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王楼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结题报告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三篇)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在过去的几年里,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逐渐增加,各个相关部门和组织也纷纷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24年,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意识到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过去,社会上往往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了很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困扰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但是,2024年,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升,各个相关部门和组织都加大了力度来关注和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变化源于我们意识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不加以解决,可能会为他们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
其次,我们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024年,各个相关部门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通过开展心理辅导、组织心理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服务。
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开展了大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引导。
此外,我们也突破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难题。
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其中一个难题是留守儿童与家庭之间的沟通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无法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沟通,这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来维持家庭间的联系,定期组织亲子活动等。
通过这些措施,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最后,我们也意识到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持续的关注。
因此,我们在2024年制定了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推行。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在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我们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培养:我们通过与孩子和家长的交流,向他们传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解释了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并强调我们的工作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2. 心理辅导:我们与留守儿童进行个别和小组心理辅导,在安全和信任的氛围中,帮助他们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我们提供了技巧和策略,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并树立积极的心态。
3. 社交技能培养:我们帮助留守儿童提升社交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情境的方式,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解决冲突。
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4. 家庭支持和参与:我们鼓励家长参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家庭辅导和支持。
我们与家长开展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方法,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积极的家庭环境。
5. 社区合作:我们与相关的社区机构和学校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组织了相关的活动,提供资源和支持,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实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看到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有所改善,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并且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
家长对我们的工作也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然而,我们也发现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资源匮乏、家长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寻找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总结
背景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长期独自生活在家中的
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这些儿童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进项目。
目标
本次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提升留守儿童的
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改进措施
为实现项目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1. 建立支持网络:为留守儿童设立心理,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和辅导,让他们能够得到情感上的陪伴和安慰。
2.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向留守儿
童传授解决问题和应对挫折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3. 增加社交活动:组织留守儿童间的交流活动,促进他们之间
的友谊和情感支持,减少孤独感和自卑感。
4. 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与学校合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
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支持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资源。
效果评估
针对以上改进措施,我们进行了效果评估。
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在项目实施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
他
们的自尊心增强,抑郁和焦虑症状减少,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
结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进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我
们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留守儿童的需求。
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能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有
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 张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学杂志》,2020年,30(2),120-135。
农村小学留守学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书)
农村小学留守学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
题报告书)
研究背景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有许多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被迫留守在学校或家中。
这些留守学童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并且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开展对农村小学留守学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农村小学留守学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通过发放问卷给农村小学留守学童以及相关参与者,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教育需求和期望。
研究结果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农村小学留守学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感、焦虑和自卑情绪。
同时,他们缺乏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和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结论
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农村小学留守学童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
-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学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包括提供情感支持、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等。
建议和推荐
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推荐:
-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 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 [引用1]
- [引用2]
以上是《农村小学留守学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书)》的文档内容。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2篇)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导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
这就使得许多孩子需要在家中独自生活,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扰和挑战,在教育上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围绕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展开,探讨该领域的总结和展望。
【正文】一、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2024年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成果与进展- 制定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要求。
- 建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团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 开展了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讲座、心理剧等。
- 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果。
2. 面临问题和挑战- 教育资源不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复杂多样,需要更多专业人员进行精细化辅导。
- 缺乏有效的评估和跟踪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不足,给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二、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展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2024年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努力。
1. 加强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基金,用于开展教育活动和培养专业人才。
2. 健全评估和跟踪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评估和跟踪机制,定期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综合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3. 提供专业化服务培养更多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建立更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
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4. 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提供必要的儿童教育和照顾指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或其他原因无法与他们常常在一起生活的儿童。
他们常常在亲人的照料下成长,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
在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应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留守儿童常常会产生情感上的孤独感、自卑感以及不安全感等。
他们常常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爱,但同时又可能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的进行教育工作。
第二,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与留守儿童接触时,教育者要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可以通过与他们进行游戏,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与他们一起制定目标等方式来增进互信和交流。
同时,教育者需要保证自己的言行一致,并以身作则,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的情绪。
第四,加强家庭和教育机构的合作。
留守儿童的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因此,加强家庭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与学校合作,建立留守儿童关怀小组,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
最后,要注重长期的跟踪和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活动,更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留守儿童需要持续的关怀和支持。
因此,教育者应该定期跟踪和评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介入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家庭和学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才能有效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三篇)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范文【导言】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无法照顾儿童,导致儿童长期留在农村老家的一种现象。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2024年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本文旨在对这些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背景和目标】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匮乏,他们面临种种困境,比如情绪不稳定、自卑感强、人际关系问题等。
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制定了以下目标:1. 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支持和投入;2. 培养留守儿童积极阳光的心态;3. 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4. 提高留守儿童的适应能力和拓展发展空间;5. 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沟通。
【二、实施过程】在2024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小组等。
1. 心理健康课程: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
课程内容涵盖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方面。
我们通过趣味性、互动性的教学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心理咨询:我们聘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咨询师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孩子们解决心理问题,教导他们有效的应对策略,并倾听他们的内心痛苦。
这些咨询活动不仅让留守儿童得到了心理疏导,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关爱和支持。
3. 心理支持小组:我们组织了一些心理支持小组,让留守儿童有机会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这些小组活动旨在帮助孩子们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们通过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度过了更多的快乐时光。
4. 父母情感沟通:为了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我们组织了一些亲子活动。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学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学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学总结是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总结和总结。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等原因而被迫与父母分离,寄宿在乡村留守,由亲属或社区照管的儿童。
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分离、亲情缺失、心理空虚等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帮助留守儿童适应分离环境,培养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1. 加强情感交流:给予留守儿童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班级和校园活动,增加亲子互动,提升家庭关系。
2. 提供积极教育环境: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培养适应能力: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4. 加强社会支持:鼓励社区、亲属和志愿者等提供关心和帮助,增加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5. 导师制:建立留守儿童与志愿者导师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倾听留守儿童的内心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留守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同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学也需要与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的合作,形成全方位的支持网络。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社会的重要问题。
留守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孤独、恐惧、焦虑、自卑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对其健康成长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总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情感交流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情感上常常感到孤独、无助。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注重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要通关各种形式的桥梁,开展心理疏导、陪伴服务。
例如,在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在课间或校外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留守儿童的交流机会,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
二、突破学习障碍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家庭环境的缺失,他们的学习成绩往往不如常年跟家人在一起的同龄人。
学习成绩的下降常常给他们带来挫败感和无助感。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建立起他们对自我学习能力的信心。
在学习上,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激励,慢慢发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成绩,逐步摆脱自卑心理。
三、强调宝贵性格在教育中,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社交中,我们都需要教育他们要承认自己的优点,能够多方面发掘自己的隐藏特质和潜力,赢得自信和勇气。
同时,鼓励留守儿童勇敢迎接挑战,学会处理复杂矛盾和看待问题的多元角度,从而成长为可靠的领袖,为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铺垫。
四、营造积极乐观的环境环境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
我们可以倡导乐观的态度,帮助留守儿童从积极的方面看待问题,只要是一个正面事件,就应该引导他们多想一些好的方面。
同样,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也能逐渐适应这种积极的思维习惯。
总之,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个别差异,从而做好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本2024年,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这一年里,我们着眼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工作,努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工作总结1.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在2024年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认识到专业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
我们增加了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人员的配备,并组织了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了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心理互动游戏、主题班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向留守儿童传授了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并培养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3.建立关爱网络为了更好地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我们建立了一套关爱网络。
这个网络涵盖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帮助和关爱。
在网络中,我们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和教师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4.培养领导力和创造力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培养领导力和创造力的活动。
例如,我们组织了学生干部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培养领导能力;我们还开设了美术、音乐、写作等课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生活情趣。
二、工作成果1.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率提高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留守儿童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提高,他们对于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会了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
2.心理咨询服务的覆盖面扩大在建立关爱网络的过程中,我们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和教师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为他们提供了心理咨询服务。
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意识到了心理健康对于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主动来寻求支持和帮助。
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在培养领导力和创造力的活动中,我们看到了留守儿童的积极变化。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帮助留守儿童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下,改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是我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小结:1. 了解留守儿童的特点: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通常会面临孤独、焦虑和自尊心低下等心理问题。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和理解他们的需要。
2. 提供情感支持:留守儿童常常缺乏亲子关系和家庭温暖,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提供他们情感的支持。
我们可以通过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给予他们爱、关心和安全感,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支持系统。
3.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留守儿童常常在学校和社区环境中遇到困难,我们可以与学校和社区合作,为他们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支持网络。
这包括与老师、同学和社区组织合作,提供咨询和支持资源,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并融入社会。
4.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他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健康培训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提供在线资源等方式来向他们传授自我管理和情绪调节等技巧。
5. 建立个案管理和跟踪系统: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建议建立一个个案管理和跟踪系统。
通过定期与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庭进行沟通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
6. 多方合作:为了提供更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建议与各方合作,包括学校、社区组织、家庭和相关专业人员等。
通过共同努力,可以综合利用各方的资源和技术,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总结起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的特点、提供情感支持、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个案管理和跟踪系统、以及多方合作。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 峻的社会问题 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多方 合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研究结论
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研究留 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长期影 响和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分析 、质性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 分析和解读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存在焦虑、抑 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影响因素:家庭关系、教育环境、社会 支持等因素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重 要影响
研究结果
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心理咨询、建 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家庭教 育等都是有效的干预措施
留守儿童心理 健康课题研究
工作总结
目录 研究背景 数据收集与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结论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问题提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留 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留守儿 童心理健康问题,为改善其心理状 况提供依据
数据收集与分 析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来源: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 重要文件收集等方式收集数据 样本特征:调查对象为留守儿童的家庭 、学校和社区相关人员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2篇)
2024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依然存在。
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或监护人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短期或长期与父母分离,长时间由祖父母、亲戚或其他人代为照顾的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在____年,我所在的机构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其总结如下。
二、背景与目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主要目标是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尊心,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在____年,我机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背景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普遍存在,目标是通过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服务,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工作内容与方法1. 教育活动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游戏活动等。
讲座主要向留守儿童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和困难。
游戏活动则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2. 心理咨询服务为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建立了心理咨询服务机制,为他们提供咨询和辅导服务。
我们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和小组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扰、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等。
此外,我们还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专业服务,对一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留守儿童进行更深入的干预。
3. 家校合作为了更好地实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与学校和家长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学校通过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和内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
家长则通过家访和家庭教育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好的家庭支持。
四、工作成果与效果通过____年的努力,我机构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与效果。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社会上一个热门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社会各个领域也开始纷纷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但是都没有取得显著成果。
目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一个被众多因素交叉影响的关键所在,要想在这个领域取得相应的成果,就必须深入留守儿童的内心,找准他们的心结所在,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将他们逐渐带入正常的轨道上来。
自2018年9月课题立项以来,主持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认真阅读专业书籍,首先以自己班级留守儿童为实践研究对象,再对年级组和整个幼儿园的留守儿童进行辐射,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准备—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得出了一些结论,现在课题进入结题阶段,将所完成的研究工作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园位于农村地区,已成为留守儿童的聚集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园教师面临的复杂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还在壮大。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幼儿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并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研究原则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留守儿童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构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体系。
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儿童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⒉新世纪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合格的人才需要具备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才。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身心发育,学习压力的增大,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⒊学生心理现实呼唤心理健康教育调查表明,在我校留守学生中,大约有1/5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等。
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亦是学校教育刻不容缓的职责。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时期,对亲情依赖、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还存在成长的烦恼。
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父母的陪伴,留守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变化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寂寞无聊心理、逆反心理、仇视父母心理。
因为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等。
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监护缺位,留守儿童存在心里失衡现象。
学校实行“三个优先”,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层次,努力让留守学生留守不流泪。
(一)、学校实行“三个优先”,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层次学习上优先辅导:一系列心理问题的干扰,严重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学习上进心。
在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制定帮扶计划,教导处对留守学生的学业情况定期抽查,还成立学习互助组,由一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带一名留守学生,生教生,生带生,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团队的传帮带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一、初步成效一年来,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关爱行动以以“共享阳光、共建和谐”为目标,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
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2、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初步建成了留守儿童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4、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5、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准备用一段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一)工作内容:1、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主要内容:2、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分阶段内容:按照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留守儿童成长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从学会研究、学会生活、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小学一年级的留守儿童:能适应新的研究和生活环境,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克服孤僻、胆怯心理。
——小学二年级的留守儿童:感受在集体中共同研究和糊口的乐趣,在与同学交往中学会友善相待,互相谦让,克服粗心、马虎不良惯,乐于研究,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小学三年级的留守儿童:萌发集体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自觉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学会挑战困难,品尝战胜困难和挫折后的喜悦,研究和做事时学会动脑、认真、仔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虞城县李老家乡任王楼小学课题组二0一三年十二月四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虞城县李老家乡任王楼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虞城,地处河南省东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辛而贫穷、自足而落后,自从90年代初期这里一小部分农民先行去了沿海的广东、深圳等地打工以后,他们在外面尝到了甜头,回来后确实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这里的人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个个看到了新的希望,便纷纷放下了手中的锄头、镰刀,也撇下了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一窝蜂地涌向了沿海的发达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每一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农民人数达到80%之多,留下的也都是些年老体衰、年幼在读的老人和小孩。
留下这些在读的小孩,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我校现有在校学生419名,其中留守儿童146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4.8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4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7.51%,残疾学生2人,孤儿2人,单亲家庭子女12人。
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半文盲,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每天只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至于思想文化教育则相应地交给了学校老师。
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曾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了孩子她不带,跟着爷爷奶奶吃咸菜,根本没有父母爱,爷爷奶奶说得好,成绩不好我不怪,千万不要去学坏……”所以“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经常有抵触情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对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成绩普通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以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总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过失,说谎,攻击和破坏行为等方面更加突出一些。
这些问题在部分“留守儿童”身上还表现得相当严重,如果不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势必造成儿童的发展不良,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这些心理疾患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我们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平等,而儿童的可塑性为这一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留守学生”是指父母为了生计双双进入城市打工,把孩子寄在亲朋好友家里或交给年迈的长辈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势群体。
“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这是针对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比如我校地处城北山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亟待解决的实际,调查我乡及周边乡镇的“留守孩子”教育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山区小学开展“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策略,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4、对策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记录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及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不断总结,为今后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其个人情况,尤其是心理现状。
2、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真情关爱,活动上优先安排,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4、设立亲情热线,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5、优化“家长学校”管理,定期对留守学生监护人进行培训与指导。
六、研究过程、方法及结果(一)基本过程和方法1、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了解现状,建立档案。
2、子课题到人,教师人人行动,留守学生个个落实。
3、针对问题,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研究对策。
4、及时小结,认真总结,汇编课题研究论文、案例、及教学活动设计。
(二)调查结果:1、调查任王楼小学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我校12个教学班,共有在校生419人,其中留守儿童146人,留守儿童占的比例为34.84%。
留守儿童中男生人数为79人,女生为67人,研究对象留守情况调查统计如下:父母一方在家有102人;父母双方都不在家有44人。
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人数居多。
其中与爷(姥爷)奶(姥姥)生活的留守儿童占多数,占该类的65%。
父母有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人数较少。
其中留母亲在家看护的占多数,占该类的75%。
留父亲在家看护的较少,可以看出,父母单方在外地务工的家庭中,多以孩子的父亲为主。
从留守儿童的性别统计中,我们发现,父母一方在家的留守儿童,男同学居多;父母双方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女同学居多;反应出父母在外地务工的心里:“把女孩子留给间接监护人照看父母比较放心”。
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
(1)调查任王楼小学留守儿童各年级的分布情况。
一年级18人;二年级26人;三年级22人;四年级27人;五年级25人;六年级28人。
七、课题研究结论父母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多方位的,也是持久的。
留守儿童面临诸多生活挑战。
人们比较多的关注到留守儿童在行为约束、学习辅导等方面的缺乏,认为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我们的调查来看,这些问题当然都存在。
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正处在成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还面临一些更具基础性的心理问题。
(一)留守学生表现突出的心理问题1、缺少父母关爱养成孤僻性格,自卑、自闭。
留守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向、缺乏与同伴和监护人积极的交流和互动、缺乏自信。
一些不懂事的孩子容易欺负一些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
使得他们认为可怜无助,低人一等,不愿与人交往。
许多学生养成孤僻的性格。
他们在行为上,常常表现出办事独来独往,与别人格格不入,很难与身边的人交往,人际关系极差,即便与教师交往也显得拘紧,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甚至抱怀疑的态度;很少和朋友、同学一起玩耍、游戏。
甚至连回到家里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2、祖辈无端溺爱产生自私心理。
大部分留守学生都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祖辈们无端溺爱,使一部分留守学生产生狭隘的自私心理。
他们眼界狭小,心胸狭窄、注重自身利益,对个人得失,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得失都会斤斤计较,甚至耿耿于怀。
具有这种不良心理的学生在言行上往往表现为凡事心我为中心,人人为我可以,我为人人则不能。
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
轻者唇枪舌剑,重者拳脚相加。
只要不顺心,就乱发无名之火。
老师说他一句,他至少要强辩两到三句。
3、懒散,茫然,厌学。
因为他们缺少了家庭温暖这一环,心灵在感受亲情上已受到创伤,不求上进,混日子。
从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来看,大部分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其中只有5%的成绩优秀和28%的中等偏上,中等或偏下的占67%!问卷中有高达48%的留守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有厌学、逃学、逃课的行为。
有51%的认为“读书没有意思”。
可见,厌学心理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较为普遍。
他们往往表现出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在教室内,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有甚者影响其他人学习。
有些胆大的还直接和老师作对,扰乱课堂纪律。
4、形成逆反心理滋长敌对思想,没有安全感。
逆反心理在当今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但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
一方面,留守学生由于缺少父母的的关爱体验,总是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
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因而经常把自己放在老师的对立面上,反其道而行之。
另一方面,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是造成他们逆反心理严重的重要因素。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与其他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学生一样,也有许多成长需要,诸如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等。
但由于家庭教育缺失,他们这些需要的实现与其他学生相比,常常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进而使他们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
当他们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时,他们就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逆反。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自然与父母的关系相对疏远,进而导致家庭关系失调。
长期生活在这种已经淡化了的亲子关系中,他们往往对人很冷淡,缺乏安全感。
如果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比如:人们都认为他们缺乏家教、从而受到一些孩子的歧视、教师的冷落等,这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长时间淤积于心,就会使他们表现出易冲动、行为粗暴、爱挑衅、敌对、具有强烈的攻击性等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率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5、监护主体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
父母外出打工后,90%左右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是留守孩子监护的主体。
这个群体的监护人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没有文化或教育水平低以及身体素质差的问题。
由于他们中大多数人自身的教育水平所限和思想观念落后,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
首先是来自监护人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
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这个监护群体大多数人是半文盲,没有接受很多教育,他认识不到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一些老人不但对有些留守儿童不认真学习的行为不进行监督,而且为一些留守儿童迟到、旷课甚至是辍学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
其次是来自监护人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
我们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大多数文知识水平有限,上过初中的人只有几个。
由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所限,根本无法也不可能给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任何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在对留守儿童(抽样50名)的问卷调查中,在留守儿童的课外学习辅导一项中,没有任何课外学习辅导的比率占76%,有条件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仅占12%。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求助老师的比率占44%;求助同学的占28%;求助亲属的占2%;只能靠自己解决的占26%。
在留守儿童个人期望的调查中,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和辅导的占86%;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的占82%。
可见,孩子们这些小小的期望都得不到满足,家庭辅导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有些家长说:“把孩子留给老人带是迫不得已的事情,他们只能给孩子做做饭和洗洗衣服,根本不可能帮助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