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S模拟肽疫苗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研究
肠道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
![肠道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d49bc1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d.png)
肠道病毒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进展摘要: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可引发多种常见传染病,目前感染后尚无针对性药物,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方法。
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s)疫苗作为亚单位疫苗具有无致病性,无感染性,免疫原性强等多种优势,是目前疫苗研发的热点之一。
本文肠道病毒VLPs的结构、表达方式、佐剂使用、疫苗评价所需动物模型以及新型肠道病毒疫苗等方面综述了肠道病毒VLPs疫苗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肠道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属于单股正链小RNA病毒,整个EV家族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CV ),埃可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等,这类病毒是脊髓灰质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种疾病的病因,且针对感染无特效药物可用,因此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流行与爆发最重要的手段[1]。
传统的灭活疫苗难以引起细胞免疫,免疫原性偏低,生产过程具有一定危险性;减毒活疫苗则面临着毒力返强,引发免疫疾病等风险[2, 3]。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亚单位疫苗逐渐成为疫苗研究的新方向,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s)作为一种病毒亚单位结构,本质为单个或多个衣壳蛋白组装成的,与源病毒结构相同的空心颗粒[4]。
它不含核酸,不具备感染性,却具有同源病毒一样的抗原表位与免疫原性,能在体内有效诱导免疫反应,在疫苗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上具有巨大优势。
1肠道病毒病毒样颗粒结构肠道病毒为正二十面体对称球形颗粒,大小约20~30 nm,外无包膜,内有一条约7.5kbp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衣壳由60个单元的结构蛋白组成,每个单元由VP1、VP2、VP3、VP4、共同组成,其中其中VP1、VP2、VP3暴露在衣壳外表面,VP4隐藏在衣壳内部[5]。
Putnak.JR等人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结构研究中发现,野生型PV感染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以五聚体(14s)和空衣壳(74s)为主的几种亚病毒颗粒,这两种亚病毒颗粒无病毒RNA,均包含一套完整的衣壳蛋白,具有类似于野生型病毒的免疫原性,提示可作为一种候选疫苗[5, 6]。
鱼类免疫增强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一)
![鱼类免疫增强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一)](https://img.taocdn.com/s3/m/4c712b35915f804d2b16c1d4.png)
用药指导
鱼类免疫增强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一)
文/王玉堂
现有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能激 活鱼、虾免疫系统的免疫增强剂有很 多种。根据其来源,大致可以分为 来自于细菌的肽聚糖和细菌脂多糖 (LPS);放线菌的短肽;酵母菌和 海藻的β-1,β-葡聚糖、β-1,6-葡 聚糖、来自甲壳动物外壳的甲壳质、 壳多糖等。 将上述各种免疫增强剂投喂于鱼 类时,可以提高溶菌酶和补体的活 性,增加机体中补体的C3成分;不仅 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细胞的吞 噬活性,还可以提高这些细胞的杀菌 活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 NK ), 增强其杀伤异物细胞的活性,促进巨 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除具有增强鱼类的非特异 性免疫功能外,还具有增强机体产生 特异性抗体的功能。对养殖虾类投喂 免疫增强剂,首先是能提高虾体内 大、小颗粒细胞的吞噬和杀菌活性, 促进其血细胞趋化因子的释放;提高 工作效率proPO活化系统的活性,从 而增强机体对各种传染性病原的抵抗 能力。
生血细胞趋化因子和提高血细胞的吞 噬活性,增强日本对虾对弧菌病的抵 抗能力。 3.细菌多糖 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也是鱼类 很好的免疫增强物质。在饲料中添加 肽聚糖能提高大黄鱼的生长性能、非 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病力,可作为一 种安全高效的口服免疫增强剂应用于 大黄鱼的养殖。得知聚糖与疫苗联合 使用,可以显著提高鲫鱼体表粘液和 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的吞噬活 性、抗体效价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 护率,是疫苗的良好佐剂,能增强鱼 类的疫苗的应答反应。脂多糖存在于 所有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当脂多糖 免疫鱼后,一方面是鱼体可以产生对 该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免疫保护; 另一方面是可以增强鱼体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的活性及其它抗菌因子的活 性。如柱状嗜纤维菌的脂多糖免疫注 射鲤鱼后,鲤鱼血清中的凝集抗体效 价迅速上升,并使其血清白细胞吞噬 指数和吞噬百分比显著提高。 4.放线菌中提取的短肽 从属于放线菌的橄榄灰链霉菌
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_基因工程疫苗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_基因工程疫苗毕业论文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25adda602768e9950e73829.png)
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_基因工程疫苗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基因工程疫苗论文2100字(一):鹦鹉热衣原体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论文摘要: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Cps)是专性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阴性病原体,能在鸟类、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中广泛传播。
Cps能够导致禽类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引起家禽高热、腹泻、异常分泌物以及产蛋下降。
常规衣原体疾病防控主要依赖于抗生素,但随着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养殖端减抗替抗的推行,需要开展生物安全和疫苗免疫等防控技术研究以预防衣原体感染。
本文综述了Cps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活载体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活载体疫苗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Cps)具有广泛的宿主谱,它可以感染465种鸟类和包括人在内的46种哺乳动物,导致结膜炎、肺炎、支气管炎、流产和关节炎等疾病,对家禽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
Cps主要通过空气气溶胶飞沫快速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途径而引起感染。
鸡对Cps具有一定的抗性,火鸡、鸭和鸽则相对易感,雏禽感染可引起体温升高、肿眼、厌食和腹泻等临床症状,种禽感染可引起严重的输卵管炎,导致产蛋率下降到10%以下或停止产蛋[2]。
目前对Cps的早期感染可用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治疗,但由于其细胞内寄生性引起的持续性感染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的耐药性增加等因素,使得使用抗生素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该病[3]。
因此,衣原体疫苗的研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衣原体疫苗研制开始兴起,经历了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到基因工程疫苗等发展阶段。
由于Cps减毒活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灭活疫苗只激发体液免疫应答,且存在内毒素引起不良反应的问题,因此,这两种疫苗在生产上应用较少。
近年来,基因工程疫苗成为Cps疫苗研究的重点。
1Cps亚单位疫苗1.1重组蛋白疫苗随着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安全性好、易大规模生产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b377c1ff18583d04964590b.png)
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一、佐剂的定义佐剂(Adjuvant)又称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或免疫增强剂(Immunomodulator),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时注入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辅助作用的一类物质。
佐剂的英文名adjuvant来源于拉丁文“adjuvare”,意思为“帮助”。
药物佐剂,即某种可以加强药物疗效的物质。
二、佐剂的作用佐剂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速度及耐受性,可调节抗体对抗原的亲和性与专一性,可刺激细胞介导的免疫,可促进肠胃粘膜对疫苗的吸收。
佐剂的作用机制当前了解的很少,阻碍了设计新的佐剂化合物,佐剂常激活多个免疫链,其中只有少数与抗原特异应答相关,要想确切地知道佐剂的作用很困难。
佐剂能增加对细胞的渗入性,防止抗原降解,能将抗原运输到特异的抗原呈递细(APC5),增强抗原的呈递或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
在注射抗原后,抗原可直接被APC5吸收,与B细胞表面抗体结合或发生降解,抗原的吸收途径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特征,但也受佐剂影响。
被APC5吸收的抗原通过两种途径MHCI或MHCII而呈递于CD8+或CD4+T细胞上。
根据注射疫苗后分泌细胞因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Th1应答与Th2应答。
Th1应答主要通过诱导分泌IFN-γ, IL-2和IL-12,而Th2应答是通过诱导分泌IL-4、IL-5、IL-6和IL-12,不同的细胞因子分泌模式是相互拈抗的,促进一种应答形式常会抑制另一种应答形式,产生I g G2a抗体被认为是Th1应答,然而诱导产生I g G1常与Th2应答有关。
不同的佐剂虽然可诱导相似的抗体水平,但是细胞因子应答的方式可能不同,Th1或Th2应答方式对于疫苗的功效有显著的影响。
评价佐剂质量的优劣或能否适用于人用疫苗疫苗的主要因素为:①能使弱抗原产生满意的免疫效果;②不得引起中等强度以上的全身反应和严重的局部反应,在局部贮留的硬结必须逐渐被吸收;③不得因其对佐剂本身的超敏反应,不应与自然发生的血清抗体结合而形成有害的免疫复合物;④不得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⑤既不能有致癌性,也不得有致畸型性;⑥佐剂的化学组成应明确,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⑦在一定的保存期内的疫苗佐剂,应该稳定有效。
疫苗佐剂综述
![疫苗佐剂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8be4e3158fafab069dc02fa.png)
疫苗佐剂综述近三十年来,人用疫苗佐剂发展迅速,已经研发出了能诱发更强,更持久的人用疫苗佐剂。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理想的疫苗佐剂应该更适于临床应用,毒副作用更小。
本文总结了当前疫苗佐剂的发展状况,其中包括疫苗佐剂的监管建议,理想佐剂的标准,以及详细介绍了诸如矿物盐类佐剂,毒素类佐剂,微生物衍生物类佐剂,油乳剂,细胞因子佐剂,多糖类佐剂,以及核酸佐剂。
同时本文还讨论了最近新发现的Toll样受体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在免疫激活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疫苗;佐剂;Toll样受体;1 引言免疫接种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对疾病持久的免疫保护反应。
与弱毒疫苗不同,灭活疫苗或亚单位疫苗通需要疫苗佐剂的参与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1】。
“佐剂”一次来自于拉丁语“Adjuvare”一词,为“帮助”或“辅助”之意【2】。
免疫佐剂的生物作用包括:(1)抗原物质混合佐剂注入机体后,改变了抗原的物理性状,可使抗原物质缓慢地释放,延长了抗原的作用时间;(2)佐剂吸附了抗原后,增加了抗原的表面积,使抗原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3)佐剂能刺激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4)佐剂可促进淋巴细胞之间的接触,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5)可刺激致敏淋巴细胞的分裂和浆细胞产生抗体。
故免疫佐剂的作用可使无免疫原性物质变成有效的免疫原;(6)可提高机体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抗体滴变;(7)改变抗体的产生类型以及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并使其增强。
人们正是因为观察到疫苗接种位点处形成的脓肿协助机体产生了针对特异性抗原更强的免疫反应,从而形成了疫苗佐剂的理念。
更有甚,与接种抗原不相关的物质形成的脓肿坏死也能增强疫苗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4】。
1926年,通过吸附于铝盐类化合物的白喉类毒素首次证明了铝盐类佐剂的免疫增强作用。
至今,铝盐类佐剂(主要指氢氧化铝和磷酸铝)依然是唯一人用疫苗佐剂。
其原因是什么呢?尽管大量事实证明,弗氏完全佐剂和脂多糖类佐剂具有更强的佐剂活性,但由于其能引发局部和全身性的毒副作用而不适于人用。
《p62及其互作蛋白Vps34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范文
![《p62及其互作蛋白Vps34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7329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3.png)
《p62及其互作蛋白Vps34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篇一一、引言自噬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生物学过程,参与细胞内物质循环和细胞代谢调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在免疫反应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巨噬细胞中,自噬不仅参与了细胞内物质的降解和循环,还与炎症反应紧密相关。
P62和Vps34是两个关键的调节蛋白,它们在LPS(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P62及Vps34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二、文献综述(一)P62与Vps34简介P62是一种自噬相关的多功能蛋白,参与自噬体形成及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
Vps34是一种磷酸肌醇激酶,参与自噬体膜的形成过程。
二者在自噬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自噬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当LPS进入体内时,可以激活巨噬细胞,并诱导其发生自噬反应。
自噬反应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和对入侵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三、研究内容(一)实验方法本研究采用小鼠巨噬细胞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LPS刺激诱导巨噬细胞自噬,并观察P62和Vps34在自噬过程中的变化。
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P62和Vps34的表达水平及定位变化。
(二)实验结果1. P62的表达及定位变化:LPS刺激后,P6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且定位发生变化,更多地与自噬体相关结构共定位,说明P62参与了自噬过程。
2. Vps34的表达变化:LPS刺激后,Vps34的表达量也有所增加,表明Vps34在自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P62与Vps34的互作关系:通过免疫共沉淀等实验方法发现,P62与Vps34之间存在互作关系,二者共同参与了自噬过程的调节。
(三)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P62和Vps34在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自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P62的增加与自噬体的形成和成熟有关,而Vps34则参与了自噬体膜的形成过程。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cd462dcce2f0066f53322df.png)
免疫佐剂的作用和发展佐剂(Adjuvants)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或抗原佐剂。
佐剂可选择性地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
改变体液抗体的种类IgG亚类和抗体的亲和性。
佐剂可改变抗原的构型,使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HL)反应。
佐剂可改变免疫反应为MHCⅠ型或MHC Ⅱ型。
佐剂还能改变T辅助细胞(Th1和Th2)的免疫反应。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疫苗,如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现代疫苗研究过程所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其免疫原性较弱,往往需要佐剂来克服。
对适合于推广应用的新疫苗的研制,佐剂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近年来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更为迅速。
本文就各种免疫佐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的讨论。
1 矿物质矿物质佐剂是传统佐剂中的一类,包括AL(OH)3和磷酸铝等。
1926年Glenny首先应用铝盐吸附白喉类毒素,至今已有70多年了,但它还是唯一被FDA批准用于人用疫苗的佐剂。
常用佐剂中效果较好的是AL(OH)3和磷酸铝佐剂,其次磷酸钙较常用。
铝佐剂主要诱导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以IgG1类为主,刺激产生Th2型反应,还可刺激机体迅速产生持久的高抗体水平,也比较安全,对于胞外繁殖的细菌及寄生虫抗原是良好的疫苗佐剂。
它虽是人医和兽医均获批准的佐剂,广泛应用于兽医疫苗,特别是各种细菌苗,但其仍存在缺点:如有轻度局部反应,可以形成肉芽肿,极个别发生局部无菌性脓肿;铝胶疫苗怕冻;可能对神经系统有影响;不能明显地诱导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疫苗中加入磷酸三钙[Ca3(PO4)2]作佐剂,与铝胶一样具有吸附沉淀作用,但使用更加简便。
其缺点是:含盐量高;贮存日久有结晶沉淀。
皮下注射时偶有肿胀或结块,抗原免疫原性弱时,不足以提高其免疫原性,特别是保护性免疫机制要求活性介导的免疫参加时,应使用其他佐剂。
佐剂的研究进展
![佐剂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7883c458f5f61fb7366690.png)
佐剂的研究进展“Adjuvant”,即佐剂,最早来源于希腊语“adjuvare”,也就是帮助的意思[1]。
随着DNA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等新型疫苗不断涌现,免疫佐剂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佐剂的发展迅猛,多种新型佐剂层出不穷,人们对佐剂的作用机理亦有更深入的认识.佐剂的概念及发展简史佐剂(Adjuvants)是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应用,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增强相应抗原的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而本身并无抗原性的物质,又称免疫佐剂或抗原佐剂。
佐剂被用来增强疫苗的免疫反应已有近80年的历史,1925年,法国兽医免疫学家Ranmon发现疫苗中某些物质的佐剂作用,1926年Glenny证明明矾具有佐剂作用,1951年Freund研制成弗氏佐剂。
目前我国对蜂胶佐剂、油乳佐剂、核酸佐剂、细胞因子佐剂等新型佐剂的研究也有迅速发展。
1免疫佐剂的功能佐剂可选择性地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
如:弗氏完全佐剂(FCA)是细胞免疫的强刺激剂,也能刺激体液免疫;弗氏不完全佐剂(FIA)仅能刺激体液免疫。
改变体液抗体的种类IgG 亚类和抗体的亲和性,如壳聚糖、氧化甘露聚糖。
佐剂还可改变抗原的构型,使疫苗诱导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HL)反应。
如免疫刺激复合物。
佐剂可改变免疫反应为MHCⅠ型或MHCⅡ型。
如:白细胞介素4(IL-4)能上调MHCⅠ类抗原,IL-1可诱导MHCⅡ类反应。
佐剂还能改变T辅助细胞(Th1和Th2)的免疫反应。
FCA可诱导Th1型细胞因子,IL-18、IL-12也可强烈诱导Th1型细胞因子产生;FIA则是典型的只诱导Th2型细胞因子。
2免疫佐剂的分类目前,经动物实验证实有佐剂作用的物质多达百种以上,按佐剂作用可将其分为2类:①贮存型佐剂,即能以吸附成其他方式粘着抗原物质,注入机体后,可使抗原存留在一定的接种部位,并逐渐往周围释放,以延长抗原的作用时间,如铝佐剂。
LPS和抗LPS治疗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LPS和抗LPS治疗的研究及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2478b858762caaedd33d4d7.png)
LPS和抗LPS治疗的研究及应用进展靖学芳 综述;安云庆 审校(首都医科大学免疫系,北京 100054)摘 要:细菌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菌致病的关键因子,可作为抗感染药物治疗的作用靶位。
本文主要对LPS结构和功能及致病机制和抗LPS治疗策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上内毒素介导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G NB;LPS;败血症(Septicemia);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感染性休克(In fectious shock)中图分类号:R3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673(2004)022******* 革兰阴性菌(G ram2negative bacteria,G NB)感染败血症、内毒素血症及其休克的临床病死率很高,是抗感染治疗中一大难题。
G NB感染时,细菌和/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即内毒素(Endotoxin)进入血循环,激活多种炎症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LPS是G NB致病的启动因子,可作为药物治疗的作用靶位。
1 LPS的结构和功能LPS是G NB外膜的主要成分,由类脂A、核心寡聚糖和O2特异性多糖侧链三部分组成。
最内层的类脂A是LPS的主要生物活性部分,其结构是由焦磷酸键连接而成的葡糖胺聚二糖链,链上结合有多种中长链脂肪酸,高度保守,无种属特异性,不同G NB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核心寡聚糖位于类脂A外层,由22酮232脱氧甘露辛酮糖酸、磷酸乙醇胺、庚酸等组成,结构易变,有种属特异性。
LPS 最外层是若干重复的多糖侧链,组成完整的O抗原,G NB不同则组成例链的单糖种类、排列顺序也不同,决定了G NB的种型特异性〔1〕。
LPS在G NB外膜渗透性和流动性的维持及其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LPS释放入血循称为内毒素,是激发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
LPS 有双重作用,低浓度时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固有免疫功能,如LPS可直接激活补体的旁路途径等;高浓度时会引起广泛而强烈的炎症反应,激活单核2吞噬细胞、内皮细胞等,释放T NF2α、I L21、I L26、I L28、氧自由基、NO、组胺等炎症介质,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包括休克),严重时会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TLR4及TNF―α表达
![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TLR4及TNF―α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a886a0cf01f69e314232943a.png)
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TLR4及TNF―α表达【摘要】目的:研究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机制。
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抗体组;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腔内注射等量0.9%NaCl。
模型组腹腔内注射LPS(4 mg/kg)。
抗体组在造模前8~10 h,应用小鼠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蛋白2(TLR4/MD2)复合物抗体腹腔内注射50 μg。
各组均在造模5 h后留取血和肺组织,采用细菌内毒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LPS的含量,HE染色判定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PCR测定小鼠肺组织TLR4基因表达,Western-blot测定TLR4蛋白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水平。
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抗体组小鼠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HE染色呈ALI表现;和模型组比较,抗体组TLR4 mRNA、蛋白及TNF-α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
结论:急性肺损伤机制可能与LPS和TLR4受体结合介导TNF-α信号途径相关。
【关键词】脂多糖;急性肺损伤; Toll样受体4;肿瘤坏死因子-αExpression of Toll Like Receptor 4 and TNF-α on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Mice/GU Zhi-long,JIANG Hua-mao,HU Zhan-sh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4):016-019【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mechanism of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 mice.Method: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and antibody group.Control group was given 0.9%NaCl. Model group of acute lung injury was induced by LPS at a dose of 4 mg/kg. Aitibody group mice were given anti-TLR4/MD antibody(50 μg)before 8-10 h of building model group. Blood and lung tissue were taken after modeling in 4 hours. A mount of endotoxin in plasma was measured by kinetic turbidimetric assay.Degree of lung damage was grated by HE staining. Expressions of TLR4 at both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Content of TNF-α in mice serum was detected by ELISA.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endotoxin in serum,in model group and ayibody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with obvious ALI lung damages in model 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antibody group presented that expression of TLR4 mRNAand protein lower regulated(P<0.05) and ELISA results of TNF-α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Conclusion:The mechanism of acute lung injury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may be related to TLR4 signal passway that mediates the TNF-α level.【Key words】 Lipopolysaccharide; ALI; Toll like receptor 4; TNF-α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Medical College,Jinzhou 121001,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4.006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在创伤、重症感染、休克等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的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1];脂多糖(LPS)诱导的ALI在重症感染后早期出现[2],并且死亡率较高[3]。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后答案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f916a4bb68a98271fefab1.png)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课后答案第一章病原生物学绪论一、名词解释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症状、对人体感染和致病的机理、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消灭此类疾病为的目的的一门科学二、填空题1.细菌学、病毒学和其他微生物三大部分2.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放线菌共六类微生物。
3.活细胞,非细胞型微生物。
三、选择题1.E2.C3.C4.E5.E第二章细菌概述一、名词解释1. 质粒: 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结构为双链闭合环状DNA,带有遗传信息,具有自我复制功能。
可使细菌获得某些特定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2.正常菌群:正常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都存在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无害,成为正常菌群.3.无菌操作: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控制环境、用具,使之处于无菌状态,即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4.败血症:细菌由炎症局部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毒素引起全身性亚种的中毒症状,称为败血症。
5.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填空题1.7.2-7.6,37℃2.急性期恢复期4倍或4倍以上3.103kpa 121.3℃15~20min4.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培养应用高渗培养基5.抗毒素血清丙种球蛋白三、选择题1.A2.E3.B4.A5.E6.E7.A8.C9.C 10.E四、简答题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异同?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肽聚糖组成由聚糖、侧链、交联桥由聚糖、侧链构成疏松二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维平面网络结构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医院感染:肺炎、胸腹腔炎症泌尿系感染切口感染5.试分析菌群失调发生的原因,怎么预防菌群失调症。
疫苗佐剂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疫苗佐剂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7ff628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e.png)
· 55 ·张欣妍 石晓姿 赵永明河北北方学院药学院,河北省神经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张家口,075000,中国【摘要】 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传染性疾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佐剂是为了提高抗原免疫原性而添加到疫苗当中的物质,适宜比例佐剂的加入可以更好地辅助疫苗刺激机体,达到高效持久的免疫应答,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和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药物进入人体中产生的毒副作用。
该文就常用佐剂及其免疫应答性质方面作一综述。
以期为设计与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疫苗;佐剂;免疫【中图分类号】 R96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2095-1396.2023.06.011Mechanism of Action of Vaccine Adjuvants and Research ProgressZHANG Xin-yan , SHI Xiao-zi , ZHAO Yong-m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 Hebei North University ,Hebei Key Laboratory of Neuropharmacology , Zhangjiakou , 075000, China【ABSTRACT 】 Vaccination is currently the most economically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ven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Adjuvants are substances added to vaccines to enhance antigens immunogenicity. The appropriate addition of adjuvants can better assist vaccines in stimulating the body , achieving efficient and long-lasting immune responses ,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s of vaccines , and minimizing the dosage of drugs , thus decreasing the toxic side effects of drugs entering the human bod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ommonly used adjuvants and their immunogenic properties. It aims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safe and effective vaccine adjuvants.【KEY WORDS 】 vaccine ; adjuvant ;immunity 疫苗佐剂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基金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No.20230217)作者简介:张欣妍,河北北方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开发通讯作者:赵永明,副教授;研究方向:体内药物分析;E-mail :***************疫苗是一种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剂。
《LPS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凋亡机制研究》范文
![《LPS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凋亡机制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926c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7.png)
《LPS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凋亡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在肠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多种病理条件下,如炎症性肠病等,这些细胞可能会遭受损伤并发生凋亡。
近年来,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凋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能够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本研究旨在探讨LPS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凋亡的机制,以期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购自ATCC;LPS购自Sigma公司;实验所需试剂及耗材均为市售合格产品。
2.2 实验方法(1)细胞培养:将NCM460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并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
(2)LPS处理:将NCM46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LPS处理组,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3)细胞凋亡检测: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4)信号通路分析: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情况。
三、实验结果3.1 LPS诱导NCM460细胞凋亡的浓度依赖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LPS浓度的增加,NCM460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增加。
在1μg/mL的LPS浓度下,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2 LPS诱导NCM460细胞凋亡的机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PS处理后,NCM460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Bcl-2等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
此外,LPS还能激活NF-κB 等炎症相关信号通路。
3.3 相关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Caspase-3、Caspase-9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存在密切关系。
在LPS刺激下,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进而促进Caspase家族蛋白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内毒素血症的名词解释_发生的原因_临床症状_治疗方法
![内毒素血症的名词解释_发生的原因_临床症状_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08d3c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7.png)
内毒素血症的名词解释_发生的原因_临床症状_治疗方法内毒素血症的名词解释内毒素血症是由于血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表现。
内毒素血症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
内毒素血症临床症状主要决定于宿主对内毒素的抵抗力。
症状和体征有:发热,白细胞数变化,出血倾向,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肝脏损伤、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休克等。
内毒素血症发生的原因在严重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可出现: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功能障碍,免疫机能下降,肠道吸收的内毒素过多而超过机体清除能力;胃肠道粘膜缺血、坏死、屏障破坏,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肠道吸收的内毒素因肝功能障碍由侧枝循环直接入体循环;某些组织、器官的感染引起外源性内毒素入血。
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症状内毒素可引起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激肽等的释放,导致微循环扩张,静脉回流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灌流不足,缺氧及酸中毒等。
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方法1. 选择性肠道脱污染选择性肠道脱污染(selective decontamin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 SDD)是基于定植抗性原理设计的一种局部使用胃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的给药方法,选择性抑制口咽及上消化道潜在致病微生物,而使厌氧菌群不受损伤。
经过10余年的应用,目前对SDD治疗的观点不一:有的认为 SDD能降低致病菌定植和呼吸道感染,但对死亡率、医疗费用、住ICU时间以及使用呼吸机时间等有益影响尚不肯定,甚至认为SDD不能生存率。
但目前也有报道认为:SDD通过减轻肠道菌群紊乱状态,减少细菌移位,有利于预防ANP继发感染[14]。
2. 特异性抗内毒素制剂新的抗内毒素治疗包括中断内毒素合成,结合或中和其活性,防止其与宿主效应细胞相互作用,干扰内毒素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等。
治疗制剂包括内毒素类似物、抗体、亚单位疫苗、多粘菌素结合柱、重组人蛋白、内毒素合成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小分子抑制剂。
布鲁氏杆菌LPS抗原制备及其免疫原性测定
![布鲁氏杆菌LPS抗原制备及其免疫原性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90b4c5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d.png)
布鲁氏杆菌LPS抗原制备及其免疫原性测定夏小成;刘晓颖【摘要】采用热酚水法提取布鲁氏杆菌脂多糖,分离、纯化并SDS -PAGE银染鉴定。
纯化的细菌内毒素免疫小鼠,通过斑点ELISA测定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细菌内毒素免疫原性。
采用热酚法能获得较高纯度的细菌内毒素,其免疫原性较高,斑点ELISA测血清效价达到1∶1000000,与全菌免疫原性接近。
本研究为制备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和建立布鲁氏杆菌病快速诊断方法奠定研究基础。
%The LPS was prepared from M5 Brucella in hot phenol water .With concentration ,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alcohol precipitated to re-move impure protein .Then the purified LPS was identified by SDS -PAGE .The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purified LPS as antigen to measure its immunogenicity .The serum antibody titers were detected with DOT -ELI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PS was highly purified and its immunogenicity was similar to the Brucella .The result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establishment of a rapid diagnostic method for Brucellosis .【期刊名称】《特产研究》【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布鲁氏杆菌;脂多糖;免疫原性【作者】夏小成;刘晓颖【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 212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 13011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 1301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4+4布鲁氏杆菌(Brucella Blues)属于革兰氏阴性不运动胞内寄生菌,可引发人、畜共患布鲁氏杆菌病[1],致使人与动物不孕、妊娠母体流产,是牛、鹿、羊等动物养殖中危害最大的3种疾病之一[2]。
《2024年LPS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凋亡机制研究》范文
![《2024年LPS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凋亡机制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77f1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4.png)
《LPS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凋亡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细胞凋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物过程,也是人体在受到各种刺激后的重要反应。
在人结肠上皮细胞中,这种机制更是关键,对于维持肠道黏膜的稳定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炎症性肠病(IBD)研究的深入,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LPS作为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肠道炎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篇论文将研究LPS如何诱导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发生凋亡及其潜在机制。
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实验中采用的人结肠上皮细胞(NCM460)购自ATCC(美国标准菌种库),LPS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和仪器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二)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使用标准细胞培养技术培养NCM460细胞,并调整至适宜的细胞密度。
2. LPS处理:将不同浓度的LPS与NCM460细胞共培养,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凋亡情况。
3. 凋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4.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一)LPS诱导NCM460细胞凋亡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LPS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NCM460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增加。
在特定浓度和时间的LPS作用下,NCM460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LPS处理后,NCM460细胞中促凋亡蛋白(如Caspase-3、Caspase-9等)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抗凋亡蛋白(如Bcl-2)的表达水平降低。
这表明LPS诱导了NCM460细胞的凋亡过程。
(三)信号通路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LPS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NCM460细胞凋亡。
在LPS刺激下,NF-κB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进而影响下游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卫生假说与过敏性疾病
![卫生假说与过敏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8f9227a227916888486d781.png)
(From BRAUN-FAHRLA et al.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2019, Volume 29, pages 28–34)
(From VON EHRENSTEIN et al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30, 187±193)
级量依赖性的,低剂量LPபைடு நூலகம்则诱导炎症性变态反应
(Delayre-Orthez et al., 2019)。
新生期给予LPS可增加IgG2a 的产生,但不能 预防Th2应答的发生。然而在有特异性抗原存在 时给予LPS ,可完全抑制高气道反应和变态反应的
发生(Gerhold et al., 2019)。
肺泡内的IL-5的水平(Hopfenspirger et al., 2019)。其他细菌,如Listeria monocytogenes (Li et al., 2019)、Propionibacterium acnes (Braga et al., 2019), Bordetella pertussis (Kim et al., 2019) 和 Chlamydia (Han et al., 2019)也
Table 2: Signs of atopy according to clinical examination, skinprick test, and blood tests in children from Steiner schools and control schools
From Johan S Alm et al. L a n c e t 2019; 353: 1 4 8 5 – 148 8
(KILPELAÈ INEN et al.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2000,30, 201±208)
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及应用
![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6ec71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c.png)
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及应用免疫佐剂是指在携带抗原的疫苗中增加其他成分,以增强或调节免疫反应的物质。
免疫佐剂不仅可以提高生物制品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而且能够降低疫苗的剂量和频率。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免疫佐剂被开发并应用于疫苗的生产中。
一、免疫佐剂的类型和作用1. 油水复合佐剂:油是免疫佐剂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提高疫苗对抗原的稳定性,并激发强烈的抗体反应。
油水复合佐剂是指以油为基础的佐剂,通常包括水和乳化剂。
它们可以改善疫苗悬浮液的分散性和局部免疫刺激,并改变疫苗的吞噬和呈递特性,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
2. 佐剂小体:佐剂小体是由蛋白质组成的颗粒,在疫苗中作为佐剂使用。
它们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摄取和抗原表现,并诱导诱导特定的免疫细胞类型,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
3. 多糖佐剂:多糖佐剂通常是由多糖结构,如卡波激活多糖(CAPs)和壳多糖(LPS)组成,在疫苗中使用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
多糖佐剂可以诱导多种的细胞类型产生反应,并增加特异性的抗体水平。
此外,在一些疾病,如肺炎球菌和流感等,多糖佐剂的能力很容易被当作候选佐剂。
二、新型免疫佐剂的开发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免疫佐剂被开发。
以下是几个比较有潜力的新型免疫佐剂:1. 病毒样颗粒:病毒样颗粒是由病毒多聚体组成的一类颗粒,通常是不包括病毒核酸。
这些颗粒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天然的佐剂性,且在疫苗中使用时可以激发强烈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目前已经有很多类型的病毒样颗粒作为疫苗的候选佐剂。
2. 蛋白质互作型佐剂:蛋白质互作型佐剂是由蛋白质构建而成,这些蛋白质是在免疫细胞中表达的关键信号分子。
这些佐剂可以模拟天然的免疫反应而不需要携带抗原,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3. 基因疗法佐剂:基因疗法佐剂通常是由多肽或蛋白质编码的DNA或RNA,可以导入宿主细胞以表达抗原,从而产生特异性保护性免疫应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PS模拟肽疫苗诱导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的革兰氏阴性(G~-)菌重要的共同致病物质,可导致败血性休克等严重病理变化。
鉴于G~-菌内毒素血症的高发病率和严重危害,针对LPS的治疗与预防的研究始终是人们极为关注的课题。
目前尚无LPS或类脂A拮抗剂用于临床或进入临床观察;而在预防方面,预存抗LPS抗体与败血症的发生、大样本住院肿瘤患者、烧伤、外科手术等因感染死亡例数呈负相关的现象早已被证实,即对LPS诱发的病理进程有明确的保护作用,但这种保护力只限于对接种菌或特定血清型的LPS;而被动输入抗体则有时相限制,即感染前1小时内应用有效,这显然只适于动物实验。
理想的LPS疫苗应能诱导再次免疫应答,所产生的抗体应是具广谱预防与保护作用。
目前LPS疫苗研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①LPS为TI-I(非胸腺依赖抗原-I)型抗原,自然诱导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低、调理杀菌力弱,且无再次抗体应答,亦不能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②源于不同种属、不同株乃至不同血清型的LPS可具不同的抗原性,只能诱导产生与接种菌或LPS结合的抗体。
因而至今尚无批准进入临床实验的具广谱保护作用的LPS疫苗。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是: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获得的短肽模拟LPS的保守性结构表位,将其抗原表位的化学性质由脂多糖改变为短肽,由此使TI抗原改变为TD抗原,进而诱导机体内产生有效的再次抗体应答和交叉保护性免疫。
本课题组在前期的工作中,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了数十个模拟位克隆,选择三个模拟鼠伤寒杆菌LPS表位的序列合成短肽,并证明用这三种模拟短肽免疫动物后,可诱发机体产生针对鼠伤寒杆菌LPS的抗体应答,但
由于所获模拟位合成肽的免疫原性较弱,加之当时以BSA为载体,所产生的抗体效价较低,保护作用亦不明显。
据此,本研究着重解决了具交叉保护性抗体的纯化,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