观世界加以艺术和主观的描绘。
它把对某一物体、人物、地方或景色的印象和了解细腻地表达出来,在读者面前再现它们的形象。
【特点】具体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描写的细节要能表达主题【描写顺序】空间位置顺序、时间顺序,一般到特殊或特殊到一般顺序,递升到递降或递降到递升顺序【写作应用】①人物描写(description of a person)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进行描绘,刻画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披露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突出作品主题思想。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指导一、审题立意提取材料当中的关键词,思考关键词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之上去确定文章的立意。
切忌随意替换关键词概念,随意拓展关键词范围,随意抽象关键词含义。
比如材料让你谈论如何实现你的理想,那你就不能只谈什么是你的理想。
材料关键词是实现理想的方式方法,而你理解成了理想,实际上把关键词的范围扩大化了。
二、标题什么样的标题是好标题。
我们一向对好标题没有什么定义,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一窝蜂地流行什么标题,什么就是好标题。
显然,这些年大家对《人民日报》社评情有独钟,于是顺便也就对对仗似乎格外亲昵了。
其实,标题也是有风格的。
标题跟文章的风格相一致。
文章如果生动诙谐,文章就不妨叫《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
前一个题目妙在大词小用,后一个题目妙在巧用比喻。
如果是实实在在的实用类文本,那就叫《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也不见得水平低。
所以说,好标题的标准最好是要和文章的内容风格保持一致,至少是要和文章的内容保持一致。
我们现在很多学生的文章标题是标题,内容是内容,二者可以不沾边,或者只反映文章的某个侧面。
一些标题能够概括文章的内容,当然只是标题的一种类型。
其他标题比如《从×××说开去》,就是文章的一个引子。
但是如果你要把标题定位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那就必须把标题说全面。
否则就是犯了文题不符的毛病。
就像我们说一篇文章好不好,首先看的是你的文通字顺,表达正确,观点,结构,而不是你的文采一样,好的标题当然也不是看你是不是采用了对仗的形式。
三、结构文章贵在有文理。
结构是文章核心骨架,它决定着文章的筋络,血管,皮肤,形体的走向和样貌。
没有结构的文章不叫文章,叫文字。
文字不能叫一篇,应该叫一堆。
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决定文章的形式。
结构当然包括在形式当中。
我们以高考作文为例:如果材料是陈述评价类(意思是说材料已经给了足够的陈述和评价,观点已经定型,你只需要演绎就可以了),比如双奥之城材料,你的探究空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最好采用并列式分论点结构模式。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指导高考作文是中国高中生最为重要、关注度最高的考试之一,它不仅考验学生的语文水平,更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那么针对高考作文,如何进行写作呢?下面,笔者将为大家介绍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对广大高三学生有所帮助。
首先,高考作文的写作方法可以总结为三步,即:审题、构思、写作。
下面,我们详细地讲述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审题审题是写好高考作文的第一步。
只有深刻理解文章题目,明确题目要求,才能确立写作的方向和思路。
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认真读题。
有时题目不够明确,甚至存在歧义,就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思考和组织,以尽量符合题意的方式完成作文。
2.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目中包含的关键词往往会涉及到问题的核心,例如命题、主题等,需要认真理解、熟练应用。
3.确认命题人的意图。
这一步主要是考虑是阐述问题,还是表现故事,还是阐明道理,以及在人物塑造、情感表现、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步:构思构思是高考作文写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构思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出如何展开文章,整合和深化已有的素材和知识,形成创意和思维,为接下来的写作作准备。
下面是几个有用的构思方法:1.列提纲。
提纲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思路的简要梳理,也是厘清文章脉络的重要方法。
2.搜集素材。
通过阅读、检索、采访等方式,收集自然、社会、政治、文化等各种信息素材,以增强思考和写作的深度。
在搜集素材时,需要注意信息来源必须可靠,内容必须真实具体。
3.进行思维拓展。
思维拓展是一个有计划的思考过程,通过思维的层层深入,形成思维的层次性。
第三步:写作写作是审题和构思的产物,是表达和演绎思想和感情的过程。
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要立意。
写作必须要有态度、思想、情感和主题,留出自己的空间。
2.注意语言准确性。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必须为读者所理解,具有记忆性、感染力和创新性。
3.注意文章结构。
2024年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解析及范文写作指导
6.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发掘新问题 7.善用科技之翼,做人工智能主人 8.莫被人工智能异化心灵,成为它的奴隶; 9.君子善假人工智能;丰盈你我人生 10.于善问中求思,于求思中致远
名言金句
1霍金曾言:“人工智能的崛起,或成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亦或是最糟糕 的。”这句话警示我们,面对AI的飞速发展,既要看到其巨大潜力,也要警惕潜 在风险。
2024全国Ⅰ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的 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 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便利让我们能够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无疑提高了效率; 但另一方面,这种便捷性也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时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从而 限制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文章。例如,可以讨论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待问 题的态度,是否让我们变得更加急功近利,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和深层含义。也可以探 讨在科技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持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广泛探索,以及如何平衡科技的 便利性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如何避免被人工智能“矮化”等。
4.人工智能的崛起如同一把双刃剑,既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 ,也带来了深深的忧虑。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AI的精确与迅速无疑极大地推动 了社会的进.,但我们也必须警惕,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我们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 的能力。
5.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在解答复杂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其强大的计算 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这种便利性也可能让我们忘记 问题的本质,甚至可能削弱我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以“你”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语文模拟以“你”为话题的作文写作指导文题“你”,在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指称对方(一个人)。
有时也用来指称“你们”,如你校。
②泛指任何人(有时实际上指我)。
如,他的才学叫你不得不佩服;这孩子要我给他买手风琴,一天到晚老缠着你没个完。
③不明确指称团体中的某一个个体,任何一个,一般的一个。
如,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说话。
④指每人,人人。
如,你一言,我一语,谈得很热闹。
⑤“你”跟“我”或“他”配合,表示许多人一起参加或彼此采取同样行动。
如,你追我赶。
⑥“你”,也常用在比拟修辞上,既可拟物,如,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也可拟人,如朱自清在散文《绿》中写道:可爱的(梅雨潭的绿),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请以“你”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题材,不限文体,字数在1200-1500字之间。
写作指导【五个观点参考】一、观点由注解①引出:“你”就是指对方。
可以写对某一个人或几个人或一类人的关注,了解,分析,议论,赞美,等等。
学会“眼中有别人”。
二、观点由注解②引出:当你用手指指着别人说“你……”的时候,这时候有两个手指指着别人,另有三个手指指向你自己,所以在你非议、否定、指责、嘲笑别人的时候,你也是在说自己。
比如当你说“你以为你是谁?”时,就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在说“那你又以为你是谁?”;又如,当你说“你这个小人”时,就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在说“你才是小人”。
人要懂得换位思考,更要学会对照别人反思自己。
三、观点由注解③④引出:“你”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甚至每一个人。
(一)“就你对我有偏见”,“就你针对我”,“就你反对我”,“你敢?”……生活中,常常看见如此自负和嚣张的人,其实对他们有意见、有看法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甚至是每个人。
只不过因为他们的自负自大或者嚣张跋扈,暂时没有几个人站出来反对、质疑、否定,但那仅仅是暂时,正如火山爆发前的宁静。
历代的暴君、奸臣就是这样的嚣张和自负,比如秦朝的大奸臣赵高“指鹿为马”:宦官赵高害死李斯后,赵高成为丞相,朝廷大小事全凭他一人决断,俨然成了太上皇。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写作指导4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1材料、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
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
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
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
”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阅读材料,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辨析概念含义,区别于“包容”题目举例:人心贵宽容宽容,智慧的选择宽容宽容,人生中的阳光开头段例: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国马与骏马同行,骏马将国马的脖颈咬伤,结果国马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骏马。
故事虽小,却揭示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我们要学会宽容。
(简要概括原材料,引出论点)说理段例:例一:“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冒犯自己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
宽容如水的温柔,它使人们冷静下来,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
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解释概念,阐述宽容作用)例二:寓言中被咬的国马理智地选择了宽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
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牙还牙,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
由此可见,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
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用宽容消除摩擦。
(扣原材料分析)论据使用;(事例概括略)试想,张英如果没有宽容旷达的胸襟,执意要夺回三尺地,定会激化两家矛盾,结下深仇大恨。
张英正是用宽容的力量使两家和好。
――分析论据分论点设置:宽容是人和人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宽容是化解恩怨的良药宽容,是事业成功的加速器举例:光武帝刘秀大败王朗,攻入邯郸,在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朗,辱骂自己甚至企图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
可是,光武帝却视而不见,他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不顾群臣反对,全部销毁。
这把宽容的火,烧毁了嫌隙与猜疑,化敌为友,终于成就帝业。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分论点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之分论点一、中心论点、分论点的定义及作用中心论点一般是表述清晰、明确、完整,语气肯定的判断句(或祈使句)。
一个中心论点,为证明其正确,通常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个方面,是点;两个方面,是线;只有三个方面,才是面。
从数学意义上说,才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具有普遍意义。
一篇800余字的作文,主体部分若有三个分论点,文章会更饱满、充分。
分论点设置有固式,亦有变式,不必拘泥。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整体与局部、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
精心、合理设置议论文的分论点,是议论文取胜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清晰地体现出议论的结构层次,使人一目了然;更能展示出写作者缜密的思维,使分析说理透彻全面。
二、分论点设置的方式和要求一般说来,分论点的设置可采取四种方式:(1)把分论点作为总起句放在段首;(2)把分论点作为总领句独立成段;(3)把分论点作为总结句独立成段;(4)把分论点作为小标题独立成行。
同时,设置分论点要注意以下三点:(1)分而有度,分得开。
分论点的数量以三个为宜;(2)分而有理,扣得住。
分论点的设置要科学,概念之间不能有包含或交叉关系;(3)分而有美,排得顺。
文章的结构如同人的骨架,对文章的内容起支撑作用,其本身应具有审美作用,因此分论点的字数应大致相同,文章结构匀称,以显示出匀称美。
三、分论点设置的角度与方法1.并列式横向分解(1)追问类属法——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追问类属法,就是判断由主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类似于下定义。
高中语文高考作文写作指导(高级词汇+写作方法+拟题大法)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一、高级词汇1.隐遁——隐蔽2.幽黯——暗淡3.舒展——发挥4.汇拢——聚集5.挣扎沉浮——陷入【示例】描写时代背景当西方文明的光泽隐遁在中世纪的幽黯里,中国则在宋代迎来了自己的文艺复兴。
在这个时代里,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舒展,而所有艺术种类的变化,都在苏东坡身上汇拢交织。
在政治漩涡里挣扎沉浮的苏东坡,虽然在艺术上并无野心勃勃的构想,却在无意间争得了那个时代的文坛首席。
——《苏东坡》6.缘分——关系7.貌不惊人——平凡8.吞吐、闭合——波动9.饱含——充满10.舒缓、激越、轻灵、凝重——奔流不息、平静【示例】描写自然追寻一座岛屿和树木之间的奇妙缘分,平凡的椰子有着最传奇的身世。
貌不惊人的红树林,在绝境中力挽狂澜。
退潮后,加入螃蟹和鸭子的队伍,与它们一起重新发现海滩。
——《航拍中国》鄱阳湖是其中容量最大的湖泊,它就像长江的肺叶,枯水期为长江提供水量补给。
当洪水到来时,鄱阳湖吸纳江河里多余的水,这么一吞一吐,帮助维持了长江水势的相对稳定。
——《航拍中国》汉江,千百年来就这样静静地流淌,舒缓中时见激越,轻灵中饱含凝重。
汉江子民内心深处最虔诚的信仰,历经数千年的碰撞与交融,呈现出这条温润大江所特有的包容、丰富与多元。
——《汉江》11.“具体关联”——“关系”12.“门前冷落鞍马稀”——“冷清”13.“蒸腾的生活”——“社会环境”14.“理应”——“应该”【示例】论述传统的复兴议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成功转型”,社交媒体的经营,绝不仅仅是“公关”。
通过互联网,故宫不仅赢回了面子,更重建了公共博物馆与公众的具体关联。
环顾四周,一些博物馆给人的印象是陈列呆板,讲解套路化,缺乏互动,于是恶性循环,愈显门前冷落鞍马稀。
加上服务意识欠缺、管理水平不足,使得那些博物馆脱离了跟公众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难受劲,故宫也不是完全没有体会过。
故宫的成功转型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灵的、文化的,它说明只要融入现代人蒸腾的生活,传统文化就能再发新芽。
【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从“一粒米”感受文化中国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写作素材:从“一粒米”感受文化中国素材回放稻米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今天,稻米仍是全世界的主要食物之一。
我国的稻作农业起源很早,米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塑造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气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重点项目、大型美食文化探寻节目《中国米食大会》在央视财经频道黄金档播出,透过“一粒米”感受中国文化的厚重与绵长,为观众奉上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素材解读中国稻作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我国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业体系,包括水田耕种技术、节气和历法、谷物加工方式和蒸煮粒食习惯,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
与稻作农业息息相关的米食文化传承至今,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不同样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具有悠久历史的米食文化,发展到当代依然充满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创造力的一个生动注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稻作农业的发展成熟,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面积推广,助力我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世界近1/5人口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
今天的中国,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开展“光盘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一系列有效举措,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凝结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映照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铭刻下中华文明奔腾向前的壮阔画卷。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在接续奋斗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适用话题食粮、文化、大餐、智慧汗水、文明、文化、思索“粮”言“粮”语牢记于心美味米食与厚重的文化内涵多维度彰显了中华米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一餐一饭中邂逅米食背后的烟火故事彰显米食背后中华文明开拓发展的史诗从一粒米深入开掘,生动展示稻米对中华文明历史的积淀。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高考作文13种热点应用文体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13种热点应用文体写作指导高考热点应用文:文学评论、一般书信、表扬信、慰问信、贺信、演讲稿、发言稿、倡议书、读(观)后感、主持词、辩论稿、书评、驳论文一、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对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进行评论的一种文体。
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
【赏析角度与内容】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赏析作品的形象。
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社会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 (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7)修辞手法。
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
4.赏析作品的构思技巧。
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并列;层进); (4)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5)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如何写好标题、开头、结尾
3.巧用修辞手法拟题 如:《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反对自私自利,提倡奉献精神》运用对比,是非分明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采用对偶,形式匀称 《祖传的就好么?》采用反问,加强语气 《救人与救心》运用双关,词在此,意在彼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运用顶真 《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运用谐音双关
4.对称式标题参考模板
一元:①唯有 ,方能致远;②以 之姿,筑强国之盛
③乘彼 之光,耀我青年理想
二元:①并存关系:乘 之风,踏 征程
②递进关系: 诚可贵,
价更高
③相反关系:弃 之安逸,抱 以自得
舍
之安逸,得
以自强
不为
所累,方知
之可贵
三元:①个人:怀守xx,xx,xx心,行平稳致远路;
②国家:以xx,xx,xx之基石,谱国家宏图伟业
请重新为你的作文拟写一个题目
请重新为你的作文拟写一个标题
(2021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
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 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 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议论文写作
——高考作文如何拟好标题
【1.天份需打磨 2.少年应自强 3.金就砺则利,不砺则钝 4.强而不骄,弱而不弃 5.不懈的态度是强与若的分界线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快慢结合,张弛有度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快慢结合,张弛有度一、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欲速则不达”: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慢工出细活”更是品质的保证。
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方便面”就不怕肚子饿,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速递”就不怕礼物交寄太晚。
身边的事物都告诉我们:“快!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试以“快与慢”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二、审题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由材料和写作要求组成。
第一步:明确核心话题。
根据题目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可知,确定文章的核心要围绕“快与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解读题目中的材料。
材料由两小段组成。
第一小段是列举事例,重点突出了——从前,“慢”的重要性。
第二小段也是列举事例,重点突出了——现在,“快”的必要性。
写作时注意:在立意上,“快与慢”是并列结构,这种标题的文章一般是辩证地论述两者的关系。
“快”与“慢”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心论点可以是两者相结合,也可以在肯定其中一方存在的合理性的同时,突出其弊,进而分析另一方之利。
在结构上,可以根据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做”的角度提炼两至三个分论点,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内涵和意义,达到充分论证的目的。
三、写作范文范文1:快与慢听过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对他的中国朋友说:“中国人真勤快。
”问其原因,外国人解释道:“路边的许多店都立着一块写着‘早点的牌子!”初听这个笑话着实会让人捧腹大笑,但笑过了,似乎还可以从其中感悟到一些其他内容——“中国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写作指导_速度话题作文导写
【作文材料】
每周六上午,海尔中高级经理人都要进行互动式培训。
在一次培训中,面对70多位中高层经理,海尔集团的CEO(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互动培训的主题是“推进流程再造”,并首先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首先提出了一个很像“急转弯”的问题:“你们说,如何让石头在水上飘起来?”
“把石头掏空!”有人喊,张瑞敏摇摇头。
“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
张瑞敏又摇摇头说:“没有木板!”
“做一块假石头!”大家哄堂大笑。
张瑞敏还是摇摇头说:“石头是真的。
”
此时,海尔集团见习副总裁喻子达顿悟道:“是速度!”
“正确!”张瑞敏面带笑容斩钉截铁地说,“《孙子兵法》上有这样一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大家可能都记得,儿时在河边用石头打水漂,石头之所以能在水面上连续跳跃而不沉下去,就是因为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速度。
同样,在信息化时代,速度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海尔流程再造就要以更快的响应市场速度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
”
读罢这则材料,请以“速度”为话题,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第1页共4页
【写作导引】
材料本身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生存与发展理念,即“速度制胜”,在写作时无论如何叙说或阐发,一般都应建立在这一基点之上。
言之有点,立意为先,具体立意取向主要有两种选择——
一是“一是一,二是二,说一不二说二不一”,即感点集中,主要从一个方面展开即可,专攻一点不及其余。
这里选择的感点一般应围绕速度的正面意义来谈相应经历、故事及其认识,其他尽可避而不谈,以求笔力集约。
另一选择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即辩证、系统地分析问题,既肯定追求速度的必要性、重要性,又指出
片面追求速度的危害,由此提醒人们科学、理性地认识和践行“速度制胜”的理念。
无论如何立意、作何文体,都应同时做到——
言之有物。
从选材角度来讲,要联系实际,以典型素材为支撑,或典型情境、经典事例、名言警句,或个人所见所闻之实例,而不是絮絮叨叨、粗泛笼统地谈对“速度”的理解,让人感觉言而无味。
言之有理。
不论引介何种类型素材,都不能简单转引或复述、“只叙不议”或“引而不析”,必须有自己的分析,说理不可空而不实、泛而不深,而要切中要害点到为止。
言之有序。
从结构角度看,要根据自身立意取向把握文章的具体架构。
详略安排上,如取前一立意,“集中
优势兵力”之下,相应事例、印证可稍加详细铺展。
而在后一立意取向中,因为要从两点结合分析,一般宜“先分
后合”,“兵分两路”后再“合兵一处”,相应事例、印证的处理最好简洁一些。
因为应考作文,字数相对限定,一篇文章呈现两个感点,“分兵”之下,如果笔力不够精当、匀称,难免会因“兵力分散”而导致整体不够深刻、浮光掠
第2页共4页
影或者两点之间失衡,造成“面面俱到反不到”的结果。
(通过相应事例同时把两点交融在一起叙谈也未尝不可,但一时间要找到能同时有力印证两点的相关实例较难,叙写起来也不太好把握。
)
【文题延伸】
效率、竞争、快与慢、快与好的关系……
小学生如何巧妙的运用倒叙手法2012-05-07标签小学生如何巧妙
在作文中我们常用顺叙和倒叙的方法写,“插叙”却不常用。
所以,有些同学很想学学“插叙”怎样写。
插叙是在原来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叙述;而在这段插人的叙述结束后。
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插叙的内容可以是一件完整的往事,也可以是与叙述主体相关的另一件事,还可以是另一种事物。
如《江姐》这篇课文,一开始写深夜江姐被特务带出牢房,接下去插入对江姐生平的介绍和被捕的情况的描述,然后再继续写江姐面对特务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的情景。
又如《饲养员赵大叔》这篇课文,在写他关心牲口,特别是精心照料金皇后时,插人他冒雨用毯子把“金皇后”从麦茬地拉回家里这件往事。
插叙可以使读者对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楚,中心更加突出。
第3页共4页
在我们的作文中,有时为了把叙述的主要事件说得更清楚、更透彻,也要把有关的事插进去交待,这也就是插叙。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