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路设计cad使用手册 (1)

合集下载

地铁车站cad制图统一标准-上传

地铁车站cad制图统一标准-上传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五、符号
理解“剖视图” 和 “断面图” 两个概念。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五、符号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五、符号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五、符号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六、轴线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七、图样画法
二、图线
图线宽度有两种标准: 1)规定线宽来确定线条的粗细; 2)按照颜色打印控制线条粗细。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二、图线
1)车站断面轮廓线:b=0.5mm; 2)可见轮廓线:0.7b=0.35mm; 3)标注及次要构件: 0.5b=0.25mm。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三、字体
图纸中量0.8cm, 实际墙体厚度80cm。
图纸中量3.5cm,实际柱 宽度70cm。
绘图比例统一按国标规定采用,一般宜采用以下比例(示意图不受此限制): 1、结构总图、结构平面布置图:1:500、1:200、1:100 2、构件配筋图:1:100、1:50、1:20 3、节点构造详图:1:20、1:10。
采用南京结构字体:tssdeng.shx 字体,大字体采用hztxt.shx;宽度 因子0.7。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三、字体
字高规定: 1)设计说明:5.0; 2)平剖面及详图中内部字高:3.5; 3)附注说明及图名:5.0。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四、比例 1、图样的比例,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十、快捷键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十、快捷键
CAD制图统一标准(地下车站工程)

EICAD平面部分手册

EICAD平面部分手册
【硬件坏境】
单机版:最低配置为Pentium133CPU, 32M内存,20M以上硬盘空间,显卡支持256色;推荐配 置为PentiumII 366CPU, 64M内存,20M以上硬盘空间,显卡支持16位真彩色。
网络版:其余配置同单机版,另需10M以上网卡。
1.4 EICAD
1、在CD-ROM中插入EICAD安装光盘,执行”EICAD安装”目录中的Steup.exe文件。
10.2交点数据文件(*.JDD)格式64
10.3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格式64
10.4平曲线参数文件化PAR)格式砧
10.5单元设计要素文件(*・DYD)格式66
10.6桩号断链文件(*・DL)格式66
10.7桩号序列文件(*・ST)格式67
10.8逐桩坐标和逐桩资料文件(*.INF)格式67
3.8Ei_ZDMInfo纵断面信息管理器26
【关于多个比较方案设计的说明】27
4、设计信息査询命令28
4.1ELUnitList査询单元信息命令29
4.2Ei.PQXList査询与修改平曲线交点命令29
4.3Ei_ZHList査询桩号信息命令30
4.4Ei_Survey测量放样命令30
4.5Ei.Verify审核平面技术指标命令31
4、使用EICAD项目数据坏境,作为边坡模板管理和编辑的平台,实现了边坡模板可视化编辑、创 建向导、实时预览等,丰富的管理功能。大大简化了边坡模板的编辑操作。
5、新增土石方调配系统,嵌入Eicad项目数据坏境,全面支持鼠标动态拖动方式,人人简化了土石 方调配工作,自动生成土石方调运图表。
6、在EICAD设计坏境中,新增了一些辅助设计和辅助绘图的命令,如:插入横断面示意图、交点 标注表格增加背景镂空(仅Acad2000以上)、单桩查询与标注、标注桩号间距、绘制公交港湾、绘制收 费广场(综合版),等等。

EICAD平面部分用户手册

EICAD平面部分用户手册

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与互通式立交设计CAD——EICAD 用户手册二○○五年三月集成交互式路线CAD程序系统一、平面设计与绘图部分使用说明路线版平面设计与绘图部分目录1、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简介(路线版平面设计部分) (1)1.1 EICAD简介 (1)1.2 EICAD2.x新增功能: (1)1.3 软、硬件环境要求 (2)1.4 EICAD安装步骤 (2)1.5 Eicad软件锁的安装与驱动说明 (3)1.6 平面设计成图的一般步骤 (5)1.7 Ei_EnvSetting 环境设置命令 (5)1.8 EICAD项目数据环境主要功能 (6)2、平面设计命令 (11)2.1 Ei_DXDesign 导线设计命令 (12)2.2 Ei_JDDesign 交点设计命令 (13)2.3 Ei_Unit3 三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 (15)2.4 Ei_Unit5 五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 (17)2.5 Ei_Unit7 七单元平曲线设计命令 (18)2.6 Ei_Huitou3 三单元回头曲线设计命令 (19)2.7 Ei_Huitou5 五单元回头曲线设计命令 (19)2.8 EICAD提供的十一种平曲线试算模式 (20)3、平面辅助设计命令 (21)3.1 Ei_ZHInit 桩号初始化命令 (22)3.2 Ei_DrawXW 重新生成线位命令 (23)3.3 Ei_TranToUnit 实体转换命令 (23)3.4 Ei_PQXReverse 平曲线/单元反向命令 (23)3.5 Ei_Break 分解路线单元 (24)3.6 Ei_ComboPQX 组合成平曲线命令 (24)3.7 Ei_BCManager 断链信息管理器 (24)3.8 Ei_ZDMInfo 纵断面信息管理器 (25)【关于多个比较方案设计的说明】 (26)4、设计信息查询命令 (27)4.1 Ei_UnitList 查询单元信息命令 (28)4.2 Ei_PQXList 查询与修改平曲线交点命令 (28)4.3 Ei_ZHList 查询桩号信息命令 (29)4.4 Ei_Survey 测量放样命令 (29)4.5 Ei_Verify 审核平面技术指标命令 (30)5、辅助绘图命令 (33)5.1 Ei_DefineOffset 定义横断面宽度命令 (34)5.2 Ei_DrawOffset 绘制路线偏置线命令 (35)5.3 Ei_SearchOffset 搜索标准横断面宽度命令 (37)5.4 Ei_DrawBPBG 绘制边坡边沟线命令 (38)5.5 Ei_InsertHDM 插入横断面示意图 (39)5.6 Ei_GJGW 绘制公交港湾命令 (39)5.7 Ei_InsertBK 沿线插入图块命令 (39)5.8 Ei_Propchk 批量修改实体命令 (40)5.9 Ei_DrawCLine 绘制路线宽度中线命令 (40)5.10 Ei_DrawSPX 绘制示坡线命令 (40)5.11 Ei_PerPt 计算缓和曲线的垂足 (41)5.12 EI_IntLine 求直线与路线的交点 (41)5.13 Ei_DrawFGD 绘制分隔带开口 (41)5.14 Ei_DrawBrg 桥梁布跨命令 (41)5.15 Ei_DelL 删除指定图层命令 (42)5.16 EICAD中考虑的三种道路加宽方式 (42)6、路线标注命令 (43)6.1 Ei_DimSetting 标注设置命令 (43)6.2 Ei_JDDim 交点标注命令 (44)6.3 Ei_DimPM路线标注命令 (46)6.4 Ei_ListZH 单桩查询与标注命令 (47)6.5 Ei_DrawGZW 构造物标注与绘制命令 (47)6.6 Ei_DimCoordinate 标注十字坐标命令 (47)6.7 Ei_DimPoint 标注任意点/桩号坐标命令 (48)6.8 Ei_DimZHE 标注桩号与高程命令 (48)6.9 Ei_ DIMCross 标注路线交叉点桩号命令 (48)6.10 Ei_DimZHDist标注桩距命令 (48)6.11 EI_DIMDIRECT标注地名方向标命令 (48)6.12 Ei_DimManager路线标注管理器命令 (48)7、数据存储命令 (50)7.1 Ei_SavePM 存储平面设计资料命令 (50)7.2 Ei_SaveST 生成桩号序列资料命令 (50)7.3 Ei_SaveZZZB 生成逐桩坐标资料命令 (51)7.4 Ei_SaveCG 生成道路超高资料命令 (51)7.5 Ei_SaveSJT 视距台横净距宽度资料命令 (52)7.6 Ei_SaveBrg 生成桥梁起讫桩号命令 (53)8、图表生成命令 (54)8.1 Ei_DetailPM 平面图分幅命令 (54)8.2 Ei_ZZZBB 生成逐桩坐标表命令 (56)8.3 Ei_DYYSB 生成单元要素表命令 (56)8.4 Ei_ZQB 生成直曲表命令 (56)8.5 Ei_ZDT 绘制占地图命令 (57)8.6 Ei_ZDB 生成占地表命令 (58)8.7 Ei_QuickView 查看图纸命令 (58)8.8 Ei_Plot 图表输出命令 (58)9、规范管理命令 (59)9.1 Ei_DefJK定义道路加宽标准命令 (59)9.2 Ei_DefCG定义道路超高标准命令 (59)10、EICAD平面设计文件格式 (60)10.1 交点设计文件(*.JD)格式 (60)10.2 交点数据文件(*.JDD)格式 (62)10.3 积木法线形单元文件(*.ICD)格式 (62)10.4 平曲线参数文件(*.PAR)格式 (63)10.5 单元设计要素文件(*.DYD)格式 (64)10.6 桩号断链文件(*.DL)格式 (64)10.7 桩号序列文件(*.ST)格式 (64)10.8 逐桩坐标和逐桩资料文件(*.INF)格式 (65)10.9 道路横断面宽度文件(*.HDM)格式 (65)10.10 超高文件(*.CG)格式 (67)10.11 道路横断面模型文件(*.3DD)格式 (69)10.12 桥涵文件(*.QH)格式 (70)10.13 坐标控制点文件(*.ZBD)格式 (71)10.14 计算边桩坐标时使用的输入文件(*.TXT)格式 (72)【关于超高定义的有关说明】 (72)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用户手册路线版平面设计部分第1页1、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系统——EICAD简介(路线版平面设计部分)1.1 EICAD简介“集成交互式道路路线设计CAD”,简称:”EICAD”。

CAD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CAD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CAD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应用探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地铁作为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方式。

地铁轨道设计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轨道设计的要求。

而CAD作为一种先进的设计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地铁轨道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CAD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潜在挑战。

一、CAD技术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AD已经成为地铁轨道设计的主流工具。

通过CAD软件,轨道设计师可以快速、准确地绘制轨道平面图、剖面图、纵断面图等设计图纸,实现对地铁线路的全方位设计。

CAD 技术还提供了强大的3D模型功能,可以对地铁线路进行精确的三维建模,从而更好地展现设计效果。

此外,CAD软件还提供自动化编辑和修改功能,方便设计师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优化。

二、CAD技术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优势1. 提高设计效率:相比于传统手工绘图,CAD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设计效率。

设计师可以通过CAD软件快速完成轨道图纸的绘制,减少设计周期。

同时,CAD软件包含了丰富的设计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生成设计要素,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2. 提高设计精度:CAD软件提供了精确的绘图工具和测量功能,可以保证设计图纸的准确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CAD软件对轨道线路进行精确测量,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地铁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提升设计质量:CAD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展现设计思想。

通过CAD软件的强大渲染和动画功能,设计师可以将设计方案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有利于客户和相关部门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从而提升设计质量。

三、CAD技术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挑战尽管CAD技术在地铁轨道设计中的应用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技术需求高:CAD软件的使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计师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和学习,掌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技巧。

地铁平纵CAD系统_V3.2

地铁平纵CAD系统_V3.2

地铁平纵断面设计CAD系统V3.2(Arx版)用户手册北京中科智邦软件设计院北京科宝华软件公司北方交通大学2006年12月目录第一章系统概况 (4)第一节适用范围与功能 (4)第二节系统运行环境 (5)第三节安装软件 (5)第四节启动方法 (5)第二章平面设计 (5)第一节参数设置 (6)第二节线路属性 (9)第三节保存工程 (11)第四节平面线路刷新 (11)第五节系统帮助 (12)第六节访问科宝华网站 (12)第七节关于本系统 (12)第三章线路设计 (12)第一节新建交点 (13)第二节新建岔心 (13)第三节插入交点 (14)第四节插入岔心 (14)第五节移动交点/岔心 (14)第六节删除交点/岔心 (14)第七节位移法建二线 (15)第八节新建方案线 (15)第九节删除当前线路 (15)第四章设计工具 (16)第一节设计检查 (16)第二节平行夹直线 (16)第三节设计反向曲线 (16)第四节喇叭口设计 (17)第五节设计同心圆 (19)第六节调入底图 (19)第七节里程查询 (20)第五章线路数据 (21)第一节外业断链数据 (22)第二节修改内业断链 (22)第三节道岔数据 (23)第四节车站数据 (24)第五节里程加桩 (24)第六节导入数据和导出数据 (25)第六章图表输出 (27)第一节生成单张图 (27)第二节生成成卷图 (27)第三节线间距表(*.xjz) (28)第七章纵断面设计 (28)第一节参数设置 (30)第二节栏目选择 (31)第三节保存工程数据 (33)第四节纵断刷新 (33)第五节设计检查 (34)第六节位置查询 (34)第七节设计变坡点 (35)第八节断高数据 (39)第八章纵断数据 (40)第一章地面线数据 (40)第二节电力管线数据 (41)第三节平行电力管线数据 (43)第四节桩基础资料 (44)第五节结构上线资料 (44)第六节结构下线资料 (45)第七节出图 (48)第一章系统概况地铁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与绘制系统是一项既繁杂又细致的工作,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利用CAD软件进行地下铁道和隧道设计

利用CAD软件进行地下铁道和隧道设计

利用CAD软件进行地下铁道和隧道设计地下铁道和隧道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利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CAD软件能够提供强大的功能,使设计人员能够更加方便地创建、编辑和分析地下铁道和隧道的相关设计。

一、CAD软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的缩写,它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过程中的辅助工具。

CAD软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二维和三维模型:CAD软件可以同时支持二维和三维模型的创建和编辑,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地下铁道和隧道的结构。

2. 自动化设计:CAD软件提供了大量的自动化设计功能,包括自动生成曲线、点云分析和体积计算等,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参数化建模:CAD软件可以通过参数化建模来快速生成设计方案和变更设计参数,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设计进行快速调整。

二、CAD软件在地下铁道设计中的应用1. 线路规划:通过CAD软件,设计人员可以将地下铁道线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规划,包括站点位置、路线走向、弯道半径等。

2. 剖面设计:CAD软件可以根据线路规划,在三维模型中创建地下铁道的剖面设计,准确地展示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3. 结构设计: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对隧道的结构进行设计,包括挡墙、衬砌、排水系统等。

4. 辅助分析:通过CAD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设计人员可以对设计进行各种分析,如应力分析、振动分析和渗流分析等,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CAD软件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1. 地质勘察分析: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地质勘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为隧道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

2. 隧道洞口设计:通过CAD软件,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类型设计洞口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确保隧道的通风和进出口的安全性。

3. 隧道结构设计:CAD软件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隧道内部结构的设计,包括衬砌、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等。

KMCAD手册文档

KMCAD手册文档

KMCAD手册前言1.1 走入开目CAD 21.2 开目CAD的功能与特色 31.2.1 开目CAD在性能方面的主要特点 3 1.2.2 开目CAD FOR WIN9X/NT新特色 4 1.2.3 开目CAD V3.0新增功能 6开目CAD入门 92.1 开目CAD的配臵条件 112.2 开目CAD软件的安装 112.2.1 开目CAD软件的安装112.2.2 加密卡驱动程序的安装142.3 启动开目CAD 172.4 开目CAD的界面 182.4.1 标题栏182.4.2 菜单区192.4.3 工具栏192.4.4 绘图区222.4.5 状态栏222.5 图形文件的建立、存储与关闭 24 2.5.1 新建图形文件242.5.2 打开原有图形文件252.5.3 保存当前图形文件262.5.4 关闭图形文件272.5.5 退出开目CAD 282.6 使用帮助信息 282.7 光标的类型 30开目CAD常用操作 313.1 线型设臵 323.2 上线 333.3 转动 363.4 移动 383.5 半径增减 463.6 导航 473.7 屏幕缩放与移动 51开目CAD基本绘图 534.1 常用工具 554.1.1 画直线554.1.2 画圆(弧) 594.1.3 矩形的画法634.1.4 断面的生成664.2 公切工具 674.2.1 公切圆弧674.2.2 倒角694.2.3 修整704.2.4 作键槽及三线切圆(弧)70 4.2.5 作凸台圆角714.2.6 作公切直线714.2.7 过点作圆(弧)切直线724.2.8 过点作直线或圆弧的切圆弧72)4.3 常用图形 734.3.1 两点圆734.3.2 两点弧734.3.3 三点弧744.3.4 三点圆744.3.5 直径圆744.3.6 三线切圆754.3.7 椭圆754.3.8 相贯线764.3.9 抛物线774.3.10 轴端断面784.3.11 正多边形784.3.12 圆角矩形的作法794.3.13 波浪线804.3.14 齿廓804.3.15 样条曲线的生成814.3.16 弹簧的绘制83视图操作 855.1 登记多视图 875.2 注销视图 885.3 取消全部视图 885.4 擦除视图内容 895.5 移动视图界限 895.6 重求视图信息 905.7 图形显示方式 905.8 读背景图形 915.9 载入图像 91尺寸标注 936.1 尺寸的组成 976.2 标注线性尺寸 996.2.1 线性尺寸标注996.2.2 连续线性尺寸标注1016.2.3 对称半线性尺寸标注1026.3 圆及圆弧尺寸标注 1036.3.1 对称直径尺寸标注1036.3.2 直径尺寸标注1046.3.3 半径尺寸标注1066.3.4 弧长尺寸标注1066.4 角度尺寸标注 1076.4.1 无实交点的角度标注1076.4.2 有实交点的角度标注1096.4.3 对称半角度尺寸标注1096.5 粗糙度标注 1106.6 形位公差标注 1116.6.1 形位公差基准标注1116.6.2 形位公差标注1126.7 剖切符号 1146.8 倒角尺寸标注 1166.9 引出标注 1176.10 未注圆角、未注倒角尺寸标注 118 6.11 焊接符号 1196.12 文字输入 1226.12.1 单行字符1226.12.2 多行文字1236.12.3 表格填写1236.13 单项标注 1256.14 锥度、斜度尺寸标注 1266.15 标高 1276.16 零件编号 1286.16.1 明细栏编辑1306.16.2 明细栏分段1326.16.3 明细栏另存为kmg文件1336.16.4 明细栏另存为数据库文件133 6.16.5 隐去明细栏1356.16.6 分类明细栏1356.16.7 倒排明细表1356.16.8 合并其它图明细栏1356.16.9 删除其它图明细栏1366.16.10 Mx_area.con的格式与意义136 6.17 尺寸修改 139参数化设计 1417.1 尺寸分析 1447.1.1 尺寸分析的概念1447.1.2 尺寸分析操作1457.1.3 线、圆和圆弧的自由度与约束146 7.1.4 尺寸约束1477.1.5 几何约束1507.2 尺寸驱动 1547.2.1 尺寸驱动功能的用途1547.2.2 尺寸驱动后图形形状的保持性1557.2.3 需进行尺寸驱动的图形的绘图与标注1557.2.4 驱动尺寸、被驱动尺寸和与驱动无关的尺寸156 7.2.5 尺寸驱动的操作1577.2.6 尺寸对应1597.2.7 去除对应1597.3 几何驱动 1607.4 尺寸公差调整 1617.5 尺寸精度 1617.6 尺寸重排 1627.7 尺寸全清 1627.8 逆序删除 1637.9 文字设臵、字宽系数 163图组操作组 1658.1 构造组的方法 1678.2 减少组中元素的方法 1708.3 清空组中元素 1718.4 擦除组中元素 1728.5 拾取组中元素 1728.6 组中元素的编辑 1738.6.1 移动复制1738.6.2 原图搬迁1758.6.3 伸展变形1758.6.4 镜面1768.6.5 等距线1778.6.6 圆周均布1788.6.7 矩形阵列1798.6.8 单向排列1808.6.9 周向排列1818.6.10 拷贝1828.6.11 位图拷贝1828.6.12 改线型、线宽、颜色1828.6.13 改线性质1838.6.14 计算1848.6.15 改尺寸字体、改字高、改字宽1848.7 图组操作应用举例 185剖面填充 1919.1 填充剖面线 1929.2 填黑 1939.3 增大间距 1939.4 减小间距 1949.5 剖面线错位 1949.6 填充复杂图案 1959.7 剖面取样 1969.8 剖面擦除 1969.9 改变填充边界 1979.10 剖面线仅填边界附近 197 9.11 剖面修改 198图库 20110.1 图库的调用 20310.1.1 零件结构库20310.1.2 滚动轴承库20610.1.3 紧固件库20810.1.4 系列件库21210.1.5 子图库21310.1.6 符号库21510.1.7 表格21610.1.8 标题栏选用21710.1.9 缺省标题栏21710.2 图库的建立 21910.2.1 建系列件库21910.2.2 建子图库22310.2.3 建表格库226信息 22711.1 信息输入 22811.1.1 信息输入22811.1.2 信息输入的作用230 11.2 当前图信息 23211.3 颜色选项 23311.4 导航选项 23411.5 自动存盘 236输出 23712.1 打印设臵 23812.2 打印预览 24012.3 打印 24412.4 问题与技巧 245打印中心 24713.1 界面简介 24813.2 菜单与工具条 25113.3 操作过程 25313.3.1 添加和删除文档253 13.3.2 打印文件的显示253 13.3.3 文件位置重排25413.3.4 改变图纸输出大小255 13.3.5 打印预览及打印256 13.3.6 线宽设置257数据交换 25914.1 开目DWG转换模块 26014.1.1 工具条26114.1.2 操作过程26114.1.3 转换说明26514.1.4 配置文件说明26614.2 通过IGES数据交换的操作过程 268 14.2.1 工具条27014.2.2 操作过程271功能键汇总 273开目CAD的图形文件格式 281培训练习图例 293开目CAD常见问与答 317前言1.1 走入开目CAD1.2 开目CAD的功能与特色1.2.1 开目CAD在性能方面的主要特点1.2.2 开目CAD FOR WIN9X/NT新特色1.2.3 开目CAD V3.0新增功能1.1 走入开目CAD开目CAD FOR WIN95/NT (以下简称开目CAD)是武汉开目公司推出的具有独立版权的新型宜人化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开目软件中的重要成员。

CAD制图标准(建筑_FXP)

CAD制图标准(建筑_FXP)

地铁车站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CAD制图标准(试用本)负责人:王琦目录页码1. 前言 (2)2. 范围 (2)3. CAD标准 (2)3.1 图纸类型 (2)3.2 CAD图纸设置 (2)4. CAD制图标准应用及制图技巧 (6)4.1 CAD模板及天正建筑图层管理介绍 (6)4.2 制图技巧 (7)附录A –CAD标准的专业代码要求及分层结构附录B – 符号1. 前言随着在建筑行业内信息化的发展,各企业、机构网络办公的普及,在公共盘上进行团队协作制图,以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提高生产力、进行高效、创新的信息化建筑设计,并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的变更能更方便的进行管理,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进行信息化模式的管理,就要确保所有图纸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编制,统一的图纸绘制标准,从而提高清晰度和可读性,方便在建立的CAD系统中阅读、共享和操作。

避免由于个人作图习惯的差异造成图纸编制的混乱,也能很好解决图纸交接带来的阅读和操作障碍的问题。

2. 范围该标准建立在AutoCAD、天正建筑软件上使用,暂适用于地铁车站建筑专业人员试行,待完善以后进行各在专业推广。

试行的所有图纸应与本手册一致。

3. CAD标准3.1 图纸类型图纸分为以下几类:图纸类型地形图平面图立面剖面局部图空间图平面图装配图图表示意性图表局部细节标准细节一般说明3.2 CAD图纸设置3.2.1 图纸尺寸【国际惯例不推荐采用加长图纸】A3,297 x 420A1,594 x 8413.2.2 线宽:可采用下列线宽0.18mm0.25mm0.35mm0.50mm0.70mm1.00mm2.00mm线宽由线形宽度,也可用颜色确定(具体颜色设置参见建筑制图标准图形模板.dwt)。

3.2.3 字体:字体中文标准字体宋体【以宋体为例】行间标准宽度比 1.0中文字体区域码中文(中国)3.2.4 字体大小:中文字体种类字体高度(mm) 宽高比(mm) 厚度(mm)一般字体标题之类的字体3.75mm5.25mm1.00mm1.00mm0.18mm0.25mm3.2.5 引用文件:(1)所有内容,包括正文和尺寸都应在模型空间。

CAD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CAD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CAD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日益增多。

作为一种强大的设计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CAD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

一、CAD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应用1. 三维建模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精确的三维建模。

传统的手工绘图无法满足设计的需求,而CAD可以轻松实现三维建模,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可视化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各个部分。

通过CAD,设计师可以精确绘制隧道、站台、车厢等关键部分,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程图纸制作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需要大量的工程图纸用于施工和生产。

CAD可以快速生成各种规格的工程图纸,提高效率并减少错误。

通过CAD,设计师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平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各种图纸,确保设计信息的准确传递,提高施工质量。

3. 碰撞检测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涉及复杂的管线、电缆等设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个部分之间没有冲突和碰撞。

CAD具备强大的碰撞检测功能,可以在设计阶段发现潜在的冲突,并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CAD的碰撞检测,设计师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二、CAD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中的创新1. 虚拟现实技术CAD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为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设计师可以使用虚拟现实眼镜来体验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效果,感受乘客的视角和体验。

这种创新的方式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乘客的需求,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设计的质量。

2. 数据集成和共享地铁和轨道交通系统设计涉及多个专业和部门的合作。

CAD可以实现各种设计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提高沟通和协作效率。

设计师可以将不同专业的CAD文件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这样的创新方式可以减少信息断层和误解,提高设计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利用CAD进行线路配电设计

利用CAD进行线路配电设计

利用CAD进行线路配电设计在电力工程中,线路配电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我们需要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线路配电设计。

CAD软件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有效地绘制和设计电路图。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CAD进行线路配电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大多数CAD软件都提供了类似的界面和工具栏,因此掌握一种CAD软件的使用方法,就可以适应其他CAD软件。

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电路图文件。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提供的各种绘图工具来绘制电线、开关、插座和其他电气设备。

我们可以通过拖拽和放置来快速绘制这些元件。

在绘制电气元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CAD软件的标注工具来对电路图进行注释。

标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标识出各个元件的参数,例如电流和电压等。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元件的功率和能量消耗情况。

同时,还可以使用CAD软件提供的线路测量工具来测量和计算电路的长度和阻抗等参数。

在设计线路配电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到电流的传输和分配。

CAD软件提供了线路布线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将电路连接在一起。

我们可以使用这些工具来绘制电源线、回路线和分支线等。

此外,CAD软件还提供了自动连接功能,能够自动根据元件的连接关系来连接线路。

这样,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设计复杂的线路系统。

除了线路布线,我们还需要进行功率分配的计算。

CAD软件往往提供了电流传输和功率消耗的计算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输入电源和负载的相关参数来进行计算。

CAD软件会根据这些参数自动计算出线路的电流和能量消耗情况。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功率的分配和调整。

在设计完整的线路配电系统之后,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提供的仿真工具进行模拟和分析。

仿真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例如,我们可以模拟电压和电流在线路中的变化情况,以判断线路是否存在过载或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地铁课程设计CAD

地铁课程设计CAD

地铁课程设计CA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铁线路设计和CAD软件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地铁线路设计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地铁线路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要求。

2.掌握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理解地铁线路设计和CAD软件之间的关联性。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熟练使用CAD软件进行地铁线路的绘制和设计。

2.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铁线路的修改、优化和调整。

3.能够运用CAD软件与其他相关软件进行协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地铁线路设计和CAD软件的应用两个方面。

1.地铁线路设计:包括地铁线路的基本概念、设计和施工要求,地铁线路的类型和特点,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布局,地铁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等。

2.CAD软件的应用:包括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地铁线路的绘制和设计,地铁线路的修改、优化和调整,CAD软件与其他相关软件的协同工作等。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教学:1.地铁线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地铁线路的绘制和设计实践。

4.地铁线路的修改、优化和调整实践。

5.CAD软件与其他相关软件的协同工作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讲解视频,向学生传授地铁线路设计和CAD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铁线路设计和CAD软件的知识。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CAD软件进行地铁线路的绘制和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地铁线路设计》和《CAD软件应用》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SLCAD架空送电线路定位CAD系统说明书用户手册

SLCAD架空送电线路定位CAD系统说明书用户手册

SLCAD架空送电线路定位CAD系统(windows 版)用户手册目录第一章系统概述 ....................................................................................................................1一功能简介.................................................................................................................. 1二系统需求.................................................................................................................. 1三系统安装.................................................................................................................. 1四注意事项.................................................................................................................. 1五名词解释.................................................................................................................. 2第二章定位CAD系统操作流程............................................................................................3一系统配置............................................................................................................. 3二杆塔定位及校核................................................................................................. 3三成果输出............................................................................................................. 3第三章系统运行 ......................................................................................................................4一打开已有平断面图数据文件.................................................................................. 4二必要的设置.............................................................................................................. 41. 确定本单位图式.................................................................................................... 42. 设置绘图参数/测量方法....................................................................................... 63. 设置平断面绘图比例尺........................................................................................ 74. 设置标尺................................................................................................................ 71. 修改标尺............................................................................................................ 72. 增加标尺(在塔处)........................................................................................ 83. 增加标尺(在桩、点处)................................................................................ 84. 删除标尺............................................................................................................ 85. 单标尺快速显示................................................................................................ 96. 删除全部标尺(保留一个)............................................................................ 97. 添加任意标尺.................................................................................................... 9第四章杆塔定位 .................................................................................................................. 10一数据库维护 ........................................................................................................... 101. 杆塔库................................................................................................................ 102. 绝缘子串库........................................................................................................ 113. 典型气象区库.................................................................................................... 124. 电线参数库........................................................................................................ 125. 跨越规程库........................................................................................................ 136. 备件库................................................................................................................ 137. 组装库................................................................................................................ 13二基本配置 ............................................................................................................... 141. 线路配置............................................................................................................ 142. 跨越配置............................................................................................................ 153. 其它配置............................................................................................................ 164. 气象条件配置.................................................................................................... 17三杆塔定位 ............................................................................................................... 181. 指定桩位立塔.................................................................................................... 183. 指定档距处立塔................................................................................................ 204. 耐张段等分立塔................................................................................................ 215. 平地推模板立塔................................................................................................ 216. 修改、移动塔.................................................................................................... 247. 全线路重排塔名................................................................................................ 258. 删除塔................................................................................................................ 25第五章图形编辑 .................................................................................................................. 261. 添加连线............................................................................................................ 262. 文字注记............................................................................................................ 263. 地物符号............................................................................................................ 274. 删除各种标注.................................................................................................... 285. 移动各种标注.................................................................................................... 286. 编辑投影线........................................................................................................ 287. 开窗自动排列投影线........................................................................................ 298. 删除投影线........................................................................................................ 29第六章校核检查 .................................................................................................................. 301.交互检查任意点交叉跨越距离..................................................................... 302.设置指定档导地线弧垂................................................................................. 311 置某耐张段导线最大弧垂............................................................................. 312 置某耐张段导线任意弧垂............................................................................. 313 置某耐张段地线任意弧垂............................................................................. 313.交互检查任意档导地线是否上拔................................................................. 324.设置全部档导线弧垂..................................................................................... 325.设置全部档地线弧垂..................................................................................... 326.自动检查所有档导地线配合......................................................................... 327.浏览检查定位结果......................................................................................... 331 计算定位及检查数据..................................................................................... 332 浏览定位及检查数据..................................................................................... 333 全线路改变安全系数..................................................................................... 344 开窗改变安全系数......................................................................................... 348.开窗自动加风偏校验图................................................................................. 349.升降风偏断面................................................................................................. 3410.根据导地线配合设计地线........................................................................... 3411.整齐化模板K值(辽宁院)....................................................................... 3512.全自动检查交叉跨越距离........................................................................... 3513.全自动检查其它电气校验........................................................................... 3714.显示风偏鼓................................................................................................... 38第七章输出图表 .................................................................................................................. 391. 杆塔明细表........................................................................................................ 391.1 有关明细表的数据流程.............................................................................. 391.2 生成明细表的操作流程.............................................................................. 392.1 材料简表(检查用).................................................................................. 412.2 材料总表(统计零部件).......................................................................... 412.3 操作过程...................................................................................................... 413. 输出计算书........................................................................................................ 424. 连续档应力弧垂计算系统................................................................................ 435. 导线连续上下山档线夹调整表........................................................................ 446. 地线连续上下山档线夹调整表........................................................................ 447. 输出导线孤立档计算书.................................................................................... 458. 输出地线孤立档计算书.................................................................................... 459. 输出防振锤安装计算书.................................................................................... 4510. 输出塔位成果表1 ........................................................................................... 4511. 输出塔位成果表2 ........................................................................................... 4512. 输出LH,LV,LP,∑L,K等表3 ........................................................................... 4513. 输出当前工况垂直档距一览表...................................................................... 4514. 输出基础选择表(宁波).............................................................................. 4515. 生成预排定位卡.............................................................................................. 4516. 杆塔一览图...................................................................................................... 4617. 快速输入孤立档.............................................................................................. 46第八章图形显示 .................................................................................................................. 47一居中方式 ............................................................................................................... 471. 当前点居中........................................................................................................ 472. 当前测站居中.................................................................................................... 473. 累距居中............................................................................................................ 47二常用显示功能 ....................................................................................................... 471. 全图.................................................................................................................... 472. 开窗.................................................................................................................... 473. 平移.................................................................................................................... 474. 重显当前图形.................................................................................................... 475. 重新生成图形.................................................................................................... 486. 显示两点间距离................................................................................................ 487. 系统热键一览表................................................................................................ 48第九章分幅输出 .................................................................................................................. 491. 设置分幅图........................................................................................................ 491. 全自动按图纸大小分幅................................................................................ 492. 全自动按固定里程分幅................................................................................ 493. 全自动按塔重叠分幅.................................................................................... 504. 手工分幅........................................................................................................ 505. 删除已有的图幅............................................................................................ 506. 删除全部的已有的图幅................................................................................ 502. 进入分幅图........................................................................................................ 513. 填写当前图签内容............................................................................................ 514. 输出DXF文件 .................................................................................................. 526. 任意设置图廓范围............................................................................................ 527. 插入图廓及图签................................................................................................ 528. 设置图号大小.................................................................................................... 53第十章系统配置 .................................................................................................................. 541. 线路图与无网格图转换.................................................................................... 542. 切换显示毫米网格............................................................................................ 543. 是否显示投影线................................................................................................ 544. 显示方式............................................................................................................ 545. 设置系统字号.................................................................................................... 546. 系统信息............................................................................................................ 547. 图层管理............................................................................................................ 548. 设置文本编辑器和AutoCAD路径 .................................................................. 54第十一章数据维护 .............................................................................................................. 551. 备份当前工程.................................................................................................... 552. 备份系统库........................................................................................................ 553. 备份用户数据.................................................................................................... 554. 加载用户数据.................................................................................................... 56附录一执行规范及参考文献 .............................................................................................. 57附录二主要计算公式 .......................................................................................................... 57附录三系统文件说明 .......................................................................................................... 581 SLCAD系统文件用途说明............................................................................ 582 系统中各文件扩展名的含义......................................................................... 58第一章系统概述一功能简介《SLCAD架空送电线路定位CAD系统》(以下简称《SLCAD系统》)是一个送电线路辅助定位CAD软件。

铁一院线路设计软件说明

铁一院线路设计软件说明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交通选线CAD系统(For AutoCAD2000 & AutoCAD2002)程耀东董明才用户手册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兰州俩友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心2011年1月.西安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直尺、量角器、弯道板及图板历来是交通选线设计不可缺少的工具,“甩掉图板、无纸化办公”是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摆脱繁重的劳动、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的梦想,但事与愿违,随着高速铁路、公路的出现,我们非但没有甩掉图板,而是图板越来越大,弯道板越来越长,设计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铁路、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勘测设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完成较大的设计项目,以最小的物质投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是每个企业的管理者追逐的目标,勘测设计的手段必须日新月异,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既是广大工程设计人员的历史、社会责任,也是勘测设计企业立足市场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循守旧的勘测设计技术终将被淘汰。

本软件由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兰州俩友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心组织具有多年科研、教学和设计生产经验的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目前国内外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的勘测设计技术及测绘、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结合我国工程设计的相关《规范》及技术人员的传统习惯和思路编制而成,集科技水平与生产实践于一身。

编制本软件的首要目的是在铁路、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勘测设计中充分利用目前和将来的有关科技资源和产品,以便大幅度提高铁路、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勘测设计水平;数字地图、数字地面模型(以后简称为数地模)为铁路、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勘测设计创造了巨大的便利;扫描仪可使形形色色的地形图进入计算机,使我们实现了“甩掉图板”的梦想,在计算机上选线;AutoCAD为全世界工程设计人员所熟悉;目前的计算机硬件在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大量数据方面已没有问题。

科盟交通工程CAD设计系统用户手册

科盟交通工程CAD设计系统用户手册

科盟交通工程 CAD设计系统目录3 安全设备设计 0新建工程 0路线数据 0桥梁护栏定义 0路基护栏定义 (1)涵洞通道护栏设置 (1)桥梁护栏设置 (2)路基中分带护栏设置 (2)路基路侧护栏设置 (3)4 标记设计 (4)新建项目 (4)翻开项目 (4)项目数据 (4)沿路线部署图 (5)6 沿直线部署图 ...............................................................................................................................................版面设计图 (7)标记一览表 (8)中线提取 (8)中线编写 (9)9 绘制路线 ....................................................................................................................................................9 绘制桩号 .....................................................................................................................................................10指路标记 ..................................................................................................................................................警示标记 (10)禁令标记 (11)11指示标记 <圆形 > .......................................................................................................................................11指示标记 <矩形 > .......................................................................................................................................旅行区标记 (12)5 标记版面设计 (13)警示标记 (13)警 39 建议速度 (13)禁令标记 (13)禁 1 泊车让行 (14)禁 2 减速让行 (14)禁 31 严禁泊车 (15)禁 34 限制宽度 (15)禁 35 限制高度 (16)禁 36 限制质量 (16)禁 37 限制轴重 (17)禁 38 限制速度 (17)禁 39 排除限速 (18)18禁 43-48 地区限制 ..................................................................................................................................19指令标记(圆形) ...................................................................................................................................指令标记(矩形) (20)示 12 单行路 (20)示 16 最低限速 (20)示 27 分向车道 (21)旅行区标记 (21)22标记图块管理器 .......................................................................................................................................带图框标记大样绘制 (24)标记编写 (24)标记工程量统计 (25)6 自定义标记设计 (26)6.1 交错路口预告 1 (26)6.2 交错路口预告 2 (27)6.3 交错路口预告 3 (28)6.4 交错路口预告 4 (28)6.5 交错路口预告 5 (28)6.6 交错路口预告7 (29)十字路口预告 1 (29)十字路口预告 2 (30)十字路口预告 3 (30)十字路口预告 4 (31)丁字路口预告 1 (31)丁字路口预告 2 (32)丁字路口预告 3 (32)丁字路口预告 4 (33)丁字路口预告 5 (33)6.16 Y 型交错路口 (34)环形交错路口 (34)互通式立交 1 (35)互通式立交 2 (35)分歧路口 (36)道路编号 (36)街道名称 (37)路名牌 (37)地址距离 (38)地名标记 (38)进口预告 1 (39)进口预告 2 (39)地址方向 1 (40)6.29 地址方向 2 (40)公路编号 (41)出口预告 1 (41)出口预告 2 (42)出口预告 3 (42)出口预告 4 (43)出口预告 7 (43)出口预告 8 (44)出口地址 1 (44)出口地址 2 (45)出口地址 3 (45)高速起终点 1 (46)高速起终点 2 (46)高速起终点 3 (47)高速起终点 4 (47)高速起终点 5 (48)高速起终点 6 (48)交通讯息 (49)里程牌 1 (49)百米牌 (50)泊车领卡 (50)车距确认 1 (51)车距确认 2 (51)16.52 车距确认3 (52)6.53 特别天气 (52)6.54 营救电话 (53)6.55 收费站 1 (53)6.56 收费站 2 (54)6.57 收费站 3 (54)6.58 收费站 5 (55)6.59 计重收费 (55)6.60 服务区 1 (56)6.61 服务区 2 (56)6.62 服务区 3 (57)6.63 泊车区 1 (57)6.64 泊车区 2 (58)6.65 泊车区 3 (58)6.66 泊车场 1 (59)6.67 泊车场 2 (59)6.68 泊车场 3 (60)6.69 泊车场 4 (60)6.70 爬坡车道1 (61)6.71 爬坡车道2 (61)6.72 爬坡车道3 (62)6.73 爬坡车道4 (62)6.74 超限检测站1 (63)6.75 超限检测站2 (63)7 平面设计 (65)7.0 设计流程图: (65)7.1 中线提取 (66)7.2 中线数据 (67)7.3 中线删除 (67)7.4 显示控制 (67)7.5 标线管理 (67)7.6 标线绘制 (68)7.7 线转标线 (68)7.8 标线般配 (69)7.9 速绘箭头 (69)7.10 直行箭头 (69)7.11 前面左右转箭头 (70)7.12 直行左右转箭头 (70)7.13 前面掉头箭头 (71)7.14 转弯合流箭头 (71)7.15 左 ( 右)转掉头箭头 (72)7.16 直行掉头箭头 (73)7.17 左右转弯箭头 (73)7.18 桩号计算 (74)7.19 箭头桩号计算 (74)7.20 标线桩号计算 (74)7.21 绘制表格 (74)7.22 斑马线预告 (74)7.23 斑马线绘制 (74)7.24 车距确认 (75)7.25 车距确认1 (75)7.26 平行 /垂直式车位线 (75)7.27 倾斜式车位线 (76)7.28 残疾人专用车位线 (76)7.29 出租车位线 (77)27.30 非灵活车位线 (77)7.31 路面汉字 (78)7.32 速度限制 (78)7.33 路面限速 (78)7.34 中心圈 -圆形 (79)7.35 中心圈 -菱形 (79)7.36 网状线 (80)7.37 进出口线 (80)8 标记构造画图工具 (82)法兰盘绘制 (82)抱箍及底衬绘制 (83)滑动槽钢绘制 (84)螺栓绘制 (84)柱冒绘制 (86)卷边绘制 (87)地脚螺栓绘制 (87)立柱底连结绘制 (88)加劲肋绘制 1 (89)加劲肋绘制 2 (90)加劲肋绘制 3 (91)加劲肋绘制 4 (91)板反面连结矩形 (92)板反面连结圆形 (93)板反面连结菱形 (94)板反面连结三角形 (95)板反面连结八角形 (96)圆形法兰盘 (96)9 构造计算画图 (98)单柱式构造计算 (98)单柱式构造画图 (98)双柱式构造计算 (100)双柱式构造画图 (101)单悬臂式构造计算 (103)单悬臂式构造画图 (104)双悬臂式构造计算 (107)双悬臂式构造画图 (107)门式构造计算 (110)10 扩展工具 (111)系统设置 (111)标记文字英文字典 (112)图库管理 (112)绘制图框 (113)文字种类改正 (113)12 注意事项 (114)版面文字显示问题 (114)特别字符列表 (114)黑白打印图块的问题解决 (115)图层设置 (116)33安全设备设计3.1 新建工程菜单地点:【安全设备】→【新建工程】功能:用户界面:如图3.2 路线数据菜单地点:【安全设备】→【路线数据】功能:输入路线数据用户界面:如图3.3 桥梁护栏定义菜单地点:【安全设备】→【桥梁护栏定义】功能:桥梁护栏定义用户界面:如图3.4 路基护栏定义菜单地点:【安全设备】→【路基护栏定义】功能:路基护栏定义用户界面:如图3.3 涵洞通道护栏设置菜单地点:【安全设备】→【涵洞通道护栏设置】功能:涵洞通道护栏设置用户界面:如图3.5 桥梁护栏设置菜单地点:【安全设备】→【桥梁护栏设置】功能:桥梁护栏定义用户界面:如图3.6 路基中分带护栏设置菜单地点:【安全设备】→【路基中分带护栏设置】功能:路基中分带护栏设置用户界面:如图3.7 路基路侧护栏设置菜单地点:【安全设备】→【路基路侧护栏设置】功能:路基路侧护栏设置用户界面:如图4标记设计标记设计能够达成整个项目所有标记的一体化、自动化设计,关于整条路线上所有的标记进行数据储存、改正,以及标记平面部署图、标记设计大样图、标记统计一览表的绘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通地铁线路设计系统使用手册系统综述●简介地铁线路设计涉及到大量的运算,靠手工计算,不仅繁琐枯燥,而且容易出错,自从出现了CAD辅助设计软件后,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工期得到缩短,降低了设计公司的成本,所以地铁线路辅助设计软件变得非常重要。

地铁线路设计基本包括两部分,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中要有缓和曲线生成,里程生成,里程查询,车站生成,断链计算等;纵断面设计有竖曲线的生成,坡度计算等功能。

除了上述的必备功能外,本软件还提供一些扩展功能,比如数据导出,拆迁面积统计,版本管理,在地图中显示线路。

●安装运行环境要求本软件为二次开发软件,客户机器上需要安装AutoCad平台软件;对于线路输出到地图功能,需要安装GoogleEarth软件。

●操作方式设计中分平面图和纵断面图,本软件提供了菜单面板和属性面板,平面图的只能使用平面设计的菜单面板,纵断面图使用纵断面的菜单面板,用户在从菜单面板中执行命令,从右侧的属性面板中修改线路的参数。

通过属性面板上的按钮可以方便的在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之间进行方便的切换。

⏹平面设计的菜单面板和属性面板纵断面设计的菜单面板和属性面板1.平面图设计1.1设置和刷新1.1.1参数设置1.1.2属性面板用户可能关闭了右侧的平面线路属性面板,此命令可以显示右侧面板。

1.1.3刷新在设计过程中,会发生数据和当前图形不一致的情况,点此命令对当前线路图形进行刷新。

1.2线路设计1.2.1新增交点新增交点在线路的尾部增加,而插入交点则是在已有交点之间进行插入。

新增交点后,可以在右侧的属性面板中对该交点信息进行修改。

1.2.2插入交点插入交点则是在已有交点之间进行插入。

插入交点后,可以在右侧的属性面板中对该交点信息进行修改。

1.2.3移动交点可以对选中的交点进行移动,移动后线路会自动更新。

1.2.4删除交点执行删除交点,鼠标点击交点处位置,就可以进行交点删除。

1.2.5增加直线增加一夹直线,会提示用户删除某一交点,然后指定两个新交点,这样就增加了一个新的夹直线。

1.2.6删除直线选取前后两个交点,可以删除一个夹直线,即删除相邻的两个交点,自动生成一个交点1.2.7位移法建二线当右线完成后,可以通过此命令来创建左线,在界面中可以修改各段的线间距。

1.2.8新建方案线默认的线路为主线,用户还可以运行此命令新建方案线,在右侧面板线路类型中会增加相应的方案线。

1.2.9删除线路对当前的线路进行删除,注意:面板中的线路类型和线路位置标示了当前的线路。

1.3设计工具1.3.1反向曲线在两个平行的夹直线之间设计反向曲线,反向曲线的夹直线长度默认为20米,在设计过程中用户可以修改。

1.3.2同心圆先选取一基准交点,然后选取对面线路的交点,输入线间距加宽值,既可以设计同心圆。

1.3.3直线段方位角选取直线上某一点,进行方位角标注。

1.3.4全线方位角对当前线路,进行方位角标注;如果全线方位角已存在,运行此命令会删除全线方位角。

1.3.5全线坐标网对当前线路,进行坐标网标注;如果坐标网已存在,运行此命令会删除坐标网。

1.3.6全程多义线正常的线路是由多个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而成,运行此命令式为了生成一个整体的多义线线路;如果全程多义线已存在,运行此命令会删除全程多义线。

1.3.7里程查询根据输入点,得到输入点的里程和坐标。

1.3.8里程定位根据里程值,定位到相应的点。

1.3.9坐标查询根据里程值,得到相应的坐标点。

1.3.10里程坐标标注根据输入点,对该点的坐标进行标注。

1.3.11调整线间距调整线路中夹直线之间的距离,同时使这两条直线变平行。

1.3.12喇叭口设计喇叭口设计分规则喇叭口和不规则喇叭口,如果喇叭后两端的夹直线平行就是规则喇叭口,反之,为不规则喇叭口。

在夹直线的编辑框内输入合适的夹直线值,点击计算,观察计算结果,然后点击确定。

1.3.13高程提取当左线右线设计完成后,可以进行高程提取的命令,提取的高程将被应用到纵断面的地面线上。

●用户要根据高程文字是否是外部参照,设置相应的选项●根据不同类型的测绘图纸,高程数量来源有三种:⏹高程点:高程在高程点的Z坐标中⏹高程文字:高程为文字的显示值⏹块参照插入点:高程信息是一个块参照,这里取插入点的Z坐标●高程信息所在图层:用户可以通过选择图面上的高程文字得到层名。

●注意备注中的信息,对可能出现的错误给予提示。

1.3.14平面设计检查对线路不合理的参数进行检查,给予提示。

1.4车站1.4.1新建车站在双线创建好后,可以创建车站。

输入里程、车站的名称和类型等信息,对于创建后的车站,双击可以进行编辑。

1.4.2移动车站选取车站,根据提示,指定车站新的中心点(在右线上)。

1.4.3删除车站选取组成车站的任意图元,进行删除。

1.4.4车站数据对当前线路的所有车站进行管理,可以对车站进行增加、修改、删除、导入和导出。

1.5配线1.5.1新建单渡线先选取渡线的起点,然后选取渡线的终点,渡线的终点落在有效的线路上(包括停车线和折返线),单渡线可以连接在左线右线之间,也可以连接在正线、停车线和折返线之间。

1.5.2新建交叉渡线可以在正线之间创建交叉渡线。

1.5.3新建缩短渡线可以在正线之间创建缩短渡线,渡线曲线段半径和夹直线长可以通过双击编辑进行修改。

1.5.4删除渡线执行命令,选取渡线,进行删除。

1.5.5新建停车线/折返线新建停车线/折返线,这里的停车线/折返线都是和正线平行的,创建了停车线/折返线后,可以用渡线把它们和正线连接。

1.5.6伸缩停车线/折返线用户绘制了停车线/折返线后,可以对其进行延伸或者缩短,伸缩后,当其端点正好在渡线上时,会自动去除车档。

1.5.7删除停车线/折返线执行命令,选取停车线/折返线,进行删除。

1.5.8相交成道岔选取一条单渡线,可以指定其和一条停车线/折返线相交为道岔。

1.5.9相交成曲线选取一条单渡线,可以指定其和一条停车线/折返线相交为圆弧。

1.6平面数据管理和输出1.6.1数据管理1.6.1.1外业断链可以通过外业断链数据管理器进行新建、删除、修改。

1.6.1.2内业断链可以通过内业断链数据管理器进行新建、删除、修改。

注意的是内业断链有4个状态●自动生成:由系统自动生成。

●用户编辑:用户判断自动生成的不合理,对其进行修改过。

●用户删除:用户判断自动生成的不合理,对其进行删除。

●自动删除:虽然线路进行了偏转,但系统判定不需要内业断链,对其进行自动删除。

1.6.1.3其它数据1.6.1.3.1车站数据1.6.1.3.2渡线数据1.6.1.3.3停车线数据1.6.1.3.4折返线数据1.6.1.3.5高架桥数据1.6.1.3.6联络通道数1.6.2导出excel1.6.2.1导出线间距1.6.2.2导出桩号坐标表1.6.2.3导出曲线资料表2.纵断面设计当平面设计完成后,并且对文件进行保存后,点击属性面板的设计纵断面按钮,就可以进行纵断面的设计。

2.1设置和刷新2.1.1参数设置通过参数设置,可以修改纵断面中的x方向的比例、坡度限制等属性。

根据实际的地形和轨面的设计高程,进行标尺设置,这样才能正确的显示纵断面。

2.1.2栏目选择通过栏目选择,可以修改绘制的栏目内容。

2.1.3属性面板用户可能关闭了右侧的纵断面线路属性面板,此命令可以显示右侧面板。

2.1.4刷新在设计过程中,会发生数据和当前图形不一致的情况,点此命令对当前线路图形进行刷新。

2.2坡度设计2.2.1新建变坡点通过新建变坡点来设计纵断面,纵断面的开始点和结束点根据平面线路自动生成,用户可以直接插入变坡点,无需再输入开始点和结束点。

对于现有的变坡点,可以通过属性面板对其属性进行修改。

2.2.2移动变坡点可以对选中的交点进行移动,移动后纵断面会自动更新。

2.2.3删除变坡点执行删除变坡点命令,选取要删除的变坡点,对其删除。

2.2.4平移坡度线输入平移的数值,正数向上移,负数向下移,然后选取要移动的坡度线。

2.3设计工具2.3.1高程查询输入里程值,查询设计高程和轨面高程。

2.3.2位置查询根据输入点,查询里程和标高。

2.3.3设计检查对线路不合理的参数进行检查,给予提示。

2.4纵断面数据管理和输出2.4.1数据管理2.4.1.1地面线数据管理2.4.1.2电力线数据管理2.4.1.3平行电力线数据管理2.4.1.4桩基础数据2.4.1.5结构上限数据2.4.1.6结构下限数据2.4.1.7施工方法2.4.1.8控制点数据2.4.1.9联络通道资料2.4.1.10道路河流资料2.4.2导出excel2.4.2.1导出坡度表2.4.2.2坡度出表2.4.2.3诸桩高程出表2.4.2.4车站表2.4.2.5特殊点高程出表3.扩展功能3.1面积统计初步统计后已经在拆迁层上生成了面积数据文字,此时用户可以在图上根据实际情况,对面积数据进行增、删、改,然后再进行面积汇总。

汇总完成后点击清除统计图形,可以对刚才图上的临时面积文字进行清除。

3.2版本管理可以把自己工作目录下的dwg进行管理,形成版本记录,用户可以随时找到自己各个版本的dwg文件。

在管理目录下的文件,在保存的时候,会提示用户填写修改备注。

版本记录,对于管理目录下的文件可以查看其修改记录。

3.3在地图中显示线路先对图形进行经纬度标配,然后可以驱动GoogleEarth把线路和车站在地图中显示。

经纬度标配的时候找出左下角一个地标和右上角的一个地标,然后在GoogleEarth中找到两个地标的经纬度(经纬度为小数格式,可以在GoogleEarth 中设置),在界面中输入两个地标的经纬度,对于已标配的图形,下次无需标配。

用户机器上必须要安装GoogleEarth才能进行线路显示,当进行地图标配后,就可以把线路输出到地图了。

4.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在设计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4.1平面设计中新增交点和插入交点的区别,新增交点是在尾部添加,而插入交点是在现有的交点之间插入。

4.2设计时出现线路明显的错误,如出现一个大圆圈,注意命令行提示,是否是交点半径过小。

4.3设计完平面图,第一次打开纵断面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标尺的高度。

这样才能正确的显示竖曲线。

4.4在设计竖曲线时请注意,首尾变坡点已经自动添加,y坐标在标尺y方向的中点,x坐标在开始结束的界限上,用户无需添加开始变坡点和结束变坡点。

4.5结合着实际的出图情况,在设置中对其比例进行设置。

4.6纵断面地面线优先读取平面图中提取的地面高程。

5.附录命令列表:5.1平面线路设计5.1.1参数设置PlaneLineCfg5.1.2属性面板ShowPlaneLineBar5.1.3线路刷新RefreshPlaneLine5.1.4新建交点AddPlaneNode5.1.5新建岔心AddPlaneFork5.1.6插入交点InsertPlaneNode5.1.7插入岔心InsertPlaneFork5.1.8移动交点/岔心MovePlaneNode5.1.9删除交点/岔心DelPlaneNode5.1.10增加直线AddClipLine5.1.11删除直线DelClipLine5.1.12平移直线MoveClipLine5.1.13旋转直线RotateClipLine5.1.14增加车站AddPlatform5.1.15删除车站DelPlatform5.1.16平移车站MovePlatform5.1.17位移法建二线CopyPlaneLine5.1.18新建方案线AddPlaneRoute5.1.19删除线路DelPlaneLine5.1.20平面设计检查PlaneCheck5.1.21同心圆ConcentricCircle5.1.22反向曲线ReverseCurve5.1.235.1.24调整线间距PlaneLineSpace,5.1.25喇叭口设计BellDesign,5.1.26调入底图InsertBG5.1.27里程查询GetStakeByPos5.1.28里程定位DimPosByStake5.1.29坐标查询GetPosByStake5.1.30里程坐标标注DimStakeByPos5.1.31直线段方位角LineDirect5.1.32全线方位角RouteDirect5.1.33全线坐标网RouteGrid5.1.34全线多义线RoutePolyline5.1.35新建单渡线AddSingleCrossover5.1.36新建交叉渡线AddCrossCrossover5.1.37新建缩短渡线AddShortenCrossover5.1.38移动渡线DelCrossover5.1.39渡线数据CrossoverMng5.1.40新建停车线AddStopLine5.1.41新建折返线AddTurnLine5.1.42删除停车线/折返线DelAssistLine5.1.43相交成曲线IntersectByCurve5.1.44相交成道岔IntersectByTurnout5.1.45伸缩停车线/折返线ExtentAssistLine5.1.46折返线数据管理TurnLineMng5.1.47停车线数据管理StopLineMng5.1.48外业断链数据OuterBCMng5.1.49内业断链数据InterBCMng5.1.50车站数据PlatformMng5.1.51高架桥数据BridgeMng5.1.52联络通道资料ContactPassageMng5.1.53高程提取PickupElev5.1.54线间距ExportLineSpace5.1.55曲线资料统计xportCurveData5.1.56桩号坐标表ExportStakePosData 5.2纵断面设计5.2.1参数设置VerticalLineCfg5.2.2栏目选择VerticaItemMng5.2.3属性面板ShowVerticalLineBar5.2.4纵断刷新RefreshVerticalLine5.2.5调入底图InsertBG5.2.6设计检查VerticalCheck5.2.7位置查询VerticalGetPos5.2.8高程查询VerticalGetElev5.2.9新建变坡点AddVerticalNode5.2.10移动变坡点MoveSlopeLine5.2.11删除变坡点DelVerticalNode5.2.12平移坡度线MoveSlopeLine5.2.13地面线数据GroundLineMng5.2.14电力管线数据EPipeMng5.2.15平行电力管线数据ParallelEPipeMng5.2.16桩基础数据StakeDataMng5.2.17结构上限数据StructMaxMng5.2.18结构下限数据StructMinMng5.2.19施工方法ConstructionMethodMng5.2.20控制点数据ControlPointMng5.2.21联络通道资料ContactChannelMng5.2.22道路河流资料RoadRiverMng5.2.23导出坡度表ExportStakePosData5.2.24坡度出表ExportCurveSlope5.2.25诸桩高程出表ExportStakeElev5.2.26车站表ExportPlatform5.2.27特殊点高程出表ExportStakeElev 5.3扩展功能5.3.1拆迁面积统计SumAreaData5.3.2项目管理ProjectMng5.3.3版本记录HistoryView5.3.4地图标配MapSetting5.3.5输出到地图HistoryVie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