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二年级数学集体评课记录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简短(7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简短(7篇)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简短(7篇)听课、评课的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能够使教师通过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下是整理的一些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简短,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记录及评析简短(篇1)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举例:6_7=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
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生:6_7=427_6=42二、新授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师:一共有几个果子?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板书)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3_7=21(个)。
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么怎么写运算式呢?生:2_7=14(个)师:薯条呢?生:7_7=49(个)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生: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
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1、练一练第一题: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生:4_7=28(块)第二、三题(开火车)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3、延伸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评语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评语这是一堂充满活力、富有启发的数学课。
老师不仅生动地向学生讲解了数学知识,还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首先,老师在上课前充分准备,讲解内容清晰、有条理,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中,老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知。
例如,在讲解加法时,老师拿来水果模型,通过让学生数数,比较数量的大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加法的含义。
这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堂上,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思维导图和思维训练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减法时,老师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班级里有20个学生,有15个人穿红衣服,其他人都穿蓝衣服,请问有多少人穿蓝衣服?”学生们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计算,得出正确答案。
这样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在课堂中,老师设置了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们进行数学游戏和小组竞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讲解数轴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数轴游戏,让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了数轴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这种互动性的活动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最后,老师在课堂管理上也做得非常好。
她为学生们设置了规范的课堂纪律和行为准则,并且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
在课堂上,学生们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老师还不时地鼓励和表扬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激发他们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数学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她通过生动的讲解、思维训练、团队合作和积极的激励,唤起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5篇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听了XX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数学课是《买家电——口算整百数加减》后,我们组织了老师们进行交流互动,从老师们的交流中,感受收获很大。
一、X老师教学基本功深厚。
从本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活动组织紧凑,课件运用自如,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效果优质。
课一开始教师以猜电器价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自如地进入新课学习;课中运用百元人民币情景(课件)和计数器,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把算法和算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后的游戏又一次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乐趣。
二、X老师教学理念比较先进,教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在这节课中,我们一次次的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的展现,教师总是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引导学生一次次说出精彩。
如:在比较680+30与680+90的.大小时,当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当学生说是计算后比较的后,老师紧接着问:“还有谁没有算就知道谁大谁小?”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学生说出了“只要看30与90的大小就行了”的精彩。
再就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本节课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如:新课教学完后学生游戏时:两个数相加结果是500,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大。
学生参与积极、课堂进入高潮,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很有必要。
三、教态自然,师生关系和谐。
可以说这是一节优质的常态课,也是我们教学一线老师应该去追求的。
在整节课中,X老师亲和的态度,不时的语言激励,孩子们学得轻松,而且效果很不错,看得出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的,也是很喜欢X老师这样的老师的。
在交流中,老师们也对课堂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说出了各自的见解。
1、课堂上对后进生关注的不够,很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在回答问题。
2、算理的教学力度不够。
虽然学生会算600+900,1800-200,但是真正能说出算理的学生不多,或不会说。
二年级数学集体评课活动记录

2013年秋季二年级数学集体评课记录时间:2013.10.15地点:二年级数学办公室参加人:王校长谢辉苏慧敏张阳杨海茹王宝兰崔俊华张宝峰苏丽霞方华张利芬王琼李秀云原瑞静崔阳于丹张秀峰评课记录:苏慧敏说:李老师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中,李老师在上课伊始创设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里拿一个气球,前面3个气球上分别写着数字7、14、21,让学生观察,接着把后面4气球上数填完整的教学情境,这样的设计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识7的乘法口诀所有的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用几个几表示时都与数字7有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崔阳说:张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
于是张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
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
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杨海茹说: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上,李老师也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联结,如语文课本中的七言古诗有多少个字,《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练了多少天;科学课本中人的各个成长时期是多少岁,3个七星瓢虫背上有多少个黑点;生活中常见的钢琴上的白键有多少个,七巧板拼的图案用了多少块板等等,这些层次分明的练习,将本课学习的知识反复实践,不断强化,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对数字“7”有了很深的体验,以至于学生的交流生活中的数字“7”时,都想到了“一个星期有7天”等。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15篇)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二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15篇)二年级数学评课稿1二年级下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其最大的变化是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了一些。
在20xx年,我在自己学校也开过这节课,感觉学生听得迷迷糊糊,不能将移动的规律找到,尤其是后进生。
任老师的《找规律》,思路很清晰,整堂课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非常到位,我感觉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
1、注重学生学习的起点,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
刚开始出示彩旗复习一年级学过的简单排列,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方向,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渗透规律的无处不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2、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本节课中陈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彩旗、密码门以及聪聪请吃水果、喝茶等情境,流露出教师在充分考虑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重组教材和合适选择教学素材的意识,并能在情境中提炼出主干问题引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使所创设的情境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3、创设良好的互动的交流氛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学习习惯。
如在学生上来操作、表述时提问学生:你看懂了吗?你明白他说的意思了吗?学生表述,同桌互说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在学习方阵排列规律时,陈老师在一个学生表述规律的时候,请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过程;接着,让学生在表述规律的时候,加上自己的动作,由动作引导知识的建立;在学习线形排列规律时,陈老师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摆一摆探索出规律,让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和形成过程。
5、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学生表述规律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第()个移到最后面,其它依次向前移()格”,特别强调了“依次”,注重表述的严谨性。
6、关注练习设计的层次性。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从基本巩固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变式。
本节课,陈老师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记录评课记录:1.教师通过引入平时生活中的例子,如电视机、书桌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角的分类,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个人练等,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总评:这节课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角的分类,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建议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需要更加简明扼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1、在复环节中,引导学生回顾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为研究新知打下基础。
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活动,让学生探究平角、周角的度数,归纳出平角、周角、直角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学具简单、实用,易于操作。
2、在《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中,采用猜拼图的游戏来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想象力。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并加强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3、在《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观察儿童乐园主题图,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并通过对加数的分类和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乘法的意义和发展演变过程。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如指导学生看书、观察主题图、书写惯等。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角度会得到不同结果的思想。
4、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课堂中,我们通过班级男女生喜欢的游戏项目总数、图中玩游戏项目人数、观察药品包装等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与评课纪要

《有多少张贴画》教学反思与评课纪要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我要求同学们多操作,使他们通过动手摆一摆、数一数和算一算等丰富的课堂活动,感悟到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在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出示了完整的6的乘法口诀后,给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时间;帮助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个性化的成长。
观察乘法口诀的特点和规律,是一个知识层次的提升,这样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
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课纪要:
优点:1.教学思路清晰,环节鲜明,层层递进。
2.重视知识识记与能力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展现了独立自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善于指导,班级氛围热烈。
4.善于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学生参与度高。
5.教态亲切,展现教师风范。
建议:1.教学语言需更精练、精准。
2.减少重复,教师少讲,学生多讲。
二年级数学课听课评语

二年级数学课听课评语本次二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围绕“认识和运用1-100之间的数字”这一内容开展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这节课的详细听课评语。
首先,教师在开场阶段用音乐和课件精心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小组竞赛,通过拉拉队形式加强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整个游戏环节设计得很巧妙,既考察了学生对数字的认知,又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非常有意思。
接着,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给学生们呈现了1-100之间的数字,让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回答并进行数字的排列。
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用图片和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数字,使学生们对数字的认知更加直观清晰。
同时,教师在呈现数字的过程中,还引导学生们发现数字的规律和特点,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数学游戏环节之后,教师又通过张贴图片的形式展示了数学中与数字有关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数字街道、数字坐标,让学生们能够将数字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同时,教师还介绍了数字的读法、大小和意义,提高了学生们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尤其是在数字的比较和顺序排列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了他们对数字大小的直观感受和判断能力。
此外,教师还面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认真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释。
教师的提问不仅涵盖了数字的基本认知,还拓展了学生们对数字应用的思考。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思维和学习态度,课堂氛围活跃,教师的提问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总的来说,本节数学课堂以数字认知为主线,通过游戏、展示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们理解了1-100之间的数字。
课堂设置合理,教学设计生动有趣,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体,培养了学生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评课记录及建议及优缺点

数学评课记录及建议及优缺点
数学评课记录及建议:
优点:
1. 教师能够准确地讲解数学知识点,并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 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演示、互动等,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点。
3.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缺点:
1.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速度过快,有些学生跟不上,需要适当地减缓讲解速度。
2.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堂秩序,让课堂更加有序和有效。
建议:
1. 教师需要适当地减缓讲解速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
2. 教师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教师需要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堂秩序,让课堂更加有序和有效。
4. 教师需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 教师需要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20篇)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20篇)二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20篇)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评课稿(通用2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1一、教学风格——大气亲和在这节课中,刘老师的语言简洁流畅、干脆利落。
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上亲切自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跟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像在谈心一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更时时用亲切的语言表扬他们:我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谁谁表现真好等。
二、教学艺术——顺势而导刘老师的眼中有数学,心中更有学生,做到了尊重学生,顺势而导,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如:第一幅与第二幅为什么能很快描述出来,第二幅为什么不能呢?等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课堂中到处是这种顺势而导情境。
三、教学过程——抓住核心刘老师这节课中紧抓住核心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数学好“玩”刘老师首先从孙悟空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跟孙悟空比比火睛金晴,谁更厉害把学生带入一个有着魔术味道的学习过程。
先让学生看3组图再让学生猜一猜峁才看的3幅图是怎样的这样,一下子把孩子们引入到一种好玩的游戏情境中,激起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这样,就会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快乐。
刘老师的整节课,从材料选择上、方法上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好玩。
2、“玩好”数学把一节数学课上得有趣,这一节课成功了一半。
还要“玩”好数学,才是一节完美的数学课。
“玩”好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学学习的兴趣上,它还应该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习得数学技能,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对数学价值观的认同。
刘老师的课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
(1)关注数学知识本质,引领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内容。
刘老师在这节课中不仅仅引导学生看好玩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好玩背后知识本质。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评语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评语评语: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评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教学目标明确老师在课前明确了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教师的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既要挑战学生,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法承受。
在这节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设置了适当的目标,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所收获。
二、内容生动活泼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采用了生动活泼的讲解方式。
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学生易于理解。
同时,教师还设计了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这堂课上,教师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解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意识。
四、巩固和拓展知识教师在课堂结束前,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拓展。
通过小练习和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扩展题目,让有能力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挑战自己,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五、课堂纪律良好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严格,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安静听讲,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也在课堂上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努力进取。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可以得出这节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是一节富有活力、引人入胜的课堂。
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堂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共2篇)

小学数学评课记录(共2篇)小学数学评课稿评课过程:1、上课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目的。
2、各位领导及教师点评。
1)学生的课前准备惯良好,重点难点把握得好,学生掌握得很好。
2)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正确的计算。
课堂环境良好,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方法。
3)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贯穿整节课。
4)学生能及时发现错误,并谈论错误原因,教师能发现学生知识薄弱点,使学生吸取教训。
5)整节课关注学生,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具有亲和力,师生交流融洽。
6)与小学时相比,学生的精力集中了,跟着教师思路走了,养成了良好的研究惯,培养了严密的数学思维,解题惯好了。
7)课堂驾驭能力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课时保证了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生主体参与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保证。
三)从教学程序上看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
1、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由易到难,不断拓展。
既完成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又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方法和能力。
在记忆三角函数值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正弦值是怎样变化的,利用这个结论,给出一个问题,比较和sin17°35′的大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上课的脉络和主线清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
做到各知识点的合理编排、组合、衔接、过渡。
2、看课堂结构安排以课程目标为主线,教师采用复、引导、启发、探究等教学方法,课堂安排紧凑。
教师的特点鲜明,节奏快,语速不快,给人轻松自然的感觉,没有焦虑和压抑感。
教学过程中层次分明,语言稳重得体,不失诙谐和幽默。
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理论阐述,又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既有问题的不断抛出,又有学生的奇妙对唱,一曲和谐,给人一份享受。
总体感觉这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关注学生,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自己下步教学的出发点。
二年级组评课记录

二年级组评课记录
我们就朱媛老师的课说一点感受。
首先教师的教态亲切和蔼,语言富有童真童趣。
课堂结构清晰,气氛比较活跃。
导入新课的数字故事活泼新颖,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把10的分成写成一首凑十歌能够让学生更牢固地记住10的分成,说明老师花了时间和精力准备。
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没有问题的课本身就是一堂不成功的课。
就本堂课提一点看法。
在教学10和0-9这几个数字有什么不同之处时,说10是由1和0这两个数字组成的说法有待商榷,因为这样说会和数字的组成混淆。
虽然一年级没有学数位,但也可以介绍一下两位数。
也有老师说10由1和0并在一起写,这样说是不是更合适一些呢?另外,让学生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知识才是掌握得最牢固的。
在新授10的组成时是不是让学生自己分成任意的两组再由老师总结板书效果会不会更好一点。
带着胡校长提出的“数学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的几点总结,不断去反思、总结、提高这份我们终身要为之努力实践的事业。
以上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二年级组。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评语(2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听课评语1. 大家一致夸你头脑机灵,反应敏捷,劳动积极干劲大,上课发言大胆,这些方面的确叫老师高兴。
如果你把上课好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能做到与同学和睦相处,那你将会成为人见人爱的人。
要是这样,同学们定会为你喝彩,老师也会为你转变感到欣慰,聪明的你定会做到的!2. 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热爱班级是你的特点、优点。
看到你用心听课时发言是那么积极,老师是多么高兴。
可你有时也很让老师生气,作业不及时完成,字迹潦草,上课不专心,让老师伤心。
你知道吗?如果你改掉这些小毛病,你肯定会成为一名好学生,老师期待着这一天。
3.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确实通过你的努力,你有所进步,但你还需加把劲,继续努力,不要再懒惰,这样你的进步会更快,更大,相信不久你就会取得好成绩,老师期待着你有更大的进步。
4. 你性情敦厚,诚实可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
上课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做事比刚开学时踏实了许多,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
希望继续保持优点,不可骄傲,相信你会越来越出色。
5. 你忽闪着一双聪颖、智慧的眼睛,在全班同学和老师心目中树立了优秀小干部的形象,全部同学都默默地把你作为榜样。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你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貌,诚恳。
老师布置的事情,你能默默地记在心里,积极去做,从来不用老师操心。
老师想,如果你能主动与同学们交往,那么你将更加出色,更加完美!6. 你是个聪明又可爱的小男孩,认真学习,作业及时完成,热爱劳动,热爱集体。
如果你今后上课时不做小动作,做作业不粗心大意,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师一定能看到一个更出色的你。
7.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对待学习,有充分的自信心,思维较敏捷,做事不服输。
你又是一个好动的孩子,课上总是注意力分散。
喜欢玩耍,并不是缺点,可是,如果只贪玩不学习,是不会获得知识的。
老师赠你一句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切记:要学会管住自己。
8. 你聪明伶俐,思维敏捷,优美的文字令老师赞叹!同学们也羡慕你。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幸聆听了一节二年级的数学课,感触颇深。
这节课就像一场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让孩子们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尽情探索。
授课教师以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开启了课程,“同学们,咱们来玩个猜数字的游戏怎么样?我心里想一个 100 以内的数字,你们来猜猜看。
”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这种轻松活泼的开场方式,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为整节课营造了积极活跃的氛围。
在新授环节,教师通过展示生动的图片和实物,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数学概念。
比如在讲解加法的时候,老师拿出了两盒铅笔,一盒有 5 支,另一盒有 3 支,然后问孩子们:“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呀?”孩子们纷纷开动小脑筋,有的开始掰手指头,有的则在心里默默计算。
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最后,一个小男孩自信地站起来说:“老师,一共有 8 支,5 加 3 等于8 。
”老师笑着表扬了他,还给他发了一朵小红花。
这个小小的互动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加法的运算,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练习环节,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的题目,有填空、选择、判断,还有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题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练习中找到自己的提升空间。
而且,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
我注意到一个小组的孩子们,为了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
一个小女孩说:“应该这样做,先算……”另一个小男孩却反驳道:“不对不对,应该先算……”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看着他们那认真的模样,我不禁为他们的团队精神点赞。
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是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讲解图形的时候,老师通过播放动画,让孩子们看到了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的变化过程,让原本抽象的图形变得生动有趣。
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当一个孩子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引导他:“别着急,再想一想,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记录

小学数学教学评课记录一、《四边形》点评:1.利用录像引起学生的注意。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屏幕上随机出现各种图形,这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从而引出新课的主题(四边形)。
2.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并以小礼物奖励的形式去表扬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以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容易接受知识4.教师循循善诱,使学生跟着一起动脑、动手,且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气氛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思维,并且让学生去总结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关注。
总评:这节课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知识点。
通过多种游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并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板书简洁而明了,突出四边形的特征,二、《周长》的评课记录1、兴趣贯穿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
从导入中让学生观察镶了金边的相框、引导学生指出如何给月亮、树叶等图片镶金边,到探究新知中指导小组学习、独立学习、汇报研究方法,以学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环节,教师始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自行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周长的意义,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在概念形成中,学生思维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教师重学法指导。
探究知识过程中,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独立操作,都经历了测量、填写报告单、归纳汇报等环节,教师加强对各环节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将数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精选11篇)评课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精选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1曹老师“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一课中引导学生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注重算理阐述:在得出15÷3=5(人)15÷5=3(组)曹老师问: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在学生不断的说理过程中,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理解的更明确了。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在例题教学时,曹老师提出:又来了3个小朋友,那每组应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如果又来了一人,这时还能平均分成三组吗?为什么?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的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联系设计灵活巧妙:在练习中曹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小白兔种了18棵白菜,12棵萝卜。
要把白菜装在3个筐里,平均每筐装几棵?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小猴和它的3个同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让学生选择一些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体现了练习的巧妙性。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篇2《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程老师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呈现出来,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整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小组活动内容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自主设计操作,层层深入,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活用素材,激发推理兴趣程老师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玩中学,在玩中思。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我有幸赴实验小学听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韩老师五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韩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韩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
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
我经常外出听课,而韩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
韩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气氛,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
三、道法自然
联想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没有备好课
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韩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
2、不懂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韩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
3、教学效果不好
韩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收益颇多,既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方法。
我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这么多,唯恐时间不允许,造成了包办的情况,致使课堂效果不好,今后我应努力研究的教学方法,熟悉了解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自然高效迈进。
二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听评课记录

二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听评课记录二年级数学杨通富老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听、评课稿《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对数据的统计过程要有所体验,要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对于楊通富老师的这堂课,我觉正向我们所追求的“双赢课堂”迈进!真正体现了“双赢”的主旨: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开心、愉悦。
具体来说,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
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2、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杨老师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通过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这种需要很自然地转化为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其次,杨老师又试着在教学的安排上做了一点尝试。
具体细节:在填统计表的教学过程中,杨老师让学生报数并填写。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具体更直接的看到图表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独自完成学习活动。
3、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本节课的教学中,杨老师首先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
其次,让学生参与统计的全过程,在自己的体验过程中了解填写统计表的格式,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猜测推理的能力。
4、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组织学生参与统计活动时,杨老师精心创设情境,鼓励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做出分析,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秋季二年级数学集体评课记录
时间:2013.10.15
地点:二年级数学办公室
参加人:王校长谢辉苏慧敏张阳杨海茹
王宝兰崔俊华张宝峰苏丽霞方华
张利芬王琼李秀云原瑞静崔阳
于丹张秀峰
评课记录:
苏慧敏说:李老师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中,李老师在上课伊始创设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每个小矮人手里拿一个气球,前面3个气球上分别写着数字7、14、21,让学生观察,接着把后面4气球上数填完整的教学情境,这样的设计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知识7的乘法口诀所有的得数,分散了后面的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用几个几表示时都与数字7有关系,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崔阳说:张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
于是张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
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
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杨海茹说:在课堂练习的选择上,李老师也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与其它学科的联结,如语文课本中的七言古诗有多少个字,《西游记》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练了多少天;科学课本中人的各个成长时期是多少岁,3个七星瓢虫背上有多少个黑点;生活中常见的钢琴上的白键有多少个,七巧板拼的图案用了多少块板等等,这些层次分明的练习,将本课学习的知识反复实践,不断强化,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对数字“7”有了很深的体验,以至于学生的交流生活中的数字“7”时,都想到了“一个星期有7天”等。
王琼说:学生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就教材而言,简单地处理成找规律,编口诀,背口诀的机械记忆的模式
显得很枯燥,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李老师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许多生活中与7有关的话题,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整节课,创建了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真正体验到了学习是快乐的。
张宝峰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并不容易。
于老师她按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在教学中她设计了“找一找、认一认、折一折、做一做、上黑板指一指、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悟其中的道理,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于老师除了用教具演示活动角外,还用课件活灵活现的进行了演
示,学生边想、边看、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
通过让角变大、变小的操作、演示让学生有了角有大有小的初步感知。
王校长总结:在课堂上,几位老师始终努力创造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愉快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同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