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原电池》教案三
选修四 原电池教案
选修四原电池教案教案标题:选修四原电池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 学习原电池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案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顾一下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电池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2. 提问:你们知道原电池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和应用场景?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原电池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2. 介绍原电池的结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组成和作用。
3. 讲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4. 分析原电池的优缺点:稳定性高、容量大、使用寿命长,但成本较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包括原电池、导线、灯泡等。
2. 实验步骤:a. 连接电路:将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导线连接,将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到灯泡上。
b. 观察实验现象:打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c. 讨论实验结果:为什么灯泡会亮起?这是原电池的作用吗?3.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知识讲解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分析。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出问题:除了原电池,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电池?它们有什么不同?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各自的研究结果。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要求:请学生在家自行查找一种实际应用中使用原电池的例子,并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
2. 提示:可以考虑家用电器、电子设备或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导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拓展延伸和作业布置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原电池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案设计合理,步骤清晰,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人教版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原电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2.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化学方程式。
3. 了解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原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原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
3. 原电池的电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入原电池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
(1)原电池的构造:正极(阳极)、负极(阴极)和电解质。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传递离子。
(3)原电池的电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实验操作:
进行原电池的放电和充电实验,观察反应过程。
4. 拓展应用:
探讨原电池在电动车、手机等生活设备中的应用。
5. 总结强调:
总结原电池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强调正确使用和处理原电池。
四、课堂练习:
根据以下方程式,写出对应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式:
1. Zn(s) + CuSO4(aq) → ZnSO4(aq) + Cu(s)
2. Al(s) + HCl(aq) → AlCl3(aq) + H2(g)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复习原电池的知识点。
2. 完成课堂练习,掌握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讲解了原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电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操作和拓展应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和重要性。
同时,课后作业和复习也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原电池》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4)
Cu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其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进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探究活动,体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关系的学习,使学生从能量的角度比较深刻地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的贡献,体会能量守恒的意义。
学会利用能源与创造新能源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教学过程】【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相关内容。
【板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原电池实验探究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问题探究】1. 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 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3. 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 +)如何变化?4. 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 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学生:Zn+2H+=Zn2++H2↑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
人教选修4《原电池》教学设计
WORD整理版2013年邵阳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素养大赛教学设计评比《原电池》教学设计模块: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课题: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授课人:李峰屹(绥宁县第二中学)时间: 2013年12月16日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绥宁县第二中学李峰屹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在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以铜锌单液电池模型为载体,简单介绍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四章第一节中以双液电池模型为载体,深化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随之,第二节《化学电源》则在此基础上介绍实用化学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认知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单液电池模型到双液电池模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层次需要进行一次较大的跨越。
因此,本节课的关键是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主动思考,突破认识的局限性,完成对原电池原理及形成条件的认知跨越。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1、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完整的认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桔子电池实验活动体验建构原电池模型的过程;通过Zn-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电池发展史,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的关键作用;通过双液电池模型的建构,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发生(分池、分液)2、教学策略设计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实验探究与模型建构相结合:3、教学用品:多媒体电脑及投影设备、灵敏电流计、导线、原电池容器两个、铜丝、铝线、铜片、锌片、盐桥、培养皿、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氯化钠溶液、桔子、滤纸、吸管若干(仪器药品按4名学生一组准备)。
选修教材4中《原电池》教学设计
选修教材4中《原电池》教学设计作者:巩龙房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05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写出电极反应式。
(2)通过实验与分析,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3)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
(4)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全面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盐桥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1)经过对化学物质及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3)能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中体验探究带来的快乐。
(2)增强联系实际学习化学并强化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式。
2.教学难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在必修教材中,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2个问题。
1.什么叫原电池?2.铜锌原电池的电极是如何确定的?写出两极的电极反应式。
学生活动:1.一个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
2.三个学生到黑板上书写电极反应式。
设计意图:1.从学生具备的知识入手,为要学的新知识铺路。
2.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点评或引出新知识。
教师活动:锌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吗?我们前面学习了反应热的有关知识,请说明锌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时,是放热还是吸热?属于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而设计成原电池后,是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学生活动:略。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所选自发进行的反应的热效应,为下一步学生设计原电池实验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分组设计实验,研究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生活动:略。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施实验方案。
原电池教案(优秀3篇)
原电池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原电池教案(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高中化学《原电池》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原电池教学案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2、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过程和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和价值]: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原电池电极名称的判定[教学过程]:[温故而知新]: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2、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原电池:(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Zn电极是负(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Zn -2e- = Zn 2+,该反应是_氧化(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 Cu电极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2H+ +2e- =H2↑,该反应是还原反应。
(2)、当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时: Zn电极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Zn -2e- = Zn 2+,该反应是氧化反应;Cu电极是正_极,其电极反应为Cu2+ + 2e- = Cu,该反应还原_反应.3、原电池原理:填写页表中的空白[情景导入]:同学们,请你们学校的夜晚,我们除了感叹学校美丽之外,你有没有想过:是谁给我们燃亮了黑夜、送来了光明?对!是电,正因为电,也让我们的生活世界变得五彩斑斓。
我们在化学必修2中已经认识了一种可以让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有关原电池的知识。
[板书]:第一节原电池一、对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过渡]:我们在必修2中学习过的将锌片和铜片置于稀硫酸的原电池,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造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在铜极上很快就聚集了许多氢气泡,把铜极跟稀硫酸逐渐隔开,这样就增加了电池的内阻,使电流不能畅通。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设计如右图(书P71图4-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你能解释它的工作原理吗?[实验探究]:书P71实验4-1,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计,观察有什么现象?取出盐桥,又有什么现象?[归纳总结]:1、实验现象:有盐桥存在时: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即有电流通过电路。
化学选修四原电池教案
《原电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掌握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3.学会设计原电池;技能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原理,学会观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2.通过对单池原电池与双池原电池的设计对比,学会比较,评价设计方案;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根据现象设疑,根据疑问求解的模式,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态度和科学创新精神;2.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团结合作的探究学习观念,强化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设计原电池教学难点: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分析教学方案:教师引导实验探究与学生自主提问推进相结合教学用品: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电脑及显示屏实验仪器:每组电流表,导线两根,原电池容器两个,铜电极,锌电极,碳电极,盐桥。
(共8组,根据人数而定,7人一组)化学药品: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播放电视剧《寻秦记》中的一小段视频,通过其中所述的发电装置,引出这节课所要将的内容----原电池【环节一】预习成果展示(5分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同时对预习的问题提出质疑。
学生预习展示完之后,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评价。
【环节二】问题讨论及成果展示(30分钟)请同学用自己预习准备的知识来解决以下问题:1、判断“硫酸发电图”的正负极2、写出正负极电极反应3、写出总反应探究一体验原电池如果将硫酸发电图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原电池装置图(如图所示),从理论上来说硫酸发电图中装置是可以发电的,通过这个装置图,你预计有什么现象产生呢?[学生实验]:现在请各个小组按照实验装置图来进行实验。
提醒学生: 1.观察锌片、铜片、电流表的变化并如实记录;2.注意合作分工,讲究效率;思考:1.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呢?2.为什么锌片会有气泡产生呢?学生小组讨论,最后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及总结。
探究二改进原电池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思考:1.怎样改进才保证只有铜电极产生氢气,而避免锌电极上产生氢气呢?教师让学习小组汇报自己的改进方案,并进行评价及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4-原电池教案
× 第四章 電化學基礎§4.1 原電池一、探究目標體驗化學能與電能相互轉化的探究過程二、探究重點初步認識原電池概念、原理、組成及應用。
三、探究難點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向電能轉化的本質,以及這種轉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四、教學過程【引入】電能是現代社會中應用最廣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種二次能源,又稱電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電腦、手機、相機、攝像機……這一切都依賴於電池的應用。
那麼,電池是怎樣把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呢?我們這節課來一起復習一下有關原電池的相關內容。
【板書】§4.1 原電池一、原電池實驗探究講:銅片、鋅片、硫酸都是同學們很熟悉的物質,利用這三種物質我們再現了179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留給我們的歷史閃光點!【實驗探究】(銅鋅原電池) 實 驗 步 驟現 象 1、鋅片插入稀硫酸2、銅片插入稀硫酸3、鋅片和銅片上端連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問題探究】1、鋅片和銅片分別插入稀硫酸中有什麼現象發生?2、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後插入稀硫酸中,現象又怎樣?為什麼?3、鋅片的品質有無變化?溶液中c (H +)如何變化?4、鋅片和銅片上變化的反應式怎樣書寫?5、電子流動的方向如何?講:我們發現檢流計指針偏轉,說明產生了電流,這樣的裝置架起了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橋樑,這就是生活中提供電能的所有電池的開山鼻祖----原電池。
【板書】(1)原電池概念: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問:在原電池裝置中只能發生怎樣的化學變化?學生: Zn+2H +=Zn 2++H 2↑講:為什麼會產生電流呢?答:其實鋅和稀硫酸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移,但氧化劑和還原劑熱運動相遇發生有效碰撞電子轉移時,由於分子熱運動無一定的方向,因此電子轉移不會形成電流,而通常以熱能的形式表現出來,激烈的時候還伴隨有光、聲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
顯然從理論上講,一個能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若能設法使氧化與還原分開進行,讓電子的不規則轉移變成定向移動,便能形成電流。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2 页 发生 反应 原电池 离子 离子负极正极 电解质溶液(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发生 反应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一、解读课标1、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会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2、利用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原电池。
二、教材分析由于原电池在必修二第二章已经详细介绍过,因此,在本节课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复习为主,由单液原电池向双液原电池过度,熟练掌握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三、重点、难点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根据工作原理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4、学会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四、《导学案》自己填写,小组讨论,每组找代表展示。
对展示成员进行鼓励和表扬。
五、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暖宝宝”为例。
通过本节课学习,思考“暖宝宝”的工作原理。
【设计思路】以生活实际入手,引起学生注意,生活处处是化学,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观看视频】观看铜--锌原电池的实验视频。
【独立自学】回顾《氧化还原反应》和必修二《原电池》的内容并结合课本七十一至七十二页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的【复习】部分。
【展评激学】学生展示成果,学生点评,教师补充。
【加强巩固】每组同学讨论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1,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总结】如何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总结升华】第 2 页 共 2 页 原电池 离子离子 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发生 反应 (填“阴”或“阳” , 右同)【小组讨论】比较《导学案》上【练习】1中的图Ⅰ和图Ⅱ,完成《导学案》上的【思考】1、2、3、4部分【设计思路】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向新知识过度。
由单液原电池引入双液原电池。
从而引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学生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以致用】 讨论《导学案》上【思考】5.“暖宝宝”的工作原理:以还原铁粉为负极,石墨粉作为正极材料,氯化镁或氯化钙为吸水剂,氯化钠为电解质,空气中的氧气在石墨上得到电子,形成原电池。
高中化学选修4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原电池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常见原电池的类型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熟悉常见原电池的类型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常见原电池的类型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例;
2. 实验观察;
3. 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安排
1. 前期准备:教师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各种常见原电池,引导学生思考原电池的作用和应用。
3. 理论讲解:介绍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结构和工作原理。
4.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原电池的制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5. 分析总结: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原电池的特点和应用。
6.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新型原电池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7. 总结交流: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答疑并征求学生意见。
六、教学评价
1. 实验结果记录;
2. 课堂表现评价;
3. 课后作业评价。
七、教学资源
1. 化学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2. PPT课件;
3.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八、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电池-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原电池-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
2.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质浓度对电动势的影响。
3.理解原电池和其他电化学电池的区别和联系。
4.能够运用原电池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2.1 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2.1.1 基本概念原电池是利用自然界中某些金属或半金属在自身与其离子之间转移电子形成电势差的装置。
即金属或半金属电极与其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会释放或吸收电子,从而形成电势差。
如锌原电池的电位为-0.76V,铜原电池为+0.34V,两者之差为1.10V。
2.1.2 组成结构原电池由电极和电解质两部分组成。
其中电极由可氧化金属或半金属制成。
电解质为可以导电的溶液或固体。
例如,锌原电池中,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硫酸锌溶液是电解质。
2.2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解质浓度对电动势的影响2.2.1 工作原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自然界中某些金属或半金属在自身与其离子之间转移电子形成电势差的装置。
通过对电极和电解质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设计,可以使离子的沉淀和析出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起电流流动。
2.2.2 电解质浓度对电动势的影响电解质浓度是原电池电动势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随着浓度的增加,电池电动势也相应增大。
例如,对于锌原电池,如果溶液中的硫酸锌浓度变大,则锌离子在负极上的活动性也会增大,从而使电子的传递速率增加,电流变大,电动势也相应增大。
2.3 原电池和其他电化学电池的区别和联系原电池与其他电化学电池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组成和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利用自然界中某些金属或半金属在自身与其离子之间转移电子形成电势差的装置,而其他电化学电池则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造,在结构和性质上都有所区别。
但不管是何种电池,它们的核心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即在电极和电解质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看,原电池和其他电化学电池都有相同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教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原电池的构成,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能理解盐桥的作用;3.能够按要求设计简单的原电池,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如何避免普通原电池内耗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经历尝试使带盐桥的原电池形成闭合回路的过程,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盐桥的作用、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总结应用等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探究。
【教学过程】【投影】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引入】图片引入【板书】第一节原电池【讲述】必修二已经学过原电池,现在又学原电池,区别在于现在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原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探究实验一】把锌片和铜片与贺卡扬声器用导线连通,然后把锌片和铜片放入【归纳】复习原电池工作原理【思考】1、锌片上为什么有红色物质析出,贺卡扬声器为什么声音越来越弱?2、该原电池不使用时能否长期保存?为什么?【思考与交流】实验探究一是我们在必修2中学习过的原电池,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又不能长期保存,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没有什么改进措施?溶液直接接触)(提示:刚才的实验中锌与CuSO4【回答】把锌与硫酸铜溶液分开【提问】分开后,锌的烧杯里加什么物质?【投影】加金属对应的盐溶液【探究实验二】把锌片和铜片与贺卡扬声器用导线连通,然后把锌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把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贺卡扬声器会发出声音吗?为什么?【回答】不会发出声音,因为构不成闭合回路。
(提示:从微观的角度)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回答】搭桥【探究实验三】【思考】什么物质能作为离子通道,让Zn2+、SO42-沿着它移动呢?(提示:能吸水的物质就能让溶液沿着它移动,就能让离子沿其运动)用提供的材料把两烧杯连通,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通过实验,设想成立,但声音微弱,为什么?【回答】电流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量小。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案3
第一节原电池教案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写出电极反应式。
2、通过实验与分析,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1、经过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勤于思索。
3、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并享受探究带来的快乐,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
2、增强联系实际学习化学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3、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科技前沿问题,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3)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4)教学建议本节内容关键是讲透原电池原理。
而这一内容的关键在于做好实验。
无论演示实验还是采用边讲边实验,都应使实验成功。
直观性强,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可设计一连串的思考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最终得到原电池原理、形成条件和原电池的科学定义。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播放“天宫二号”发射视频。
“天宫二号”上的电池部件就是运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原电池知识而制造出来的。
导入二【引入】故事:1、意大利解剖学家和医学教授伽伐尼的发现。
2、伏打电池的发明。
伏打电池的出现,在化学发展史和人类历史上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离不开各种电池。
比如“嫦娥一号”使用的高能电池,手机使用的锂电池。
但其原理跟伏打电池是一样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原理。
播放“天宫二号”发射视频。
“天宫二号”上的电池部件就是运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原电池知识而制造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原电池》教案三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
2、年级:高二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5、教学时间: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2、.初步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能初步根据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
(3)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内容分析:
(1)地位和功能
本教科书的第一章着重研究了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本章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二者都属于热力学的范畴。
而本节则着重研究原电池,即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分析,合成等领域应用很广,由此形成的工业也很多。
因此,有利于学生了解电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规律,知道电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同时,本节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这有利于学生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2)内容结构
原电池是学生在必修化学2中学习了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的基础上,在这里将进一步原电池的构成和原理,了解设计原电池、选用正、负极的原则。
(3)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原电池电极名称的判定。
3、设计思路:
(1)紧密联系前面学过的原电池的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原电池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可控性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本人感觉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 、合理处理教材内容:一方面,对教材中的探究性内容进行深刻挖掘;另一方面对教材中不适宜探究性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过度的比较自然 ,补充一些问题情景,拓展了教材的思想内涵。
2 、讲究探究教学策略: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制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发言,并大胆质疑,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其次,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学生不能立即作答,但通过一段时间的思维,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可从不同方向去思考,得到他自己认为合理的答案。
3、每次讨论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讨论较充分和彻底,一个问题提出后,首先在组内讨论,讨论后各组在中心发言时又会引发组间讨论。
4、突出实验基础作用,本课时中问题背景的设置,讨论后假设的验证,到最后规律的得出都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获得,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使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使学生懂得了实验是化学知识的来源,使学生明白尊重事实,。
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精神
5、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对教材内容所蕴涵的知识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能深入地分析和挖掘,从而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在师生共同的讨论和交流中,二者的思维相碰撞,相互启发,相互引导,最终走到和谐——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了重建和改组。
但是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引入分析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分析实验时花费了较多时间。
2、电极反应的书写还不到位,下节课需进一步落实.
3、由于时间安排问题,未能在40分钟课堂内顺利全部完成本节课内容,后面为了整节课的完整性有些赶时间,主要在第二个实验上,耗费时间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