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历年初三语文中考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7)

(2)章文心用“时间存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小说第 3 段,介绍了史力工作后的哪些情况?请简要概括。(4 分)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 分)
(2)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 分) 5 月 18 日,北京市 152 家博物馆将与学校对接,让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参加体验式学
习。这些 博物馆推出的活动各具特色:首博的“看文物说历史”,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的“古生物模型制作”,中国农业博物馆的“种子达人”等。博物馆的这些举措,旨在推动 社会大课堂常态化,使中小学生在“大课堂”中提升综合素质。
)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5)杜甫在《春望》中写因战火不断,跟家人难通音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文阅读(2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8~9 题。(5 分)
送友人 薛涛 水国①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②杳如关塞长。
实只要史力到管委会说明情况,补发一个存折就可以了。但他觉得毫无必要,章先生传授的
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才是他真正的积蓄。
三度寒暑过去了。史力在先生的指导下,将当年的硕士论文,扩展成近二十万字的专著,
由先生推荐出版了。先生又写了推荐信,让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
告诉他:“你一边上课,一边考博士,只要肯下功夫,是可以留校的。”
江苏省13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13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2015年江苏宿迁市中考)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
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注释】①谢紫微:谢绛,作者妻兄。
②陟:登,上。
③上方:佛寺。
④山阿(ē):山岳。
⑤萼(è):花萼。
⑥鹘(hú):一种凶猛的鸟。
⑦羽翮(hé):羽毛。
⑧桡(ráo):船桨。
7.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向使/善工摹画C.穷极/山水之趣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9.《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句的内容相呼应。
(2分)10.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3分)答案:7.(3分)D8.(5分)(1)(2分)才看见之前听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没有不同。
(2)(3分)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请求。
9.(2分)作者(梅尧臣)峰壑攒水上(每空1分)10.(3分)示例:此句写得好。
201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6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浙江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
……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于古义之晦,于抄写之误,皆一一正之。
一字之证,博及万卷,其精於校雠①如此。
又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
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伸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无所不达。
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
盖藉②张揖之书以.纳诸说,而实多揖所未知,及同时惠栋、戴震所未及。
【乙】刘羽冲,沧州人也,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③,自谓可将.十万。
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禽。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
绘图列说州官。
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郁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叹息:“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
【注】①校雠:校对。
②藉:借助。
③经年:一年以后。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阅.十年而书成(经历) B.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探求)C.自谓可将.十万(带领) D.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会合)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乃.撰《广雅疏证》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先帝不以.臣卑鄙C.全队溃覆,几为.所禽仅有“敌船”为.火所焚D.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①既罢官,日以著述自娱,著《读书杂志》。
②恒独步庭院,摇首叹息:“古人岂欺我哉!”20. 结合王念孙、刘羽冲不同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4分)【参考答案】17.D(3分) 18.C D(4分,各2分)19.①(王念孙)被罢免官职后,每天以著书立说自娱,著有《读书杂志》。
②(刘羽冲)常常在庭院里独自漫步,摇着头自言自语:“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4分,各2分。
2015年广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1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广东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A .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 .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分)答:①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
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②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
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
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
(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
【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
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
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
”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
”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
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
”于是撤兵离开。
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
2015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甘肃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
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
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
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
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
③岩穴:指隐士。
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
蔡洪为三国时吴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
⑤孟津之河:黄河。
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
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划两处)(2分)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每自比于.管仲采贤俊于.岩穴B.先主器之.君吴、楚之.士C.而.智术浅短有何异才而.应斯举D.将军岂愿见之乎.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18.解释句中加点词。
(2分)⑴凡.三往,乃见()⑵先主遂诣.亮()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2分)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门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江西省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201 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勾.当(gòu) 恻隐忍俊不禁.(jìn) 妇儒皆知B.归省.(xǐng) 愧作戛.然而止(gá) 销声匿迹c.藩.篱(fān) 瑟索锲.而不舍(qiè) 月明风清D.枯涸.(hé) 技俩顶礼膜.拜(mó) 无可质疑1、解析:C。
A项中的“忍俊不禁.(jìn)”中的“禁.(jìn)”应为“(jīn)”,“妇儒皆知”中的“儒.”应为“孺”;B项中的“愧作”中的“作.”应为“怍”,“戛.然而止(gá)”中的“戛. (gá)”应为“戛(jiá)”;D项中的“技俩”中的“技”应为“伎”,“无可质疑”中的“质”应为“置”;现在请看各项注释:【词语】:勾当【注音】: gòu dàng【释义】:事情,今多指坏事情:罪恶~ㄧ从事走私~。
【词语】:恻隐【注音】:cè yǐn【释义】:怜悯:恻隐之心。
【词语】:忍俊不禁【注音】:rěn jùn bù jīn【释义】: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词语】:妇孺皆知【注音】:fù rú jiē zhī【释义】:孺:小孩。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词语】:归省(-xǐng)【注音】:guī xǐng (-xǐng)【释义】:回家探望父母:风尘归省日,江海寄家心|归省值花时,闲吟落第诗。
【词语】:愧怍【注音】:kuì zuò【释义】:〈书〉惭愧。
【词语】:戛然而止【注音】:jiá rán ér zhǐ【释义】:戛:象声词。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37)

镇江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2分)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太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
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亚细nì ()、清新的感受。
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它赋yǔ()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摘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2.默写。
(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样《过零丁洋》)(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3)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4)海日生残夜,曲(王湾《次北固山下》)(5),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北冥有鱼》(6)君子喻于义,。
(《论语·里仁》)(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措》)3.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父亲北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摩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B.保尔在筑路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了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家,但他并没有性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中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C.结婚后,祥子不愿闲着,还想拉车,虎妞一开始坚决不答应,后来得知父亲刘四弃她而去,她的计划全盘落了空,方才答应祥子买辆车位。
D.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替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补写原文中的名号。
(1分)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xx•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3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世言晋王①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吾有三遗恨,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②以一少牢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矣!及仇雠④已灭,天下已定,则专宠伶官,沉溺声色,朝政皆废。
终至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注:①晋王:即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
后面“庄宗”为其子,称帝后沉溺声色,终被伶官叛乱所杀。
②从事:一般属官。
③少牢:古代祭祀用牲畜,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④仇雠(chóu):仇敌。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必先苦其心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沉溺声色 C.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终至一夫夜呼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愁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能使人丧失性命。
1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甲文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与乙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表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明了忧患意识对国家或个人的重要性。
2015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5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湖南各地区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甲】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
……后特征为洛阳令。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主即还宫诉帝。
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以班诸吏。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范晔《强项令》)【乙】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踊①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②事,一人定国。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③;则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发身④,不仁者以身发财⑤。
(节选自《大学》)【注释】①踊:yī,通“一”。
偾:fèn,偾事,坏事。
③舒:慢慢消费的意思,这里指节俭。
④以财发身:用仗义疏财修养德行。
⑤以身发财:用生命敛钱发财。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宣悉以班诸吏(分发) B.使宣叩头谢主(感谢)C.一国兴仁(兴起) D.踊人贪戾(暴戾)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特征为洛阳令 B.由是搏击豪强C.生财有大道 D.为之者疾,用之者舒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威不能行/一令乎 B.以/宣尝为二千石C.则/财恒足矣 D.仁者/以财发身11.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刻画了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强项令”形象;乙文则是用格言的形式告诫世人修身以治国的道理。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阅读56篇)(含答案与翻译)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________(2)则有去.国怀乡去.:________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1)春和景明翻译:__________(2)时有小舫往来翻译:__________12. 【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
【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
【乙】文中,清风、湖水、①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②、巨浪等景物触发了坐着的悲伤之情。
“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③。
(4分)【参考答案】10.(2分)【答案】(1)景象(景观)(2)离开【解析】此题为词语解释题,考查考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2015年长春中考语文试题与及答案

2015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 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3.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己亥杂诗》4.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三则》)5. 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以游子之身登楼远眺,触景抒怀,归心难禁,继而生发出不知家在何处之愁绪的句子是:□□□□□□□,□□□□□□□。
6.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出了骑马踏花、信游西湖独有的美好体验。
其中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花开草长、芳菲初展的早春胜景,使姹紫嫣红的春意呼之欲出的诗句是:□□□□□□□,□□□□□□□。
7. 辛弃疾词既有金戈铁马的纵横驰奔,又有坎坷多桀的慷慨悲凉。
在一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豪情壮志,如黄钟大吕豪迈惊天的句子是:□□□□□□□,□□□□□□□。
8. 《论语》一书言近旨远,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之魂,自汉以来一直是学童的必读之书。
《论语.子罕》中孔子面对东逝流水,感叹时光匆匆、往者不可复追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3套部分试卷含答案解析) (55)

2015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其秆,;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
慢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guǎng)。
竹甲(即/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淘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乙(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隐逸之士携它唱和(hè)清风明月,丙(淡泊/淡薄)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shé),不为(wéi)世俗所曲。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旷(guǎng)神怡情趣盎然B.唱和(hè)慢步C.折(shé)腰淘冶D.为(wéi)曲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博大精深淡薄 B.既源远流长淡泊C.即博大精深淡泊 D.即源远流长淡薄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四季常青②虚中有节③清丽俊逸④挺拔凌云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4.下列短语,与“我的老师”结构类型都相同的一项是A.潍坊的风筝恭敬地鞠躬一代天骄B.打扫得干净黑土地肥沃夜半更深C.愉快地学习美丽又善良保护环境D.唱歌的哭了急得团团转荡然无存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段时间,为国捐躯的烈士: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遭到无端调侃和曲解,这是个别人罔顾史实、臆想战争的结果,是对历史的歪曲。
B.对于2015年元旦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我们不仅要反思安全事件发生时当事者应该怎么做,还应反思安全危机发生前管理者做了什么?C.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满分150分,考题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解答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2.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4. 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5. 水之乐,。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小。
(《望岳》)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乙句:丙句: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 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 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 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6分)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陆象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
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
”象曰:“未也。
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2015 •江苏宿迁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题。
(9分)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 ..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5.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1 )禹锡终易连州:____________(2)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_____________6 .下列加点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2分)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以啮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D.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师:5.(1)交换,改授(1分)(2)妻子儿女(1分)解析:此题考査文言词语的含义。
2015年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

2015年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5年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回车叱牛牵向北。
《卖炭翁》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5. 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对“阴阳”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山上的阴天和晴天B.山的北边和山的南边C.山的南边和山的北边D.山上的阴暗和光明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洋溢着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之情。
B.颔联描写了泰山雄伟神奇秀丽之景。
C.颈联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雄心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天时不如地利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9.这篇文章选自《》,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选自这本书的文章有《》。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1.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②段中“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第③段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篇一: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含答案)16文言文比较阅读与欣赏(2015?河南中考)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①②③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④⑤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①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攻下。
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迅速。
⑤备: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D.望其旗靡,故逐之.福:保佑。
狱:过失。
靡:倒下。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17.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
2015山东17地市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九、文言文阅读1.〔2015年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1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无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全,部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延:引领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13.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
〔3分答案:10. A[解析]B.与世隔绝的地方。
C.详细。
D.延请。
11.D [解析]A.助词,起凑足章节作用,不翻译。
B.助词,用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C.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王攻宋"之间,不翻译。
D.和例句中的"之"一样,代人。
12.〔1〔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朝和晋朝了。
2015年九年级中考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

2015年九年级中考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5年九年级中考文言文复习题(带答案)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决眦入归鸟。
《望岳》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5. 日星隐曜,。
《岳阳楼记》6.,,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 “风骤”在诗中的意思是。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人因为担忧海棠而借酒消愁。
B. 卷帘人是指词人自己早起卷帘。
C. 词中赞颂海棠经得起风吹雨打。
D. 词中埋怨卷帘人不懂海棠依旧。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 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9. 本文选自,作者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11.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用自己年少时借书难和做官后买书多作对比,是为了突出自己对书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