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练习及答案
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含答案
2021年⼈教版七年级语⽂下册学案含答案⽬录第⼀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2 爸爸的花⼉落了 (4)3 丑⼩鸭 (7)4 诗两⾸ (9)5 伤仲永 (11)写作训练:成长的烦恼 (13)单元⾃我过关检测(⼀) (16)第⼆单元6 黄河颂 (21)7 最后⼀课 (23)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26)9 ⼟地的誓⾔ (28)10 ⽊兰诗 (30)写作训练:黄河,母亲河 (32)单元⾃我过关检测(⼆) (35)第三单元11 邓稼先 (40)12 闻⼀多先⽣的说和做 (43)13 ⾳乐巨⼈贝多芬 (46)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50)15 孙权劝学 (52)写作训练:我也追“星” (55)单元⾃我过关检测(三) (58)第四单元16 社戏 (63)17 安塞腰⿎ (66)18 ⽵影 (69)19 观舞记 (71)20 ⼝技 (73)写作训练:戏曲⼤舞台 (76)单元⾃我过关检测(四) (78)第五单元21 伟⼤的悲剧 (83)22 荒岛余⽣ (86)23 登上地球之巅 (90)24 真正的英雄 (93)25 短⽂两篇 (95)写作训练:漫话探险 (98)单元⾃我过关检测(五) (100)第六单元26 猫 (104)27 斑羚飞渡 (106)28 华南虎 (109)29 马 (111)30 狼 (112)写作训练:马的世界 (115)单元⾃我过关检测(六) (117)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标】1.品味学习⽂章⽣动、准确传神的语⾔,丰富⾃⼰的语汇,提⾼⾃⼰的语⾔表达能⼒。
2.把握本⽂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1.品味学习⽂章⽣动、准确传神的语⾔,丰富⾃⼰的语汇,提⾼⾃⼰的语⾔表达能⼒。
【学习难点】把握本⽂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第⼀课时⼀、课前⾃学(⼀)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字豫才,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作品有⼩说集《彷徨》、《呐喊》,散⽂集《朝花⼣拾》,散⽂诗集《野草》。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和同步练习附答案《音乐巨人贝多芬》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390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和同步练习附答案《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音乐巨人贝多芬》阅读理解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chán山势高险)岩险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①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②生命又像……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
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③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练习册语文答案
弄潮在潮头博浪嬉戏。 漂渺即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渴睡很想睡觉。 17《安塞腰鼓》 捶用拳头或棒缒敲打。 亢奋 à 极度兴奋。 瞳仁 ó 瞳孔中有人像就是看它的人像。 恬静 á 安静。 晦暗 ì 昏暗。 羁绊 ī 缠住不能脱身,束缚。 羁,约束。 蓦然 ò 突然。 冗杂 ǒ 繁杂。 震撼 èà 震动,摇撼。 元气淋漓 íí 指人的生命力旺盛。 战栗战抖,发抖。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 á 声音突然中止。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大彻大悟完全领悟,完全明白了。 18《竹影》 幽暗昏暗。
21《伟大的悲剧》 拽 à 拉。 坚持不懈 è 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不松懈。 战栗 ì 颤抖。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 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徒劳 ú 无益的耗费劳力。 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也说露宿风餐。 夺眶而出 à 因为情感的触动眼泪一下子涌出。 精疲力竭 é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闷闷不乐 è 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毛骨悚然 ǒ 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洋洋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 履行 ǚ 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怏怏不乐 à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姗姗来迟 ā 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忡 ō 忧愁的样子。 吞噬 ì 吞食;并吞。 语无伦次 ú 话讲得很乱,没有层次。 羸弱 é 瘦弱。 22《荒岛余生》
惨白面容苍白。 操练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 惩罚 é 严厉的处罚。 踱 ó 漫步行走。 祈祷 íǎ 愿意是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 愿望。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国运国家的前途命运。 逼狭狭窄。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阻抑阻挡抑制。 回环曲折环绕,弯曲。 亦复如是同样也是如此。 亦,也。 如是,如此。 9《土地的誓言》 炽痛 ì 热烈而深切。 嗥鸣 á 野兽大声嚎叫。 斑斓 āá 灿烂多彩。 谰语 á 没有根据的话。 怪诞 à 奇怪,古怪。 亘古 è 选古。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及点评 (新版)新人教版
《音乐伟人贝多芬》【规划意图】清代李渔论戏剧时曾说:“传奇无冷、热,只怕不合情面。
如其离、合、悲、欢,皆为情面所必至,能使人哭,能使人笑,能使人勃然大怒,能使人惊魂欲绝。
”阅览何为的这篇人物列传散文何曾不是如此!本课规划从俗人、不幸的人到伟人的多维度解读中,引领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的彼此促进中深化阅览,与文本主人公、作者打开对话,一起也与自我打开对话,感触英豪人物的精、气、神,充足读者的底气和人生的意蕴。
【教育方针】1.学习运用精当的肖像描绘和言语描绘描绘人物,体现人物的精气神。
2.多视点探求人物形象,感触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丰厚性。
3.品尝言语,体悟人物列传表达的内涵情感。
【课前预习】1.看看文章标题,你估计课文会环绕贝多芬写些什么内容?2.阅览课文,做批注(不少于5处),开始归纳贝多芬人物形象特征。
3.读完后想想,作者笔下描绘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内容超出你的意料,作者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
【教育进程】一、沟通初感,说话导学1.沟通预习环节阅览时的开始感触。
要害环绕两个问题:1.环绕课文标题,你对贝多芬的开始形象;2.阅览后,你对贝多芬有了哪些新的形象。
2.学法辅导。
作家何为笔下的贝多芬是立体的,可感的,怎样掌握贝多芬形象的丰厚性,怎样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需求咱们捉住文本要害点,咬文嚼字琢磨剖析,体悟包含于著作言外之意的情感。
二、文本细读,体恤人道,走近贝多芬1.默读全文,找出文中描绘贝多芬的句子,再次圈点批注。
安排小组内沟通。
2.协作探求,感知人物的真实性与丰厚性。
学生小组沟通集中于两个视点:一是贝多芬作为“俗人”的一面:脾气捉摸不透,不善往来,苦闷郁闷,日子俭朴,落拓不羁等。
如女佣眼中的贝多芬(第5段,课文原句略):居处凌乱,不拘细节、饮食简略,日子朴素、耳聋多病,孤单苦楚、侄子打扰,费事不断。
二是贝多芬作为“伟人”的一面:仁慈、正派、刚强、坚毅、酷爱天然,酷爱音乐、寻求自在。
(要求结合文中言语、神态、动作、心思等描绘说明人物形象特征。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一、基础部份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厌恶(wù)打搅(ráo)引人(ruó)B.弹奏(tán)纽扣(niǔ)下颌(hē)C.含蓄(xù)凝重(nínɡ)顾惜(lián)D.深邃(suì)女佣(yònɡ)牛氓(ménɡ)2.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门坎无端孤独整理B.徒劳梳头繁重略微C.悲剧坚韧凝结倒霉D.篷勃嗓子耳聋捏弄3.选词填空。
(1)那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一再再三苦苦)要求。
(2)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乱七八糟)。
4.以下说法有错的一项为哪一项()A.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绩无人能及,被称为“乐圣”。
B.贝多芬之因此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顽强意志,不向恶运垂头。
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属于肖像描述。
D.本文层次清楚,写作顺序是人物出场的前后顺序。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客人警惕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
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望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他说,尽管严肃,但脸上浮现出仁慈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
过来坐在我隔壁,你们明白我听不见的。
”……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①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②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lú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他的灵魂锁闭在pán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当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牢,牢牢地困住了他。
只是,“聋”尽管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间的安静。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材分析《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何为的一篇人物传记,他通过写一次会见,描写了主人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由表及里,成功地表现出了他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抓住人物特征,用词精当而生动。
而且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把伟人还原成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他不但有巨人般顽强的品格,也有凡人的喜怒哀乐,更真实,更容易打动学生。
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育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学习运用外貌描述和语言描述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育学生顽强乐观的人一辈子态度。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肖像描述来刻画人物的方式。
教学难点体味语言,明白得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学习进程(一)知识链接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被称为“乐圣”。
身世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绩。
他一生坎坷,没有成立家庭。
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
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可谓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闻名)小故事:贝多芬曾经给他的爱惜人一名亲王写信。
那时这位亲王让他按自己的要求完成一个作品。
贝多芬毅然拒绝,而且在给亲王的信中说:“亲王过去有,此刻有,以后也有。
但贝多芬只有一个。
”是什么让贝多芬得以傲视一切权贵?)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二)、预习指导1.给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深邃___迟疑___磐石___纽扣___喧嚣___重荷___巴望____警惕翼翼______2.请你把以为本文重点的词语写在下面并说明。
(三)、整体感知1.记叙线索──“客人”造访贝多芬的通过。
(请你自读课文,归纳“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进程。
)女佣开门────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2.请归纳要紧事件3.本文所写的内容并非复杂,但作者的高妙的地方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精练精析(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喧嚣.(xiāo) 女佣.(yònɡ) 磐.石(pán)B.弄.堂(lònɡ) 门槛.(kǎn) 重荷.(hè)C.佣.金(yōnɡ) 深邃.(suì) 模.样(mú)D.丧.钟(sànɡ) 捏.弄(niē) 踌躇.(chú)2.下列字形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演奏拼命清晰小心冀冀B.巴望灵魂捉弄零乱不堪C.悲剧燃烧麻烦杂乱无张D.睁扎嗓子耳聋惹人注目3.依次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 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孤独, 有“永恒”为伴。
4.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A.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
B.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什么?又怎么了?”他大声说。
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语。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班级开展了以“面对挫折”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
(1)【名人故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贝多芬一样具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请列举一些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
答:(2)【鼓励弱者】生活中的弱者有很多(如孤儿、残疾者、贫困者等),他们需要我们的关爱,请结合身残志坚的事例用排比句式写一句话来鼓励他们。
答:(3)【巧对对联】有同学写了歌颂贝多芬的上联,请你选择一个文学人物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搏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章(贝多芬)下联: ( )二、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6~9题。
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1)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这是一个庄严、肃静,永久值得后代纪念的日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新课标)(含答案)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自主学习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重荷.深邃.踌躇..磐.石门槛.为.难流氓.下颏.模.仿头颅.喧嚣.惹.人注目3、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重荷:深邃:踌躇:磐石:愁苦:巴望:锁闭:喧嚣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日: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1、按时间顺序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有好几种不同的结果。
请根据下面的概括进行划分。
然后讨论一下,还有哪些不同的划分。
第一部分:(第自然段——第自然段)写客人敲开贝多芬的家门,来到贝多芬工作的房子,以及女佣对贝多芬的介绍。
第二部分:(第自然段——第自然段)写客人见到了贝多芬。
第三部分:(第自然段——第自然段)写贝多芬下楼以及他和客人的交谈。
第四部分:(第自然段——第自然段)写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以及他对往事的回忆。
2、文章不管是在对贝多芬的外貌描写上,还是在对他的语言描写上,都表现了他对不幸遭遇的抗争精神。
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答:3、品味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表达了什么意思。
⑴“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答:⑵“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答;4、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1、1—5 6—9 10—24 25—272、“两肩极宽阔,……及命运的担子”,“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生的意志。
”这些外貌描写都显示了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这句话表现了贝多芬在遭到失聪的打击后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了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3、⑴这是一个比喻。
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同步习题集(附答案)
第一单元成长班级姓名复习重点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文体(散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题解。
2、第二段要求理解并掌握:A、分层次。
B、写景角度:动植物、声色形味、动静结合、高低、远近、虚实、总分。
C、写法:排比、拟人、对偶、比喻。
D、作用:流露喜爱赞美之情,突出乐园。
3、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故事虽虚构但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乐园的情趣。
4、捕鸟的细节描写:交代了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
一连串动作描写写出了捕鸟的乐趣,抒发了兴奋喜悦之情。
5、第九段:A、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表达对百草园的依依不舍之情。
B、修辞:排比、拟人、反复。
6、写三味书屋生活:A、肃穆气氛。
B、问问题老师不答。
C、不允许游玩。
D、读难理解的古文。
E、因内容枯燥学生上课搞小动作。
这些记叙描写与百草园形成对比,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学生自由、健康、全面发展的束缚。
7、中心。
第二课《爸爸的花儿落了》1、 1.文体(小说)、作者(林海音,小名英子、台湾著名女作家)、选自代表作品小说〈〈城南旧事〉〉、题意双关、主人公(我,英子,不是作者)。
2.课文写作线索:A、-爸爸爱花——主线,起主导作用。
B、毕业典礼——副线,推动情节发展,对主线起烘托、映衬、推动的作用。
3.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写法:顺叙——写毕业典礼的过程。
插叙——A、去医院探望爸爸的情形。
B、六年前因赖床而迟到的情形。
C、爸爸爱花的情形。
D、爸爸鼓励“我”闯练学汇款的情形。
这些记叙描写突出了爸爸的严厉、关爱,表明了“我”已经长大了。
4、伏笔的作用: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5、“花”的含义:有象征的意义——爸爸身体健康时花开得挺旺;爸爸病危时,成为对子女的关怀、鼓励;爸爸辞世时,花儿落了。
第三课《丑小鸭》1、文体(童话故事)、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2、丑小鸭与作者:两者的遭遇相似,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3.丑小鸭的形象意义:成为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练习及答案13.音乐巨人贝多芬【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深邃___踌躇___磐石___纽扣___喧嚣___二.多音字注音组词挑〔〕___荷〔〕___丧〔〕___挣〔〕___〔〕___〔〕___〔〕___〔〕___三.词语填空〔〕人注目杂乱无〔〕零乱不〔〕〔〕不作声〔〕不通风不见〔〕日掌声〔〕动〔〕劳无益四.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1.“你们竟敢到兽穴来抓狮子的毛。
〞2.“一个人到田野去 ,有时候我想 ,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的火山 ,头颅到熔岩内燃烧 ,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4.“他诚然孤独 ,可是有‘永恒’为伴。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答复1.“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中 ,主要写了哪几件事?2.作者笔下的贝多芬 ,主要的性格特征有哪些?3.贝多芬超出常人的地方表现在哪里?4.文章怎样通过肖像描写来表现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人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①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 ,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较的不幸和烦恼 ,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 ,可是有“永恒〞为伴。
②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 ,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 ,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 ,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 ,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③贝多芬向他的客人表达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
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 ,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 ,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师寄语: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
——X海迪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结构,分析贝多芬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贝多芬的话的含义。
3、学习运用人物外貌描写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明标:1、【资料连接】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世界音乐文化史上的巨人。
1770年生于波恩,1787年,贝多芬在维也纳先后师从莫扎特、海顿、萨利耶里等人。
贝多芬的晚年,双耳失聪,贫困凄凉。
这时也正是欧洲封建复辟的黑暗年代。
但是,在1824年,他以自己笃信的“自由和进步是创作的意义,也是目的”,写出了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总结了自己一生创作历程,讴歌了自己所信仰的某某理想。
贝多芬是音乐文化史上的伟大的开拓者。
他的创作是他所处为那个暴风再时代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承现出了他那巨人般的英雄性格。
贝多芬作品中的英雄主义气质,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加以概括。
何为:当代著名作家。
原名何振亚,祖籍某某定海,著有作品集《青弋江》、《第二次考试》、《织锦集》、《小树与大地》。
何为的散文常常以写人为主,他广泛借用小说和电影的创作手法,叙事简洁疏朗,情思清新隽永,语言凝练、形象而传神。
他晚年的作品更显苍劲深沉,高远辽阔,是一位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艺术个性十分鲜明的作家。
2、出示目标:(投影)学生齐读二、自学互助: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磐.石()喧嚣.( ) 深邃.( )重荷( ) 门槛.( )2、解词。
重荷:杂乱无章:惹人注目:3、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4、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的贝多芬的形象。
5、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第二课时三、展示点评:6、“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十三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 课件
印证窘迫和苦难
显示不屈和抗争
成功的外貌描写,往 往能抓住最能反映人 物个性特征的方面来 重笔刻画。做到以形 传神。忌面面俱到, 忌“脸谱化”。
外貌描写之外貌品读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 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
头发,盖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
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 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 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
困 顿 的 晚 年 与 伟
资料助读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举世闻名的 九大交响曲中的后七部,都是在完全失 去听觉的病态中完成的。最为著名的交 响乐有《英雄》、《命运》、《田园》、 《合唱》等。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的 《第九交响曲》在 维也纳首次上演,这 是贝多芬全部生涯中最辉煌的作品,仍 然由他亲自担任指挥。演奏结束时,观 众的掌声、欢呼声久久回荡在剧场上空。
远 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
由内到外 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
外衣
白的背心;
貌 描
服
由前到后
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 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
近 写
局 部
手特写: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手
整体印象
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 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脸 部
头部/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色的眼
的特写
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 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
困 顿 的 晚 年 与 伟
少年贝多芬
青年贝多芬
中年贝多芬
老年时的贝多芬
贝多芬的墓碑
贝多芬塑像
德国波恩贝多芬故居 (贝多芬纪念馆)
故居中贝多芬的钢琴
名人点评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13《音乐巨人贝多芬》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评测练习高陵县庙西中学聂俊【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生字词。
2. 体会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特征。
3. 了解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学习他对命运不屈服的顽强精神品质。
【学习重点】1. 识记、理解生字词。
2. 体会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特征。
【学习难点】了解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学习他对命运不屈服的顽强精神品质。
-.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踌躇()磐石(重荷()喧嚣(二.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锁闭:愁苦:巴望:惹人注目:杂乱无章:不见天Fh三.巩固课文内容。
)深邃()下颌(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写的是____________ 的全过程,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顺序,是以为内容。
2. ---------------------------------------------------------------------- 课文主要写的三件事分别是: -------------------------------------------四.品味句了,说说你对这些句了的理解。
1.“你可能想找到我 ----- 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2好,你们竞敢到兽血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五.找出文中有关贝多芬肖像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贝多芬对不幸遭遇的抗争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 同步练习
第13课随堂十分钟基础达标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xù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péng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kē,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含xù() péng()勃深suì()下kē()(2)这段文字是对本文主人公的描写,显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杜甫是家家户户都知道的诗圣,近日来却有两百余幅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
在这些对语文课本插图的“再创作”中,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不过,恶搞应该是有底线的。
印度人不会不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不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杜甫很忙”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
(2)“□”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3)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句子,使之符合文意。
整体感知3.请结合提示,将“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梳理完整。
──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回忆往事。
4.你从本文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贝多芬?趣味语文5.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1)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答案】1.(1)蓄蓬邃颏(2)贝多芬肖像不妥协、不屈服,与命运抗争(坚忍顽强,直面人生)2.(1)家喻户晓(2分) (2)……(或省略号)(3)改为:印度人不会恶搞泰戈尔,希腊人不会恶搞柏拉图,而杜甫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尊重。
3.女佣开门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4.示例: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共16张PPT)
2.客人拜访贝多芬的过程是怎样的?其间主要写了哪几件 事? 客人来访 —— 女佣开门 —— 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 ——
客人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 ——
贝多芬下楼并和客人谈话
——
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贝多芬回忆往事
主要事件: 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贝多芬和客人谈话 贝多芬回忆往事
快速默读课文: 1.找出女佣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
近Hale Waihona Puke 整体印象 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
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色的眼 头部/脸 脸 睛略带灰色;长而笨重的鼻子; 部 的特写 紧闭的嘴;略带方形的下颏。 由上到下
这些外貌描写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两肩— 极宽 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 ——浪漫不拘小节,典型 艺术家性格 手—— 大而有力 —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音乐的不 朽之作 脸—— 愁苦和力量 刚毅、执着 坚忍无比的
需要孤独和安静,生活基本能自理,不拘小节。
2.作为初次拜访的客人,贝多芬的外貌会首先映入 客人眼帘,客人眼中的贝多芬是怎么样的? (找出文中对贝多芬外貌进行描写的语句。)
身高五英尺左右,两肩极宽…… 整体:
远
外 貌 描 写 局 手特写: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手 部 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
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 由外到内 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 衣 白的背心; 服 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 由前到后 西(一副早已失效的助听器)
写了哪几件事?
4.用笔画出客人对贝多芬正面描写的语句。想想描
写顺序?从这些描写中看出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
需要注意积累的词语
zhòng hè pán shí shēn su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 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基础+能力)(试题+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3 音乐巨人贝多芬同步练习(基础+能力)(试题+解析)练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喧嚣.(xiāo)女佣.(yònɡ)磐.石(pán)B.弄.堂(lònɡ)门槛.(kǎn)重荷.(hè)C.佣.金(yōnɡ)深邃.(suì)模.样(mú)D.丧.钟(sànɡ)捏.弄(niē)踌躇.(chú)【解析】选B。
A项,“佣”应读yōnɡ;C项,“佣”应读yònɡ;D项,“丧”应读sān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兰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
B.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溶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C.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扶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
D.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
【解析】选D。
A项,“兰”应为“蓝”;B项,“溶”应为“熔”;C项,“扶”应为“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不喜欢我整理房间,就算整理好了,两分钟内就会弄得零乱不堪。
....的混沌世界,一切皆已安排得井然有序。
B.调查研究证明,大自然不是杂乱无章....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D.在鲁甸地震灾区的救援队员中,两名相对娇小的女性志愿者分外惹人注目。
....记者了解到,她们在本次行动中负责急救、心理辅导、收集信息等工作。
【解析】选C。
C项感情色彩不当,“目空一切”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4.下列选项中,标点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不肯接见你的,”一个女佣站在门槛上为难地说:“他谁都不肯接见……”B.“还有他那个流氓一样的侄子,一天到晚来麻烦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音乐巨人贝多芬》练习及答案13.音乐巨人贝多芬【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深邃___踌躇___磐石___纽扣___喧嚣___二.多音字注音组词挑()___荷()___丧()___挣()___()___()___()___()___三.词语填空()人注目杂乱无()零乱不()()不作声()不通风不见()日掌声()动()劳无益四.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1.“你们竟敢到兽穴来抓狮子的毛。
”2.“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的火山,头颅到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4.“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件事?2.作者笔下的贝多芬,主要的性格特征有哪些?3.贝多芬超出常人的地方表现在哪里?4.文章怎样通过肖像描写来表现贝多芬的生活遭遇、个人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①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恼,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②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③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
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
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④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1.作者将“耳聋”比作了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2.如何理解“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3.“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这是什么原因?4.段③末尾连用两个叹号,有什么作用?5.贝多芬能够向客人叙述自己最后一次指挥的情形,这表现出他怎样的精神?6.贝多芬为什么会说“一个人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谈谈你的理解。
7.假如你是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的音乐观众,当时会有什么感受?请简要写在下面。
七.深入探究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音乐家,最主要的是要有一双聪慧的耳朵,而贝多芬却没有,他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请试着谈谈你的理解。
2.贝多芬曾说过:“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联系课文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了他怎样的生命力量?给你什么人生启迪?【实践·拓展】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贝多芬与《月光曲》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
一天夜晚,他在____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住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过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
轻轻地走进去。
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
甲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你来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____。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月光,按起琴键来。
乙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丙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____的大海。
丁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幽静清幽波涛汹涌波光粼粼(B)清静幽静波光粼粼波涛汹涌(C)幽静清幽波光粼粼波涛汹涌(D)幽静清幽微波粼粼波涛汹涌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根据文意,它应当在文中的()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3.这篇文章所写事情发生的时间是____,地点是____的小路上、茅房里、客店里,主要人物是_________。
4.皮鞋匠从贝多芬弹奏的第二首曲子中感受到了什么?(不超过15个字)答:5.贝多芬为什么弹奏完第二首曲子就飞奔回客店?(不超过24个字)答:6.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Section targeting参考答案13.音乐巨人贝多芬一.略。
二.略。
三.略。
四.1.这是一个比喻句。
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难接近。
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2.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的纯净和安宁,就心灵的纯净而言,社会中的人不如树好。
3.贝多芬把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他不甘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做斗争的决心。
4.“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
这句话是说,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
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
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他,但是音乐不会,音乐永远陪伴他。
五.1.“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音乐的情形。
2.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3.贝多芬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并没有在耳聋的打击下消沉下去,而是直面这一残酷的事实,一方面尽可能处理日常杂务,另一方面坦然面对耳聋带来的孤独和安静,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动,用“心”观察和思考人生,用音乐表现心灵中复杂多变的情感和自我信念、意志,传达对自我或大自然神秘的,难以名状的感悟,使音乐成为贝多芬灵魂的表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4.用描写“十分破旧,甚至不整洁”的衣饰,“蓬勃的头发”,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等印证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以及浪漫,不拘小节,典型的艺术家的性格特征。
用描写“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透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从而用“心灵”弹奏出世界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
六. 1.比作密不通风的磐石和不见天日的囚室。
生动形象地表明了耳聋带给贝多芬的极大不幸。
2.罗曼·罗兰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刻画了一位与贝多芬经历相似的文学人物,成就了一部著作。
3.观众看到贝多芬指挥不正常而表现出惊讶。
4.表现了人们对贝多芬遭遇不幸的震惊和痛惜,传达出强烈的感情。
5.能坦然,镇定地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具有豁达、乐观、勇敢的精神。
6.贝多芬以他的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7. 言之有理即可。
七.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八.1.D 2.D 3.有一年秋天的夜晚,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贝多芬4.月光照耀下的大海景象。
5.因为他要尽快把自己为盲姑娘即兴弹出的曲子记录下来。
6.介绍贝多芬《月光曲》的创作经过。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