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二首
《现代诗二首》课堂笔记
以下是我对《现代诗二首》课堂笔记的总结:
1.现代诗的基本特点:现代诗是不同于传统诗歌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它强调自由、开放、创新和个性化。
现代诗的句子不一定要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式,而是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由组合和变化。
2.《一片槐树叶》的作者和背景介绍:本诗的作者是纪弦,他是现代派诗人,出生于河北清苑县。
这首诗写于1954年,是作者在台湾南部基隆港码头的一片槐树叶引发的联想,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3.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本诗中出现了许多意象,如“满天飞舞的蝴蝶”、“一片槐树叶”、“一封信”等。
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
其中,“一片槐树叶”象征着故乡和祖国,是作者情感的寄托。
4.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述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和强烈。
5.《风雨》的作者和背景介绍:本诗的作者是郑愁予,他是台湾诗人,被誉为“情诗王子”。
这首诗写于1966年,当时作者正在美国读书,面对着异国他乡的风雨,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6.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本诗中出现了许多意象,如“风雨”、“草原”、“河流”等。
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风雨”象征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是作者关注的重点。
7.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述在异国他乡的风雨中思念祖国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和强烈。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
2023年《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1篇《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3.抓住诗中描绘的景物,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2.理解诗歌的表达形式,学会仿写诗歌。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巢、苇、罗”等6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歌,读准节奏,并熟读成诵。
3.把握两首诗歌的主要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自然美景图,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小到落叶、繁花,大至平原、山野,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总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你们有没有认真去体验过?可曾有什么独特的发现?下面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欣赏过的美丽风景,导入新课。
生1:我最爱的是老家屋后那片贫瘠的田地,因为在一场春雨后,那里竟然冒出了一个个拇指大小的嫩绿嫩绿的小脑袋。
它们茁壮成长,不经意间,长成了茂盛的竹林,坚强挺立,傲对风雨。
生2:我最喜欢的是傍晚的斜阳,它将群山染红,给绿林披上金装。
它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将那一束束柔和的光从空中倾泻下来,使一切显得格外瑰丽。
师:这就是你们眼中的风景,真美啊!这节课上,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写景的现代诗,看看诗人眼中有哪些美好的瞬间,从中感受自然之景的无穷魅力。
3.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板书: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1)《秋晚的江上》:“秋晚”揭示了时间,“江上”点明了地点,诗题表明本诗描写的是秋天傍晚时江上的画面。
(2)《花牛歌》:“花牛”是诗歌描述的核心,诗歌展现的就是花牛行动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
《现代诗二首》教学反思
《现代诗二首》教学反思这两首现代诗的教学基本按空课的思路上的,教学目标落实如何,现反思如下:一、字词的学习重点指导“巢、苇、霸、穗”等生字,通过看图理解“芦苇、剪秋罗”等词语的意思。
二、诗歌的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自读提示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下面两首诗,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1)《秋晚的江上》在学习《秋晚的江上》时,先圈景物,学生基本都能找出“鸟儿、斜阳、江上和芦苇”等景物。
然后,让他们说说这些景物和诗的题目有什么联系。
小朱说,归巢的鸟儿和斜阳和秋晚有关,因为傍晚,太阳落山了,鸟儿要归巢了。
小沈说,江上和芦苇都是江上的景物,都和江上有关。
最后,结合插图,让学生描述诗中景物构成的画面。
学生基本理解了诗意,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绘的画面。
(2)花牛歌先自读,让学生思考这首诗写了花牛分别在草地里做什么呢?圈出动词。
圈动词对孩子们来说很简单。
接着,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下,想象花牛的生活画面,尝试介绍喜欢的画面。
学的过程,先学第一节,再学第二节,最后学习三、四节。
现在回过头来看,上得太拘谨,不够放开,这个地方如果放手让孩子学,就更好了,比如“坐、卧、走、梦"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自己试着说一说,不一定非要按次序一步步学。
最后,再读诗歌,让学生思考诗中的花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有的学生说它是可爱调皮的,有的说它是自在悠闲的。
无意间,看到一篇同行的《现代诗二首》的课堂教学手记),她就是完全放手让孩子们学习这篇略读课文的,学生自问自答不理解的地方,说说看到的画面,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带着感受朗读诗歌。
如果让我重新上一次,我也会放手让学生学。
现代诗二首课文
现代诗二首课文以下是两首现代诗课文示例:
课文一:《夜的微风》
夜晚的微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
扫走了白天的疲倦与忧伤。
我漫步在寂静的街道上,
感受着寒冷的空气和孤独的思绪。
灯光在黑夜中闪烁着,
照亮了孤独行人的背影。
他们匆忙地走过,不曾停留,
像是追寻着失落的梦境。
我静静地倚在墙上,
听着远处传来的车声与呼喊。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里,
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
夜晚的微风是如此温暖,
它将我从孤独中唤醒。
我开始相信,就算是在黑暗中,
也会有光明的存在。
课文二:《城市的脉搏》
城市是一条繁忙的街道,
车辆行人在其中穿梭不息。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象征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城市的脉搏在不停跳动,
商铺餐厅充满了人声喧哗。
人们匆忙而忙碌,
追逐着梦想与生活的快节奏。
夜晚的城市灯火辉煌,
照亮了疲倦行人的步伐。
他们走过拥挤的街道,
努力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方向。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象征,
吸引着人们无尽的期待。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
我们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空间。
儿童的现代诗二首
儿童的现代诗二首
1.《儿童-其一》
在花朵的海洋中,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
他们用纯真的笑容,
照亮了世界的方向。
他们追逐着梦想,
不受束缚的翅膀,
用甜美的歌声,
唤醒了世界的阳光。
他们是天真无邪的使者,
用无尽的创造力,
让世界充满色彩,
让生活更加美好。
儿童啊,你是我们的希望,
你的笑容是我们最美的诗篇,
让我们一起守护你,
让你的未来更加光明。
2.《儿童-其二》
在童年的时光里,
我们无忧无虑的玩耍,
心中充满着好奇,
探索着未知的世界。
我们用纯真的心灵,
感受着生命的美好,
用无畏的勇气,
面对着未来的挑战。
儿童是世界的未来,
他们的梦想将改变世界,
他们的笑声是世界的希望,
他们的眼睛照亮了未来的道路。
让我们一起珍惜儿童,
保护他们的童年,
让他们自由飞翔,
让他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现代诗二首的笔记
现代诗二首的笔记1. 作者。
- 刘大白,原名金庆棪,中国现代诗人。
2. 诗歌内容与赏析。
- 内容。
- 全诗描绘了一幅倦鸟归巢、斜阳映江的秋日傍晚的美丽画面。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开篇就把鸟儿拟人化,“驮”字用得十分精妙,似乎鸟儿成为了斜阳的载体,将倦鸟和斜阳联系起来,既表现出鸟儿的疲惫,又体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这里鸟儿双翅一翻的动作,使斜阳掉落江上,这一想象奇特而富有诗意。
而江边的芦苇本来是白色的,在斜阳的映照下瞬间变成了红色,“妆成”一词把芦苇当作人来写,赋予了芦苇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地描绘出傍晚江上的景色在夕阳余晖下的美妙变化。
- 主题与情感。
- 主题:通过对秋晚江上景色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傍晚宁静而优美的自然风光。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 作者。
-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2. 诗歌内容与赏析。
- 内容。
- 这首诗描写了一只花牛在草地上的各种活动。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简单的描写就勾勒出花牛憨态可掬的形象,一个“坐”字,把花牛当作人来写,它坐在草地上,却不小心压扁了剪秋萝,充满了童趣。
-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而天空中的白云自由自在地舒展,“霸占”一词将白云拟人化,写出了白云的动态和随意,同时与花牛的闲适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
-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走动时尾巴甩动的样子跃然纸上,生动地表现出花牛的活泼。
-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花牛在草地上做梦,而太阳不知不觉地落下西山,“偷渡”一词用得非常巧妙,把太阳落山的过程写得富有神秘感和趣味性。
- 主题与情感。
- 主题:描绘了花牛在草地上的悠闲生活,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三、对比两首诗。
1. 相同点。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巢 苇罗眠 霸占
3 现代诗二首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的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3 现代诗二首
3.现代诗二首
3 现代诗二首
导入新课
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 他们笔下是怎么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 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 《秋晚的江自学字词
3 现代诗二首
一、比一比,组词语 渡( 过渡 ) 倦( 厌倦 )
坐( 坐车 )
度( 度过 )
卷( 卷尺 ) 座( 座位 )
二、我会填。 1.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 2.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
3 现代诗二首
自由读诗,理解诗意
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 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3 现代诗二首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
花牛在草地里眠,
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
花牛在草地里走,
抗争。
现代诗二首笔记
现代诗二首笔记1. 作者简介。
- 刘大白(1880 - 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
他是新诗运动的重要倡导者之一,其诗作风格质朴、清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
2. 诗歌内容解读。
- 画面描绘。
- 诗的开头“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描绘了一幅倦鸟归巢的画面。
鸟儿在傍晚时分,劳累了一天,却仍然驮着夕阳的余晖向家的方向飞去。
这里的“驮”字用得非常精妙,将鸟儿拟人化,好像鸟儿与斜阳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它不仅背负着自己的身躯,还背负着那一抹斜阳,给人一种沉重而又充满诗意的感觉。
-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这几句进一步展现了奇幻的画面。
鸟儿双翅翻动时,斜阳仿佛被它抖落,掉进了江水里。
而江边白色的芦苇,在夕阳的映照下,瞬间变成了红色。
这里通过色彩的对比,白色的芦苇和红色的芦苇(被夕阳映照后的颜色),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秋天傍晚江上的美丽景色。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晚江上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同时,也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鸟儿、斜阳、芦苇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秋江晚景图,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1. 作者简介。
- 徐志摩(1897 - 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内容多表达对爱情、自由、美的追求等。
2. 诗歌内容解读。
- 画面描绘。
-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个有趣的画面,花牛坐在草地上,它那庞大的身躯把一穗剪秋罗都压扁了。
这里通过花牛的动作“坐”和产生的结果“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展现了花牛的憨态可掬。
-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3《现代诗二首》课件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画面: 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
剪秋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 鲜明,画面感极强。
知识链接
剪秋罗,多年生草本,产于我国,常生于低山疏林下、灌丛草甸阴湿地。大花 剪秋罗喜阳,凉爽,高燥,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6-7月,果期8-9月。
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朗读课文
要求: 1、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
是否正确。 2、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完《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你
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花牛歌》为我们讲述了一只什么 样的花牛?
朗读课文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朗读课文
花牛歌
徐志摩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内容
讨论交流:读完《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花牛的无拘无束
新知讲解
学习第二小节
男生读第二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 的景物。想一想:白云霸占了半个天是 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画面: 花牛在草地上睡觉,身上的白色
和白云融为一体。
从“霸占”可以体会到花牛 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无拘无束。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三小节
齐读第三小节,用横线画出描写的 景物,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现代诗两首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第3课《现代诗二首》原文、词语释义及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现代诗二首》,选录了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两首短诗。
下边整理分享这两首诗的原文、词语释义及主题。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穂剪秋萝。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词语释义】
归巢:返回巢穴。
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芦苇: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一瞬: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红颜:指貌美的女子。
霸占:倚仗权势占为己有;强行占据。
偷渡:偷偷通过封锁的水域或区域,现多指偷越国境。
滴溜溜:形容旋转或流动。
文中指花牛的尾巴甩得速度快。
【主题】
《秋江的晚上》主要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分江面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花牛歌》主要描写了小花牛在草地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现了小花牛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
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现代诗二首的主要内容
《现代诗二首》
第一首:《等待》
嘿,你知道等待是什么感觉吗?那就像是在黑夜里,一直望着远方,盼着那一点点亮光出现。
(就像你在寒冷的冬天等待春天的第一缕阳光那般急切。
)我站在那个老地方,风呼呼地吹过我的脸颊,我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我不停地问自己,他会来吗?(这不就跟你满心期待一个人,心里不断打鼓一样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脚都站麻了,可我还是不愿意离开。
我告诉自己,再等一会儿,就一会儿。
(就像你守在烤箱前等蛋糕烤好,明明知道时间到了,还是想多等几秒。
)天空渐渐暗下来,街上的灯都亮了,可他还是没有出现。
那种失望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哎呀,就像你满心欢喜地准备去游乐园,结果突然下雨了,那种失落感呀!)但我还是会等下去,因为我相信,他一定会来的。
第二首:《梦想》
梦想啊,就像那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是不是像你渴望得到的那个最漂亮的糖果一样?)有时候很近,感觉伸手就能抓到;有时候又很远,怎么也
够不着。
我一直在追逐着我的梦想,哪怕路上有很多的坎坷和挫折。
(这就跟你要去一个很美的地方,途中却遇到很多困难,但你还是坚定地要去一样呀。
)有时候我会跌倒,会受伤,但我从不会放弃。
(你想想,你在努力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摔倒了不也很快又爬起来继续吗?)我知道,只要我坚持,总有一天我能实现我的梦想。
(就像你努力学习,终于考了个好成绩那般让人激动。
)那时候,我要大声地喊出来,我做到了!
我的观点就是:诗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呀,有等待的煎熬,有梦想的追逐,这才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啊!。
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现代诗二首》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赏析: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的一首现代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天上的美丽街市。
诗歌通过比喻和联想,将地上的街灯与天上的星星相联系,创造出一个神秘而美妙的天空世界。
诗人设想天上的街市上有世上没有的珍奇物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诗人对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行了新的解读,让他们能够在天上自由来往,体现了人们对爱情和自由的深深渴望。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月,引发的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月光和霜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月色的明亮和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接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绪。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表达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
现代诗二首好词好句摘抄
现代诗二首好词好句摘抄现代诗是一种富有现代意识和审美追求的诗歌形式,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上追求新颖、独特,更在思想内涵上追求深刻、有哲理。
下面我们将分别欣赏两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诗,并从中摘抄一些具有启示性和感染力的好词好句。
一、现代诗《雨后》雨后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新、宁静,这是一首让人心旷神怡的诗歌。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好词好句:1. “雨后的天空,洗净了世间的尘埃。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雨后世界的清新,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2. “大地在雨后显得更加宁静,仿佛一切都在沉思中。
”这句话通过描绘大地的宁静,展现了雨后世界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理。
3. “泪水与雨水交汇,洗刷着人们内心的忧伤。
”这句话表达了雨水在洗涤人们内心的痛苦和烦恼方面的作用,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好词:清新、宁静、洗涤、交汇、洗刷、沉思、忧伤好句:大地在雨后显得更加宁静,仿佛一切都在二、现代诗《落叶》落叶是秋天的象征,它代表着生命的轮回和自然的规律。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好词好句:1. “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这句话通过描绘落叶在空中飞舞的情景,展现了生命的美丽和短暂。
2. “落叶铺满了大地,为新生的生命提供了养分。
”这句话表达了落叶对生命的贡献和意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私和伟大。
3. “生命的轮回不停,就像落叶一样,从树上飘落,化作泥土,滋养新的生命。
”这句话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好词:翩翩起舞、诉说、铺满、养分、轮回、飘落、化作、滋养在阅读这些现代诗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和感染力,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些好词好句不仅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思想的精髓,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人生的启示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作为自己写作时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无论是用在文章中还是自己的笔记中,它们都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写作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总的来说,《现代诗二首好词好句摘抄》是一篇对现代诗歌中优秀词句的赏析和摘抄,旨在引导读者领略诗歌的美和哲理,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短诗三首
《现代诗短诗三首》是一篇以现代诗为主题的文章,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三首现代诗,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第一首现代诗:《草原》
草原广阔,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空湛蓝,白云飘荡。
这首现代诗以草原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草原的壮美和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对草原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这首现代诗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对自然的呼唤和关注,提醒人们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第二首现代诗:《夜色》
夜色深沉,星光璀璨。
城市的喧嚣渐渐消失,只剩下宁静和美好。
这首现代诗以夜色为主题,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美丽和神秘。
诗人通过对夜色的描写,传达出对宁静和美好的向往,表达了对繁华都市的厌倦。
这首现代诗的价值在于,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学会放慢脚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追寻内心的宁静。
第三首现代诗:《爱情》
爱情是一朵花,需要用心呵护。
它需要付出,需要包容,更需要珍惜。
这首现代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复杂。
诗人通过对爱情的描写,传达出对爱情的崇高和尊重,表达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呵护。
这首现代诗的价值在于,它提醒人们在爱情中要学会包容和珍惜,不要轻易放弃,更要用心呵护。
总之,这三首现代诗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们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描写,传达出了诗人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这些现代诗不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它们具有启迪和感染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现代诗二首》课件
9.第五局部构成了什么样的构造形式?和前文构成 了什么样的关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局部由追忆过去写到现在,进而展望将来, 一气流贯,歌颂了延安精神永放光线。结尾一节照 应开篇回到延安的描写,全篇首尾照应回环,诗止 而意无尽,抒发了诗人眷恋、宠爱延安的感情。
夸大手法的运用
诗里有这样的话: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 话”,极言亲人重逢说 话之多。又如:“双手 接定宝塔山”“满窑里 围得不透风”等等,夸 大的写法淋漓尽致地表 达出诗人宠爱延安、宠 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 以及延安人民热闹欢送 诗人的真挚情景。
〔图为今日延安街景 〕
再别康桥
——徐志摩
1.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2.理解拟人、夸大、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兴手法。诗人如羊羔一样吮 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的乳汁哺育了诗人, 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这两个句子写出了延安 对自己的哺育深恩。
5.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
“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马列、 毛泽东著作。 6.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搂定〔 lǒu 〕 糜子〔 méi 〕 油馍〔 mó 〕
白羊肚手巾〔 dǔ 〕
脑畔
〔 pàn 〕
一盏盏 〔 zhǎn 〕
二、记一记
糜 子:一种外形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脑 畔 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鸡 毛 信:抗战期间流行于依据地的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
示需要快速传递的紧急公文、信件。 几 回 回:一回又一回。 留 脚 印:在课文中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
四年级第三课现代诗二首
四年级第三课现代诗二首一、《秋晚的江上》1. 作者简介-刘大白,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质朴。
2. 诗句解析-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诗意:黄昏时分,归巢的鸟儿尽管疲倦,仍奋力飞翔,驮着斜阳向远处飞去。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归鸟驮斜阳的画面,“倦了”体现鸟儿的疲惫,“驮着斜阳”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鸟儿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好。
-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诗意:鸟儿翅膀一翻,斜阳落入江中;江边白色的芦苇在斜阳的映照下,也变成了红色。
-赏析:“把斜阳掉在江上”,一个“掉”字,写出了鸟儿动作的轻盈与灵动。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把芦苇比作人,“妆成”一词生动地表现出斜阳余晖下芦苇的美丽,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秋晚江上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花牛歌》1. 作者简介-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2. 诗句解析- “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诗意:花牛悠闲地坐在草地里,不小心压扁了一穗剪秋萝。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花牛的悠闲自在,“坐”和“压扁”两个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花牛的活泼与调皮。
-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诗意: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白云布满了半个天空。
-赏析:“眠”字体现了花牛的安静与舒适,“白云霸占了半个天”则描绘出天空的广阔与宁静,与花牛的悠闲形成呼应。
- “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诗意:花牛在草地里行走,小尾巴甩得很快。
-赏析:“走”和“甩”两个动作,表现出花牛的活泼好动,“滴溜溜”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花牛尾巴甩动的样子。
四年级语文-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能根据“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这个问题,结合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有静有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把握策略
1.出示课题,请学生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
《秋晚的江上》这首诗的作者刘大白,是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花牛歌》的作者徐志摩,也是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再别康桥》等。
预设:(根据第一节的内容)有一头可爱的肥肥的花牛,在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可能是累了,它一屁股坐在草地里,把剪秋罗都给压扁了。我觉得这头花牛真可爱啊!
点拨1:出示的“剪秋萝”的图片;“穗”是平舌音,麦穗的穗,这里做量词,“一穗剪秋萝”就是一棵剪秋萝花。花牛随意一坐,笨重的身体就把美丽的花压扁,虽然有些可惜,但花牛的憨态可掬却跃然纸上。
(2)学习小结:这只憨态可掬的花牛在草地里或坐或眠,或走或卧,随着它的活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甚至是悄悄挪移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和《秋晚的江上》这首诗一样,这首诗的画面也是有静有动。
3. 引导:诗中的花牛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我觉得不论是花牛的模样,还是它压扁剪秋萝、甩尾巴的举动,都是可爱的。
(1)点拨:注意“巢”是翘舌音,它是上下结构的,上面三个“撇点”,下面是果;巢是鸟窝的意思,归巢的鸟儿就是鸟儿回家了。看,这是“头白的芦苇”。
(2)启发:这些景物分别在诗的两个小节中,谁知道它们和诗的题目有什么联系?
预设:归巢的鸟儿和斜阳是呼应了题目中的“晚”,斜阳就是夕阳,傍晚时分,鸟儿要飞回巢中,这两个景物点出了时间。
预设:(根据第四节的内容)我想象到的画面是:傍晚时分,花牛在草地里做起了美梦,这时太阳已悄悄西沉,一个美好的夜晚即将来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认读课文下注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了解其特点;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诵读入境,欣赏诗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体会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与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之美以及作者强烈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营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发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作者的资料,准备诗歌的配乐朗诵课件。
2.了解诗歌朗诵的相关常识。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反复朗读,准确认读文中字词。
2.自选一首现代诗,作好准备,参加朗诵比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师:放《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同学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歌词歌唱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
在华夏儿女心中,长城早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身在异乡,长城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
谁说起长城,都会热血沸腾,隔海相望,与祖国大陆同根生,血肉相连的台湾同胞更是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
2、介绍作者
说起席慕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但是在老师的中学时代,她曾是我们膜拜的偶像。
她的诗和散文都写得极美,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的有关介绍。
席慕容,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
1943年出生于重庆,之后随父亲定居台湾。
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再后来入比利时布鲁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她的故乡,是她诗中的“刺勒川,阴山下”的那个莽莽苍苍的大草原。
可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出生,也不在那长大,更从未回故乡看看。
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她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血脉关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尽情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
此诗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写成的。
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原因。
二、以“法”引读
1、介绍朗读诗歌应注意的问题
节奏、重音、停顿、感情、音质、表情、动作……其中感情最重要。
2、教师范读全诗,把握全诗的感情
3、听读诗歌
4、学生根据节奏划分自由朗读
5、提出问题: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
三、以“情”赏读
1、再次朗读,提出朗读建议和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
3、设疑引导
(1)诗人抒写自己思念祖国思念家乡,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
(2)间接抒情要借助具体的物来寄托和抒发心中的感情,这个物就叫意象。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
“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传达于作品中,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
在这首诗里主要的意象有哪些?(长城、黄河)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使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四、以“议”品读
1、提出品析建议
扣住感情审视——倾诉——盼归
2、小组选择喜欢的一节诗歌,朗读品味,体会诗意,看看谁最懂诗人的心。
(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品析第一节
(1)学生发言,教师引导:(重点)思考“无情”、“蹲踞”、“冷眼”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无情”的深刻含义:指面对历史的变迁、争战,长城依然屹立不动,成为历史的见证!蹲踞:突出了长城的雄伟的姿态!
冷眼:长城冷静地对待面对人世间的一切是非、成败、荣辱!
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抒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历尽沧桑,长城见证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我们在朗读这一节诗的时候,应该读得缓慢、低沉,突出长城饱经沧桑之感。
(2)学生再次朗读
4、品析第二节
(1)学生发言,教师引导:
重点语句分析
A.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不能成声”与“不能成篇”都是作者难以抑制情感的体现。
一个“总”字表现了这种情感一直萦绕着作者,“一……便”更体现情感的不可控制,而这情感不是涓涓流水在心中流淌的感觉,而是像烈焰熊熊燃烧,那么火热,那么炽烈,由此可见作者的对民族、对民族精神的热情赞颂。
B.“万里的躯体”“千年的面容”指什么?
万里的躯体”是指长城绵延万里,“千年的面容”是说长城的历史悠久。
一个是指空间距离,一个是时间跨度,在这里,长城已不是一个“无情的建筑”,而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长城“千年的面容”“万里的躯体”,加上“云”“树”“风”……共同构成一副莽莽苍苍的山河画卷,那是诗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那是诗人朝思暮想的故乡,那是诗人深深眷恋的祖国啊!诗人在这一节诗里是抒发了对长城的赞美和依恋。
(2)指导读法,让学生试读。
点评
5、品析第三节
回顾学过的《敕勒歌》,学生齐读《敕勒歌》。
老师不设问,缓慢地述说。
五、以“听”背读
1、再次朗诵品味诗感
2、学生试背这首诗歌
六、拓展延伸
欣赏席慕容的诗歌,体会诗歌风格。
欣赏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乡愁》
板书设计长城谣
席慕容
你冷眼——无情的建筑
我焚起——思乡的激情
黄河——从你身边流过从我梦中流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启思
看到一片落叶,可能会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学生可能众说纷纭。
)那么,台湾著名诗人纪弦通过一片槐树叶,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呢?
二、朗读领会
1、教师示范朗诵,学生一边倾听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边画出断句标志,同时让学生对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舒缓、低沉、深情)有初步的感受。
2、学生自由朗读。
在听读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让学生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诗歌的情感。
教师巡视、倾听,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闪光点,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点拨。
学生展示朗读。
请几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评。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朗诵者和点评者进行鼓励与指导。
生比赛朗读。
分男女生竞赛朗读、小组间朗读等。
教师打分记录,奖励优胜队。
三、分组品读
1、再次自由朗诵诗歌,寻找哪些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画出横线。
反馈:“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呦,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等。
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相互交流各自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师巡回观察、倾听、指导。
反馈:小组汇报收获,提出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难。
3、教师预设学生的疑问,猜测几个可能的问题。
A.为什么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在诗人心目中却是“全世界最
美的一片”?
B.诗人为什么在第二节才写槐树叶的来历?
C.诗歌的线索是什么?
4、师生共同探讨,通过提示、提问等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
即:
A.诗人睹物生情,想到家乡、亲人、祖国,不禁思念长长,而承载思乡情的是这片槐树叶,它怎能不美?
B.由看到一片树叶随之引发回忆和思索更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在第二节才写槐树叶的来历。
C.时间线索:现在——过去——将来;感情线索:伤感──回忆──企盼;双线合并:伤感现在──回忆过去──企盼未来。
四、熟读成诵
通过自由背诵、集体背诵、展示背诵,加深对诗歌的深入理解。
备注:背诵时别忘记强调诗歌的韵味。
五、写作训练
从以下两个选题中任选其中一个完成。
1.想像诗人面对那一片槐树叶的时候,外貌和神态应该是什么样的,要体现诗人细微的情感变化,进行片段描写。
2.诗人想要“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展开你的想像,具体描写一下我们和诗人共享这一时刻的美好情景。
板书设计
附:教师下水文章(写作训练1)
诗人纪弦在翻阅一本旧诗集时,突然停了下来,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一片槐树叶,那片夹在诗集里的叶子。
他把树叶小心翼翼地抖落在手掌中。
他为什么不用手捏?他怕损伤了那宝贝叶子,哪怕一丝一毫他也不愿意。
手掌托着那片槐树叶,他仿佛擎着一个稀世珍宝,叶脉的数量想必他一定很清晰。
阳光透过窗子照在叶片上,薄如蝉翼;也照射到诗人那爬上皱纹的额头和缕缕银丝,还有那凝神的眼睛里一汪思乡的泪。
在那泪欲滴落的时刻,他仰起头,长长叹了口气,把头转到故国的方向,把那片槐树叶扣在掌心贴在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