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复习目标与内容 03 知识梳理与巩固 04 重点与难点解析 05 易错题解析与练习
06 模拟试题与解析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复习目标与内容
答案:72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题目:一个数的(1/3)比它的(1/5)多10,这个数是多少? 答案:75 解析:根据题意, 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答案:75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是a厘米,则宽是多少厘米. 答案:10-a 解析: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宽。
答案:10-a 解析: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宽。
题目:一个数的(3/4)比它的(1/2)多18,这个数是多少? 答案:72 解析:根据题意, 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 解析:根据正方体棱长总和公式,棱长总和=4×棱长,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进而求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 答案:96平方厘米
模拟试题与解析
第六章
模拟试题一及答案解析
● 题目: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答案:3 解析:根据圆柱侧面积公 式,侧面积=2πrh,代入已知数值,可计算出圆柱的高。
对应策略:通过数形结合, 将问题与图形一一对应,便
于理解和解决
整
重点与难点解析
第四章
重点知识解析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课件(知识点全面)

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用面积单 位量出来的。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 都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利用割补、转化的方 法来推导图形的面积 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是研究其它图形面积的基础。
9.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4cm
7cm
13cm
三角形其中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时,这样的三条 线段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30cm
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马铃薯的体积。
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左边立体图形 的形状图。
正面
左面
上面
连一连。
一个蓄水池(如下图),长10米,宽4米,深2米。 (1)蓄水池占地面积有多大?
10×4 = 40(平方米) 答:占地面积是40平方米。 (2)在蓄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有多大? 10×4 +(4×2+2×10)×2= 96(平方米)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 (有一个角是直角) 不等边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
锐角) 钝角三角形
(三条边都 等边三角形 不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有一个角是钝角)
1.平面图形的分类
四边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四边形 梯形
等腰梯形 直角梯形
2.直线、射线和线段
名称
相同点
比例尺 1∶20000
2.辨认方向
在平面图中确定方位,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一般步骤。
(完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

小升初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纳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л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常用单位换算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3第二章度量衡--------------------------------------16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1【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整理和复习3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6 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的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统计与概率的整理和复习。
重点复习统计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
2. 熟悉并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的运用。
2. 概率的计算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统计的基本概念: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回顾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方法。
3. 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 练习与应用: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 6 整理和复习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2. 结合实际生活,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学校的学生人数、班级的平均成绩等,让学生感受到统计与概率的实用性。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如“如何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何计算一个事件的概率?”等,引发学生的思考。
利用图表、图片等直观的方式展示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专题五——空间与图形的试题及答案(个人整理)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专题五——空间与图形的试题及答案(个人整理)专题五——空间与图形(一) 一、填空。
(30分)1、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分米,是1米的()()。
2、经过两点可以画出()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3°,则它的顶角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钝角是48°,另一个锐角是()。
4、上图是由()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
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涂上蓝色,其中只有三个面涂上蓝色的正方体有()个,只有四个面涂上蓝色正方体有()个。
5、在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cm2,剩下的边角料是()cm2。
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2cm,它的长与宽的比是4∶3,它的面积是()cm2。
7、用72cm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口处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cm,体积是()cm3,表面积是()cm2。
8、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42立方分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它的高是()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无数条线段,其中最短的是和这条直线()的线段。
10、用百分数表示以下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面积的百分之几。
11、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12、右图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搭成的,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至少还需要()块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成一个大正方体。
13、在一块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剩下的边料是()平方厘米。
14、将一个大正方体切成大小相同的8个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8平方厘米,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5、把一个棱长8cm的正方体切成棱长2cm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个小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增加了()c㎡。
2023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 总数÷每份数= 总数÷份数=2.1倍数×倍数= 几倍数÷1倍数= 几倍数÷倍数=3.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4.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 总价÷数量=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6.加数+加数= 和-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 积÷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 面积, a:边长)周长= C= 面积= S=2.正方体(V: 体积, a: 棱长)表面积= S表=体积= V=3.长方形(C:周长, S: 面积, a:边长, b: 宽)周长= C= 面积= S=4.长方体(V: 体积, S: 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 S=(2)体积= V=5.三角形(S: 面积, a:底, h:高)面积= S=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底=6.平行四边形(S: 面积, a:底, h:高)面积= S=7、梯形(S: 面积, a:上底, b: 下底, h:高)面积= S=8、圆形(S: 面积, C: 周长, π: 圆周率, d: 直径, r: 半径)(1)周长= = C= =(2)面积= S=9、圆柱体(V: 体积, S: 底面积, C: 底面周长, h: 高, r: 底面半径)(1)侧面积= = = =(2)表面积=(3)体积=10、圆锥体(V: 体积, S: 底面积, h: 高, r: 底面半径)体积=11.总数÷总份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 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叫做和差应用题, 简称和差问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提纲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记作b|a,当且仅当存在整数k,使得a=bk。
例如,6能被2整除,记作2|6,因为6=2×3.b)倍数: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另一个整数b没有余数,那么a就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2)、整除的性质:a)整数a能被1整除,即1|a。
b)如果a能被b整除,且b能被c整除,则a能被c整除。
c)如果a能被b整除,且b不为0,则a和-b也能被b整除。
d)如果a能被b整除,且b能被c整除,则a能被c整除。
e)如果a能被b整除,且b能被a整除,则a和b的绝对值相等。
3)、整除的应用:a)求最大公约数:两个数的公约数是指能同时整除这两个数的整数。
最大公约数是指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有试除法、辗转相除法等。
b)求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指能同时被这两个数整除的整数。
最小公倍数是指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分解质因数法、公式法等。
第二部分:代数一)、代数式的认识:1)、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2)、字母表示数或数的某种变化,称为未知数或变量。
字母前面的数叫做系数。
3)、代数式的值随着未知数的取值而改变。
二)、代数式的加减法:1)、同类项的加减法:同类项是指含有相同未知数的项,它们的指数可以不同,但是变量必须相同。
同类项的加减法就是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变量不变。
2)、异类项的加减法:异类项是指不含有相同未知数的项。
异类项的加减法需要化为同类项,通常是通过分配律或者公因式法来实现。
三)、代数式的乘法:1)、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指数不同的幂。
同底数幂的乘法就是将底数相同的幂的指数相加,底数不变。
2)、一般式的乘法:一般式的乘法需要将每一项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四)、代数式的除法:代数式的除法需要将被除式和除式化为同类项,然后将各项的系数和指数进行相除。
五)、代数式的应用:代数式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解方程、求函数值、求导数等。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性质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几何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物体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①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②正方形周长=边长×4 C=4a③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C=πd C =2πr(2)面积:即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②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④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⑥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S=πr2⑦直径d=2r 半径=直径÷2 r= d÷2⑧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S环=S外-S内【相互联系】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以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基础的。
如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拼成长方形的长时1/2C,宽是R.(3)表面积:立体图形的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②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a2③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Ch =2πrh④圆柱体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 Ch+2πr2 = 2πrh+2πr2 注意:圆柱的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正方形,C=h 2πr=h(4)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整理和复习》优质PPT教学课件

(2)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 是合数?
质数:23,43,53 合数:24,25,32,34,35,42,45, 52,54
(3)这些两位数中,哪些是2的倍数? 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2的倍数:24,32,34,42,52,54 3的倍数:24,42,45,54 5的倍数:25,35,45
18 18
20 20
因为 1 > 1 ,所以 17 <19 。
18 20
18 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巩固练习
一、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20÷4=5,那么4叫因数,20叫倍数。
(×)
2.两个质数一定是互质数,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
3.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6的倍数。
(× )
4.所有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2。
910-540= 370 910÷70= 13 3÷12= 0.25 36×25%= 9
9 3= 3
44 53= 1 65 2
3.48+6.52= 10 0.25×0.8= 0.2
3 2= 5
13 5
11= 2
24
1.02-0.43= 0.59
12.6÷3= 4.2
归纳整理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意义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 公倍数都只有一个, 公因数的个数是有 限的,公倍数的个 数是无限的。
“六一”儿童节,张老师买来苹果64个,水果 糖96颗,平均分给全班同学,都刚好分完。你知道 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吗?
这道题实际 上是求64和 96的最大公 因数。你会 做吗?
2 64 96 2 32 48
2023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1、整数和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旳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旳个数是(无限)旳。
数物体旳时候,用来表达物体个数旳0,1,2,3…叫做(自然数)。
自然数整数旳(一部分)。
(“1”)是自然数旳单位。
最小旳自然数是( 0 )。
2、小数 小数表达旳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旳数,一位小数可表达为十分之几旳数,两位小数可表达为百分之几旳数,三位小数可表达为千分之几旳数 ……熟记: 51=0.2 52= 0.4 53= 0.6 54=0.8 41 =0.2543= 0.75 81= 0.125 83=0.375 85=0.625 87=0.875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部分有几种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3.305是( 三 )位小数3、整数、小数旳读法和写法:(四位分级法)读整数时注意先分级再读数 2830000 读作:读小数时注意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旳数。
27.036 读作: 写数时注意写好后,一定要读一读仔细校对。
五亿零8千 写作: 三百八十点零三六 写作:为了读写以便,常常把较大旳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旳数。
如只规定“改写”,成果应是精确数。
(先分级,在分级线处点上小数点) =( )亿如规定“省略”万(亿)背面旳尾数,成果应是近似数。
(退后看一位) ≈( )亿4、小数旳性质:小数旳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旳大小不变.判断:在小数点旳背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本来旳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本来旳数就缩小到本来旳101、1001、10001 6、正数、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旳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背面旳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案

6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运算,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对象,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的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够比较熟悉地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方法;能用数对,会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认识,能够画出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物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知识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查漏补缺。
【教学指导】1.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性。
虽说我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单元、每个学期,都有整理和复习,但毕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单元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更全面的回顾、整理和比较、对照。
这样原来分散学习时互不联系或联系较少的知识,就有机会得以沟通,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体系。
因此加强整理和复习的系统性,使所学的知识结构化是本单元的首要任务。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
如前所述,本单元教材所采取的精简篇幅,是突出重点、要点的做法,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创造了条件。
复习时,应充分的利用教材的留白,发挥学生参与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时,学生的整理不够准确,不够全面,这都是真实的、自然的现象,教师在学生开动脑筋深有体会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往往效果更好,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记得牢,还有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也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1第8课时比和比例(2)》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1.数与代数
第 8 课时 比和比例(2)
整理复习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 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 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 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载重为30吨的大货车运这批货物, 几次可以运完?
120÷30=4(次)
答:4次可以运完。
3.电动汽车作为新型的环保交通工具,受到了消费者 的喜爱。小丽的爸爸买了某品牌的电动汽车带全家外 出旅行,途中小丽记录了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相关数 据,整理结果如下表:
行驶路程/ km 100 120 130 140 150 …
3000000
比例尺:6∶24000000 =1∶4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解:设该车从甲地到丙地大约需要x小时。
200 2.5
=
200+280 x
x=6
答:该车从甲地到丙地大约需要6小时。
5.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 两地的距离是8cm。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 的距离是6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实际距离: 8÷
1
=24000000(cm)
(2)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千瓦时,行驶280 km ,够吗? (用比例解答。)
解:设汽车电池充满后可以行驶xkm。 x∶45=100∶15
15x=4500 x=300
300>280
答:汽车电池充满后有45千瓦时,够行驶280km 。
六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总复习--数和数的运算

总复习--数和数的运算学生学校年级小六次数科目数学教师日期时段课题总复习--数和数的运算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教学目标通过复习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并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定律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一、作业检查检查作业并指点问题二、错题回顾三、教学内容:板块一: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因数与倍数)板块二:数的运算(简便运算、解方程)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管理人员签字:日期:年月日课题:总复习--数的认识与运算【错题回顾】1、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要15天,乙队单独修要12天。
甲队先修6天后,剩下的由甲、乙两队合修,甲、乙两队合修还要几天?2、某筑路队要修一段高速公路,甲队独修100天完成,乙队独修150天完成。
现在两队合修,其间甲队休息了8天,乙队休息了13天(两个队不能同时休息)。
从开工到完工共用了多少天?3、小明上山用了4小时,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的速度加快,是6千米/时,小明上山与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4、龟、兔赛跑,龟每分钟跑25米,兔每分钟跑325米,全程1500米。
兔自以为能得第一,在途中睡了一觉,结果龟到终点时,兔还差200米。
兔睡了几分钟?【教学内容】板块一: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1、0.4=( )( ) =10( )=( )35 =( )%2、13628中的“6”表示( );70.6中的“6”表示( );611 中的“6”表示( )。
3、280004320读作( ),四舍五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位后的尾数得到的近似数是( )。
4、某班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小军23kg ,小强21kg ,小兵25kg ,小丽24kg ,小红22kg 。
如果把他们的平均体重记为0,那么这5名同学的体重分别记为:小军 ,小强 ,小兵 ,小丽 ,小红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清单

6 整理和复习一、数的认识 1.数的分类 数2.数的意义(1)整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统称为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小的整数.......,.也没有最大.....的整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正整数和....0.都是自然数。
......(3)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提示: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数的分类也会不同。
例如:按正、负数分,数分为正数、0、负数;按整数与分数分,数分为整数、分数(小数)等。
提示: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表示起点(如0刻度);计数时,0起占位作用。
注意:带分数只有化成假分数后,它的分子才能表示这个带分数的分数单位的个数。
(4)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的计数单位是...................1%..。
.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5)分数和百分数的关系: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而百分数只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百分..................比.,.不能用来表示具体的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在涉及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在涉及人类命运的紧要关头,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同学考个好的数学成绩,下面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一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数的认识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 )份, 表示这样( 4 )份的数,它的分数单位 1 是( 7 ),再加上( 3 )个这样的分数 单位就是1。
4 7
3 5
米可以理解为:
把( 1 )米平均分成( 5 )份, 表示其中的( 3 )份; 把( 3 )米平均分成( 5 )份, 表示其中的( 1 )份;
分数的分类: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两个自然数相除(0除外),它们的商可以用分 数来表示:
被除数 被除数 除数 (除数 0 ) 除数
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 系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不能为0)
区 别
分数值 分数是一种数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不能为0)
商
除法是一种运算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把下面几个分数进行约分
30 45
30 30 15 2 45 45 15 3
15 21
15 15 3 5 21 21 3 7
8 12
8 84 2 12 12 4 3
分数的大小比较:
1、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3、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也可以化成小数再比较) 4、带分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 的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 就大。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有限小数
小数 无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无限不循环小数
将下面数轴上的数分类 4 3 2 1 0 1 2 3 4
(
1、2、3、4
)是正数; )是负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16分)
1、一个正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之和为12厘米,则正方体棱长之和为()厘米,
它的表面积为(),体积为()。
2、棱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如图),共有
()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
厘米。
3、做一个无盖的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铁盒,至少需要()平方分米的铁皮。
4、一根圆钢的底面直径为10厘米,长为5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下面三个小正方体(如图)都按相同的规律写着1,2,3,4,5,6。
那么,三个正方体朝左一面
的数字之和等于()。
6、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米,把它切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4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圆柱与圆锥体积相差3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
方分米。
8、将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
2、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为。
()
3、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
4、带的长方形有8个。
()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就扩大9倍。
()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2 :3,高的比是()
A、3 :2
B、4 :9
C、9 :4
A 、东偏北35°
B 、东偏南55°
C 、北偏西55°
3、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为( )
4、把棱长为π厘米的正方体木料削成最大的圆锥体,圆锥的体积占正方体体积的( )
A 、4π
B 、2π
C 、π
12 5、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运动是( ),电梯的运动是( ),地球的运动是( )
A 、旋转
B 、平移
四、我会画。
(16分+10分 = 26分)
1、按要求画出图形B 、C 、D 、E 。
(1)将图形A 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 。
(2)将图形B 向下平移4格,得到图形C 。
(3)将图形C 的左下角的点作定点,绕该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 。
(4)将图形A 的各边放大2倍,得到图形E 。
2、左图是由( )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
其中三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 )个,有两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 )个,只有一面涂上
红色的正方体有()个,涂上红色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解决问题。
(10分+8分+12分+8分 = 38分)
1、一个圆柱形铁皮油桶,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1米。
(1)做成这个汽油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每升汽油重0.75千克,这个油桶能装汽油多少千克?
2、一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草地,在相邻的两边的中点各有一棵树,树旁各栓一只羊,羊绳子5米,
两只羊都不能吃到的草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3、如图,点A表示小丽的座位;
点B不服水土小刚的座位;
点D表示小红的座位;
点E表示小军的座位。
(1)小红的座位是第()
组,第()个座位,
表示为D()。
(2)C点表示班上学习最优秀同学的座位,表示为C()。
(3)小刚的座位是第()组,第()个座位,表示为B()。
(4)小军东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小军西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小军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小军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4、在一个底面直径为8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形量杯内放上水,水面高为8厘米,把一个小
球浸在杯内,水满后还溢出12.56克,求小球的体积。
(1立方厘米水重1克)
附加题。
(10分)
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和下部分别截去高为3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体后,便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总复习测试卷(四) B 卷的答案:
一、1、48 96平方厘米 64立方厘米
2、3 700
3、180
4、1570
5、10
6、20立方分米
7、1.5
8、19719.2
二、√ √ × × ×
三、1、C 2、C 3、A 4、B 5、A 、B 、A
五、1、(1)3.14×(6÷2)2×2÷3.14×6×10 = 244.92(平方分米)
(2)3.14×(6÷2)2×10×0.75 = 211.95(千克)
2、10×10×41--3.14×52×4
1 = 5.375(平方米) 4、3.14×(8÷2)2×(10-8)+12.56 = 113.04(立方厘米)
附加题:设截去后的正方体棱长为x 。
3x ×4+2x ×4 = 120
x = 6
6×6×(6+2+3)= 396(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