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分段详解(简图+DSA+实物)
大脑中动脉分段详解(简图+DSA+实物)大脑中动脉(MCA)是颈内动脉两个终支中较大的血管,缺血及梗塞最常累及此区。
大脑中动脉在解剖上一般分成4段或5段,分别为M1、M2、M3、M4、M5.M1段自颈内动脉分叉延伸至侧裂,包括分叉前及分叉后段。
M2段自膝部至侧裂顶及环状沟,包括6-8支主干动脉在侧裂内走行脑岛之上。
M3段自环状沟的顶部开始向外行走处,终止于侧裂表面。
M4段则为大脑中动脉的皮层支,其走出侧裂,弯曲分布在额叶、聚叶、顶叶岛盖上。
下图是___教授对大脑中动脉分段的一个前后位解剖图解,解说比较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大脑中动脉的分段结构对于医学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M1段是单独的主干,分叉后段则可能是单干,双干、三干甚至更多。
M2段包括6-8支主干动脉在侧裂内走行脑岛之上。
M3段从环状沟的顶部开始向外行走处,终止于侧裂表面。
M4段则为大脑中动脉的皮层支,其走出侧裂,弯曲分布在额叶、聚叶、顶叶岛盖上。
DSA造影正位图和侧位图都能够更好地展示大脑中动脉的分支结构。
实物图也可以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大脑中动脉的结构。
大脑中动脉的分段结构的详细了解对于医学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大脑血管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血液循环系统之一。
它由多个血管和神经组成,包括大脑前动脉(右侧和左侧)、额叶底内侧动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大脑中动脉上干、大脑中动脉下干、前外侧中央动脉(外侧豆纹动脉)、脉络丛(膜)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滑车神经、脑桥和三叉神经。
其中,大脑前动脉是大脑的主要血液供应来源之一。
它们分别位于大脑的左右两侧,负责向大脑的前部供血。
额叶底内侧动脉则位于大脑的内部,主要负责供应大脑的额叶底部区域。
颈内动脉是大脑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向大脑供应血液。
动眼神经则是负责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也是大脑血管系统的一部分。
大脑中动脉上干和下干则分别位于大脑的中央区域,负责向大脑的中央区域供血。
大脑中动脉的行程及分段
大脑中动脉的行程及分段大脑中动脉是大脑血管系统中最主要的血管之一,其分布与大脑包括大脑皮质、脑干、小脑等区域在内的血液供应密切相关。
本文将按照大脑中动脉的行程及分段来进行描述。
大脑中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分为左右两侧。
在颈内动脉分叉后,大脑中动脉向上穿过枕骨,进入脑颅内部。
进入脑颅后,大脑中动脉经过两个重要的分支。
第一分支是向上延伸的前交通动脉,负责连接两侧大脑中央部位。
第二个分支是向下延伸的基底动脉,是连接大脑各部位的主要通道之一。
基底动脉分为两支,左右基底动脉。
两者汇合后,向左右两侧分出数个分支。
在基底动脉之后,大脑中动脉第一个供血分支是豆纹动脉。
豆纹动脉供血于颞叶、额叶以及侧脑室区域。
接下来,大脑中动脉分为两个主要分支:腹内侧枕叶动脉和上支枕叶动脉。
前者负责血液流向颞叶内侧以及外囊区域;后者负责补给外囊区域和枕叶的下部。
这两个分支的汇合点是腹外侧枕叶动脉和上支枕叶动脉的交汇处。
大脑中动脉在进一步向上延伸时,会分出更多支流。
其中两个主要支流是上侧额极动脉和前中央动脉。
前者供应额叶后侧及运动皮层,后者负责血液流向额叶前部和额叶、顶叶的结合区域。
除了这些主要的分支,大脑中动脉还有许多较小的分支。
这些小分支将血液输送至大脑的各个部位,包括额叶、顶叶、枕叶和大脑基底核等重要部位。
总体来说,大脑中动脉的行程及分段非常复杂,但是这个复杂性也是它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当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有利于大脑健康的重要因素。
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血管系统,它起着供应大脑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关键作用。
大脑中动脉的分布和功能对于维持脑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大脑中动脉的构造、功能和相关疾病,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脑血管健康。
大脑中动脉是指位于脑干底部的一组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
它们负责为大脑供应血液,并与其他颈动脉和椎动脉相连接,形成重要的脑血供网。
大脑中动脉可以分为左右两侧,分布在脑的前、中、后部,负责不同区域的血液供应。
大脑中动脉的分布和走向非常复杂,但总的来说,它们向前进入大脑的大脑沟内,分支供应大脑皮层和深部结构。
大脑前动脉负责供应额叶和中央小脑,大脑中动脉则负责供应顶叶和侧脑室旁区域,大脑后动脉则负责供应颞叶和枕叶。
这些动脉在大脑内形成了一个丰富的血液供应网,确保了大脑各个部分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
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功能是供应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大脑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器官,它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量非常大。
正常的大脑血流可以保证大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并维持其正常功能。
大脑中动脉的供血不足会导致脑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脑功能障碍和疾病。
大脑中动脉疾病是指影响大脑血流供应的一类疾病,包括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瘤等。
其中,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疾病,它是由于血管壁的脂质物质堆积和钙化导致的血管狭窄和硬化。
动脉硬化可以使大脑动脉的血流变得不畅,甚至完全堵塞,导致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预防大脑中动脉疾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首先,要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其次,要戒烟限酒,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血脂水平。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预防大脑中动脉疾病的重要措施,应尽量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
对于已经患有大脑中动脉疾病的患者来说,及时的治疗和康复也非常重要。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脑血管介入治疗等。
大脑中动脉流速正常标准
大脑中动脉流速正常标准大脑动脉是供应大脑的主要血管之一。
动脉的流速是反映血液供应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大脑动脉流速可以根据不同的血管分支来确定。
以下将从中大脑动脉、前循环动脉和后循环动脉的流速来进行说明。
一、中大脑动脉:中大脑动脉是大脑动脉的主要分支之一,其供应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区域。
中大脑动脉的正常流速范围在50~120cm/s。
不同年龄段的人流速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的中大脑动脉流速较高,老年人的流速较低。
二、前循环动脉:前循环动脉是大脑动脉的另一个主要分支,主要供应大脑内的基底节区域。
前循环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和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近颅端的段称为颅内段,其上的大脑前动脉称为主干动脉。
在正常情况下,颅内动脉的流速范围在50~150cm/s,大脑前动脉的流速范围在30~100cm/s。
三、后循环动脉:后循环动脉是大脑动脉的另一主要分支,主要供应大脑幕下的小脑和脑干区域。
后循环动脉包括椎动脉和基底动脉。
在正常情况下,椎动脉的流速范围在40~100cm/s,基底动脉的流速范围在30~80cm/s。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流速范围仅为参考值,因为大脑动脉流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血压、血流动力学等。
此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仪器也可能导致略微的差异。
因此,在进行流速测量的时候,应综合考虑个体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大脑动脉流速的测量对于评估脑血液供应情况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脑卒中的研究中,大脑动脉流速的改变可以用于判断脑血管阻塞程度和预测预后。
此外,在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颅内出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大脑动脉流速的测量也是必要的。
总结起来,根据不同的血管分支,大脑动脉流速的正常范围可以在50~120cm/s之间。
然而,因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际测量值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流速测量时,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大脑中动脉解剖
大脑中动脉解剖
大脑中动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血管之一,它们负责在大脑中输送氧和营养物质。
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我们才能保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和运作。
大脑中动脉通常分为两个主要分支:前大脑动脉和中大脑动脉。
前大脑动脉主要负责血液进入大脑的大部分前部,而中大脑动脉则主要供应大脑的中心区域和大部分后部分。
正常情况下,大脑中动脉可以满足大脑的需求,但是当血管狭窄或血栓导致血液停滞时,就可能会导致脑中风(脑血管意外)。
其严重性取决于脑中风的程度和时间,通常情况下,建议在出现急性症状的24小时内就要开始治疗。
在已知存在血管狭窄的情况下,治疗计划可能会涉及到动脉成形术或在血管内手术治疗。
但是,预防措施是最重要的。
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保持健康的饮食、控制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都可以帮助预防脑血管意外(CVA)。
此外,经常进行身体锻炼和保持健康体重也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关键步骤。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识别任何神经问题,如颈部或者脊柱压迫,并且帮助早期发现可影响大脑中动脉的风险因素。
总之,对于大脑中动脉的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识别风险因素是预防脑血管意外的最佳方法。
通过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减少任何神经问题的风险,并最终提高大脑的功能和健康。
大脑中动脉(共7张PPT)
第四页,共7页。
M3段
▪ 由侧裂顶部转向外侧离开侧裂开始先在大脑 半球表面行走。
▪ 主要分支:额顶升支
第五页,共7页。
M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段
▪ 始于侧裂表面较靠前的分支出侧裂后陡然向 上或向下转弯,中间各支离开侧裂后逐渐后 倾,后支几乎与侧裂的长轴同一方向向后行 走。
▪ 主要分支:角回动脉、颞后动脉
第六页,共7页。
分水岭区
▪ 大脑中动脉层分支与大脑前动脉皮层分支在 额中回上半、中央前回上1/4及顶间沟上下缘 皮质回吻合,此区称为“分水岭”区
第七页,共7页。
前者于▪前穿在质后视内则交部叉穿入外脑实侧质,,分布嗅于壳三核前角部、之苍后白球,外侧在部、前内囊穿膝部质、丘之脑前下核水与外平侧核行。 走,向后上形 成膝部而终。 主要分支:豆纹动脉,其分为内侧组、外侧组。
供应整个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包括额中回以下。 后者从大脑中动脉起点10mm处发出于前穿质外侧部穿入脑实质,经外囊的基底部行于豆状核下方,分布到外囊、壳核、苍白球、内囊后 肢前3/5和尾状核。
大脑中动脉
第一页,共7页。
大脑中动脉
▪ 供应整个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包括额中回 以下。中央前后回下3/4,顶下小叶,枕外侧 回,颞下回上缘,颞极内、外侧面,额叶眶 部外侧半及岛叶各部皮质。
▪ 解剖上分四段:水平段(M1)、脑岛段 (M2)、侧裂段(M3)、皮层支(M4、M5)
第二页,共7页。
M1段
在后肢侧者前裂 从 3▪/5内大和行脑主部尾走中状于动要 穿核脑脉。分入岛起之点支脑上10,m:实m终处于豆质发侧出裂纹,于顶前动分部穿到脉布质达外环,于侧状部沟其壳穿终入端分核脑。实为前质内部,经侧、外囊组苍的基、白底外球部行侧外于豆组侧状核。部下方前、,者 内分布于 囊到外前 膝囊、穿 部壳核质 、、后 丘苍白内 脑球、则 前内囊后 解由剖侧上 裂分顶四部核段转:向与水外外平侧段离侧(开侧M核1裂)开。、始脑先后岛在段者大(脑M从半2)球大、表侧面脑裂行段走中(。M动3)脉、皮起层点支(1M04、mM5m)处发出于前穿质外侧部穿 供应整个大入脑半脑球实的背质外侧,面,经包括外额囊中回的以下基。 底部行于豆状核下方,分布到外囊、壳核、苍 主由要侧分 裂支顶:部白角转回向球动外、脉侧、离内颞开后侧囊动裂脉开后始先肢在前大脑3半/球5表和面尾行走状。 核。豆纹动脉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 上极易破裂出血,故称为“脑缺血动脉” 始于侧裂表面较靠前的分支出侧裂后陡然向上或向下转弯,中间各支离开侧裂后逐渐后倾,后支几乎与侧裂的长轴同一方向向后行走。
大脑中动脉分段详解(简图+DSA+实物)
大脑中动脉分段详解(简图+DSA+实物)2015-01-27 22:22:11 439人次浏览评论0条大脑中动脉(MCA)是颈内动脉两个终支中较大的血管,缺血及梗塞最常累及此区。
大脑中动脉(MCA)在解剖上一般分成4段或5段,Ml=水平段,M2 =脑岛段,M3=岛盖段,M4、M5合称为终末段或皮层支。
先来个分段的彩图展示:下图是安妮G.奥斯本教授对大脑中动脉分段的一个前后位解剖图解,解说比较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1=颈内动脉2=大脑前动脉3=Heubner返动脉4=颞前动脉5=外侧豆纹动脉6=大脑中动脉分叉处7=大脑中动脉膝部8=侧裂顶部(环状沟上限)其中,大脑中动脉(MCA)Ml段从颈内动脉分叉延伸至侧裂,包括分叉前及分叉后段,M2段自膝部至侧裂顶及环状沟,M3段自此通过侧裂向外延伸,M4段则为大脑中动脉的皮层支,其走出侧裂,弯曲分布在额叶、聚叶、顶叶岛盖上:上图中,FPO为额顶叶岛盖;TO为颞叶岛盖;I为脑岛。
M1段:自颈内动脉分叉部起点延伸至侧裂,可以看出它包含两部分,分叉前段及分叉后段。
分叉前段是单独的主干,分叉后段则可能是单干,双干、三干甚至更多。
M2段:自M1段远端大脑中动脉主干转向后上形成的膝部处至侧裂顶部到达环状沟的终端。
M2段包括6-8支主干动脉在侧裂内走行脑岛之上。
M3段:自环状沟的顶部开始向外行走处,终止于侧裂表面。
M4段:自侧裂表面开始,然后在大脑半球皮层表面延伸。
感觉有点抽象哦,可以看上图或下图:上图中1=Ml段2=豆纹动脉3=侧裂大黑箭指环状沟的顶部,M3段从此处开始转向下外走向大脑表面4=M2段盘曲于侧裂内的动脉(实及虚线),许多袢形成血管造影的侧裂三角5=大脑中动脉的脑岛盖支(M4)再来一张DSA造影正位图:解说:1=Ml段(分叉前段)2=Ml段(分叉后段)3=大脑中动脉膝部,也就是M1及M2分界处4=豆纹动脉5=M2段6=M3段7=M4段8=侧裂顶端(血管造影侧裂点),也是M2与M3分界处。
大脑中动脉的讲解
大脑中动脉讲解大脑中动脉是脑内的重要动脉之一,它承担着为大脑提供血液和氧气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定义和位置、结构和分支、功能和作用、病理变化、临床意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定义和位置大脑中动脉是大脑动脉的主干之一,属于颈内动脉的分支。
它起始于颈内动脉,向上延伸至大脑纵裂,并在其中行进。
大脑中动脉位于大脑的表层,为大脑提供血液和氧气。
二、结构和分支大脑中动脉由主干和分支组成。
主干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皮质支供应大脑皮质,中央支供应大脑内部的灰质和白质。
分支包括眶额动脉、角回动脉、额顶升动脉等,这些分支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分支,称为皮质穿通支或中央穿通支,以供应不同区域的大脑组织。
三、功能和作用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功能是为大脑提供血液和氧气,以保证大脑的正常功能。
它通过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来支持大脑组织和神经元的生长和代谢。
同时,大脑中动脉还参与调节大脑的代谢和神经活动,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四、病理变化当大脑中动脉发生病变时,可能导致脑缺血、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这些病变可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
此外,吸烟、肥胖、高胆固醇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大脑中动脉病变的风险。
五、临床意义大脑中动脉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脑缺血和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大脑中动脉的检测和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血管病变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预防或减轻脑缺血和中风的发生。
例如,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检测到颈动脉狭窄或阻塞,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措施可以降低脑缺血和中风的风险。
六、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大脑中动脉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脂药物、降压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稳定斑块、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从而预防脑缺血和中风的发生。
七、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大脑中动脉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见的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是人类大脑的供血管道,它的功能在于向大脑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以维持大脑正常的生理功能。
大脑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是我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中心,所以大脑的供血问题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大脑中动脉主要由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组成。
颈内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在颈部上行至颅腔后,分为左右两支,分别向前进入大脑。
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通过颈椎穿行到颅腔,再与颈内动脉相连。
这两条主要的动脉在颅内相互交叉并形成Willis环,从而形成大脑供血的主要通道。
大脑中动脉为大脑提供血液和氧气,同时也通过血流将代谢产物带回全身循环系统。
它的供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液在大脑底部的Willis环相互交流,然后血液通过Willis环分支再供给大脑的各个区域。
这种特殊的血流分布方式使得即使在一个病变较大的动脉闭塞的情况下,其他动脉仍然能继续供血,从而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
然而,一些因素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可以引起大脑中动脉的疾病。
动脉硬化会导致动脉壁的厚度增加,血管腔变窄,从而导致供血不足。
血栓形成则是由于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堆积在狭窄的动脉内,从而造成供血中断。
这些疾病常常会引起脑卒中、颅内出血等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预防大脑中动脉疾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减少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的食物,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比例,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增强心脑血管的健康。
其次,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与心脑血管有关的生化指标,及时发现风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要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诊监测病情。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大脑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期的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
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大脑中动脉的重要性大脑中动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血管之一,它起着将血液供应到大脑的作用。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中枢,控制着我们的思维、记忆和行为等重要功能,因此,大脑中动脉对于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大脑中动脉主要通过颈动脉供血。
颈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从颈部朝上延伸到颅内。
在颈动脉进入颅腔后,分为两条大脑中动脉,它们分别供应大脑的左右半球。
大脑中动脉是最大的血管,主要负责供应大脑皮质的血液,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大脑中动脉的功能十分重要。
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输送血液,同时还承担着筛选和调节的任务。
大脑中动脉中的内膜具有特殊结构,能够通过调节血流量来保持大脑内部的稳定环境。
当大脑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加时,大脑中动脉会自动扩张,以提供更多的血液。
相反,当大脑活动减少时,它们会收缩以减少血流量。
然而,并非所有人的大脑中动脉都是完全健康的。
在一些人身上,大脑中动脉可能会出现疾病或异常。
其中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动脉硬化,即动脉壁的粥样斑块增加导致血管变硬。
这种情况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可能受到限制,导致缺血和中风的发生。
中风是大脑中动脉疾病的严重后果之一。
当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时,脑部的功能将受到明显的影响,可能出现肢体无力、语言障碍、视力问题等。
严重的情况下,中风还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甚至死亡。
因此,保持大脑中动脉的健康至关重要。
如何保持大脑中动脉的健康呢?首先,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和定期锻炼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避免烟草和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也对大脑中动脉有益。
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等指标。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都会增加大脑中动脉的负担,容易引发动脉硬化,从而导致中风。
及时发现并控制这些疾病,对于预防大脑中动脉疾病至关重要。
最后,注意心理健康也能够有助于保持大脑中动脉的健康。
长期的焦虑、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不仅对心理健康有害,也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大脑中动脉缺失的原理
大脑中动脉缺失的原理大脑中动脉缺失是指大脑中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或中断,导致脑部缺氧和供血不足。
中动脉是大脑的重要供血动脉之一,负责向大脑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中动脉缺失可能是由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壁瘤或动脉断裂等原因引起的。
中动脉狭窄是导致动脉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动脉狭窄是指动脉内膜异常增厚,导致血流狭窄或堵塞。
动脉狭窄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
先天性动脉狭窄通常是由于胎儿期发育异常或基因突变引起的,而后天性动脉狭窄则常常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相关。
当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血液无法顺利通过狭窄的部位,导致中动脉供血不足。
血栓形成是另一个可能导致中动脉缺失的原因。
血栓是血液凝固后形成的固态物质,可以阻塞动脉内腔,导致血液供应中断。
血栓形成通常与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或血液流动缓慢等因素相关。
当血栓形成在中动脉内腔中堵塞血流时,就会导致中动脉缺失。
动脉壁瘤也是导致中动脉缺失的原因之一。
动脉壁瘤是指动脉壁在某一部位的薄弱处形成的膨胀和扩张,类似于气囊状。
动脉壁瘤常常与动脉壁结构异常或血管病变相关。
当动脉壁瘤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会增加动脉内膜与血流接触面积,导致血栓形成和血液供应中断,进而引起中动脉缺失。
动脉断裂也是可能导致中动脉缺失的原因之一。
动脉断裂是指动脉壁在某一部位发生破裂,导致血液外溢和血液供应中断。
动脉断裂通常与外伤、动脉壁病变或先天性疾病相关。
当动脉断裂发生时,血液会从破裂的部位外溢,导致中动脉无法继续供血。
总的来说,大脑中动脉缺失的原理是由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壁瘤或动脉断裂等原因引起。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中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大脑缺氧和供血不足的症状。
预防和治疗中动脉缺失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和血脂、及时治疗心血管疾病等。
大脑中动脉的特点
大脑的供血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及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前3/5的血液。
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不参与大脑动脉环组成,在进入大脑外侧沟之前会发出许多中央支,以供应内囊和基底节。
大脑中动脉在大脑背外侧面,主干行于大脑外侧沟,最后终止于角回动脉,沿途发出许多皮层支,广泛分布于除额极和枕叶之外的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包括额中回以下,中央前回和后回的下3/4,顶下小叶、颞上中回及颞下回的上缘或者上半、颞极内外侧面及岛叶皮质,枕叶的枕外侧沟以前的皮层区,其涉及运动区、运动前区、体感区、听区及联络区。
若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出血,即内囊出血,患者可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的三联征。
若大脑中动脉闭塞,可出现严重的大面积脑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
大脑中动脉流速正常标准
大脑中动脉流速正常标准引言大脑中动脉流速(Cerebral Arterial Flow Velocity,简称CAFV)是评估大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量大脑中动脉流速,可以判断大脑供血是否正常,及时发现血液循环方面的异常情况。
本文将详细探讨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标准及其临床意义。
一、大脑中动脉流速概述大脑中动脉是指进入颅腔供应大脑的主要动脉,包括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大脑中动脉流速是指血液在这些动脉中通过的速度,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等检查方法进行测量。
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范围是衡量大脑血液供应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二、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测量方法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测量一般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
通过超声探头贴近颈部或头部,可以获取到大脑中动脉的血流信号,并通过计算得出流速值。
这种方法无创、简便、安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三、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标准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病理状态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的正常标准:1. 平均流速•成人:平均流速范围为50-100 cm/s。
•老年人:平均流速范围为30-60 cm/s。
2. 脉搏指数(脉搏血流与非脉搏血流的比值)•成人:值为2-3。
•老年人:值为1.5-2.5。
3. 心-脑时间(序贯非脉搏血流和脉搏血流的时间差)•成人:时间范围为150-200 ms。
•老年人:时间范围为180-230 ms。
四、大脑中动脉流速的临床意义大脑中动脉流速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大脑的供血情况,并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
以下是大脑中动脉流速异常可能对应的临床意义:1. 血液供应不完全当大脑中动脉流速低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容易导致脑缺血缺氧等疾病。
2. 血液供应过度当大脑中动脉流速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大脑的血管扩张过度,如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病变等。
3. 动脉硬化当大脑中动脉流速异常增快,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常见原因是动脉硬化,这会增加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原理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原理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是指在CT或颅脑血管造影中观察到大脑
中动脉血管高密度的表现。
其原理主要是基于CT成像的灰度
差异。
CT扫描使用X射线对身体进行断层扫描,从而获得不同组织
的密度信息。
当血管内充满了造影剂时,造影剂的密度会增加,使得血管在CT图像中呈现高密度,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
在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情况下,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动脉钙化:动脉血管壁发生钙化,增加了血管的密度。
2.动脉狭窄或闭塞:动脉狭窄或闭塞时,血流速度增加,造成
造影剂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而使得血管在CT图像中
呈现高密度。
3.动脉瘤:动脉瘤是血管壁薄弱部分扩张形成的,其中充满了
血液,因此在CT图像中呈现高密度。
4.血管异常:某些血管异常,如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内的混合
流血流速度变化也可能导致血管高密度征。
总之,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原理是基于CT成像的密度差异,可以通过观察CT图像来发现和评估血管异常。
需要进一步的
临床评估来确定病因。
大脑中动脉
1、水平xx即中1xx(M1):为入大脑外侧裂前,走行于额叶与颞叶前部之间的一段.正位象见于蝶骨嵴上方0.5~1厘米.多水平走行.侧位像呈一较短的血管影。
沿途发出豆纹动脉,豆纹动脉水平段的主要分支为3或4条较细的动脉,向后、上穿入供应内囊,苍白球和尾状核等,与大脑前动脉第一段分支的回返动脉相吻合.大脑中动脉。
2、侧裂xx即中2xx(M2):为水平段折向后上进入大脑外侧裂走行于岛叶表面的一段.侧裂段的正位象位于颅腔的靠外侧,呈轻度凹向内侧的弧形影与颅内板的弧度大体一致,亦称大脑中动脉垂直段.侧位象为自蝶鞍向后上斜行的1~3支较粗且直的血管影,沿侧裂段血管的主要走行方向引一直线作为侧裂段的轴线,此线一般都与曲管上臂段(颈2)平行,并位于颈2段延长线上方0.3~1.8厘米范围的.大脑中动脉。
侧裂段动脉的分支(1)额顶升动脉(M3段),由侧裂段的近侧端发出沿岛叶表面上行。
侧位象显示较清晰,多呈一支或两支向上直行或向后上斜行1.5~2厘米后,再分为数个分支,各分支上行一短距离,到达岛叶上沟或额叶与顶叶岛盖的上内缘,继而呈垂柳状向下返折再向外出侧裂.各分支分别向前,上或后上方走行,分布于额顶部的大脑凸面.额顶升动脉的侧位象颇似烛台,故又称烛台动脉,其分支由前向后为眶额支,中央前支,中央支和中央后支.前者分布于额叶底面外侧部,后三者各分布于同名脑区。
大脑中动脉。
临床意义:大脑中动脉侧裂段在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临床上有许多测量方法.a 水平段与侧裂段的转折处或称膝部,外形圆钝,位于中线至颅内板连线的中外交界处.b 侧裂段主轴线的测定:作自前床突到人字缝尖上方2厘米处连线,称为前床突一顶骨线,侧裂段的轴线与此线大体一致,亦可位于其上方2厘米或下方0.5厘米的范围内.c 侧裂点和侧裂段的测量:侧裂段的内缘与岛叶的外缘一致,其与颅内板的距离为20~30毫米,大脑凸面肿瘤可使此距离增大,脑深部肿瘤可使此距离缩短.d 侧裂点即正位象上侧裂段顶端最内侧的一点,其与同侧颅内板间的水平距离为30~43毫米.侧裂点在颅内位置:经侧裂点作一垂直线,向上到达颅顶内板的最高平面,向下达岩骨嵴,侧裂点位于此垂直线的中点,或位于中点下方1厘米范围内。
大脑中动脉sd正常标准
大脑中动脉sd正常标准人类大脑中动脉正常标准是怎样的,本文将阐述《大脑中动脉正常标准》。
一、大脑中动脉正常标准大脑中动脉是一个神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将脑室内的血液从心脏以及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其他器官输送到脑室内,以维持脑部的正常功能。
这些血管的正常标准是指它们在宽度和弹性方面应有的标准。
1.宽度标准大脑中动脉血管的宽度应有一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动脉血管的内径应该在1-3 mm之间,前述的血管的内径是指轴向的内径,在宽度标准上,按照颈部的内径,它们的平均宽度控制在4-6mm,当然也存在一些更宽的血管,但是它们的平均宽度也具有一定的标准。
2.弹性标准大脑中动脉血管的弹性也有一定的标准,大脑动脉血管应具备一定的弹性,当血管内的血压升高时,血管应能向外膨胀以缓解血压,这是当血压升高时不会对血管造成损害,从而保护血管的完整性。
二、大脑中动脉异常标准当大脑中动脉受到压力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它们的正常标准可能发生变化,主要的异常标准如下:1.宽度标准异常当动脉血管的内径变窄时,它们的宽度可能降低到3mm以下,血管的内径可能变得非常狭窄,从而使大脑血管受到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流动,从而危及人的大脑健康。
2.弹性标准异常当大脑动脉血管受到压力以及外界损害时,它们的弹性可能受到影响,使血管不能在血压升高时向外膨胀以缓解血压,从而使血管发生破裂或受到损害,从而危及人的大脑健康。
三、大脑中动脉的异常检测要正确检测大脑中动脉的正常标准,主要采用CT扫描,通过CT 扫描技术可以检测大脑中动脉血管的宽度,弹性以及其他可能发生变化的血管参数,从而有效判断大脑血管的正常情况。
通过CT扫描,还可以实时监测血管内的血流状态,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血管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大脑中动脉正常标准》涵盖了宽度标准和弹性标准,针对不同的血管参数,都有一定的标准,为人们的大脑健康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CT扫描技术也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进行大脑中动脉的异常检测,从而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血管病发生,保护人们的大脑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一下大脑中动脉及各分支病变特点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
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
中央后沟(顶前)动脉闭塞case2
中央沟动脉闭塞
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
额顶升动脉
• 为额升动脉,中央前沟动脉(恒定的随中央前沟 上升 定位标志)和中央沟动脉合称,主要供应额 中回后部和中央前回下3/4区域。
额顶升动脉
• 额升动脉:闭塞影响到额中回后部可以出现眼球同向运动 麻痹,两眼向病灶侧注视及书写不能(失写症,出现于优 势半球) • 中央沟动脉:闭塞可导致病灶对侧偏瘫,以面部和上肢为 主(中央前回中下部受损),同时伴有瘫痪侧感觉障碍 (中央后回受损) • 中央前沟动脉:1、闭塞影响到运动前区(6区),出现肌 张力增高,出现强握反射,虽然没有瘫痪及共济失调,但 是不能完成写字缝纫等精细动作。2、影响到Broca区(优 势半球三角部、额下回后部及额叶岛盖部)出现运动性失 语(优势半球)、意识障碍、病灶侧一过性视力障碍。3、 对侧面肌、舌肌麻痹,上肢单瘫(累及中央前回下3/4)。
中央支(即豆纹动脉)
MCA中央支供应:壳核、尾状核、内囊前肢、内囊膝的背外侧和内囊后肢的背 部区域。立体看,供应内囊上3/5
皮层支
1) 眶额外侧动脉:自M 1 段远端发出,由于投照的原因,在正位片 上呈向外下走行,在侧位片上向前上走行。是额叶外下部的供血 支。 2) 额前动脉:起始于M 1 段,可与眶额动脉或颞后动脉共干。侧位 呈前上方走行,供血于颞叶外侧面。 3) 额顶升动脉(顶升动脉,中央前沟、中央沟动脉):自主干发出 后又分为2 —3 支,呈蜡台状向上走行,前支供血于额下、额中 回,后支供血于额下回的脑盖部。 4)顶动脉:分为顶前、顶后两支。顶前动脉起于中央沟动脉,走行 在后中央沟内,供血于中央后回、中央沟的上部和顶叶的前部。 顶后动脉多与顶前动脉或角回动脉共干,供血于顶下小叶和缘上 回。 5)角回动脉:起始于大脑中动脉的中后部, 穿出外侧裂的后端, 越 过角回, 分布于颞上回、缘上回、角回和枕叶的前上部。 6)颞后动脉:起始于大脑中动脉后部,从外侧裂穿出后分布于颞上、 颞中、颞下回。侧位片显示向后下走行。
• 眶额外侧动脉:自M 1 段远端发出,由于投照的原因,在正
位片上呈向外下走行,在侧位片上向前上走行。是眶回外侧部和额叶 外下部的供血支。闭塞可产生1、智能与行为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抑郁和记忆力减退,严重者产生痴呆,也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 调,血压呼吸内脏紊乱等。轻度损伤可无症状。2、运动性失语,有一 支供应额下回后部(Broca区)。
大脑中动脉供血模式图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示意图
• 1、大脑中动脉起始闭塞引起: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上下肢同样严重(累及中央前后回的下3/4和内囊后支), 对侧同向偏盲(累及视辐射)。 • 2、大脑中动脉中央支闭塞:对侧上下肢偏瘫而无感觉障 碍和偏盲(仅累及内囊后支的上3/5锥体束,内囊后支的 下2/5感觉束及视辐射未受累,该区由脉络膜前动脉供 血)。 • 3、大脑中动脉发出中央支后闭塞:1.对侧偏瘫和偏身感 觉障碍,头面上肢重,下肢轻或无(累及中央前后回的下 3/4皮质,其上1/4皮质和旁中央小叶由大脑前供血)。2. 混合型失语、失写、失读、失用(优势半球于书写文字有 关的中枢受累。)
中央支:即豆纹动脉,10mm以内的呈内侧豆纹动脉,10-20mm之间
称外侧豆纹动脉,约2 —19支呈波纹状向上走行,供应前连合外侧部、 壳的大部、苍白球外侧段、部分额叶眶面皮质、外囊、尾状核头及体 部(前下部除外)、内囊前肢和内囊膝部和后肢前边部分。此组动脉 是供应纹状体和内囊的主要动脉,容易破裂出血,故称为脑出血动脉。
大脑中动脉
• 供应整个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包括额中 回以下。中央前后回下3/4,顶下小叶,枕 外侧回,颞下回上缘,颞极内、外侧面, 额叶眶部外侧半及岛叶各部皮质。
• 解剖上分四段:水平段(M1)、脑岛段( M2)、侧裂段(M3)、皮层支(M4、her 分类法) M1 段,眶后段(水平段); M2 段,岛叶段(回旋段、环绕段),发出颞 前动脉,呈“U”形; M3 段,外侧沟段,为M2基部发出向中央 沟上升的升动脉; M4 段,分叉段,发出顶后动脉、角回动脉和 颞后动脉处; M5 段,亦称终末支,即角回动脉。 M2+M4+M5称大脑外侧沟动脉组。
顶动脉及角回动脉
• 顶前动脉(中央后沟动脉):供血于顶上小叶前部和缘上回一部分。 顶动脉闭塞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皮质感觉障碍),上肢比下 肢重,上肢的尺侧更明显,特点是:痛触觉障碍轻,深感觉障碍如震 动觉。两点辨别觉等较重。左侧病变时可出现伴有疼痛的感觉障碍 (丘脑综合征)。 • 顶后动脉:供血于缘上回及顶上小叶下缘,闭塞症状:1、运动不能 (失用征),为优势半球的缘上回和顶上小叶后部皮质损害。2、对 侧同向偏盲,累及深部的视辐射。 • 角回动脉:角回和顶上小叶后部下缘。1、缘上回和角回附近的病变 可以引起Gerstmann综合征,及手指失认,左右失认,失写,失算, 称“四失征”。角回病变亦可出现失读和空间失认及身体部位的失认。 2、对侧同向偏盲,累及深部的视辐射。
• 环绕段:随后大脑中动脉呈C形绕过岛叶前端进入外侧
裂,称为环绕段。分为上干和下干,在分叉处分开,在外 侧裂池中向后走行一段距离后再接近。亦称侧裂段或岛叶 段。侧位呈由前下斜向后上。正位呈外上走行、凸面向外 的弧形。发出颞前动脉。
M2段
• 在侧裂内行走于脑岛之上,终于侧裂顶部 到达环状沟终端。 • 主要分支颞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颞下分支
颞极动脉:供应颞极 颞前动脉 :颞上、中、 下回的前部 颞中动脉:颞上、中、 下回的中部 颞后动脉:颞上、中、 下回的后部
• 颞后动脉闭塞引起: • 1、 颞上回后部损害可导致感觉性失语 (wernicke失语) • 2、颞中回后部及颞枕交界处损害导致命名性失 语 • 3、颞中回后部及颞下回后部病变导致颞桥束损 害出现共济失调和平衡失调,常向病变侧倾倒。 • 4、对侧同向偏盲,累及深部的视辐射。 • 颞上回以外的颞叶部分功能不甚明确,临床上曾 称为“静区”。
• 终段:角回动脉一般被认为是大脑中动脉
的终支,称为终段。
大脑中动脉的主要分支
皮质支:
额底外侧动脉; 中央前沟动脉; 中央沟动脉; 中央后沟动脉; 顶后动脉; 颞极动脉; 颞前动脉; 颞中间动脉; 颞后动脉; 角回动脉。 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半球内侧面为顶枕裂以前 皮质和胼胝体;在背外侧面达额中回上缘或上半、额上回、中央前后 回上1/4、顶上小叶及眶部内侧半等区域。
• 侧裂段:在分叉的远端,大脑中动脉干隐于大脑外侧
裂内紧贴岛叶表面,由前下走向后上,此段为侧裂段。 • 上干:外侧眶额动脉、中央前沟动脉、中央沟动脉、顶前 动脉、顶后动脉。 • 下干:颞极动脉、颞前动脉、颞后动脉、颞枕动脉、角回 动脉。
• 分叉段:动脉干本身(多为下干)在顶枕 颞交界处分叉为顶后动脉、角回动脉和颞 后动脉处,此分叉称为分叉段。
• 水平段:大脑中动脉从颈内动脉分叉起,水平外
行抵达前床突附近的外侧裂窝止,称为水平段。 在正位片上显示为由内向外水平走向,故称水平 段,长约14 —16 m m 。
M1段
• 在视交叉外侧,嗅三角之后,在前穿质之下水平行走,向 后上形成膝部而终。 • 主要分支:豆纹动脉,其分为内侧组、外侧组。前者于前 穿质后内则部穿入脑实质,分布于壳核前部、苍白球外侧 部、内囊膝部、丘脑前核与外侧核。后者从大脑中动脉起 点10mm处发出于前穿质外侧部穿入脑实质,经外囊的基 底部行于豆状核下方,分布到外囊、壳核、苍白球、内囊 后肢前3/5和尾状核。豆纹动脉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 上极易破裂出血,故称为“脑缺血动脉”