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几点:
1.认识的本质和来源,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
2.认识发展过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与区别。
3.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认识发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发展过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认识的本质,理解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把握。
2.掌握认识的发展阶段,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
6.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如研究性学习、论文撰写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7.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评价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掌握,还包括学生的思考、讨论、实践等环节。
8.教学反馈: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困惑,及时解答,确保教学效果。
3.学会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了解认识的发展受何种因素制约。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认识问题进行剖析,提高认识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本章节的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认识的发展过程,提高认识水平。
2.论述题:分析认识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它们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请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论述。
3.案例分析:请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以及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具体表现。
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后反思武钢三中陈辉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四《生活和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在学习本框题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唯物论当中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铺垫作用。
从地位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旧哲学的根本特点。
所以学好该框题为后面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
因而我们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理解并掌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过程方法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让知识服务于实践。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这是由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正确理解该知识点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正确的人生观,学好下一阶段的知识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是: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这块知识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初步接触,需要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2、能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能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树立起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特征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微课、PPT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在开始阶段先找了班里的一位“天文爱好者”来给大家展示“人们是如何逐渐认识土星的”,并使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以此来引出“认识是在实践的推进下不断发展的”这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本节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知识,探究人的认识是如何来的。
具体包括了三个重点问题——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三个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大致如下。
1、面对这三个问题,其中较简单的是实践的含义。
对此,我在导学案中让同学们找出实践的含义的表述之后,又紧跟一个预习自测,找出下列属于实践的有哪些,以便同学们迅速分清哪些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之后,面对实践的三个特征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我国探测月球的探究问题。
在探究问题之后,我也是紧跟着一个相关的微课,来进一步详细解释这三个特征,以此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探究问题如下:第一步“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要求是: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的设计理念是:创设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在对实例的分析中,切实感受到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同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做坚决的斗争,并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点。
二、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二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初步建立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但哲学毕竟是高度系统化、理论化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
因此,课堂教学应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强化学生对于实践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学生参加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欠缺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生活体验,将生活化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四、考情分析从内容上看,主要是集中考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
从命题形式上看,以客观题为主,有时也以主观题的形式考察,材料取材于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和热点问题,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高。
政治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精选3篇)
政治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精选3篇)政治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范文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
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
缺缺圆圆,变幻摇曳。
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xx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xx年,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
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20xx年,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探究一:人类的这些对月球的认识是从哪儿来的?一、实践及其特点(1)含义两层基本含义: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概览一、导入新课课前展示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多个具体认识——视频展示教师从哲学板块的切换和本课课题的解题导入。
二、生活启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视频中的具体认识来自于哪些具体活动——学生上黑板写结论三、理论分析1、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概括自己所写具体活动的共同点,以学生的视角和思路,逐步抽象得出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形式。
——学生分组探究,发言2、组织学生开展“纸桥设计大赛”——学生动手做实验3、针对纸桥实验的过程回答一组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设问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并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生讨论后回答4、展示“中国桥梁创造世界奇迹”资料,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视频资源四、课堂小结五、学以致用学以致用,讨论实践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作用——讨论回答●教学活动过程课前播放视频:介绍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多个具体认识。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
而人类无疑是宇宙中最耀眼的存在,因为,人类用自己的头脑勾画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主观世界。
此前,同学们的学习生涯,大多在形成认识、获得认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认识!让我们携手走进认识论,开启探索真理的历程!【生活启示】要认识我们的认识,先要知道“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呢?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视频中的各个具体的认识来自于哪里。
合作探究一:请选择视频中的一个或几个认识,分析其来源。
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论用最简练的语言写到黑板相应位置。
学生上黑板写:例:架桥、造船技术——古代交通运输、过河过江,现代缓解拥堵面积和体积公式——数学书——古代人丈量土地、修屋造院对月亮太阳运动变化的认识——农牧业生产活动炼铁技术和酿酒技术——冶铁炼丹、酿酒染色等生产活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法律的制定——解决社会冲突,分配社会资源,维持社会秩序孙子兵法——古代战争水稻杂交技术——袁隆平水稻种植实验克隆技术——科学家的克隆实验……【理论分析】针对学生所写的具体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思考、总结提炼一下。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政治教学设计第六课第0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情分析1、认识起点:学生已学习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基本具备了学习本框体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通过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在力量,来活跃课堂,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综合探究活动和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学习障碍:学生喜欢热闹,但动机不够明确,不太注重效率,在探究学习中有畏难心理;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有的学生还习惯于“等、靠、要”。
4、学习难度:本节课的容量较大,理论性较强,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效果分析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通过直观生动的情景设置,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提炼知识,升华情感。
学生能在探究中潜移默化的理解和接受知识。
课堂上基本做到了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
能够举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通过学习,提高了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共享,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能正确对待实践与理论知识,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和地位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的基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题内容,主要讲述实践的内涵、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冀以引导人们重视实践、热爱实践、积极参与实践。
难点在于理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本课时教学知识容量大,知识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对此理解上有些难度。
运用本课知识指导学习和生活存在一定困难。
我认为教学不应该是讲解式的,没有思维波澜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
课堂应该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第四课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的一般规律,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培养实践第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包括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新闻报道等,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2. 制作PPT课件,包括图片、图表、案例分析等,便于课堂教学展示。
3. 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历史,讨论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引出本课主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讲授新课:(1) 说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 分析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
(3) 讲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 引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的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认识的发展是不断向前推进的。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实践决定认识,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四课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了解人类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2. 掌握认识的本质,理解实践和认识的互相干系。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科学认识和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干系,以及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难点:如何理解实践对于人类认识的重要性,以及实践与认识互相作用的复杂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案例、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教室讨论题目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准备实践活动道具,如模拟实验器械或场景安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干系。
4. 准备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观看一些哲学纪录片片段,引出人类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导入到哲学范畴的探讨。
2. 展示问题,引导思考:(1)哲学思考的重要性表此刻哪里?(2)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干系?(二)讲授新课(35分钟)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干系c.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认识具有再三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 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3. 分析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具体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得出结论,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诠释这些现象。
(三)实践活动(5分钟)1. 设计一次关于人与自然的教室讨论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去理解“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一观点。
2. 让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室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发布者:林燕[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2.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3.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课时安排] 1--2学时[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说明实践特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材料,充分了解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已有认识,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将文字、图片材料事先做成课件或投影,设计预习导读提纲和课堂反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的特点,可事先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预习导读【教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应该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第六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2、能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能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树立起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特征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微课、PPT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在开始阶段先找了班里的一位“天文爱好者”来给大家展示“人们是如何逐渐认识土星的”,并使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以此来引出“认识是在实践的推进下不断发展的”这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本节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知识,探究人的认识是如何来的。
具体包括了三个重点问题——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三个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大致如下。
1、面对这三个问题,其中较简单的是实践的含义。
对此,我在导学案中让同学们找出实践的含义的表述之后,又紧跟一个预习自测,找出下列属于实践的有哪些,以便同学们迅速分清哪些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之后,面对实践的三个特征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我国探测月球的探究问题。
在探究问题之后,我也是紧跟着一个相关的微课,来进一步详细解释这三个特征,以此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探究问题如下:第一步“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上学期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6.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认识的本质及规律: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认识的本质,掌握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等规律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加深对认识的理解: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讨论中都能积极参与。
2.讨论主题:针对认识的本质、过程、发展等方面,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讨论主题。
3.讨论要求: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所学知识,展开深入讨论,形成共识。
4.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提问,形成全班性的讨论氛围。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将进行以下归纳:
1.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认识的本质、过程、发展等关键概念。
2.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强调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二政治上学期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认识的本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掌握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2.掌握认识的基本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表象和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
3.了解认识的发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了解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大单元说课稿)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一、教材分析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大单元说课稿)高二政治上学期(统编版必修4)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统编版必修4的第四章第一节,主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旨在引导学生探索认识的本质,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这一节内容为后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打下基础。
(1)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尊重客观事实,敢于追求真理。
(2)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象,关心国家大事。
(3)增强民族自豪感,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然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尚需改进,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的引导。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如唯物论、辩证法等。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2.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果。
3.定期参加教师培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认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探究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认识的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届高一的学生是第一批接受新高考改革教学模式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
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哲学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
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探究,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在讲讲议议中自主解惑。
效果分析
本框题容量大,抽象性强。
学生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要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明确实践的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本课的重点,通过中学生发明案例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活动情景,通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抽象的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进一步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
教材在第二单元着重介绍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
本课则讲述了求索真理的历程,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
本课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有初步的认识,但缺少系统地理论学习,本课时内容将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加强理论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评测练习
1、(09四川3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
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
上述材料说明()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②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④获得正确的认识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百闻不如一见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
进则退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④
3、“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
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
”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
4.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知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
行之,明也。
”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实践比认识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出真知
D.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5.“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课后反思
1.本节课内容理论较强,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尤其是引导学生
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结合分析,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2.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教学,在
课堂留足时间给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较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
3.不足之处: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的优势,结合本节课制作出
一些生动形象的动画、音像制品,效果会更好。
课标分析
1、知识目标
◇识记:(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构成要素
◇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运用: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