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模版课件PPT.ppt

合集下载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课件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 课件目录•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原理•行为塑造与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01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定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也称为行为学派或行为科学。

它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等人对早期行为主义进行修正和发展,引入中介变量等概念,使行为主义更加完善。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等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早期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定义与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 ):提出刺激-反应(S-R)理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他主张通过控制环境来研究行为,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出现的后果(强化或惩罚)会影响该行为在将来的发生频率。

他主张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别比较与构造主义比较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和元素,而行为主义则主张研究可被客观观察的行为。

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机能主义比较机能主义强调心理的功能和目的,关注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和有用性。

而行为主义则更加关注行为的客观性和可观察性。

与人本主义比较人本主义关注人的内在体验和主观感受,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讲稿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讲稿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课件
学习与教学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1)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 2)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2、认知心理学学习与教学理论
1)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 2)奥苏伯尔认知——接受学习
3、建构主义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教学理论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 1、学习的结果
• (学习要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什么?)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1 行为主义学习与教学理论
• 巴甫洛夫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伟大的生理学家、 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 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 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 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巴甫洛夫生于俄国中部小城梁赞,父亲是牧师, 母亲是牧师的女儿。巴甫洛夫一直在教会学校上 学,本来打算做一个牧师,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接 触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受到当时苏俄著名生理 学家谢切诺夫1863年出版《脑的反射》一书影响, 对自然科学发生兴趣,逐渐放弃神学转向自然科 学特别是生理学。
“(斯金纳)是一个神话中的著名人 物......科学家英雄,普洛米休斯式的播火 者,技艺高超的技术专家......敢于打破偶
像的人,不畏权威的人,他解放了我们的
思想,从而脱离了古代的局限。”这些话
虽然有些夸张,但斯金纳在心理学界的贡 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斯金纳箱
• /v_show/id_XMzQyNDE
• 如何教学生学习阅读?
• 消退
• 当取消强化物后,个体的行为将会逐渐减弱,直至最后消失,
这个过程叫做先前习得行为的消退。
• 消退过程:消退爆发——消退
• 如何运用消退来改变学生不举手就喊出答案的不适宜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斯金纳的动物实验
斯金纳在实验中,将老鼠放入一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装置中,通过操纵食物的给予 和某种刺激(如光或声音),训练老鼠进行特定的操作(如按压杠杆)以获得食物。
经典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应用
情绪调节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可以应用于情绪调节,例如,通过将特 定的情绪状态与某些环境或活动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一个实例是孩子在学习拼写时,如果孩子 正确地拼写出一个单词,他们会得到赞扬或 奖励。这会强化孩子正确拼写单词的行为, 使他们更有可能在未来正确地拼写单词。
操作性条件反射在教育中的应用
奖励制度
教师可以使用奖励制度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和学术成就。例如, 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或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获得奖励。
原理
经典条件反射基于一种刺激-反应机制,通过将无条件刺激(UCS)与中性刺激(CS)关联,使得中性刺激引发 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CR)。
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与实例
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巴甫洛夫通过定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和铃声(中性刺激),使狗 对铃声产生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应。
原理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 的作用,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 后果,可以学会新的行为和改变已有的行为

社会学习的实验与实例
要点一
实验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波波玩偶实验”是 社会学习理论的经典实验之一。在这个实验中,儿童通过观 察成人对玩偶的行为,学会了对玩偶施加暴力或友善的行为。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断发展,与其他心理学理论融合,形成了新的流派和观点。例 如,社会学习理论就是行为主义与认知学派的结合。

第2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2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联结主义理论的小结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 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时候,动物会表现出多种尝试性反应, 时候,动物会表现出多种尝试性反应,直到出现一个正确反 应把问题解决,这个正确反应就会逐渐固定下来, 应把问题解决,这个正确反应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动物 在这个特定环境下学习到的行为,其它无效反应会逐渐消失。 在这个特定环境下学习到的行为,其它无效反应会逐渐消失。 这种从多种反应中选择一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的过程, 这种从多种反应中选择一种与特定刺激相联系的过程,称为 尝试—错误学习。 尝试—错误学习。
Edward L. Thorndike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
桑代克将行为与生理反射联系在一起,把大多数行 桑代克将行为与生理反射联系在一起, 为看作是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 为看作是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但他与巴浦洛夫不 同,它提出了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 来的行为。 来的行为。
桑代克的 迷笼实验” “迷笼实验”
讨论:尝试—错误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讨论:尝试—错误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
Skinner. B.F. ,1904-1990,美国 美国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 奠基者。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 奠基者。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 院士, 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 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 年获美国 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 国家 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
巴浦洛夫、 巴浦洛夫、华生理论的小结
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1、关于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关于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 反应 的联结; 反应” 2、关于学习过程:通过新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产生替代作用, 、关于学习过程:通过新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产生替代作用, 使前者可以引起原先由后者引发的反应,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使前者可以引起原先由后者引发的反应,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

哲学背景
2020/11/5
• 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 实证主义 • 实用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2020/11/5
作为当时自然科学成果总结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将
生物体视为无生命的机器。
笛卡尔
拉·美特利
单个人或动物是一部机器 人也是机器,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实证主义哲学
2020/11/5
基本原则 :“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 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黎黑:“整个行为主义精神是实证主义的,甚 至可以说行为主义乃是实证主义的心理学”。
• 操作条件反射始于自发行为,得到强化,学会操作。 • 比如上课不敢当众发言的学生,老师给的一个鼓励就
是一种强化。 • 如何用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来鼓励或抑制学生的行为?
有四种方法:正强化、负强化、呈现惩罚和移除惩罚 • 用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治疗厌食症的例子。

强化
2020/11/5
• 正强化:行为发生后,学习者能获得一个有价 值或满意的结果,因而行为会更多地出现。例 如,学生按时到校,教师就表扬学生,学生就 会更多地表现出按时到校的行为。表扬就是按 时到校的正强化,因为它是学生按时到校后出 现的,能使按时到校行为更多地出现。再比如, 单位发奖金。
2020/11/5
实证主义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孔德的激进行为主义影响了华生等人的激进行为主义, 维也纳集团的逻辑实证主义影响了托尔曼、赫尔等人 的新行为主义,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实证主义则 影响了铁钦纳的构造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020/11/5
联结理论
• 巴甫洛夫、华生的替代 –联结说 • 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 • 斯金纳的强化-联结说 • 班杜拉的观察-联结说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3、根据学习繁简的水平分类(加涅(Gagne))
(四)根据学习结果分类(R.M.Gagne)
5、根据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 系统阐述了针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
大脑细胞的发育
3-15岁大脑构造发生
胞体
巨大变化
树突
总体积变化不大
神经突起
神经元之间节点急剧
增加
触突
一个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关键期假说
关键期:个体的某些行为在某一个时期在适当的环境
刺激下才会出现,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环境刺
激,这种行为就永远不会产生。这个时期就称为该种 行为发展的关键期。 敏感期:人类容易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但环境 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得到弥补。
结果:前者每一个神经细胞中有更多毛细血管,因而 能给大脑提供更多血液;后者不论是单独喂养还是成 对喂养,它们每个神经细胞中的毛细血管都较少,这 就意味着它们将得到较少的氧和其他营养物。星形细 胞是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并排除废物的细胞。用它们作 指标,复杂环境中生长的动物比笼子内喂养的动物有 更多的星形细胞。
3、学习能使突触数量增加,但单纯的练习并不能 使突触数量增加
实验: A组“杂技演员”,通过一个月左右的练习,它们要学会穿越设有障碍物 的路程; B组“强制操练者”,每天被臵于踏车上一次,每跑30分钟后休息10分 钟,再跑30分钟; C组“自愿操练者”,它们的笼中带有活动轮盘,可以自由使用该轮盘 进行活动; D组“笼中土豆” ,无操作活动。 结果:B组“强制操练者”和C组“自愿操练者” ,血管密度提高。 A组学习复杂的动作技能,活动量并不大,血管密度未增加,而突触 数量增加显著。 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经验以不同方式制约大脑。突触形成和血管形 成是脑适应的两种重要形式,但它们是由受不同生理机制和不同行 为事件驱动的。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练习律
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
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景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 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 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
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相应地,条件作用也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作用
.
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提出,有机体的学习实质上就是通过建立 条件作用,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从而形成习惯。
习惯的形成遵从频因律和近因律 条件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
替代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建立了联系。 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
二、观察学习
观察者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 :
直接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 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
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 强化。
自我强化,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三、行为主义新进展
1、自我管理 (1)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决定他们是否已经完成了
.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三、行为的学习
(一)新行为的塑造
行为塑造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选择目标。(终点行为) 了解学生目前能做什么或知道什么。(起点行为) 找出学生所在环境中的潜在强化物。(强化物) 将终点行为分解成有序的步骤,步调大小因学生 的能力而异。(步调划分) 即时反馈学生的每步行为,使学生由起点行为逐 渐向终点行为接近。(即时反馈)
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 方面。

行为主义理论 PPT

行为主义理论 PPT

——典型的教育万能论
一.华生 (1878-1958)
主要观点:
1.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2.环境塑造行为。
3.刺激--反应模式。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论文
《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宣 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经典条件反应建立的过程

二.斯金纳(1904-1990)
2、哲学背景: 笛卡尔和拉美利特的机械唯物主义 孔德的实证主义 实用主义
3、自然科学背景: 俄国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
背景
4、心理学背景: 首先,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难以适应当时美
国社会对心理学的需要。 其次,20世纪前10年,进化论思想影响下的动物心
理学的研究,消除对动物行为的一切主观解释 再次,是对19世纪末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进
基础之上的。具体技巧主要包括反条件发射、循序减敏法、嫌恶疗 法、休克疗法等四种。 操作性技巧。主要针对的是操作性行为,它的主要技巧包括正增强、 负增强、消减、差别增强、相继渐进法、系列分解法、惩罚等多种。 综合性技巧。
案例分析
★基本资料
女,50岁,150斤,办公室文员 过度肥胖导致心理疾病。
★行为计划
古典行为主 义心理学
(1913-1930) 代表人物:华生
新行为主义
(1930-1960) 代表人物:斯金纳
行为主义的发展史
华生的名言
“请给我一打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特定的环 境中抚养,我能担保,其中随便挑出一个来,都可以被训 练成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 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将他训练成为一名医生,或是律师, 或艺术家,或商界首领,甚至是一名乞丐或窃贼。”
一步发展。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ppt课件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ppt课件
3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4.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这种程序教学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
第一是小步子前进原则。 第二是主动参加原则。学生在完全自然的状态下根 据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 第三是及时反馈原则。在程序教学中,如果学生作 出了错误的反映,他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正确 答案随即可在程序呈现框里看到。学习的进步也能 得到及时的通知。p59


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教学。程 序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机器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 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 题一步—步地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 后来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问题。 依次回答所有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 程序中的问题,并改正他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 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 止 。p59
7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2.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在S—R公式中,刺激和反应都是可以替代的。 当一个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一个替代刺 激所引起,就形成条件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 那个替代刺激就是条件刺激。反应的替代就是 条件化。 举例说明什么是替代刺激、替代反应?p50
29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3.儿童行为的变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用于儿童新 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 p58-59
模仿疗法 随机强化法 代币法 厌恶刺激法
30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体系 4.操作行为主义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习理论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行为学习理论ppt课件

桑代克的迷箱(puzzle box)
7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学习曲线)
8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一、桑代克试误S—R)的联结 联结(connection):是指某种刺激(情境)仅能
唤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反应。 二者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无需思考、观念作
10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一、桑代克试误—联结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规律 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予活动时就感到满意; 有准备而不给予活动时则感到烦恼; 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
11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一、桑代克试误—联结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 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规律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
媒介
公式为:S → R
人生下来就有许多原本联结(原始趋向),教育就 是保存、消除、利导和改变它们
人心就是一个联结系统
9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一、桑代克试误—联结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的过程:盲目的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
直至成功的渐进过程
每个刺激—反应联结都是经由①先是错误的反应多 于正确的反应, ②而后逐渐变为正确的反应多于错 误的反应, ③最后达到全部为正确反应的程度。 经由此种历程的学习方式,称为试误学习。
操作。 他对教师的总的劝告是“集中并练习那些应结合
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
15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一、桑代克试误—联结主义理论 与巴甫洛夫理论之异同 同
把学习看作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PPT课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PPT课件

刺激泛化与辨别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们对有 机体的生存适应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从刺激泛化的角度来说,在条件作用建立之初,为了 不至于漏掉应该做出反应的情况,必须对所有相似的 刺激都做出反应,这样,有机体才有更多的可能获得 想要的食物或者避开潜在的威胁。
从刺激辨别的角度来说,有机体对小范围的刺激做出 准确反应也是必要的。只对那些真正能够预示无条件 刺激出现的刺激情境做出反应,有机体才不至于因为 过度反应而感觉疲惫。
铃声
无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NS) (无反应或无相关反应)
•条件作用期间 (多次重复)伴随
诱发
铃声 + 食物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CS)( UC无R条)件刺激,UCS)(无条件反应,
•条件作用之后
诱发
铃声
唾液分泌
(条件刺激,CS)
(条件反应,CR)
3、消退与自发恢复
条件作用的消退(extinction):若多次呈现条件刺激 ,却始终没有无条件刺激与之相伴出现,有机体的条 件反应就会逐渐减弱,甚至不再反应。
10
2019/11/24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11
巴甫洛夫把这种通过联结作用而形成的对一些 刺激做出反应的现象称为条件反射( conditional reflexes),他进一步对影响条件反 射的各种变量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地提出了 一种学习类型的研究范式。
后来由于研究者又发现了其他类型的条件作用 ,就将巴甫洛夫发现的条件作用称为经典条件 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 。
评价
①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 习理论。

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

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

观察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榜样在形成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上的重要作用。
社会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自我调节,使之 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其实就是维果茨基所 说的内化。
它指的是儿童通过观察事件的发生,或者观察更 具备专门技术的人操作一项任务,然后将他们看 到的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内化就是社会学习的含 义。它教学生吸收他们所看到的——不仅包括学 业上的知识,而且包括各种各样的期望行为—— 然后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你的学生不会永远从你 的或者其他成人的视角看问题。他们必须学会如 何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而且是越早越好。社会 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
咨询的技术——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 冲击疗法、行为逆造法 消退疗法、示范疗法 代币奖励法、自我管理法 生物反馈疗法、思维阻断法等
系统脱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基本思想:教给个体某种放松技术,然 后从最轻的相关焦虑事件开始,并逐级递 增,向个体呈现他所感到威协的客体。同 时指导个体放松,从而使个体不再对客体 感到恐惧,直至最后使个体完全“脱敏”。 由于这种技术包括了脱敏程序的连续积累, 所以称系统脱敏法。
儿童更可能模仿受人尊敬的教师或者是朋友的行为, 而不可能模仿陌生人或者他不喜欢的行为。
类似(个体认为榜样 与自己很相似是很关 键的)
强化(所观察到的榜 样行为的结果)
家长和好朋友更可能作为榜样的角色,是因为正在 学习的个体感觉他们与自己有一定的类似。
如果榜样的行为得到奖励时,个体更可能模仿榜样 的行为。
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 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著名的前99位。斯 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嘴里的食物也会引起胃液分泌 (生理反射)
特定经验(看到食物.盘子.人. 铃声)会引起胃液分泌(条件 反射)
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图2:巴甫洛夫关于条件作用研究的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
条件作用之前: ❖ 给出铃声(条件刺激)并无唾液分泌 ❖ 给出肉(无条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期间: ❖ 铃声+肉(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产生唾
程序教学的应用
他将教材分割成小框架、小步子,每个框架都 有其独立的行为目标。
学习者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程序,才能达成目 标。
强化连续出现可以导致行为重复发生。 自定步调原则
教学机器的评价(补充)
呆板、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和程序过于繁 琐,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只适用于有限的学科领域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造性 破坏了教学的整体性、集体性和情感效果等。
教学机器运动
当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陷: ❖ 学习的强化方式是消极的 ❖ 行为和强化之间时间间隔太久 ❖ 缺乏巧妙程序 ❖ 班级教学使得对单个学生的行为
强化太少
运用教学机器进行程序教学
充分体现了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 学习观念:
学习就是条件作用,就是行为,甚 至思维也被看做是一种能够被分解 和编制成详细行为目录的行为。
☺ 在教学观念上给人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更 重要的是在教学手段方法上开出了一条新路
☺ 如果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条件下,一些缺 点可能克服。
二.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补充)
学习观: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行为 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所有行 为都是习得的。学习是外控的,学习是一 种被动完成、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
学习理论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讲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学习目标 ❖ 各经典实验和代表人物观点及评价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及评价 ❖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基本观点 ❖ 如何在教学和学习中合理地运用行为主义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说
斯金纳箱 提出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新行为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
斯金纳(1904-1990)
新行为主义的学习定义 (操作行为主义)P52
华生:刺激-反应
斯金纳:刺激-反应-强化
学习是在有效的强化程序中不断巩固刺激和反 应之间的联结,塑造有机体行为的过程。P51
液分泌 条件作用之后: ❖ 给出铃声(条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
狗: 食物
铃声
流口水反应
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学习
(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 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 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 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 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 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 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 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 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 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设有打开门闩装置的迷箱,迷箱外有
一盘食物。在猫第一次偶然打开门闩逃出迷箱之后,又将 它放回迷箱,进行下一轮尝试。“逃出—放回”如此重复 多次。
桑代克实验中五只猫的学习曲线—由慢到快。
桑代克的结论--
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学习 也是一种在几乎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 下自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教学观: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规定的 学习情境,提出应达到的目标,通过训练、 反馈和纠正性补救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 形成了所要求的行为(达到目标)立即给 予强化,出了非要求的行为(偏离目标或 不达到目标)则不予强化并进行纠正。教 学就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行为控制或过程控 制。
--华生1924
(1878-1958)
华生主要观点
“刺激-反应说”(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 什么反应。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 析为刺激和反应)
学习的过程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学习的实 质是各种习惯的形成,而习惯的形成就是 建立起刺激与反应的牢固联结。
对他的评价?
影片分析:
用行为主义的角度和观点解 释卓别林“摩登时代”的片 断
变化都对教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在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的 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60年代后,
认知主义的观点逐渐取代了行为主 义,而到了20世纪末,建构主义成 为学习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如何看待分歧
各种学习理论流派的分歧是客观存在。没有 分歧,就无从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分歧往往是由研究的对象、 学习的任务和研究的手段不同而引起的。
试误说:一切学习过程都是不断尝试, 不断发生错误及失败,最后才取得成 功的过程。
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律P50
准备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 应,同他是否作好准备有关。动机很重要。
练习律--学习需要重复,重复能使刺激与 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巩固和强化。反应重复 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越牢固。
效果律--练习并不会无条件地增强刺激- 反应联结的力量。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 因满足的效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效果而 减弱。
(二)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 论 1849-1936
关于狗的实验的四个发现 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关于狗的实验的四个发现
胃里的食物会引起胃液 分泌(生理反射)
嘴里的食物会引起唾液分 泌(生理反射)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 观点
桑代克的试误说 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论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说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1874—1949)
实验对象--鱼、鸡、猫等动物的 学习行为
实验工具--迷箱、迷路圈、迷笼
经典的桑代克迷箱实验
三条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 效一个假设前提的改变 人与动物存在着本质差异
人与动物的情绪表现方式 有明显的关联(达尔文)
动物有人性 人有兽性
学习是自动化的机械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桑代克
在心理学上,你的进步是踩在前人的脸上的。 --泽曼(D.Zeaman)
学习理论的流派P14
1879:
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诞生
信息加工理论
格式塔理论, 早期的认知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 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20世纪前半叶
50年代
图1 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80年代
在过去的20世纪,人们对学习的看
法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每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