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3篇)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9349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e.png)
2024年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演讲稿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朱熹说。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警惕自己,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如“战战兢兢”之态。
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
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
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敬畏之心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是不能没有敬畏之心的,做人应该心怀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敬畏什么呢。
敬畏身份。
身份,是社会赋予某群人____归属感的依据所在。
身为中学生,我们是到学校学习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不是乡野村夫,市井泼妇。
所以就应该说话文明,行为礼貌。
因为你所有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自己的身份,也应该尊重自己的身份,要有一种生怕因某一次疏忽而____了自己穿着的校服、佩戴的校徽的内心敬畏。
敬畏纪律。
纪律是对人行为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也是落实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是规范,是秩序,是行为规则。
有些人不遵守纪律,时间长了,个人就变成了老油子,班级也被这些人拖得松松垮垮。
班级没有良好班风,就会败坏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风气。
所以,身为中学生,要对纪律心存敬畏。
有句古话:“畏法度者最快活”,讲的是怕法、怕纪律就不会逾越法律纪律的红线,才能坦荡快乐地生活。
只要我们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我们的学习生活就一定会开心愉快。
敬畏时间。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的二十四小时,一样的每分每秒。
但是,有同学不懂得珍惜时间、敬畏时间,一天的事情,非要三天四天才完成。
学习时间没有真正用在学习上,上课不专心、天马行空,课后又把功课抛在一边,我行我素,时间就这样在他手里一分一秒的过去,学业也在他的手里耽搁,一事无成。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cf897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c.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敬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它是一个人内心的道德起点,是一个社会文明的起点。
在古代,大部分人都心存敬畏,因为对神明的敬畏使他们不敢为非作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敬畏这个伟大的情感渐渐淡漠了。
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可以适当约束我们的行为。
敬畏的根本意义就是对于一个人的品行和道德有所约束。
有敬畏之心的人,不会轻易做出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我们不能撒谎。
如果没有敬畏之心,我们在生活中就会随便撒谎,而失去了诚信的品质。
只有心存敬畏,我们才能坚守道德底线。
行有所止可以规范我们的行为方式。
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循各种规定和法律。
如果没有一个底线,我们可能会一直超越自己,走向极端。
我们不能贪污腐化。
如果我们一直企图获取更多的利益,不顾道义和法律,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失去了控制力,进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只有行有所止,我们才能保持合理的行为方式。
心存敬畏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敬畏使人们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更加容易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感悟生活的真实含义。
当我们心存敬畏时,自然会对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等人有更加感恩的心情。
我们会更加珍惜他们的关爱和帮助,同时也会更加懂得回报他们。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和自信。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非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和面对这些事情。
如敬畏的小孩愿意听从父母的管教,他心里感到父母的爱是殷殷的,自己也会从内心接受父母的期望。
他不再以为自己比别人牛,反而觉得有时候需要父母的指导才能更好的回应期望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做一个有品质、有担当的人。
也能保持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正确导向。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让心中的敬畏之心指引我们的行为,让行有所止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1670564987c24028905fc36c.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所谓敬畏,其实就是人类对待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
“敬”为尊敬;“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既尊敬又畏惧”。
“尊敬”这两个字是后天修为,“畏惧”这两字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走得远,走得稳。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是小人的狂妄言行。
生活在人世间,总会有一些人和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比如对父母的孝敬,对亲人的关心,对爱人的忠诚,对小孩子的爱护,对朋友的真诚,对陌生人的善念,甚至对小猫小狗小花小草都要有敬畏之心。
遵从规律,敬畏自然,才能活出一个人的本性真我,才能活出一个人的风范和姿态。
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种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做,言行不拘,天地不怕,这样的人看似无拘无束,其实是心中没有敬畏,没有底线,言行没有所止。
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跟对错没有关系,跟“三观”有关,跟品性有关,虽然不是敌人,但也不会有人真正当他们是朋友。
敬畏一朵花,不是因为一朵花有多么美丽和妖娆,敬畏就是敬畏,不是爱惜,敬畏是因为它和一棵草一片叶一棵树,甚至是一片庄稼都一样,都有活着的尊严。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绿色,没有了粮食,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会不会变成荒漠?人类会不会变得荒凉和无趣?敬畏一只蚂蚁,不因为这只蚂蚁有多么弱小和无力而轻视,敬畏就敬畏,不是同情,敬畏是因为它和一条鱼一条虫子一只小鸟,和一只狮子一样,都有活着的权力。
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动物的存在,人类会不会失去彼此温暖和依傍的伙伴?人类会不会变得孤单和寂寞?晚清名臣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天命”即是规律,“人言”即是别人的评论,“君父”即是国君。
知道害怕和恐惧的人,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这个“害怕”是超越了自身本能的害怕,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自觉选择,是敬畏的一种。
曾国藩一生常怀敬畏之心,心有所向,行有所止,内清外浊,内方外圆,谨言慎行,终成一代名臣。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c68a6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3.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人生在世,行事谨慎、谦逊自律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
面对诱惑和挑战,需要心怀敬畏之心,懂得适可而止,这样才能避免走入歧途,赢得人生的成功。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这种品质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标志。
心存敬畏,是指对自然、社会、人生百态怀有敬畏之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天地间的风景千姿百态,充满了无数的诱惑和挑战。
而这些诱惑和挑战往往让人难以自拔,失去了节制,从而陷入困境,为自己带来了难言的烦恼。
如果我们懂得心存敬畏,对待这些诱惑和挑战就会有所节制,能够理智地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
当我们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交网络和虚拟世界,很容易陷入其中的泥沼中无法自拔。
而如果我们心怀敬畏之心,就会懂得适可而止,不会过度沉迷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再当我们面临金钱的诱惑时,如果能够心存敬畏,懂得适可而止,不沉迷于财富的追逐,而是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就能避免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
行有所止,是指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不走极端,不走偏离正道。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候我们需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贪得无厌,要懂得节制。
这就需要我们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走极端,不走偏离正道,以此来保持良好的品质、良好的心态。
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分沉迷于游戏、网购等虚无缥缈的事物,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保持理性、清醒。
再在学习中,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要过分追求分数,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走极端,按部就班的稳步前行。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更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过分纠结于名利、利益,懂得尊重他人,维系人际关系,在处理问题时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懂得约束自己的欲望,不走极端,不走偏离正道,以此来保持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品质、良好的心态。
这样,我们才能抵御各种诱惑和挑战,选择一个道德、理性、和谐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9ec2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c.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最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现如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加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最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①所谓敬畏,其实就是人类对待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
“敬”为尊敬,“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既尊敬又畏惧”。
“尊敬”这两个字是后天修为,“可怕”这两字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走得远,走得稳。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行一世,是小人的傲慢言行。
②生活在人世间,总会有一些人和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比如对父母的孝敬,对亲人的关怀,对爱人的忠诚,对小孩子的爱惜,对朋友的真诚,对生疏人的善念,甚至是对小猫、小狗、小花、小草都要有敬畏之心。
遵从规律,敬畏自然,才能活出一个人的本性真我,才能活出一个人的`风范和姿势。
③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种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做,言行不拘,天地不怕,这样的人看似无拘无束,其实是心中没有敬畏,没有底线,言行没有所止。
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跟对错没有关系,跟“三观”有关,跟品性有关,虽然不是敌人,但也不会有人真正值他们是朋友。
④敬畏一朵花,不是由于一朵花有多么的漂亮和妩媚,敬畏就是敬畏,不是疼惜,敬畏是由于它和一棵草、一片叶、一棵树,甚至是一片庄稼都一样,都有活着的尊严。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绿色,没有了粮食,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会不会变成荒漠?人类会不会变得荒芜和无趣?⑤敬畏一只蚂蚁,不由于这只蚂蚁有多么弱小无力而轻视,敬畏就是敬畏,不是怜悯,敬畏是由于它和一条鱼、一条虫子、一只小鸟,和一只狮子一样,都有活着的权力。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bf65802c02768e9951e738c2.png)
★国旗下讲话★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明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常常想,当你对规则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规则的惩罚;当你对时间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一定会受到岁月的惩罚;当你对财富没有了敬畏之心的时候,你同样一定会受到贫穷的惩罚。
所以无论是对于自然界的万物,还是人世间的一切,我们应该充满敬畏之心。
我曾在多个班上监考过,发现在考场上看课外书、玩手机、传递文具、相互说话、吃东西的现象颇多,这些同学认为只要不作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我却很诧异,难道近十年的学生生涯,考场规则竟没有在他们心中留下半点痕迹。
没抓住算运气。
情说句话,咱没有什么事情摆不平的。
每当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我总在想,这些同学的话语中少了一分最重要的元素:敬畏,对规则的敬畏。
不过面对今后人生中的无数次考试,这些违规现象怎么可能被一次次原谅呢?少了对纪律的敬畏之心,对犯错心怀侥幸之心,终有一天会在法律的铁壁前碰得头破血流。
一个人,在社会上,能什么事情都能摆平吗?不可能,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可能。
法律约束着每一个人,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当一个人以为自己能够摆平一切人的时候,当一个人以为个人的水平能够左右一切的时候,也就是他已经无所畏惧的时候,肯定就是他万劫不复的开始。
有时候我真羡慕我的某些学生啊,他能从早自习睡到第一节课,能从第一节睡到第二节,又从第二节睡到第三节。
而我却多次在本该睡觉的夜里,因家事,因工作,因这样那样的责任不能成眠。
对这样的同学,我也心存敬畏,不过我不是敬畏他能吃会睡,我是敬畏他现在拥有而我已经失去了的青春岁月。
在乡间,我常常遇见多年不见的人,小学的同学,儿时的玩伴,也有多年没有走动过的亲戚。
几十年的光景,见面之后,看到大家都已经是两鬓斑白,最多的是对时光和岁月的喟叹。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3afaf2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
心存敬畏,意味着我们应该对知识怀有敬仰之心。
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只有我们对知识抱有敬畏之心,才能真正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力量。
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懂得对知识虚心求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思考。
要学会批判性思维。
我们不能盲目接受老师或书本上的观点,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
要学会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不断质疑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要学会总结归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框架式的思维,同时也要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要学会反思和反馈。
我们要有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我们也要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虚心听取意见,努力改进自己。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是我们学习的座右铭。
只有珍惜学习的机会,对知识怀有敬畏之心,同时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和总结,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让我们心怀敬畏,心存目标,脚踏实地地向前走吧!。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6ca45f1aa6c30c2259019ed6.png)
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单位通报了一起某同事喝酒后开车发生剐蹭并与人冲突的事,让大家学习反思,引以为戒。
我认为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
”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
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身为公务人员敬畏职责、敬畏法纪、敬畏欲望,这样上可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下可实现自我价值、个人进步。
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
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
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我们面对天地万物,面对纷繁世事,面对手中权力,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党纪国法、面对自己内心,一定要装着一个“怕”字。
只有心怀敬畏才会
牢记慎独二字,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94e74e7043323968011c9256.png)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网络文章)一直相信,人的内心是住着魔鬼的,如果一个人毫无顾忌,为所欲为,这个魔鬼就会出来祸害别人,自己也难以善终。
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到这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个性,强调释放自我,对道德的要求越来越淡化,人所活着的敬畏之心慢慢地消失,其结果往往是: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甚至毫无敬畏之心,毫无精神信仰,毫无道德底线。
这些人因为更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因为害怕孤独渴望被爱,所以丢弃敬畏随心所欲!古语有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这是多么的可怕!人的心是要有所敬畏的,行为才能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人,要敬畏的有很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敬畏道德,敬畏一切我们内心认为高尚的东西。
敬畏法律,因此不敢践踏公平正义;敬畏道德,因此才愿意播种爱心。
可人又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破坏者,一旦无所畏惧,以为老子才是天下第一,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就会成为破坏这个世界的根源,造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灾难。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敬畏之心,是一种为人修养的道德自觉,是一种生命生活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做人行事的为人操守。
如果无限制地纵容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完全把别人的感受抛之脑后,行为就会影响到别人的生活,甚至破坏基本的社会规则,最终会种下恶果。
官员腐败、考试泄题、救人遭讹诈、假药假奶粉、肇事逃逸、醉酒驾车等等,好像社会上经常上演这种人类丑恶羞耻的事件!敬畏应该是一个人思想灵魂中最基础的素质,也是一个民族优秀品质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人类越是成熟,越有修养,敬畏意识就越浓厚强烈。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意思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49cd62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d.png)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意思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是指人的内心有所敬畏和遵守的规范,言语有所禁忌和约束,行为有所限制。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可能会因为某些害怕的东西或者某些价值观念,而内心有所畏惧;的人在言语上会避免说一些不合适或者引起争议的话题,遵守一些行为准则,避免犯错或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的人在行为上则会受到限制,不会随意行事或者做出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事情。
这些话表达了一种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的关注和指导,提醒人们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所约束和规范,以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和人际关系。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e4ff9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0.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_初中议论文800字敬畏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态度,是人们在面对强大力量或者高尚道德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敬畏之心。
敬畏,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尊重,是一种对权威的敬重,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珍贵。
在现代社会,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是我们应有的修养和品质。
心存敬畏,首先表现在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尊重上。
人们常说“崇敬礼仪”,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长辈,尊敬师长,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在公共场合,更应该注意不打扰他人,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剧烈嬉戏。
在自然界面前,我们更应该心存敬畏,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生态资源。
心存敬畏,其次表现在我们对权威的敬重上。
权威,是一种有规范的、正当的力量。
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权威,而学校老师也是学生的权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孝敬父母,孝顺长辈,听从老师的教诲。
在社会公共场合,我们更应该尊重国家法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不违法乱纪,不蛮横无理,不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
心存敬畏,再次表现在我们对生命的珍贵上。
生命是最宝贵的,一切的快乐、成就、希望都是建立在生命之上的。
我们应该心存敬畏,爱护生命,珍惜生命。
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安全,更要关心他人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不贪图小利而忽视生命的安全。
在公共场所,更要关注他人的安全,不损人利己,不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是我们应有的修养和品质。
我们要懂得尊敬他人,理解他人,对待生命要负责,对待社会、环境要负责。
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更要懂得尊重、爱惜、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只有懂得敬畏,才会知道尊重;只有行有所止,才会懂得深思。
让我们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做一个有品质的人,永远有价值的人。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心存敬畏,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c329c2c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c.png)
2023年高考作文押题: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清]曾国藩做一个真正勇敢无畏的人。
——[美]林肯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材料给出了两个看似矛盾的论述,曾国藩主张人应该有所“敬畏”,即懂得有所敬畏,才能守正,语言和行为才能合规知止,林肯则以“勇敢无畏”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信条。
两者观点看似矛盾冲突,实则辩证统一。
曾国藩所谓的“敬畏”,重在强调品德操守的自律守正,不可胆大妄为,即人要学会怕一些东西,怕规则、怕纪律、怕人言、怕后果。
懂得怕,就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懂得怕,就不会违规违纪,所说之言一定会中规中矩,所做之事也会适可而止,即便偶然逾越了规矩,也不至于超越出大的原则,超越政策红线,超出做人底线。
林肯所说的“勇敢无畏”,则重在强调做人行事的元气张扬,勇气担当,顶天立地,面对困难、挫折、考验、挑战时,不畏首畏尾。
还可以辩证思考二者的关系:“敬畏”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不“畏”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原因会使人作
第1页共6页。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作文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1af43d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7e.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作文800字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敬畏,行为有所止。
立边界,尊重自己,对自己和别人负责。
敬畏有助于帮助我们辨别和把握正确的方向,使我们的行为的有拘束力和负责任的行动精神,让我们千万不要轻易违背良心去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敬畏是自我调节的内在力量,它可以激发人们独立思考,拒绝他人的干扰,坚持原则,勇于发声。
敬畏能增强道德审美能力,引发人们内心的温暖,建立起温馨的人际关系,给人以至谦虚、谦逊、关怀他人、相互帮助、善良正直等优良品质。
古代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也就是说,有敬畏之心的人不会焦虑,有聪明的人不会迷惑。
人们之所以把敬畏之心作为一种良好的心态,就是因为它有助于提高自身品格,抑制自己的欲望,把握自我,使自己远离罪恶。
古人云:“敬畏之心,能把握道德底线;敬畏之心,能端正行为准则。
”如果有敬畏之心,思想行为会正确且有序,行事会有拘束力,不会轻易违反良心,也不会轻易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事。
心存敬畏,行为有所止,也就是要有拘束自己的能力。
就像古书中所讲:“大心守正,正行有拘束。
”只有敬畏之心和行有所止,才能自省自我,让自己的行为有度,不丢脸,不羞愧,不出乎自己的本分。
敬畏之心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提高自我修养,使我们变得健康有度,拥有崇高的品质,既可以把握自身,又可以尊重他
人,懂得自制、节操,不会轻易让自己陷入困境,也可以给他人以良好的榜样,树立自身的形象,获得他人的尊重。
心存敬畏,行为有所止,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文明、更加温馨、更加和谐,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2023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
![2023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3092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c.png)
2023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收拾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最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现如今,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诲者参加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我收拾的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答案最新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阅读理解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①所谓敬畏,其实就是人类对待世间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
“敬”为尊重,“畏”为畏惧,合在一起是“既尊重又畏惧”。
“尊重”这两个字是后天修为,“害怕”这两字是与生俱来的。
一个人惟独心存敬畏,才会走得远,走得稳。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知道敬畏,懂得敬畏,是君子的处世之道;唯我独尊,不可一世,是小人的狂妄言行。
①生活在人世间,总会有一些人和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比如对父母的孝敬,对亲人的关心,对爱人的忠诚,对小孩子的保护,对朋友的诚挚,对陌生人的善念,甚至是对小猫、小狗、小花、小草都要有敬畏之心。
遵从逻辑,敬畏天然,才干活出一个人的本性真我,才干活出一个人的`风范和姿态。
①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种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情都敢做,言行不拘,天地不怕,这样的人看似无拘无束,其实是心中没有敬畏,没有底线,言行没有所止。
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跟对错没有关系,跟“三观”有关,跟品性有关,固然不是敌人,但也不会有人真正当他们是朋友。
①敬畏一朵花,不是因为一朵花有多么的优美和妖娆,敬畏就是敬畏,不是爱惜,敬畏是因为它和一棵草、一片叶、一棵树,甚至是一片庄稼都一样,都有活着的尊严。
倘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植物,没有了绿色,没有了粮食,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会不会变成荒漠?人类会不会变得荒凉和无趣?①敬畏一只蚂蚁,不因为这只蚂蚁有多么弱小无力而轻蔑,敬畏就是敬畏,不是同情,敬畏是因为它和一条鱼、一条虫子、一只小鸟,和一只狮子一样,都有活着的权力。
曾国藩: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曾国藩: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4fe0ecc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8.png)
曾国藩: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常怀敬畏之心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核心理念。
身居高位而后全身而退,在这一番身份转折之间,曾国藩究竟运用了怎样的智慧?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曾国藩,字文正,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
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
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
”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
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
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
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政海里、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着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幕僚叫李鸿裔,曾国藩特别钟爱他,对他像儿子一样看待。
曾国藩的密室只有李鸿裔可以随便出入。
当时,在曾国藩的幕僚中有所谓的“三圣七贤”,都是名极一时的理学大家。
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把他们都召了进来。
然而只是安排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却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职务。
一天,曾国藩与李鸿裔在室中谈话,正巧有客人来到,曾国藩便出去接待客人,留下李鸿裔独自在室中,他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了一篇《不动心说》,是某一位老儒所写的。
这老儒即是十个圣贤中的一个。
文中有一段用现在白话说的话是:“你把我放在美丽的姑娘面前,我会动好色之心吗?我不会。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5c71501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3.png)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最近读到曾国藩的一句话有所感悟,曾公云: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我有三个感悟,想耽误各位一点时间与XIANGMU上的同事分享。
一、保持对行业的敬畏我们从事的行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我们从事的行业是一个国家繁华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没有几十年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就不会取得过去的亮眼成绩,同样也不会在国际上获得这么多的尊重。
同样,我们交通人相应地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不能陪伴家人,不能见证子女的成长,不能兼顾家庭。
我想,临连高速的各位同事都是一样,说起来每人都有一串故事。
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特点,我们既然选择了做一个交通人,就了解了这个行业特点。
如果对我们的行业没有一颗敬畏之心,就没有认识到传统交通业对国家的支撑作用,“互联网+”改变的是效率和透明度,代替不了我们行业的支柱作用,我可以断言这个行当将是我们项目大部分管理人员有生之年养家糊口的长期金饭碗。
二、保持对工作的敬畏,各位同事,尽管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共事,但有一句话是我们相互共勉的,这句话李嘉诚挂到他的办公室里,这句话就是前文提到的“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这句话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只有对工作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在行为上有所禁止。
对工作敬畏,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谦虚谨慎,认真学习咱们这个行业细分也是有十几个专业,每个人不是全才,不可能做到每个专业都精通,那我们碰到不会的领域就要保持谦虚的态度,搞不清楚的地方就认真学习,做到管一行精一行,如果大家得过且过,去到工地碰到问题不懂的也不学习,那我们的职业规划就会走入死胡同,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就没有了。
遇到事情如有不懂不会的,有这么多同事和朋友共同学习探讨,没有人不愿意成长和进步。
另一个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工地情况由于主要是跟各类人员打交道,交叉着各方的利益,我们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有危机感,要做到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
演讲稿: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演讲稿:心有敬畏,行有所止](https://img.taocdn.com/s3/m/6040d1d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2.png)
演讲稿: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演讲稿:心有敬畏
行有所止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
同学们:
大家好。
敬畏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行为准则。
我们虔诚的瞻仰国旗,源自于敬畏心。
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就能自觉约束自己。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
那些违纪违法的情况,皆是没有敬畏心的表现。
有了敬畏心,才能有感恩心;有敬畏心,才有谦虚之心;有了敬畏心,才有珍惜之心。
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自己,是否具有敬畏之心。
我们要对国家敬畏,对学校组织要敬畏,对老师要敬畏,对校纪校规要敬畏,对父母要敬畏。
现在对校纪校规不敬畏,将来走上社会,对法律法规、对公司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很好的敬畏;现在对学习、对课堂不敬畏,将来对工作对职业也很难做到敬畏;现在对老师不敬畏,将来对领导也不可能敬畏,自己也得不到尊重。
因此,希望我们的同学提起敬畏心,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
什么。
不要认为与自己无关,好的习惯是慢慢养成,坏的习惯,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思想也是慢慢养成的,让坏的行为与思想成为一种惯性,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是后悔莫及的情况。
万事万物都有生长的规律,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律,我们要敬畏规律。
不敬畏规律,将在规律中淘汰出局。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李嘉诚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的就是这条幅。
同样,我们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也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学生的每一分钟,敬畏家长的每一分钱。
我们的学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处理有关问题,不能滋长我们同学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敬畏:
【解释】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
“敬”有“彬彬有礼”“恭恭敬敬”的意思,还指做事严肃,免犯错误;“畏”指“担心忧虑”,还形容之态。
既敬重又害怕,对一切神圣的事物的敬畏从内心中出发对其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带有些害怕而非亲切评论,
宗教学:敬畏,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朱熹说:“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
”(《朱子语类》卷12,“持守”)
明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意味着为人做事要学会敬重和畏惧,要有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人,要敬畏的有很多:要敬畏领导,要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法纪”。
敬畏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与为人境界,如果一个人总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不把旁边的人放在眼里、置厂纪国法于不顾、没有敬畏之心,徇私枉法,为所欲为,最终结果是必须要受到厂纪国法的严惩。
敬畏要靠自觉。
公司员工必须是要有信仰的,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就是要始终以厂纪厂规
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
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保持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一种在位一天、赶考一天的危机感,充分认识到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下岗努力找工作的危机感!我们托付的沉甸甸的责任,始终做到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严守为底线,严守法纪红线,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办事,清清白白当好一名员工。
敬畏要靠约束。
没有约束的权力,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在欲望的草原肆意狂奔。
一旦“行”没有所“止”,就对什么都没有敬畏了。
敬畏要靠制度约束。
实际上,国家在权力运行体制中,各个领域的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关键在于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敬畏要靠监督约束。
紧紧依靠制度的约束也是不够的,制度毕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程序性,如果执行制度的人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话,就很容易让制度变成摆设。
道德的力量
代替不了法制的约束,敬畏要靠行动。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敬畏更需要靠行动!
祝公司全体员工周末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