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布置参考—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手册
给水厂设计说明书计算(百度文库)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姓名:***班级:给排水0903学号:U*********指导老师:***目录一、总论 (2)1-1 设计要求 (2)1-2 基本资料 (2)二、总体设计 (5)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6)三、混凝、絮凝 (6)3-1 混凝剂投配设备设计 (6)3-2加药间及贮液池 (9)3-3 混合设备的设计 (10)3-4絮凝池设计 (11)四、沉淀池设计 (15)五、滤池设计 (19)5-1正常过滤系统设计 (20)5-2反冲洗系统设计 (26)5-3 反冲洗泵房设计 (28)六清水池设计 (31)七、消毒设计 (33)八、二级泵房布置 (36)九、处理构筑物平面设计 (36)9-1工艺流程布置设计 (36)9-2平面布置设计 (37)9-3水厂管线设计 (38)十、处理构筑物高程设计 (38)10-1水头损失计算 (38)10-2 处理构筑物高程确定 (39)十一、水厂附属建筑物设计 (40)十二、课设心得 (42)十三、参考文献 (43)一、总论1-1 设计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应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 基本资料(1)水厂规模:该水厂总设计规模为9.7万m3/d,分两期建设,近期工程供水能力9.7万m3/d,,远期工程供水能力为19.4万m3/d。
近期工程设计征地时考虑远期工程用地,预留出远期工程用地。
(2)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表1 原水水质表(3)厂区地形:(比例1:500, 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26.00m 设计),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 km。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 (3)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3)1.1工程设计背景 (3)1.2设计规模 (3)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3)(1)原水水质 (4)(2)地址条件 (4)(3)气象条件 (4)(4)处理要求 (5)第二章 (6)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6)2.1资料分析与整理 (6)2.1.1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6)2.1.2水质评价与分析 (7)2.2水厂地址 (7)2.2.1地址选原则 (7)2.2.2气象条件 (7)2.2.3设计规模 (8)2.3工艺流程选择 (8)第三章 (8)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8)3.1配水井 (8)3.2混凝设施 (9)3.2.1混凝剂类型及加药间 (9)3.2.2混合设施 (177)3.3反应池/絮凝池 (18)3.3.1絮凝形式及选用 (19)3.3.2往复式絮凝沉淀池计算 (23)3.4沉淀池 (26)3.4.1常见沉淀池类型 (27)3.4.2设计计算 (29)3.4.3排泥方法 (30)3.5滤池 (32)3.5.1常用的滤池形式 (32)3.5.2滤池的设计计算 (37)3.6消毒设施的设计 (48)3.7清水池 (50)第四章 (54)给水处理厂布置 (54)4.1工艺流程布置 (54)4.2平面布置 (54)4.3厂区道路布置 (55)4.4厂区绿化布置 (55)4.5厂区管线布置 (56)4.6高程布置 (56)4.7管渠水力计算 (56)4.8给水构筑物高程计算 (57)4.9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57)参考文献 (588)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1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螯峙塘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
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指导教师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任务1. 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净水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给水处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掌握净水厂设计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给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任务根据已知资料,进行城市给水处理厂的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包括:1. 给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确定与工艺设计;2. 取水构筑物形式的选择与设计计算;3. 给水处理常规构筑物如絮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二泵房、加氯间等的工艺计算;4. 对处理厂进行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 设计说明书说明工程概况、工程规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和个数、主要设备的性能和数量等。
2. 设计计算书净水工艺流程选择确定,各构筑物尺寸的主要计算过程、主要设备(如水泵、鼓风机等)的选取、给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等。
3. 设计图纸净水厂平面布置图;净水构筑物高程图。
三、设计资料1.城市概况B市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水上游,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雪峰山区,东接溆浦、洞口,南邻绥宁、会同,西界芷江,北依怀化。
地处东经109°32′至110°31′,北纬26°91′至27°29′。
B市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中国冰糖橙之乡。
市区为B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位于沅江与巫水交叉处。
根据B 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B市将发展成为一个融工、商、贸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和环境优美、对外交通便捷的生态宜居城市。
2.自然特征1、地形整体而言,地形北高南低,临巫水两侧地势高程较小。
整个县城地势平坦,规划区域内地形高差较小。
2、气候B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分,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全年的平均气温在17度左右,月平均气温最热29.5℃,最冷-9.2℃。
给水厂课程设计高程计算
给水厂课程设计高程计算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给水厂高程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高程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给水厂高程计算的应用背景和意义;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高程计算原理和方法进行给水厂相关问题的计算和分析,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高程计算在给水厂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高程计算的基本原理、给水厂高程计算的应用实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高程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水平面、高程、水位、水头等基本概念,以及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等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给水厂高程计算的应用,包括水源地水位计算、输水管道高程设计、水厂构筑物高程控制等;最后,介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包括高程计算软件的使用、高程测量仪器的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高程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给水厂高程计算的应用背景和意义;然后,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高程计算的练习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高程测量仪器,加深对高程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主要用于提供高程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给水厂高程计算的应用实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多媒体资料主要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高程计算的相关内容;实验设备主要用于让学生亲自操作高程测量仪器,加深对高程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占总评的20%;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高程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评的30%;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高程计算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占总评的50%。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1总论 (2)设计任务及要求 (2)大体资料 (2)2整体设计 (3)工艺流程的肯定 (3)处置构筑物及设备型式的选择 (4)3取配水构筑物设计计算 (4)菱形箱式取水头设计计算 (4)一泵站设计计算 (5)配水井设计计算 (5)4混凝构筑物和设备设计计算 (5)药剂调配池设计计算 (5)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6)混合设备的设计计算 (6)反映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7)5沉淀池设计计算 (9)平流式沉淀池平面尺寸的肯定 (10)穿孔花墙设计计算 (10)集水槽、放空管、排泥设备设计计算 (10)水力条件校核 (11)6滤池设计计算 (11)滤池平面尺寸的肯定 (11)滤池反冲洗系统设计 (12)滤池高度的肯定 (12)7消毒设备设计计算 (12)8清水池设计计算 (13)9水厂整体布置 (13)水厂平面布置 (13)水厂管线布置 (14)水厂高程布置 (14)10参考文献 (15)1总论设计任务及要求四川某县城自来水厂初步设计,要求进行初步方案设计,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对主要处置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
肯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管线布置图、各个单体处置构筑物的平面图、剖面图并对所用设备进行选型。
应做到设计合理、计算准确、图面清楚、语言精练、字体端正。
大体资料(1)现用水量:5×104m3/d(2)给水水源:桃河(3)水质资料:原不为穿城河流,取水口在城镇上游,水质较好,含砂量较低(平均含砂量0.4kg/m3),上游无工业污染和集中生活污水污染。
表格1原水水质资料A.拟建水厂区域工程地质钻探资料通过工程地质钻探,地层构造为:表层为~0.7m厚的耕土,以下均为密实压粘土,地下12m处才有基岩露头。
地下水位在地表8m以下,地下水无浸蚀性。
地基耐压力为15T/㎡。
B.该城镇地震资料据记载,该地域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据地震监测总的记录,该地域最大震级为6级,地震裂度为6度。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掌握给水厂的主要设备和工作原理。
3.理解给水厂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5.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给水厂相关数据。
6.能够进行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和故障排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给水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介绍给水厂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
2.给水厂的运行方式和调节方法:讲解给水厂的运行方式、调节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给水厂的分析和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给水厂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运行方式,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水厂进行分析和计算。
3.实验法:学生进行给水厂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加深对给水厂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给水厂实验所需的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以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运用能力。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保护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人们正确使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一门“给水课程”。
下面是一份关于给水课程设计的计算说明书。
一、课程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2.掌握给水工程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给水工程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了解给水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
3.培养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引导学生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的行为。
二、课程内容1.水资源与环境保护:介绍水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水的净化与处理:讲解水净化和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介绍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和工艺,引导学生了解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常见问题。
3.给水工程的组成与原理:详细介绍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水源、水库、水厂、输水管道等,让学生了解给水工程的运作方式。
4.用水量的计算与室内给水设计:教授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和室内给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合理安排用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5.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介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将相关知识和概念传达给学生。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水厂、水库、给水设备等实际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实践。
4.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和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等进行评估,评定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给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
度时尤为显著。 2.温度适应性高,PH 适应范围宽(PH:5-9),因而可不加碱剂。 3. 使用时操作方便,腐蚀性小,劳动条件好。 4. 是无机高分子化合物。
四、 投加量 混凝剂投加量应根据原水水质检验报告,用不同的药剂作混凝试
当进水管管径 D1 900mm 时, v 1.18m / s (在 1.0~1.2 m/ s 范围内)。 (3)矩形薄壁堰 进水从配水井底中心进入,经等宽度堰流入 2 个水斗再由管道接入 2 座后续
3.选择各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初步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 高程布置。在此基础上确定构筑物的形状、有关尺寸安装位置等。
4.各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定出各构筑物和主要构件的 尺寸,设计时要考虑到构筑物及其构件施工上的可能性,并符合建筑摸数的要求。
5、根据各构筑物的确切尺寸,确定各构筑物在平面布置 上的确切位置,并最后完成平面布置。确定各构筑物间连接管 道的位置。
二、 设计步骤
城市自来水厂课程设计可以参照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水质、水量、地区条件、施工条件和一些水厂运 转情况确定处理工艺流程和选定处理方案。 2.拟定各种构筑物的设计流量。当原水设计浊度不超过
1000~2000 毫克/升时,设计流量按 Q=Q×1.05 计算。Q为水厂净产水量,1.05
为水厂自用水量。(一般取 5~10)
毫克/升 毫克/升
个/升 个/毫升
292
10.3 18.6 33.7 5.3 7.6 2.9 12 205 22000
3、厂区地形图(1:500)
4 水厂所在地区为 华南 地区,厂区冰冻深度 0 米, 厂区地下水位深度 -4.2 米,主导风向 东南 风。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计算说明书是指对于给水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计算和说明的文档。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给水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结构和内容:一、引言在引言部分,首先介绍该课程的背景和目标,以及本文档的目的和结构。
二、课程大纲在课程大纲中,列出了本课程的所有章节和课时安排。
对于每个章节,需要给出章节的名称、学习目标和内容概要。
三、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部分,列出了所有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
需要对每种资源的数量、价格和供应商进行计算和说明。
四、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部分,详细说明了每个章节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针对每个步骤,需要计算和说明需要的时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以及所需的教学资源。
五、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部分,对于需要进行实验的章节,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设计。
包括实验的目的、步骤、要求、仪器和材料、实验时长等方面的计算和说明。
六、作业设计在作业设计部分,对于每个章节,需要设计相应的作业,并进行计算和说明。
包括作业的题目、要求、截止日期等。
七、考试设计在考试设计部分,需要设计相应的考试,并进行计算和说明。
包括考试的题型、题目的数量和分值等。
八、评估方法在评估方法部分,计算和说明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的方法。
包括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计算和说明。
九、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部分,对于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估结果,对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十、结论在结论部分,对整个设计计算说明书进行总结。
总结本课程的设计目标、方法和效果,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的计算和说明,设计计算说明书可以帮助教师对给水课程的教学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并对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污水处理厂高程设计参考
1处理流程高程设计为使污水能在各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流动,以保证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需进行高程布置,以确定各构筑物及连接管高程。
为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已按重力流考虑为宜;污泥也最好利用重力流动,若需提升时,应尽量减少抽升次数。
为保证污泥的顺利自流,应精确计算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并考虑扩建时预留的储备水头,高程图的比例与水平方向的比例尺一般不相同,一般垂直比例大,水平的比例小些〔⑵。
1.1主要任务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1)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2)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3)通过计算确定各部分的水面标高,从而能够使污水沿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畅通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1.2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1)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时,应选择一条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较准确的计算,考虑最大流量、雨天流量和事故时流量的增加。
并应适当留有余地,以防止淤积时水头不够而造成的涌水现象,影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计算水头损失时,以最大流量(设计远期流量的管渠与设备,按远期最大流量考虑)作为构筑物与管渠的设计流量。
还应当考虑当某座构筑物停止运行时,与其并联运行的其余构筑物与有关的连接管渠能通过全部流量。
(3)高程计算时,常以受纳水体的最高水位作为起点,逆废水处理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处理后废水在洪水季节也能自流排出,并且水泵需要的扬程较小。
如果最高水位较高,应在废水厂处理水排入水体前设置泵站,水体水位高时抽水排放。
如果水体最高水位很低时,可在处理水排入水体前设跌水井,处理构筑物可按最适宜的埋深来确定标高。
(4)在做高程布置时,还应注意污水流程与污泥流程的配合,尽量减少需要提升的污泥量。
1.3污水高程计算在污水处理工程中,为简化计算一般认为水流是均匀流。
管渠水头损失主要有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出水排至长江,最高水位为45.22m。
水工设计给水厂课程设计
《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某市给水厂设计指导教师:X X姓名:X X专业:XX级给水排水工程X班目录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 (2)1.1 设计基本资料 (2)1.2 设计任务 (3)第二章水厂设计规模的确定 (4)第三章水厂工艺方案的确定 (6)第四章水厂各个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8)4.1 一级泵站 (8)4.2 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 (8)4.3 管式静态混合器 (11)4.4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11)4.5 斜管沉淀池 (15)4.6 普通快滤池 (17)4.7 消毒 (23)4.8 清水池 (24)4.9 二级泵站 (25)4.10 附属构筑物 (26)第五章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27)5.1 平面布置 (27)5.2 高程布置 (27)附:参考文献 (29)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和设计任务1 设计任务和基础资料1.1 设计题目某市给水厂设计1.2 设计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净水厂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使学生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水厂的初步设计。
1.3 设计原始资料1. 设计水量:一班:25000 m3/d;二班:20000 m3/d;三班:30000 m3/d。
2. 给水水源:某江3. 水源水质资料1)浑浊度:最高浑浊度1000 ntu,含砂量2kg/m3。
2)碱度:>5 mg/L3)总硬度:月平均最高4.0 meq/L,月平均最低1.8 meq/L。
4)pH值:6.9~7.65)色度:56)大肠菌指数:38000个/L,细菌总数12000个/ml。
7)水温:月平均最高27.7℃,月平均最低6.9℃。
8)嗅和味:微量9)铁:0.1 mg/L4. 净化水质要求生活用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书(华清)高分版
第一章 (3)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3)1.1工程设计背景 (3)1.2设计规模 (3)1.3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3)(1)原水水质 (4)(2)地址条件 (4)(3)气象条件 (4)(4)处理要求 (5)第二章 (6)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6)2.1资料分析与整理 (6)2.1.1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6)2.1.2水质评价与分析 (7)2.2水厂地址 (7)2.2.1地址选原则 (7)2.2.2气象条件 (7)2.2.3设计规模 (8)2.3工艺流程选择 (8)第三章 (8)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8)3.1配水井 (8)3.2混凝设施 (9)3.2.1混凝剂类型及加药间 (9)3.2.2混合设施 (177)3.3反应池/絮凝池 (18)3.3.1絮凝形式及选用 (19)3.3.2往复式絮凝沉淀池计算 (23)3.4沉淀池 (26)3.4.1常见沉淀池类型 (27)3.4.2设计计算 (29)3.4.3排泥方法 (30)3.5滤池 (32)3.5.1常用的滤池形式 (32)3.5.2滤池的设计计算 (37)3.6消毒设施的设计 (48)3.7清水池 (50)第四章 (54)给水处理厂布置 (54)4.1工艺流程布置 (54)4.2平面布置 (54)4.3厂区道路布置 (55)4.4厂区绿化布置 (55)4.5厂区管线布置 (56)4.6高程布置 (56)4.7管渠水力计算 (56)4.8给水构筑物高程计算 (57)4.9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57)参考文献 (588)第一章城市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基础资料1.1工程设计背景某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较快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原有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要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经市政府部门研究并上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决定在东江南支流、螯峙塘新建一座给水处理厂。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说明与计算书第1章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1.1 设计水质水量1.1.1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ss最高/(mg/L) 700最大时变化系数 1.2512水文地质及气象资料河流水文特征最高水位----------m,最低水位----------m,常年水位-----------m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年最高平均气温--------,年最低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年最高降水量----------,年最低降水量-----------。
常年风向-----------,频率--------。
历年最大冰冻深度20cm3 地质资料第一层:回填、松土层,承载力8 kg/cm2,深1~1.5m;第二层:粘土层,承载力10kg/cm2,深3~4m;第三层:粉土层,承载力 8kg/cm2,深3~4m;地下水位平均在粘土层下0.5m。
1.1.2、设计水量设计人口6.1万人均用水量标准(最高日)200L/d工厂A(万立方米/d)0.4工厂B(万立方米/d)0.7工厂C(万立方米/d)0.9工厂D(万立方米/d)1.4一般工业用水占生活用水% 195第三产业用水占生活用水%90Qd=1.067×﹝(200×6.1×(1+1.95+0.9)/1000+0.4+0.7+0.9+1.4﹞=86400立方米/d1.1.3、分析原水水质显著特点为ss含量较高,水量变化较小,故在后续工艺设计中会针对上述两个特点做出设计,以求实现工艺的优化。
1. 2 给水处理流程确定1.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给水工程课设计算书
目录给水厂设计计算 (3)一.工艺流程和构筑物形式的选择 (3)1.1工艺流程的选择 (3)1.2构筑物形式的选择 (3)二.给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3)2.1设计水量 (3)2.2混凝剂的配制和投加 (3)2.3斜管沉淀池 (4)2.3.1设计水量 (4)2.3.2平面尺寸计算 (4)2.3.3进出水系统 (5)2.4网格絮凝池 (7)2.4.1设计水量 (7)2.4.2设计计算 (7)2.4.3 GT值校核 (9) (9)2.5普通快滤池2.5.1平面尺寸计算 (9)2.5.2滤池高度 (10)2.5.3配水系统 (10)2.5.4洗砂排水槽 (12)2.5.5滤池反冲洗 (14)2.5.6进出水系统 (14) (15)2.6氯消毒及其投加设备2.6.1加氯量计算 (15)2.6.2加氯设备的选择 (15)2.6.3加氯间和氯库 (15) (16)2.7清水池2.7.1平面尺寸计算 (16)2.7.2管道系统 (16)2.7.3清水池布置 (17)三.给水处理厂布置 (17) (17)3.1平面布置 (17)3.1.1工艺流程布置 (17)3.1.2平面布置 (18)3.1.3厂区道路布置 (18)3.1.4厂区绿化布置 (18)3.1.5厂区管线布置 (19)3.2高程布置 (19)3.2.1管渠水力计算 (20)3.2.2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20)3.2.3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给水厂设计计算一.工艺流程和构筑物形式的选择1.1工艺流程的选择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除粪大肠杆菌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
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原水混 合絮凝沉淀池滤 池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1.2构筑物形式的选择根据已选工艺流程,在设计中混合设施选用静态混合器,絮凝池选用折板絮凝池,沉淀池选用斜管沉淀池,滤池选用普通快滤池,采用加氯消毒。
给水厂计算说明书
1.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和内容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应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 某市自来水厂工艺设计二、原始资料(1)水厂规模:11.6万m3/d(2)水源为河流地面水,原水水质分析资料如下:(3)厂区地形:(比例1:500, 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设计), 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1 km。
(4)工程地质资料1)地质钻探资料土壤承载力:20 t/m2.2)地震计算强度为186.2kPa。
3)地震烈度为9度以下。
4)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10 历年三小时最大水m/3h 1.04位涨落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8m(6)气象资料该市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90C,七月极端最高温度达390C,一月极端最低温度-15.30C,年平均降雨量954.1mm,年平均降雨日数117.6天,历年最大日量降雨量328.4mm。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NNE),静风频率为12%,年平均风速为3.4m/s。
土壤冰冻深度:0.4m。
风向玫瑰图2 水厂选址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在选择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
一般选在地下水位低、承载力较大、湿陷性等级不高、岩石较少的地层,以降低工程造价和便于施工。
⑵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1.1 总体设计1.1.1 工程规模(1)设计规模水厂建设总规模为9.2万m3/d,水厂自用水量按7%考虑,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预留远期生产用地。
净水厂出水水压为40~55m。
给水处理厂的主要构筑物拟分为2组,每组5万3m/d。
(2)原始资料1、自然条件1.1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南地区,规划厂区为一平地,黄海高程79.7m。
1.2 气象资料①风向:绘出风玫瑰图②气温:最冷月平均为:-4.8℃;最热月平均为:32.1℃极端温度:最高40.5℃,最低-5.5℃③土壤冰冻深度:1.2m1.3 工程地质与地震资料:①地质钻探资料②地震计算强度为:158.6KP a③地震烈度为:8 度以下。
④地下水质对各类水泥均无侵蚀作用。
1.4 河流水质资料1.1.2 设计出水水质水厂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GH-85)。
1.1.3 水处理工艺流程方案拟定1.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拟定为使出厂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运行可靠的指导思想,设计水处理工艺流程。
水厂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为:↓↑水厂处理工艺流程2.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1)混合工艺混合是原水与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充分混合的工艺过程,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
混合是将药剂充分、均匀地扩散于水体的工艺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混凝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混合问题的实质就是药剂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
混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①水泵混合水泵混合是将药剂投加在取水泵吸水管或吸水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高速旋转以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
它适用于一级泵站距处理构筑物较近(120m以内),优点是设备简单;混合充分,效果较好;不另消耗动能。
缺点是安装管理较复杂;配合加药自动控制较难。
②管式混合目前广泛采用的管式混合器是静态管式混合器,是利用水厂进水管的水流,通过管道或管道零件产生局部阻力,使水流发生涡旋,从而使水体和药剂混合。
给水厂课程设计高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高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给水厂高程设计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实践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
首先,介绍给水厂高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使学生了解给水厂高程设计的重要性。
其次,讲解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水文、地形、气象等因素的考虑,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然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具体流程和关键环节,如水源选择、取水设施设计、输水管道设计等。
最后,结合实践案例,让学生掌握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实际操作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具体流程和关键环节。
此外,还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给水厂高程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结合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给水厂高程设计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给水工程》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给水厂设计手册》等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制作PPT、视频等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给水厂高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给水厂高程设计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程布置参考—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书12.高程布置为了配合平面布置,我们首先应根据下表估计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大小及长度大致水头损失。
然后在平面布置确定后,按水力学公式逐步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精确值,以便最后确定各构筑物之间的高程。
各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估计值构筑物水头损失(m)备注进入井口0.15~0.3一泵站~混合池0.5~1.5 视管长而定混合池内0.4~0.5混合池到反应池0.1反应池内0.4~0.5 机械反应池应小一些反应~沉淀0.1 防止绒体破裂沉淀池内0.15混合~澄清池0.3澄清池内0.6~0.8配水井~澄清池0.3~0.5沉淀池~滤池0.3~0.5快滤池内 2.0~3.0虹吸、无阀滤池 1.5~2.0 滤池到清水池0.3~0.51.3.4高程布置设计计算1.3.4.1水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1.水头损失计算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
两构筑物之间水面高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等水头损失在内。
水头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并留有余地.(1)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处理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与构筑物的型式和构造有关,具体根据设计手册第3册表15-13(P868)进行估算,估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净水构筑物水头损失估算值(2)连接管线水头损失连接管线水头损失(包括沿程和局部)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计算常用的公式为:2122v h h h il gξ=+=+∑∑式中 1h ——沿程水头损失,m ;2h ——局部水头损失,m ;i ——单位管长的水头损失; l ——连通管段长度,m ;ξ——局部阻力系数;v ——连通管中流速,/m s ;g ——重力加速度,2/m s 。
① 配水井至絮凝池连接管线水头损失 a )沿程水头损失配水井至絮凝池连接管采用800DN 钢管,管长15l m =。
考虑浑水的因素0.015n =,按0.013n =查设计手册第1册水力计算表得1.8i =‰,换算成相当于0.015n =时的i :220.0150.00180.00240.013i =⨯=浑水管长15m 算得沿程损失为:2.4150.0361000f h iL m ==⨯= b )局部水头损失管路中,进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10.50ξ=;急转弯管1个,20.90ξ=;闸阀1个,30.06ξ=;90º弯头1个,4 1.05ξ=;出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50.04ξ=,则局部阻力系数总计为:123450.500.900.06 1.050.04 2.55ξξξξξζ=+++=++++=+ 管内流速 1.11/v m s =,则管路局部水头损失为:221.112.550.16229.81l v h m g ξ==⨯=⨯∑c )总水头损失0.040.160.20f l h h h m =+=+=②絮凝池至沉淀池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其损失取0.1m 。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侧边峰速 v1 :
v1
0.2785 1.4 1.263
0.158m
/
s
侧边谷速 v2 :
v2
0.2785 1.4 1.618
0.123m
/
s
水头损失计算:
① 中间部分:
渐放段损失:
1 v12 v22
h1
0.5 0.3322 0.1522 0.0022 m
2g
2 9.8
渐缩段损失:
h2
米。布置形式如下图:
1
9
中间部分流速为: 0.2785 0.232m / s , 2 0.6
可以.
侧边峰距 b3:b3=6.9-6×0.6-7×0.04=3.02m.
由图可知,b3+b3+c=3.02m,故 b3 3.02 0.355 1.3325m 2
式中 u -混凝剂最大投加量, 32mg / L
Q -设计流量,为 4101.7m3/h b -混凝剂的投加浓度,取 15%。 n -每日的投加次数,取 4 次。 溶液池按两个设计,一次使用一个池子,两个池子交替使用。溶液池的平面 形状采用正方形,有效水深取 1.3m,则边长为 2.0m。考虑超高为 0.5m。则溶液 池尺寸为 L×B×H=2.0m×2.0m×1.8m。 溶液池池底设 DN200 的排渣管一根,溶液池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内壁衬以 聚乙烯板(防腐)。 (2)溶解池:
0.166m /
s
上转弯δ取 1.8,下转弯及进口取 3.0,则每格进口及转弯损失之和 h 为:
h '' 1.8 2 0.2842 3 3 0.1662 3 0.32 0.2904 0.248 0.27 0.0412 m
2 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处理厂课程设计计算书
12.高程布置
为了配合平面布置,我们首先应根据下表估计各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大小及长度大致水头损失。
然后在平面布置确定后,按水力学公式逐步计算各构筑物之间的水
构筑物
沉淀池~滤池0.3~0.5
快滤池内 2.0~3.0
虹吸、无阀滤池 1.5~2.0
滤池到清水池0.3~0.5
1.3.4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1.3.4.1水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布置设计计算
1.水头损失计算
在处理工艺流程中,各构筑物之间水流应为重力流。
两构筑物之间水面高差即为流程中的水头损失,包括构筑物本身、连接管道、计量设备等水头损失在内。
水头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并留有
余地.
(1)处理构筑物水头损失
处理构筑物中的水头损失与构筑物的型式和构造有关,具体根据设计手册第3册表15-13
g ——重力加速度,2/m s 。
① 配水井至絮凝池连接管线水头损失
a )沿程水头损失
配水井至絮凝池连接管采用800DN 钢管,管长15l m =。
考虑浑水的因素0.015n =,按0.013n =查设计手册第1册水力计算表得 1.8i =‰,换算成相当
于0.015n =时的i :
浑水管长15m 算得沿程损失为:
b)局部水头损失
管路中,进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
10.50
ξ=;急转弯管1个,
20.90
ξ=;闸阀1个,
30.06
ξ=;
90º弯头1个,
41.05
ξ=
;出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
5
0.04
ξ=,则局部阻力系数总计为:
管内流速 1.11/
v m s
=,则管路局部水头损失为:
c)总水头损失
②絮凝池至沉淀池
絮凝池与沉淀池合建,其损失取0.1m。
③沉淀池至V
a)沿程水头损失
沉淀池至V型滤池连接管采用900
DN钢管,管长l=
21.052 2.1
ξ=⨯=;
闸阀2
43.0
ξ=;出口1个,V,按0.013
n=查设计手册第1册水力计算表得 2.4
i=‰,则V型滤池至清水池连接管沿程损失为:
b)局部水头损失
管路中,进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
10.50
ξ=;90︒弯头3个,局部阻力系数
21.053 3.15
ξ=⨯=;
闸阀1个,
30.06
ξ=;出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
41.00
ξ=,则局部阻力系数总计为:管内流速 1.0/
v m s
=,则管路局部水头损失为:
c)总水头损失
⑨清水池至吸水井连接管线水头损失
a)沿程水头损失
清水池至吸水井连接管采用600
DN钢管,管长20
l m
=(按最不利情况计算),按0.013
n=查设计手册第1册水力计算表得7.48
i=‰,则生物活性炭滤池至清水池连接管沿程损失为:
b)局部水头损失
管路中,进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
10.75
ξ=;出口1个,局部阻力系数
41.00
ξ=,则局部阻力系数总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