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教案7篇

《教学设计》教案7篇

《教学设计》教案7篇篇一: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1页的例7。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购买不同价格物品的情景中,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的问题。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认识用小数标的物品单价、加法含义及元、角之间的换算。

)解决简单的购买小件商品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及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培养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单位的人民币相加。

教学过程:一、提供购物场景,复习引入课题1.师:小朋友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认识了商店里物品的价格、还学会了怎样换人民币,你们知道人民币有什么用途?(买东西。

)今天我们就应用前面所学的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来解决买东西的问题。

2.师:“瞧,商店里有这么多东西,你们会认这些商品的价格吗?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两件物品跟同桌说一说它的价格。

”请几个学生进行反馈。

〔改变课题名称,变“人民币的加法计算”为“买东西”,紧扣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容易理解,还数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商店里的物品都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和生活用品,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说价格,达到复习旧知的效果,为本节课的新授打下基础。

〕二、模拟购物情景,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人民币的加法计算1.创设情境,出示3种气球(圆形、葫芦形、心形),并简单认识3种气球的形状及价格。

(1)提出问题:老师发现这个商店里卖气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哪几种气球?他们分别要多少钱?你们喜欢气球吗?老师想买两个送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你们说我可以买哪两个?(2)分析问题:小组讨论猜一猜老师有可能买哪两个气球,有几种买法?(3)解决方案:反馈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在表格内表示出来。

买东西要买的物品一共要多少钱?圆形、心形5角+8角=13角=1元3角葫芦形、心形1元2角+8角=2元圆形、葫芦形5角+1元2角=2个圆形5角+5角=2个葫芦形1元2角+1元2角=2个心形8角+8角=2.尝试人民币的简单加法计算。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八篇(优质)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八篇(优质)

最新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八篇(优质)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篇一1、动脑筋说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方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方法进展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个别辅导提醒话题提醒话题观察图片,考虑问题。

看第一幅图老师引导提问:“小兔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根据学生的答复适时的提问:“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南瓜?”“小兔想把南瓜运到什么地方去”按照老师的问题逐个考虑。

对于有些语言表达才能较弱的孩子要适时的引导,让他把话说完好。

1、小兔妈妈问小白兔什么问题?2、假设你就是这只聪明有机灵的小兔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好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说一说。

3、全班交流自己想出的好方法。

考虑讨论大胆的与全班交流利用时机培养学生大声说话的习惯。

讨论评议1、哪种运南瓜的方法最好,引导学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2、在小兔运南瓜中选出一种你觉得最好的画一幅图。

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理由。

选择并画图。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范例数学篇二〔一〕全面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语文的三维目的语文的三维目的包括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新课标对本年段的教学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才能。

2.养成一定书写习惯,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养成默读习惯。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三)口语交际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作文内容详细,感情真实。

五、全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24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乐园三大局部,而且教材仍然以专题组织单元。

在学习了前七个单元的根底上,我们将教学以“国际文化和开展”为主题的第八单元。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5篇数学教学设计1作为市教育局重点工作的优秀教学资源评选已进行了三年,这项工作得到了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其间我们也评选出了高质量的优秀教案和课件。

为调动全体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决定今学年对一二年级进行优秀教学资源评选,对三四五六年级进行资源的加工和完善,具体评选要求如下:一、评选内容1. 1~2年级教案、课件、录像课。

优秀教案:撰写格式、字号等要求同3~6年级一样,同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结合1~2年级学生特点,未必完全按照市“探究学习五环节”模式进行撰写,即体例上可灵活一些,不必局限于五大环节;二是三维目标要全,表述要具体、准确,达到可操作、可检测的要求,不要笼统;三是探究之前给学生一个设计方案,思考解决问题办法的时间和空间,即先让学生说一说、议一议,然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出示探究活动要求,活动要求质量要高,要有思考性;四是交流环节不能一味的只展示学生的作品,要设计师生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地思考;五是抽象概括与全课总结要具体,不要说虚话、套话,要将最核心的知识点、策略点提取出来;六是拓展环节要用好教材和新课堂中的题目,有的题目要从不同层面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即让学生弄明白题目的训练意图,掌握解题策略;七是减少不必要的图示、语言及过多的预设,反思要把教案的真正特色说出来,不宜过长,总页码不超过6页。

凡上报的教案,须申报与教案匹配的优秀课件。

课件制作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件的.文件名同教案一致,栏目模块及内容与参评教案一致;二是课件内容和形式可充分参考青岛版教材配套课件,局部可照搬,但不可全部照搬;三是课件操作要简单、幻灯片片数不宜过少或过多。

录像课:根据公示结果,市级教案入选者在完善教案和课件的基础上依据“一师一优课”的标准录制录像课,并上传枣庄市教学资源平台。

具体录制标准见市教研室总方案。

2. 3~6年级与入选教案配套的录像课。

20__—20__学年度,我们对优秀教案和与之配套的优秀课件进行了评选,但由于录制条件等客观方面的原因,部分20__-2015学年度入选的教案没能按时录制录像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优秀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数字,并能正确书写和念读0-9的数字;- 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口算和计算练习;- 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0-9的数字,让他们念读和书写数字,并在黑板上呈现。

2. 理解数字:通过游戏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排序。

然后复习和讲解数字的大小关系和大小比较的符号。

3. 认识运算符号:通过讲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理解运算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4. 进行运算练习:以口算和计算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并逐步增加难度。

5. 拓展思维:通过提问和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和探索,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问题思路。

6. 小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设计二:《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等,并学会正确书写和念读几何图形的名称;- 能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通过绘制和拼凑,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 发展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几何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并让他们念读和书写几何图形的名称。

2. 了解几何图形:通过展示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属性,让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分类,讲解各个图形的特点和命名规则。

3. 图形绘制:引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等工具,自己绘制出几个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进行命名和比较。

4. 图形拼凑:通过给学生一些图形的碎片,让他们进行拼凑,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图形,并思考图形的分类和属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10篇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语言表达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逐步培养学生“说”操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操作的思维含量和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察填空。

指名学生回答,并讲一讲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就是5的2倍,2个5等于10(只)的思考过程。

2.摆小棒。

老师在投影仪上摆5根小棒,然后问:老师摆了几根小棒?(5根)提问:谁愿意到上面来摆小棒?请一名小朋友到投影仪上来摆小棒,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摆小棒。

如果小朋友们摆的小棒是老师的3倍,应怎样摆?(学生继续操作。

)提问:你是怎样摆的?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学生摆的根数是老师的3倍,就是摆5的3倍,5根5根的摆,摆3个5根,一共是15根。

板书:3个5根是15根5的3倍是(15)3.小结:我们刚才一起复习了有关“倍”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和探究方法的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摆小飞机,认识“倍”。

师:(用5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小朋友们想不想摆小飞机呀?(请一名小朋友到投影仪上摆小飞机,其他小朋友在桌面上摆小飞机,教师指导。

)组织汇报交流,用多少根小棒摆了小飞机几架。

学生(可能)的摆法:用10根小棒摆了小飞机2架;用15根小棒摆了小飞机3架;用20根小棒摆了小飞机4架……(老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3篇)小学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有多少个字教学目的:1.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估一估”活动,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时间:一、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08498237564184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二、知识新授1、让学生自读课本p30的文章。

2、学生小组估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汉字呢?3、小组回答,指名汇报方法。

方法一:每行约有10个字,数数每段有多少字,有多少段。

方法二:右栏大约50个字,左栏是右栏的两倍。

4、完成“估一估,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完成p31“练一练”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课堂。

五、报置作业二次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二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请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谁来说说你所带容器的容量是多少?(指名交流)2、谈话:像这些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做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表示。

(板书)二、学习新课。

1、谈话:饮料瓶的容量是500毫升,钙奶瓶的容量是100毫升。

那么1毫升是多少呢?(让学生来简单描述,或上来倒出认为是1毫升的水。

)2、认识1毫升。

出示:25毫升量筒。

谈话:这是一个2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

(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感受1毫升有多少。

)我们再用这个滴管来滴1毫升的'水,数数有这样的几滴。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数数。

4、谈话:你觉得1毫升的水怎么样?(让学生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5、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升和毫升都是容量的计量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进行猜测,可能有学生已经知道其中进率。

)6、出示:图片谈话:你能看着刻度说出每个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吗?(指名交流)7、出示1升水,与500毫升的水比较,估计1升水有多少毫升?(1)学生估计交流。

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

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数学教学设计(集锦15篇)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表达式y=Asin(ωx+φ),掌握A、φ、ωx+φ的含义;(2)熟练掌握由的图象得到函数的图象的方法;(3)会由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讨论其性质;(4)能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和学生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作出函数y=Asin (ωx+φ)的图像;并根据图像求解关系性质的问题;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缜密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

难点:各种性质的应用。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函数y=Asin(ωx+φ)的性质问题,是三角函数中的重要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因为,函数y=Asin (ωx+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模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5、布置作业:习题1―7第4,5,6题。

课后小结归纳整理,整体认识(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课后习题作业:习题1―7第4,5,6题。

数学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世上有件宝,黄金买不到。

一去不复返,愿你珍惜好。

)师:关于时间的知识你们回家复习了吗?那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你复习的怎么样好吗?(让学生认读时刻)把你们画的表拿出来,相互看一下,比一比谁画的好?师巡视把画得好的贴在黑班上展示给大家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打开教科书第59页,观察主题图,这是在哪儿?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人们在倒计时……)师:过年真好!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生:1秒很短。

生:特别短。

生:滴答一下就是1秒。

)三、观察探究,建立时间概念。

1. 观察表针(出示一个钟面)师:老师带来一个表,请你们看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你能不能给同学们指指看?(能)快,走到前面来。

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0篇

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0篇

数学教案教学设计10篇1. 教案1教学目标:研究数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1. 讲解加法的概念和原理;2. 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练;3. 讲解减法的概念和原理;4. 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练。

2. 教案2教学目标:巩固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引入乘法的概念。

教学内容:乘法运算。

教学步骤:1. 复加法和减法运算;2. 讲解乘法的概念和原理;3. 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乘法运算练。

3. 教案3教学目标:研究乘法和除法运算,并引入分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除法运算和分数。

教学步骤:1. 复乘法运算;2. 讲解除法的概念和原理;3. 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除法运算练;4. 引入分数的概念,并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规则。

4. 教案4教学目标:继续研究分数的运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分数的加减运算和分数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2. 讲解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3. 给学生做一些分数的加减运算练;4. 引入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实例分析。

5. 教案5教学目标:研究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1. 讲解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小数运算练;3. 引入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进行相关实例分析。

6. 教案6教学目标:继续研究小数的运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小数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引入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实例分析。

7. 教案7教学目标:研究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1. 讲解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给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整数运算练;3. 引入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进行相关实例分析。

8. 教案8教学目标:继续研究整数的运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整数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复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引入整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相关实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7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7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7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7篇什么是教学设计?通过谈收获归纳总结全课,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提出几个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内在的兴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8—9页。

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

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自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体验分类方法和结果的多样性,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3.感受到身边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事情,喜欢学习数学,乐于提出问题。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重点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在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整理在生活中的用途及作用。

难点让学生能学会自己确立标准分类,有时能按不同的标准多次进行分类。

教学突破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知识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自主活动,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按不同的标准分,选择通过讲它俩谁分得对的小故事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们讨论后明白我们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结果是不一样的,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日用品和食品若干。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约4分钟)二、自主活动,体验分类(约30分钟)(一)学习按一种标准分1.分一分,说一说。

多媒体显示教科书上文具和学具的主题图。

提问:有个做事马虎的小朋友,他把文具和学具都散放在桌子上。

我们一起来帮他整理一下。

哪些物品应放到文具盒里?哪些物品放到学具盒里?教师在学生回答时用电脑配合显示收文具和学具的过程。

2.分一分,理一理。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精选7篇)数学教学设计活动精选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体会知识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3、能力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单明了、抽象概括的特点和优势。

教学重点: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教学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

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二、新授。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法2:a+30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年级)课题:认识0-10的数字教学目标:1、认识0-10的数字。

2、能够正确的读出0-10的数字。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使用0-10的数字。

教学内容:1、数字0-10的认识。

2、数字0-10的书写。

3、数字0-10的读法。

4、数字0-1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0-10的读法。

3、数字0-1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0-10的读法。

教学方法:1、零散法。

2、游戏法。

3、实用法。

4、归纳法。

1、引入新课:播放数字0-10的视频,让学生认识0-10的数字。

2、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0-10的数字,并让他们大声读出来。

3、通过听写,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0-10的读法。

4、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数字0-1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复习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6、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数字0-10的认识、书写和读法,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应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零散法、游戏法、实用法和归纳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二年级)课题:认识三位数及其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认识三位数及其大小比较。

2、能够正确读出三位数。

3、能够掌握三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内容:1、三位数的认识。

2、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三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三位数的认识。

2、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1、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三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理论结合实际法。

2、示范法。

3、互动问答法。

4、评价法。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播放三位数的视频,让学生认识三位数。

2、教师示范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认真观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一、数的认识与数的拆分(适合一年级)本节课的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并学习如何拆分数字。

活动一:数的认识游戏1. 教师准备大量纸牌,每张上面写有一个数字。

2.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出一名学生接受挑战。

3. 教师随机出示一张数字纸牌,学生需要迅速识别并说出数字。

4. 所有组中获胜学生在纸板上写下这个数字。

活动二:数字拆分探索1. 教师准备一组小球与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卡片上写有一个两位数的数字。

2. 学生将小球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进行分组,了解数字的组成元素。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讨论他们拆分数字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三:数字图像的拆分1.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图像,例如一个房子。

2. 学生观察图像并说出图像中出现的数字。

3. 学生尝试用拆分数字的方式,在纸上画出图像中的数字,并用数字卡片代表每个数字。

活动四:数字对应的物体1. 教师准备一组小球或者其他小物件,每个物件上贴有一个数字卡片。

2. 学生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将物件进行分组。

3. 学生将每组物件按照数字的大小进行排序,并用数字卡片标记。

二、加法与减法的初步认识(适合二年级)本节课的目标:通过不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和减法,并学习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活动一:加法探究1. 教师准备一组小物件,并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加法算式。

2. 学生根据算式,在物件的数量上进行操作,完成加法计算。

3. 学生将计算结果写在纸上,并进行验证。

活动二:减法游戏1.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准备一个计算器。

2.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减法算式,学生需要迅速计算并按下计算器上对应的按钮。

3. 每组的学生通过回答正确的速度和正确率进行比较和竞争。

活动三:数的拆分与运算1. 教师为每位学生发放一枚硬币。

2. 学生将硬币按照数字进行拆分,并用加法或减法算式来描述拆分过程。

3. 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并与同桌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教案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积累生活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积累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渗透有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及车溪风景区美景视频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大家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或者有什么非常想去的地方呢?课件:春天来了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欣赏春天美丽的景色,到民俗风景区宜昌车溪去看看。

我们要到车溪旅游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生:租车):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以前旅游美好经历的回忆或向往,为后面旅游活动作铺垫;接着出示宜昌风景区春天美景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入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合作探究(一)活动一:租车1、(课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独立阅读信息后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1)我们班的同学有31名,为了安全学校还派了9名老师。

(2)大车每辆限乘18人;小车每辆限乘12人。

(大车、小车图)2、我们怎样租车呢?(对话框出示问题)3、研究租车方案温馨提示:(1)请独立设计租车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

看谁的办法多!(2)四人小组交流,并对组内租车方案进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组合作,能把组内的想法有条理的进行描述。

A、学生活动B、全班交流。

(各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教师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格,你认为那种整理得?为什么?(学生比较租车方案统计表)(板书:有序思考)4、这么多种方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为什么?请看(课件添加信息):大车每辆160元,小车每辆120元。

数学教学设计教案7篇

数学教学设计教案7篇

数学教学设计教案7篇数学教学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2、发展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一套、幼儿正方形、梯形学具每人一套活动分析: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一直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鉴于平面图形较为抽象,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来解决这一困难,一方面更加激发幼儿的兴趣,一方面更好的为幼儿的学习所服务。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拓展到周围的生活与环境中去,主要运用观察法、观察比较法、讲解法等突破;活动难点是让幼儿能够找出两条平行边,主要运用观察法、讲解法、联系法等突破。

活动过程:一、导入情景导入: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二、展开1、简单复习学过的图形。

2、由正方形引出梯形,让幼儿认识梯形,记住名字。

3、请幼儿进行操作,比较正方形和梯形的异同点。

要求:请幼儿比较边和角的不同。

提问:正方形和梯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出示课件引出平行的概念。

5、让幼儿找出平行线并讲解其概念。

6、找梯形、找出平行线,进行复习巩固。

7、找周围生活中像梯形的物品,让幼儿知道梯形是较稳固的图形,被广泛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出示课件欣赏。

三、结束延伸活动:继续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梯形物品。

数学教学设计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将物品按不同特征及用途进行归类;发展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

2、在活动中学会有条理的收拾、整理物品,养成学会整理的好习惯。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按标记或用途分类的基础2、教学准备:(1)桃子、苹果、葡萄、香蕉、西瓜、皮球、小汽车、洋娃娃、动物玩偶、青菜、茄子、玉米、胡萝卜、黄瓜、青椒、西红柿的模型多个,以及具有明显不同的大小区别(2)小兔子头饰5个,小篮子一个,小白兔挂图一张,玩具区、水果区、蔬菜区的图示卡片各一张。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

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7篇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通过演示和对简易天平的实际操作,观察,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从等式出发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是不是方程。

3、能力目标:通过简单的天平实验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

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数学教学设计活动教案篇2课题:二元一次方程一、教学目标: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2.新课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5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纸片各一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每组同学准备两个完全一样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欣赏画面,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让学生找自己会算面积的图形,并说出计算公式。

教师提问:你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关于三角形,你学过哪些有关的知识。

学生回答,师展示。

二、分组操作和讨论,填写实验报告单。

(一)1、上节课,我们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2、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前准备的完全一样的两个锐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钝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3、按照你的想法,和小组内同学一起拼一拼,剪一剪,看一看,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哪些我们会求面积的图形。

4、学生小组合作,拼剪图形。

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拼剪。

5、各小组填写发现报告单,填写我们是用()拼或剪成了()。

6、小组汇报摆出的结果:7、组织学生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长武县洪家中心校许蕾
课题名称:圆的周长
科目: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时间:40分钟
学习内容分析:
圆的周长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长(正)方形周长
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通过圆的周长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
有一定的分析和思维能力。

经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圆的相关知识。

他们易接受新知识,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认知活动中喜欢直观形象的操作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愿意参与分组讨论学习。

任务分析:
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想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再接着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及
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得
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在研究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
蒙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圆形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注重学生实践、巩
固提高。

2、讨论法:积极参与、得出规律、总结经验。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今天上课前,老师接到了丁丁的一个电话,他让我给他评评理。

说有一天他和他的好朋友亮亮赛跑,跑之前他们两人选择了各自喜欢的跑道,丁丁选了一个正方形跑道,而亮亮沿丁丁的跑道跑了一个圆形(出示情境图),这场比赛最终以亮亮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这时丁丁不服气了,他硬是说亮亮赢了是因为他跑的路程短,亮亮也不愿意了,一来二去,两个好朋友谁也不理谁了,丁丁很苦恼,想让老师给他们评评理,老师想让同龄人的你们帮帮他们。

2、迁移类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亮亮和丁丁所跑的路线,讨论并回答:两位同学所跑的路程实际上是求什么?(长方形和圆的周长)
3、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情景,引发学生参与欲望,提高了学习兴趣,并能认识到生活处处存在数学。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感知圆的周长。

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同桌互相指指圆的周长。

2、引导归纳圆周长的意义。

【设计意图:动手摸是让学生对圆的周长形成一个初步地表象。

动口说,培养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更增强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


3、提问:动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老师手中圆形教具一周的长度?
小组内讨论合作测量,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演示测量办法。

4、师:滚动、绕线的方法真不错,那我们用这两种办法中的任意一种能不能帮亮亮测量一下所跑路程呢?
生:不行。

师:看来这种办法虽好,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那有没有一种既方便又准确的办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引导学生探求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师:你认为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生:直径,直径大的圆,周长就大;直径小的圆,周长就小。

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
生:存在。

我是根据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与边长相等这一关系来判断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边长的4倍,而这个圆从直观看比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少了四个角的长度,所以我认为圆的周长应给是它直径的比4倍少但3倍多一点。

师:是这样吗?我们现在来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发现。

6、分组测量测量圆片,并填好实验报告单。

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引导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7、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尝试总结公式。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只有参与,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应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丁丁的跑道是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请同学们忙他们算算各自所跑的路程?
尝试解答,师指导规范做题格式。

集体订正,师予以评价。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判断。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
(2)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直径也一定相等。

()
(4)当圆的半径是1厘米时,圆的周长是3.14厘米。

()
2、算一算。

(1)r=2cm 求c
(2)d=5dm 求c
3、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2米。

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围上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只列式不计算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紧扣本课重点,巩固所学知识】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归纳整理,是学生所学知识更加的系统化。


六、作业:
课本12页“练一练”的1、2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周率(固定不变):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用字母∏表示计算时取3.14
圆周率×直径 c=πd
圆的周长圆周率×半径×2 c=2πr
教学反思:
在设计圆的周长这节课时,我力求让学生在兴趣中学数学,在动手操作、测量、观察中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开课伊始,以两位好朋友的赛跑经过引入。

既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又使学生以迫切的心情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完成了测量活动汇报后,观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这一列数据时,学生基本上都能发现是三倍多一些。

从而引出圆周率,这时学生不但突破了难点,掌握了新知识,还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

我想,这是和课前的教师充分准备分不开的,因此上课前备学生,备教材同等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