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反思与重构
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抵押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货币市场经历了巨幅振荡。金融市场此起彼伏的波动、接踵而至的损失事件,使得人们对长期以来奉为圭臬的市场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市场风险的直观表现是波动性。但波动性只是现象,仅仅关注波动性,并不能真正抓住市场风险的本质。这次金融危机给了人们很多鲜活的教训,也促使大家透过波动性的表象,对市场风险的内生动因和驱动因素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对传统市场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反思和重构。
对市场风险的再认识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市场风险就是波动性风险,即因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变化,导致银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这个观点被业内广泛接受。既然市场波动是风险的主要来源,那么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则是引发波动的风险驱动因子。基于这个认识,金融机构普遍采取以风险价值(VAR)、多层次限额体系为核心构筑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但是,从次贷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从巴林银行、法兴银行到瑞银集团的交易亏损事件,都从不同侧面暴露了上述市场风险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导致传统市场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应对现实风险时往往力不从心(于是往往将其归咎于“市场异常波动”)。
随着20世纪以来金融的不断深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运行日趋精细复杂,市场风险的形态、结构和内在特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交易对手风险日渐成为市场风险的重要驱动因子美国次贷危机发展、蔓延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信贷市场紧缩,市场收益率大幅上扬。利率大幅上行的背后,驱动力量实际上是交易对手风险。Libor-OIS息差代表了剥离无风险收益率变动后的风险预测水平,透过这个指标可以直观考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压力和交易对手风险的影响。事实上,这个指标一定程度上成为危机发展演变和风险程度的风向标。具体来说,Libor减去OIS(隔夜指数掉期,Overnight Indexed Swaps)后,可剔除拆借市场中市场预期效应对市场利率走势的影响,从而得到交易对手风险和流动性因素对Libor的实际影响。即:Libor-OIS息差=交易对手风险补偿+市场流动性风险要求+其他(交易成本的差异)。
在其他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Libor-OIS息差扩大主要是由于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增大,导致放款银行要求收取较高的利息以补偿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对金融危机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市场风险上升背后的驱动力量主要是交易对手风险。从图1看,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收益率水平大幅上扬,以
公允价格计量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市值重估损失增加。系统性市场风险的上升,主要为交易对手风险所导致。
市场流动性成为金融市场波动的放大器这次金融危机出现的流动性螺旋(Liquidity Spirals)现象,使得人们对流动性与市场波动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流动性螺旋的作用,即“金融工具价格下跌→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质量恶化→销售资产去杠杆化→风险偏好收紧(提升信贷标准、压缩交易敞口、增加保证金比例、提高抵押品折扣率等)→流动性消减→价格进一步下跌”,形成循环回馈机制,极大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放大市场风险。而传统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框架中,并没有将上述流动性的影响充分考虑进去。
结构化证券产品最为典型。这类产品基本都是按特定投资者的需要量身定做,且大多数都在场外市场(OTC)交易,缺乏盯市价格(Mark-to-Market)。如果交易一方违约,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则急剧降低。这种情况下,交易对手风险敞口为该项交易(剩余的未来支付业务)的市场重置价格(Replacement Price),而显然此时在市场上重置已违约交易的成本已经非常高。同时,市场流动性缺失增加了金融工具估值难度,进而降低金融机构做市商提供流动性的意愿,加剧了市场波动……(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2年第4期)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
(责任编辑贾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