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专题-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大单元微专题点拨32讲必修一

高中数学大单元微专题点拨32讲必修一

高中数学必修一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个大单元,也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对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微专题进行点拨,共32讲。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必修一微专题的内容和重点,为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集合和函数1. 集合的概念和基本运算2. 集合的表示法与运算规律3. 集合运算 laws的应用4. 函数的概念和表示5. 函数的性质和应用6. 函数的运算及函数方程的解法二、数列7. 数列的概念和表示8. 等差数列及其性质9. 等比数列及其性质10. 数列的综合运用三、全等三角形1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3.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四、直线与圆14. 直线的方程及其应用15.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6. 圆的方程及其应用五、平面向量17. 平面向量的概念和表示18.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应用19.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性质20.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应用六、三角函数21. 角度制与弧度制22. 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3.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4. 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七、概率25. 事件与概率26. 随机事件的计数原理27. 概率的计算及应用28. 概率的运算与应用八、导数29. 导数的概念和计算30. 导数的性质和应用31. 高阶导数及其应用32. 函数的微分和应用以上是对必修一微专题的点拨,希望能够对读者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在学习必修一微专题时,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加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努力提升数学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共享,能够为高中数学必修一微专题的学习和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重点科目,而高中数学必修一更是其基础和起点,是学生打下数学基础的关键一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列举了必修一微专题的32个教学要点,并重点强调了集合和函数、数列、全等三角形、直线与圆、平面向量、三角函数、概率以及导数等内容。

高中数学必修一 讲义 专题1.5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难点题型精讲(学生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 讲义 专题1.5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难点题型精讲(学生版)

专题1.5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难点题型精讲1.并集的概念及表示2.交集的概念及表示温馨提示:(1)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还是一个集合.(2)对于A∪B,不能认为是由A的所有元素和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因为A与B可能有公共元素,每一个公共元素只能算一个元素.(3)A∩B是由A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而非部分元素组成.3.并集、交集的运算性质4.全集(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符号表示:全集通常记作U.5.补集温馨提示:∁U A的三层含义:(1)∁U A表示一个集合;(2)A是U的子集,即A⊆U;(3)∁U A是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题型1 并集的运算】【例1】(2022•河南模拟)已知集合A={x|﹣2<x<3},集合B={x|1﹣x>﹣1},则集合A∪B=()A.(2,3)B.(﹣2,2)C.(﹣2,+∞)D.(﹣∞,3)【变式1-1】(2022•东城区校级三模)已知集合A={x|﹣1<x<1},B={x|0≤x≤2},则A∪B=()A.{x|0≤x<1}B.{x|﹣1<x≤2}C.{x|1<x≤2}D.{x|0<x<1}【变式1-2】(2022春•乐清市校级期中)设集合A={2,3},B={x|2<x<4},则A∪B=()A.{3}B.{2,3}C.(2,3)D.[2,4)【变式1-3】(2022春•平罗县校级期中)已知集合M={x|﹣1<x<1},N={x|0<x<2},则M∪N等于()A.(0,1)B.(−1,2)C.(−1,0)D.(1,2)【题型2 交集的运算】【例2】(2022•金东区校级模拟)设集合A={x|x≥2},B={x|﹣1<x<3},则A∩B=()A.{x|x≥2}B.{x|x<2}C.{x|2≤x<3}D.{x|﹣1≤x<2}【变式2-1】(2022•金凤区校级三模)已知集合A={x|1<x﹣1≤3},B={2,3,4},则A∩B=()A.{2,3,4}B.{3,4}C.{2,4}D.{2,3}【变式2-2】(2022•浙江学业考试)已知集合P={0,1,2},Q={1,2,3},则P∩Q=()A.{0}B.{0,3}C.{1,2}D.{0,1,2,3}【变式2-3】(2022•巴宜区校级二模)集合A={x∈Z|x<2},B={﹣1,0,1,2,3},则A∩B=()A.{﹣1,0,1,2}B.{﹣1,0,1}C.{0,1}D.{1}【题型3 由集合的并集、交集求参数】【例3】(2021秋•宜宾期末)已知集合A={x|2<x<4},B={x|a﹣1≤x≤2a+1,a∈R}.(1)若a=1,求A∪B;(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3-1】(2021秋•资阳期末)已知全集U=R,集合A={x|2a+1<x<2a+6},B={x|﹣4≤x≤2}.(1)若a=﹣1,求A∪B;(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3-2】(2021秋•伊州区校级期末)若集合A={x|2x﹣1⩾3},B={x|3x﹣2<m},C={x|x<5,x∈N}.(1)求A∩C;(2)若A∪B=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3-3】(2021秋•黑龙江期末)已知集合A={x|﹣2≤x≤7},B={x|m+1≤x≤2m﹣1}.(1)当用m=5时,求A∩B,A∪B;(2)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题型4 补集的运算】【例4】(2022•沈阳模拟)已知全集U={x∈N|﹣1<x≤3},A={1,2},∁U A=()A.{3}B.{0,3}C.{﹣1,3}D.{﹣1,0,3}【变式4-1】(2022•林州市校级开学)已知全集A={x|1≤x≤6},集合B={x|1<x<5},则∁A B=()A.{x|x≥5}B.{x|5<x≤6或x=1}C.{x|x≤1或x≥5}D.{x|5≤x≤6}∪{1}【变式4-2】(2022•乙卷)设全集U={1,2,3,4,5},集合M满足∁U M={1,3},则()A.2∈M B.3∈M C.4∉M D.5∉M【变式4-3】(2022•北京)已知全集U={x|﹣3<x<3},集合A={x|﹣2<x≤1},则∁U A=()A.(﹣2,1]B.(﹣3,﹣2)∪[1,3)C.[﹣2,1)D.(﹣3,﹣2]∪(1,3)【题型5 交集、并集、补集的综合运算】【例5】(2022•临沂三模)已知集合A=N,B={x|x≥3},A∩(∁R B)=()A.{﹣1,0}B.{1,2}C.{﹣1,0,1}D.{0,1,2}【变式5-1】(2022•柯桥区模拟)已知集合A={x∈R|x≤0},B={x∈R|﹣1≤x≤1},则∁R(A∪B)=()A.(﹣∞,0)B.[﹣1,0]C.[0,1]D.(1,+∞)【变式5-2】(2022•大通县三模)已知全集U={﹣1,0,1,2,3,4},集合A={x|x≤2,x∈N},B={﹣1,0,1,2},则A∪(∁U B)=()A.{0,1,2}B.{﹣1,0,1,2}C.{﹣1,0,1}D.{0,1,2,3,4}【变式5-3】(2022•义乌市模拟)已知全集U=R,集合P={x|﹣2<x<1},Q={x|x⩾0},则P∩(∁U Q)=()A.(﹣2,0)B.(0,1)C.(﹣∞,0)∪(0,1)D.(﹣∞,1)【题型6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例6】(2021秋•沈阳期末)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U=R.(1)若A∪∁U B=U,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6-1】(2021秋•湖州期末)已知集合A={x|﹣3≤x≤2},B={x|2m﹣1≤x≤m+3}.(1)当m=0时,求∁R(A∩B);(2)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6-2】(2021秋•海东市期末)已知集合A={x|a<x<2a},B={x|x≤﹣4或x≥3}.(1)当a=2时,求A∪(∁R B);(2)若A⊆∁R B,求a的取值范围.【变式6-3】(2021秋•玉溪期末)已知集合A={x|a﹣1≤x≤a+1},B={x|x−5x+3≤0}.(1)若a=﹣3,求A∪B;(2)在①A∩B=∅,②B∪(∁R A)=R,③A∪B=B,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总结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总结

高中数学知识总结高中数学集合知识总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相关内容.以下是小编搜集整合了高中数学集合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这些知识。

高中数学知识总结篇1一、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集合AB,但存在元素a∈B,且a不属于A,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3.集合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元素相同那么就说集合A与集合B相等。

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这时我们说集合是集合的子集,更多集合关系的知识点见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二、集合的运算1.并集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2.交集交集: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3.补集三、高中数学集合知识归纳: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高中数学必修一习题课——集合的概念、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必修一习题课——集合的概念、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

习题课——集合的概念、基本关系与基本运算课后训练巩固提升1.设集合A={x|x≤4},m=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B.m∉AC.{m}∈AD.m∈A1<4,所以m∈A,故选D.M={x|-3<x≤5},N={x|x<-5,或x>5},则M∪N=()A.{x|x<-5,或x>-3}B.{x|-5<x<5}<x<5} D.{x|x<-3,或x>5}集合M={x|-3<x≤5},N={x|x<-5,或x>5},N={x|x<-5,或x>-3},故选A.U=Z,A={1,3,5,7,9},B={1,2,3,4,5},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A.{1,3,5}B.{1,2,3,4,5}D.{2,4}(∁U A)∩B={2,4}.U={x|-2≤x≤1},A={x|-2<x<1},B={x|x2+x-2=0},C={x|-2≤x<1},则()B.C⊆∁U AC.∁U B=CD.∁U A=BB={-2,1},∴∁U A=B.A={x|-1≤x<2},B={x|x<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B.a>-2C.a>-1D.-1<a≤2解析:在数轴上画出集合A={x|-1≤x<2},要使A∩B≠⌀,借助数轴可知a>-1.答案:C6.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z|z=ab,a∈P,b∈Q},若P={-1,0,1},Q={-2,2},则集合P*Q中元素的个数是()B.3C.4D.5a=0时,无论b取何值,z=ab=0;当a=-1,b=-2时,z=12;当a=-1,b=2时,z=-12;当a=1,b=-2时,z=-12;当a=1,b=2时,z=12.故P*Q={0,12,-12},该集合中共有3个元素.A={-2,2,3,4},B={x|x=t2,t∈A},则用列举法表示B=.B={x|x=t2,t∈A},当t=-2和2时,x=4;当t=3时,x=9;当t=4时,x=16,用列举法表示.A={x|x+m≥0},B={x|-2<x<4},全集U=R,且(∁U A)∩B=⌀,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A={x|x≥-m},得∁U A={x|x<-m}.∵B={x|-2<x<4},(∁U A )∩B=⌀, -2,即m ≥2,∴m 的取值范围是m ≥2.m|m ≥2}U={n|n 是小于9的正整数},A={n ∈U|n 是奇数},B={n ∈U|n 是3的倍数},则∁U (A ∪{1,2,3,4,5,6,7,8},.B={1,3,5,6,7},∴∁U (A ∪B )={2,4,8}.A={x|-2≤x ≤7},B={x|m+1<x<2m-1},若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B=⌀时,有m+1≥2m-1,则m ≤2.时,若B ⊆A ,如图,则{m +1≥-2,2m -1≤7,m +1<2m -1,解得2<m ≤4.的取值范围为m ≤4.≤4 A={-4,2a-1,a 2},B={a-5,1-a ,9},分别求适合下列条件的a 的值.(1)9∈(A ∩B );=A ∩B.∵9∈(A ∩B ),∴9∈A ,且9∈B.1=9或a 2=9.∴a=5或a=-3或a=3.经检验a=5或a=-3符合题意.∴a=5或a=-3.(2)∵{9}=A ∩B ,∴9∈A ,且9∈B ,由(1)知a=5或a=-3.当a=-3时,A={-4,-7,9},B={-8,4,9},此时A ∩B={9};当a=5时,A={-4,9,25},B={0,-4,9},此时A ∩B={-4,9},不合题意.∴a=-3.12.已知全集为R ,集合A={x|2≤x ≤6},B={x|3x-7≥8-2x }.(1)求A ∪B ;(2)求∁R (A ∩B );C={x|a-4≤x ≤a+4},且A ⊆∁R C ,求a 的取值范围.∵B={x|3x-7≥8-2x }={x|x ≥3},∪B={x|x ≥2}.(2)∵A ∩B={x|3≤x ≤6},∴∁R (A ∩B )={x|x<3,或x>6}.(3)由题意知C ≠⌀,则∁R C={x|x<a-4,或x>a+4}.∵A={x|2≤x ≤6},A ⊆∁R C ,∴a-4>6或a+4<2,解得a>10或a<-2.故a 的取值范围为a<-2或a>10.13.已知集合A={x|x 2+ax+12b=0}和B={x|x 2-ax+b=0},满足B ∩(∁U A )={2},A ∩(∁U B )={4},U=R ,求实数.B ∩(∁U A )={2},∴2∈B ,且2∉A.∩(∁U B )={4},∴4∈A ,且4∉B.∴{42+4a +12b =0,22-2a +b =0,解得{a =87,b =-127. ∴a ,b 的值为87,-127.。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内容 基本要求集合的含义 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表示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子集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集合的基本运算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能使用维恩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一)知识内容举例:⑴ 120-的所有合数 ⑵ 北京在户人口⑶ 学而思学员 ⑷ 所有的正方形这些小例中有哪些共同特征? 1.集合的相关定义⑴ 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例题精讲高考要求知识框架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⑵ 元素用小写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⑶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2.元素与集合间关系:属于∈;不属于∉. 3.集合表示法⑴ 列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或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它元素用省略号表示,并写在大括号“{ }”内的表示集合的方法. 例如:{1,2,3,4,5},{1,2,3,4,5,}⑵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形如{x |描述特点}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Z |3}x x ∈>方程2250x x --=的所有实数根表示为:{R x ∈|2250x x --=}(二)典例分析:【例1】用“∈”或“∉”填空:⑴ 若2{|340}A x x x =--=,则1-___A ;4-___A ; ⑵ 0___∅;⑶ 0___{0}.【例2】用符号“∈”或“∉”填空⑴0______N , 5______N 16N⑵1______,π_______,e ______2-R Q Q Q (e 是个无理数)2323-+{}|6,,x x a b a b =+∈∈Q Q【例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⑴ 方程2260x x +-=的根;⑵ 不大于8且大于3的所有整数;⑶ 函数32y x =+与1y x=的交点组成的集合.【例4】已知集合8|6A x x ⎧⎫=∈∈⎨⎬-⎭⎩N N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板块一:集合的概念与表示【例5】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⑴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⑵集合{}2|1y y x =-与集合(){}2,|1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⑶3611,,,,0.5242-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⑷集合(){},|0,,x y xy x y ∈R ≤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例6】用列举法表示集合:10,1M mm m ⎧⎫=∈∈=⎨⎬+⎩⎭Z Z 【例7】直角坐标平面除去两点(1,1)A 、(2,2)B -可用集合表示为( )A .{}(,)|1,1,2,2x y x y x y ≠≠≠≠B .1(,)|1x x y y ⎧≠⎧⎪⎨⎨≠⎪⎩⎩或22x y ⎫≠⎧⎪⎨⎬≠⎪⎩⎭C .1(,)|1x x y y ⎧≠⎧⎪⎨⎨≠⎪⎩⎩且22x y ⎫≠⎧⎪⎨⎬≠-⎪⎩⎭D .{}2222(,)|[(1)(1)][(2)(2)]0x y x y x y -+--++≠ 【例8】下面有四个命题:⑴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⑵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⑶若,a b ∈∈N N ,则a b +的最小值为2;⑷212x x +=的解可表示为{}1,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例9】方程组2219x y x y +=⎧⎨-=⎩的解集是( )A .()5,4B .()5,4-C .(){}5,4-D .(){}5,4-.【例10】已知2()(R ,R)f x x ax b a b =++∈∈,{|(),R}A x x f x x ==∈,{|[()],R}B x x f f x x ==∈.当{1,3}A =-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B .(一) 知识内容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读作 “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 ”). 规定:∅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但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作AB (或BA ).∅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相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 ⊇),此时,集合A 与集合中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说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二)典例分析【例1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⑴ {1}___2{|320}x x x -+= ⑵ {1,2}___2{|320}x x x -+=⑶ {|2,}x x k k =∈N ___{|6,}x x ττ=∈N ⑷ ∅___2{R |20}x x ∈+=【例1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⑴ ___{0}∅⑵ 2___{(1,2)}⑶ 0___2{|250}x x x -+= ⑷ {3,5}____2{|8150}x x x -+= ⑸ {3,5}___N⑹ {|21,}___{|41,}x x n n x x k k =+∈=±∈Z Z ⑺ {(2,3)}___{(3,2)}【例13】若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A .0X ⊆B .{}0X ∈C .X ∅∈D .{}0X ⊆【例14】用适当的符号填空{}()(){}3|2,1,2____,|1x x x y y x =+≤ {}25|23x x ≤+, ⑶{}31|,_______|0x x x x x x x ⎧⎫=∈-=⎨⎬⎩⎭R 【例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板块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A.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B.若,A B=∅则,A B中至少有一个为∅C.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D.若S为全集,且,=则A B SA B S==【例16】已知集合2=++=,其中0A a a d a dB a aq aq{,,2},{,,}a≠,且A B=,则q等于___.【例17】求集合{,}a b的子集的个数,真子集的个数,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并推导出{1,2,3,4,5,,100}的子集和真子集的个数.【例18】若全集{}A=,则集合A的真子集共有.U=且{}20,1,2,3UA.3个B.5个C.7个D.8个【例19】{,,}a b c d e f,求满足条件的A的个数.a b c A{,,,,,}【例20】若集合{}=∈N≤,{|A x x x|6,=,则C的非空子集的个数B x x=是非质数},C A B为.【例21】求满足条件{1,2}A⊆{1,2,3,4,5}的集合A的个数【例22】设{|13},{|}=-<<=>,若A B,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A x xB x x a【例23】已知{25}=+≤≤-,B AA x xB x m x m=-≤≤,{121}⊆,求m的取值范围.【例24】求集合{1,2,3,,100}M =的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的和(规定空集的元素和为零).帮助学生分析此题时,可按以下步骤:① 集合M 的所有子集的情况 ② 所有子集的元素之和 ③ 元素之和的和 ④ 空集的元素和为零 此题可适当拓展:如果{1,2,3,,}M n =(+N n ∈),则M 的子集共有2n 个.所有子集的元素和之和为221(1)2(12...)22(1)22n nn n n n n n -+⨯⨯+++=⋅=⋅+(可作为公式熟记),可由此让学生注意到补集的情形.(一)知识内容1.相关概念:⑴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 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 x x A =∈或}x B ∈.⑵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 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 x x A =∈且}x B ∈.⑶ 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记作UA ,即{|,UA x x U =∈且}x A ∉.(二)典例分析【例25】已知全集{1,2,3,,10}U =,{1,2,3,4,5}A =,{4,5,6,7,8}B =,{3,5,7,9}C =求:A B ,A B ,()U A B ,UA B ,()A B C【例26】若集合{}{}22(,)0,(,)0,,M x y x y N x y x y x y =+==+=∈∈R R ,则有( )A .MN M = B .MN N = C .MN M = D .MN =∅【例27】已知全集{(,)|R ,R}I x y x y =∈∈,{(1,1)}P =,表示I P .【例28】已知集合{}{}22,1,3,3,21,1A a a B a a a =+-=--+,若{}3A B =-,求实数a 的值.板块三:集合的基本运算【例29】设集合{|(3)()0,R}A x x x a a =--=∈,{|(4)(1)0}B x x x =--=,求,A B A B .【例30】若集合{1,1}A =-,{|1}B x mx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A .1B .1-C .1或1-D .1或1-或0【例31】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 .若AB ⊆,则A B A = B .若A B B =,则A B ⊆C .()()A B AAB D .()()()UUUA B A B =【例32】若{}{}21,4,,1,A x B x ==且A B B =,则x = . 【例33】若U 为全集,下面三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⑴若A B =∅,则()()U U A B U = ⑵若AB U =,则()()UUA B =∅⑶若A B =∅,则A B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例34】设集合22{|0},{|0}A x x x B x x x =-==+=,则集合A B =( )A .0B .{}0C .∅D .{}1,0,1-【例35】已知全集是R ,{|37},{|210}A x x B x x =<=<<≤,求R()AB ,R ()A B【例36】设全集U R =,{}2|10M m mx x =--=方程有实数根,{}2|0N n x x n =-+=方程有实数根,求()UM N .【例37】已知{}2|43,M y y x x x ==-+∈R ,{}2|28,N y y x x x ==-++∈R ,则__________MN =.【例38】若{}|1,I x x x =-∈Z ≥,则I N = .【例39】设集合{}{}{}1,2,1,2,3,2,3,4A B C ===,则A B =()C【例40】已知2{|43,}A y y x x x ==-+∈R ,2{|22,}B y y x x x ==--+∈R ,则A B 等于( )A .∅B .{1,3}-C .RD .[1,3]-【例41】若集合{}{}22(,)0,(,)0,,M x y x y N x y x y x y =+==+=∈∈R R ,则有.A .MN M = B .MN N = C .MN M = D .MN =∅【例42】集合{}22|190A x x ax a =-+-=,{}2|560B x x x =-+=,{}2|280C x x x =+-=满足A B ≠∅,A C =∅,求实数a 的值.【例43】已知{(,)|,}I x y x y =∈R ,3(,)|12y A x y x -⎧⎫==⎨⎬-⎩⎭,{}(,)|1B x y y x =≠+,则()I A B 等于( ) A .∅ B .{(2,3)} C .(2,3) D .{2,3}【例44】设2{|20}A x x ax b =-+=,2{|6(2)50}B x x a x b =++++=,若12A B ⎧⎫=⎨⎬⎩⎭,求A B .【例45】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2|(1)0B x x m x m =+++=;若()U A B =∅,求m 的值.【例46】设全集{}(,),U x y x y R =∈,集合2(,)12y M x y x ⎧+⎫==⎨⎬-⎩⎭,{}(,)4N x y y x =≠-, 那么()()U U M N 等于________________.【例47】设全集{|20I x x =≤且x 为质数}.若{3,5},{7,19}IIAB AB ==,且{2,17}I IAB =,求集合,A B .结合集合的运算性质:⑴ 交换律:,A B B A A B BA ==;⑵ 结合律:()()A B C A B C =;()()A B C A B C =;⑶ 分配律:()()()A B C A B A C =;()()()A B C A B A C =; ⑷ 吸收律:();()A A B A A A B A ==; ⑸ 对偶律:();()I I II I IA B AB A B AB ==(德·摩根定律). 【例48】若{}{}{},,|,A a b B x x A M A ==⊆=,求B M .【例49】已知全集I 中有15个元素,集合MN 中有3个元素,I IMN 中有5个元素,IMN 中有4个元素.则集合N 中元素的个数( )A .3B .4C .5D .615453INM【例50】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跳远和铅球测验成绩分别为及格40人和31人,2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2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 A .35 B .25 C .28 D .15【例51】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例52】已知{|2820,,}A x x m n m n ==+∈Z ,{|1218,,}B x x m n m n ==+∈Z ,则A B 中最小的正整数是 _________.【例53】设I =R ,集合2{|4430}A x x ax a =+-+=,22{|(1)0}B x x a x a =+-+=,2{|220}C x x ax a =+-=.若,,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是空集,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1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page 11 of 11 【例54】若集合2{|20}M x x x =-->,{|10}T x mx =+<,且M T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教师备案>1.对于集合需要注意:①集合本身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空集虽空,但空有所为;②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关系的.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记作R .2.拓展讲解:⑴由于()(())I A B C A B I =,记集合A 的元素个数为Card(A ),则Card()Card()Card()Card()A B A B A B =+-Card()Card()Card(())I A B I A B =-如果推广到三个有限集,,A B C ,则有Card()Card()Card()Card()Card()Card()Card()A B C A B C A B B C CA =++---Card()A B C + ⑵ 利用以上的结论还可解决与自然数相关的计数问题,比如:从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多少个? 记A ={1~100中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B ={1~100中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则 A B ={1~100中能被5整除且又能被2整除的自然数},I A B ={1~100中只能被2整除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 I A B ={1~100中不能被2整除但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 经计算发现:Card()50A =,Card()20B =,Card()10A B =;∴Card()50201060A B =+-=.因此Card()Card()Card()501040I AB A A B =-=-=. 即1到100的所有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5整除的自然数有40个.。

(完整版)高中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的解题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的解题归纳,推荐文档

§1.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知识导学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2.元素: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3.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则),则称A a ∉B a ∈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B A ;如果A B ,并且A B ,这时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4.集合的相等:如果集合A 、B 同时满足A B 、B A ,则A=B.⊆⊇5.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 .A C s 6.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做一个全集,全集通常记作U.7.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8.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9.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Φ10.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11.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无限集.12.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Venn 图).13.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疑难知识导析1.符号,,,,=,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和⊆⊇⊆“=”两种情况,同样“”包括“”和“=”两种情况.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要注意两类不同符号的区别.2.在判断给定对象能否构成集合时,特别要注意它的“确定性”,在表示一个集合时,要特别注意它的“互异性”、“无序性”.3.在集合运算中必须注意组成集合的元素应具备的性质.4.对由条件给出的集合要明白它所表示的意义,即元素指什么,是什么范围.用集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时,要注意分辨是交集还是并集,结合数轴或文氏图的直观性帮助思维判断.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但因为不好用文氏图形表示,容易被忽视,如在关系式中,B =易漏掉的情况.Φ5.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用坐标形式表示的,要注意满足条件的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用数形结合法解之.6.若集合中含有参数,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既不重复又不遗漏.7.在集合运算过程中要借助数轴、直角坐标平面、Venn 图等将有关集合直观地表示出来.8.要注意集合与方程、函数、不等式、三角、几何等知识的密切联系与综合使用.9.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为:,所有真子集个数为:-1n 2n2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 已知集合M={y |y =x 2+1,x∈R },N={y|y =x +1,x∈R },则M∩N=( )A .(0,1),(1,2)B .{(0,1),(1,2)}C .{y|y=1,或y=2}D .{y|y≥1}错解:求M∩N 及解方程组 得 或 ∴选B⎩⎨⎧+=+=112x y x y ⎩⎨⎧==10y x ⎩⎨⎧==21y x 错因:在集合概念的理解上,仅注意了构成集合元素的共同属性,而忽视了集合的元素是什么.事实上M 、N 的元素是数而不是实数对(x,y ),因此M 、N 是数集而不是点集,M 、N 分别表示函数y =x 2+1(x∈R ),y =x +1(x∈R )的值域,求M∩N 即求两函数值域的交集.正解:M={y |y =x 2+1,x∈R }={y |y ≥1}, N={y|y=x +1,x∈R }={y|y∈R }.∴M∩N={y |y ≥1}∩{y|(y∈R)}={y |y ≥1}, ∴应选D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 |y =x 2+1}、{y |y =x 2+1,x ∈R }、{(x ,y )|y =x 2+1,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例2] 已知A={x |x 2-3x +2=0},B={x |ax -2=0}且A∪B=A,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错解:由x 2-3x +2=0得x =1或2.当x =1时,a =2, 当x =2时,a=1.错因:上述解答只注意了B 为非空集合,实际上,B=时,仍满足A∪B=A.当a =0时,B=,符合题设,应补上,故正确答案为C={0,1,2}.正解:∵A∪B=A ∴B A 又A={x |x 2-3x +2=0}={1,2}∴B=或 ∴C={0,1,2}{}{}21或[例3]已知m A,n B, 且集合A=,B=,又∈∈{}Z a a x x ∈=,2|{}Z a a x x ∈+=,12|C=,则有: ( ){}Z a a x x ∈+=,14|A .m +n A B. m +n B C.m +n C D. m +n 不属于A ,B ,C 中任意一个∈∈∈错解:∵m A ,∴m =2a ,a ,同理n =2a +1,a Z, ∴m +n =4a +1,故选C∈Z ∈∈错因是上述解法缩小了m +n 的取值范围.正解:∵m A, ∴设m =2a 1,a 1Z , 又∵n ,∴n =2a 2+1,a 2 Z ,∈∈B ∈∈∴m +n =2(a 1+a 2)+1,而a 1+a 2 Z , ∴m +n B, 故选B.∈∈[例4] 已知集合A={x|x 2-3x -10≤0},集合B={x|p +1≤x≤2p-1}.若B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错解:由x 2-3x -10≤0得-2≤x≤5.欲使B A ,只须 3351212≤≤-⇒⎩⎨⎧≤-+≤-p p p ∴ p 的取值范围是-3≤p≤3.错因:上述解答忽略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结论,即B=时,符合题设. 正解:①当B≠时,即p +1≤2p-1p≥2.由B A 得:-2≤p+1且2p -1≤5.由-3≤p≤3.∴ 2≤p≤3②当B=时,即p +1>2p -1p <2.由①、②得:p≤3.点评: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B=、A∪B=,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例5] 已知集合A={a,a +b,a +2b},B={a,ac,ac 2}.若A=B ,求c 的值.分析: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若a +b=ac 且a +2b=ac 2,消去b 得:a +ac 2-2ac=0,a=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0.∴c 2-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2)若a +b=ac 2且a +2b=ac ,消去b 得:2ac 2-ac -a=0,∵a≠0,∴2c 2-c -1=0,即(c -1)(2c +1)=0,又c≠1,故c=-.21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例6] 设A 是实数集,满足若a∈A,则A ,且1∉A.a -11∈1≠a ⑴若2∈A,则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⑶若a∈A,证明:1-∈A.a1⑷求证: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解:⑴2∈A ⇒ -1∈A ⇒∈A ⇒ 2∈A 21∴ A 中至少还有两个元素:-1和21⑵如果A 为单元素集合,则a =a -11即=012+-a a该方程无实数解,故在实数范围内,A 不可能是单元素集⑶a∈A ⇒ ∈A ⇒ ∈A ⇒A ,即1-∈A a -11a --1111111---a a ∈a 1⑷由⑶知a∈A 时,∈A, 1-∈A .现在证明a,1-, 三数互不相等.a-11a 1a 1a -11①若a=,即a2-a+1=0 ,方程无解,∴a≠a -11a-11②若a=1-,即a 2-a+1=0,方程无解∴a≠1- a 1a1 ③若1- =,即a2-a+1=0,方程无解∴1-≠.a 1a -11a 1a -11综上所述,集合A 中至少有三个不同的元素.点评:⑷的证明中要说明三个数互不相等,否则证明欠严谨.[例7] 设集合A={|=,∈N +},集合B={|=,∈N +},试证:a a 12+n n b b 542+-k k k A B .证明:任设∈A,a 则==(+2)2-4(+2)+5 (∈N +),a 12+n n n n ∵ n∈N*,∴ n +2∈N*∴ a∈B 故 ①显然,1,而由{}*2,1|Nn n a a A ∈+==∈B={|=,∈N +}={|=,∈N +}知1∈B,于是A≠B b b 542+-k k k b b 1)2(2+-k k ②由①、② 得A B .点评:(1)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其基本方法是归结为判定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2)判定两集合相等,主要是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四、典型习题导练1.集合A={x|x 2-3x -10≤0,x∈Z},B={x|2x 2-x -6>0, x∈ Z},则A∩B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A .16B .14C .15D .322.数集{1,2,x 2-3}中的x 不能取的数值的集合是( )A .{2,-2 }B .{-2,- }C .{±2,± }D .{,-}55553. 若P={y|y=x 2,x∈R},Q={y|y=x 2+1,x∈R},则P∩Q 等于( )A .PB .QC .D .不知道4. 若P={y|y=x 2,x∈R},Q={(x ,y)|y=x 2,x∈R},则必有( )A .P∩Q=B .P QC .P=QD .P Q5.若集合M ={},N ={|≤},则M N =( )11|<xx x 2x x A . B .}11|{<<-x x }10|{<<x x C . D .}01|{<<-x x ∅6.已知集合A={x|x 2+(m +2)x +1=0,x∈R },若A∩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06高考全国II 卷)设,函数若的解集为A ,a R ∈2()22.f x ax x a =--()0f x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集合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集合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集合的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集合知识点总结一、知识归纳: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_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3)交集:A∩B={x| x∈A且x∈B}4)并集:A∪B={x| x∈A或x∈B}5)补集:CUA={x| x A但x∈U}注意:①? A,若A≠?,则? A ;②若,,则;③若且,则A=B(等集)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的区别;(3) 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④A∩CuB = 空集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 ∪A;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例题讲解:【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则M,N,P满足关系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

高中知识点之集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假设a是集合A中的元素,那么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假设a不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创造〞〔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拟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假设a是集合A中的元素,那么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假设a不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如:{1,2,3,4,5},{x2,3x+2,5y3-x,x2+y2},…;说明:⑴书写时,元素与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⑵一般不必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⑶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仍按惯用的次序;⑷集合中的元素可以为数,点,代数式等;⑸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由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组成的总体。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用集合来表示一些数、点、线等的总体。

集合的基本特性包括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以及可表示性。

常见的集合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以及图像法等。

对于集合的学习,首先要明确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二、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

并集表示两个或多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交集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表示在一个集合中但不在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则表示属于某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外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集合运算方法。

三、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

子集表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在另一个集合中;真子集表示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且两者不相等;相等集合表示两个集合完全相同。

此外,还要了解空集的概念,即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

掌握集合的基本关系,有助于理解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四、数列与集合数列是一种特殊的集合,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序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列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差相等,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两项之比相等。

在解决数列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数列的性质和公式,简化计算过程。

五、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与集合的关系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是函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则是函数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两个范围都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在求解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时,要充分利用函数的性质,结合数轴或不等式等方法进行求解。

六、总结与应用掌握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首先要明确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以及运算性质。

在此基础上,要理解数列与集合的关系,掌握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与集合的联系。

在实际应用中,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关系及运算

高中数学集合的基本关系及运算

集合的基本关系及运算要点一、集合之间的关系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集合A 是集合B 的部分元素构成的集合,我们说集合B 包含集合A ;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B A)⊆⊇或,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用Venn 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A B(B A)⊆⊇或要点诠释:(1)“A 是B 的子集”的含义是: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即由任意的x A ∈,能推出x B ∈.(2)当A 不是B 的子集时,我们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不包含于B ”(或“B 不包含A ”).真子集:若集合A B ⊆,存在元素x ∈B 且x 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记作:A B(或B A)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A B B A ⊆⊆且,则A 与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A=B要点诠释: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作A A ⊆.要点二、集合的运算 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x|x ∈A ,或x ∈B}Venn 图表示:要点诠释:(1)“x ∈A ,或x ∈B ”包含三种情况:“,x A x B ∈∉但”;“,x B x A ∈∉但”;“,x A x B ∈∈且”.(2)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出现一次).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x|x ∈A ,且x ∈B};交集的Venn 图表示:要点诠释:(1)并不是任何两个集合都有公共元素,当集合A 与B 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A 与B 没有交集,而是A B =∅.(2)概念中的“所有”两字的含义是,不仅“A ∩B 中的任意元素都是A 与B 的公共元素”,同时“A 与B 的公共元素都属于A ∩B ”.(3)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3.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U A A={x|x U x A}∈∉;即且;补集的Venn 图表示:要点诠释:(1)理解补集概念时,应注意补集U A 是对给定的集合A 和()U A U ⊆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一个确定的集合A ,对于不同的集合U ,补集不同.(2)全集是相对于研究的问题而言的,如我们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Z 为全集;而当问题扩展到实数集时,则R 为全集,这时Z 就不是全集.(3)U A 表示U 为全集时A 的补集,如果全集换成其他集合(如R )时,则记号中“U ”也必须换成相应的集合(即R A ).4.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A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 A A B B A B A A=A A =A A B=B A ⊆⋃⊆⋃⋃⋃∅⋃⋃,,,,U U (A)A=U (A)A=⋃⋂∅,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若x ∈(A ∩B),则x ∈A 且x ∈B 若x ∈(A ∪B),则x ∈A ,或x ∈B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典型例题】类型一:集合间的关系例1. 请判断①0{0} ;②{}R R ∈;③{}∅∈∅;④∅{}∅;⑤{}0∅=;⑥{}0∈∅;⑦{}0∅∈;⑧∅{}0,正确的有哪些?【变式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 {x||x|≤1} {x|x 2≤1}; (2){y|y=2x 2} {y|y=3x 2-1}; (3){x||x|>1} {x|x>1};(4){(x ,y)|-2≤x ≤2} {(x ,y)|-1<x ≤2}.例2. 写出集合{a ,b ,c}的所有不同的子集.【变式1】已知{},a b A⊆{},,,,a b c d e ,则这样的集合A 有 个.【变式2】同时满足:①{}1,2,3,4,5M ⊆;②a M ∈,则6a M -∈的非空集合M有( )A. 16个B. 15个C. 7个D. 6个【变式3】已知集合A={1,3,a}, B={a 2},并且B 是A 的真子集,求实数a 的取值.例3. 设M={x|x=a 2+1,a ∈N +},N={x|x=b 2-4b+5,b ∈N +},则M 与N 满足( ) A. M=N B. M N C. N M D. M ∩N=∅ 例4.已知},,,0{},,,{y x N y x xy x M =-=若M =N ,则+++2()(x y x )()1001002y x y +++ = .A .-200B .200C .-100D .0【变式1】设a ,b ∈R ,集合b{1,a+b,a}={0,,b}a,则b-a=( )类型二:集合的运算例5. (1)已知集合M={y|y=x 2-4x+3,x ∈R },N={y|y=-x 2+2x+8,x ∈R },则M ∩N 等于( ).A. ∅B. RC. {-1,9}D. {y|-1≤y ≤9} (2)设集合M={3,a},N={x|x 2-2x<0,x ∈Z},M ∩N={1},则M ∪N 为( ). A. {1,2,a} B. {1,2,3,a} C. {1,2,3} D. {1,3} 【变式1】设A 、B 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px+q=0与6x 2+(2-p)x+5+q=0的解集,且A ∩B={21},求A ∪B.【变式2】设集合A={2,a 2-2a ,6},B={2,2a 2,3a-6},若A ∩B={2,3},求A ∪B.例6. 设全集U={x ∈N +|x ≤8},若A ∩(C u B)={1,8},(C u A)∩B={2,6},(C u A)∩(C u B)={4,7},求集合A ,B.类型三:集合运算综合应用例7.已知全集A={x|-2≤x ≤4}, B={x|x>a}. (1)若A ∩B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若A ∩B ≠∅且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变式1】已知集合P={x ︱x 2≤1},M={a }.若P ∪M=P,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 .[1, +∞)C .[-1,1]D .(-∞,-1] ∪[1,+∞)例8. 设集合{}{}222|40,|2(1)10,A x x x B x x a x a a R =+==+++-=∈. (1)若A B B =,求a 的值; (2)若A B B =,求a 的值.【变式1】已知集合{}{}222,|120A B x x ax a =-=++-=,若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设U =R ,{|0}A x x =>,{|1}B x x =>,则UA B =( )A .{|01}x x ≤< B .{|01}x x <≤ C .{|0}x x < D .{|1}x x >2.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1,0,1}M =-和{}2|0N x x x =+=关系的韦恩(Venn )图是 ( )3.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4.已知集合,A B 满足A B A =,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 A B B . B A C . A B B = D . A B A = 5.若全集{}{}0,1,2,32U U C A ==且,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8个6.设集合},412|{Z k k x x M ∈+==,},214|{Z k k x x N ∈+==,则( )A .N M =B .M NC .N MD .M N =∅二、填空题7.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m {},m n ;(2){}m {},m n ;(3)∅ {},m n . 8. 若集合{}|6,A x x x N =≤∈,{|}B x x =是非质数,C A B =,则C 的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9.若集合{}|37A x x =≤<,{}|210B x x =<<,则A B =_____________. 10.设集合{32}A x x =-≤≤,{2121}B x k x k =-≤≤+,且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11.已知{}{}221,21A y y x x B y y x ==-+-==+,则A B =_________. 三、解答题12.已知集合{}{}1,2,1,2,3,4,5A B ==,若A M B ⊆,请写出满足上述条件得集合M .13.已知{25}A x x =-≤≤,{121}B x m x m =+≤≤-,B A ⊆,求m 的取值范围.14.已知集合{}{}22|20,|0A x x px B x x x q =+-==-+=,且{}2,0,1A B =-,求实数,p q 的值.15.设全集U R=,{}2|10M m mx x =--=方程有实数根,{}2|0,N n x x n =-+=方程有实数根()U C M N 求.巩固训练一、选择题1. 设A={(x, y)| |x+1|+(y-2)2=0},B={-1, 2},则必有( ) A 、BA B 、AB C 、A=B D 、A ∩B=∅2. 集合M={y| y=x 2-1, x ∈R}, N={x| y=23x -},则M ∩N 等于( ) A 、{(-2, 1), (2, 1)} B 、{}|03x x ≤≤ C 、{}|13x x -≤≤ D 、∅3.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1,0,1}M =-和{}2|0N x x x =+=关系的韦恩(Venn )图是 ( )4.已知集合,A B 满足A B A =,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 A B B . B A C . A B B = D . A B A =5.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6.设集合},412|{Z k k x x M ∈+==,},214|{Z k k x x N ∈+==,则( )A .N M =B .M NC .N MD .M N =∅二、填空题 7.设{}{}34|,|,<>=≤≤==x x x A C b x a x A R U U 或,则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 8.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9.若{}{}21,4,,1,A x B x ==且A B B =,则x = . 10.若{}|1,I x x x Z =≥-∈,则N C I = .11.设全集{}(,),U x y x y R =∈,集合2(,)12y M x y x ⎧+⎫==⎨⎬-⎩⎭,{}(,)4N x y y x =≠-,那么()()U U C M C N 等于________________.12.设集合{}1,2,3,4,5,6M =,12,,,k S S S ⋅⋅⋅都是M 的含两个元素的子集,且满足:对任意的{},i i i S a b =,{},j j j S a b =({},,1,2,3,,i j i j k ≠∈⋅⋅⋅),都有min ,min ,j j i i i i j j a b a b b a b a ⎧⎫⎧⎫⎪⎪≠⎨⎬⎨⎬⎪⎪⎩⎭⎩⎭({}min ,x y 表示两个数,x y 中的较小者)则k 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13.设222{|40},{|2(1)10}A x x x B x x a x a =+==+++-=,其中x R ∈,如果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4.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2|(1)0B x x m x m =+++=;若()U C A B =∅,求m 的值.15.设1234,,,a a a a N +∈,集合{}{}222212341234,,,,,,,A a a a a B a a a a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1414,,10;A B a a a a =+=(2)集合A B 中的所有元素的和为124,其中1234a a a a <<<. 求1234,,,a a a a 的值.。

集合-高中数学专题

集合-高中数学专题

集合知识精要:一、集合1.集合是一个不能定义的原始概念,描述性定义为:我们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2.集合中的元素属性具有:(1) ; (2) ; (3) .3.集合的表示法常用的有、和韦恩图法三种,有限集常用,无限集常用,图示法常用于表示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元素与集合是属于和的从属关系,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若a不是集合B的元素,记作.但是要注意元素与集合是相对而言的.三、集合与集合的关系5.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6.子集:若集合A中都是集合B的元素,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记作 .7.相等:若集合A 中 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中 都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 .8.真子集:如果 就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9.若集合A 含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10.空集∅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集合,它不含任何元素,∅是任何集合的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解题时不可忽视∅.四、集合的运算1.交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B,即A∩B = .2.并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B,即A∪B = .3.补集:集合A 是集合S 的子集,由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 中子集A 的补集,记作S C A ,即S C A = . 五、集合的常用运算性质1. A ∩A = ,A ∩∅= ,A ∩B= ,A ∪A = , A ∪∅= ,A ∪B =B ∪A2.U A C A ⋂= ,U A C A ⋃= ,()U C C A = . 3.()U C A B ⋃= ,()U C A B ⋂= , 4.A∪B=A ⇔ A ∩B =A ⇔热身练习:1.下列六个关系式:①{}{}a b b a ,,⊆ ②{}{}a b b a ,,= ③Φ=}0{ ④}0{0∈ ⑤}0{∈Φ ⑥}0{⊆Φ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少于4个 2.下列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与1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B )某校2002-2003学年度笫一学期全体高一学生 (C )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 (D )与无理数π相差很小的全体实数3.已知集合P M ,满足M P M = ,则一定有( )(A) P M = (B)P M ⊇ (C) M P M = (D) P M ⊆4.集合A 含有10个元素,集合B 含有8个元素,集合A ∩B 含有3个元素,则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为( )(A)10个 (B)8个 (C)18个 (D) 15个 5.设全集U=R ,M={x|x.≥1}, N ={x|0≤x<5},则(C U M )∪(C U N )为( )(A ){x|x.≥0} (B ){x|x<1 或x≥5} (C ){x|x≤1或x≥5} (D ){x| x 〈0或x≥5 }6.设集合{}x A ,4,1=,{}2,1x B =,且{}x B A ,4,1=⋃,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7.已知集合M ⊆{4,7,8},且M 中至多有一个偶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8.已知全集U ={非零整数},集合A ={x||x+2|>4, x ∈U}, 则C U A =( )(A ){-6 , -5 , -4 , -3 , -2 , -1 , 0 , 1 , 2 } (B ){-6 , -5 , -4 , -3 , -2 , -1 , 1 , 2 } (C ){ -5 , -4 , -3 , -2 , 0 , -1 , 1 } (D ){ -5 , -4 , -3 , -2 , -1 , 1 }9.如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 ()M P S B 、 ()M P S C 、 ()u M P C S D 、 ()u MP C S10.定义A -B={x|x ∈A 且x ∉B}, 若A={1,2,3,4,5},B={2,3,6},则A -(A -B )等于( )(A)B (B){}3,2 (C) {}5,4,1 (D) {}6热身练习参考答案:1、C ;2、B ;3、B ;4、D ;5、B ;6、C ;7、D ;8、B ;9、C ;10、B;精解名题:1.设集合A ={x 2,2x -1,-4},B ={x -5,1-x ,9},若A ∩B ={9},求A ∪B .2.设{}6-4x y y)(x,+==A ,{}3-5x y y)(x,==B ,求B A3.若集合S={}23,a,{}|03,T x x a x Z =<+<∈且S ∩T={}1,P=S ∪T,求集合P 的所有子集4.设A B a x a x x B x x x A ⊆=-+++==+=若},01)1(2{},04{22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资料基本概念和公式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资料基本概念和公式

高中数学会考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一.集合1、 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运算(1)集合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2)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2、子集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3、真子集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4、补集定义:},|{A x U x x A C U ∉∈=且;5、交集与并集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6、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若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二.简易逻辑:1.复合命题: 三种形式:p 或q 、p 且q 、非p ;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2.真值表:p 或q ,同假为假,否则为真;p 且q ,同真为真;非p ,真假相反。

3.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q p ⇒,则p 叫q 的充分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充要条件;第二章 函数一. 函数1、映射: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它对应, 记作f :A →B ,若B b A a ∈∈,,且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b 叫a 的象,a 叫b 的原象。

2、函数:(1)、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若按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就称f :A →B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 (x ),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3、求定义域的一般方法:①整式:全体实数R ;②分式:分母0≠,0次幂:底数0≠; ③偶次根式:被开方式0≥,例:225x y -=;④对数:真数0>,例:)11(log xy a -=4、求值域的一般方法:①图象观察法:||2.0x y =;②单调函数法: ]3,31[),13(log 2∈-=x x y ③二次函数配方法:)5,1[,42∈-=x x x y , 222++-=x x y④“一次”分式反函数法:12+=x xy ;⑥换元法:x x y 21-+= 5、求函数解析式f (x )的一般方法:①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f (x ),且满足172)1(2)1(3+=--+x x f x f ,求f (x ) ②配凑法:,1)1(22xx xx f +=-求f (x );③换元法:x x x f 2)1(+=+,求f (x ) 6、函数的单调性:(1)定义:区间D 上任意两个值21,x x ,若21x x <时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增函数; 若21x x <时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减函数。

集合的含义-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集合的含义-高中数学知识点讲解

集合的含义1.集合的含义【知识点的认识】1、集合的含义:集合是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1)列举法就是把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全部写出来;描述法指的就是用词汇或者用数学语言描述出集合中的元素;区间表示法就是用区间的形式来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图示法(数轴表示法,韦恩图法)用图的形式来描述表示出集合的每一个元素.(2)有限集常用列举法表示,而无限集常用描述法或区间表示法表示,抽象集常用图示法表示.(有限集就是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是能够确定的.无限集是集合的元素个数无法精确.抽象集合就是只给出集合元素满足的性质,探讨集合中的元素属性,要求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集合中元素的意义取决于它的“代表”元素的特征.【典型例题分析】题型一:判断能否构成集合典例 1:下列研究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如果能,采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它.(1)小于 5 的自然数;(2)某班所有个子高的同学;(3)不等式 2x+1>7 的整数解.分析:根据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进行判断即可.解答:(1)小于 5 的自然数为 0,1,2,3,4,元素确定,所以能构成集合.为{0,1,2,3,4}.(2)个子高的标准不确定,所以集合元素无法确定,所以不能构成集合.(3)由 2x+1>7 得x>3,因为x 为整数,集合元素确定,但集合元素个数为无限个,所以用描述法表示为{x|x>3,且x∈Z}.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含义和表示,利用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是判断元素能否构成集合的条件,比较基础.1/ 3典例 2: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A.M={(3,2)}N={3,2}B.M={(x,y)|x+y=1}N={y|x+y=1}C.M={(4,5)}N={(5,4)}D.M={2,1}N={1,2}分析:利用集合的三个性质及其定义,对A、B、C、D 四个选项进行一一判断.解答:A、M={(3,2)},M 集合的元素表示点的集合,N={3,2},N 表示数集,故不是同一集合,故A 错误;B、M={(x,y)|x+y=1},M 集合的元素表示点的集合,N={y|x+y=1},N 表示直线x+y=1 的纵坐标,是数集,故不是同一集合,故B 错误;C、M={(4,5)} 集合M 的元素是点(4,5),N={(5,4)},集合N 的元素是点(5,4),故C 错误;D、M={2,1},N={1,2}根据集合的无序性,集合M,N 表示同一集合,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定义及其判断,注意集合的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此题是一道基础题.题型二:集合表示的含义典例 3:下面三个集合:A={x|y=x2+1},B={y|y=x2+1},C={(x,y)|y=x2+1},请说说它们各自代表的含义.分析:根据集合的代表元素,确定集合元素的性质,A 为数集,B 为数集,C 为点集.解答:A 是数集,是以函数的定义域构成集合,且A=R;B 是数集,是由函数的值域构成,且B={y|y≥1};C 为点集,是由抛物线y=x2+1 上的点构成.点评:本题的考点用描正确理解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含义,要通过代表元素的特点正确理解集合元素的构成.【解题方法点拨】研究一个集合,首先要看集合中的代表元素,然后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当集合用描述法表示时,注意弄清楚其元素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 32.函数的值【知识点的认识】函数不等同于方程,严格来说函数的值应该说成是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一样,都是常考点,也是易得分的点.其概念为在某一个定义域内因变量的取值范围.【解题方法点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比较多,常用的方法有一下几种:①基本不等式法:如当x>0 时,求 2x +8的最小值,有 2x +푥8푥≥ 2 2푥⋅8푥= 8;②转化法:如求|x﹣5|+|x﹣3|的最小值,那么可以看成是数轴上的点到x=5 和x=3 的距离之和,易知最小值为 2;③求导法:通过求导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进而求出极值,再结合端点的值最后进行比较例题:求f(x)=lnx﹣x 在(0,+∞)的值域解:f′(x)=1푥― 1=1―푥푥∴易知函数在(0,1]单调递增,(1,+∞)单调递减∴最大值为:ln1﹣1=﹣1,无最小值;故值域为(﹣∞,﹣1)【命题方向】函数的值域如果是单独考的话,主要是在选择题填空题里面出现,这类题难度小,方法集中,希望同学们引起高度重视,而大题目前的趋势主要还是以恒成立的问题为主3/ 3。

高中数学 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 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3x+2=0},B={x|x=2a,a∈A},求集合 U(A∪B)中 元素的个数. 思维启(迪1)先求出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元素. (2)利用集合的并集求出A∪B. 解 ∵A={x|x2-3x+2=0}={1,2}, ∴B={x|x=2a,a∈A}={2,4}, ∴A∪B={1,2,4}, ∴ U(A∪B)={3,5},共有两个元素. 探究提集高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在解题时要注意运用韦恩图以及补集的思想方法.
b 1.
a 又{1,a+b,a}=
{0,
b
,
b},
a
∴b=1,a=-1.∴b-a=2.
精品课件
题型二 集合与集合的基本关系 【例2】(12分)已知集合A={x|0<ax+1≤5},集合B= {x| 1x2}.
2 (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A、B能否相等?若能,求出a的值;若不能, 试说明理由.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2009·山东,1)集合A={0,2,a},B={1,a2},
若A∪B={0,1,2,4,16},则a的值为 ( )
A.0 B.1 C.2
D.4
思维启根迪据集合元素特性,列出关于a的方程
组,求出a并检验.
精品课件
解析 ∵A={0,2,a},B={1,a2},
A∪B={0,1,2,4,16},
精品课件
失误与防范
1.空集在解题时有特殊地位,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时刻关注对空集的讨论, 防止漏掉. 2.解题时注意区分两大关系:一是元素与集合的从属 关系;二是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 3.解答集合题目,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 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是正确求解的两个先决 条件.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确实定性; 〔2〕元素的互异性; 〔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公平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拟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Ⅰ〕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Ⅱ〕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言语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 ∈R| x-3>2}或{x| x-3>2} 〔3〕图示法〔文氏图〕: 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 R 5、“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6、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间的根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两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注意: 有两种可能〔1〕A 是B 的一局部,;〔2〕A 与B 是同一集合。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在数学中,集合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由具有共同性质的元素组成的。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通常会学习到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集合的运算以及集合间的关系等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归纳总结一下高中数学中的集合知识点。

一、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在高中数学中,集合是指具有相同或相关性质的对象的组合。

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等方法来表示一个集合。

(1)列举法:通过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来表示一个集合。

例如,表示自然数集合可以写作:N = {1, 2, 3, ...}。

(2)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特点来表示一个集合。

例如,表示正整数集合可以写作:N = {x | x > 0}。

(3)图示法:通过绘制一个图形来表示一个集合。

例如,表示所有的偶数可以画一个无限长的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记出所有的偶数点。

二、集合的运算高中数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集合的交集、并集、差集和补集等运算。

(1)交集:两个集合中都有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与B的交集为A∩B = {2, 3}。

(2)并集: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与B的并集为A∪B = {1, 2, 3, 4}。

(3)差集:一个集合中除去与另一个集合的交集部分所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与B的差集为A-B = {1}。

(4)补集:相对于某个全集来说,除去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所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如,如果全集为U = {1, 2, 3, 4, 5},A = {1, 2, 3},则A的补集为A' = {4, 5}。

三、集合间的关系在高中数学中,我们除了需要了解集合的运算,还需要了解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和互斥关系等。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一、集合的概念1、集合的含义: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注意:在集合中,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的集合,而在几何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集合,应注意区别。

2、空集的含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Ø。

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如:集合A={1,a},则a不能等于1。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这叫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例{0,1,2}有其它{0,2,1}、{1,0,2}、{1,2,0}、{2,0,1}、{2,1,0}等共六种表示方法。

4、元素与集合之间只能用“∈”或“∉”符号连接。

5、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6、常见的特殊集合:;(1)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包括零);(2)正整数集N*或N+(3)整数集Z(包括负整数、零和正整数);(4)实数集R(包括所有有理数和无理数);(5)有理数集Q(包括整数集Z和分数集→正负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6)复数集C,虚数可以指不实的数字或并非表明具体数量的数字。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 的数,其中a,b是任意实数,且b≠0,i²=-1。

二、集合的表示方式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然后用一个花括号全部括上。

高中数学集合笔记

高中数学集合笔记

高中数学集合笔记(原创版)目录1.集合的基本概念2.集合的表示方法3.集合的运算4.集合的关系5.集合的函数正文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甚至是其他集合。

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等特点。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如 A、B 等。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花括号{}表示:例如,{1, 2, 3}表示由 1、2、3 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2.用列举法表示:例如,{1, 2, 3}或{x | x^2 - 3x + 2 = 0}表示同样的集合。

3.用描述法表示:例如,{x | x > 0}表示所有大于 0 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三、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补集等。

1.并集:表示为 A ∪ B,表示 A 和 B 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2.交集:表示为 A ∩ B,表示 A 和 B 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3.差集:表示为 A - B,表示属于 A 但不属于 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4.补集:表示为 A",表示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四、集合的关系集合之间的关系包括包含关系、相等关系等。

1.包含关系:表示为 A B,表示 A 是 B 的子集。

2.相等关系:表示为 A = B,表示 A 和 B 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

五、集合的函数集合的函数是一种将一个集合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数学关系。

集合函数具有单射、满射、双射等性质。

1.单射:表示为 f(x1) = f(x2),当且仅当 x1 = x2。

2.满射:表示为对于 A 中的任意元素 x,都有 f(x) ∈ B。

3.双射:表示为 f(x1) = f(x2),当且仅当 x1 = x2,且对于 B 中的任意元素 y,都有存在 x ∈ A,使得 f(x) =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专题-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考纲考点剖析】考 点考纲内容5年统计分析预测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了解集合、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

2.理解全集、空集、子集的含义,及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

1.集合交、并、补的运算是考查的热点;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很少涉及; 3.题型:选择题 4.备考重点: (1) 集合的交并补的混合运算; (2) 以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3) 简单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的基本运算1.会求简单集合的并集、交集。

2.理解补集的含义,且会求补集。

【知识清单】1.元素与集合(1)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若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若b 不属于集合A ,记作b A ∉.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及其符号表示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 整数集有理数集 实数集符号NN *或N +ZQR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为A B ⊆或B A ⊇. (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为A B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4)若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子集个数为2n 个,真子集个数为21n -. 3.集合的运算(1)三种基本运算的概念及表示名称交集并集补集数学 语言 A∩B={x|x ∈A,且x ∈B} A ∪B={x|x∈A,或x ∈B} C U A={x|x ∈U,且x ∉A}图形 语言(2)三种运算的常见性质A A A =, A ∅=∅ , AB BA = , A A A =, A A ∅=, AB B A =.(C A)A U U C =,U C U =∅,U C U ∅=.A B A A B =⇔⊆, A B A B A =⇔⊆, ()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重点难点突破】考点1 集合的概念【1-1】【全国卷II 理】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A. 9B. 8C. 5D. 4 【答案】A【1-2】若集合{}1A x x =-,则( )A. 3A -∈B. 2A -∈C. 1A -∈D. 0A ∈ 【答案】D 【解析】{}1A x x =-∴集合A 就是由全体大于1-的数构成的集合,显然01>-,故0A ∈故选D 【领悟技法】与集合元素有关问题的思路:(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确定这个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触类旁通】【变式一】【浙江嘉兴一中模拟】若集合{}1,2,3A =, (){},40,,B x y x y x y A =+-∈,则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9 B. 6 C. 4 D. 3 【答案】D【解析】,x y A ∈的数对共9对,其中()()()2,3,3,2,3,3满足40x y +->,所以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共3个. 【变式二】设,,集合,那么与集合的关系是( ) A. B. C. D.【答案】B 【解析】,即,,即a =3,b =π,故x ∈M ,y M ,故选:B.考点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1】【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5月仿真】若集合{}2| 2,A x x x x R ==-∈, {}1,B m =,若A B ⊆,则m 的值为( )A. 2B. -2C. -1或2D. 2或2 【答案】A【解析】{}2A =,由A B ⊆可知, 2m =,故选A 。

【2-2】【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5月适应性】已知集合,,若,则( )A. B. C. D.【答案】B【领悟技法】1.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2.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运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 【触类旁通】【变式1】设集合10{|}P m m <<=-,24{4|0Q m mx mx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且}m R ∈,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 .P Q ⊂≠B .Q P ⊂≠C .P Q =D .PQ ∅=【答案】A【解析】10{|}P m m <<=-,20,:16160,m Q m m <⎧⎨∆=+<⎩或0m =.∴10m <≤-.∴10{|}Q m m <≤=-.∴P Q ⊂≠.【变式2】【辽宁锦州质检(一)】集合{|3,}nM x x n N ==∈,集合{|3,}N x x n n N ==∈,则集合M 与集合N 的关系( )A. M N ⊆B. N M ⊆C. M N φ⋂=D. M ⊆N 且N ⊆M 【答案】D【解析】因为1,1;6,6M N N M ∈∉∈∉ ,所以M ⊆N 且N ⊆M ,选D. 考点3 集合的基本运算【3-1】【浙江卷】已知全集U ={1,2,3,4,5},A ={1,3},则( )A. B. {1,3} C. {2,4,5} D. {1,2,3,4,5}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全集,,所以根据补集的定义得,故选C.【3-2】【浙江卷】已知}11|{<<-=x x P ,}20{<<=x Q ,则=Q PA .)2,1(-B .)1,0(C .)0,1(-D .)2,1(【答案】A【解析】利用数轴,取Q P ,所有元素,得=Q P )2,1(-.【3-3】【新课标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B =3|2x x ⎧⎫<⎨⎬⎩⎭B .A B =∅C .AB 3|2x x ⎧⎫=<⎨⎬⎩⎭D .AB=R【答案】A【解析】由320x ->得32x <,所以33{|2}{|}{|}22A B x x x x x x ⋂=<⋂<=<,选A . 【领悟技法】1. 集合的运算要注意灵活运用韦恩图和数轴,一般情况下,有限集的运算用维恩图分析,无限集的运算用数轴,这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具体运用。

2. 涉及集合(交、并、补)运算,不要遗忘了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如果先化简再研究 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易于解决. 【触类旁通】【变式一】【天津卷理】设全集为R ,集合,,则A. B.C.D.【答案】B【变式2】【浙江杭州二模】设{}1,0,1,2U =-,集合2{|1,}A x x x U =<∈,则U C A =( )A. {}0,1,2B. {}1,1,2-C. {}1,0,2-D. {}1,0,1- 【答案】B【解析】由21x < 得: 11x -<< ,所以{}0A = ,因此{}1,1,2UA =- ,故选择B.【易错试题常警惕】易错典例1:设集合{|}1||A x x a x R <∈=-,,1{}5|B x x x R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易错分析:忽视端点.正确解析:由||1x a <-得11x a <<--,∴11a x a <<-+,由A B ⊂≠得1115a a ->⎧⎨+<⎩,∴24a <<.又当2a =时,{}13|x x <<=满足A B ⊂≠,4a =时,{}35|A x x <<=也满足A B ⊂≠,∴24a ≤≤.温馨提示:利用数轴处理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时,要注意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在含有参数时,要注意验证区间端点是否符合题意.易错典例2:设集合{}{}2|,|2A x x a B x x =<=<,若A 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易错分析:遗忘空集.正确解析:由A B A ⋂=⇔A B ⊆,所以当A φ=时,满足A B ⊆,此时不等式2x a <无解,所以0a ≤,当A φ≠即0a >时,{}|,0A x a x a a =-<<>,由A B ⊆可知204a a ≤⇒<≤,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a ≤.温馨提示:在A B AB B A B A A B ?⊆,=,=,=中容易忽视集合A φ≠这一情况,预防出现错误的方法是要注意分类讨论.【学科素养提升之思想方法篇】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Venn 图,直观地判断集合的包含或相等关系. (2)利用Venn 图,求解有限集合的交、并、补运算.(3)借助数轴,分析无限集合的包含或相等关系或求解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结果及所含参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典例】已知集合{||3|}2Ax x ∈R =+<,集合{|()()}20B x x m x ∈R =--<,且)1(A B n =-,,则m =________,n =________.【答案】 -1,1.【解析】 由题意,知51{|}A x x =-<<.因为)1(AB n =-,,{|()()}20B x x m x R =--<,结合数轴,如图.所以11m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