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期末测试题汇总

合集下载

现代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全文优选

现代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全文优选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现代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测试系统的灵敏度2、压电效应3、热电偶冷端补偿4、电阻应变效应5、虚拟仪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r表征系统的特性,一阶系统的被止频率表示为。

2、线性度是指。

也称非线性误差,常用的直线拟合方法有理论拟合、和等。

3、常用的应变片有与两大类,其中灵敏度较高的是,线性度较好的是。

4、为了加强居氏小区的安全,可以在小区围墙上加装传感器进行昼夜监控。

5、可以进行转速测量的传感器包括、和;可以进行金属工件厚度测星:的传感器包括、和。

6、在图像测量中,为了确定丄件的角点,常采用方法,它的原理是。

7、光电管、光电倍増管是利用效应工作的,光电池是利用效应工作的,光敏电阻是利用效应工作的。

8、极距变化型的电容式传感器常釆用差动结构,目的是以及。

9、为利用电桥的和差特性,提髙系统的灵敏度,应使桥臂上电阻应变极性相同,桥臂上电阻应变极性相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基本型现代检测系统包括哪些环节?2、什么是霍尔效应?为什么半导体材料适合于作霍尔元件?3、请从CCD的原理解释图像亮度与曝光时间的关系。

4、如果对1mm左右的微位移量进行检测,请问可以选用什么传感器?列举2种方案,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5、探底雷达可以完成哪些检测任务?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探测时与超声波传感器有何异同?现代检测技术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试系统的灵敏度一专感器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之比2、压电效应一一某些材料(如石英)当沿着一定方向施加力变形,由于材料分子不具备中心对称性, 其内部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此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是指当压电材料沿一定方向受到电场作用时,相应的在一定的晶轴方向将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应力,又称电致伸缩效应。

材料测试技术期末试卷(10级)——现代测试技术资料文档

材料测试技术期末试卷(10级)——现代测试技术资料文档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一.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衍射衬度:由于样品中不同位向的晶体的衍射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衬度差别。

能谱仪:能谱仪是利用X光量子的能量不同来进行元素分析的仪器。

E=hv=h分辨率:能区分成像物体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球差:电磁透镜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符合预定规律而造成的现象二.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要观察陶瓷中基体和析出相的组织形态,同时要分析其晶体结构和共格界面的位向关系,如何制备样品?以怎样的电镜操作方式和步骤来进行具体分析?答:采用离子减薄方法制备电镜样品,观察包括基体和析出相的区域,拍摄明、暗场照片;采用样品倾转,使得基体与析出相的界面与电子束平行,用选区光阑套住基体和析出相进行衍射,获得包括基体和析出相的衍射花样进行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及位向关系。

2.要分析钢铁材料的断口形貌,请判断是采用金相分析还是扫描电镜的二次电子像更合适?并说明理由。

答:采用二次电子像更合适,因为二次电子对样品表面形貌敏感,空间分辨率高,信号收集率高,特别适合金属端口分析。

另外,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非常方便,可直接观察大块试样,适合观察材料断口和显微组织三维形态。

3.下图为TiO2压敏陶瓷的表面形貌像,其配方为0.97TiO2+0.8Nb2O5+0.3La2O3+0.3SiO2,烧结温度为400℃,XRD分析表明TiO2压敏陶瓷除了主晶相金红石型TiO2以外还存在LaNbTiO4、La4Ti9O2三种物相。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图1(多晶电镜图略)为哪种信号的形貌像,并说明其特征,其中明亮区域可能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元素符号Ti O Si Nb La原子序数22 8 14 41 57答:(1)图1为背散射电子的形貌像;(2)特征:背散射电子的数目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多,故在荧光屏上的较亮。

(3)由于TiO2还存在LaNbTiO6、La4Ti9O2三种物相,它的平均原子序数最大,且含量最多,故应该是最为明亮的区域。

期末考试卷: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和答案

期末考试卷: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和答案

期末考试卷: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和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A.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 光学显微镜(OM)C. 质谱仪(MS)D. 能谱仪(EDS)2. 在材料现代测试分析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测量材料的晶体结构?A. X射线衍射(XRD)B. 原子力显微镜(AFM)C.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3. 下列哪种测试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A.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C. 原子力显微镜(AFM)D. 光学显微镜(OM)4. 在材料现代测试分析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测量材料的磁性?A.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B. 核磁共振(NMR)C. 红外光谱(IR)D. 紫外可见光谱(UV-Vis)5. 下列哪种测试方法可以同时提供材料表面形貌和成分信息?A.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 原子力显微镜(AFM)C. 能谱仪(EDS)D. 质谱仪(MS)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_来扫描样品表面,并通过_____________来获取样品信息的测试方法。

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_穿过样品,并通过_____________来观察样品内部结构的测试方法。

3.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_与样品表面相互作用,并通过_____________来获取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质的测试方法。

4. 能谱仪(EDS)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_与样品相互作用,并通过_____________来分析样品成分的测试方法。

5.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是一种利用_____________来测量样品磁性的测试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材料测试中的应用。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绝密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绝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发射: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2.俄歇电子:X射线或电子束激发固体中原子内层电子使原子电离,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态,将发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发射的电子。

3.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与固体作用后又离开固体的电子。

4.溅射:入射离子轰击固体时,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的发射,这种现象称为溅射。

5.物相鉴定:指确定材料(样品)由哪些相组成。

6.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

7.质厚衬度:样品上的不同微区无论是质量还是厚度的差别,均可引起相应区域透射电子强度的改变,从而在图像上形成亮暗不同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质厚衬度。

8.蓝移: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或位置(λ最大)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或“向蓝”)。

9.伸缩振动: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的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10.差热分析:指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电磁波谱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长波部分、中间部分和短波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统称为光学光谱。

2.光谱分析方法是基于电磁辐射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光谱波长与强度进行材料分析的方法。

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曲线)特点(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观形态)可分为(连续)光谱、(带状)光谱和(线状)光谱3类。

3.分子散射是入射线与线度即尺寸大小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

分子散射包括(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两种。

4.X射线照射固体物质(样品),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5.多晶体(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方法为(照相法)和(X射线衍射仪法)。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分析测试题(可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辐射的发射: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2.俄歇电子:X射线或电子束激发固体中原子内层电子使原子电离,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态,将发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发射的电子。

3.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与固体作用后又离开固体的电子.4.溅射:入射离子轰击固体时,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的发射,这种现象称为溅射。

5.物相鉴定:指确定材料(样品)由哪些相组成。

6.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

7.质厚衬度:样品上的不同微区无论是质量还是厚度的差别,均可引起相应区域透射电子强度的改变,从而在图像上形成亮暗不同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质厚衬度。

8.蓝移: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或位置(λ最大)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或“向蓝")。

9.伸缩振动: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的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10.差热分析:指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电磁波谱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长波部分、中间部分和短波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包括( 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统称为光学光谱。

2.光谱分析方法是基于电磁辐射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光谱波长与强度进行材料分析的方法。

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曲线)特点(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观形态)可分为(连续 )光谱、(带状 )光谱和(线状)光谱3类。

3.分子散射是入射线与线度即尺寸大小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分子散射包括(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两种。

4.X射线照射固体物质(样品),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5.多晶体(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方法为(照相法)和(X射线衍射仪法)。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第一部分填空题:1、X射线从本质上说,和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一样,也是一种电磁波。

2、尽管衍射花样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它们的基本要素只有三个:即衍射线的峰位、线形、强度。

3、在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X射线光源要有一个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强度大、光谱纯洁。

4、利用吸收限两边质量吸收系数相差十分悬殊的特点,可制作滤波片。

5、测量X射线衍射线峰位的方法有七种,它们分别是7/8高度法、峰巅法、切线法、弦中点法、中线峰法、重心法、抛物线法。

6、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中主要的检索索引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哈那瓦尔特索引、芬克索引、字顺索引。

7、特征X射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

8、X射线衍射仪探测器的扫描方式可分连续扫描、步进扫描、跳跃步进扫描三种。

9、实验证明,X射线管阳极靶发射出的X射线谱可分为两类:连续X射线光谱和特征X射线光谱。

10、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衰减。

11、用于X射线衍射仪的探测器主要有盖革-弥勒计数管、闪烁计数管、正比计数管、固体计数管,其中闪烁计数管和正比计数管应用较为普遍。

12、光源单色化的方法:试推导布拉格方程,解释方程中各符号的意义并说明布拉格方程的应用名词解释1、X-射线的衰减: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

2、短波限:电子一次碰撞中全部能量转化为光量子,此光量子的波长3、吸收限: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随辐射频率的增大而增加至某一限度即骤然增大,称吸收限。

吸收限:引起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最低能量。

4、吸收限电子--hv 最长波长与原子序数有关5、短波限 hv--电子最短波长与管电压有关6、X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7、特征X射线:是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也称单色X射线。

8、连续X射线:是具有连续变化波长的X射线,也称多色X射线。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第一页共1 页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第一部分填空题:1、X射线从本质上说,和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一样,也是一种电磁波。

2、尽管衍射花样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它们的基本要素只有三个:即衍射线的峰位、线形、强度。

3、在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X射线光源要有一个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强度大、光谱纯洁。

4、利用吸收限两边质量吸收系数相差十分悬殊的特点,可制作滤波片。

5、测量X射线衍射线峰位的方法有七种,它们分别是7/8高度法、峰巅法、切线法、弦中点法、中线峰法、重心法、抛物线法。

6、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中主要的检索索引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哈那瓦尔特索引、芬克索引、字顺索引。

7、特征X射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

8、X射线衍射仪探测器的扫描方式可分连续扫描、步进扫描、跳跃步进扫描三种。

9、实验证明,X射线管阳极靶发射出的X射线谱可分为两类:连续X射线光谱和特征X射线光谱。

10、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衰减。

11、用于X射线衍射仪的探测器主要有盖革-弥勒计数管、闪烁计数管、正比计数管、固体计数管,其中闪烁计数管和正比计数管应用较为普遍。

12、光源单色化的方法:试推导布拉格方程,解释方程中各符号的意义并说明布拉格方程的应用名词解释1、X-射线的衰减: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

2、短波限:电子一次碰撞中全部能量转化为光量子,此光量子的波长3、吸收限: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随辐射频率的增大而增加至某一限度即骤然增大,称吸收限。

吸收限:引起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最低能量。

4、吸收限电子--hv 最长波长与原子序数有关5、短波限 hv--电子最短波长与管电压有关6、X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7、特征X射线:是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也称单色X射线。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精)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精)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分析测试题 (可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 20分,每小题 2分。

1. 辐射的发射: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2. 俄歇电子:X 射线或电子束激发固体中原子内层电子使原子电离, 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态,将发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发射的电子。

3. 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与固体作用后又离开固体的电子。

4. 溅射:入射离子轰击固体时,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的发射,这种现象称为溅射。

5. 物相鉴定:指确定材料(样品由哪些相组成。

6. 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

7. 质厚衬度:样品上的不同微区无论是质量还是厚度的差别,均可引起相应区域透射电子强度的改变,从而在图像上形成亮暗不同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质厚衬度。

8. 蓝移: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或位置(λ最大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或“向蓝” 。

9. 伸缩振动: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的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10. 差热分析:指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

二、填空题(共 20分,每小题 2分。

1. 电磁波谱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长波部分、中间部分和短波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包括(红外线、 (可见光和(紫外线 ,统称为光学光谱。

2. 光谱分析方法是基于电磁辐射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光谱波长与强度进行材料分析的方法。

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 (曲线特点 (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观形态可分为 (连续光谱、 (带状光谱和(线状光谱 3类。

3. 分子散射是入射线与线度即尺寸大小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

分子散射包括(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两种。

4. X 射线照射固体物质 (样品 , 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 X 射线、俄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5. 多晶体(粉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方法为(照相法和(X 射线衍射仪法。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试卷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试卷

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材料现代分析技术 闭卷 A 卷 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中能进行局部点的微结构分析的是( )A )X 射线衍射分析B )扫描电子显微镜C )透射电子显微镜D )热重分析法 2、X 射线衍射分析是近代材料微观结构与缺陷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哪个选项不是X 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 ( )A )晶体结构研究 B) 物相分析 C )精细结构研究 D )表面元素分析 3、X 射线管所产生的特征谱的波长受以下哪种因素所影响( )A )管电压 B) 管电流 C )阳极靶材的原子序数 D )电子电荷4、利用吸收限两边吸收系数相差十分悬殊的特点,可制作X 射线滤波片,滤波片材料是根据靶材元素确定的,根据滤波片材料选择规律,当阳极靶材料为元素Mo 时,选择的滤波片材料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A )FeB )CoC )NiD )Zr5、X 射线衍射定量分析中,如待测样品中含有多个物相,各相的质量吸收系数又不同,常常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外标法B )内标法C )参比强度法D )直接对比法6、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系统中通常包含三级放大系统,下列选项中不是其三级放大系统的是( )A )物镜B )中间镜C )目镜D )投影镜7、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二氧化钛形态,通常采用下列哪种制样方法( )A )支持膜法 B) 超薄切片法 C )复型法 D )晶体减薄法8、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二次电子像的衬度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所影响( )A )形貌B )成分C )电压D )电磁9、采用X 光电子能谱分析Be 的化学状态,根据影响其化学位移的规律,下列选项中Be 的1s 电子结合能排列正确的是( )A )BeO > BeF 2 > Be B) BeF 2 > Be > BeO C) BeF 2 > BeO > Be D) Be > BeF 2 > BeO 10、根据差热曲线方程,为了提高仪器的检测灵敏度,采用如下哪种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X 射线管发出的X 射线,其波长并不相同,根据其波长变化的特点可分为 和 。

现代材料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卷与答案

现代材料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卷与答案

现代材料检测技术期末考试卷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检测技术的目的是什么?A. 确定材料的化学成分B. 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C. 确定材料的力学性能D. 确定材料的生产工艺答案:B2.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属于无损检测?A. 拉伸试验B. 硬度试验C. 超声波检测D. 金相试验答案:C3. 材料检测中,哪种试验主要用于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A. 拉伸试验B. 压缩试验C. 弯曲试验D. 冲击试验答案:C4. 哪种试验可以检测材料的硬度?A. 拉伸试验B. 压缩试验C. 弯曲试验D. 硬度试验答案:D5. 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材料的化学成分B. 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C. 确定材料的物理性质D. 确定材料的生产工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检测技术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法。

答案: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金相试验2. 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3. 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是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

答案:强度、韧性、硬度4. 金相试验主要用于观察材料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晶体结构、晶粒大小、相结构5. 材料检测报告应包括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内容。

答案:方法、结果、结论、数据、图表、参考文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材料检测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答案:材料检测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安全及可靠性。

在工程设计、制造、验收、维护和更新等各个阶段,通过材料检测技术可以得到关于材料性能的准确数据,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期末考试: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法及答案

期末考试: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法及答案

期末考试: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法及答案一、考试说明本次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涵盖各种现代测试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测试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等方面。

二、考试内容1. X射线衍射分析法(XRD)基本原理: XRD是一种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效应来分析晶体结构的方法。

测试步骤:样品准备、X射线发生与检测、数据收集与处理。

答案: XRD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相组成、晶粒大小等。

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基本原理: SEM利用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探测器收集信号,从而获得样品的形貌和成分信息。

测试步骤:样品制备、电子束聚焦与扫描、信号采集与处理。

答案: SEM适用于观察材料的微观形貌、表面成分和晶体结构等。

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基本原理: TEM利用电子束透过样品,通过电磁透镜聚焦和放大,观察样品内部的微观结构。

测试步骤:样品制备、电子束聚焦与传输、图像采集与处理。

答案:TEM适用于研究材料内部的晶体结构、界面、缺陷等。

4. 能谱分析法(EDS)基本原理: EDS利用高能电子束激发样品,产生二次电子、特征X射线等,通过能量色散分析这些信号,获取样品成分信息。

测试步骤:样品制备、电子束激发、信号检测与分析。

答案: EDS用于分析材料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成分。

5. 原子力显微镜(AFM)基本原理: AFM利用原子力探针扫描样品表面,通过检测探针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力,获得样品表面的形貌和力学信息。

测试步骤:样品准备、原子力探针扫描、信号采集与处理。

答案: AFM适用于观察材料表面的形貌、粗糙度、力学性质等。

三、考试要求1. 掌握各种现代测试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2. 熟悉相关测试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结果分析。

四、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五、考试时间120分钟。

六、答案解析1. XRD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相组成、晶粒大小等。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期末测试题汇总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期末测试题汇总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思考题(1)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产生的检测信号有: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俄歇电子、吸收电子等。

(2)信号产生的原理:电子束与物质电子和原子核形成的电场间相互作用。

(3)特征和用途:①背散射电子:特点:电子能量较大,分辨率低。

用途: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②二次电子:特点:能量较低,分辨率高。

用途:样品表面成像。

③吸收电子:特点:被物质样品吸收,带负电。

用途:样品吸收电子成像,定性微区成分分析。

④透射电子:特点:穿透薄试样的入射电子。

用途:微区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

⑤特征X射线:特点:实物性弱,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并取决于被激发物质原子能及结构,是物质固有的特征。

用途:微区元素定性分析。

⑥俄歇电子:特点:实物性强,具有特征能量。

用途:表层化学成分分析。

⑦阴极荧光:特点:能量小,可见光。

用途:观察晶体内部缺陷。

2.什么是电子散射,相干弹性散射和不相干弹性散射?电子彳①电子散射: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穿过固体物质时,会受到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或受到原子核及周围电子形成的库伦电场的作用,从而改变了电子的运动方向的现象叫电子散射②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晶体薄膜样品时,由于原子排列的规律性,入射电子波与各原子的弹性散射波不但波长相同,而且有一定的相位关系,相互干涉。

③不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单一元素的非晶样品时,发生的相互无关的、随机的散射。

④电子衍射的成像基础是弹性散射。

非弹性散射作用机制有:单电子激发、等离子激发、声子发射、轫致辐射①单电子激发:样品内的核外电子在收到入射电子轰击时,有可能被激发到较高的空能级甚至被电离,这叫单电子激发。

②等离子激发:高能电子入射晶体时,会瞬时地破坏入射区域的电中性,弓I起价电子云的集体振荡,这叫等离子激发。

③声子发射:入射电子激发或吸收声子后,使入射电子发生大角度散射,这叫声子发射。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第一部分填空题:1、X射线从本质上说,和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一样,也是一种电磁波。

2、尽管衍射花样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它们的基本要素只有三个:即衍射线的峰位、线形、强度。

3、在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X射线光源要有一个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强度大、光谱纯洁。

4、利用吸收限两边质量吸收系数相差十分悬殊的特点,可制作滤波片。

5、测量X射线衍射线峰位的方法有七种,它们分别是7/8高度法、峰巅法、切线法、弦中点法、中线峰法、重心法、抛物线法。

6、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中主要的检索索引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哈那瓦尔特索引、芬克索引、字顺索引。

7、特征X射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

8、X射线衍射仪探测器的扫描方式可分连续扫描、步进扫描、跳跃步进扫描三种。

9、实验证明,X射线管阳极靶发射出的X射线谱可分为两类:连续X射线光谱和特征X射线光谱。

10、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衰减。

11、用于X射线衍射仪的探测器主要有盖革-弥勒计数管、闪烁计数管、正比计数管、固体计数管,其中闪烁计数管和正比计数管应用较为普遍。

12、光源单色化的方法:试推导布拉格方程,解释方程中各符号的意义并说明布拉格方程的应用名词解释1、X-射线的衰减: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

2、短波限:电子一次碰撞中全部能量转化为光量子,此光量子的波长3、吸收限: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随辐射频率的增大而增加至某一限度即骤然增大,称吸收限。

吸收限:引起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最低能量。

4、吸收限电子--hv 最长波长与原子序数有关5、短波限 hv--电子最短波长与管电压有关6、X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7、特征X射线:是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也称单色X射线。

8、连续X射线:是具有连续变化波长的X射线,也称多色X射线。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与答案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与答案

江西省理工大学材料分析测试题(可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有20分,每小题2分。

)1.辐射的发射: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2.俄歇电子:X射线或电子束激发固体中原子内层电子使原子电离,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态,将发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发射的电子。

3.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与固体作用后又离开固体的电子。

4.溅射:入射离子轰击固体时,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的发射,这种现象称为溅射。

5.物相鉴定:指确定材料(样品)由哪些相组成。

6.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

7.质厚衬度:样品上的不同微区无论是质量还是厚度的差别,均可引起相应区域透射电子强度的改变,从而在图像上形成亮暗不同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质厚衬度。

8.蓝移: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或位置(λ最大)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或“向蓝”)。

9.伸缩振动: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的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10.差热分析:指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电磁波谱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长波部分、中间部分和短波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统称为光学光谱。

2.光谱分析方法是基于电磁辐射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光谱波长与强度进行材料分析的方法。

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曲线)特点(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观形态)可分为(连续)光谱、(带状)光谱和(线状)光谱3类。

3.分子散射是入射线与线度即尺寸大小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

分子散射包括(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两种。

4.X射线照射固体物质(样品),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5.多晶体(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方法为(照相法)和(X射线衍射仪法)。

最新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期末复习题

最新材料现代测试技术-期末复习题

1.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荧光辐射,俄歇效应。

3.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7.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9.人眼的分辨率本领大约是:0.2mm10.扫描电镜用于成像的信号: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原理:光栅扫描,逐点成像。

11.TEM的功能是:物相分析和组织分析(物相分析利用电子和晶体物质作用可发生衍射的特点;组织分析;利用电子波遵循阿贝成像原理)12.DTA:定性分析(或半定量分析),测温范围大。

DSC:定量分析,测温范围常在800℃以下。

13.放大倍数(扫描电镜):M=b/B(b:显像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幅度,通常固定不变;B:入射电子束在样品上的扫描幅度,通常以改变B来改变M)14.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是衍射仪法。

15.透射电镜室应用透射电子来成像。

16.TEM无机非金属材料大多数以多相、多组分的非导电材料,直到60年代初产生了离子轰击减薄法后,才使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薄膜制备成为可能。

17.适合透射电镜观察的试样厚度小于200nm的对电子束“透明”的试样。

18.扫描电镜是用不同信号成像时分辨率不同,分辨率最高的是二次电子成像。

19.在电子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中,从试样表面射出的电子有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俄歇电子。

20.影响红外光谱图中谱带位置的因素有诱导效应,键应力,氢键,物质状态。

1.电离能:在激发光源作用下,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就发生电离,电离所必须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2.原子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原子在气体状态下发射或吸收特种辐射所产生的光谱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

3.X射线光电效应:当X射线的波长足够短时,其光子的能量就很大,以至能把原子中处于某一能级上的电子打出来,而它本身则被吸收,它的能量就传递给电子了,使之成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光电子,并使原子处于高能的激发态。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复习第一部分填空题:1、X射线从本质上说,和无线电波、可见光、γ射线一样,也是一种电磁波。

2、尽管衍射花样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它们的基本要素只有三个:即衍射线的峰位、线形、强度。

3、在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X射线光源要有一个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强度大、光谱纯洁。

4、利用吸收限两边质量吸收系数相差十分悬殊的特点,可制作滤波片。

5、测量X射线衍射线峰位的方法有七种,它们分别是7/8高度法、峰巅法、切线法、弦中点法、中线峰法、重心法、抛物线法。

6、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中主要的检索索引的方法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哈那瓦尔特索引、芬克索引、字顺索引。

7、特征X射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

8、X射线衍射仪探测器的扫描方式可分连续扫描、步进扫描、跳跃步进扫描三种。

9、实验证明,X射线管阳极靶发射出的X射线谱可分为两类:连续X射线光谱和特征X射线光谱。

10、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衰减。

11、用于X射线衍射仪的探测器主要有盖革-弥勒计数管、闪烁计数管、正比计数管、固体计数管,其中闪烁计数管和正比计数管应用较为普遍。

12、光源单色化的方法:试推导布拉格方程,解释方程中各符号的意义并说明布拉格方程的应用名词解释1、X-射线的衰减:当X射线穿过物质时,由于受到散射,光电效应等的影响,强度会减弱,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吸收。

2、短波限:电子一次碰撞中全部能量转化为光量子,此光量子的波长3、吸收限: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随辐射频率的增大而增加至某一限度即骤然增大,称吸收限。

吸收限:引起原子内层电子跃迁的最低能量。

4、吸收限电子--hv 最长波长与原子序数有关5、短波限 hv--电子最短波长与管电压有关6、X射线:波长很短的电磁波7、特征X射线:是具有特定波长的X射线,也称单色X射线。

8、连续X射线:是具有连续变化波长的X射线,也称多色X射线。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

材料现代测试分析方法期末考试卷加答案

江西理工大学材料分析测试题(可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2分.)1.辐射的发射: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2.俄歇电子:X射线或电子束激发固体中原子内层电子使原子电离,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态,将发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发射的电子。

3.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与固体作用后又离开固体的电子.4.溅射:入射离子轰击固体时,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的发射,这种现象称为溅射。

5.物相鉴定:指确定材料(样品)由哪些相组成。

6.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

7.质厚衬度:样品上的不同微区无论是质量还是厚度的差别,均可引起相应区域透射电子强度的改变,从而在图像上形成亮暗不同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质厚衬度。

8.蓝移: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或位置(λ最大)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或“向蓝")。

9.伸缩振动: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的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10.差热分析:指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电磁波谱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长波部分、中间部分和短波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包括( 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统称为光学光谱。

2.光谱分析方法是基于电磁辐射与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特征光谱波长与强度进行材料分析的方法。

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曲线)特点(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观形态)可分为(连续 )光谱、(带状 )光谱和(线状)光谱3类。

3.分子散射是入射线与线度即尺寸大小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或分子聚集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散射.分子散射包括(瑞利散射)与(拉曼散射)两种。

4.X射线照射固体物质(样品),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俄歇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5.多晶体(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方法为(照相法)和(X射线衍射仪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② 二次电子:特点:能量较低,分辨率高。用途:样品表面成像。 ③ 吸收电子:特点:被物质样品吸收,带负电。用途:样品吸收电子成像,定性微区成分分析。 ④ 透射电子:特点:穿透薄试样的入射电子。用途:微区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 ⑤ 特征 X 射线:特点:实物性弱,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并取决于被激发物质原子能及结构,是物质固有的特征。用途:微区元素定

莫塞莱定律得到关系式:
1
K 2(z ) ,这定律表明,阳极靶材的原子序数越大,相应于同一系的特征谱波长越短。
②Kα谱线是电子从 L 层跃迁到 K 层所发射的,Kβ谱线是 M 层电子向 K 层空位补充所发射的。由莫塞莱定律可以得出,Kα波长比 Kβ波 长大,但由于在 K 激发态下,L 层电子向 K 层跃迁的几率远大于 M 层跃迁的几率,所以 Kα谱线的强度约为 Kβ的五倍。
a
由布拉格公式:2dsinθ=γ,及晶面夹角公式 dhkl
,计算得θ
h2 k2 l2
=34.42°
10. α-Fe 的 X-射线衍射谱图如下图,所用的 X 光波长为 0.1542nm,试计算每个 峰线所对应的晶面间距,并确定其晶格常数。
据图可知:1 45,2 65,3 82 由布拉格方程: 2d sin 可得晶面间距为: d1 0.1090 nm,d2 0.0851 nm,d3 0.0777 nm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思考题
1. 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可以产生哪些主要的检测信号?这些信号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1) 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产生的检测信号有:特征 X 射线、阴极荧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俄歇电子、吸收电子等。 (2) 信号产生的原理:电子束与物质电子和原子核形成的电场间相互作用。 (3) 特征和用途: ① 背散射电子:特点:电子能量较大,分辨率低。用途: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
改变了电子的运动方向的现象叫电子散射 ② 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晶体薄膜样品时,由于原子排列的规律性,入射电子波与各原子的弹性散射波不但
波长相同,而且有一定的相位关系,相互干涉。 ③ 不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单一元素的非晶样品时,发生的相互无关的、随机的散射。 ④ 电子衍射的成像基础是弹性散射。
6. 俄歇电子是怎样产生的?对于孤立的原子来说,能够产生俄歇效应的最轻元素是什么?
1/7
俄歇电子的产生:当入射电子激发试样原子的内层电子,使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不稳定的激发态状态,外层的电子会迅速填补到内层电 子空位上,原子从激发态转变到基态释放的多余能量传给另一外层电子,使其脱离原子系统,成为二次电子,这种二次电子称为俄歇电 子。能够产生俄歇效应的最轻元素是铍。 7. 特征 X 射线的波长与阳极靶材的原子序数有什么关系?Kα 谱线的强度与 Kβ 谱线的强度哪一个大一些?
致辐射。
4. 电子束激发固体物质产生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是如何形成的?他们的成像有何异同点?在材料检测中有何应用? 1)二次电子产生: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应用:样品表面成像,显微组织观察,断口
形貌观察等 2)背散射电子:受到原子核弹性与非弹性散射或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散射后被反射回来的入射电子。应用: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
晶面夹角公式: 数为: a1 0.1541;a2 0.1702;a3 0.1903
11. 简述从 X 射线衍射图谱中可以知道被检测样品那些结构信息? X 射线衍射图谱具有 3 要素,衍射线的位置、强度以及线型,从这些要素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关于晶体信息:物相分析;点阵参数,
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3)成像的相同点:都能用于材料形貌分析 成像的不同点:二次电子成像特点:(1)分辨率高(2)景深大,立体感强(3)主要反应形貌衬度。 背散射电子成像特点:
(1)分辨率低(2)背散射电子检测效率低,衬度小(3)主要反应原子序数衬度。
5. 特征 X 射线是如何产生的,其波长和能量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的应用? 特征 X-Ray 产生:当入射电子激发试样原子的内层电子,使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不稳定的激发态状态,外层的电子会迅速填补到内层电 子空位上,并辐射释放一种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射线,使原子体系的能量降低、趋向较稳定状,这种射线即特征 X 射线。 波长的特点:不受管压、电流的影响,只决定于阳极靶材元素的原子序。 应用:物质样品微区元素定性分析
8. X 射线的强度和硬度通常用什么表达?有什么物理含义? 硬度表达:习惯上,用管电压的 KV 数表示 X 射线的硬度;物理含义:表示 X 射线的贯穿本领。 强度表达:习惯上,用一定管电压下的管电流 mA 数表示 X 射线的强度。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射线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
能量。
9. α-Fe(体心立方),点阵参数 a=2.866 À,如果用 Cr Kα X 射线(λ=2.291À)照射,如果(110)发生衍射,其掠射角是多少?
性分析。 ⑥ 俄歇电子:特点:实物性强,具有特征能量。用途:表层化学成分分析。 ⑦ 阴极荧光:特点:能量小,可见光。用途:观察晶体内部缺陷。
2. 什么是电子散射,相干弹性散射和不相干弹性散射?电子衍射的成像基础是什么? ① 电子散射: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穿过固体物质时,会受到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或受到原子核及周围电子形成的库伦电场的作用,从而
3. 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所产生的非弹性散射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非弹性散射作用机制有:单电子激发、等离子激发、声子发射、轫致辐射 ① 单电子激发:样品内的核外电子在收到入射电子轰击时,有可能被激发到较高的空能级甚至被电离,这叫单电子激发。 ② 等离子激发:高能电子入射晶体时,会瞬时地破坏入射区域的电中性,引起价电子云的集体振荡,这叫等离子激发。 ③ 声子发射:入射电子激发或吸收声子后,使入射电子发生大角度散射,这叫声子发射。 ④ 轫致辐射:带负电的电子在受到减速作用的同时,在其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将产生一个电磁波脉冲,这种现象叫做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