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合集下载

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

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杜威的教育观,并批判地继承其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杜威认为哲学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哲学’并非把现成的观念从外面应用于起源和目的根本不同的实践体系:教育哲学不过是就当代社会生活的种种困难,明确的表述培养正确的理智的习惯和道德的习惯的问题。

所以,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就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

”“哲学乃是作为审慎进行的实践的教育理论[1]。

”这一定义最大的可取之处便是强调哲学对教育的指导意义,认为哲学是教育的基本理论,倡导用哲学的观点把握教育实践,建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哲学的必要性,这对于各国教育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是很有启发意义的[2]。

学习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首先应当了解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核心命题,它们分别是“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论”以及“从做中学”。

这几个命题紧密相联,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杜威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

杜威对教育的理解与其认识论密切相关,他对教育中一系列问题的判断都与其哲学视野有关。

因此,我们可以说杜威的教育思想源于杜威的哲学思想。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杜威的教育理念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一、加快教材与课程改革,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观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教材内容与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现行教科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偏离学生兴趣;学生不是从经验中学习,而是接受现成的固有的经验;课程设置重知识而轻能力;学科划分过细等。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从做中学”等著名的观点使教材改革更加注重现实性和实用性。

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各科新式教材,都大幅度地增加了应用性的内容。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引言:杜威(JohnDewey)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发,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思想。

概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倡导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学习,并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重视个体差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启发。

正文: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1.基于经验的学习:杜威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知识,因此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经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需要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杜威主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1.学以致用:杜威认为学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

2.强调社会互动:杜威认为学生通过与社会互动来构建知识和价值观,他强调学校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情境。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1.尊重个体差异:杜威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学习方式都不同,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2.学生参与决策:杜威主张学生参与学校和课程决策的过程,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民主精神。

四、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强调创造性思维:杜威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他提倡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见解。

2.问题解决能力: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复杂的问题并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五、教育的社会意义1.参与社会改革:杜威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为积极参与社会改革的公民,他主张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启示

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是教育思想史上的大家,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批判吸收他人思想,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崭新的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变革,直到今天,还有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一、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教育即社会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完全等同予社会,最多只能是个“小”社会,是向社会过渡的跳板;3.在“做”中学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这种思想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否定了间接经验;片面强调了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降低了理论的作用,破坏了系统、普遍知识的学习;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同实践绝对对立起来;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借鉴和启示1.面向生活、注重活动教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有合理因素的存在,只要不将其绝对化,不把教育完全等同于生活,就有借鉴意义;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重视以书本为中心,学校的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导致学生难以接受与理解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借鉴杜威“面向生活”的理念,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学习;通过适当的活动课程,使学生有效地参加活动课程,培养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2.强调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从“做中学”强调了训练独立思维的能力,这对于改革我们传统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改革单纯的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新能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而非单纯地传授知识;应当把校内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两者之间应当自由地相互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必须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手,创造一个适合儿童天性的新环境,激发儿童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其求真思维和创造性格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3.注重习惯的培养中国的家庭和学校,强调让儿童熟记、死背很多规则和标准,并通过严格的惩罚来让儿童来按照标准执行;这些规则是通过外部的压力强加给儿童的,这就使儿童丧失了应有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注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养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亲自在“做”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养成习惯;4. 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教育中的当然主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与学生是统治与被统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应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生成为“做”的主体,而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都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很大程度应该成为“助学者”,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中心与边缘、教授与接受、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平等交往、协商的关系;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杜威的主要教导思想之袁州冬雪创作(1)教导即“生活”、“生长”和“经历的改造”教导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历,丰富人类经历的内容,增强经历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才能,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展和改进经历,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就是教导.由于改造经历必须慎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历可以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导即生活”、“教导即生长”,“教导即为经历的改造”.(2)教导无目标论杜威认为,在不平易近主、不服等的社会中,教导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导者的目标.在平易近主的社会中就分歧了,应当奉行无目标论.在阶层斗争和无产阶层革命日益激化的年月,杜威很强调教导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导目标论的资产阶层性是显而易见的.(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与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历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员要把传授知识的讲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土,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历的改造.(4)讲授论杜威以教导是生活、生长和经历的改造的实际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观念分歧的阐述.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标相互接洽的真正中心,不是迷信而是儿童自己的社会活动”.详细地讲是学校安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②在讲授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5)道德教导论杜威说:“道德是教导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道德过程和教导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导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气.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连系智育达到德育的目标.再次,他很注重教导方法的道德教导作用.【精选试题】在教导目标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导门户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几种典型的教导目标价值取向观】1、教导目标的个人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主张确定教导目标应从人的赋性、天性需要出发,使人的赋性和天性得到高度发展.2、教导目标的社会本位论.其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主张确定教导目标不该该从人的赋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导目标的唯一依据.3、教导无目标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导家杜威.他主张“教导即生活”的无目标教导实际.这种实际从根本上否定了教导是一种有目标的培养人的活动.4、教导目标的辩证统一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导目标论.主张教导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导目标要思索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给予个体自由地充分发展,并予以高度重视;但不是抽象的脱离社会和汗青来谈人的发展,而是把个体的发展放在一定的汗青范围之内,放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考查,因而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教育思想

杜威(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述了他的教育理论,被视为堪与《理想国》和《爱弥儿》相提并论的专著。

一、教育的本质1.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命题关注正规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以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理想的学校生活应该与孩子自己的生活相适应,满足他们的需要和兴趣。

它应适应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趋势,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杜威提出“生命教育”在本质上是针对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现状,和需要改革过时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使其更有活力,更有趣,更有效,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社会改革。

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进一步提出“学校即社会”,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

而要将此落于实处,就必须改革学校课程,把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作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

可见,“学校即社会”是对“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的进一步引申,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的引入是使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基本保证。

从“教育即生活”到“学校即社会”再到课程的变革(“从做中学”)是层层递进的。

杜威之所以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因为他坚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认为社会的改造要依靠教育的改造,教育改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能给社会生活的变革以充分的和明显的影响。

杜威希望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生活,使之更完善、更美好。

2.教育即生长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他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天性,消极地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的现状,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念,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并分析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启示。

杜威的教学理论强调实践、经验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提倡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来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这一理论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文章首先将对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背景、核心思想和实践方法。

接着,文章将分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过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实践操作、学生缺乏主动性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将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文章将总结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包括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启示将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杜威,作为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在全球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是通过实践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在杜威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发生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实践操作中,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讲。

“从做中学”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践,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知识。

杜威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坚信,只有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他们才会真正地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法,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杜威进一步指出,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而忽视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他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

因此,他提倡教育者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教育的影响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一、引言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杜威教育思想不仅在美国享有权威,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思想不是完美的,有其合理的一面和谬误的一面。

但是,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他们国家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际方面受到了杜威的影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

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反对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机械主义,杜威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本能为出发点,以使他们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从而成为合格公民为目的,教育不过是由此出发点而达到此目的的桥梁或渡船。

他说:“成人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条过渡的桥。

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

”杜威的“从做中学”的观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在一定程度上,它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知识本来源自实践,而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锻炼。

对于缺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儿童来说,纯粹的理论知识是神秘而抽象的。

如果只采取课堂灌输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很难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有效的教学方法应是还原抽象理论知识于实践,使学生在亲身“做”的过程中具体生动地理解、掌握和创新知识。

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

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力。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本质第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把“生长”这一生物学概念赋予了丰富的社会内涵,实质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当时美国教育盛行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不顾儿童的感受。

教育即生长就是要求摒弃压制、阻碍儿童自由发展做法,使一切教育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但尊重儿童并非放任自流,任儿童率性发展,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

第三,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他认为教育的过程既是个人亲身获得的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的过程,而不是学习前人和别人经验过程。

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新的经验和原有的经验结合达到对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从而增加经验的意义,增加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一切教育存在于这种经验之中”。

也就是说,杜威把目的(即结果)和过程视为一件事,是与“潜能发展说”及“外铄论”不同的主张,有时把这点看作教育的当前的目的。

●这三个命题本质含义是相同的,生活的过程、生长的过程、经验的过程是同一个过程。

这三个命题是杜威教育理论的总纲领,共同构成杜威的教育本质观。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现实意义●第一,解决三个教育重要问题,即教育与社会脱离、教育与儿童脱离、理论与实践脱离。

要求加强教育、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校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的变迁,而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优化;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理论在实践中指导实践并使自身受到检验和发展。

至今仍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第二,他的教育本质论所反映的教育要克服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要培养一种新型的人,以适应世界的变化,要求将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结合起来,要求克服教学论中知识与行为、知识与道德、理智与情感、感性与理性等方面的对立,对当今教育改革也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三,他的教育本质论体现其改良主义唯心史观,他对教育期望值过高,企图通过教育、通过改变每个人的心智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这有一定局限性。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1. 引言1.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教育家,他对道德教育的思想影响深远。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应该是教育中的独立部分。

杜威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行为的人。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道德规范,更应该是贯穿于学生行为、思维和态度中的。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通过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比如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强调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2. 正文2.1 杜威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杜威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体现在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中。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杜威强调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而不仅仅是在某些特定场合进行。

他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不仅是关乎个体自身的品质提升,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主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反思道德规范,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潜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2 杜威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1.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负责任的道德思维和行为,而不是简单地灌输规则和条例。

2. 杜威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涉及到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3. 杜威提倡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判断力,强调将道德原则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1. 引言1.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背景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环境。

当时,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劳工问题和社会不公平现象逐渐浮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杜威开始关注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具备面对现代社会挑战的能力和勇气。

杜威深刻地意识到,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社会将无法实现和谐与进步。

杜威在探讨道德教育思想时,主张将道德观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培养人的道德感知和价值判断能力。

他提倡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强调道德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价值观,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身心灵的过程,而非简单的规范化和束缚。

通过对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杜威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1.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通过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观,从而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鼓励学生去思考和探索道德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接受规则和约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也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实践和体验道德价值观。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道德原则并付诸行动。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全面的道德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促进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公民。

这一理念对于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本文将探讨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当前教育实践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教育目的论,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公民。

杜威认为,教育目的应由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经验来确定,而非简单地追求知识传授或技能掌握。

这一观点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教育目的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教育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杜威强调教育与实践的,认为教育应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准备,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使得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然而,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他过于强调学生的主观体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被淡化。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在实践中难以操作,由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多样化的,如何将其转化为教育目的需要深入探讨。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忽视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这可能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我们可以基于杜威教育目的论的分析,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应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中。

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教师应引导学生社会现实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优化评价机制,以综合能力评价为主线,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纳入评价范畴,以便更全面地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能力和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然而,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我们需要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加强实践教学、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的以及优化评价机制等措施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杜威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3篇)

杜威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3篇)

第1篇摘要: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杜威的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其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旨在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本位、生活本位和经验本位,主张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教学论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1. 儿童本位: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差异,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2. 生活本位:杜威强调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使教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3. 经验本位:杜威认为,教育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4. 教学过程:杜威主张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三、杜威教育思想对教学论实践的启示1.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杜威认为,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注重实践与体验杜威主张教学应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通过活动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

例如,开展实验、参观、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强调教学过程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心得体会(3篇)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道德教育领域,杜威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情境性。

本文将从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我国教育现状,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概述1. 道德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2. 道德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他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培养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3. 道德教育的方法杜威强调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实践性的,主张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使个体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实践道德。

三、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 重视道德教育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应重视道德教育,将其纳入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 注重个体发展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发展。

关注个体在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方面的需求,使个体在道德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

3. 强化实践性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使个体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实践道德。

这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强化实践性,让个体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

4. 关注道德情感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情感。

这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激发其道德情感,使其在道德教育中产生共鸣。

四、结语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深入挖掘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推动道德教育改革,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爱德华·杜威(Edward L. Thorndike)是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努力把实用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研究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以强调学习者自身实践发展、实用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
体的自我实践发展,以实践为导向,以实用性及其有益于实际应
用为思想内核,以培养成人社会中技能、实践能力为理念。

其原则为:
实用主义教育要追求应用纯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切的实践和了解;要求学习者激发自我实践发展的
潜力,在实践中进行实践,进行思维训练,增强思考能力与分析
能力,使学生根据不同情形、不同任务调整教学方式,自主实现
自我实践发展。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是在紧跟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把学习的重点放到技能训练、多元文化环境的融合与适应、增强情技能、鼓励创新等方面,鼓励学生发掘潜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非单纯的知识模式学习。

例如,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实用技能,例如口语、读写、演练等;采用多学科、多层次,形成跨学科学习形式,融合实用技能,多角度发掘学生的潜能,为其学习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灵活配置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实践内容,激发学习活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注重对学习者的能力发展
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培养其实践能力,注重学习者的生活实践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施展才能的能力,注重个体的实际应用实践,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的推动现代教育发展。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豪瑟•杜威(1859-1952)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

他曾撰写有《杜威教育指南》、《孩子与社会》等著作,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豪瑟•杜威认为,“教育即道德,道德也是教育”,因此,个体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将会影响到学习者的进步。

他把道德教育看作是劝导学生学习社会道德和人文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有多元素构成的基础,以及达成个人人格价值的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他认为,学习者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实践能力和道德态度同样重要,而这些都是道德教育的关键要素。

豪瑟•杜威从学生的社会角色出发,认为向学生传授良好的道德理念是有必要的,并主张早期的道德教育应以有意义的社会行为作为核心。

他首先把对学生思想道德责任归于家长。

在他看来,良好的道德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理念,而且还要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实践中。

因此,他仍然主张以教师和学生的双赢利欲念与行为为基础的合作式教学。

豪瑟•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也起着促进作用,他提倡全面和全身心的教育,注重个体和社会关系维持和发展,把道德教育看作是劝导学生学习社会道德和人文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多元素构成的基础,以及达成个人人格价值的最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同时,他从不遗余力地传播以及提倡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对各类教育方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期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观念。

豪瑟•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他提出,将道德看做一种具有社会行为和责任意义的生活态度和习惯,让学生掌握社会规范,从而取得实际的发展和教育目标,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健康的基础。

这既丰富了传统的道德教育,又拓宽了人类道德教育的范围,使人们从审美的相对观念中找到独立的主观价值。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下一代的学生提供了提升自身的良好行为价值的理念,因此也被视为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家之一。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杜威教育心得篇1杜威教育心得在深入了解杜威的教育理论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

*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天性,让个体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长。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我尝试将课堂变成一个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地方,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习,而不是被强迫接受知识。

2.经验是教育的基础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之上。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从个人经验出发,逐渐积累知识。

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经验获取知识,例如,通过实验、户外考察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个体验都是教育的机会。

我尽力让我的教育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4.教育是不断改进的过程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

我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基础杜威认为,民主社会需要一种开放、宽容的教育。

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思考过程。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总结,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教育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则融入教育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杜威教育心得篇2杜威教育心得:1.儿童有充分的机会去尝试和发现。

2.儿童必须自己思考。

3.儿童在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4.儿童在每一行动中都学到了什么。

5.儿童所获得的行动及思考与成人不同。

6.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新。

7.教育就是生活。

8.教育就是生长。

9.教育是一种继续不断的改造或继续不断的生长。

以上是杜威教育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杜威教育心得篇3杜威教育心得:体验、探究与学校实践在我接触杜威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内涵的丰富与深邃。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

杜威教育思想及启发JohnDewey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他对于近代美国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

他1916年出版的著作“社会学与教育”推崇“实践、实践、实践”的教育原则,被誉为“社会思想家”,为美国教育史上有名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实践主义”,给20世纪的美国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杜威教育思想的基本思想是:把学校转变为一个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过程的机构,学生可以从学习中得到成长,而不只是死记硬背。

为此,他提出“实践”原则:学生在学习中要运用自己的思考,运用观察和实验,在学习中体验、实践,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杜威教育思想把学习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学生能够尊重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思想,从而得到新的知识。

杜威的“实践主义”在当今世界依然适用: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形象。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技能积累,丰富学生的经验,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

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中体会到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早日融入社会应用知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文化担当。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于美国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在改革当代教育方面也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些思想源于人的本性,强调以“体验”取代“记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实践教育,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提倡实践社会服务,以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社会、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早早融入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文化担当。

杜威的实践主义思想,无论在教育方面,还是在社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影响,成为当代社会教育改革的精神支柱,值得我们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校即社会”
杜威主张,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他说“只有当学校本身是一种
价值》在该文中指出:杜威认为,学校的“课 程计划必须考虑到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需 要”,教材上“迫切的问题是要在儿童当前的 直接经验中寻找一些东西”。传统的教育采用 的分科教学不符合儿童的经验,应该要加强学 科间的联系,甚至打破学科界限。因此在课程 开发和设计问题上应要考虑儿童的主体性;其 次,课程内容的范围应反映儿童的“生活世 界”;最后,课程目标应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 的需要,并构建出可能的生活。
论解读--杜威实用主义生存论学习与教育思想探
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5(04).]
3.姜俊和发表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在该文中指出:杜威主张的是教育即生长,生长的目的
是更多的生长;教育过程以外无目的,教育目的寓于教育过程、教育活动之中。在民主制度下,由于不 同的个体拥有各自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才能训练每个人养成有秩序地促进社会变迁的反省习惯。因此, 我们对教育目的应该从现实与未来两方面进行认识;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青少年心理的适应性和社 会需求的适应性’教育目的不应仅仅保存与传递现有的社会理想、价值观、或再现过去的社会状态,还 必须具有对流行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评析和批判的只能。[ 姜俊和.杜威的教育目的论及其启示.[J],外国 教育研究.2005(2).]
7.刘晓东发表的《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在该文中指出: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并不是以儿童概念
消蚀成人概念,以儿童的世界消解和代替成人的世界,而是是成人中心论的一次致命的剿灭,杜威的儿 童中心论是提醒成人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存在,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成人和儿童保持其各自 有特点的平等关系。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并不是不要教师,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 充分地认识儿童的世界和儿童的生活,充分地了解社会的需要和目的,充分地认识人类的文化财富,尤 其是充分地认识这几种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联系和辩证关系,才真正有可能实施教育。[ 刘晓东.为 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J],学前教育研威实用主义生存论学习与教育思想探析》 中指出:“把重心从教师、教材转移到学生。教师 是辅导者和观察者,教师的作用必须从一个指挥者 变成一个观察者和帮手。由于教师注意到每个学生 而着眼于允许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展思维能力。因 此,儿童便成为了学习上的主导者。可见,“从做 中学”就是生命的积极地开展,就是积极主动地生 长,发展成为“做与创造的人”。“从做中学”, 就是从做中学做,从生存中学会生存,它是生命的 积极主动的存在方式,是生命所以为生命的基本存 在样态。[ 崔国富.朱美英“从做中学”与教育生存
三、实用主义思想的简要概述
教育本质观
教育目的论
(一)“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多
(二)“学校即社会”
的生长和更好的教育,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而生长和生活都是无止
境的,无终极的,也是
没有最后目的的,因此
教育是没有目的的
教学论 (一)“从做中学” (二)“课程与教材” (三)“儿童与教师”
1894年,杜威离开密歇根,任芝加哥大学哲学教
授,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他和同事的论文集 《逻辑学理论研究》1903年发表,宣告一个新的 哲学学派---芝加哥学派的诞生。詹姆斯热情的为 这本书欢呼。
1896年他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使他的教
育理论和实践得到检验,吸引了国内外广泛的注 意。
1904年,由于对大学的教育计划管理和财务各方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及启示
姓名:申微璇
学号:2015010519
专业:学科教学英语
01
杜威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02
文献综述
03
教育本质观
04
教学论
05
启示
CONTENTS
目 录
一、杜威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
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 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882年杜威进入霍布金斯大学攻读哲学。
1884年,杜威获得霍布金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秋,受聘为密歇根大学哲学和心理学讲师。除 1888~1889年曾在明尼苏达大学任哲学教授以外, 杜威在密歇根工作了十年。在此期间,他主要致力 于黑格尔和英国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的研究,对霍尔 与詹姆斯在美国提出的新实验生理学进行了深入研 究。
杜威一生写了大量的哲学、教育学及心理
学著作。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教育作品是: 《学校与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 (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经验与教育》(1938)等等。
二、文献综述
1.崔国富和朱美英于《“从做中学”与教育的生存 2.娄立志、韩登亮发表的《杜威课程观的当代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来华讲学。
1924年他在土耳其考察教育,1926年又在
墨西哥考察教育。1928年6月,在美苏文化 协会主办下,他作为25名美国教育家组成的 非官方旅行团成员到达苏联,以考察教育的 名义推行实用主义教育。
1952年6月1日,杜威逝世于纽约,终年93
岁。
主要作品
教育本质观
(一)“教育即生活”
杜威强调的生活是现在的、儿童的生活,而不
是为固定的承认生活作准备。他曾说过“教育 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 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
含义:一是要学校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二是要 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这两个方面实际上 是要求改革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使学校生活 成为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契合点,从而合乎 社会的需要也合乎儿童的需要。
面的意见和芝加哥大学校长不一致,改任为哥伦 比亚大学哲学教授,他与一批教育史家、比较教 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一起,铸成了哥伦比亚大 学师范学院的黄金时代。
1916年杜威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这
部经典巨著标志着教育理论发展的一个新时 期的开端,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 一直到1930年退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