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 棋 书 画 诗 酒 茶
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琴,弦韵凝丝雅致心。
舒耳乐,泛意酬知音。
棋,闲争棋子战劲敌。
马换炮,盾甲酿战机。
书,泼墨挥毫洒丽珠。
境意出,隽永雅鸿儒。
画,笔移山川乾坤大。
妙笔下,更生灵秀花。
诗,仄韵律声赋藻辞。
灵言志,更显巧心思。
酒,豪饮一壶太白酒。
江湖路,笑傲天涯走。
花,难觅归鸿暮霭霞。
蒹葭白,绮梦飞天涯。
茶,赏月中秋共饼夸。
清闲客,兴废话烟霞。
【七律*琴】知音难觅曲婉扬,流水高山入画廊锦字雁衔飞去远,梅花三弄凤求凰轻吟韵律和仙曲,慢引琴弦奏雅章纵有柔丝千万缕,伯牙难比子期强【七律*棋】步步为营巧计连,风烟滚滚黑白间棋逢对手布局妙,将遇良才谋占先水尽山穷那是路?峰回谷转有洞天冥思益智多生趣,养性休心乐安然【七律*书】记载古今万物藏,笺留史话墨飘香龙飞凤舞动天地,铁划银钩万世芳九曲黄河血泪染,二十四史写沧桑文明华夏五千载,李杜诗篇代代扬【七律*画】人生百态笺素芳,无语千姿妆粉墙远看青山披绿色,近观碧水浪飞扬春天远去众花艳,夏日复来大雪狂七彩尽绘天下景,丹青妙手墨留香【七律*诗】抑扬顿挫韵铿锵,古往今来翰墨香写景抒情佳境美,言志咏物仄平强春花晓月皆成句,绿水青山绣画廊李杜文章千古颂,中华国粹世无双【七律*酒】华夏文化酒也享,馨香馥郁诱人偿茅台镇里藏古井,大会堂中宴客香酒里乾坤大似海,壶中日月长如江官民都用杯中物,成败也登大雅堂【七律*花】缤纷细雨润芳华,几度暖风催碧芽春卉齐开香沁远,冬梅独笑殒嫣霞李桃吐蕊娇容美,樱杏芳菲妩媚发怒放牧丹群芳妒,天姿国色笑千家【七律*茶】云雾山峰极品妆,西湖龙井更芬芳贤人雅士俱来饮,百姓高官都品尝四季长存壶里色,千年不朽市中坊中华千古文明史,茶韵飘香源远长(文/蓝枫)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在中国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琴棋书画”可以说是一串璀璨的明珠,悦耳明目,修身养性,古之先贤大圣参哲悟理,治国理政,亦从中获取裨益。
今天我们就以琴为题,写七律,限四支韵,题字不能入诗。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之一-琴,弦底松风诉古今。
红尘里,难觅一知音。
-棋,颠倒苍生亦是奇。
黑白子,何必论高低。
-书,沉醉东风月下读。
柴门闭,莫管客来无。
-画,纤手松烟染素纱。
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诗,漱玉含芳锦绣辞。
堪吟咏,佳句费寻思。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杯斟满,莫教泪空流。
-花,驿外桥边萼绿华。
随风起,辛苦向天涯。
-----之二-琴,一曲长弹发自心。
音传出,何处有知音?-棋,百战千回制敌奇。
施谋略,方寸决雄雌。
-书,写下人之过往初。
磨研墨,笔动似游鱼。
-画,世代丹青有大家。
虫鱼鸟,竹菊岁寒花。
-诗,豪放情柔各自思。
皆言志,风骨汉时碑。
- 酒,一杯魂消可忘忧。
刘郎醉,美名博千秋。
- 花,四季常开竟芳华。
千般秀,堪比女娇姱。
- ---之三-琴,笑傲江湖任我心。
逍遥唱,山水是知音。
- 棋,黑白分明乱里奇。
闲花坠,落子莫迟疑。
- 书,铁马金戈剑气舒。
回旋处,拾翠步摇珠。
- 画,漠漠烟云老树鸦。
炊烟袅,菊绕竹篱家。
- 诗,妩媚豪情醉舞时。
飞花影,绽笑杏花枝。
- 茶,绿意萦心暂忘忧。
芬芳冽,千里望清秋。
- 花,难觅归鸿暮霭霞。
蒹葭白,绮梦飞天涯。
- ---之四-琴,弦韵凝丝雅致心。
舒耳乐,泛意酬知音。
- 棋,闲争棋子战劲敌。
马换炮,盾甲酿战机。
- 书,泼墨挥毫洒丽珠。
境意出,隽永雅鸿儒。
-画,笔移山川乾坤大。
妙笔下,更生灵秀花。
- 诗,仄韵律声赋藻辞。
灵言志,更显巧心思。
- 酒,豪饮一壶太白酒。
江湖路,笑傲天涯走。
- 茶,赏月中秋共饼夸。
清闲客,兴废话烟霞。
- ---之五-琴,半阕弦律动情真。
音辗转,尽透女儿心。
- 棋,黑白相交藏玄机。
险中求,苦战日落西。
- 书,翰林文海锦章出。
藏诗阁,满怀古今著。
- 画,抻宣神韵飘锦霞。
堂前题,秀色出名家。
- 诗,闲赋暇吟心自痴。
落笔处,轻收悠雅思。
- 酒,青梅合煮杯中溢。
琴棋书画茶酒诗花

琴,高山流水久不闻。
伯牙韵,相知识知音。
棋,身陷局中竟惘迷。
惊回首,盘外解危机。
书,闭户挑灯证书橱。
韦编断,勤学作大儒。
画,锦绣河山藏笔下。
墨彩间,风情传万家。
诗,写尽愁多小卷湿。
无相寄,心寸两能知。
酒,巨饮千杯诗百首。
论英雄,煮酒说曹刘。
茶,晓汲清昏到日斜。
千愁遣,岂必醉流霞。
花,斑斓五色人采尽。
却难知,月下香有心。
和曰:
琴,广陵散尽千古绝。
烈士悲,谁唱江山风!
棋,纵横经纬天元夺。
只可惜,难主宇宙流!
书,自古百家就千经。
惟君客,能写飞翔心。
画,笔下思绪游难尽。
不必知,且去天地行。
诗,提笔韵律总难为。
畅胸怀,意在笔先飞。
酒,一醉千古一功名。
数风流,尽在将进酒。
茶,细品人生百味生。
满壶事,酌来杯中情。
花,诗歌万千终恨少。
且留香,梦中情飞扬。
诗酒茶前一句是什么及全诗内容

诗酒茶前一句是什么及全诗内容
“琴棋书画诗酒茶”的后句是“当年样样不离它”,出自清代诗人查为仁的《莲坡诗话》。
全诗内容为:“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样样不离它;如今七样皆更改,柴米油盐酱醋茶。
”
扩展资料
琴棋书画诗酒茶的后一句“是当年件件不离它”
【出处】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一首诗:“书画琴棋诗酒茶,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
意思:以前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书画、琴、棋、诗、酒、茶,而今点点滴滴许多生活琐事都将取代风花雪月陆续浮出。
莲坡诗话
《莲坡诗话》为清代天津诗人查为仁撰,收入丁福保辑《清诗话》,内容甚为丰富,述人品诗,清词丽句,言简意赅,博雅允恰,实乃清《诗话》之翘楚。
它以随笔体形式,记述了天津诗人与上流社会名士的'大量文事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史料价值。
在诗文赏评中,渗透着自己独特的诗歌审美观、价值观,反对诗坛的形式主义、复古主义风气,主张“独出性灵”,倡导独创精神,推尊清新自然、不假雕饰的诗风,取向“淡而弥永”的审美境界。
琴棋书画诗酒茶

琴棋书画诗酒茶观茶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
“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
中华文化韵深意远、瑰奇典富、博大精蕴、相互涵摄,透露在文字中。
自古十分讲究人、意、物、境相融统一,形神兼备,有很多作品可以感受到文化瑰宝为文人做推崇。
作者:天山飞雪琴引蓬莱凤鸾鸣棋演天机定乾坤书折桂宫步云霄画描秋水共长天诗情儒雅思醉翁酒若朝露醉诗魂茶品三味意逍遥作者:箫华小子琴声柔咽起,棋语伴春眠。
书览千年事,画中四季延。
诗词情寄古,酒品万般泉。
茶沁人心脾,风吹夜月迁。
作者:红袖琴声拂柳唱,棋子伴月眠。
书阅千年老,画中百岁颜。
诗情难解语,酒醉岂可言。
茶浸暗香露,东风微雨还。
作者:雨中树琴棋书画诗酒茶,引来苔痕进我家。
轻燕两只随弦舞,墨香四时催花发。
紫藤树下楚汉争,脂粉墙上春秋挂。
几句心事吟不尽,万千情怀煮清茶。
作者:梦仙君琴瑟洞箫笙歌舞,棋如人生谨慎行。
书卷有益儒雅轩,画中有话人间情。
诗词歌赋佳作篇,酒醉隐者卧山巅。
禅坐青灯木鱼响,茶味韵长红尘香。
作者:潇木石高山流水慰知音,摔破焦尾几失魂。
琴一般执迷不悟客,休言局外点迷津。
棋黑白写尽沧桑事,凭说腕底有风云。
书点染江山红尘宰,溪头巷角渡晨昏。
画可怜古今名利客,血泪心声无人闻。
诗逃世全赖酒一壶,癫狂尴尬更模糊。
酒小窗烹壶几人闲,筹谋深浅总伤神。
茶作者:佚名琴,纤纤玉指荡清音。
诉不尽,前世今生情。
棋,每逢对手拼高低。
一场戏,输赢由它去。
书,学海无涯常光顾。
论今古,创造黄金屋。
画,一切尽在不言中。
莫惊动,慧眼识英雄。
诗,逢君莫道江湖事。
一壶酒,化作诗百首。
酒,挥洒豪饮三百杯。
醒复醉,人生几轮回。
茶,闲暇漫饮涤凡尘。
清香里,忘却不了因。
作者:枫叶流丹古听琴韵辨知音,只将思绪调丝琴。
高山流水入佳境,有缘七弦也知心。
棋理黑白贯百通,百战嘶杀楚汉争。
灵心聪颖长进取,民族国粹久远风。
人寰敬拜读书高,社会进步唯此道。
代代年少苦读书,折桂蟾宫步云霄。
笔墨凝重真朴淡,画品人品相结缘。
古人八雅与十雅的区别

古⼈⼋雅与⼗雅的区别古⼈⼋雅与⼗雅的区别海上冰花中国传统⽂化中的“⼋雅”指的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它们每⼀个都代表着⼀种古代⽂⼈的⽣活⽅式,也是中华⽂化的⼀种符号。
古⼈留下的智慧,提醒着我们就算周⾝物欲横流,也得多⼀些闲情雅致。
因为活得最有意义的⼈,不是活得最长的⼈,⽽是对⽣活最有感受的⼈。
古⼈的⼋雅为:琴,弦韵凝丝雅致⼼。
舒⽿乐,泛意酬知⾳。
棋,闲争棋⼦战劲敌。
马换炮,盾甲酿战机。
书,泼墨挥毫洒丽珠。
境意出,隽永雅鸿儒。
画,笔移⼭川乾坤⼤。
妙笔下,更⽣灵秀花。
诗,仄韵律声赋藻辞。
灵⾔志,更显巧⼼思。
酒,豪饮⼀壶太⽩酒。
江湖路,笑傲天涯⾛。
花,难觅归鸿暮霭霞。
蒹葭⽩,绮梦飞天涯。
茶,赏⽉中秋共饼夸。
清闲客,兴废话烟霞。
古⼈⼜有“⼗雅”,少了诗与画,多出焚⾹,听⾬,寻幽,候⽉。
将泼墨挥毫的书法,改为红袖添⾹的读书。
不管你过得好不好,⼗件消遣的闲雅之事总会被他们拿出来消遣⼀⼆。
也正是如此,⼈们才有了浮⽣偷闲的时刻,才有了⾃⼰不为外⼈道的⼩乐趣。
⼀、焚⾹⼀炷烟中得意,九衢尘⾥偷闲。
如果世界过于喧嚣,让⼈静下来的⽅法也有许多种。
有⼈觉得⾛进⼭林听⼭间风过就能安静下来,有⼈觉得独饮⼀壶茶也能让⼈⾝⼼安静。
⽽有⼈则喜欢焚⼀缕馨⾹,在呼吸间抚平⼼中的烦乱,当下便拥有内⼼的宁静。
古⼈焚⾹是为了享受⾼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份的象征⽽在现代喧闹的都市⽣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意境在客厅⾥摆上⼀个⾹炉,焚上⼀柱⾹,闭⽬养神,静静地感悟⾹⽓中带来的奇妙感受熏⾹还有助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浮躁的⼼也会变得踏实。
苏轼的⼤弟⼦黄庭坚就是⼀个“⾹癖”,他说:⾹可净⽓。
闲来⽆事,最爱找个精致的⼩铜炉,在⾹⼏燃起⼀炷⾹,闭⽬静坐。
⽆论是官场归来急需去浊存清,还是提笔作诗期待灵感涌现,或是独处需要六根清净,⼀抹⾹⽓,⾜矣。
⼆、抚琴若⼼⾃适,⽆弦亦可。
宋代《琴论》云:“攻琴如参禅,岁⽉磨练,瞥然省悟,则⽆所不通,纵横妙⽤⽽尝若有余”。
国画中古代文人的七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

国画中古代文人的七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古代文人的七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茶。
其中以琴为首。
琴是指古琴,其清微淡远、圆润古厚的音色,恰与文人所追求的宁静致远、虚静简淡的审美情趣相合。
古琴作为一种具有文人风骨的乐器,如影随形,成为文人身份的一种表征,寄寓了文人的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所以,在历代国画名家作品中,就有许多关于文人与琴的画作。
抚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徐龄(清)《竹林抚琴》溥儒《抚琴听泉图》王维的咏琴绝句《竹里馆》,描写的即是一个遗世而独立的文士在浩月当空,竹林深处抚琴的情景,其琴音铮铮,俯仰天地,啸傲山林。
如此天人合一的境界,俗世的一切烦恼都被远远地抛在身后,只剩下自己与自己对话,这是何等的洒脱!陈少梅《高山流水》中国的文人抚琴,不仅仅是单纯地把音乐呈现出来,更多的是蕴含了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
它能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并且可以弘扬正气,美化世道。
陈少梅《梅下抚琴图》陈少梅《高士抚琴图》文人若要抚琴,必择高山流水、深林溪涧、山巅幽亭、岭上青松等空灵的环境,然后心手合一,传达出琴的意趣和自己的意念,体会出心弦与琴弦契合的妙趣,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吴华源《高士抚琴图》溥儒《抚琴听泉图》悠悠琴韵,在文人内心流淌,在天地之间悠扬。
听琴抚琴的过程是美妙的,而听琴则是享受的。
古琴音色的松沉低缓,沉静旷远,与山野林泉之声达成了天籁共鸣。
听之能让人由躁入静,渐入忘我之境——洗心涤虑,荡胸滤腑,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而心情自然也平静、宽和、舒畅,久之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感觉。
崔岐《松下听琴图》李贽《琴赋》:“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
”听一个人抚琴,如同在读一个人的心。
其琴音的传达,抚琴的姿态,能让人了解抚琴者的性情和喜好。
张大千《松荫听琴图》听琴之人,须要有一种平和的心境,心如止水,意似闲云。
只有如此,方能入境达妙,物我两忘。
另外,听琴也须要有些古典文化的底蕴。
写诗酒花茶的诗词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全诗是什么

写诗酒花茶的诗词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全诗是什么“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并不是诗,而是指古人八大雅事。
关于八大雅事的诗词描述列举如下:1、琴《竹里馆》唐朝·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棋《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3、书《清明》宋代·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4、画《金陵晚望》唐朝·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译文】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5、诗《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6、酒《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唐朝·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七律诗

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七律诗
1.琴声悠扬醉徐行,丹青画卷倚栏框。
品茗煮茶赏胜景,自得闲情岁月长。
2.禅房雅致书画藏,珍茶美酒自品尝。
琴韵弹来如流水,诗篇自有韵味长。
3.诗意浓郁画卷生,琴声悠扬人如行。
品茶闲话赏美景,一日当中休闲享。
4.山水画卷奇峰叠,琴声悠扬酒意醉。
茶香四溢花园里,书卷翻阅情随逐。
5.清风吹拂绿柳桥,琴音悠扬书初成。
品茶共赏江南景,随笔书写轻松情。
6.琴音悠扬画卷展,品茶微醺思自省。
书房品茗赏窗外,一曲雅乐一日平。
7.墨书淋漓画意悠,琴声慢慢绕断肠。
茶香浓烈情意深,时光静好不言忙。
8.山水画卷诗意安,琴声悠扬落寞寒。
品茶品酒禅意在,将生活化为诗篇。
9.墨香扑鼻书声起,琴韵悠扬禅境深。
品茶细品醉情长,书画山水赏景心。
10.风樯动地笔墨香,琴声悠扬景色妙。
品茶开怀赏胜景,一生意趣自由飘。
琴棋书画剑,诗书茶酒花

琴棋书画剑,诗书茶酒花
琴棋书画剑,诗书茶酒花。
各指什么?
琴棋书画剑,诗书茶酒花。
各指什么?
琴,弦韵凝光鸟静林。
声声咏,悦耳乐津津。
棋,恰遇良才虑弈机。
着着慎,得失寸之思。
书,泼墨挥毫洒丽珠。
龙腾舞,隽永雅鸿儒。
歌,婉转清甜荡碧波。
抒情畅,逸兴满江河。
诗,颂古吟今赋藻辞,心言志,感叹与情痴。
词,说尽心中盼与思,伤情怨,字字泪相依。
茶,谷雨山前绽嫩芽,闲来品,层阁赏烟霞。
这只是一个比喻,也就是说,身为一个企业家必须修炼:“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因为
琴:只有不会弹琴的人,做事才不会循规蹈矩
棋:只有不会下棋的人,做事才不会按章法出牌
书:只有不会书写的人,工作才会只求结果,不讲理由,就如秀才与兵的道理
画:只有不会作画的人,做事才不会左顾右盼,唯恐顾此失彼
剑:只有不懂使剑的人,才不会刻意揣测对手的招式
诗:只有不会作诗的人,工作不才会不顾及韵律
歌:只有五音不全的人,才能真正引亢高歌
茶:只有不会品茶的人,工作不会深究其里
酒:只有不会醉酒(不是喝酒)的人,头脑方能保持清醒
花:只有不会赏花的人,工作上不会怜香惜玉。
有关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诗句

有关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诗句
以下是 6 条相关诗句及例子:
1. “琴音袅袅醉人心,就像那山间清泉潺潺流。
”例子:你听听那优美的琴音,是不是仿佛自己漫步在幽静的山谷里,听着那潺潺流淌的清泉声,哇,真的太惬意啦!
2. “棋逢对手才有趣,如同高手过招火花溅。
”例子:看他们下棋呀,就跟那武林高手过招似的,紧张又刺激,这才是真正的棋逢对手呢!
3. “书画世界韵味长,好似展开一幅神秘画卷。
”例子:进入那书画展览厅,哇塞,感觉就像突然被卷入了一幅巨大的神秘画卷之中,太有魅力了吧!
4. “诗意盎然心间绕,仿若春日繁花处处开。
”例子:读那些美妙的诗句呀,自己的心就如同沐浴在春日的繁花中,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哎呀,真美好!
5. “酒入愁肠情更浓,恰似烈火点燃内心的渴望。
”例子:他猛灌下一口酒,那表情仿佛这酒是点燃他内心渴望的烈火一般,哇,这情感好强烈!
6. “茶韵悠悠沁心脾,简直就是心灵的抚慰剂。
”例子:坐在那静静地品着茶,感受那悠悠的茶韵,可不就是在给心灵抹上一层抚慰剂嘛,真舒服呀!
我的观点结论:琴棋书画诗酒茶,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好元素,它们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心灵的慰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格调】琴棋书画诗酒茶,笔墨纸砚雪月花

【格调】琴棋书画诗酒茶,笔墨纸砚雪月花琴棋书画诗酒茶,笔墨纸砚强建《琴》高山流水天籁音,轻拨丝弦弄古琴。
两处相思托琴韵,一轮明月照乾坤。
《棋》三尺棋盘分界彊,两军对垒成战场。
兵行险招谋胜负,运筹布阵巧攻防。
《书》三尺素笺留墨香,千古华章自芬芳。
挥毫泼墨知雅趣,笔走龙蛇古今藏。
《画》似画江山入画图,如诗风物自成诗。
天地人间丹青染,古今春秋画一幅。
《诗》诗即是画画即诗,唐诗宋词是吾师。
下笔推敲费思量,笔耕多年愧不如。
《酒》日月精华五谷粮,山泉佳酿溢醇香。
古今多少风流士? 斗酒百篇著华章。
《茶》一壶沸水溢清香,三怀品茗话沧桑。
丝缕香茗传今古,神清气爽益健康《笔》折枝沙盘习文字,撇捺横竖动情思。
尺素写尽平生意,寸笺渲染成画图。
疾书文章千古事,挥毫人间万代词。
自古高士字千幅,留芳全仗笔一枝。
《墨》溯古何处觅渊源? 锭墨颜色染素笺。
润笔成书字千篇,挥毫泼墨画万卷。
书香常存千秋韵,文章不朽万代传。
丹青浓淡任渲染,墨迹新陈写人间。
《纸》竹帛书简贵且繁,蔡伦造纸利人间。
笔走龙蛇跃素笺,山川人物任渲染。
吟诗赋词纸上观,偶成佳句题书卷。
古今多少风流士? 著作不朽耀文坛。
《砚》松风明月铁砚中,高士醉卧歌古风。
字句斟酌书雅韵,砚池润笔墨香浓。
挥毫运腕龙蛇舞,淡妆浓抹绘丹青。
千古文章一方砚,万代画图四分功。
【作家档案】强建强建,陕西(咸阳)彬县人,彬县作协会员;现供职于煤炭系统,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诗,已创作发表多篇诗词。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
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0361。
古代文人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古代文人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古代文人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梅雪斋文化工作室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一】琴知音一曲百年经,荡尽红尘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鱼樵山水问心宁。
轻弹旋律三分醉,揉断琴弦几处醒?纵是真情千万缕,子期不在有谁听?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汉民族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
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二】棋无声无息起硝烟,黑白参差云雨颠。
凝目搜囊巧谋略,全神贯注暗周旋。
山穷水尽无舟舸,路转峰回别样天。
方寸之间人世梦,三思落子亦欣然。
棋者,奕也。
下棋者,艺也。
博弈是东方文化生活的重经组成部分,它不但不同于一般的消遣游戏,还影响和陶冶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
琴、棋、书、画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
“弈”中的恬淡、豁达、风雅、机智和军事、哲学、诗词、艺术共聚一堂。
黑白之间,楚河汉界内外,棋艺带来的启悟和内涵被无限拓展,棋盘之外的天地被融合为一,成为中国棋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
方寸棋盘,还具有磨炼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三】书无芳无草也飘香,石砚研飞墨染塘。
笔走龙蛇盘九曲,鸾翔凤翥舞三江。
庐山峻岭隐深处,人面桃花映满墙。
铁画银钩书万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浓厚的“文字情结”和“书写情结”,这充分地体现在殷商时期大量的龟甲、兽骨上,也体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还体现在春秋战国以来的缣帛、竹木简牍、符节、石刻、兵器、货币、纸张上,各种各样的载体,都留下了我们祖先精美的书迹。
七律·琴棋书画诗酒茶

七律·琴棋书画诗酒茶
七律·琴棋书画诗酒茶
*邱冠瑛*
琴
神农⼤智琢瑶琴,笑傲江湖奏若吟。
⽂武宫商徵⾓⽻,伯⽛指上弄弦⾦。
奈何俗⼦⽆⼈懂,唯有樵夫合本⼼。
可惜⼦期今不在,⾼⼭流⽔绝知⾳。
棋
⽼有所为上⾼楼,⿊棋⽩⼦战春秋。
赢输胜负千回再,得失安危⽅⼨求。
棋局聪明成梦幻,运势迟暮了恩仇。
⼀⽣岁⽉此中过,千古功名何处留?
书
临池冢笔⼿飘⾹,翰墨横飞染碧塘。
虎踞龙盘⾏浩渺,鸾翔凤翥舞苍茫。
疾风骤⾬卷云逸,飘雪散花逐柳扬。
书画相通开万古,挥毫落笔饮千觞。
画
⼀⽚江⼭挂祖堂,⼩桥流⽔绕荷塘。
云溪草舍⽥园在,雾⾕篷船笔砚凉。
雪⾬松梅邀酒⽉,琴棋笛剑伴书郎。
梅兰⽵菊随⼼画,花鸟鱼⾍⼊锦章。
诗
斟⾔酌字学诗歌,⾳韵推敲细琢磨,仄仄平平寻对偶,平平仄仄联琼珂。
起承转合凝情境,接续回分着意和。
佳句成⽂忘昼夜,迷⼈格律汇江河。
酒
客家⽶酒最清⾹,海碗盛来琥珀光。
团聚欢杯同庆祝,别离换盏共交觞。
闲来把酒邀花饮,醉后临风发夜狂。
莫道⾦樽空对⽉,银河万⾥有琼浆。
茶
⾹茗⾃古出仙家,远溯神农始饮茶。
治病充饥恭祭祀,酬朋待客洗浑⽛。
润唇⽌渴清肠胃,祛⽕疏肝解毒邪。
雅⼠⼩杯慢慢品,客家⼤碗喝擂茶。
七律 琴棋书画诗酒茶歌

七律 (卷帘体)琴棋书画诗酒茶歌琴 奏梧桐栖凤弦 棋 争楚汉两家天书 藏雪月风花事 画 染佳人雅士缘诗 颂梅兰松竹品 酒 酣醉梦戏婵娟茶 翁陆羽恭尊圣 歌 韵江湖海岳川《琴》琴奏梧桐栖凤弦 高山流水指尖旋伯牙偶遇子期友 樵叟琴师会岳巅病魇知音辞世去 良朋邂逅绝尘缘丝桐捣碎休徽尺 1 玉振金声弃世眠《棋》棋争楚汉两家天 将帅佣兵各半边你运盘槽高吊马 我驱步卒渡河川长车驰骋三军勇 炮打营盘相士怜项羽刘邦皆过客 渔樵对弈各颜欢《书》书藏雪月风花事 文绘江河湖海泉 情泄佳人才子意 景描沃土艳阳天 章喧雨电霜雷咤 段落梅兰竹菊妍 纸载红尘千载忆 笔传凡世万年篇《画》画染佳人雅士缘 砚盛碧玉翠珠镌 丹青泼就千般色 笔墨凝成万景妍 妙笔生花蜂蝶舞 匠心独具鹤鸿翩 孤烟落日蛙蝉噪 暮霭晨霞瀑溅渊《诗》诗颂梅兰松竹品 词宣石玉帛金妍 谋篇布阵尊规律 起承转收韵字虔 额胫关联求对仗 接前续后觅粘连 循规守据骚人雅 倜傥风流墨客嫣《酒》酒酣醉梦戏婵娟 眯眼昏睁赏月圆 昨夜刘伶嚐琥珀 今宵子键饮琼筵铅壶瓷碗盛村酿 翠盏金杯玉液湮绿蚁润喉天地大 2 流霞滋胃卧神仙《茶》茶翁陆羽恭尊圣 白绿花红各匿鲜井下江中山上水 3 溪湖雨雪怎攀泉恩施玉露茶汤绿 4 冻顶乌龙品郁涎色味香型娇客醉 盅壶盏碗雅君缠《歌》歌韵江湖海岳川 谱弹宫角羽商弦唱扬婉约豪雄曲 词说贤君媚女篇雨电霜冰雷雹雾 风花雪月艳阳嫣红尘凡世情仇怨 释道儒家人地天注 1 :丝桐 玉振,古琴名。
徽,尺:古音阶。
注 2 :琥珀 绿蚁 流霞,酒别称。
注 3 :煮茶之水井水为下,江水为中,山水为上。
注 4 :恩施玉露 冻顶乌龙,茶名。
注 5 :依平水韵:一先。
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意思

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意思
“琴棋书画诗酒茶”实际上是古人八大雅事,分别指弹琴、弈棋、书法、绘画、作诗、喝酒、品茶。
这些活动被视为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的体现。
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部分。
1. 琴:指弹琴,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也是表达情感、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
2. 棋:指弈棋,下棋可以锻炼思维、提高智慧,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消遣方式之一。
3. 书:指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和精神追求。
4. 画:指绘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5. 诗:指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被视为表达情感、抒发志向的重要手段。
6. 酒:指喝酒,喝酒可以增进友谊、抒发情感,也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应该适量饮酒,避免酗酒带来的负面影响。
7. 茶:指品茶,品茶不仅可以品味茶香、陶冶性情,还可以增进友谊、提高生活品质。
茶道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这些活动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人生四韵七大雅琴棋书画诗酒茶

人生四韵七大雅琴棋书画诗酒茶人生四韵七大雅琴棋书画诗酒茶昨日又看到博友瀚海游鱼在《人生四韵》评论里赠送的词:琴棋书画诗酒茶文\瀚海游鱼绿绮绕梁意韵生,楚河汉界豪雄争。
语庸孟学育才俊,清明夜宴展华英。
绝句韵律数李杜,消愁解忧让刘伶。
碧螺毛尖山泉露,瑰奇雅韵君子明。
琴棋书画诗酒茶文/天山飞雪琴引蓬莱凤鸾鸣棋演天机定乾坤书折桂宫步云霄画描秋水共长天诗情儒雅思醉翁酒若朝露醉诗魂茶品三味意逍遥琴棋书画诗酒茶文/枫叶流丹古听琴韵辨知音,只将思绪调丝琴。
高山流水入佳境,有缘七弦也知心。
棋理黑白贯百通,百战嘶杀楚汉争。
灵心聪颖长进取,民族国粹久远风。
人寰敬拜读书高,社会进步唯此道。
代代年少苦读书,折桂蟾宫步云霄。
笔墨凝重真朴淡,画品人品相结缘。
神妙精谨细自然,修养入画韵若仙。
诗景诗物又诗情,实虚象征净心灵。
意境美妙歌天下,诗苑遍地传雅风。
酒星仪狄和杜康,青史铭记飘酒香。
浅斟醉饮皆真情,礼宴贺庆举酒觞。
佳茗香飘润滋心,晨起饭余慢慢饮。
半品人世半品茶,半品逍遥半情深。
全屏欣赏琴棋书画琴棋书画中华文化韵深意远、瑰奇典富、博大精蕴、相互涵摄,优秀的作品牛毛如栋,在这么深遂璀璨的文化内容里,有被文人雅士视为必修课的“四艺”:琴、棋、书、画。
终觉得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
中华文化十分讲究人、意、物、境相融统一,形神兼备,每部成品都凝聚着智者才子的睿思历境的结晶,有道是“才而无功,则艺不实。
功而无才,则神不正”。
有很多经典之作须我们有广博的阅历学识方可悟其深髓,在鉴赏过程中由于受赏析者的环境及主观因素之影响,难免会趋向形象大于思想,然不论从哪个角度鉴析,都可从不同的切入点观察面挖掘作品的价值和意境,给作品赋予多元的灵性。
琴棋书画,人生四韵,而琴居其首。
虽在乐器史上最早出现的是打击和吹奏乐器,但琴素来颇令雅士淑女所钟爱,“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韵意横生,琴牵系着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服为其著下不朽雅致的诗词文画,李白亦有诗云“为我一挥手,如听为壑松”我国古代有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之一-琴,弦底松风诉古今。
红尘里,难觅一知音。
-棋,颠倒苍生亦是奇。
黑白子,何必论高低。
-书,沉醉东风月下读。
柴门闭,莫管客来无。
-画,纤手松烟染素纱。
盈盈写,茅舍两三家。
-诗,漱玉含芳锦绣辞。
堪吟咏,佳句费寻思。
-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杯斟满,莫教泪空流。
-花,驿外桥边萼绿华。
随风起,辛苦向天涯。
-----之二-琴,一曲长弹发自心。
音传出,何处有知音?- 棋,百战千回制敌奇。
施谋略,方寸决雄雌。
- 书,写下人之过往初。
磨研墨,笔动似游鱼。
- 画,世代丹青有大家。
虫鱼鸟,竹菊岁寒花。
- 诗,豪放情柔各自思。
皆言志,风骨汉时碑。
- 酒,一杯魂消可忘忧。
刘郎醉,美名博千秋。
- 花,四季常开竟芳华。
千般秀,堪比女娇姱。
- ---之三-琴,笑傲江湖任我心。
逍遥唱,山水是知音。
- 棋,黑白分明乱里奇。
闲花坠,落子莫迟疑。
- 书,铁马金戈剑气舒。
回旋处,拾翠步摇珠。
- 画,漠漠烟云老树鸦。
炊烟袅,菊绕竹篱家。
- 诗,妩媚豪情醉舞时。
飞花影,绽笑杏花枝。
- 茶,绿意萦心暂忘忧。
芬芳冽,千里望清秋。
- 花,难觅归鸿暮霭霞。
蒹葭白,绮梦飞天涯。
- ---之四-琴,弦韵凝丝雅致心。
舒耳乐,泛意酬知音。
- 棋,闲争棋子战劲敌。
马换炮,盾甲酿战机。
- 书,泼墨挥毫洒丽珠。
境意出,隽永雅鸿儒。
- 画,笔移山川乾坤大。
妙笔下,更生灵秀花。
- 诗,仄韵律声赋藻辞。
灵言志,更显巧心思。
- 酒,豪饮一壶太白酒。
江湖路,笑傲天涯走。
- 茶,赏月中秋共饼夸。
清闲客,兴废话烟霞。
- ---之五-琴,半阕弦律动情真。
音辗转,尽透女儿心。
- 棋,黑白相交藏玄机。
险中求,苦战日落西。
- 书,翰林文海锦章出。
藏诗阁,满怀古今著。
- 画,抻宣神韵飘锦霞。
堂前题,秀色出名家。
- 诗,闲赋暇吟心自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琴棋书画诗酒茶发表时间:2018-08-03T09:49:38.450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月作者:金建公[导读] 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中国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产生了对东方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华茶文化。
---论西湖龙井茶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中国茶叶博物馆金建公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著名的绿茶,素有“绿色皇后”著称,是杭州西湖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积淀的共同影响下发展形成的产物。
它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对“天人合一”理念的诠释以及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在同类物产中出类拔萃。
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中国茶,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产生了对东方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华茶文化。
历史价值西湖产茶至迟在唐代。
陆羽《茶经·八之书》记:“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
”西湖产茶肇始于天竺、灵隐二寺寺僧傍寺垦植的茶园。
宋代,灵隐、天竺仍然是西湖主要产茶区,南宋《淳祐临安志》载:“上天竺山后,最高处谓之白云峰,于是寺僧建堂其下,谓之白云堂。
山中出茶,因谓之白云茶。
”又记:“下天竺岩下,石洞深窈,可通往来,名曰香林洞。
慈云法师有诗‘天竺出草茶,因号香林茶’,其洞与香桂林相近。
”此外,西湖北山宝云山也产茶,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说:“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又宝严院垂云亭亦产。
”由此显见,宋代西湖产茶比唐代已有诸多发展:一.是茶区扩大了,从西湖之西山之伸展到了北山;二.是所产之茶各有其名,或曰白云、香林,或称宝云、垂云;三.是品质提高了,宋《图经》云:“杭州之茶,惟此宝云茶与香林、白云所产入贡,余不与焉。
”西湖之茶宋代已成为朝廷贡品;四.是西湖茶以“草茶”蜚声全国,这有慈云法师的诗为凭,在宋代上下崇尚经蒸碾紧压而成的团饼茶之时,不入时尚潮流的西湖“草茶”竟然入贡,开风气之先。
龙井茶的出名是在明代。
龙井其地从开始栽培茶树到名声在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一般都认同宋代名僧辩才为龙井茶祖。
辩才晚年从上天竺住持退居到龙井狮子峰下的寿圣院,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十年。
爱茶嗜茶的辩才大师把白云茶移栽到狮子峰,是极为顺理成章的。
而且他在寿圣院期间,留下了诸多与赵抃、苏东坡、秦观等人品茶吟诗的佳话。
他们所品尝的茶中,极可能有龙井当地所产的茶,只是当时还没有“龙井茶”的称呼。
直到元代,“元四家”之一的虞集,与好友邓文原等游龙井,品尝了用龙井泉水烹煎的雨前龙井新茶,留下了《次邓文原游龙井》诗:“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这是明确记述品饮龙井茶的最早文字。
龙井茶在明时崛起不是偶然的,首先得益于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叶茶上供”这一茶叶采制变革的历史机遇。
明代贡茶一改宋元时上贡团饼茶的旧制,从而改变了明代朝野饮茶习惯。
早在宋代就已经是叶茶采制法,只不过当时不入流,被称为“草茶”,但因其优异的品质而早已被推荐为贡品。
从最初产地仅局限于龙井一地,茶园不过十数亩,由于求索者众,供不应求,龙井四周山民与寺僧都种起了茶树。
到明万历年间,“北山西溪,俱充龙井”龙井之名始于龙井泉,相传这口泉井大旱不枯,到此求雨,屡验不爽,古人认为这口井与海相通,其中必有龙,于是称它为“龙井”(也叫“龙泓”、“龙湫”)。
龙井寺,初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苏轼曾多次到龙井游览,留下了“人言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
其后才有了龙井村、龙井茶。
清代是龙井茶的辉煌期。
由于清高宗(乾隆)的厚爱,龙井茶不仅入贡,还成为朝廷对大臣的恩赐品。
“杭州龙井新茶,初以采自谷雨前采者为贵,后则于清明节前采者入贡,为头纲。
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瀹之,微有香,而未能辨其味也”(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
乾隆六次南巡到杭州,每次都幸临西湖茶区,除在龙井亲自采茶十八棵之外,还幸天竺,览乡民采茶制焙之法,留下了“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的诗章。
又幸云栖,御制《观采茶作歌》,有句:“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人文价值在西湖山水物质空间中滋养长成的龙井茶,受到一代代湖畔茶人的倾心培育而愈加显得鲜活、生动、饱满。
湖光山色间蕴藏着龙井茶的人文历史,又极大地丰富了西湖文化的内涵,即所谓茶景相蕴共生辉。
陆羽是用文字记载西湖产茶的第一人,他所撰的《茶经》早为人们耳熟能详,他还撰写过《道标传》、《天竺灵隐二寺记》、《武林山记》等关于西湖的著作,是最早记述和研究西湖景观者之一。
陆羽是最早对西湖山水与西湖茶作等量齐观的。
陆羽之后,既钟情西湖山水又嗜好茶的是白居易,他在唐长庆二年(822)出任杭州刺史,与蜀僧韬光禅师结下了一段茶缘,现韬光寺中仍留有烹茗井,相传是当年两人烹茶取泉处。
姚合接踵白居易来到杭州,这位以“姚武功”著称的刺史,却善诗爱茶,他那首《乞新茶》诗:“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
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宋代的杭州太守几乎都是爱茶人。
仁宗朝的胡则、范仲淹,英宗朝的蔡襄,神宗朝的赵抃,哲宗朝的苏轼等,都在杭州留下许多茶事诗文和佳话。
赵抃两度守杭,与退居龙井的辩才结交甚笃,赵抃两次进山,与辩才在龙泓亭品茶咏怀。
蔡襄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时,造茶进贡,习知茶事,著有《茶录》二篇,是宋代斗茶的经典之作。
他晚年知守杭州,因病忌茶,但仍“烹而玩之”,茶不离手。
有诗云:“衰疾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
”老病中的蔡襄万事皆可忘,惟有茶不能忘怀。
苏轼是宋代杭州爱茶太守第一人,他那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千年吟唱,不绝于耳;他的“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道尽了饮茶的乐趣和妙用;“蟹眼已过鱼眼生”,“贵从活火发新泉”,则显现了他煮泉烹茶的精湛技艺。
宋代文人在杭州留下的茶事佳话和历史遗迹就更多了。
以一首《山园小梅》脍炙人口,写尽梅花风韵的林逋,留下了咏茶名篇《白云茶》:“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王安石的胞弟王安国《西湖春日》诗有句:“春烟寺院敲茶鼓”,绘声绘色写出当年西湖寺院的茶事盛状。
陆游是古代创作茶诗最多的嗜茶诗人,他在杭州孩儿巷吟出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句一出便广为传诵,同诗还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两句,诗人闲来无事,以作草书、戏分茶来排遣落寞与惆怅。
明代是中国茶业与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由于“草茶”盛行,江浙一带的绿茶名品不断脱颖而出,全国茶业与茶文化的中心由宋时的福建建安一带转移到了江浙之地。
综观明代茶书,发现有一个特殊的现象——绝大部分茶书是江浙籍人编撰的,其中杭州人不少。
明代记述咏赞龙井茶的名篇佳作迭出:徐渭的《谢钟君惠石埭茶》、陈继儒的《试茶》、屠隆的《龙井茶歌》、袁宏道的《龙井》、童汉臣的《龙井试茶》、于若灜的《龙井茶》等等,不胜枚举。
清代的龙井茶品饮文化要特别提出的是两位书画家,一位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他是杭州人,善诗文,工书画,亦精篆刻。
他的书法,精于隶楷。
自创一格,称为“漆书”。
金农爱茶,创作多幅茶事书画作品。
他在59岁时写过一幅《述茶》轴:“采英于山,著经于羽;荈烈蔎芳,涤清神宇”。
另有《玉川子嗜茶》书作一幅和《玉川先生煎茶图》一幅。
那幅煎茶图虽题称玉川先生,其实从图中傍泉煮水、用紫砂壶沏泡来看,更似画家自己品饮家乡茶的写真。
另一位是杭人丁敬,他精于篆刻,为“西泠八家”之首。
丁敬亦嗜茶,作有《论茶绝句六首》,手卷书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他在卷末后记中说:“壬午六月九日访扬州项均、罗两峰二君于艮山门外之睦庵,啜茶回,录此请正之。
杭郡六十八叟丁敬记。
”近现代龙井茶品饮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多。
文学大家中各以闲逸的散文记述自己品饮龙井的感受。
梁实秋“曾屡侍先君游西子湖,从不忘记品尝当地的龙井”,“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足矣。
”郁达夫在九溪十八涧的口上,“一面喝着清茶,一面只贪味着这阴森得同太古似的山中寂静”。
汪曾祺难忘1947年春天花一块大洋喝的那一杯龙井茶,“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肺腑,真是好茶!”马一浮先生每年清明要到龙井去尝明前茶,喝的不是乾隆御指的“十八棵”,而是翁家山祖上的“碑阴十八株”,这是野生的老茶树,保持着天然野生风味。
丰子恺带着两个女儿在西湖山中小茶馆躲雨,拉起二胡为村里青年伴唱,“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
姚雪垠说:“我独喜绿茶,所以龙井茶就成了我的密友。
”陈从周先生早年就读于钱塘江畔秦望山头的之江大学,夏承焘师赋有“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的词句。
陈学昭、王旭烽两位小说家,各以龙井茶乡和杭州茶商世家为题材,创作了长篇小说《春茶》和《茶人三部曲》。
陈学昭1952年到龙井村、梅家坞村体验生活,开始《春茶》的创作,小说记述西湖龙井茶乡从合作社到公社化的历程。
画家、书法家、音乐家、影视艺术家等都以自己擅长的艺术手段来描述龙井茶的前世今生和文化内涵。
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是西泠印社早期社长,他所作多幅《品茶图》、《煮茗图》,图中描绘的“梅梢春雪活火煎”,不正是印社所在地孤山的写照吗。
音乐家周大风创作、歌唱家叶彩华演唱的《采茶舞曲》,已从龙井茶乡飞向世界各国,回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为茶歌经典,198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民歌教材。
龙井茶的甘香,浸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记忆之中,里面有茶人的闲趣、情谊、乡思、禅悟,代表着杭州味道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